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他这次急匆匆上京就有少年同窗好友赵玉堂离世的缘故,他不想留在林溪村触景伤情,又觉得自己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以后熟悉的好友会慢慢变少,于是越发珍惜如今的生活。
“嗯,应该会去,让我再想想。”方子茗答道。
*
顾青云最终在七十三岁那年正式致仕,这一年,顾传恪三十三岁,刚刚金榜题名,考上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上值。想到两个儿子和大孙子都在官场,他就当机立断地退下来,不顾皇帝的挽留。
在家中休息不到两个月,在皇家书院山长的劝说下,顾青云再次执起教鞭到书院教书。
顾青云八十三岁时,顾家已经是五世同堂,这一年殿试后的荣恩宴,时隔六十年他作为特邀宾客再次参加,与重孙子一起,羡煞世人,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整个大夏朝三百多年的历史里,只有不到三十人获此殊荣。
致仕后,顾青云仍然没有放弃研究数学等自然学科,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所带领的城南四合院逐渐成为夏朝最初的研究院。这里的人奉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讲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时刻保持和其他强大国家接轨,学习先进理论。
在顾青云不在后,研究院由他的弟子张振之负责,之后是他最小的关门弟子方琛继承和发展。由于有商家的大方赞助,研究院研究出不少利国利民的器具,遇到难题时,甚至还与朝廷的工部、翰林院联合起来,共同攻克。
又由于坚持锻炼,生活规律,饮食清淡,注重养生,顾青云享寿一百二十二岁,含笑而终,是全国闻名的寿星,也是史上有准确记载的长寿之人。
*
顾青云一百一十九岁那年,他依然在京城居住。这时顾家已经七世同堂,单是他这一支的子孙已经达到两百多人,要不是他记忆仍旧清晰,还真记不住那么多人。
这一年,蒸汽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大夏在海外占据了一些岛屿和土地,国力强大,国家繁荣昌盛。
过一百二十岁整寿那一天,来顾家老宅祝寿的人挤满了整条街道,一片热闹非凡。
这天一大早,顾青云睡不着就早早起来,他先在后院打完一套拳,又绕着他种植的瓜果花木溜达几圈,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他深吸了口气,表情舒展。
“爹,你怎么又起那么早?”顾永辰从他后边慢吞吞走来。
顾青云转头看他,见他走路慢悠悠的样子,忍不住取笑道:“咱们到底谁是父子?我早就说过了,要注意锻炼身体,不能整天坐着,偏你们不信,现在好了,我走起路来比你还快,咱们站在一块儿还不知道谁扶着谁。”
顾永辰憨憨一笑,心里却嘀咕:你以为谁都有你那样可怕的自制力吗?不过自家父亲这么长寿,他还是极为自豪的,这可是他保持锻炼的动力之一。
大哥十年前走了,母亲九年前走了,妹妹三年前也走了,自己可要代替哥哥妹妹们照顾好父亲,让他老人家过得开心。
“爹,今天我看陛下会亲自来贺寿,您要有个心理准备。”顾永辰站在顾青云旁边,见父亲在认真浇花,就随口说道。
父亲的名气如今如日中天,皇帝来也正常。
“来就来吧,难不成是来找修仙秘籍的?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就算失礼,陛下也不会在意,就让他看个稀奇吧。”顾青云叹了口气,他经历了四朝皇帝,现在这位是第五任,刚登基不久,估计是来看大熊猫的。
至于修仙秘籍,他早就把他的养生之道写下来,已经出版,竟然还畅销海内外。
好吧,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活那么久,简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想想吧,一个早产儿竟然能活到一百二十岁,并且还有继续活下去的意思,毕竟他现在还头脑清醒,除了有点耳聋,眼还没花,看起来比九十岁的老人还要健康。
最重要的是,顾青云的年龄记载得十分清楚,他一路考秀才、举人、进士,档案记得明明白白,一直活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想造假都不行,可谓是全国闻名的寿星公,连皇帝对他也是恭恭敬敬,他身边用久的物品放在外面可以让人抢破头,更别提他所作的字画了,十分受人追捧,偏偏他流传出去的作品还很少。
果然,寿辰这一天,皇帝真的亲自驾临了。在接受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慰问后,顾青云表面上很是激动。
事后,重孙子在他旁边问道:“老祖宗,我刚才在外面听到别人在谈论您,大家都在争论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顾青云叹了口气,侧头看他:“傻孩子,这个问题你可以问你爹,十一年前我曾经回答过,答案也许是我的长寿?呵呵。”
世事难料,他这一辈子见识过、遇到过不少惊才绝艳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十分耀眼的成绩,其中包括和他同一辈的人,可是最终,能让他战胜他们的竟然是他的长寿!自己是不是胜之不武?
