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两人穿过小巷,却又走上一条大路。只不过这条大路斜斜伸向东北,路上行人极少。尹捕头四顾无人,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厉秋风道:“厉大侠,城中这些所谓的义民,大半都是些地痞无赖,极难相处。若依小人之见,这些人只能坏事,做不了好事。不过黄知县受了张师爷的撺缀,这几年有什么大事小情,便将这些混帐王八蛋召来协助咱们捕快办事。这伙人得了衙门的银子不算,办事之时常常敲诈百姓,弄得鸡飞狗跳。唉,小人已向黄大人说过几次,他都不以为然。后来张师爷听说小人劝告黄大人,暗地里给小人下了好几次绊子。若不是冯师爷相助,只怕小人这个捕头的头衔,早就被人拿掉了。”

    厉秋风一怔,道:“张师爷为何要撺缀知县大人请这些人来协助公差办案”

    尹捕头撇了撇嘴,口中说道:“还不是银子惹的祸。咱们这位张师爷为人最为贪婪,是一个锱铢必较、雁过拔毛的唯利是图之辈。他是知县大人的书办师爷,原本只该管些文案事务。可是对于衙门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他不参与的。只不过冯师爷极为精明,帐目清楚,张师爷想要从刑名、钱粮中弄银子,却是一无所获。不过这个坏蛋挖空了心思,竟然想出了借用义民来发财的法子。每次召集义民办事,衙门都要拨出银两酬谢。这些银子大半都进了张师爷的口袋,剩下的才会分给那些地痞无赖。而且借着召集义民之机,张师爷与这些地痞无赖打得火热,在修武县形成了一股势力。这伙人暗地里开设赌坊,敲诈商户,所得的银子大半也送给了张师爷。小人曾经带领捕快破获了几个案子,这些案子的背后都有张师爷的影子。只不过此人手段高明,不只没有抓到他的把柄,小人自己险些被他构陷。是以这些年来,小人也不敢与他正面相抗,只能暗地里坏他的好事。张师爷恨小人如骨,多次想害了小人。好在冯师爷一直帮助小人,才没有让他阴谋得逞。”

    尹捕头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小人不知道知县大人出于何种考虑,此次请大……大侠来统领义民。不过您得了这个差事,可是断了张师爷的财路。以他的阴毒性子,定然不肯与您甘休。大侠一定要小心张师爷才是。”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多谢尹捕头提醒。尹捕头不愧是老吏,将这世态炎凉,看得真是清清楚楚。”

    尹捕头笑道:“大侠将小人看得忒也高了。小人哪里懂得什么世态炎凉,不过在衙门中混得时日久了,知道些明哲保身的法子罢了。比如说小人刚做公差之时,一些老吏曾说过一句话,叫做‘切莫赶狗入穷巷’。当时小人不懂这其中的道理,每逢捉拿盗贼之时,便即穿追猛打,结果不到三个月,倒有数次遇险,有两次更是利刃加于颈上,险些横死于盗贼手中。直到过了数年之后,小人才慢慢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两人谈谈讲讲,不久望见远处城墙之下露出了一角飞檐。尹捕头指着前方说道:“大侠请看,那里便是城隍庙。”

    厉秋风点了点头,口中说道:“从飞檐来看,这座城隍庙的规模当真不小,只怕还要超过县衙。”

    尹捕头陪着笑脸说道:“大侠说得不错。这座城隍庙可是有年头了。据说这座城隍庙建于唐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各地盗贼蜂起。咱们修武县城被一伙叛军团团包围,眼看就要城破。那些叛军凶狠无比,每攻破一座城池,便要大肆屠城,甚至将百姓尸体腌制起来,以充军粮。城中百姓眼见大难临头,个个吓得六神无主。有些女子生怕城破之后受到叛军污辱,有的投缳,有的跳井。原本一座百姓富足的修武县城,竟然变成了人间地狱。

