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春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齐王一边骑马飞驰。一边还有余暇留意周琰的动静,压低了声音说道:“不用紧张,记着我之前说过的话。”
一直骑马向前,不要回头。
周琰深呼吸一口气,用力的点了点头。嘴唇抿的紧紧的,牙关也咬的紧紧的。暗暗警告自己,不管待会儿发生什么,都要冷静镇定。十四叔叮嘱过,在战场上最要紧的不是杀敌,而是要学会保住自己的性命......
马蹄声嘚嘚作响。心跳如擂鼓。
似过了一瞬,又似过了天长地久。
身后忽然响起了一种怪异的声音。周琰头脑空白了片刻,才分辨出那是箭矢的声音。不像平日一支一支射箭的嗖嗖声。而是成千上万的利箭飞射而出,一片嗡嗡的响声。
然后,便是中箭的惨叫声和马的嘶吼声,交织成了令人心惊胆寒的声响。这些声音太近了,仿佛紧紧的贴着他的后背。
那些箭随时都会射到他的身上。
周琰只觉得全身汗毛一根根的竖了起来,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
还没等看清身后的情形,耳边就响起齐王的呵斥声:“不要回头张望,骑马快跑!”边迅疾的扬起马鞭,用力的甩在周琰的马上。
马长嘶一声。飞一般的奔驰出去。
周琰惊魂未定的握紧了缰绳,不敢再有半点分神。微微俯下身子。夹紧了马腹。也不知跑出了多远,身后的喊杀声越来越弱。直至完全听不见。
齐王所料不错。
韩云石极有耐心,一直等到大军全部踏上了密林路段,才发出了放箭的信号。在前开路的先锋军有惊无险,跑出二十里路左右便脱离了战场。
这百余人之前就得了密令,不得在战场逗留,要护着齐王太孙尽快逃离战场。
周琰生平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阵仗,头脑早已一片空白,只凭着本能的反应紧紧跟随在齐王的身后。当齐王勒紧缰绳停下来,周琰反射性的也勒紧了缰绳。
“你还好吧!”齐王打量周琰一眼。
隔着一层厚厚的盔甲,只露出一双眼睛,实在看不出神情如何。不过,以他对周琰的了解,周琰此时能撑得住没掉下马来,已经值得表扬了。
周琰颤抖着张了口,声音黯哑晦涩:“我、我没事。”
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准备,可直到了真正开战的这一刻,他才明白什么叫生死一线。如果刚才跑的稍慢一些,那些箭矢就会射中他们。一条性命在战场上,实在是太脆弱了。
齐王没有安慰他,只淡淡的说道:“这里还不够安全,我们要继续向前,至少跑出百里以外。”
周琰一愣:“我们就这么跑了,大军无人指挥怎么办?”
齐王扯了扯唇角:“这场仗要怎么打,早已商量定计。军队中有赵将军他们在就足够了。我们两个留下除了当靶子外,毫无用处。我们要做的是护住自己的两条性命。等这场仗打完了,再回战场也不迟。记着,只要我们两个安然活着,这场仗我们就赢了一半。”
周琰默默的点了点头。
......
此时的密林里,已经是一团混乱。
当第一波箭放出去之时,韩云石就知道不妙了。自己这方是伏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打乱对方的队形,扰乱对方的军心,然后趁着天色昏暗引对方入密林。没想到,放箭后对方竟半点不乱,主动弃马杀进了密林里。
这哪里是毫无防备,根本就是早有准备。
韩云石早已摸清了这里的地形,占着地利,就算是混战也该占上风。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股浓烈的味道借着微风很快蔓延开来,嗅到这种味道的士兵很快就手脚发软,从树上掉落下来,发出凄厉的惨叫。很快,这声惨叫就会戛然而止,变成了刀枪入体的闷响。短短交锋,就已经死伤惨重。
韩云石离的较远,一时还没被这种味道影响。可他的耳力极为灵敏,听到种种异样的声音时,已经知道大势不妙。
谋划了几日的伏击,原来早就在对方意料中!
