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娘子在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以后他会比他父亲走得更远,站得更高,他会从高处俯视他,给予自己所在乎的人以庇护,比如母亲,比如齐浩然。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范子衿得意了一段时间后就以更大的毅力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先生们见他用功,都满意的点头,觉得范子衿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也的确厉害,十二岁参加院试时得了第四名,虽然只是第四名却也足以让书院的先生们欣喜若狂。
江南读书人多,而临安府是京城,才俊更多,大周科举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就是江南和山东一带了。
而山东早被大金占去,朝廷南逃后,大部分的文人都集中在江南,由此可见科举考试的竞争有多大。
而范子衿能以十二岁稚龄进入前四,由此可预见他的前途,只要人不是太过迂腐,出头之日便可预见。
所以书院的先生们对范子衿是百分百的满意,山长还特意把人找去透出想要收他为徒的意思。
范子衿虽然也得意,对山长却很恭敬,含笑道:“此事还需要问过父亲与母亲再做决定,不过我与浩然表弟都已习惯书院,所以并无换书院的打算。”
山长脸色一僵,这才想起范子衿和齐浩然以往做的那些调皮捣蛋的事,他好像还和先生们商议过,明年想办法把这两个小子分开。
毕竟范子衿已经把四书五经都通读了一遍,齐浩然却还在跟《中庸》较劲儿,俩人分班是理所应当的。
这是提前给他预告呢,若是把他们分开范子衿就换书院,若是不分开他就长留于此了。
山长对范子衿吹胡子瞪眼,道:“想留在一块儿,那你们就老实些,上次是不是你们把食堂的盐和糖给混在一起了?害得食堂里吃了一顿甜菜……”
范子衿嬉皮笑脸的道:“山长,这可不怪我们的,是有人逼着我们打赌,说……”
“行了,行了,”山长挥手打断他道:“不管你们因为什么,下次你们若是再闯祸,我可就不是叫你父亲与母亲来了,而是直接叫齐浩然的父亲来。”
齐丰要是来书院,那多半是把齐浩然给领家里去,连学也不给上了。
大表哥不就是这样吗,若不是祝家还记着大表哥,他心里也有成算,他多半被齐家给养成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了。
范子衿严肃的承诺道:“山长放心,我和浩然表弟一定会好好听话,认真学习的。”
山长对他的承诺信一半,疑一半,但还是挥手放行了,道:“现在放榜了,你回去与家人好好庆祝庆祝吧,休息五天后再来上学。”
范子衿高兴的应了,转身去找齐浩然,却见他沉着一张脸,不由问道:“你怎么了?”
齐浩然沉着脸道:“我偶尔听见齐府的下人说父亲要为大哥说亲。”
齐浩然习武,耳力灵敏,所以回齐府小住时总能听到一些小道消息。
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优势,因此从不告诉别人,只给范子衿知道。
范子衿蹙眉,道:“大表哥远在边关,又不能相看,怎么说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说到时候把亲事定下大哥是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范子衿却一点也不担心,笑道:“大表哥性子你还不知道吗?定下了也没用,到时候他不回来成亲姨父能拿他怎么办?他是男子可以拖时间,女子可拖不了。”
在大周,男子成亲早的十四五岁就娶媳妇了,但晚的,二十一二也正常,特别是官宦子弟,选媳妇可以慢慢选,反正先收几个通房便是。
范子衿虽然才十二,对这些却门儿清。
齐浩然一听也是,不担心了,开始高兴的和范子衿商量,“……我们去郊外骑马,带上烤架去烧烤如何?”
范子衿微微歪了头笑道:“好啊,不过得看看我娘的意思,若是家里要开宴庆祝,那时间可就不够了。”
范子衿考中秀才是件大事,还是好事,夏彤是想开宴庆祝的,所以范思文一回来她就高兴的在后面转,“老爷,我们家难得有喜事,不如趁此请几家亲近的上门来聚聚?”