    “眼看着叛军就要攻进城池,突然有一位女子带着十八名仆从出现在城中。这女子在城上做起法来,一时间阴云密布,电闪雷鸣。片刻之后,狂风大作,天降大雨。城外的叛军有的被狂风刮到了空中,有的被吹进了河中,可以说是死伤无数。而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平地上水深数丈。修武县城中的守军和百姓可以躲到城墙上避难,可是城外的叛军可就惨了,大半被水淹死,剩下的几百人一哄而散,修武县城躲过了一场大难。

    “城中军民见叛军溃散,欣喜若狂。只是狂喜之后,这才想起那名女子和她的十八名仆从,待到众人寻找之时,这十九人却已不见了踪影。城中百姓传说这女子是观世音菩萨现身,带了十八罗汉救下了全城百姓的性命。只不过这只是民间传说,自然作不得准。全城百姓捐了银钱,建了这座城隍庙,请了高手匠人,依照那女子的形象塑了城隍娘娘的神像,供在城隍庙中四时享祭。时至今日,虽然过了一千多年,这城隍庙仍然香火不断。城隍娘娘更是灵验无比,是咱们修武县城百姓最尊敬的神灵。因为城隍庙占地极广,每年四月初八的庙会便选在城隍庙举行。自从衙门召集义民协助公差办事之后,便将城隍庙做了义民聚齐的场所。”




第812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厉秋风暗想民间百姓口口相传的所谓“神迹”虽然大半靠不住,不过若论起事情的本源,多少还能有一些真事影子。河南原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修武县城又是河南重镇洛阳城北面的门户所在。自古以来,这里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惨烈的大仗。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立,不只与朝廷多有龌龊,而且各节度使之间也是互相攻伐,战乱持续了一百余年。想来当年在修武县城确实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之极的围城战,使得全城百姓濒临绝境。不过所谓观音菩萨带着十八罗汉下凡拯救百姓,自然是后人添油加醋的附会之说罢了。

    两人谈谈讲讲,不多时已到了城隍庙门前。只见庙前好大一块空地,足能容纳万人。城隍庙坐背朝南,紧靠着城墙。厉秋风向庙门望去,只见庙门雕梁画栋,高一丈五尺有余,两侧各自开了一道角门。围墙通体高丈许,外刷白粉,顶端铺着黑瓦。而正门则涂以五颜六色,看上去极为华丽。

    厉秋风四处张望,口中说道:“这城隍庙如此华丽,怎么如此冷清,一个人都没有”

    尹捕头苦笑了一声,道:“这里平日里甚是热闹,只不过若是义民聚集之日,寻常百姓便不会到这里来,免得惹上麻烦。眼下这里鬼影都没有一个,想来那些地痞无赖已到了不少,此时都在庙里聚齐,自然没有百姓敢来上香了。”

    厉秋风道:“我瞧着黄知县是一个颇为精明的人物,难道他不晓得将这些人聚集起来的坏处么”

    尹捕头摇了摇头,口中说道:“知县大人是一个好官,在咱们修武县做了十几年知县,可以称得上公正廉明。听说他每年在吏部的考评都是优等,河南巡抚衙门数次想要提升他的官职。每次听到消息,咱们修武县的百姓都会选出三老,恳请将黄知县留下。不过这都是外间的传说,不知道是真是假。所谓‘义民’之弊端,以黄知县之精明,岂有不知之理不过奇就奇在这里,那个张师爷明明是一个混帐王八蛋,可是黄知县待他却是极好,虽不能说是言听计从,对他却连重话都不说一句。张师爷利用义民来搜括银两,黄知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教咱们好生奇怪。在县衙门之中,若论本事,冯师爷的才能胜张师爷何止十倍,可是偏偏由张师爷做了知县大人的书案师爷,成了他的亲信。知县大人待冯师爷虽然也不错,可是大事上却只听张师爷的主意。”