临终前,顾青云躺在床上,回想起他这一生,不觉得虚度,不觉得后悔,自己已经做完想做的事,大限来临前,在孝子贤孙的哭声中,他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
*
后世记载:顾青云(1623年3月21日—1745年5月5日),男,汉族,字慎之,别号一枕黄粱,梦先觉等,谥文正,越省林山县人,夏朝著名数学家、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教育学家、小说家、翻译家。永安七年(1646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编修,户部主事、员外郎,工部员外郎、郎中,鸿胪寺卿,礼部左侍郎,官至太子太傅、太傅。
顾青云毕生致力于数学、水利、航海等方面的研究,并有突出贡献,著有《算学初解》、《算学再解》、《几何详解》、《微积分理论》、《测量学》、《顾青云游记》、《海权论》、《梅花戒》等书籍。
他为官五十载,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林山县顾氏一族崛起的关键人物。他不止能官至高位,还以书画扬名海内,至今传世作品很多,尤工画人、楷书。
林山县顾氏一族诗书传家,英才辈出,自夏一朝,共考取进士者三十一名,可谓是文风鼎盛,英才荟萃,尤其以顾青云、顾永良、顾永辰、顾传恪、顾昌泽最为人瞩目,他们五人被称为“父子孙孙世进士”,顾青云的子孙也被赞为“质本天成,学承庭训”,其大多数子孙都在翰林院、工部和户部任职。此外,顾氏一族深谙养生之道,族中享寿八十岁以上的人极多。
自顾青云去后,顾氏一族繁衍至今,出现了不少政绩卓著的人物,比如官至户部尚书的顾永良,在战船设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顾永辰、官至丞相的顾昌泽等。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大结局了,写了好久,一直拖到现在,觉得该写的都写了,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关于番外,我看完大家的留言,会写后世、简薇等番外,大家还想看什么可以留言,我之后会两天一更,不能更新的话会在文案和评论里留言请假。
[注]字段落来自百度。说明:文官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后世记载的格式参照百度。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92章 番外一
2005年6月1日晚上七点, 一向流量极大的海角论坛今日有一标题为《喜大普奔!听说电视剧顾青云的男主角终于找到了, 这是不是真的?》的帖子又掀起了轩然大波, 引起众网友的争相围观,在不到半个小时内被顶成热帖。
楼主:楼主今日听说《顾青云》要开拍了,现在连男主角都找到了,有没有知道内情的筒子透露一下,到底是谁来扮演顾青云?
发帖子的姑娘发完后就去洗葡萄了,等她端着葡萄回到电脑前轻点鼠标刷新时,不由得吓了一跳。
刚刚才发了几分钟的帖子已经有几十个人留言了,虽然顾青云的国民度很高,可是这也太快了吧?
1楼:真的假的?每年都说要拍《顾青云》,每次都是大家的揣测,小道消息而已,我不会再次上当的。
2楼:楼上语气太绝对了,也许这次是真的哦。(奸笑脸)
3楼:真的假的?二哥一定有□□,交出来不杀!
4楼:交出来不杀+1
5楼:交出来不杀+2
……
12楼:忍不住了,二楼不说我来说,确实,这次《顾青云》电视剧真的要启动了, 嗯,这次拍的是顾青云的一生, 找谢导来拍摄,据说有顾家人做顾问,会尽量贴近史实, 电视剧已经立项,绝对真实,不真实的话就让我没有小弟弟,今年期末高数挂科!!!
14楼:十二楼好毒,只要你不是姑娘,我就真信了。话说,到底谁来演顾青云?