夏彤以为范思文不会答应,因为他是个很低调的人,谁知他沉思了一下就点头道:“好,选个好日子摆几桌吧。”
夏彤一愣,然后就高兴的道:“我这就去看日历。”一阵风似的走了。
夏彤以为是儿子的努力让范思文认同他了,就是范子衿也以为是因为自己给他长脸,所以父亲才一改往日的低调要为他考中秀才而庆祝。
一时间范子衿是春风得意,好不自在,齐浩然看了都有些牙痒痒,更别说一直与他有些不对付的范子萧了。
今年已十五岁的范子萧依然锲而不舍的参加了县试,可惜依然没能突围成功,现在还是白身。
这本来没什么,因为十五岁在童生试中还算年幼的,其中还有须发皆白的老者参加童生试呢。
别说他今年才有十五岁,就是五十一,也不会有人笑话他的。
但谁让他有一个九岁考中童生,十二岁考中生员的弟弟呢?
有了对比,范子萧觉得每一个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含了嘲弄,就好像在取笑他不自量力一样。
现在连父亲都放弃了低调为范子衿高兴起来,范子萧越发颓唐。
范思文看在眼里,越发坚定了心中的想法,在开宴前夕,范思文将范子衿叫进书房里,很是欣慰的夸了他一遍,然后道:“子衿,你比父亲还要厉害,看来父亲是帮不了你什么了,不像你大哥,他至今一事无成。”
范子衿眉眼跳了跳,直觉没有好事,见父亲想长篇大论下去,他忙截断他的话,问道:“父亲,您有什么话就说吧,我知道大哥读书不行,您不用再重申一遍的。”
范思文脸一黑,他说是这么说,但并不是就认为长子不会读书,毕竟少有人能像子衿那么聪慧的。
看来子衿和他大哥的关系的确不和睦,范思文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道:“你现在已是秀才,又有良师,考中举人进士应当不难,所以父亲想把我手中恩荫的名额给你大哥,你觉得如何?”





重生娘子在种田 1390.第1390章 番外 范子衿(6)
范子衿一愣,继而胸中翻涌着滔天的怒意,但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喊大叫,只是冷漠的问道:“若儿子就是考不上举人呢?天下少年考得生员的人不知凡几,但其中有多少人不能寸进一步?”
对于读书人来说,秀才只是他们对官场迈出的一小步,不过是有了功名之身罢了,真正的坎在于秋闱,只有过了秋闱成为举人才能获得举官的资格,而若能考中进士自然更好。
因为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封相,这是自大周开国以来的传统。
范子衿再春风得意,那他也只是一个秀才,他的未来还没有保障,除非他能考上举人。
但这何其艰难。
江南每年的秋闱只取前三百多名,扩招的时候多点,但参考的人数多达十万人,隔一年便有新增的秀才,秋闱却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累积下来的秀才可见有多少。
如果范子衿考不上举人,那范子衿的恩荫就是他的另一条出路了,他但凡多想一想他的儿子就不会这时候提出把恩荫的名额给范子萧,而是要等到他考中举人之后。
范子衿胸中翻涌着怒气,目光炯炯的看着父亲,逼问道:“若是儿子考不上举人怎么办?”
范思文有些心虚的扭过头去,道:“子衿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文章我与你先生们都看过,都觉得不错,只要再历练一段时间……”
“可您和先生们都不是考官,”范子衿淡淡的打断他的话道:“这世上有才名却屡次不中举的人还少吗?”
范思文脸色有些沉郁。
他见识资历摆在那里,如何不知这个情况?
但三十少进士,子衿三十岁考中进士都还算年轻的,就算范思文觉得儿子很聪明也不敢肯定他能在三十之前考中举人啊。
但子萧的年纪摆在那里,那孩子又是个愚钝的,既然子衿有能力寻找自己的出路,那他提早将恩荫给庶子有什么不对?
想到长子这几天的落寞,范思文越发坚定,直接道:“此事我意已决,子衿,你九岁考中童生,十二岁考中秀才,便是为父也自愧不如,多加努力一番必可以……”
范子衿冷笑一声,转身就走。
范思文一愣,继而大怒的拍着桌子道:“逆子,谁教你如此忤逆父亲的?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不告而出,可视为不孝了。
范思文对范子衿如此偏激桀骜的行事不喜。
范子衿在门口停下脚步,讥笑道:“子不教,父之过,父亲从未教过儿子做人做事,儿子当然不会行事了。”
“你!”
