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这……若是她们在醉浮楼提起此事怎么办?”
说到这里,载垣也有些无言以对了,杨老三说的不错,若是放了这些女眷,就是祸害啊!与其将来麻烦不断,不如按着杨老三的说法行事。
可按着杨老三的说法来了,这些女眷到了醉浮楼就能安生了?这么多的旗人、蒙人女子,许多话一传十十传百,将来还是无法收场的。
“娼妇的话几个人信?再说了在醉浮楼那样的地方,想要自抬身价就要吹嘘,这些话到了醉浮楼,只是戏言而已,能有几个当真的?
再者说了,这些进醉浮楼的女子,哪还有机会用本名呢?弄个红花绿叶做名字也就是了,用旗人的名字,醉浮楼的管事们敢吗?”
杨猛说完了这些之后,彭蕴章也点了点头,有些事儿是瞒不住的,但究竟发端于哪里却是值得考究的,发源于醉浮楼这样的地方,又有几个人能当真呢?再者说了,民间编排旗人的流言蜚语本就不少,多她们不多,少她们不少。
一旦,东三省与蒙古将此事传了出去,那就是让朝廷蒙羞的大事儿了,因此影响了蒙古与朝廷的关系,也不是不可能,社稷与这些女眷孰轻孰重,很容易分的清,不这么稀里糊涂的办,这事儿就是天大的麻烦。
“彭师傅,你怎么说?”
见彭蕴章点了头,四色棍也阴沉着脸问了一句。
“就该如此办理!将他们归作桂良、穆荫以及肃贪案件之中的罪妇,让她们远离京师,发配边远的所在!”
如今的朝廷也是乱糟糟,之前朝廷虽说有官女子,但从来也没开过醉浮楼这样的所在,这又是贵妇又是御厨的,世风日下啊!
“怡亲王,此事就这么办吧!你来主导,郑亲王会同办理,将她们在朝廷的籍贯、册封,一律销毁,这些女眷之事,就当从没发生过!”
让载垣、端华处理这事儿,四色棍也有堵他们嘴的意味,涉及权力之争,四色棍很精明,这样一来,这俩兄弟也说不出什么了。
“杨部堂。此事这么做,怕还是盖不住吧?”
平白的趟上一件烂事儿,再加上自己兄弟肃顺的烂事儿。端华心里也是窝囊的很,这事儿闹的。丢不尽的人呐!
但这些事儿就这么草草的处理了,肯定是不成的,宗室的人都哪去了?那些个失踪的旗人,又怎么说项呢?
“这只是其一,接下来,朝廷要用战事来转移朝野上下的视线,战事不是在江南,而是在京津!
以洋夷灭国之说。加上之前肃贪之事,唤起大清上下同仇敌忾之心!
肃贪之事,尽快收尾,各地的银两速速解京,之后就是全国备战,各地要固河修渠保粮,腐案之中的田地开春之前必须发到百姓的手里。
备战之时,各地无饥民、难民、灾民、乞丐,所有的闲人,上河道!没有河道的地方。打深井!
之后咱们就在各地兴办洋务,制造蒸汽水泵,以资各地农田的需水。前期陛下在米利坚购置了一千五百万担粮食,就如今的局势,五百万担解京,其余的散布到大清各地,专做安定民心之用!
有了这些差事,各地的官署,还有闲心议论朝政吗?”
聚民心、聚国力,也是杨猛必须要做的事儿,过段时间解决了太平天国之后。战争就该打响了,京师左近的五十万人并不一定够用。战争的规模谁也无法预料,国战之中。国内不需要别的声音,一切与战争相悖的声音,都必须扼杀!
“法子是不错,但蒸汽水泵之类的,就别上了,惹争议啊!”
蒸汽水泵是什么,彭蕴章并不清楚,但事涉洋务,就不能轻易的放口儿,这是朝廷的大政!
“就是要大兴洋务,就是要惹得地方争议不断,这样地方都致力于政务与洋务,还怎么关注朝廷这边的事情?
除固河修渠保粮之外,各地也要整顿、裁撤绿营,编练新的绿营,每省以五千来计数,江南一带的防务,暂由民团协理。
这次臣视察了黄河漕运航道,淤塞的极为厉害,而且两岸的堤防也残破不堪了,如今正是冬季枯水期,是治河的好时候,沿黄河一带的省份也要聚集人丁,戮力修河!这是大工程,朝廷的粮食也能派上大用场!
