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厉秋风听了冯师爷这番高论,心下震骇之极。可是转念一想,自己在锦衣卫当差之时,按照律例,衣衫兵刃,由朝廷拨下银两,自行花钱寻人制作打造。可是后来宫中有了作坊,为锦衣卫制作衣衫靴袜,乃至兵刃暗器。虽说是要各人缴纳银两,后来也都不收了。是以厉秋风也不去宫外自行花钱缝制衣衫、打造和修补兵刃,而是尽数交给宫中的作坊来办,每年里也能省下几两银子。此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可是现在想想,与那些贪官又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钱多钱少罢了。




第831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冯师爷见厉秋风沉默不语,只道他对自己所说之事不以为然,接着说道:“以厉大侠之精明,想来也知道冯某将大锭银子换成碎银,除了方便厉大侠赏赐那些市井之徒之外,也有冯某自己的打算。”

    厉秋风并不晓得冯师爷还有什么打算,不过他也不想让冯师爷看出自己的尴尬,只是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只听冯师爷道:“在衙门当差,须得上下打点,左右逢源,才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否则得罪了人,只怕死到临头,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冯某最初到衙门当差,也是什么都不懂,着实吃了不少苦头,有几次更被人推出来顶杠,险些下了大狱。后来见得多了,慢慢也学会了明哲保身之道。要想平安无事,便要让衙门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只说你的好处,不说你的坏处,这样才能保得自己平安。比如方才冯某要老韩将三锭银元宝换成散碎银两,固然是为了厉大侠使起银子来方便。可是也存了收买老韩和公差之心。他们这些小小的作弊手段,冯某岂会不知道只不过若不给他们好处,只怕办起事来,便多了掣肘,很多事情便不好办了。方才老韩也提过张师爷之事。若论起精明,张师爷只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可是此人过于贪婪,自己吃肉,连汤都不给旁人喝一口,是以衙门里面上上下下、公差仆人,虽然知道他是知县大人的亲信,对他却是阴奉阳违,事事在他后面下绊子。若不是知县大人护着他,只怕他早就倒了大霉。眼下虽然大伙儿拿他没有办法,可是一旦有一天知县大人护不了他,张师爷定然是第一个要倒大霉的家伙。”

    他说到这里,略停了停,这才接着说道:“冯某要想拿银子过活,便得在衙门之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是以很多时候,也不能不虚与委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只是较起真来,只怕无人能够做到。”

    冯师爷说完之后,长叹了一声,便即沉默不语。两人各自想着心事,直到出了县衙大门,厉秋风才向冯师爷告别。冯师爷又叮嘱了他几句,两人这才拱手告别。

    厉秋风边走边回想冯师爷所说之事,越想越是心惊,越想越是沮丧,正自心下茫然之时,却见迎面有一群人走了过来。厉秋风瞥见为首那人,心下一凛,急忙走向了侧,混入百姓之中。这群人正自边走边说话,却没有留意厉秋风,片刻之间便从厉秋风身边走了过去。

    待这群人走远了,厉秋风站在街边,看着这群人的背影,心下暗想:“怎么昆仑派也到了修武县城”

    原来他远远便认出为首的那人正是昆仑派掌门人楚丹阳,走在他身边的自然是昆仑派弟子。厉秋风与楚丹阳在皇陵地下、永安城和虎头岩沙家堡都曾经并肩御敌,知道楚丹阳为人正真,是江湖之中的侠义之士。按理说楚丹阳到了,他应该上前相认才是。只不过眼下修武县城中龙蛇混杂,诡异之事不断。背后又有倭寇藏匿,不知道有什么阴谋。是以厉秋风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能暴露身份。他抱定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心思,想找出背后策划这一切阴谋的那人。因此他看到楚丹阳之后虽然心下又惊又喜,却没有上前相认。

    厉秋风在街边驻足良久,暗想青城派和昆仑派先后赶到,两派的掌门人许成和和楚丹阳不只武功高强,而且行侠仗义,门下弟子武功不弱,若是找到了幕后真凶,这两派倒可以成为自己的强援。念及此处,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才转身向城隍庙走去。

    待他回到城隍庙后院自己的屋子之中,先是掘开了地下的几块方砖,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取出包着银子的红布包袱,取出了五六两散碎解子,然后将剩余的银子包好埋入坑中,又将方砖铺好,双脚用力将方砖踏实。地面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再也看不出下面埋了东西。

    厉秋风将留在外面的散碎银子包好后放入怀中,见桌上放了一壶茶,伸手在壶身上轻轻一碰,茶水尚温。想来是自己随于帆离开之后,庙祝前来收拾食盘,顺便送来茶水。厉秋风取出银针,试过茶水并无异样之后,这才倒了一杯茶,一边喝茶一边想着心事。

