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小钗
偶然间听官员说朝廷要为燕王家的两位郡主挑选驸马,圣上的意思是从寻常百姓家选择。徐灏大惊,赶忙去了燕王府知会朱高炽。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一百零三章 萧氏的野望
如今徐灏已经很了解燕王府的家族人口等事,对于其他王府却依然稀里糊涂。因为事不关己,自然没什么兴趣去打听人家王府内的家事。再说瞎打听的话,问题是很严重滴。
大姑姑燕王妃夫妻恩爱肚皮也格外争气,前后共生下三子四女,使得正妻的地位不可动摇。
以前徐灏身为男人,天性不爱询问那些家族里的人际关系,直到最近方才知道朱高炽上头还有位亲姐姐。据传那位素未谋面的大表姐几乎和燕王妃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母女俩的性子如出一辙,小小年纪就谨守着本分,从不轻易走出燕王府半步。
她比朱高炽大上了一岁,却一次没来过京城,因此没几个徐家人见过她本人,不怪以前家里人都当这几位表姐妹不存在似的,实在是太没存在感了,这么保守的女子,使得徐灏对这位表姐一点兴趣都没了,太古板。
大表姐被册封为永安郡主芳名叫做朱智春,下面三个嫡亲妹妹分别是永平郡主朱智和,安成郡主朱智景以及咸宁郡主朱智明,末尾的四个字正好连成一句成语,春和景明。
有母亲和大姐作为表率,可以想见燕王家其他三位郡主们一个个都什么性情了?堪称个个知书达理,乖巧懂事的三好郡主。老太君倒是一直希望娶一个回家来,为此也说了几次。奈何燕王朱棣手握重兵权力太大,上面还有个最爱替儿女们操闲心的帝王父亲,朱棣夫妻俩于自己儿女婚事上头竟是半点都做不得主,老太君渐渐也就死心了。
而朱棣目前最年幼的小女儿常宁郡主的生母据说另有其人,每当有人提到最年幼的妹妹时,朱高煦都是一脸的不屑,徐灏凭此推断的,
后来又隐约听说常宁郡主出生没几年,那生母就离奇病死了,这令他感到有些不寒而栗,以朱棣的尿性和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不难猜测那可怜女人是怎么死的。
朱棣的生母是谁一直是个谜,即使徐灏穿越一年多了,也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宫里的人似乎都对此忌讳如深,要么就称燕王殿下乃嫡母所生,也就是故世的马皇后亲生的,要么就一问三不知。而朱棣身为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似乎朱元璋也默认四儿子的嫡子身份。
而徐灏也没糊涂到去打听这些隐秘事,朱棣是谁生的关他什么事?难道还要写一本大明皇族身世揭秘神马的吗?那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就让后世的历史学家们继续胡乱揣测吧,还能借此演绎出无数版本的野史传奇,多骗些稿费出来。
朱高炽对于姐姐妹妹的亲事表现的很淡定,并不怎么在意,笑说圣上亲自挑选的驸马肯定文武双全,人品什么的更是肯定没话说,咱们就等着喜讯传来吧。
这种淡漠的态度令徐灏感到有些失望,心说那可是你的亲姐姐亲妹妹,作为兄弟竟然漠不关心,令人心寒!不过随即又释然了,这天下除了自己爱瞎操心外,谁家不是听任父母做主?朱高炽除了保持乐观之外,又能做什么?
