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这事儿的决断也就简单了。(未完待续)





毒清 第七百二十一章 强弱(上)
额尔金的试探来的很快,总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在里面,而额尔金选择的进攻时间也很微妙,晨雾将散未散之时,没有顺风也没有顺水,他只是将船只伪装成了英吉利的商船。
商船进港,是不分时间段的,如今的海运准时的不多,想要在码头讨口富足的饭食,也就要不分昼夜的靠在码头附近了。
梁大嘴是新来的引水员,这位家里的状况肯定是不好的,要不他怎么会靠在码头的时间最长呢?
这梁大嘴虽说是新来的,但这货会来事儿啊!水城周边的水师人马,他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熟识了,这几日他手里的伙计也是最多的,引人眼热啊!
熟悉的洋文喊叫,在船头响起,就在众引水员争抢着上前揽生意的时候,这平时总是冲在最前头的梁大嘴,却顶着商船水线附近的一块黑斑入了神。
这块黑斑,应该是个补丁,而这个黑斑的出现,也意味着这艘商船,不是被海盗袭击过,就是一艘战舰,仔细的看了几遍之后,梁大嘴突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一拉底下的麻绳,一声带着彩光的呼啸,惊醒了晨雾之中的人们。
“敌袭!关水闸!”
怒喝声,伴着苍凉的号角声,不大的时候,整个珠江口都嘈杂了起来。
“妈的!终是来了!走,咱们去虎门!”
苍凉的号角声,一声接着一声,自虎门炮台前面的水城开始,一炷香的时间,就传到了广州码头,正在与丁泰辰商议洋枪解京的杨猛。眉头也猛地皱了起来,该来的终是来了。
“三爷,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呐!”
“狗屁!这是看英吉利舰队强弱的时候。老子怎么能缺席呢?
带着你去也不方便,你就坐镇广州吧!你与于彪协调好广州的防务。虎门大湾不一定能挡得住英军的舰队,二十艘轻型战舰,若是突破了虎门,一两个时辰之内,就能到达广州,若是额尔金拼着二十艘战舰不要,炮击广州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关键时刻啊!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说完了这个杨猛就匆匆的离开了自己的衙门口儿。坐上驳船顺着支流就奔虎门而去,好在珠江口的支流众多,不然与英吉利的战舰走个对头,那杨猛的乐子就大了。
隔着虎门还有十几里的水路呢!杨猛就听到了冲天的炮声,炮声之中夹杂的闷响,杨猛很清楚是什么,虎门的那三门巨炮都用上了,怕是前面打得不怎么样呐!
在虎门炮台的远处上岸,杨猛大致的看了一下局势,晨雾依旧缠绵着不走。再加上硝烟,珠江口的能见度不高,河道中的战船。只能大略的看出一点轮廓。
虎门炮台的范围之内,不断的有开花弹爆炸,看着烟雾缭绕的虎门前线,杨猛知道自己低估英吉利战舰的炮火强度了。
登上虎门的制高点之后,战场的情况,杨猛也就大致的了解了,实话实说,这样的场面很糟糕,作为岸防炮台的虎门。竟然被英吉利的舰队压着打,俯瞰整个炮台。损毁的炮位至少在五十座以上。
算算号角吹响的时间,已经自己赶到虎门的时间。不过一个半时辰而已,就这么个打法,虎门根本守不住。
主要原因,杨猛在制高点也看的明白,那就是江面上的烟雾,晨雾早已散去了,火炮造成的战争迷雾很好的隐藏了英军舰队,虎门炮台的许多火炮都是在盲目的轰击江面。
“让吴元猷上来!虎门的守将是哪一个?”
虎门炮台的炮兵,新军只占了四分之一多点,这里大多数炮兵还是广州的民团,炮兵多半是民团,这无疑是个借口,但新军作战经验的不足,也暴露了出来。
“属下虎门炮台参将王奉友参见三爷!”
杨猛的军令下了,一个穿着战甲满脸烟火色的将官就半跪在他的面前。
“王奉友?你出自新军炮营么?”
“是的!”
“该杀!这仗是怎么打的,各处炮台的炮火为什么不集中攻击?这么乱打一气,新军炮营教你的本事就是瞎蒙吗?”
