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第829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于帆听黄崇如此一说,心下一怔,忍不住转头向左右看了看。黄崇知道他的心思,笑道:“胡大人有事情要办,方才已经从后门走了。”

    厉秋风心想,以胡坤的身份,应该堂堂正正地从前门离开才是,为何偷偷溜走,这事情可透着诡异。原本到修武县城,只是想安置好苦乐庵众尼,然后自己便赶回洛阳。想不到这两日在修武县城的所见所闻,处处都出人意料。虽说是朗朗乾坤之下,却如同又回到了谷口村,陷入到重重迷雾之中。

    他正思忖之间,却听于帆说道:“黄大人,以下官之见,胡大人或许是一番好意,请了这些江湖人物到咱们修武县,帮助衙门维持治安。只是这么多江湖人物到了修武,若是处置不慎,他们闹将起来,凭咱们现在的人手,只怕弹压不住。何况大人已行文洛阳知府衙门和河南巡抚衙门,只在两三天内,必然有上官赶到。若是他们瞧见修武县来了这么多形迹可疑之人,只怕于大人的官声不利。”

    黄崇点了点头,口中说道:“于大人这是老持成重之见,也是为本官着想,本官心中自然明白。只不过凭着咱们衙门这百十号人,要想维持城内的平安,已是极难之事。若是烧毁无极观、逍遥观和空明寺的凶手在城内做起乱来,不只百姓遭殃,便是咱们县衙也必遭大难。所幸胡大人恰好途经县城,答应暂住数日,帮助咱们御敌。像雷拳门、史家刀这些江湖帮派,都曾受过胡大人的大恩,这才赶来相助。本官虽然不是什么江湖中人,不过听张师爷说,这几个门派都是侠义道,一向扶危济困,对官府极是尊重,想来不会闹出什么乱子。”

    于帆仍然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些江湖人物向来不受官府约束,即便不是打家劫舍的绿林山寨,可是聚到了一处,便极易生事。黄大人还是小心为好。”

    黄崇道:“本官也知道要有所准备,这才请于大人过来商议。”他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厉先生,不知道义民的事情,现在处置得如何了”

    厉秋风拱手说道:“好教知县大人知道,昨日草民已经与万从云、梅大力、巴玉岩等人商议过此事,他们也非常卖力,打探到许多消息。这些义民不下二百人,若是约束得当,倒是衙门公差的好帮手。”

    黄崇闻言大喜,手抚长髯,道:“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厉先生,对这些义民严加约束。若是能有二百人听从衙门号令,咱们便有了极大的底气。再过半个月,便是咱们修武县的花灯祭。往年花灯祭十分热闹,只是今年咱们这里出了大案,凶手还没有抓到。若是凶手趁着花灯祭再生事端,城内非出大乱不可。本官要厉先生统领义民,不只是为了这几日维持县城的治安,更为了花灯祭之日,也能助衙门一臂之力。”

    厉秋风从来没有听说过花灯祭,不过听名字也可以猜测出这是修武县城年终岁尾的一个热闹节日。他将昨日万从云、梅大力、巴玉岩等人打探到的消息对黄崇说了一遍,最后他对黄崇说道:“于大人方才也说过了,江湖中人大举到来,有好处也有坏处。依草民之见,只怕坏处还多了一些。比如昨晚黄大小姐竟然在路上遭遇恶徒,险些被害……”

    他话音未落,黄崇脸色大变,颤声说道:“旭儿出事了吗”

    厉秋风原本以为黄崇已经知道胡一岳调戏黄旭之事,只是见他这副样,竟然好似丝毫不晓得此事,心下不由悚然一惊,便即转头向于帆望去。于帆有些尴尬,咳嗽了一声,口中说道:“知县大人,下官原本以为大小姐已将此事说与您听了,想不到您竟然不知道。想来是大小姐脸皮薄,有些话说不出口……”

    他话还未说完,黄崇已然神色大变,大声说道:“旭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快说与本官听听!”

    于帆知道瞒不住了,只得开口说道:“昨晚大小姐在衙门西边的顺风巷口,遇上了胡一岳胡公子。胡公子喝得醉了,又不识得大小姐,竟然上前、上前拦住了大小姐,想要……”

    于帆说到这里,吞吞吐吐地说不下去了。黄崇心下焦急,颤声说道:“于大人,你尽管说便是。”

    于帆这才接着说道:“胡公子也是酒后乱性,拦住了大小姐,想要轻薄于她。所幸恰好有人路过,惊扰了胡公子一行人,大小姐这才趁机逃回了县衙。”

    于帆说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黄崇,接着说道:“大人不必担心,大小姐并未受伤。”

    黄崇脸色铁青,嘴角抽搐,口中喃喃说道:“他怎么没将此事说与我听。只说他儿子遭人偷袭,死了十多名手下,却不说他儿子竟然敢欺侮旭儿。可恶,可恶之极!”