15楼:我不管,顾大大是我男神,如果男主角不符合人设,我是坚决抵制!坚持不看的!说到做到!
17楼:就是就是,纵观娱乐圈大大小小的明星,我看哪一个都不像顾文正,真拍成电视剧肯定容易出戏。
18楼:这就是为何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人拍摄顾青云的缘故了,实在是顾青云长什么样画像都清清楚楚,长得不好的、人品不好的、演技不过关的、年龄不适合的、学习成绩不好的根本没法演。
20楼:其实我觉得之所以有关于顾青云的人物传记一直没有开拍,是有顾家人一直压着的缘故,顾青云这一系一直有后人在,拍别人的老祖宗,总得经过后人同意吧?
21楼:楼上正解!
22楼:正解+1,这才是主要原因吧,毕竟顾青云的人生简直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奋斗史,可看点极多,堪称人生赢家,历史地位高,我就不信没有编剧想对他下手,可惜顾家有人在相关部门工作,这方面的内容一直卡得死死的。
发帖的姑娘看到这一楼忍不住暗暗点头,确实,顾青云这一系的后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还能占据高位,他们对于顾青云这个老祖宗有关的事情肯定很谨慎,毕竟前几年拍出来的历史人物传记与历史严重不符,情节极为狗血,让人看了吐糟不已,尤其是《陆煊下西洋》那段,里面的陆煊简直是个精虫上脑的人,到哪个国家都要留下一段情,结果惹来陆家后人的强烈抗议。
她吃下一粒葡萄,点击刷新,继续往下看。
24楼:我是初中生,大哥大姐们,难道顾家人很凶?
28楼:那倒不是,我有同学是顾青云的直系后人,人家真的是很有教养,待人很和气,行为十分低调,衣食住行和普通人差不多,要不是我无意中得知他的身份,我根本没想到他是顾家人,他爷爷可是财政部长啊,比起一些官n代,真是一股清流。
29楼:惊现学霸!楼上肯定是京城大学的学生吧?我听说顾部长的一个孙子在京城大学读书。话说,皇家书院是京城大学的前身,我记得顾青云还做过皇家书院的山长,他们顾家人很多都是从皇家书院毕业,建国后只要能考上的都在里面读,大家算一算,他们家到底有多少人是京城大学出来的?父父子子孙孙都是校友,哈哈。
30楼:这很难算吧?顾家人大都低调,除非是顾氏慈善基金会有活动,或者在新闻联播啊、文化会啊才会看到他们的身影,否则很难有他们的消息。
33楼:说起来,对于顾青云这个人我真是又爱又恨啊,啊!快要期末考试了,我的高数可怎么办?里面的微积分能让我怀疑自己的智商!唉,上大学时我以为自己已经摆脱顾青云了,没想到打开高数课本一看,映入眼帘的还是顾青云定理,顾青云公式,呜呜……八一八那些年我被顾青云支配的恐惧……
33楼的这句话似乎勾起了大家的同感,底下的人纷纷吐糟,楼层盖得一层接一层。
“我知道他是著名数学家,在几何代数那里看到他就算了,为什么他还要出现在语文课本里?”