虎门炮台的防御力并不是太高,原本的炮台为了求威武之气,基本都建在了明处,杨猛进驻广州之后所做的,无非是在原本的炮位上加装了一批新式火炮,新造的隐蔽性炮位,只能占到虎门炮台总炮位的十分之一,正面应对一个舰队,虎门炮台防御力不足的弱点也就暴露了。
但这并不是虎门炮台被压着打的主要原因,炮兵守将应对不力,才是战局糜烂的主要原因。
“三爷,英军舰队突袭之时江上有雾,炮台虽得了消息,但无法准确侦知敌舰的位置,只能用封锁江面的办法了!”
虎门炮台的参将王奉友,也觉得有些憋屈,从英军舰队突袭开始,虎门就失了先机,这仗再打下去,打到下午,这虎门炮台恐怕就要保不住了,这仗打的委实窝囊,面对杨三爷的责问,王奉友的理由也是底气不足的。
“我来问你,这英军的舰炮射程,你可能预估出来?”
“可以!大部分的舰炮射程应该在三里之内!”
“好!那英军战舰的战法呢?”
“应该是流转之法,就江面烟雾的动向,以及战舰炮火的密度,英军的战舰应该是七八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不断在虎门炮台的前方游走。
听炮声的密度,这战舰一侧的火炮,应该在二十门左右。”
“你的基本功算牢固,但应变不足,既然知道了英军舰炮的射程,以及舰队的组成,难道就不能在虎门炮台之前,划定一个炮轰的区域吗?
这珠江口的江面,宽达数里,一漫漫的开炮。想要打中敌舰很难,即使零星有一两炮打中了,也难以对敌舰造成毁灭性的杀伤。
以你估算出来的数据。在虎门炮台的前方,划定一片紧凑的区域。集中虎门所有的火炮,集群射击!
想必英军火炮的击发频率你也摸清了,在这里竖起一面大旗,诸炮位听旗号发射,在英军战舰轰击虎门的时候,所有火炮一起还击,这样一来,不就有目标了吗?下去办吧!”
宰了王奉友。对杨猛来说太简单了,但临阵杀将并不吉利,估摸了一下王奉友的本事,杨猛知道他所欠缺的只是经验而已,有了这次的教训,将来这王奉友,未尝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炮台守将。
开导了王奉友一番之后,杨猛也发现了经验不足的劣势,这样的劣势,是会影响战局走向的。若不是自己来了,即使王奉友能守住虎门,损失也绝对小不了。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到了战场发蒙,就是这经验不足的结果啊!
“部堂大人,您怎么亲临虎门了?”
吴元猷带着满头大汗跑到了虎门的制高点,一见杨猛自然是要跪拜行礼的。
“别说这个了,江面的情况如何?大湾那边遭到攻击了吗?”
根据预判,这次英军攻打虎门,应该还是试探为主,登陆虎门。应该不是额尔金的选择,他的目标应该是广州。
“由于部堂的细作示警及时。木排水城前方的水雷,炸沉了英夷的两艘战舰。这两艘战舰沉江之后,已经阻塞了河道,七道木排水城,被英夷的战舰击毁三道,如今珠江口还在咱们的控制之中。
大湾船厂并没有遭到攻击,那边也没有反击,部堂认为妥当与否?”
听了吴元猷的汇报,杨猛的心情这才放松了一些,自己在防御之中,看来也有疏漏之处啊!水雷是个好东西,若是能研发一些,也能遏制列强的舰队不是?
“尚可!你所属的民团,如今在什么位置上?”
虽说预估英军不会轻易登陆,但准备还是要做的充分一些的。
“大湾一万五,虎门七千,虎门所属的七千人,现已派到各处防御了。”
“没这个必要,徒增伤亡而已,让他们撤到英军炮火难及的地方养精蓄锐就好,若是炮台缺人手,你的人再上不迟,下去安排吧!”
经过上次一战,吴元猷无疑变得趁手了许多,起码比起刚刚那个王奉友,这吴元猷的应对还算得体。
“三爷,已经安置妥当,什么时候发炮?”
刚想到这王奉友应对不得体,这眼子皮就蹦到了杨猛的面前。
“你是虎门的守将,你都不清楚老子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发炮,将你在炮营学的东西,一一用在实战当中,看看那一座座损毁的炮位,都是你王奉友应对不力造成的!
接下来,你做事儿,老子看着,看看你这一身本事是不是学到了狗肚子里,滚蛋!”