韩云石当机立断,立刻命身边的亲兵吹响哨音。三长一短,命令己方立刻撤退。
韩云石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密林里枝叶繁多,那种令人手脚发软的味道传播的范围还不算大。约莫有一半左右的士兵迅速撤走,另外一半却撤之不及,被冲进密林的人拦下缠斗不休。
“赵将军,敌人已经开始跑了,我们要不要派人追上去?”杀红了眼的将士拎着长刀问道。
赵将军沉声道:“当然要追!不过,以冲散对方的队形为主,不要过分缠斗。对方到底有多少人,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万一对方的撤退是个陷阱,故意要引我们上当就不妙了。”
这里是定州,也算是赵王的地盘。赵王军队兵力充足又熟悉地形,绝不好对付。他们此次能识破对方的伏击并反败为胜,都是因为齐王慧眼如炬设下奇谋。否则,这次吃亏的必定是他们。
......
这一夜对所有人来说,都格外的漫长。
当天边露出一线曙光的时候,齐王睁开了眼。这里是一片小山坳,离官道约有十几里。百余人和马藏身在这里,还算安全。
所有人分作两班,轮流休息。所谓休息,就是三五个人围在一起,背靠背坐着假寐片刻。没人敢真的合上眼睛睡觉。一旦听到有任何异样的动静,就要立刻上马。
这样的生活,对前世的齐王来说司空见惯。他没有半分紧张,整个人如冰雪般冷静,甚至合眼睡了一会儿。在睁开眼之后,精神和体力都恢复了大半。
只有随时随地都保持充足的体力,才能应付不知何时就会到来的厮杀,才能更敏捷的逃亡保住性命。
这是前世历经数次逃亡才得来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和认知,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里。
齐王目光一扫,便看到了周琰。
周琰原本和齐王坐在一起,不知何时挪开了几米远。头盔已经被取下,露出一张明明仓惶却故作镇定的脸。手中握着锋利的长刀,警戒的环顾四周。
短短几天,那张白胖的脸孔就瘦了一圈,也黑了不少,显出了几分憔悴。
“十四叔,”周琰见齐王醒来,不由得松了口气:“你总算醒了。”
齐王随口问道:“你怎么没睡上一会儿?”
周琰想也不想的应道:“你睡着了,我放心不下不敢睡,给你放哨。”(未完待续)
ps:战争戏不会很多,这是齐王和韩越的交锋,所以才会写一写。可能有些读者不爱看,后面不会详写战争,放心~o(n_n)o
念春归 第三百二十五章 战场
这个傻小子,要是真的来敌人了,他那副软手软脚的样子能顶什么用!
齐王先是哑然失笑,旋即心中涌起暖意。不管如何,周琰这份心意总是很可贵的:“天已经亮了,那边的仗也早该打完了,现在应该在打扫战场。我们也能回去看看了。”
周琰深呼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
众人稍做休整后,调转马头,上了官道。
一百多余里路,整整花了一个多时辰。
越靠近密林,周琰越觉得心惊。沿途有受伤濒临战死的战马,有掉落在地上的兵刃,还有断胳膊断腿的扭曲尸体。处处血迹斑驳,散发出浓厚的血腥气,令人隐隐作呕。
亲兵们很快围了过来。
周琰匆匆的环视一圈,忽然发现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心里不由得一沉,颤抖着张口问道:“昨夜死伤了多少人?”
其中一个亲兵哽咽道:“回禀太孙殿下,五百亲兵里死了一百多个,受了伤的也有八十余人。齐王殿下的亲兵伤亡也差不多。四万大军,伤亡者约莫八千人。中军伤亡最重。”
昨天傍晚第一波箭雨几乎全部是冲着中军来的。也因此,中军的伤亡最大。一共伤亡八千人,倒有大半都是中军里的士兵。
周琰一阵黯然难过。
为了不引起对方猜疑,他和齐王的亲兵都留在了中军的位置。还特地挑了两个身形酷似他们的亲兵穿着他们的盔甲......那两个人做了明晃晃的靶子,俱都身中数箭身亡。还有那么多中箭身亡的亲兵,都是因为他们而死。
很快,更令人惊悚难忘的一幕出现在眼前。
密林被砍了一大片,中间挖了一个极大的坑。里面堆满了尸体。一眼看去,触目惊心。
没有受伤的将士用手捧着泥土,一捧一捧的泥土撒入坑里。受了伤不能动弹的士兵则坐在不远处,默默的凝视着。
昨日还并肩作战的同伴,今日已命丧黄泉魂归他乡。
没有人哭喊,也无人流泪。空气中却流淌着令人窒息的哀伤。
周琰怔怔的下了马,走到密林里。
在他十几年的生命中。见到的是繁华太平的京城。每天最大的烦恼是如何应付课业父王偶尔的查问还有母妃的责备。他从未亲眼见过死亡,哪怕有下人犯错挨板子,也不会在他眼前。这是他第一次经历战争。更是第一次直面死亡......
