军阀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暖茶
陈中听完陈方正和徐春生对日俄舰队的实力分析,表示了赞同。
陈中说,作为海上的局部战争,不仅要依靠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更需要训练有素的指挥将领和战斗队员。
俄国的皇帝和日本明治天皇他们很早都意识到了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必要性,并相继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海军舰队。
此次即将打响的日本海会战前,日俄两国的海军舰队表面看来各有优势,各优劣势,难分高下。
但是从国家的整体实力和舰队的规模上来看,俄国似乎占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俄国这种表面优势并没有赋予它自身真正强大的实力。从我接触的俄舰指挥官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来看,此人不但是固执傲慢,还是有些非常的自负和偏执,对新型作战理念极度的缺乏。
同时,在本王去俄军舰队视察后,发现了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舰队的纪律特别的松散,在本王看来,如果这样的舰队一旦进入战场能否严格的执行指挥官的命令都是个问题。
这一系列严重的弊端,最终极有可能导致了俄军的惨败。到了那个时候,本王相信,尽管俄国在陆地上拥有强大的陆军力量,但却最终只能接受被东亚岛国日本击败的屈辱。
每一场战争,不论是海战还是陆战,一个军队正确的战争部署、战争时机的选择以及战法战术和人员士气,对于战争结果都具有决定作用。
从本王的角度看,如果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针对俄军长途跋涉,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这个情况。作为舰队的指挥官,首先一定会考虑采取以逸待劳的战略,等待长途跋涉的俄军入瓮。
同时,这位指挥官也一定会认真思考作战的时机选择,即在什么地方伏击俄国舰队,前提是俄军舰队未进入海参崴海基地之前,将其歼灭最佳,并在战争部署上作出了周密的安排。
另外,从这一年的日俄战争来看,日军的士气正旺,其战斗力大增。综合以上因素,本王想这场看似劣势的日军,极有可能最终取得对俄海战的胜利。
再看看俄国这支太平洋第二舰队,是在经过了4个多月的准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仓促编组的一支海军舰队。
第二太平洋舰队由里堡基地出发,舰队的第一战队司令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兼任,下辖战舰肯苏沃洛夫公爵号、亚力山大三世号、博罗季诺号及鹰号等新式波罗地诺级战舰,其中苏沃洛夫公爵号与鹰号于 9月10日才正式服役,可见得俄军的仓促。
第二战队由福克山少将所率领,包括战舰奥斯里雅比亚号、纳瓦林号、装甲巡洋舰纳希莫夫上将号。
第三战队由安克威斯特少将率领,辖有巡洋舰奥尔济号、阿芙乐尔号等八艘。其馀还有多艘的武装商船与补给舰等后勤舰艇。
共计有四十二艘舰艇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就这样出发了。出发之后,俄国舰队中就谣传日本军舰将在沿途偷袭,弄得人心惶惶。
日凌晨经过英国的多格尔海岸时,俄国舰队在黑夜中误认当地捕鱼的英国渔船为日本鱼雷艇,于是开炮攻击,而后并排航行的第一及第三战队更变成了相互射击,经过了15分钟后才分清敌我。
在炮击中有一艘渔船沉没、多艘渔船中伤,第三战队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亦有受伤。此事件之后引起了英国严重的抗议,甚至有援引应日同盟中之规定向俄国开战的意思,令俄国大为恐慌。
此事件后来经过德、法两国的调解,交由国际法庭处理最后却不了了之。英国只好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但又怕英俄开战,使德法等其它强国会趁虚而入,所以只沿途监视俄国舰队,以保护英国渔船及商船的安全,一直到北非才罢休。
多格海岸误击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冷嘲热讽,认为俄国舰队根本就是一群惊弓之鸟。
所以,俄军一系列的反常行为,与其舰队在世界上强大的名声极为的不相符合。
在本王看来,这支俄国的太平洋第二舰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再加上这个精神极不正常的舰队指挥官,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这场战争的结果了。
因为,一个表面傲慢和骄横的人,往往是心里极度脆弱的。如果,一个舰队的指挥官,没有强大的心理,宽大的胸襟,很难相信他能指挥一场像样的战争。
针对这么多的战争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这场战争的走向,我们海南舰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充分的考虑到俄军惨败后,我们海南舰队将如何应对!