对于新军,杨猛是寄予厚望的,但王奉友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扼腕,对王奉友,杨猛也算理解和宽厚了,能不能独当一面,就看他待会儿的表现了。
英军炮舰的攻击频率很高,这短短的一会儿,杨猛依着王奉友刚刚所说,仔细的分辨了一下,刚刚炮击应该是一个船队造成的,江面上的烟雾太大,即使用望远镜,也只能看到被战舰搅动的烟雾,而那片区域太大,别说是七八艘战舰,就是对三四十艘战舰来说,那片区域也稍显宽阔。
接下来,看的就是舰队之间的衔接了,杨猛大约的数了一下时间,也就一刻钟,江面上的炮声就响了起来。
这比刚刚那支船队掉头快了一些,看来英军的战舰,也很忌惮虎门的火力啊!不然,这样的衔接再紧密一些,用三支舰队的话,就能组成不间断的火力倾泻了。
有了杨猛的开导,那王奉友好像也开了窍,等这支舰队,调转船头再次发炮的时候,虎门炮台的集群火力,也倾泻到了烟雾之中。
“中了!”
虽说听不到木制船板的撕裂声,但开花弹的爆炸声与之前有所不同,唯一的解释那就是有一批炮弹击中了英军的战舰。
“调转船头发炮,两支舰队轮换,妈的!这额尔金还是在试探呐!让王奉友来一趟!”
自己沉吟了一下,杨猛也发现英军的奇怪之处了,这战舰打炮台,虽说移动的时候,不容易被击中,但火力也会受到限制,以英军的水平,应该可以预测虎门的炮位所在。
而且旧虎门炮台的炮位分布,英军也是清楚的,对英军来说,在情报和局势上他们是占了优势的,不发力击毁虎门的多数炮位,恐怕英吉利人,要试探的是虎门重炮的数量。
“三爷!”
“刚刚打的不错,应该是击中了英军的战舰,英军此来以试探为主,就依刚刚划定的区域,将虎门的火炮分成三波,不间断的射击!
你依着英军火炮的射程,做出一些微调,另外,派几个人到岸边观测一下,以旗语回报一下战况,也利于你做出一些调整。”
既然额尔金要试探,杨猛也没必要隐瞒,刚刚的炮战之中,杨猛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虽说早已在新军之中用了旗语,但王奉友刚刚还是用传令兵去沟通的,看来有必要在军中加强一些对旗语的运用了。(未完待续)




毒清 第七百二十二章 强弱(下)
装备没多大差距的战争,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就是适时而准确的应对,有了杨猛的提点,虎门炮台的威力,在王奉友的手里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虽说损失了五十多座炮位,但相对于虎门炮台的五百余岸防炮位,这样的损失,并不是致命的,先是全炮集群射击,之后是三组一百五十门火炮的不间断轰击,开花弹集中爆炸后在江面掀起的气浪,冲散了凝而不散的战争迷雾,英军战舰的模样,也能看出个大概了。
集中的炮火,不简单的射击,让整个英军的舰队,短时间之内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多艘战舰已经开始冒着火光脱离舰队了,虽说依旧有淡淡的烟雾,但冒着火光的战船,已经可以算是清晰可辨了。
“白铜巨炮,集中瞄准一艘战舰,一艘艘的打掉他们!”
江面的烟雾被吹散,这是一个战机,对于英吉利的战舰,杨猛遇上了就不想放过,接过这三门巨炮的指挥权,对王奉友来说,也不算是越俎代庖,毕竟他的能力有限,指挥虎门的其他火炮,已经够他忙活的了。
巨炮的轰鸣响起,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受伤的战舰,在移动之中,打固定靶,炮兵有相当的准确率,但打移动靶,即使是久经磨练,许多时候还是要靠运气的,毕竟这火炮的准确率,还没有高到指哪打哪的程度。
虽说白铜巨炮没有集中目标,但也是在目标的附近爆炸的,虎门炮台所用的炮弹,就成都是开花弹,江面上巨大的水浪,已经足以威胁英军的战舰了。在杨猛看来,试探到这种程度,额尔金的舰队。已经可以退兵了。
但是,这战局的发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杨猛这边做出了应对,英吉利那边也是一样,相对于虎门炮台在杨猛到来之后,才做出的应对,英军的应对速度无疑是及时而准确的。
这样的应对,可不是上能学到的,这是需要实战的千锤万击才能磨练出来的,虎门正面的炮火稀疏了一些。但死角地带的炮火,却呈现出了相当的密度。
虎门炮台可不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炮台,基于原本的炮台只扩充了火炮数量与质量的虎门炮台,死角依旧,这个死角是英军准确掌握的东西,死角的炮火,虽说对虎门大部的威胁不大,但在炮火覆盖范围之内的那一批炮位,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三爷,王奉友请命撤下那批炮位上的人手。白铜巨炮射击虎门炮台的死角!”