    过了半柱香工夫,只听得脚步声响,片刻之后,万从云、梅大力和巴玉岩三人到了门前。厉秋风将三人请了进来,还没等落座,只听万从云兴奋地说道:“统领大人,今日总算没有白费工夫,咱们打探到了大消息啦。”

    梅大力和巴玉岩生怕万从云抢了头功,便也纷纷抢着说话。三人声音极大,厉秋风反倒听不清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最后他只得一拍桌子,口中说道:“你们一个一个说。万二爷先说。”

    万从云甚是得意,瞥了梅大力和巴玉岩一眼,先是向厉秋风告了个罪,这才开口说道:“从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大批江湖人物涌入修武县城。小人的徒弟们查清楚的就有十几个门派。只不过这些家伙都很小心,咱们探听不到他们到修武县来干什么。眼下城中的客栈已经住满了。很多人没有法子,只得到城北那片闹过瘟疫的荒宅居住。听说衙门已经派人到了城北,想要将这些人赶走。不过这些江湖人物人多势众,衙门派去的人吃了大亏,落荒而逃了。”

    万从云说完之后,梅大力抢着说道:“统领大人,咱们也看到不少江湖人物进入修武县城。昨日看到史家刀和雷拳门到了,这两派的名头已经颇为响亮,可是与今日到达的武林高手相比,他们可就差得远了。上午昆仑派来了不少人,其它各帮各派对昆仑派恭敬得很。昆仑派那个掌门人好像姓粗,这姓氏倒有些奇怪……”

    他话音未落,却听巴玉岩冷笑一声,口中说道:“老梅,说你胸无点墨你还不服气。人家明明姓楚,名丹阳,是赫赫有名的昆仑派掌门人。你将人家的姓氏都搞错了,还想着抢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梅大力怒道:“他妈的,老子和统领大人说话,要你这龟孙子在一边说三道四!”

    巴玉岩道:“你连事情都没弄清楚,就跑回来胡说八道,耽误了统领大人的大事,你扛得起来吗!”

    梅大力正欲再说,厉秋风冲他摆了摆手,口中说道:“两位不必争吵。大家都是为朝廷办事,须得心平气和才是。”

    他说到这里,想起冯师爷和于帆的话,便即伸手从怀中掏出小布包,从里面摸出了一把散碎银两,约摸有三两重,将银子放在桌上,大致分为三堆,口中说道:“这些银子三位先拿去,赏给办事得力的兄弟。告诉各位兄弟,须得打探到到达修武县城的各帮派的名字,人数。若是能够知道他们到修武县城的目的,便是大功一件。”

    万从云等三人见了银子,个个心花怒放,一边将银子收入怀中,一边赌咒发誓,一定要将各帮派的消息打听得清清楚楚,然后再回来向厉秋风禀报。待三人离开之后,厉秋风长出了一口气,心下暗想,今日的情形与皇陵之时倒有些像。各大门派受人欺骗,蜂拥而至。只不过当日是有人故意散布皇陵藏有重宝的消息,今日不知道有人又捏造了什么谣言,将这些江湖人物又骗到了这里来。

    他正思忖之间,庙祝带人送来了午饭。厉秋风见食盘中有酒有肉,甚至是丰盛,心下颇为过意不去,是以口中说道:“如此叨扰,在下实在过意不去。先生不必再为我准备饭食,在下自行去庙外的酒馆吃饭便可。”

    庙祝笑道:“您这可就见外了。万二爷吩咐咱们要小心伺候,咱们哪敢怠慢了大爷何况就算不给万二爷面子,尹捕头的话咱们可万万不敢不听。”

    厉秋风一怔,道:“尹捕头也找过你”

    庙祝连连点头,口中说道:“可不是嘛。单凭万二爷,或许有些事情咱们还可以拖着不办。可是尹捕头是衙门中人,在咱们修武县也算得上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亲自找到小人,要小人小心伺候大爷,一应钱物,都可以到衙门支取。小人哪敢不听从衙门的命令只要大爷满意,便是小人的差事办得好,也算大爷心疼小人了。”

    自从听了冯师爷和于帆的话后,厉秋风对于衙门中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知道了不少。见庙祝如此模样,他心中暗想,尹捕头定然是答应给这庙祝好处,他才会如此热心,不怕花钱多,只怕花钱少。只是羊毛出在羊上,这笔银子最后仍然要从百姓身上搜刮。

    念及此处,他心下更加不安,正想说不要再为他准备饭菜。只是转念一想,这庙祝想出种种花样,归根到底就是想从衙门那里获得银子。就算自己不在城隍庙中吃饭,庙祝定然也会瞒天过海,仍然会向衙门要银子。除非自己将尹捕头叫了过来,当着两人的面说自己不在庙中吃饭,这庙祝或许才不敢从中间捣鬼。不过若是自己真的这样干,只怕不只得罪了庙祝,也得罪了尹捕快。想到这里,厉秋风心中一声长叹,只得摇了摇头,对庙祝说道:“那就多谢先生了。”