不知不觉中,周琰已泪流满面。
“十四叔,我真没用。”周琰低声哽咽着:“是我亲自将他们带出了京城,还没到边关。已经伤亡了这么多人。如果再去边关,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人会死......”
“周琰。”齐王深深的看着周琰,声音异常平静:“他们是大秦士兵,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是打仗,就会有死伤。这一点根本无法避免。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的百姓枉死。他们只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次我们幸好打了胜仗,他们的死可以换来军功和朝廷的嘉奖。若是打了败仗,死的就更冤枉了。”
周琰眼前一片模糊。耳边又想起齐王低沉的声音:“如果你为死去的将士心痛,那就给我挺起胸膛来。迅速的赶往边关,打退鞑靼人。只有将鞑靼人彻底赶出关外,再平定赵州,大秦才能恢复安宁。也才能让更多的人安然无恙的活下来。”
“我们不能在此停留太久。以免赵州那边得了兵败的消息之后狗急跳墙,若是集结了所有兵力追杀我们,我们就会非常被动。别说是去边关了,能否保住性命都很难说。男儿流血不流泪。哭泣是弱者所为,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是你第一回为死去的将士而哭,也是最后一回。现在擦干你的眼泪,走过去,为他们捧一把土,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周琰抖抖索索的用袖子擦了眼泪,红着眼睛走到土坑边,单膝跪着,捧起一把土撒进土坑里。
十四叔说的对。有太多事等着他去做,他根本无暇哭泣也没资格软弱。如今的大秦战火连连,百姓深受战争之苦。他身为太孙身为大秦未来的储君,应该挺起胸膛,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从今天起,那个懦弱无能的太孙周琰该彻底消失了。
......
韩越从噩梦中醒来。
慕念春浅笑盈盈的端着宵夜进来,先尝了几口,然后温柔的伺候他用了宵夜。她做的宵夜总是那么美味,他很快吃完了宵夜。正要夸赞几句,胃里忽然灼痛起来,然后就是翻天覆地的剧痛。他不敢置信的看着她苍白的俏脸:“慕念春,你竟然在宵夜里下了毒,你这个心如蛇蝎的毒妇......”
他很快就说不出话了,口中溢出近乎黑色的血,颓然倒下。临死前,他犹自不甘的看着她的方向,没有合眼......
他已经很久没做这个噩梦了。
韩越唇角抿的极紧,眼底一片幽暗的冰冷。
前来伺候更衣梳洗的是他的亲兵。那个亲兵早已见惯了他的冷凝,却也不由得暗暗心惊。硬着头皮凑上前来为他更衣。
韩越冷冷道:“不用你伺候了,先退下。”
那亲兵深知韩越的脾气,压根不敢吭声,迅速的退了下去。
韩越独坐了许久,却久久无法平息,反而有种莫名的焦躁不安。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将要发生一般......该不会定州那边出了什么岔子吧!
不,这不可能!齐王绝不可能料到刚进定州就遇埋伏,更何况,韩云石性情沉稳行事最是稳妥,绝不会出半点差错。一定是他昨夜没睡好,所以才会胡思乱想。
韩越定定神,深呼吸一口气,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都压了下去。
这一天里,韩越一直有些心神不宁。
到了第二天,韩越终于知道这份不安从何而来。
......
“将军,大事不好了。”亲兵低着头禀报,压根不敢看韩越的脸色:“定州伏击大败而回,韩将军领着剩余的人逃了回来,折损了一半人马,还有不少受了伤......”
什么?
韩越一惊,霍然站了起来:“韩将军人呢?他有没有受伤?”
那亲兵答道:“韩将军受了些轻伤,不过没有大碍,正在外面等候将军召见......”