王奉友的这次应对还算得体,事情就该这么做,被死角区域炮火覆盖的炮位。虽说对江面上的英军战舰,多少有些威胁,但随着炮火的深入与密集,这些炮位的作用就有限的很了。
“照着他说的来吧!”
三门白铜巨炮,几乎是没有死角区域的,但三门火炮,对死角区域的威胁还是太小了,死角攻击,对虎门来说。虽不致命,但很麻烦。
每一处炮位的损失。都会扩大英军战舰的活动区域,王奉友放弃了一部分炮位。英军的战舰,就能多攻击一片区域,优势再次被英军扳了回去,而留给虎门炮台的只有被动挨打和散乱的炮击了。
“部堂,依着江面上烟雾的走向,英军的战舰,已经散开了,正在江面上游走着攻击,咱们要如何应对呢?”
吴元猷作为绿营的老油子,经验还是很丰富的,陆军可以依照行军带起的尘土辨别军队的数量与精锐程度,水师同样可以依据烟雾的走向,确定英军战舰的阵势。
“应对?这是王奉友的事情,让王奉友来说一下吧!”
灵活运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看过英军的应对之后,新军与英军的强弱已经可以区分了,新军虽说是以实战来训练的,但训练终归是训练,远不及生死一线的沙场给军人的磨砺,在经验与应对上,新军无疑是弱势的一方。
“王奉友,如此局面你要怎么应对?”
杨猛心里大致也有了应对之法,但指挥作战的终是王奉友,想要新军之中出人才,杨猛这个时候,就不能揽权。
而且英军现在的战法,对虎门的威胁并不大,现在就是耐力战,英军应该是想利用虎门长时间不间断的炮击,废掉虎门的大部分火炮。
虽说用了三组火炮轮流射击,但火炮的射击时间终究是短促的,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火炮必须停火降温,不然,炸膛的风险就会高上无数倍。
“鉴于英军的战法,应该让虎门大半火炮停火,其余火炮保持零散的射击就好!三爷以为如何?”
英军的目的,王奉友算是摸清了,这就叫做战场上的顿悟吧?王奉友这段时间的应对,勉强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了。
“你是虎门守将,该怎么应对是你王奉友的事情,老子只是来观战的,你看着办!”
给予王奉友更大的权力,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压力,让他进一步将所学的东西容易贯通,是杨猛要做的事情,也是他要验证的事情。
现在看来,只有战争,才是练就强军的唯一法门,没有一定量的死伤,不走上一段弯路,即使是久经磨砺的新军,也只是基础好一些的新兵而已。
“吴军门,接下来奉友也需要您的襄助,如今英吉利的战舰,猛击炮台的位置,虎门前方的滩涂,却被他们放弃了。
想要给予英军战舰以打击,炮营需要顶上去了。
英军战舰想要炮击虎门,不管是摆阵还是散乱的炮击,都要面对虎门这片滩涂的,只要将炮营十二磅以上的火炮,加上虎门军械库中,存放的火炮,在虎门滩涂一字排开,对英军战舰的杀伤。也是极为有效的。
届时,炮台与滩涂的炮位两厢结合,足够让英军好好喝上一壶了。一旦英军炮击滩涂,吴军门的人手撤下来就好。炮台与滩涂的炮阵结合,也能使英军首尾难顾。”
王奉友的应对之法,让杨猛有种惊艳的感觉,看来自己的路子还是对的,没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王奉友想要在短时间内,想出这样惊艳的法子也是不可能的,初期的愚钝。中期的灵活,后期的惊艳,王奉友的路子,就该是新军将官们的路子,在实战之中不断将肚子里的东西,用到战争之上,就是云南新军,真正成为一支强军的关键。
“不错!王奉友,再接再厉,将来新军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等这次炮战之后。依着你的法子,在虎门和大湾的滩涂,建直线封锁江面的炮阵。多看看英军炮火的角度,这修造设计工事的担子就交给你了。”
虎门出了疏漏,当然也有杨猛的责任,之前他过于相信集群火炮的威力了,但相对于宽阔的珠江口,虎门炮台的火炮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若是虎门有五千门火炮,几个齐射怕是英军的舰队就不存在了。
但五千门火炮,造价之上上千万。即使是财大气粗的杨猛,也没有这个能力呐!五百门火炮。对虎门炮台来说,已经算是不少了。防御体系太过单一,才是虎门真正的弱点。
海陆空的立体防御体系,杨猛现在建不起来,但海陆结合的防御体系,还是没多大难度的,水雷、炮舰或是其他水上的攻击手段,对于拱卫炮台来说,还是很有效的,而且还是很省钱的。
依靠水雷,木排水城,击沉了英军的三艘战舰,若是水雷再多一些,若是有鱼雷之类的玩意儿,英军还能这么肆无忌惮的炮击虎门吗?