在这里,本王就想问问你们,如果,你们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指挥官东乡平八郎大将,面对这样一支俄军舰队,长途跋涉而来,那么你们首先要考虑,这支军队会从哪一条路线进入日本海呢?
陈方正说:“王爷,我想,若是我,我一定会认为俄*队会从对马海峡经过进入日本海。
因为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俄国舰队为了缩短路程,再加上不可一世的思想,他们必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我将会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待俄军进入对马海峡后,钻进了我提前设好的包围圈,围而歼之。”
陈中说:“你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俄国人依然会走这一条道路,即使他们可以猜测出来,日军极有可能在此伏击。”
“是的,我昨日向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将军说起过这件事情,可是,这个自负的俄罗斯将军却不屑一顾。”陈方正无奈的说。
“本王也向他提出过这个意见,但是,这个极度偏执的家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本王相信,他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本王认为,一切的事情都不能因为个人的性格而任性,这样是对你的使命极不负责的最恶劣的表现!特别是作为一个军队的指挥官更是如此!”
军阀天下 第二百一十一章 T型舰阵
陈中说,此次的日本海会战,我们对于日俄舰队的实力以及舰队将士的士气分析已基本可以判断出,他们各有取胜的条件,这就看双方的舰队战法会有什么制胜的法宝。
回顾十年前日清黄海海战中,日军舰队对阵我北洋水师的打法,基本可以看出日本的战法,大都采用t字形的舰阵。
当年,我北洋水师为雁型横阵,日军的联合舰队为一字纵队。在这个舰炮至上的时代,t型阵是制胜的法宝。
北洋水师舍弃了t型,而为雁型横阵的理由,在本王看来有这样几点。
第一,北洋水师的整体速度慢,因此不可能组织出一支快速分队挡在联合舰队队首当t的横梁。
第二,北洋舰队军舰主要火力在舰首,侧翼没有速射炮,即便做成t阵,效果也不大。与其这样还不如抱团,以镇远定远突出吸引火力,其余各舰慢慢打。
再者,雁型的两翼越靠边越远,联合舰队需要绕一个很大的圈,才能完成t型。
可是,此时日军的联合舰队第一游击四艘穿插围打的战术体现出来了,根本不和镇远定远纠缠,联合舰队分两部分,左右包抄,绕着北洋舰队两圈,几乎打跑和击沉了北洋的左右翼。
最后,北洋只有四艘还在战争中心。期间,致远撞击第一游击,又是一个典型的自投罗网式的t型,被击沉,合情合理。
很明显,日本联合舰队的速度与侧翼的火力,在这一战彰显无遗。在本王看来,北洋只有抱团截断第一游击和主部队之间的航路,近距离和联合舰队主体纠缠,才有希望。
可惜,北洋的指挥上,并未看到加速的命令,一直以八到十海里的速度航行。
北洋海军的雁行阵因为定镇远居中且速度快,很容易就可以拉成冲刺突破类型的三角阵。
事实上,的确形成了袭船战,大家互相攻打对方的弱舰。但是,这种阵型最大的缺点是死板,转向不灵。
当年,在一旁观战的英军舰队,曾经嘲笑我们的北洋水师是一支非专业的舰队打法,根本不懂得海战。
本王想,在坐的各位将领都是海军院校专业的高才生,你们应该更明白日军的这种t舰阵的精华。一般在自己舰队实力比对方舰队弱的情况下,一种最有效的打法。