朱高炽太了解徐灏最关心亲人的臭毛病,要不是就因为他优柔寡断没事找事,何至于青莲迟迟未能嫁给自己?当下笑说比起你大哥徐汶来,新选的驸马人选可就要苦多了,得先到北平燕王府做几年的仪宾,累积一定的功绩方能恩准成亲,这几年苦苦熬着吧,任何女人皆只能看不能碰。
徐灏却不同意他的观点,说我大哥娶的是庶出郡主,因此没那么多的讲究。再说如今看似挺美好,岂不知那未来嫂子就是个醋坛子。反而你家那几位郡主被自小教育的三从四德,以夫为天的,将来一准主动替夫婿张罗小妾。不过到底是俺家的嫂子比较幸福,起码能想方设法的独占丈夫,至于你家的姐姐妹妹,则只能把心里的苦楚默默的咽到肚子里喽。
朱高炽对此哈哈一笑,笑言你堂堂一个爷们操心女人家的心事作甚?女人就是女人,做好养育后代的责任足矣,由不得她们逾越礼法,再说你怎么知道人家就不幸福?真是多管闲事。
徐灏翻了个白眼,心说我就和你一个王二代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你口口声声说多么的喜欢我大姐,实则本质上就是一大**,就和你爹你爷爷一样,一边深爱着一个女人,一边也不妨碍阅尽天下美人。
鄙视人家的徐灏当下拂袖而去,却忘了他本质上和朱高炽又有何不同?
如今天下万千学子都在苦苦期盼着张榜那一刻的到来,可谓是人人望眼欲穿,徐灏和沐昂大概是其中最漠不关心的人了。
尽管徐灏越来越不喜徐汶的为人,却还是尽心尽力的为其打理一切。徐庆堂一样很关心侄儿的亲事,事事皆要亲自做主,为此父子俩整日里忙的足不沾地,内宅所有女眷也忙个不停,成亲时要用到的喜庆之物,但凡能够自家亲手做出来,任是一件也不假手于外人。
反观徐汶的亲爹徐耀祖自从被革职之后,又大病一场,整个人从此变得一蹶不振,只顾着和小妾美婢躲在小院里日夜饮酒作乐,对于儿子的大婚漠不关心。
老二徐济同样不关心亲哥哥的婚事,借口会文访友每日一早出门,很晚才回到家里。至于徐汶本人,以前什么都不过问,心安理得的让家里替他操心,如今躲在屋里养伤,足不出户。
为此老太君动辄发火,大骂要不是有徐灏父子在,这婚事还办不办了?就没见过这么没心没肺的父子三人,总之长房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失望,还有那没良心的徐淞,连兄长的婚事都不打算回来帮衬,干脆今后也别回来了。
夜晚,萧氏也忍不住对着丈夫发火:“灏儿心眼实诚做个傻瓜也就罢了,竟连你也跟着做了傻子。人家自己都不在乎,你又操的哪门子心?难道我们一家子都是长房的奴仆不成?我非得被你们这对傻父子气死了不可。”
徐庆堂赶忙替妻子揉捏肩膀,赔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大哥日渐消沉先不说,就是没事时他还不是一样不理会家里的琐事?我不操心谁来操心,灏儿是我的儿子,他爹忙里忙外的,他又岂能袖手旁观?你儿子如此懂事,你应该开心才是。”
萧氏明知丈夫说的不错,但就是心里委屈不甘心,扭着头任由丈夫好生劝慰,自己则越想越生气,眼眶都气红了。反复心说凭什么长房把持着家中大权,说一不二。而自家就得一边看人家的眼色过活,一边下作的劳心劳力?