    尹捕头说到这里,眼看四周无人,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厉秋风说道:“咱听说过一件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是知县大人未中举之前,家境贫寒,连赴京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这位张师爷是知县大人的同乡,家财万贯。不过张师爷家境虽然巨富,与知县大人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两人私交甚好。某一日张师爷问其父张老太爷,世间什么生意,获利能得十倍。张老太爷答道,蜀锦和江南丝绸天下闻名,只不过蜀中遥远,道路险峻,江南与北方则隔着长江黄河,要将这两地的丝绸运往北方,极为不易。是以若有人能找出一条妥当之路,将蜀中和江南的丝绸贩运到北方,获利何止十倍张师爷又问,若是想获利百倍,应当做什么生意张老太爷说,贩卖私盐,可得暴利。自沿海各省将私盐贩卖至内地,获利可达百倍。张师爷又问,若想获利千倍万倍,又当如何张老太爷哈哈大笑,对张师爷说道,世间获得千倍万倍暴利的生意,便是出仕做官。

    “张师爷听了老太爷的话,思忖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便将宝压到了黄知县的身上。他拿了银两,资助黄知县进京赶考。最后黄知县高中状元,点了翰林,外放做官。为了报答张师爷的恩情,便请了他做自己的师爷。是以虽然知道张师爷贪婪,只要他不是做得太过份,知县大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厉秋风见尹捕头说得唾沫横飞,心下暗想,这明明是当年吕不韦与其父私议是否应相助秦异人重返秦国的翻版,想来这些都是修武县百姓私下里添油加醋的传说罢了,压根靠不住。黄知县虽然是科甲正途出身,不过这么多年只是做到知县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当年又怎么会高中状元、点了翰林可见民间私议,大半都靠不住。只不过厉秋风也懒得和尹捕头说这些事情,见他说得兴起,只是微微一笑,却并不揭破。

    两人谈话之时,已自到了城隍庙大门前。尹捕头伸手推开庙门,只听得庙内人声鼎沸,甚是热闹。两人走进院子,却见院子中已聚了七八十人,正自分做数伙,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待见到尹捕头走了进来,这些人立时住口不说,院子中刹那间便安静了下来。

    尹捕头收起了在厉秋风面前那副谨小慎微的模样,大摇大摆地走到众人面前,双手叉腰,嘿嘿一笑,口中说道:“怎么见了我就不说话了,难道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不成”

    却见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对尹捕头一拱手,笑道:“咱们哪有事情敢瞒着尹捕头,不过是聚在一起说笑罢了。见尹捕头到了,大伙儿便住口不说,恭聆尹捕头教诲。”

    厉秋风站在尹捕头身后,见到说话这人,立时认出他便是曾经有过数面之缘的万从云。知道这人是修武县城的风云人物,人称万二爷而不名之。随后厉秋风又扫视了一圈众人,赫然看到梅大力等人也挤在人群中。厉秋风心下又好气又好笑,暗想果然如尹捕头所说,修武县这些所谓的“义民”,确实都是些地痞无赖,本领低微不说,却又极为狡诈。黄知县要靠这些人来维持县城治安,只怕适得其反,非闹出事端不可。

    尹捕头笑道:“老万,你这是拿我寻开心了。我这小小捕头,怎么敢教诲各位不过今日一早,黄知县发下话来,请了一位有大本领的侠士,来做各位的统领。”

    尹捕头说到这里,转身对厉秋风道:“厉大侠,过来各位见见面罢。”

    厉秋风上前两步,站到众人面前,双手抱拳,口中说道:“在下厉秋风,见过各位好汉。”