范子衿甩开袖子就走,跑到外面被冷风一吹他才清醒了些,想到本属于他的恩荫就这么被父亲给庶兄了,他心里就好像堵了一块石头一样难受。
范子衿站在院子里想了半响,决定还是去找母亲。
夏彤正喜气洋洋的为宴会做着准备,看见儿子来,高兴的拉着他的手道:“你父亲不是要与你说话吗?这就说完了?”
范子衿看了眼丫头婆子们,道:“娘,你让他们下去,儿子有话跟您说。”
夏彤这才留意儿子脸色不对,忙让人退下,急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父亲要把恩荫的名额给范子萧。”范子衿话一出,夏彤脸色立即苍白,往后退了两步跌坐在椅子上,半响才发出一声讥笑,流着泪道:“是了,所以这场宴会是为了给我们娘俩补偿?”
范子衿脸色更沉,道:“我与他争过,但他已是打定主意把恩荫给范子萧了。”
“凭什么?”夏彤尖叫道:“你才是他的嫡子,祖宗基业和恩荫本就是该由你继承的,若是把恩荫给了范子萧,那是你是嫡,还是他?”
夏彤“嚯”的起身,冷着脸道:“我去找他。”
“母亲,”范子衿拦住她,冷着脸道:“您若是真的打定主意为儿子一争到底那你就去,若是像以前一样只是与他吵吵,最后却又顺从他那就别去了,不过是徒生肝火罢了。”
夏彤一愣,抬头目瞪口呆的看向儿子。
范子衿继续冷着脸道:“若他一心想叫范子萧继承他的东西,那您就与他和离,儿子带您走,让他把柳氏扶正,让范子萧当嫡子便是。”
他冷笑道:“就看看到时他会不会也为了其他的庶弟来为难范子萧了。”
夏彤吓得脸色一白,抓住儿子的手问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
“不是胡话,”范子衿认真的看着母亲道:“这番话儿子早就想说了,从我懂事起就看你们吵架,为了我吵,为了嫡庶吵……娘,这些年他为了柳氏和范子萧为难了你多少?儿子现在已经长大了,也有了功名,既然他连恩荫都不给我留着,我们留在这里干什么?您与他和离吧,儿子以后肯定比他还出息,让您风风光光的,哪怕您再改嫁也行啊。”
范子衿是真的爱他的母亲,对他来说,父亲一直是仇人般的存在,他想去争取他的疼爱,却一直争不到,家里每次出事他都是站在范子萧那边给他打击,他是见过别的同学与父亲相处的,他心里不知道多羡慕。
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无疑是母亲,因为一直是母亲在教养他,看着母亲为了范思文经常落泪,和离的念头早就冒出来了,而今就是一个契机。
范子衿眼中闪着寒光,给母亲出主意道:“您态度坚决些,这次绝对不相让,他若是不把恩荫的名额留下,那您就和离,也让他知道我们母子俩不是任他宰割的人。”
夏彤却心绪繁乱,摇头道:“不,不能和离!”
范子衿就有些伤心的看着母亲,上前抓住她的肩膀认真道:“娘亲,父亲的心已经偏到了天边了,我们留在这里除了受苦还能得到什么?您就权当是为了儿子,一心一意的与他争一争好吗?”
很多时候夏彤明明是可以赢的,但她总在关键时候退怯,说到底她还是不舍得范思文,不舍得他离开她,不舍得他为难,所以他们母子一退再退。
范子衿看得明白,再退下去他就什么都没有了,白白担了范思文嫡子的名头。




重生娘子在种田 1391.第1391章 番外 范子衿(8)
夏彤的心完全乱了起来,范子衿也安静下来等她的选择,是选他这个儿子,还是选择范思文。
一家三个主子都心思不属,这场庆祝宴将就着过去了,客人们都察觉到范府的气氛不对,吃过饭后说笑一阵就告退了,开始叫人留意范府的动静。
范子衿等了三天也没等到夏彤的答复,而家里静悄悄的,她也没与范思文发生冲突,他不由去找她,“娘,您还没找父亲吗?”