“当年那篇《海权论》可是让我背了很久,高考竟然还考到他了,那些阅读理解可是让我绞尽脑汁。”
“语文那点算什么,历史才可怕好不好,只要是大夏历史,顾青云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比如和荷兰第一次战争结束后的条约是什么,影响和意义是什么,顾青云翻译了哪几本书,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他出海经过哪些国家,有哪些历史意义……天知道我老是把这些内容记混,作为一个历史渣,我还要记住顾青云带领学生在哪一年研究出蒸汽机,在哪一年研究出水泥,哪一年作出的画有历史价值……”
“别说了,楼上勾起了我的痛苦回忆,作为一名艺术生,我在学画画的时候竟然也碰到他!幸好,我现在考上大学了,我们这专业不用学高数,我得意地笑~”
“楼上的别引起众怒,你不要学我们还要学呢,每次学到微积分我都会怀疑自己是怎么考上大学的,我单是学习就是如此艰难,顾青云他们是怎么把过程推导出来的?一想到半个月后的期末考试,我就觉得人生了无生趣,好生绝望……”
“同绝望+1,唉,每次想把顾大大奉为我的本命男神,一看到课本上出现他的名字我又犹豫了……心里煎熬得要命。”
“哈哈,楼上的我告诉你,顾青云是我一生的男神,我是历史专业的,以前对顾青云没什么好感,总觉得哪里都有他,这都刷屏了,结果等我学到近代史时,看完他写的日记,真的喜欢上他了。
顾青云真的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我认为他心灵很强大,是一个有目标的、能坚定不移实行下去的人。举个例子,顾青云从很小的时候就坚持每天睡前读书,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他的生活习惯非常规律,自制力极强,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事都安排好了,虽然有人吐槽他是机器人,但我觉得这种人真是挺可怕的,能把生活休闲和学习工作都安排得好好的,并且能一直坚持。成功没有侥幸,他能成为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我觉得很正常。”
“原来你们学历史的要看顾青云的日记啊?”有人恍然大悟。
“当然,夏朝存在322年,顾青云活到122岁,这相当于他活了三分之一的皇朝,他的日记详细记载了夏朝建国初期的风俗习惯、物价水平等,到了后期的日记,还有众多历史人物的痕迹,正史没有记载的他那里都有,其中包括他和友人的谈话,他们还谈论到以前的朝代,这对我们后人研究历史时很有帮助。总之,顾青云的日记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我们该庆幸,顾家人一直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保留得较为完好,又庆幸战乱时没有人冲进顾家祖宅,否则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可能会没了。”
“楼上说得对,日记我也看了,看完日记我才真正了解顾青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被他圈粉了。我觉得他不是那种完美的人,也不是那种一直成功的人,他老年时,带领一帮学生研究化学,研究水泥时,就一直在出错,也曾有过自我怀疑,呵呵,我觉得他是一有血有肉的人,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虚幻中,详细了解他的生平后,我更崇拜他了!”
发帖子的姑娘看到这一段也很是赞同,她知道顾青云在民间有很大名气,这得益于他的长寿,再加上当时小报的追捧,只要是消息灵通的人是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而整个夏朝历史,除了刚开始稍微落后于西方国家,到了中期,自从顾青云提出要研究自然科学后,虽然遭受当时一些人的抨击,但更多的有识之士赞同他的观点,在后来人的努力下,夏朝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一直到了上个世纪,各种思潮兴起,夏朝虽然实力强大,但国内的矛盾重重,内有隐忧。在皇室发生内乱时,是有军队冲进林山县,可对顾青云的故居竟然没有人去破坏。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读顾青云的数学书长大的,加上顾家在本地的好名声,没有人会去犯众怒。
现在有种观点,大家认为整个夏朝出现那么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为什么顾青云最耀眼?一是他们夫妻的寿命最长,具有传奇性,另一个可能就是顾青云活得长,影响力大,到他年老时,全国的算学启蒙大都是用他编写的教材。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顾青云的后人虽然也有落魄时,但他们总能很快崛起,重新进入权力中心。
就是到了现在,仍然有不少的顾家人在政坛上活跃,久而久之,对于顾青云的宣传自然不遗余力,理所当然的,顾青云的名气当然会大。
发帖子的姑娘想到这里,又见帖子里哀嚎遍野,无奈一笑,敲下几句话:“我是楼主,喂,你们歪楼了,话说,到底由谁来演顾青云?”