再有就是恭王之事,如今恭王已废,宗室子弟凋零,恭王的罪过就不要追究了,让他到东三省练兵吧!
臣以为五十万的数量为上,让东三省供养这批新军,加重东三省的负担,让他们无力他顾!
八旗的铁杆庄稼,也要取消!这样一来,京师的许多八旗子弟也就没了生活的来源,除了回归东三省或是参军之外,他们就没有别的活路了。
让他们怨声载道,让他们哭喊不停,这样朝廷的担子也就小了许多!”
见氛围差不多了,杨猛就抛出了取消铁杆庄稼的话头,这话一说,不仅端华和载垣的脸色变了,四色棍的脸色也变得相当难看。
“杨三哥,这事儿怕是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陛下、两位王爷,如今朝廷可缺钱?”
杨猛这话就是白问,除了肃顺解回京师的八千万银子,江南、西南,还有三千多万现银,西北还有*千万,东三省那边也有两千多万现银,合在一起一万万三四千万,如今的朝廷可是富得流油的,这个时候谁敢说朝廷没钱?
“因为有钱,所以要暂时取消铁杆庄稼,咱们的由头就是为了筹备战事,朝廷有钱反而取消铁杆庄稼,旗人自然要有很大的反应,这段时间,就让军机处与旗人们磨洋工就是了!
等京师的事情消停了,京津那边打起来了,旗人知道陛下才是他们的衣食来源之后,咱们再恢复也不迟!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做下来,京师之事,谁还能去过分的关注呢?
至于蒙古那边,近期咱们谋划一下,让蒙古王爷们进京猫冬!”
杨猛这么解释了一番之后,四色棍和端华、载垣的脸色才好了一些,这事儿差不多就得这么办了,杨老三这一趟拳打下来,许多人都会被打蒙的,这样一来,恭王、桂良、穆荫、肃顺在京师翻起的滔天大浪,也就平息了。
杨老三说的不错,等京津那边打将起来,谁还有心管宗室的屁事儿,至于八旗子弟,东三省多得是,一仗打完之后,尽多说是把这些人送上了战场。
“三哥,老六那边进东三省怕是有些不妥吧?”
说了好久之后,四色棍又提起了鬼子六这一茬,看来他对于满臣的不信任也达到了顶峰。
“陛下,宗室还有多少人?恭王的子嗣,已经被肃顺绝了!如今除了郑亲王、怡亲王,也就恭王能为陛下分忧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恭王去东三省练兵合适!
臣可以为恭王作保!”
挑起人家兄弟纷争、兄弟相残的是杨猛,最后倡导兄弟情的还是杨猛,被蒙在鼓里的众人,都信任这位杨老三了,这样的人不用,什么人能用呐?如今亲兄弟都不如这杨老三啊!
“练兵之事,如何安排?”
端华、载垣、彭蕴章虽说信了,但四色棍的疑虑依旧很重。
“城外四大民团与京营各处一万精锐,陛下派身边的侍卫一百保护恭王的安危!”
这就等于变相的圈禁鬼子六,听了这个说法之后,四色棍才微微的点了点头,看来心里还是在戒备鬼子六啊!(未完待续)
毒清 第七百七十四章 新玩意儿
见东暖阁的气氛有些沉闷,杨猛沉吟了一下,也就继续开了口。
“陛下,这次巡河之时,本打算给您弄一个新玩意儿的,只是没想到京师出了这么桩子事儿,但这新玩意儿对如今的京师来说倒是合用,不知陛下想不想听一听呢?”
令人沉闷的事情这大清早的就开始说,不仅四色棍想要听一听杨三哥口中的新玩意儿,彭蕴章等人也想听一听的。
“什么东西?说来听听!”
受了几天惊吓,觉睡得不好,又遇到了一堆的窝心事儿,四色棍又觉得这个皇帝当得极为疲累了,杨三哥这边总是有好东西、好法子的,虽说觉得有些累,但他还是打起了精神,准备听一听。
“陛下、两位王爷、彭中堂,你们都知道杨三擅长洋务吧?
这新玩意儿,本是想让陛下巡视蒙古的,有了这新玩意儿,遍巡一趟蒙古,也费不了一月时间,若是直接会晤蒙古诸王,四五天跑个来回都够了!
这东西的争议颇多,为了不引人瞩目,臣本想着暗中将这个新玩意儿运到京师,在京师试一下,再让陛下决定是否大批量的使用,如今看来却是非试不可了!