夏彤的眼泪“唰”的一下就出来了,道:“找了,你父亲说你才思敏捷,又通世事,凭自己的本事中举应当不难,而你大哥愚钝,只怕……”
“所以母亲答应他把恩荫名额给大哥了?”范子衿面无表情的问道。
夏彤扭过头去,鼻子一酸,摇头道:“我没答应,但你父亲什么时候听过我的?他说他已经在上折子了……”
范子衿只觉得心冷,最后问道:“那您要跟儿子走吗?与他和离。”
“傻孩子,若是我们和离,你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
“我为何不能出去见人?错的又不是我,”范子衿高声打断她的话,脸上有些扭曲的道:“我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出去见人,我只问您,您要跟我走吗?离开这个让您不断流泪痛苦的地方。”
夏彤张了张嘴,只能巴巴的看着儿子。
范子衿心中生寒,眼眶也不由红了,扯了一抹笑道:“儿子明白了,您在我与父亲间又选择了他是吗?”
夏彤不说话,范子衿转身就走。
他跑回自己房间翻箱倒柜把装银子的盒子拽了出来,正要打开,身后一道声音诧异的问道:“子衿,你干嘛呢?”
范子衿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扭头看见是齐浩然,立即瞪眼道:“你怎么在这儿?”
扭头见门还是关着的,立时瞪大了眼睛问,“你怎么进来的?”
“走进来的呀,我一直在屋里等你,结果你一回来也不看我,直接就翻箱倒柜……”吓得他还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范子衿的心情很糟,问道:“你一连两天都不出现,跑去哪儿了?”
齐浩然立即嘟嘴道:“我被父亲给关起来了,他们要给大哥定吴家的女儿,还要我代大哥拜堂,这不是把大哥往火坑里推吗?我自然不愿意,所以跟他们吵了几句,父亲和吴氏就把我关起来了。”
范子衿就瞪大眼问,“那你现在是怎么出来的?”
齐浩然撇撇嘴,“就齐府那点人手他们能关住小爷我吗?我这是出来找你拿主意的,一会儿还得回去继续‘被关着’呢。”
范子衿沉思片刻,问道:“你来我屋里也没叫人发现?”
齐浩然得意洋洋,“当然没有了,偷偷溜进来的,要是被人看见我早去找你了,何必在你屋里等你?”
范子衿放下心来,将装着银子的盒子郑重的塞进他怀里,严肃的道:“这事无解,婚姻之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算大表哥不在,你父亲要想给他娶亲也容易得很,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逃走。”
齐浩然瞪圆了眼睛。
范子衿冷笑道:“姨父让你代大表哥拜堂,不过是用你要挟大表哥,若是他不认小吴氏,那就是你媳妇。”
齐浩然打了一个寒颤,叫道:“我才十二,那小吴氏都十六了!”
“你觉得姨父会替你考虑这个?”范子衿吓唬他道:“到时候她做不成大表哥的媳妇,肯定就做你媳妇,反正你们兄弟俩必须得有一个娶吴家的女子,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控制你。”
“那我们逃走就没事了?”
“当然,你逃走了,他再想让大表哥娶亲那就得让齐少盛或齐少泰代为拜堂,反正他们又不是大表哥的同胞弟弟,到时候推了不认便是,再想办法把他们两个送作堆就好,”范子衿哼哼冷笑,“也让他们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齐浩然总觉得今天的范子衿戾气很重,不由问道:“你没事吧。”
“没事,”范子衿指着盒子道:“这是我们逃走的资本,你得拿好来,等我安排一番,明儿去找你,你赶紧回去吧,别让齐府的人发现你能逃出来。”
齐浩然愣愣的抱着怀里的盒子,问道:“你也跟我逃走。”
范子衿白了他一眼,“我要是不跟你走,你知道往哪儿逃吗?对了,把你的钱也全都带上,出门在外得预防点,反正留下也是便宜了仇人。”
齐浩然严肃的点头,紧紧地抱着怀里的盒子道:“你放心,我肯定一文不落的全带上。”
然而他就算一文钱不落的全带上也没多少。
他花钱向来大手大脚,又没有收入来源,他在齐府每个月只有五两的月钱,都不够他在外面吃饭。
而夏彤虽然每个月都补助他一些,但因为知道他花钱没节制,所以补助的也很少,所以他是月光族,几乎存不下钱来。
有时候月例还没下来他就花完了,这时候都是范子衿给他付钱的。