话还没说完,韩越已经阴沉着脸走了出去。一脸山雨欲来的冷厉,眼中满是怒火,令人不敢直视。
韩云石左肩受了箭伤,一路领着士兵奔逃,根本来不及打理伤势,匆忙间只用纱布简单的包扎了一下。长达一天的奔波,伤口早已崩裂,纱布上的血迹触目惊心,十分狼狈。
韩云石一脸羞愧的跪下请罪:“属下太过轻敌,打了败仗,此去死伤惨重。请将军降罪!”
韩越声音紧绷,透出压抑不住的怒意:“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哪里出了差错?”明明是己方伏击在先,为什么会大败而回?
韩云石声音里满是苦涩:“之前一切都照着制定好的计划施行,并无差错。我领着三万士兵,一天之内取了定州,然后赶往密林处设好了埋伏。朝廷大军于前日傍晚抵达定州。我提前派了斥候打探对方的动静,确定对方行军的速度和经过密林的时间。先锋军出现的时候忍着没动手,一直到所有大军都到了密林路段我才命令放箭。可没想到,只放了第一波箭,对方就立刻下了马冲进密林里,然后一股非常古怪的味道飘散开来,只要是闻到这种味道的士兵就会手脚发软,全身都没了力气。纷纷从树上跌落,然后被对方的士兵挥刀取走性命。我见势不妙,立刻命令撤军。对方立刻追了上来,缠斗了许久。对方士气如虹,我们却是仓惶逃走无心念战,伤亡惨重......”
很显然,此次伏击早已在对方意料之中。而且对方将计就计,狠狠的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韩越的脸色十分难看。
他自以为是的妙计,原来早已被齐王窥破!
损兵折将还在其次,这种被狠狠扇了一耳光的感觉才是最难堪的。
“齐王呢?”韩越几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韩云石苦笑道:“我一开始就命人往中军的位置放箭,中军的伤亡不少。不过,当时天快黑了,情形又十分混乱。我也不清楚齐王是否中了箭......”以齐王的狡诈,既然识破了伏击,又怎么会大喇喇的待在中军里当靶子。十有*在之前就已经乔装改扮混在了普通士兵里。
韩越的脸色实在阴沉难看,韩云石话已经到了嘴边,又默默的咽了回去。
虽然是叔侄,可自己这个做叔叔的如今已经投靠了侄儿,韩越又是天生的冷厉无情,他说话也得谨慎些为好。
然而,就算韩云石不说,韩越又岂能想不到?
想到齐王挑眉自得的俊脸,韩越的胸膛似有一团火焰熊熊燃烧,烧的五脏六腑似乎都快冒烟了......
周恪!先让你暂时得意几日,迟早有一天,我会亲自取你的项上人头!(未完待续)
念春归 第三百二十六章 捷报
韩越没出声,韩云石便一直跪着。
不知过了多久,韩越终于回过神来:“二叔,你还受着伤,别跪着了,起来吧!”一改了称呼,原本冷凝僵硬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了不少。
韩云石站了起来,一脸愧疚的叹道:“都怪我无能,让大军吃了败仗。也令你颜面无光了......”韩越对他的信任器重众人有目共睹,此次派他领兵去定州伏击朝廷大军,也是想让他立下大功。没曾想丢盔弃甲大败而回!这个消息一传开,他哪还有脸见一干同僚。
韩越定定神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二叔不必将此事一直放在心上。此次是怪我思虑不周,才中了齐王的圈套。”
提到齐王,韩云石忍不住长叹一声:“人不可貌相,此话果然不假。齐王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他的伪装。”
装一年两年不可怕,可怕的是伪装了十几年,竟无人识破。
韩越眼中寒芒连连闪动,冷冷说道:“他现在不过是一时得意,日后总有他后悔莫及的那一天。”
声音中透出的冷意,令韩云石心中一凛。心中又升起阵阵疑云。
韩越成亲后带着小杨氏离开京城到了赵州,那一年齐王还是个几岁的孩童,和韩越只见过寥寥几面,谈不上有什么恩怨。这些年韩越一直在赵州,和齐王素无来往。
韩越对齐王的敌意和恨意到底从何而来?难道都是因为慕念春?