以前儿女们还小,丈夫又性子闲散,萧氏没心情没精力去关心旁的。如今就不同了,随着丈夫开始把自己的产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即使全家搬出去单过也足以衣食无忧,而宝贝儿子又时常带给她莫大的惊喜,既然丈夫和儿子都这么争气,别说萧氏本就不甘于屈居人下,就算任何一位女人,都必定会不甘心自家一味的默默付出,却什么回报都得不到的结果。
萧氏没想着分家另过,起码老爷子和老太太在世时想都不敢想,而真正的名门望族不到迫不得已时就绝不会分家,除非是一家独大或者家中哪位子弟强势崛起,不得不分开来过。不然即使儿孙们一代一代的沦为边缘化,日渐成为不受家族重视的旁系子弟,起码靠着家族能够保证三餐之温饱,可以上族学参加科举改变命运。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家中大权不定鹿死谁手呢!萧氏琢磨着儿子如今在老太太眼里很有地位,即使暂时还无法和最受宠爱的老大老四相比,可早晚会有一天,老太太能体会出儿子的种种好处来,到了那时,下面人自然会晓得该投靠谁人。
等有了老太太撑腰,自己就顺势把管家大权夺过来,以大嫂的糊涂性子,此事并不难办。一旦手中有了权加上儿子将来有了大出息,不难让二房和长房从此分庭抗礼,时日久了,大哥大嫂甚至是两位侄子难道还能和自家争锋?哼,别做美梦了,即使你们先天占着名分,我也要让我的孙子们一出生就不比人差。
萧氏面带冷笑,心说倒是应该提防弟妹了,老三一旦官越做越大,家中大权就可能落到她的手里。对了,我得暗中找找帮手了,灏儿和郡主关系不错,倒是可以借此把她拉拢过来,联手一起对抗弟妹。
不提萧氏开始打起了如意算盘,园子里累了一天的徐灏坐在姐妹身边,很是头疼。
原来萧雨诗一回来就莫名其妙的提出要回家去,这让众人很是错愕,徐青莲和徐红叶反复询问缘由,萧雨诗只是低着头不开口。
徐灏被拉了过来,他自然也不知自从沐凝雪和红叶间的悄悄话被萧雨诗无意间听到后,多日来的一丝期盼没了,心灰意冷之余,哪里好意思没名没分的继续留在徐家?
萧雨诗的性子外柔内刚,昔日被继母百般虐待,始终硬撑着不开口求人,要不是无意中被徐灏发现受了伤的手,恐怕依然会默默忍受直到嫁人的那一刻。
可是萧雨诗是为人坚强有主见,问题是你面对的徐灏那是啥人?既然你不说出来原因,就不放你走人,不服你也得认了。
当下徐灏用一副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不行,此事往后不用再商议了,我是你表哥,你亲爹亲妈都不在了,所以你什么事都得听我的,行了就这么着吧。”
留下一脸震惊一脸无奈又非常委屈的萧雨诗,心里忽然升起一丝甜蜜和一丝愤怒,总之一时间搅得心乱如麻,而徐灏则潇潇洒洒的走人了。
ps:吃了药养了一天感觉好多了,赶紧把昨天的一章给补上,凌晨应该会上传新的一章,请求大家给推荐票。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一百零四章 郡主下嫁
正当徐灏忙着跑前跑后时,很快护卫传来了确切消息,沐昂竟然真勾搭上了妓女,即使并不歧视乐户人家,可是你沐昂才多大?就跑去玩女人?真是岂有此理。
好在那位叫什么花四姐的妓女最近被商人包养了,一连多日不在家中。闹得沐昂为此日日抓心挠肝,一天几次跑到人家家里询问花四姐什么时候归家,也不知被老鸨子趁机讹了多少银子去。
徐灏暂时没时间处理此事,马上吩咐护卫带着一百两银子,继续把花四姐包上一个月,随便找个地方安置,先让沐昂冷静冷静再说。
“花四姐,怎么这名字听起来那么耳熟。”徐灏喃喃自语,说完后径自去做事了,如果徐汶在他身边,恐怕就会得意的告诉他,那位花四姐的姐姐花三姐乃是哥哥的相好,而花四姐的初夜就是劳哥哥我辛苦了整整一宿。
今天徐灏又奉命跑到秦王府,询问秦王本人会不会及时进京,朱尚炳告知父王来信说封地有事发生,不会赶来了,有他代替父王即可。徐灏出来后又去了宗人府,询问大婚时来自皇族的宾客多不多?需要注意些什么。
官员告知皇族的亲事不同于民间百姓,圣上担心婚事会使得亲家们不堪重负,是以不许皇族去婆家,因此你家无需准备什么,顺其自然就可。
徐灏心说你这不是废话嘛?都这节骨眼的才说出来,为何不早说?要不然会节省多少银子?明显朱元璋还是希望风风光光的嫁孙女,而俺家看样子又不缺钱,不使劲折腾又折腾谁去?