    厉秋风虽然与尹捕头一前一后走入城隍庙中,只不过像万从云、梅大力这些市井小人,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大烧热灶。见尹捕头到了,心思都放在尹捕头身上,又哪里会去理会厉秋风此时听尹捕头说厉秋风是黄知县任命的义民统领,立时一个个念头急转,想着如何大拍厉秋风马屁。只不过待众人看清了厉秋风的面容,立时一个个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自黄旭出走之后,黄知县曾经召集义民协助公差寻找黄旭。万从云等人与厉秋风、司徒桥还在王庙村村口打过一架,结果这些人在厉秋风手下吃了大亏。其后云台山无极观、逍遥观、空明寺被人一把火烧成了一片白地,锦衣卫下令修武县派出公差前往云台山协助办案。黄知县又将万从云等人召集起来,随同尹捕头等同往云台山办差。只不过到了云台山之后,锦衣卫、河南巡抚衙门、洛阳知府衙门的要员都在山上,修武县的捕快和万从云等所谓的义民自然入不了这些大官的法眼,便被打发到云台山脚下,负责盘查嫌疑人物。恰好厉秋风和司徒桥经过山下,与万从云等人又朝了面。经过这两次事情,万从云等人都知道厉秋风是一个极难惹的大高手,此时见到此人竟然做了义民首领,登时吓得目瞪口呆。

    厉秋风见万从云等人的神情,知道众人心下惊惧,是以微微一笑,口中说道:“正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厉某与各位倒真得算是有缘。不过此次是奉了知县大人之命,要与各位齐心合力,维持本县治安。厉某初来乍到,还请各位好汉多多关照。”

    万从云是小人堆里的班头,最擅长的便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在这些所谓“义民”之中,他心思转得最快。厉秋风话音方落,万从云一脸谄媚,抢前几步走到厉秋风面前,一揖到地,口中说道:“小人万从云,见过厉统领。”

    厉秋风右手虚抬,口中说道:“万二爷何必行此大礼,在下可承受不起。”

    万从云站直了身子,陪着笑脸说道:“厉统领这话可说笑了。在厉统领面前,小人只是一介草民,‘二爷’二字,只不过是乡亲百姓叫着玩儿的,厉统领千万不要提这两个字,否则折杀死小人了。”

    梅大力脑筋不似万从云灵活,不过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奋勇挤到厉秋风身前,学着万从云的模样,也是一揖到地,口中说道:“小人梅大力,拜见统领大侠。”

    厉秋风听他的称呼不伦不类,心下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和这些市井小人说话,却也不能有什么讲究。是以他示意梅大力不必多礼,又与他寒暄了几句。这时从人群中又挤出一个人来。只见这人竹竿般削瘦,一张马脸甚是丑陋。看容貌既像三十岁,又似四十岁,说是五十岁却也并不稀奇。总之此人面目古怪,着实令人过目不忘。

    这人挤到厉秋风面前,双手抱拳,口中说道:“小人巴玉岩,拜见统领大人。”



第813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厉秋风瞧着这人倒有些面生,便也拱手说道:“原来是巴先生。今日初见,幸会,幸会。”

    巴玉岩一张马脸上挤出几丝谄笑,口中说道:“大人这话可是折杀小人了。应该是小人幸会大人才是。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便是。小人得了大人的号令,便是赔上了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十五条性命,若是皱一皱眉头,就是俺爹造俺时没点灯!”

    厉秋风听这人说话缠杂不清,却又粗鲁之极,心下颇为不喜。正想着如何回话之时,却听梅大力在一边冷笑道:“巴老大今日才与统领大侠初会,那是因为前几次咱们与统领大侠见面之时,巴老大见机甚快,提前脚底抹油,溜了!”

    巴玉岩听梅大力揭他短处,心下大怒,转头对梅大力吼道:“姓梅的,你这个卑鄙小人!以前你在背后告老子的黑状,老子知道的清清楚楚,只不过大伙儿都在修武县讨一口饭吃,不想撕破了面皮。想不到你这个王八蛋今日公然在统领大人和尹捕头面前诋毁老子,就算老子放过你,老子的兄弟们也不会答应!今日老子就教训教训你这个王八蛋,让你明白道理两个字怎么写!”