    庙祝连连摆手,口中说道:“小人不打扰大爷吃饭了。大爷若是有事,随时叫小人过来便是。”他便说边点头哈腰向后退去,一直退到门口,这才打开房门,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第832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此时虽然已近午时,不过这一上午厉秋风只是与黄崇、于帆、冯师爷等人说话,既没有到处奔波,更加没有与人动手过招,是以不像前两日那般腹中饥饿。看着眼前四样精致菜肴,却也并未像昨日那般风卷残云般吃得一干二净。

    厉秋风仔细回想到了修武县城之后这两日发生的事情,越想心中疑团越多。他留在城中,原本是受了许鹰扬之托,要查出覆灭无极观、逍遥观和空明寺的凶手。只不过虽然做了义民的统领,这两日也打探到不少消息,可是事事都与云台山发生的惨案没有什么关联。而且自昨日起,大批江湖人物又在修武县城聚集,颇有当日皇陵夺宝之事的影子。只不过当日玩弄阴谋的余长远、唐赫、赵真等人已经烟消云散了。若以规模而论,云台山之事自然比不得当日武林近半帮派大举聚集的盛况。只是幕后凶手一出手便将无极观、逍遥观和空明寺中的数百名僧道尽数烧死,论手段之狠毒,又远在唐赫、余长远等人之上。是以他今日面对的情势,只怕比皇陵夺宝之时更加凶险。

    厉秋风思忖良久,却也找不到半点头绪,到得后来只觉得胸口郁闷,站起身来在屋中踱来踱去。耳听得前院传来钟鼓之声,他心下暗想,自从到了这城隍庙中,每日里都是早出晚归,竟然没有在庙中转转。都说这城隍庙建成已逾千年,自己到了此地,却不瞧瞧这城隍庙中供奉的神祗,却也说不过去。

    念及此处,他信步出了屋子,将门关好,便即向前院走去。后院是庙祝和庙中一些仆役居住之所,平日里极少有人到这里来,是以整日里都非常安静。只是穿过连接前院和后院的角门后,却听得钟鼓齐鸣,夹杂着香客的说笑之声,倒是非常热闹。眼前香雾缭绕,几乎将大半个院子都遮住了。线香的香气扑鼻而来,颇有些让人身处仙境的感觉。

    厉秋风绕过一群正在正殿门外跪拜的香客,从人群右首走到正殿门前。却见这正殿门槛极高,足有半尺,比之京城皇宫大殿的门槛却也不遑多让。厉秋风心下暗想,修武县毕竟距离京城有上千里,否则在京城之中,若是被御史或是东厂、锦衣卫的探子发现庙内的规制与皇宫比肩,只怕一封密折送上去,庙里主事之人便会被拿去问罪。

    他一边思忖一边踏入正殿。殿外虽然甚是热闹,殿内却极是肃静。只见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一位锦冠霞帔的贵妇神像,神态庄严,让人一望之下,便即生了敬畏之意。

    厉秋风初入城隍庙之时,曾在正殿外远远看见过这尊神像。只不过当时距离既远,又被烟雾遮掩,看得并不十分清楚。此时距离这神像不过数丈,仰头望去,见这神像塑造得极是逼真,心下暗想,京城中几处道观我也曾多次去过,里面的神主泥像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可是看这尊城隍娘娘的神像,竟然丝毫不亚于京城道观中那些神主。不知道这是哪一位工匠的手艺,倒是令人十分佩服。

    他正出神之际,忽听身后脚步声响,紧接着有人说道:“大爷,您也到这里来上香不成”

    厉秋风听出是庙祝的声音,便即转过头去,却见庙祝手里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用白面捏成的贡果,堪堪走进了正殿之中。厉秋风点头说道:“说来惭愧,在下已经在贵庙之中住了两日,竟然没来拜一拜这城隍娘娘,实在说不过去。”

    庙祝一边将托盘中的贡果整齐地摆在城隍娘娘神像前的供桌上,一边笑道:“大爷确是应该来拜拜娘娘。咱们这位娘娘,可以说是大慈大悲,有求必应。远的不说,三年前城东王举人的老娘患了恶疾,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王举人是至诚至孝之人,为救母亲,在咱们城隍娘娘面前发下重誓,说只要老娘能过了这一关,他便自刺一目献给城隍娘娘。结果您猜怎么样当天晚上王老夫人呕吐不止,最后吐出一个拳头大的肉球,恶疾就此好了。王举人欣喜若狂,便要在城隍娘娘面前自刺右眼,以谢城隍娘娘救命之恩。想不到他刚刚将针刺到眼前,原本阳光普照的天上竟然打了一个霹雳,紧接着一道电光落在了咱们城隍庙的院子中。四周看热闹的众人吓得匍匐在地,就连王举人也趴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这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老道士,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他对王举人说,这是城隍娘娘不忍心他自残肢体,特意显灵,警告他不必自刺一目,只须好好侍奉母亲,便不算违背了誓言。