去你姥姥的,干脆老子也不仔细问了,反正到时万一有个什么不妥,我就说那都是出自圣上的意思,顺其自然嘛!
徐灏气呼呼的走出宗人府,日头炎热整整一上午都在赶路,使得他早已是浑身大汗淋漓,伸手接过李秋递过来的葫芦,仰头咕咚咕咚的大口喝水。
李秋趁机笑道:“刚刚收到喜讯,京畿附近的红榜吊牌已经下来了。不单单少爷和沐家公子俱都榜上有名,二少爷也顺利中了秀才。其中沐家少爷还高中第六名,而少爷您则是第五十四名。”
徐灏听了后很开心,能取得五十四名的佳绩,也不枉自己一年来的辛苦。事实上如果没有周鹏等良师益友的大力帮助,恐怕连五百四十名都考不上。
赶忙追问周鹏等人的成绩,没想到竟然全都心想事成,五个人皆中了举人,连冯全也考中了秀才,徐灏直呼不可思议,未免太幸运了。
谁知无意中被宗人府的某位官员听见了,淡淡的问道:“是很幸运,那本官问你,你那几位朋友籍贯都在何处?”
徐灏不明白其意,说道:“好像除了一位朋友之外,其他人都是家住北方。”
官员顿时轻笑道:“那你可高兴的太早,你就等着下次科举,看看是否依然这么幸运吧。”
徐灏追问道:“你能不能把话说的清楚些。”
官员说道:“有些东西又不是什么秘密,不会自己去打听?”说完径自去了。
徐灏有些迷惑不解,盘算着找哪个明白人问问,思来想去也不知该找谁好,想要去六部打听下吧,又怕惹出什么麻烦来。
好在还有三年的时间,足够自己慢慢打听了,带着这个疑问,徐灏动身赶回家。
当晚陆陆续续开始有亲戚进家来,甚至还有些远亲打老家千里迢迢的赶过来,一并送来了各式礼物,闹得家里的库房不够用了,还得临时腾出来几间房。好在徐家为此提前有充足准备,虽然亲戚很多,好一番忙碌折腾下来,基本都安排好了住处。
府上和定远侯王家皆由嫡长孙亲自过来送上一份厚礼,燕王府这边也由朱高炽登门送来三千两银子。黄鼠狼拜年纯是不安好心,看着朱高炽笑眯眯堂而皇之的被迎进园子里,和大姐并肩而站,徐灏就一肚子的邪火。
一大早,徐家所有直系旁系的同辈子弟皆一身礼服,聚集一堂。集体于祠堂拜过祖宗后,燃放了一通鞭炮,然后一起簇拥着一身大红新郎服的徐汶,好似猴子一样的任人观看,骑上戴着大红绢花的纯白良驹,带着八人抬的龙凤花轿,前方锣鼓齐鸣,后方吹拉弹唱,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动身赶往京城。
远近村子里的人们都跑来看热闹,身为最大功臣的徐灏反而呆在家里,对于整个细节流程皆了如指掌的他,压根就不想跟着过去。
徐灏根据自家身在乡下的特点,特意于大门外搭建好了十几座花棚,聘请几十位厨娘热火朝天的烹煮菜肴,外面足足摆了三百桌酒席,供四邻八乡的百姓全家过来吃流水席,打算要持续整整三天才算完事。
所有花费都是他自掏腰包,一共也花不上两千两银子,这几天他经人中介以一万五千两的高价又卖出了一间店铺,骚包的很。
老太君和太太王氏对此皆无话可说,毕竟此乃一桩好事,而徐灏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乡亲们同乐。
家里同样摆上了二百桌酒席,供亲朋好友之用,这笔钱徐灏原本也打算一并出了,却被萧氏给喝止了。