自打杨猛来了,虎门倾泻出去的炮弹,怕是英军舰队的数倍之多,一发普通的二十四磅开花弹怎么也要十两银子左右的价格,成千上万的倾泻出去,这样的消耗,比铸造火炮的消耗大多了。
战争,装备的花销是固定的,而这些装备的消耗才是真正花钱的大项,一发铅弹,几克十几克或是几十克洋药,价格寥寥,但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不间断的射击呢?这样的消耗才是真正的烧钱。
廉价而有效的杀伤敌人才是军队的目的,这也是杨猛秘密制造白.磷.弹的原因,一颗白.磷.弹,或许价值几十上百两银子,但他造成的杀伤,却是极端恐怖的。
阵地战、攻城战,一百发白.磷.弹的威力,恐怕要强过成千上万发开花弹、几十万发甚至上百万发子弹所造成的杀伤,而随着化学和工业的发展,白.磷.弹的造价也会急速的下降,再有一段时间,白.磷.弹的造价不一定会高过开花弹的,这就是廉价而有效杀伤敌人的利器,至于残忍与否,那不是军队的事情,而是政客们需要解释的事儿,建立军队的目的只是为了杀戮而已!
相对于炮弹,水雷对战舰的威胁无疑更大,而制造的成本,这水雷怕是几个普通人受过一定量的训练,手工就能制造出来,而一颗威力正常的开花弹,至少需要十几个人,几台或者十几台机器的协作才能完成。
战争,表面上打的是双方军队的战力,实际上打的却是彼此的国力与工业水平,维持国家正常运转之下,一国能拿出多少粮食、多少军费,这决定着军队的数量;而一国的工业水平,则决定着军队的战力,枪械射程的远近、威力的大小,由工业水平决定,而火力的密度,也与工业水平息息相关。
论工业基础,即使经过了数年的发展,杨猛治下的省份依旧不如英吉利,虽说杨猛这些年建造的军工业规模很大很大,但持续的生产能力,却受到了国力的制约,畸形的工业很难维持长久的战争,若是虎门这样的消耗战,打上三五年,即使杨猛建造的军工业再庞大也会被英吉利拖垮的。
这原因也简单,只有两个字:粮食!一旦战争开始,外部进口的粮食就要大打折扣,很有可能外部的粮源会因此而断绝。
江南之地的四大湖区,至今没有到手,杨家所辖的田庄,产量面前能够自给,可杨家所辖的人口又有多少呢?
云南、藏边的人口基本上属于杨家,贵州、广西能够达到七八成,四川四五成,两湖广东两三成,皖赣一两成,两江苏浙杨家大规模的田庄寥寥无几,直隶、山东、河南以及西北之地,就更少了,整个大清四万万人,杨猛治下的百姓也就一万万多点,将江南的四大湖区拢到自己手里,杨家的人口可以衣食富足了,剩余的人怎么办?
三万万的人口,一场大的饥荒,就能夺去成百上千万人的生命,军事实力,杨猛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拉近与列强的差距,可国力呢?若是全国有四分之三的百姓食不果腹,战争即使是在本土打响,杨猛的胜算又有几何呢?
人口多意味着潜在的兵员多,但也意味着庞大的负担呐!不能遏制国内的战乱,不能让大清的农业步入正轨,就意味着杨猛不能发起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
军力的强弱不是关键,工业水平的高低也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国力的强弱,只要国家能维持,胜算就有八九成,国家难以为继,就只能打打示威性的战役了。(未完待续)
1...349350351352353...4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