舰队在海上行驶时一般采用纵队形式,敌我两支舰队相遇时,我方舰队迅速横拦在敌方纵队前,两支舰队呈“t”字型。何谓t字头战术?简单的说,t字头战术就是将己方舰队船舷一侧面向战区,与对面保持90°直角,占据t字头上面那一横的位置。
当我方各舰都横向对着敌舰,就可以采用舰首炮、侧舷炮、舰尾炮攻击,充分发扬火力,敌方各舰只能以舰首炮还击,而且受到前方友舰的遮挡,只有先锋舰可以充分发挥舰首炮的威力。
t字头战术是由舰船本身火力配置所决定的。早在风帆战列舰时代,战列舰本身火炮布置都是舰船内部侧面舱室布置的,一侧对敌能够将火力的二分之一同时发挥出来。
而现在已经进入了无畏舰和战列舰时代,背负式主炮炮塔都是沿舰船纵轴线布置,t字头甚至能够将主炮的火力10%发挥出来。战列舰本身的设计就决定了t字头战术是战列舰海战中最最重要的战术。
t字头战术是由目前的指挥系统所决定的。在这个战列舰霸主时代,舰队的指挥主要依靠旗舰司令官命令下达,指挥方式主要通过旗语和灯光,夜间主要依靠灯光,那么就造成了战斗中t字形横队站位的舰队更容易进行指挥,而纵队的舰队则只能依靠首舰的观察间接了解战场信息。
另外,海战中都需要依赖每一艘军舰的舰长临场发挥, 所以一个好的站位对海军指挥官临场观察至为重要。
高耸的舰桥有利于战场观察,注意黑色的浓烟,如果没有占据t字头的话,会严重影响后方的观察。
t字形战术是决定舰队行径路线的关键。海战不像陆战,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死磕到底,所以海战中一般情况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所以一个灵活多变的站位就很重要。
毫无疑问谁占据了t字头掌握了本方的命运。在t字头打不赢可以随时撤离,如果没有占据t字头想要撤退的话,付出的代价将是相当惨重的,除非你的舰船倒着走,而且速度非常的快。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俄国的太平洋舰队若想通过狭窄的对马海峡,肯定会排成一字纵队向北。
日本的联合舰队早在对马海峡的内侧设伏,由北向南,一字纵队。按照常规,南北互冲,最后局面是侧翼对侧翼,平行反向行使,这是俄国人希望看到的。
我们再大胆的想象一下,此时东乡平八郎若是让整个舰队在俄军舰队的正前方来了个u型回转的话,而且是向内侧的转向。
目的很简单,东乡不想侧翼对侧翼,而是想占据t型的横梁,像黄海海战中第一游击打北洋右翼一样打俄军舰队的旗舰。
这还有个好处,就是阻断了俄军舰队北上逃窜的航线。但是,这一想法会很冒险。
因为内侧转向使得两队距离更近,转向途中是无法瞄准开炮的,等于过程是一个静止的靶子。
但是,一旦转向成功,两队形成同向行使,日本联合舰队利用其优势速度,可以不断制造出t型局面。这是一场赌博。
当然,这要完全依仗联合舰队的航速优势,否则,追不上敌方舰队的队首,也就不能横插形成t。
如果,日舰真的在敌前大回头。开始时,是不会回头不会形成t字,因为俄军在无知也不是傻子,看到你转弯必然知道你是要抢t字横头也一定会跟着同方向转。
这个回头的目的是一下子缩短距离,形成并航战,进入这种战列线肉搏后,就是可以利用快3节的优势了,在并航战中一点点超越敌线列,然后转弯,抢占t字头。
这是本王根据日军舰队的以往海战惯用阵法,以及日军舰队的航速快的特点,对日军舰队所做的预想。
这个大胆的预想,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若是我军遭遇日军联合舰队的t字舰阵的战法,我们将如何应对?