不想他一时心血来潮的举动很快传进了宫里,七拐八绕的结果,就被朱元璋无意中知道了,由此还引出一件事来,当然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徐灏笑眯眯的看着村里人拖家带口的过来,人人偷偷带着锅碗瓢盆等物,估计是打算吃完后把剩下的肉菜给拿回家去。
有鉴于此,他对着二管家李老爹吩咐道:“有多少口猪羊就宰多少口,不够再去想办法,反正要让乡亲们吃好喝好,想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管够。”
李老爹觉得肉疼,心说灏哥儿你就是一败家子,面上却笑着说知道了。回头就对下面人发出指示,除了事先定好的十八碗大菜之外,只许再添加两道肉菜,如果有那闲汉泼皮喊着吃不饱,就让他明天再来,不行就后来继续,我就不信撑不死他。
徐灏对此一无所知,看着蜂拥而来,兴高采烈的人群,很是有种满足感,心说这才叫做过红红火火日子。
忽然就见李秋打里面跑出来,兴奋的叫道:“少爷,少爷,沐家夫人带着两位姑娘前来贺喜,人已经从后门引进内宅,此刻应该见到老太君了。”
“真的?”徐灏大喜过望,人却稳重的没有动弹,他觉得这要是匆匆忙忙跑进去的话,不说会惹得亲戚们笑话,连带着使凝雪也下不来台。
故此徐灏马上皱起眉头,道貌岸然的道:“别叫唤了,人家能来那是好事,是出于对咱家的尊重,来者是客,非得吵吵的人尽皆知嘛?没个礼数。”
“行,我不说了。”李秋朝着徐灏做了个鬼脸,心说少爷你就装吧,谁人不知你那点小心思?可真够虚伪的。
当亲身面对热热闹闹,喜庆非常的此情此景,徐灏不由得浮想联翩,心想什么时候能和凝雪一起经营个温馨小家,那该有多好?甚至想着把属于自己的小村庄经营的富足而文明。
可是一想到二百年后乃至近代的百年浩劫,又让徐灏变得索然无味,看来还是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小家,还是得寻找机会做些什么事,哪怕最终徒劳无功,起码自己已经尽力了。
他一边瞎琢磨,一边等待着,宴席得等到拜完天地后才能开始,此刻不过是摆上了一些点心糖果之类。尽管如此,那炉火上飘来的浓郁肉香味足以使人垂涎欲滴。
徐灏懒得去猜测进京的队伍会见到什么隆重场面,秦王府他都去烦了。不外乎是挨个拜见一大群的皇族以及皇族亲戚们,那娘家只定要给婆家人一个下马威,徐汶等人一定像个龟孙子似的逢人就拜,不跪都不行跪少了更不行,这还不算完,还得遭遇一系列的刁难。
而朱元璋在三令五申,也挡不住自家人都跑去凑热闹,但总算是这些朱家人自持身份不会随之而来,要不然就有的头疼了。
而且徐汶这一趟注定了是走一走形式,身份所限是不可能亲自把郡主用花轿抬回来的,那叫做迎娶媳妇。而人家朱巧巧是下嫁给你徐汶,自有皇族的一套礼仪规矩。
就算如此,徐汶也可以知足了,比他还可怜的驸马比比皆是,不怪乎古时稍有才华的人就不想当驸马,委实太伤男人的自尊了。
徐灏就这么胡思乱想了好半天,终于打京城传来消息,徐汶等人总算是挨过了层层刁难和戏弄,双手奉献出无数红包之后,连郡主的人都没见到,就被原班人马打道回府了。
此时内宅里,府上徐达的续弦夫人和沐夫人并肩坐在左右,中间坐着精神奕奕,一身大红吉服的老太君,身边站在伺候的大太太王氏,一样的精神抖擞,全身上下插满了珠宝首饰,整个人红艳艳的盛装打扮,笑容满面的和满满一屋子的女眷说话。