作者有话要说:
我把简薇去世的年龄改为101岁。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93章 番外二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论坛里很快就另开了几个帖子, 全部和顾青云有关。
发帖子的姑娘咕哝了句:“不愧是顾青云, 国民度就是高。”自言自语后,她还是继续翻阅帖子。她也是学历史的,在深入了解顾青云的生平后, 无疑的,她也被圈粉了,刚刚失恋的她最羡慕的是顾青云和简薇的感情, 两人虽然生活在古代, 可一辈子琴瑟调和, 白头偕老, 令人欣羡。
两位百岁老人的感情生活很是令人羡慕,不止是她,他们班上的女同学也是如此,毕竟顾青云从头到尾的感情都十分专一, 从不拈花惹草,连个暧昧的对象都没有, 没有什么风流韵事传出。这一点,从和顾青云同时期的人写出来的记载可以看出。
“偷偷爬上来说一句, 听说是找顾家的直系后人来演,科班毕业,我只能说这么多了。”终于,一个知道内情的人吐露。
帖子里顿时沸腾了,没多久又继续盖起了高楼。
“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话那挺好的, 顾家后人来演,我觉得无论演得如何都可以强迫自己看下去了。”
“顾家后人来演的话,这次不会跳票了,看来要拍顾青云的消息是真的。”
“只有我注意到是科班出身吗?这么说娱乐圈又要多出一位姓顾的明星了?没想到顾家的直系后人会有人来当明星。”
“当明星怎么了?又不偷不抢!只要他们自己乐意。”
“没有人八一下谁来演简薇?”
“简薇,夏朝著名女诗人,琴棋诗书样样精通,要找气质好的女演员才行。”
“还有顾青云的好友方子茗、张修远、何谦竹、谢长亭,听说都是美男子,顾青云的日记里面有外貌描写,啊啊啊……想想就激动。”
“颜值赛高!”
……
发帖子的姑娘看得挺高兴的,如果真是顾家后人来演,那她真的能看到有关于顾青云的人物传记播出了。
*
同一时间,帝都的某座幽静的四合院里,突然传来了“哈哈哈”的大笑声。
“小弟,你再笑的话我不保证会不会用苹果堵住你的嘴。”宽敞的大厅里,一名身材修长,面容俊美,气质沉着的青年男子移开手中的报纸,眼眸看向正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着平板电脑一边笑得前俯后仰的年轻男子,语气有些不悦。
“坐没坐相。”
顾承祖一听,忙收敛笑意,唉,他家二哥就是无趣啊,年纪轻轻就是老干部作风。
他把翘起的长腿放下,笑道:“二哥,这个不怪我,真的是太好笑啊,你看海角论坛,网友们的脑洞真大啊,他们又在探讨古代有哪些人是穿越的,咱们老祖宗再次榜上有名!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乍一看还挺有道理的。是吧?悦悦。”
每次看到这些脑洞大开的胡思妙想他都觉得有趣,而且看着看着,他竟然觉得大家说得挺有道理的,毕竟自家老祖宗那开挂的人生……不说了,这洗脑效果……简直了!
顾永悦是个十五岁的少女,闻言只是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继续一脸苦大深仇地盯着笔记本电脑,时不时皱起眉头。
顾承宗看了一眼侄女,微微皱眉:“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有这精力你还不如去帮大哥搞好祭祖的事,明年的祭祖大家都想大办一场。”
“什么?明年要大办祭祖?”顾承祖有些吃惊,又想到连老祖宗的电视剧都要开拍了,就觉得这不算什么,毕竟族人的生活好过,又被网络上时不时出现的什么张家李家千人祭祖刺激到,想把场面搞大一点是正常的。
只要没有影响到老爷子就好。
“嗯,消息刚定下,你没见大哥这两天忙吗?”顾承宗把报纸翻到另一面,继续说道,“这次要合在一起办,算一算,没有上万也有几千人,要好好斟酌才行。”他们这一支是从顾青云这里传下来的,还有顾青明、顾青亮、顾青平、顾青安那四支,大家平时分散在全国各地,要合在一起祭祖最好现在就开始准备,免得到明年清明手忙脚乱。
到现在为止,他们家族排辈还是按照“永传昌盛,兴延继承”来排,循环使用。
“咱们老宅能容得下那么多人吗?”顾承祖想起林溪县的祖宅,建国后那里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见状,他们顾家只好把祖宗的牌位迁到新的宅院,还是在林溪县,每年祭祖都要回去祭拜。
与这个有同样待遇的还有求知书院,这所改名为求知中学的中学在全国拥有广泛的知名度,是全省的重点中学,几百年来培养了许多人才,即便地处一个县城,也掩不住别人对它的向往。
“会安排好的。”顾承宗倒是不担心。
顾承祖点点头,他还在读大学,家里很多大事虽然没他的份,不过小事倒是时常找上门来,这次祭祖自己肯定会抓去帮忙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