这东西只要弄好了,京师百姓们,也会被吸引的!陛下,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四五天就能会晤蒙古诸王,也就意味着四五天的时间,军队能到蒙古,彭蕴章听明白了,里面的深意,但四色棍和端华、载垣却有些木然。
虽说彭蕴章猜到了杨猛的目的,但并不熟悉洋务的他可没猜出这新玩意儿是什么。至于四色棍和两个亲王,基本就是睁眼瞎,问了也是白问。杨猛只不过是想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而已。
“三哥快说!一个月巡遍蒙古,那边可是无边无际的草原呐!”
再大的事情也敌不过兴趣的。杨猛勾起了四色棍的兴趣,兄弟相残之事,也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火车!臣打算绕着京师,铺上铁轨,一来这火车可以吸引京师百姓的目光,二来京津一战开始之后,火车可以运送兵员与粮食,有了一条火车道。至少强过十万带着骡马的民夫!”
杨猛这话一说,四色棍的眼里倒有些失望,这算是什么新玩意儿好东西,之前他也听说过火车,西洋破坏地脉的玩意儿而已!
“三哥,火车、轮船破坏地脉水脉,如今是战时,暂且用一用倒也无妨!待仗打完了,这轮船还是让他们歇着,火车道还是拆了吧!
朕累了。跪安吧!”
虽说不怎么感兴趣,但四色棍还是答应了杨三哥之请,毕竟他还是要依仗杨三哥的。现在建了待打完仗之后拆了就是!
见四色棍兴趣缺缺,杨猛也给彭蕴章等人打了个眼色,等众人退下去之后,他便在四色棍的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恭王的伤很重,听闻桂良之女,恭王的福晋进宫求药来了,陛下不见一见?”
恭王福晋早早的进宫求见,也是杨猛安排的,一来这福晋是真要为鬼子六求药。二来杨猛还是要试探一下四色棍的,突遭大变唯恐他的心智有变啊!
“哼!还有脸来求药。让她来东暖阁,朕要给她些好药!”
桂良之女、恭王的福晋。一听这话,四色棍的双眼都突了出来,自桂良始至恭王终,这俩王八蛋差点毁了大清,越想越气,熟悉了一些东西的四色棍自然想到了惩罚这两个人的手段。
四色棍接下来要做什么杨猛清楚,带着安德海离开了养心殿,杨猛在安德海的安排下来到了皇后的居所。
“御医给安排的药剂要适时的吃,莫要伤了胎息啊!”
“哼!”
“哼有什么用?这两日肃顺变乱京师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多少格格、公主给卖进了醉浮楼?这醉浮楼是干什么的,你也清楚吧?
皇帝在这事儿上有些丧心病狂了,若是他知道了这些,你的下场也是醉浮楼呐!那里可没有什么钮钴禄氏之类的姓氏。”
皇后有了,是谁的,杨猛和皇后最清楚,这也算是杨猛的一记后手,有些事儿将来说不准呐!
“你可要学那肃顺?”
有些时候,就是要逆来顺受的,杨老三和皇帝做的那些肮脏事儿,钮钴禄氏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事儿杨老三若是撺掇一下,皇帝还真干的出来,许多时候,做人上人也很无奈啊!
“谁知道呢?安心养着吧!说不定将来的位子还是他的呢!走了!”
指了指依旧平坦的肚子,杨猛给了钮钴禄氏一颗定心丸,就匆匆的离开了皇城。
肃顺有篡位的野心,做事儿的时候,也没有太过惊扰京师的百姓,京营行事也是按着戒严杀人来的,虽说京师的百姓知道有人作乱,但究竟杀了多少人,老百姓是不知道的。
但这样的事情,慢慢也会传开的,杨猛出了午门,在街上转了一圈之后,又回转了军机,如今的军机只剩了彭蕴章和杜翰,进了军机处,彭蕴章在闭目养神,而杜翰却在忙活着。
“老彭!”
“哦……部堂来了,又有何事啊?”
忙碌了一夜,彭蕴章的精神明显不足,见杨老三来了,这位知道又有事情做了。
“军机候补的事情,也要做一做了,等过了午时,让皇帝拿个主意吧!
下个帖子知会九门提督,让他这几天操练操练京师的百姓,从救火、守城、到搬运守城的物资,再组织百姓在京城打几眼井。
目的只有一个,别让京师的百姓闲着,先操练半个月再说!”