因亲戚朋友家的女眷实在太多,而且身份参差不齐,从沐夫人这样的超品夫人乃至官太太到乡下村姑都有,即使老太君不讲究这个,还是把宾客分流了一些出去,由另两位儿媳妇各陪着相熟的亲戚们吃茶叙话。
年轻小姐们则都被请到了园子里,八月份天气炎热,景致最佳,也不必呆在屋里,大可自由自在的在花园里散步玩耍,而且园子有专人看守,不用担心因今日人多混乱撞到什么陌生男人。
至于朱高炽这样的野男人,嗯,估计所有女眷都巴不得再多来几个呢,哪怕把自家闺女给强上了,那也是祖上烧了高香,开心还来不及。
当时朱高炽过来时,徐灏忍不住鄙夷道:“哎呦,您这是过来当婆家人?稀奇。”
朱高炽估计是和徐灏厮混太久,也学了不少新鲜词汇,很风骚的回道:“没法子,那边娘家人不要太多,总之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一百零五章 凝雪
园子里,沐凝雪和芷烟主仆二人漫步于游廊小桥,兴致盎然,青霜被红叶拉着去打秋千了,不在身边。
起初打天香阁出来,处处皆有女孩们在观赏风景,她俩选了相对人少的地方一路行来,远远瞧见一大片的紫竹林,特意过来参观。
“芷烟,你在这等我会儿,我想自己过去走走。”沐凝雪留芷烟等在竹林外,独自一个走了进去。
沐凝雪听说过徐灏住在竹林里,是以忍不住一时好奇,她有种很奇妙又怪异的感觉,就好像一下子进入了某人的世界里,令人不自觉的有些雀跃而又觉得倍感难堪,就好似承认了什么一样。
清风吹拂竹子瑟瑟,等走近了那掩映在葱郁竹林中的清静小院前,沐凝雪悄然驻足门前,默默看了一会儿。
他倒是会选地方,此处景色极佳适合修身养性,以竹喻人,可称君子也。沐凝雪心里先赞了一句,随后却暗道幽静归幽静,却多少有种荒凉之感,给人以主人离群索居的孤寂,而印象中他乃是非常喜欢热闹的,为何偏偏选择这里独居?令人疑惑不解。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年纪轻轻的,不去选择花红柳绿的堂皇宅院,而是像个世外高人一样选择僻静竹林中?忽然莫名的心里竟有些微微痛楚传来,当下沐凝雪蹙着眉转身返回,芷烟见自家小姐沉思不语,识趣的遥遥跟在后面,而沐凝雪则一路上都在思索着某人的性子。
莫非他真的是带着前世的记忆而来?上辈子是我伤害了他?不然又怎么解释眼下情形?难道他说的皆出自真心,还是仅仅出自天性喜欢竹子?
“王家姐姐,前些日子还听人提起过,你要和徐家三少爷订亲了,怎么后来就没了下文?”
正低着头走路思索难题的沐凝雪闻言一怔,暗道三少爷不就是他嘛?抬头一瞧,就见不远处一株茂盛古树下,几位姑娘在松软的草地上席地而坐。
就听其中一位穿着绯红春衫的姑娘说道:“谣言而已。”
另一位穿着墨绿湘裙的姑娘笑道:“姐姐别想蒙混过关,我知你来这里住上了一段时日,据说就住在了这花园里呢,而这花园里好像只有人家三少爷一个男人呦。花前月下,此中深意还用说吗?”
“那又如何?”王家姑娘神色淡淡的,“长辈确实是有此意,可是我不喜欢什么三少爷,因此后来长辈们就不过问了。”
几位姑娘顿时都来了兴趣,有人问到:“是不是那人长得丑陋?或是举止粗俗,要不就是不学无术之辈?今日远远瞧见新郎官,真真一表人才,那书上形容的玉树临风,大概就是这般风姿潇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