    于帆见黄崇脸色阴沉,脖子上青筋暴露,口中呼呼喘着粗气,知道他心中愤怒之极。是以于帆也不敢再说话,只是垂手站在一边,心下竟然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片刻之后,黄崇叹了一口气,对于帆说道:“本官知道于大人为何不想邀集这些江湖武人到修武县来助拳了。胡一岳这个小杂种虽然年轻,可是已经是千户了。堂堂一位卫所千户,都敢在修武县城内为非作歹,又何况那些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江湖武人了。看样子此事还须另做商议,也不能召集太多的江湖人物到咱们修武县来。”

    于帆拱手说道:“大人说得是,下官也以为召集江湖人物来帮忙,只怕后患无穷。”

    黄崇在屋中踱了几步,叹了一口气,对于帆说道:“不瞒于大人说,我这个丫头自幼便颇为顽劣。拙荆去世之后,这丫头失了管教,行事更加荒唐无忌,最后竟然离家出走,险些闯下大祸。不过本官公事繁忙,对她也没有太多约束,倒是本官的过失了。”

    黄崇说到这里,略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本官已将酒席定在了刘家老宅,傍晚时分于大人、厉先生直接过去便可。本官原本听了胡大人的劝说,想要在酒席之上请赴宴的江湖人物帮助衙门做事。不过眼下看来,这场酒席倒成了送别这些江湖人物的宴会了。”

    于帆道:“大人能够如此决断,实为修武县百姓之福。”

    黄崇道:“也幸亏于大人提醒,本官才没有铸成大错。今晚这场酒席,于大人还要多多配合本官才好。”

    于帆笑道:“下官自然听从大人号令。只不过胡大人那里,有些话倒不好说了。”

    黄崇“哼”了一声,口中说道:“他的事情你不必管了,本官自会处理。看样子请他来帮忙,是本官失策了。”

    厉秋风心下暗想,方才黄崇还说胡坤是路过修武县,偶然知道修武县出了大案,这才留下帮忙。此时愤怒之下却说漏了嘴,原来这位胡坤胡大人,竟然是黄崇亲自请来的。只不过黄崇只是一个小小知县,怎么能与身居高位的胡坤有了交情须知官场便是名利场,趋炎附势是升官发财的不二法门。黄崇与胡坤地位悬殊,绝无深交之理,这事情可透着古怪。

    他正思忖之间,却听黄崇对他说道:“厉先生回去之后,还要好好安抚一众义民。说到底他们还都是修武县的百姓,与胡大人请来的那些江湖武人不同。既然咱们不想依靠这些江湖人物,义民便是咱们最好的帮手。此事就有劳厉先生了,至于相关的支出费用,一会儿请冯师爷与厉先生核计好了,到帐房去支取银子罢。”

    厉秋风道了声谢。黄崇又与几人聊了几句,于帆便即带着厉秋风告辞离开。黄崇却也并不挽留,只是叮嘱两人傍晚时分一定要去刘家老宅。于帆和厉秋风满口答应,这才和冯师爷一同离去。只是三人穿过角门之时,却没有看到胡坤手下那四名黑衣大汉。

    三人到了第二进院子之后,于帆正要送厉秋风走出县衙,冯师爷笑道:“厉大侠且不忙走。知县大人吩咐过了,要核计一下统领义民所需的银两……”

    厉秋风道:“此事冯师爷处置即可,厉某一介草民,虽然答应暂时约束这些义民,不过最好还是不要碰衙门拨下的银子,否则有些事情便说不清了。”

    冯师爷摇了摇头,对厉秋风说道:“厉大侠的为人,冯某看得清清楚楚,这银子你尽管带去便是。说句实话,万从云一伙人都是地痞无赖,眼中只有银子。若是不喂饱了这些人,别指望他们能为衙门出力。厉大侠要想利用好这些人,银子必不可少。是以厉大侠不必客气,先拨给你一百两银子,不知道够还是不够”

    厉秋风吓了一跳,急忙摇了摇头,口中说道:“一百两银子哪里用得上这么多钱。”

    冯师爷笑道:“厉大侠武功高强,可是对于发银子之道,只怕所知不多。一百两银子听起来不少,可是摊到这些人头上,只怕每人还分不到五钱。何况像万从云、巴玉岩、梅大力这些人,必然还要从中揩油。义民说是不下二百,其中真正能跑腿办事的不过二三十人。厉大侠,对这二三十人,你可不能吝惜银子。只要喂饱了他们,事情便成了一大半啦。”