这次他运气好,前一段时间齐府刚发下月例,所以盒子里只有那五两银子。
齐浩然看看自己的小银锭,再看看范子衿钱盒里的银票和银锭,难得的羞愧起来了。
“总不能一路都吃子衿的吧?”齐浩然喃喃道:“子衿说得没错,钱留下也是便宜了仇人,我和大哥才是嫡子,这齐府一大半的家业都是我们兄弟俩的……”
齐浩然这么一想,晚上夜黑风高时就悄悄的摸进吴氏的屋里,最近他密切关注大哥的婚事,所以半夜来听过几次墙脚,偶尔的一次他看到吴氏藏钱的地方。
齐浩然武功高强,轻功更是了得,此时吴氏正服侍齐丰喝酒,她屋里只有两个留头的小丫头。
齐浩然轻飘飘的跃进屋里,握住衣柜的锁头狠狠地一扯,整个锁头都变形了。
衣柜的最底下藏着一个盒子,齐浩然打开,看到里面满满的一叠银票,他想也不想就全拿了。
齐浩然丢下盒子,刚把衣柜掩上,看到被放在一旁的坏锁头,他转了转眼珠子,悄悄的溜回房间拿上自己房里衣柜的锁头又溜去了吴氏房里把衣柜给锁上了。
这种锁头粗看都一样,其实细看也一样,除了钥匙不一样外,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区别来,反正齐浩然看了半响也没看出分别。
锁头一锁上,从外头更看不出区别来了。
齐浩然乐颠颠的跑回去数银票,越数脸色越难看,最后狠狠地一拍桌子,恨声道:“我和大哥过得穷哈哈的,吴氏一个妾竟然有这么多银票,简直是岂有此理!‘
外面守着的下人只当齐浩然又发火了,眉头都没动一下,只要四少爷不砸门,不自尽就行,在那房间里随他闹腾。




重生娘子在种田 1392.第1392章 番外 范子衿(9)
范子衿没让齐浩然用武功逃出齐府,反而大费周章的买通了齐府的下人,让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他溜出来。
齐浩然对此很不满,问道:“我明明可以悄无声息的出来的,为何要留下这么大一个尾巴?”
范子衿手里只拿了一把扇子,此时他就用扇柄敲了敲手心,得意的道:“我们只是两个少年,离家出走怎么可能不露一点痕迹呢?万一到时候他到衙门给你报了死亡怎么办?而且你的本事还是藏着一些好,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用的时候。”
他冷笑道:“免得被有心人注意,你的武功是你的底牌,轻易不要亮出来。”
京城有不少人都知道齐浩然在习武,但普遍意义上的习武就是拳脚上的功夫,若有志向从军,那就再学马上功夫,很少有官宦子弟会学江湖上那种高深的武功。
因为那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大毅力和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那种武功一般是单对单的高峰对决,在战场上并不适用。
所以很少有人会去学,更别说十年如一日的打坐练内力了,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练一下骑术,或是多读几本兵书呢。
也就是齐浩然一根筋儿,从三岁开始确立目标后就每日不落的打坐练武。
所有人都只当齐浩然是和齐修远一样练了适用战场的拳法和刀法,并不知道他最厉害的在于内功与轻功。
范子衿上下扫了他两眼,蹙眉问道:“我们的钱呢?你不会忘带了吧?真要忘了你就得用功夫悄无声息的回去给我取来。”
齐浩然嘿嘿一笑,拍了拍胸前道:“我怎么可能忘了呢?都用油纸包好放在这儿了。”
范子衿松了一口气,然后又皱眉道:“还有好几锭大银块呢?那也不能丢下,从京城到兴州府路途遥远,我们得多准备些。”
齐浩然大大咧咧的挥手道:“放心,钱管够。”
范子衿就怀疑的看着他,他的银子他清楚,也就一百五十多两,齐浩然身上肯定没钱,能往里添五两就算不错的了。
一百五十多两听着多,但京城到北地太远,路上又太乱,两个人的路费未必够用,所以他们还是得省着一些。
齐浩然把人拉到巷子里,先从袖子里掏出三块大银锭,范子衿认出那是昨儿他交给他的。
然后他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油纸包,打开一看,厚厚的一叠银票,上面还是范子衿的小额银票,十两的,二十两的都有,但越往下就越大,多数是一百两,五十两的,最后一张竟然是一千两的。
1...403404405406407...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