听了杨老三的话,彭蕴章也知道自己懈怠了,这事儿不做不成,京师的老百姓眼耳最是灵通。而且依着杨老三的意思,京津这一仗恐怕打的惨烈,操练一番京师的百姓。也算是提前备战了。
“唉……部堂思虑的妥当,鸿举啊!照着部堂的意思来吧!
这几天让户部放出一些粮食。操练百姓的时候管吃,让九门提督那边狠狠的操练这些百姓,只要是京师的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弄得他们没精打采才好!”
彭蕴章的命令,让杜翰有些诧异,这事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这么折腾老百姓,就不怕出事儿?
“中堂、部堂。这么做恐怕不妥吧?”
对于肃顺的事情,除了杨猛等人,即使是直接参与的京营兵都不清楚杀了多少人,杜翰也是被蒙在鼓里的,他这人也耿直,心里有什么话,直接就说了出来。
“鸿举,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让你做的照做!
部堂,老夫想了想,军机的人选。一是工部郎中文祥,二是礼部侍郎宝鋆,三是光禄寺卿成林,四是皇帝的经学师傅匡源,如今军机没有满臣,前三人还是录入军机为妙,至于匡源,让他来帮帮老夫吧!”
一句话打发杜翰去办差了,如今满臣凋零。文祥这几个三流的满臣,就算是京师硕果仅存的人物了。比他们位置再高的满臣,怕是只有东三省有了。
“嗯!就这么着吧!这三人来了。让他们多担待些差事磨练一下,军机总不能都是汉员吧?”
面子上的事儿总要维护好的,无非这京中的事务,杨猛已经基本掌控了,军机怎么组织也是随便的事儿了。
出了军机处,回到杨府,杨猛也没闲着,看了眼后宅,就开始与徐子渭谋划铁路的事儿了。
克里米亚战争之中,铁路在补给上有优势,而京津一带基本是平原,虽说如今已经冻了土,不太适合建造铁路,但现在的火车载重也不是很大,即使基础差了一些,也是临时使用而已,即便是出了问题,也没什么大碍的,对刚刚兴起的铁路来说,或许多出些问题也是好事儿。
“三爷,这民夫的问题怎么解决?如今京师的人越来越多,您这京津一带的铁路网,怕是要耗用不少人力吧?”
京师不比别的地方,人多眼杂,如今杨家刚刚进驻京师,许多事情也是不好做的太过离谱的。
“傻了吧?京师外面就有四十万人,闲着也是闲着,兹当是练兵了,让西山那边赶紧组织人手,四十万人,两个月之内在京津一带,起码要铺出一条铁路来。”
杨猛要求太高,虽说没见过真的铁路和火车,但徐子渭是大体看过铁路如何铺设的,两个月、四十万人,仓促了!
“三爷,毕竟是第一次啊!两个月,短了!”
“我知道!如今距英法两国得到消息,已近两个月了,再给你们两个月时间已经是宽限了,四到六个月是英法组织人马攻击的时间,时间拖得越久,战争的规模也就越大,再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过年之后,应该就要打仗了。
老子也想给你们半年的时间,但是!英法两国不给呐!
赶紧催促云南那边,这两天让四大营的人马休整一下,等制定好了线路,昼夜不停的赶工,这样两个月就变四个月了,打仗也是不分昼夜的,让他们磨练一下吧!”
还是那句话,战争没来之前,都以为自己准备的足够充分了,可当战争来临之时,才知道自己准备的有多不充分。
按着杨猛的预估,英法联军三个月之内就能派遣第一批援兵过来,英法两国迟迟不动,那就意味着战争规模也要扩大了,老毛子主动接受雇佣兵的协议,无疑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添了好大一捆柴。
“三爷,四大营毕竟是将来参战的主力,这么干,累坏了怎么办?而且四大营的训练还是稍显不足的,这么短的时间,直鲁两民团,刚刚才学会了打枪,不如再调十万新军入京吧!
云贵武庄的人也成呐!”
如今的新军,也遇到了麻烦,直鲁民团的加入,就跟当年太平军大量募集新兵一样,直接冲淡了新军的战斗力。
韦驼子的西南民团,战力虽然最强,但其他三支民团的战力就差的远了。
“也是有些难办啊!在云南的武庄募兵吧!发双饷,云南那边给十两、这边五两,一月十五两银子,战死五百两的抚恤,自由自愿,看看能募集多少兵马?”