第830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若论起武功见识,厉秋风自然远在冯师爷之上。可是冯师爷数十年间几乎每日都要与这些市井之徒打交道,县衙更是争名夺利的龙潭虎穴,可以说这数十年来,冯师爷是从唇枪舌剑、险恶风波中滚杀出来,早已练得百毒不侵,刀枪不入。是以若论起洞察人心,冯师爷不知道要比厉秋风高出多少倍。厉秋风听他说完之后,心里只有佩服的份儿。

    于帆在一边笑道:“厉兄,你就听冯师爷安排罢。这些市井无赖狡黠之极,你要他们为你所用,须得多听冯师爷的主意。”

    厉秋风向着冯师爷拱手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对冯师爷只有佩服的份儿。不如冯师爷替在下统领万从云等人,免得误了黄大人和于大人的大事。”

    冯师爷脸色大变,于帆也是心下一凛。两人以为方才说的话让厉秋风心下不喜,竟然想摞挑子不干了。是以冯师爷急忙说道:“厉大侠这话可是说笑了。冯某手无缚鸡之力,只是会耍些阴谋手段,那群地痞无赖岂能服我若是由我约束这些家伙,只怕不到一天,便会被他们折辱而死。冯某给厉大侠出主意,是怕厉大侠受了这些小人的欺瞒,绝对没有取厉大侠而代之的意思,还请厉大侠不要多想。”

    厉秋风这才知道冯师爷会错了意,急忙说道:“冯师爷,你想得忒多了。在下是真心佩服你的高见,并不是出于意气之争。冯师爷智谋胜在下百倍,正是做统领的合适人选……”

    他话音未落,于帆在一边说道:“厉兄不要再推辞了。这些市井小民虽然狡黠,贪图小利。可是他们有一点却是不错,那便是对英雄好汉最为服气。厉兄虽然年轻,但是武功高强,行事公正,豪气干云,大伙儿都是佩服得紧。即便会被小人欺瞒,可是假以时日,只有厉兄能够让这些市井之徒心服口服。冯师爷智计百出,你有事尽可以与他商议。只不过厉兄须得亲力亲行,对万从云等人恩威并施,这些事情,只有你能做到,而冯师爷和我都办不到。”

    厉秋风见于帆和冯师爷都不答应自己所请,只得作罢。冯师爷又劝勉了他几句,便带着厉秋风与于帆告别,回到他处置公务的屋子,找到掌管司库的小吏,要他拨给厉秋风一百两银子。那小吏与冯师爷对了勘合,这才带着两人到了后面的库房。只见充当库房的屋子外面站了六名公差,每人都手握钢刀,全神戒备。小吏向公差头目陈明缘由,公差头目察看了小吏手中所持的勘合之后,才由一名公差陪着,带着小吏、冯师爷和厉秋风进入屋子。

    这屋子倒很宽阔,室内用手臂粗的铁栏隔出八间小屋,每个小屋中堆放的东西各不相同。有的堆着布帛丝绸,有的堆着木箱包裹。那小吏打开了一间小屋的铁门,从里面捧出一个木箱。这木箱虽然并不甚大,只是他捧出来之时好似颇为吃力。待他将木箱放在地上,打开盖子之后,却见木箱内整整齐齐地摞着数十锭银元宝。小吏从中取出五锭银元宝,用一块红布包好,递给冯师爷,口中说道:“每锭二十两,一共一百两,请冯师爷查验。这是去年收上来的地赋银子的折耗,原本都是些碎银,重新烧化后炼制成元宝,算做本县的节余,冯师爷请将银子收好。待回到前面之后,还要劳烦冯师爷写一份收条。”

    冯师爷接过包裹,却将包裹打开,从里面取出三锭银子,对那小吏说道:“老韩,这三锭银子麻烦你给换成散碎银两。”

    他此言一出,那小吏面露难色,口中说道:“冯师爷,既然您要拨银子用,带着银锭子多方便咱们这里又没有戥子和剪子,要将这些银子弄成散碎银两,只怕不大容易。”

    冯师爷笑道:“老韩,你可别和我打擂台。我知道你这里有散碎银两,只是图省事不想拿出来罢。这一百两银子是知县大人调拨使用,要分给在外面办事的兄弟。二十两一锭的银子拿了出去,城内那些钱庄的伙计见是官银,只怕不敢兑换,这才要麻烦你了。”