    “那老道士说完之后,便即消失不见。王举人这才如梦初醒,知道是天上的神仙前来点化于他。自此之后,王举人更加乐善好施,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咱们修武县城东的数千顷良田,尽都归到了王举人的名下,他成了咱们修武县最大的地主之一……”

    厉秋风听到这里,心下一怔,对庙祝说道:“先生最后这一句话,在下可有点不明白了。这数千顷良田归于王举人名下,与他乐善好施,又有什么关系依在下的浅见,这位王举人将这么多良田弄到手中,岂不是有兼并土地之嫌”

    此时庙祝已将贡果摆放整齐,这才转过身来,笑着说道:“大爷不是农户,不知道其中的关节所在。咱们平民百姓,家中若是有几亩田地,便是一家老小口中之食、身上之衣的来源所在。可是这些年来朝廷不断加重赋税,即便是丰收之年,田地收成极好,除去缴纳给官府的赋税,田地的收成便已所剩无已。若是遇上灾年,即便颗粒无收,赋税却是一文都不能少。这些平民百姓,又怎么能活得下去”

    厉秋风惊道:“朝廷不是有旨意吗若逢灾年,赋税减半,甚至不收,而且还有救灾钱粮发放,为何贵县竟然还有如此陋习听说贵县知县黄大人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清官,断然不会如此盘剥百姓罢”

    庙祝叹了一口气,口中说道:“大爷,你说的不错。可是放眼天下,有哪一府哪一县在灾年会免了百姓的赋税这些官府老爷,不加赋三成,已经算是好官啦。小人也就是跟您说说,朝廷的旨意是一回事,下面这些官老爷又是另外一回事。丰收之年,他们要加收损耗,灾年之时,赋税照收不误。至于咱们黄知县,确是一位难得的好官、清官。可是他一个好官、清官又有什么用到了缴纳赋税之时,洛阳府的差役,甚至河南巡抚衙门都会派出大官到咱们这里来,监督修武县衙门收取赋税。黄知县虽然对百姓甚好,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厉秋风听到这里,心下震骇之极,暗想河南距离京城算是极近,骑着快马一日一夜之间便能赶到京城。可是即便是在天子脚下,这些地方官竟然敢如此阴奉阳违,盘剥百姓,至于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员做起恶来,更是不知道要比京城左近严酷多少倍。

    却听庙祝说道:“平民百姓活不下去了,只得另想法子。朝廷有恩旨,秀才、进士、致仕的官员可以不缴田地纳赋税和服徭役。而且这些人有的本身就是官府中人,有的虽然不是,也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以平民百姓便将田地卖给这些大户,自己做了大户人家的佃户。这样一来,大户有了田地,又不用缴纳赋税。平民百姓虽然没了土地,可是不用缴纳赋税,而且能从大户手中获得粮食银钱,双方皆大欢喜,岂不是好”

    厉秋风越听越是心惊,口中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朝廷没了赋税收入,岂不是天下大乱”

    庙祝笑道:“这些当官的和大户人家才不管哩。反正他们不用缴纳赋税,也不用服徭役,乐得逍遥自在。至于什么天下大事,跟他们也没有什么干系。这些年天下不太平,根源十有**都在于此。那些失了田地的百姓给大户人家做佃农,原本指望着东家能赏口饭吃。可是有些大户太过为富不仁,盘剥起来比官府还恨。更有的缺德带冒烟,榨取佃户的银钱不说,还欺凌人家的妻女。这些佃户活不下去了,不做佃户是死,做了佃户还是死,一咬牙聚集起来,啸聚山森,做了强盗。”

    厉秋风听得瞠目结舌,喃喃说道:“如此下去,可怎么得了啊。”

    庙祝道:“怎么得了那是朝廷大官去想的事情,咱们平民百姓,想这些也没有用。听说有些官儿知道些民间百姓的疾苦,也曾想过要减免赋税,把那些大官儿和大户手中的田地由朝廷赎买,再分给百姓。只不过多少大官儿和大户靠着这些田地和佃户发财你若动了他们的田地,他们非跟你拼命不可。是以这些年来,凡是想在这些大官和大户的田地上打主意的官员,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不是被朝廷杀了,便是被发配蛮荒之地,受那无穷无尽的苦楚。听说宋朝有个宰相,就是因此倒了大霉。小人瞧着咱们大明朝这些官儿,可没几个像人家宋朝宰相那样有种。他们是能过一天是一天,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才不会管平民百姓饿死还是冻死!”
1...408409410411412...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