云南的新军,是杨猛的底牌,如今京师的局势刚刚稳定,但大清的局势依旧飘摇,不到大清一体的时候,杨猛不想动用自己的底牌,毕竟今后的战争什么规模,什么样子,他也无法预料的,一旦超出预想太多,有这么一张底牌,也保险一些的。
知会直鲁、苏浙、闽粤、西北的管事,建立武庄半耕半练多少发些粮食,在三个月之内,组织至少三百万二十岁到五十岁的壮丁,让云南拨出一百万支库存的前膛枪,让西山那边,近期赶制五百万大刀片,新建的武庄三人一枪一人一刀,抓紧时间练兵。
让滇西的丁保钧,汰选一批年老的新军,到各地练兵。两湖两广,开始组建新军,一省五万合计二十万!”
掌控了京师,杨猛控制的地盘变大了,他的压力也在变大,国战,嘴上说说就俩字,真正的盘算起来,才知道国战这两个字有多么的厚重!(未完待续)
毒清 第七百七十五章 忙乱慌乱
冬日的京师本该是悠闲而安然的,老人小孩靠在墙角晒晒太阳,女人们趁着冬日的悠闲缝缝补补,男人们的活计少了,也该猫猫冬了。
但九门提督一句话,整个京师都忙乱了起来,无论是男人、女人亦或是老人小孩,一队队的京营兵,只要看到街上有闲着的,立马就要抓壮丁送到城墙附近干活儿。
京师城中废弃的房屋、闲置的土地,也被户部和工部用了起来,许多生活无以为继的京师百姓,拿了朝廷一笔银子之后,也乐滋滋的扳倒了城外的新宅子里。
有了银子什么事儿都好办,从学习京师防务,到建造数十个大型的官仓,京城之中的忙碌是不分昼夜的。
城外也是一样,四大营的人马,开始一队队的出现在城墙附近,十几个人一组,喊着号子绕着京城夯地。
偌大的京师,自肃顺叛乱之后的几天之内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京师的百姓也在慢慢的适应着,他们发现,冬日里的京师,也是有许多赚钱机会的,赚朝廷的钱不容易,朝廷当天结现钱也不容易,有了利益的驱使,从城中的百姓到城外的难民,都开始主动的加入这个忙乱的大工地了。
建官仓需要砖石,建高质量的官仓需要的基本都是条石,房山戒台寺的采石场,几天的功夫就聚集了上万人,密云、怀柔周边也开始有工部的人员探查采石场了。
夯实路基所用的石灰,也是不小的数量,京郊周围的煤窑、铁窑也开始慢慢的聚集人丁,冬日或许不是干这些的时候,但有了银子的支撑,怎么敢不成呢?
“三爷。铁道的路线图已经有了,目前估计两个月的时间还是有些急促的这火车组装起来需要十几天的时间,京城外面的铁轨。一个月左右才能铺完,若是将线路缩短到八里桥、张家湾附近。或许会快一些的。”
即使加上几十万京师的百姓和京郊的难民,杨猛所谋划的京津铁路网,也不是三两个月之内能够完成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人手够了,就能解决的,铁路是个新东西,即使是欧美也在不断的摸索之中,京津一带虽说多平原。但真正要铺设铁路许多苦难不是几条命令就能解决的,这些困难需要时间来解决。
“妈的!实在不成就依着京津的官道,不大基础了多头并进,先铺出两条来回京津之间的铁路,看如今的局面,英法要玩大手笔啊!
直接攻陷京师胁迫大清,有可能就是英法如今的想法,这样的战争持续时间最短,后勤的压力最小,如今京师聚兵几十万这个情报英法已经侦知了。他们迟迟不动,很可能是想,毕其功于一役。
一战定胜负。需要的军队至少在十五万到二十五万之间,对于殖民地的战斗力,英法尤其是英吉利,是有很多经验可以依凭的。
英吉利的海军、法兰西的陆军、沙俄的雇佣兵,这么长时间的准备,这些王八蛋有可能是在筹备骑兵呐!
这仗一开打,恐怕就是急火火的接手,咱们一旦挡不住,一旦后援不能及时的到达。事情就麻烦了!
时间多少,你们心里要有个数儿。京师是个不错的中转站,直鲁、西北、蒙古、东三省的人马都可以往京师聚集的。你们的铁路建到哪里,咱们就能控制哪里,这原因都清楚了,除了出死力完工,计长,你这边选无可选呐!”
如今的战争,也就那么三两下,想要打持久战,克里米亚战争之中所用的堑壕战是个不错的选择,想要打闪电战,骑兵不可或缺,想要快速的攻占京师,在杨猛的想象之中,唯有骑兵与陆军结合的战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