    那小吏没有法子,只得将那三锭银子放回到木箱,又将木箱捧回到小室之中,一边在小室内各个木箱中翻翻捡捡,一边口中说道:“也就是你冯师爷,换了别人,我才懒得如此折腾。前几日张百行这个王八蛋牛皮哄哄,找老子来提银子。老子说现银没有,拿铜钱抵换。这个王八蛋还给老子脸色看,最后还不是拖着两大木箱铜钱走了要不说你冯师爷人缘好,眼界高。可是咱们知县大老爷,偏偏弄了张百行这个王八蛋在身边,唉。”

    厉秋风听着小吏啰啰嗦嗦,心下奇怪,小声对冯师爷道:“张百行又是哪一个”

    冯师爷微微一笑,口中说道:“张百行便是张师爷。”

    带三人进入屋内的公差站在一边,听到厉秋风的问话,在一边粗声粗气地说道:“咱们河南人说百,与不倒有些像。是以像咱们这些捕快公差,背地里都不叫他张师爷或张百行,而是叫他‘张不行’,嘿嘿,嘿嘿。”

    过了一会儿,那小吏捧了一盘散碎银子出来,与先前那两锭银子包在了一起,口中说道:“咱们这里没有戥子,不过我可以保证,这些碎银子绝对不会少于六十两。”

    冯师爷接过包袱,随手递给了厉秋风,口中说道:“那是那是。你老韩号称一手抓,银子是多是少,你闭着眼睛也能摸出来。这几日事情多,待过几日事情了结之后,我请你喝酒。”

    姓韩的小吏笑嘻嘻地说道:“好好,喝完再去青云楼玩玩,你老冯可不要托辞不去。嘻嘻。”

    四人出了屋子之后,那名公差头目又仔细搜检了厉秋风三人身上,这才放三人离开。待回到前屋,冯师爷写了字据,留给那名小吏,这才将厉秋风送出了县衙。厉秋风边走边说:“想不到调拨银子,却也如此繁琐,在衙门当差,却也是殊为不易。”

    冯师爷点头说道:“确是如此。衙门越大,事情反倒越少。衙门越小,事情却是越多,也越麻烦。”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厉秋风,接着说道:“大锭银子,厉大侠须要收好。每日里只带些散碎银两在身上。若是那些地痞无赖办事得力,便赏上一、两钱,管教这帮家伙红了眼睛帮你办事。”

    厉秋风道:“承教承教,多谢冯师爷指点。若不是冯师爷提醒,方才我可想不到将大锭银子换成散碎银两。只是给那位姓韩的兄弟添了麻烦,倒有些过意不去。”

    冯师爷嘿嘿一笑,看了厉秋风一眼,口中说道:“厉大侠,你不必心中过意不去。只怕老韩现在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厉秋风一怔,道:“此话怎讲”

    冯师爷道:“老韩做司库这活儿,每日里银子打他手里过,岂有不雁过拔毛的道理你若是只取大锭银子,他便不好从中做手脚。若是换成散碎银两,他便可以趁机从中抽走一些,写到账簿上,只说散碎银两有损耗,便可遮掩过去。”

    厉秋风想不到这小吏还有如此发财手段,心下惊讶。冯师爷道:“那些大官大将,自然不须费这些心思,便能将成百上千两银子收入囊中。咱们这些下层小吏,也只能别出心裁,弄些银子过活。正所谓龙有龙道,鼠有鼠道。若是冯某猜得不错,只怕老韩现在正和守卫司库的那几个家伙在分钱呢。”

    厉秋风苦笑道:“想不到小小知县衙门,里面还有这些名堂。若是人人如此,大明天下岂能平安”

    冯师爷叹了一口气,道:“即便人人不如此,大明天下就能平安么眼下大明危机四伏,说不定哪一天便会出大事。厉大侠,你是江湖中人,冯某也不必瞒你。冯某在衙门已经混了将近三十年,所见所闻,可以说是无官不贪。咱们黄知县已经算是一位难得的好官,都说他甚是清廉。可是他若真是两袖清风,只怕他老人家只能去喝西北风了。别的不说,他今天晚上要大摆酒席,至少要花上三四十两银子。这钱可不是他出,全都折算在衙门的岁出之中。知县大人全家的吃穿用度,哪一项不是衙门代出不是知县大人清廉,而是他压根不用自己花银子。吃穿用度,乃至出行的车马费,他一文不用出。换了任何一人,只须领俸禄,便已足够生计,还能攒下不少钱。只不过人心不足蛇吞象,大凡贪官,用了衙门的钱还不算,还要去搜括民脂民膏。以冯某之见,天下凡是做官之人,无所谓好官坏官,只分为多贪或少贪罢了。”
1...407408409410411...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