韩越去年上元节才结识慕念春,后来只见过一回。慕念春不过是个稚嫩的少女,纵然生的美丽,也没到倾国倾城的地步。韩越也不像是那种会因为美色昏头的男人......
韩越的声音打断了韩云石的思绪:“二叔,你身上有伤,先找大夫来给你上药包扎。别的事有我。你不用担心。”
韩云石带着伤骑马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早已心力交瘁,也没逞强。应了声是,便退下了。
......
韩云石兵败而回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赵州众将领耳中。
众人俱是心中一沉。
韩云石到赵州不满一年,根基不稳却深受韩越信任器重。众人心里不免有些酸意。不过,韩云石曾做过近十年的御林军统领,长于治军领军,由他领军去定州伏击朝廷大军,众人心里不得不服气。
谁都以为这份军功是板上钉钉的事,却没想到竟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这让期待着“旗开得胜”的众人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韩越会作何反应?
众人怀着复杂微妙的心情一起到了韩府——平日韩越会传召众人去赵王府的书房议事,今日却在韩府里。这个细微的改变。不免又令人浮想联翩。
不管韩越心中如何愤怒,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却是神色冷静。韩云石上药包扎稍事休息之后,也来了书房。
短短几日之隔,众人的心情却已截然不同。一个个面色凝重,无人说话,竟冷了场。
韩云石率先张口打破了沉默:“此次都怪我治军不严,竟泄露出了风声,令对方提前有了防备,致使伏击失败,死伤惨重。我难辞其咎。还请将军重罚!”
韩越身为统帅,当然不能犯错。这个过错,只能由韩云石来背了。
韩越淡淡说道:“此次伏击失利。韩将军罪责难免。只是眼下正值用人之际,暂且将惩罚延后。容韩将军戴罪立功!”
韩云石一脸感恩戴德的谢恩。
这出戏当然是做给众将领看的。
谁也不是傻子。众人心中有数,却无人戳破这一层。顺着韩越的话音安抚了韩云石一通,便将此事揭过,商议起了下一步的举动。
“齐王太孙此时肯定早已领兵过了定州,我们再派人追击实在无益。如今边关战事不休,朝廷为了供应边军粮草战马武器,已经捉襟见肘。所以才无力主动发兵赵州,这也是我们兴兵的最佳时机。”
韩越一改往日的冷酷少言。话语极有煽动力:“之前派兵伏击朝廷军队,不管战果如何。我们都已和朝廷撕破了脸皮。与其等着朝廷发兵,倒不如我们主动出兵。先取下河北各州府。广招士兵。就算朝廷派兵,我们也有一战之力。等时机成熟了,我们再一举杀进京城!”
“在座诸位都是我的心腹亲信,他日若是侥幸攻进京城取了天下,我有登临天下的那一日,必不会亏待了你们。男儿在世,当金戈铁马,封王封侯,世袭爵位,定保你们一世荣华富贵,福及子孙!”
一番话,说的众人士气大振。既然走上了造反这条路,就再也没了回头的机会。与其畏畏缩缩,倒不如放开手脚搏一回!
“将军怎么说,属下就怎么做!”
“属下愿为将军肝脑涂地!”
“韩将军一日之内取下定州,请将军允许属下领两万人出征,保证在三天之内取下镇州!”
“属下愿领兵取下邢州!”
众将领群情激昂的自动请战,韩越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朗声说道:“好,既然你们都有这份心。接下来就好好商议如何行动!”
......
“捷报!太孙殿下领军在定州大败赵王大军!”
当这份战报抵达京城时,几乎轰动了整个京城。
边关战事连连失利,所有人心头都是沉甸甸的。此时这份捷报,简直就是干旱之后的及时雨。令所有人都为之狂喜。
太子看到这份捷报后,激动高兴的不能自己。这场胜仗来的太及时了!
太子半刻都没迟疑,立刻抬脚去了福宁殿:“父皇,儿臣带了个大好消息来!你听了一定很高兴。”说着,将战报念了一遍。
面色蜡黄虚弱无力的皇上,听到捷报之后也是精神一振,立刻命人将自己扶着坐直了身子。接过那份战报仔细的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连连夸赞:“好!好!好!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想到琰儿还有这份机智,竟能识破赵王的诡计,大败赵军!”
太子听了这席话,笑容里却多了一些尴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