    巴玉岩说完之后,他手下十几名汉子登时鼓噪起来。梅大力手下也有几十名徒弟,如何肯在嘴巴上吃亏只听得两伙人互相辱骂,一时爹妈与祖宗八辈齐飞,拳头共手中棍棒一色。原本庄严的城隍庙登时便成了喧哗无比的市井之地。

    只不过这两伙人虽然互相叫骂,有的已经贴到了一处,叫骂时唾沫已自飞到了对方脸上,只差数寸便要碰到对方。但是双方好像约好了一般,只是互相叫骂,却绝对不会动手。而且因为双方贴得极近,生怕无意中触碰到对方。是以这些人竟然将双手背在身后,一个个圆睁双目,口中污言秽语汹涌而出。

    巴玉岩与梅大力此时也已挤到了一处,两人相距不过三寸,一张马脸和一张圆脸几乎贴在了一起,口中喷射的唾沫尽数洒在对方脸上。只是当此危急关头,两人谁也顾不得擦脸,只得强忍着对方嘴中的酸臭之气,在言语上见招拆招,并且伺机反击。

    只听梅大力骂道:“巴玉岩,你这个胆小鬼、王八蛋!哪一次你不是遇事往后躲,遇钱往上扑!凭什么咱们出血出力,最后还要把赏钱分给你们这些脚底抹油、望风而逃的王八蛋!”

    巴玉岩反唇相讥,口中说道:“你梅老大倒是胆子大,比王八蛋还要多一个蛋,俺巴玉岩自然是甘拜下风。不过哪一次你不是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满地找牙这两次俺带了兄弟们先行退开,便是知道厉统领是大英雄、大豪杰,见了他老人家到了,自然是望风而逃。你梅大胆倒是有种,竟然敢得罪厉统领。凭着你那点三脚猫的功夫,被厉统领打得屁滚尿流,只怕滋味不大好受罢!”

    巴玉岩说到这里,转头对厉秋风道:“厉统领,您老人家还不晓得这位梅大胆在背后都骂您些什么罢俺来告诉您老人家。上次在王庙村,他挨了您老一顿揍,跑回来后骂您是不长眼的兔儿爷,诅咒您不得好死。这次在云台山他又吃了亏,回来后又说您……”

    梅大力见巴玉岩不怀好意,存心挑拨自己和厉秋风的关系,心下大急,不待巴玉岩说完,便即指着巴玉岩的鼻子骂道:“姓巴的,你这个王八蛋公然造谣!老子什么时候骂过厉统领老子骂的是妨碍咱们办差的恶贼!你这个王八蛋存心挑拨,不得好死。老子、老子诅咒你生孩子没xx!”

    巴玉岩冷笑一声,道:“好,好,俺生孩子没xx,xx全长在你家孩子身上。你家孩子生下来就两个xx!”

    厉秋风听两人骂得肮脏,不由皱起了眉头。尹捕头对这些地痞无赖一向没有什么好感,乐得瞧这些家伙丢丑。是以最初一直笑嘻嘻地站在一边看热闹,并未阻拦双方吵架。不过此时见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实在有些过分,是以他大声喝道:“都他妈的给我住口!”

    巴玉岩和梅大力互相诅咒对方父母子女,出口极为恶毒。只不过两人都是欺软怕硬之辈,虽然嘴上骂得热闹,却也并不想和对方动手。只不过越骂越是兴起,到了后来骂得狠了,除了动手之外已经再也没有恶毒的话语能够用来辱骂对方。两人骑虎难下,心下都有些后悔,暗想早知如此,倒不如口中留下余地。此时骂无可骂,只有动手开打。只是两人心下都知道自己武功的斤两,动起手来只能让众人发觉自己武功低微。而且万从云一伙人一直在一边看热闹,正想着看两人的笑话。两人若是真的打了起来,只能让万从云坐收渔翁之利。
1...398399400401402...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