军阀天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攻破T阵
“t字形的舰阵,在海战中是极具经典的阵法,此阵法充分的利用了目前舰船的特点,特别是面对强大的重护装甲舰时,配合单纵阵型更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所以,本王认为,对于在即将开战的日本海大海战中,我们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研究这一种t字形舰阵的海战阵法,并寻求最为理想的破解之法,至关重要。
陈司令,徐舰长你们都是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的高才生,谈谈你们的想法。”
陈方正就这个t字形的舰阵的海战阵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爷,各位将军,在谈到这个t字形的舰阵的破解之法,我们不得不提到一场经典的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
这场海战是风帆战舰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海战。在巩固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同时,它再次向传统的线式战术提出挑战。
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后,世界各国海军开始重视和发展海上机动战术。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最为漂亮的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纳尔逊将军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一败涂地。
纳尔逊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功垂史册。英吉利民族为他而深感自豪。
甚至,他的敌人拿破仑对他也是推崇备至的,当听到纳尔逊的死讯后,拿破仑当即命令在每艘法国的军舰上,都应挂上纳尔逊的画像,是为纪念他,同时也是以他作为法军学习的榜样。
1805年10月9日,法西联合舰队的军舰开始驶出加的斯,但由于风向的问题,直到10月20日中午才全部驶入大海。
而在这之前英国的侦察舰已经发现了联合舰队,纳尔逊下令拦截,10月20日夜间双方舰队不断逼近。
10月21日拂晓,双方已接近至10-12英里,6时10分,纳尔逊发出“成两路纵队前进”的命令。
6时20分,下令“备战”。联合舰队司令维尔纳夫知道战斗不可避免,为了便于舰队作战不利时撤入加的斯港,他下令舰队进行180度大转向,以使加的斯港位于舰队的下风位置,这一变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士气,而且造成联合舰队的队形陷入了混乱。
在联合舰队因调转方向陷入混乱时,纳尔逊抓住战机下令进攻,英*舰分成两个纵队,分别由纳尔逊乘坐的“胜利”号、科林伍德乘坐的“王权”号担任两个纵队的先导舰,“胜利”号上升起了著名的“英国要求舰队全体将士尽忠职守”信号。
随后又升起“进一步接敌”,英国舰队在一片欢呼声中向联合舰队直插过去。上午11时45分,联合舰队“弗高克斯”号向“王权”号开炮,特拉法尔加海战打响。
战斗打响15分钟后,“王权”号率领的下风纵队突破联合舰队的后卫,两舷火炮开始一起射击。
25分钟后,纳尔逊率领的上风纵队也冲入联合舰队,上风纵队开始时向联合舰队的前卫进攻,但很快“胜利”号率领上风纵队突然转向联合舰队的中部发起进攻,这就是著名的“纳尔逊秘诀”,联合舰队的前卫丝毫没有关心要求其回援的信号,而只顾前驶。
约12时30分,“胜利”号穿过“布桑托尔”号时,一阵左舷齐射造成成百法国人伤亡。当其他两艘英舰上来围攻“布桑托尔”后,“胜利”号又向右与冲上来的法舰“敬畏”号交火。
“敬畏”号是联合舰队中最小但是作战最勇敢的军舰,两舰进行了古老而残酷的接舷战,在甲板上指挥作战的纳尔逊不幸被“敬畏”号上的狙击手击中负伤,而“敬畏”号随后也被俘虏。
此后,法西联合舰队进行了竭力抵抗,但败局已定,在血战了2个多小时后,下午2时5分,联合舰队旗舰“布桑托尔”降下帅旗,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俘,上风纵队的战斗结束。下午3时左右,科林伍德率领的下风纵队也取得胜利。
作为海战的尾声,下午3时30分,在海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后,由迪马努瓦海军少将率领的联合舰队前卫返回了战场,但在返回途中有两艘自己的战舰竟然发生相撞而退出战斗。
面对严阵以待的英国舰队,仅仅20分钟这次反攻就告失败。“胜利”号对掉头逃跑的联合舰队进行了一次齐射,以示送行,纳尔逊就在这炮声中与世长辞。
战斗胜利了,英雄的纳尔逊将军却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为海战史上留下了最为经典的一个战役。
在此次海战打响之前,纳尔逊的计划是:把全部舰队分成二支队,另以一支作预备队。
一队由他亲自率领突击敌舰队中央,切断其前后联系,打乱敌人队形,使其首尾不能相应。
另外一支由柯林伍德率领攻击敌人后卫;预备队在发现敌人的旗舰后,才发起进攻,一举打乱其指挥机关,迫使敌舰陷入混乱状态,最后逐个歼灭被分割的敌军军舰。
同时,他还给予舰长们在攻击方式上享有极大自主权,只要求他们充分发挥勇猛顽强,积极主动,敢于近战的精神。他告诉他的舰长们说,只要我们抓住他们,就一定会成功!他们把这种战术称为‘纳尔逊秘诀’。
虽然,那还是火炮风帆战舰时代,但是,纳尔逊的这种接近和决定性会战的打法,就为冲破过t字型舰阵,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思想。
这次战役中,纳尔逊靠前的战舰损失惨重,但是却把对方舰队冲成两段。
这样纳尔逊的舰队可以同时用两侧的火炮向位于两侧的敌舰开火,而对方只能用一侧的火炮还击,这样纳尔逊获得了武器利用率的优势并取胜。
因此,我在分析这场经典的海战时,对这位伟大的英国海军将领充满了无限的崇敬,他是勇敢和智慧的象征。”
军阀天下 第二百一十三章 重点攻击
“陈司令讲的非常好。本王同样认为,在海战史上,虽然特拉法尔加海战不是一个全部的战争,但是,作为一次战役,其精彩而大胆的突破性打法,足可以辉煌的载入海军最为经典战法的史册,也为我们对于破解t型舰阵的打法提供了现实的教案。
徐舰长,你是我们海南舰队里唯一一位参加了甲午大东沟之战,你来谈谈,对于甲午海战的队形排列,和陈司令谈到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的战术思想,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的?这两场海战对我海南舰队即将开战的日本海海战会有什么借鉴?”
徐春生说:“十年前的那场大东沟海战刻骨铭心。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在这十年之中,我一直在思考,其实,那一场战役,我们也有很多赢的机会。
至于从舰队的在激战中的阵形排列,本身并无优劣,我认为只是我们舰队的航速过慢扯了后腿。
当时,我们北洋海军主力舰最初排列成两列纵队,而后,以舰队中的两艘主力“定远”、“镇远”为核心,其他各舰分别往两翼变阵展开,形成了一个略似人字形的横队,并最终以这个阵形与排列成单纵队的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激战。
我们的北洋海军从创建开始,都格外加强了对横队和乱战战术的训练。
那次海战中,当面对日本舰队,而且日本舰队又排列的是纵队时,我们的北洋海军无疑会使用这种被称为“纵队克星”的雁行队形和战术。
然而,有一个因素就是,要成功发起这样的攻击,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航速。
我们的北洋舰队必须赶在日本联合舰队的纵队出现在自己正前方的最佳时刻,及时冲锋、靠近、混战。
可是我们的北洋海军参战军舰舰龄老旧,锅炉接近报废,还用着劣质燃煤,竭尽全力也无法获得需要的高航速。
其实,就舰艇的航速这方面讲,从战斗发起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注定了北洋舰队的乱战战术根本不可能充分发挥,这当然也就是我们北洋海军采用夹缝雁行阵失利的深层原因。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阵形本身并无优劣,只是北洋海军的硬件设施已与这种要求高机动性的阵形、打法脱节。在“横队”前进的战术使用上,犯了致命的错误。
在今天的讨论中,我不得不冒犯的说,我们的丁汝昌大人所采用的“始终以舰首向敌”战术是错误的,而且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虽然,这一战术可使北洋舰队诸舰舰首的重炮火力得到充分发挥。
但是,恰恰是“始终以舰首向敌”的战术带有致命的错误,因为这一战术违背了海军作战中舰队或舰艇编队行动的基本规律。
在这个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海战时代,海军舰队或舰艇编队在海战中的战术应用,就是要正确地实施机动与适时地集中火力相结合,即机动与火力的有机结合。
所以,我认为作战最有效的阵法是鱼贯阵即“纵队”排列,最有效的战法就是机动战术。
因此,从我的角度理解,十年前的大东沟海战,如果抛开政治因素,其失败的最大一个原因,我军在日军的t型横阵面前,没有足够的船速去冲击对方,其火炮的炮速都不及日军。
这里我画一个作战的简图,来分析一下,t型舰阵的优劣。如图:
一1 →
2 ↑
1 是敌方舰队, 2是我方舰队
箭头方向表示航向。
对于敌方舰队,舰首、舰尾的火炮均能攻击我方,命中率也会大大的提升。
对于我方舰队,只有舰首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同时,由于敌方高速向右侧移动,若我方冲阵的船速不够,就只有挨打的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