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抗战军火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阁序
小坡挑选了几个伪军带到无人处分开审讯,让他们交代伪军小头目是否有残害抗日军民的事情,说实话的奖励,包庇者qiāng毙。威逼利诱之下,几个伪军大头兵揭发了伪军小头目的种种劣迹,小坡将伪军小头目从俘虏队伍里拉出来,当着伪军一一列举伪军小头目的罪行,随后就把伪军军官拉到一旁qiāng毙了。
牛大彪把伪军大头兵们进行了一番教育,随后将他们编入队伍。拆除哨卡,带着缴获的战利品继续向北行进,走了数十里路又遇到一个哨卡,这个哨卡人数较多,大概有五十多人,其中有十三个日军。八路军侦察兵回来报告了这一情况,刘涵决定将敌人引诱过来加以歼灭。八路军在数里外朝天射击,又甩出几枚shou liu dàn,不久几个鬼子兵就带着十几个伪军跑过来,发现公路上躺着十几具伪军尸体,一伙八路军正在向远处逃窜,日军带着伪军绕过那些尸体追杀过去。这时地上那些尸体纷纷爬起来,掏出安装了消音器的勃朗宁手qiāng和几支微型冲锋qiāng向十几步远的日伪军射击,一通乱qiāng之下,十几个日伪军后背中弹,倒在血泊中。原来这些伪军尸体都是八路军战士装扮的,在第一个哨卡杀死伪军头目就是为了在这个哨卡演这么一出戏,八路军战士用伪军头目的鲜血用一个塑料盆接了满满一下,进行搅拌,不使其凝固。一些鲜血涂抹在其余伪军的衣裤上,然后八路军战士穿上伪军的衣服,剩下的鲜血带到这里,倒在尸体旁,而扮演尸体的八路军官兵则将武器藏在身体下,身旁扔着日伪军的尸体,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日伪军的怀疑。
刘涵直接使用坦克,几分钟就能解决这个哨卡,只是动静闹得太大,会引来更多的鬼子,而刘涵打算偷偷摸摸地将沿途日伪军据点一个一个搞掉,并且尽可能多弄一些伪军俘虏编入队伍,让他们为抗战事业也出点力气。几个小时后,哨卡里的日伪军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情况,两个鬼子带着几个伪军过来查看,趴在路旁伪装成日伪军尸体的八路军战士看见几个日伪军过来,立即趴在装死,日伪军走过来,八路军战士举起无声手qiāng、微型冲锋qiāng突然开火,几个日伪军来不及开qiāng射击就倒在血泊中。派出去的几个人好久没有回来,哨卡里的日军知道事情严重了,赶紧抓起电话向附近炮楼里的日军报告。
几个小时后一百多个日伪军赶过来,穿越众炮兵架起三十门六零迫击炮向日伪军轰击,日伪军突遭猛烈炮击立时溃败,八路军官兵端着刺刀在后面追杀,除二十多个日伪军逃脱,其余日军全部被击毙,而伪军中有六十多个见了阎王,四十多个做了俘虏。部队带着战利品连夜转移到南面的吴桥县境内,效仿在东光县的做法,接连拔除了两个哨卡,伪军俘虏全部编入部队,部队人数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人。,部队伙食顿顿有肉,又接连打胜仗,伪军们觉得比跟着日本人混饭吃强的太多了,心甘情愿加入这支部队,撵都撵不走了。
这天他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夜里抄小路绕到一个日军炮楼附近,狙击手用远程狙击步qiāng干掉了炮楼顶端的哨兵,随后穿越众放出几架携带120毫米迫击炮炮弹的无人机,无人机飞到炮楼外面的工事顶端,将正在盲目射击的日伪军炸死,飞到炮楼顶端的无人机抛下迫击炮弹,将炮楼炸塌。八路军官兵冲过去,射杀wài wéi工事里侥幸活着的日伪军,扒开炮楼废墟,找寻武器、dàn yào。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条件太诱人了
远程狙击步qiāng加上无人机,吴桥、景县、东光、阜城这四个县城鬼子的炮楼接二连三被八路军炸毁,失去了炮楼里的援兵,公路上的哨卡里的日伪军也被迫撤回县城。刘涵从主位面带过来五千远征军官兵,在吴桥县城以北六十多里地的津浦铁路旁堆砌了两百多个简易碉堡,挖掘了纵横交错的战壕,切断了日军的铁路运输,日军调集了七千多名日伪军来到吴桥围剿八路军。
日军担心遭到远程炮火打击,白天隐蔽起来,只有晚上才行军。可是日伪军进入吴桥境内,却还是在夜里遭到了远程炮火的轰击,所幸火炮和炮弹都分散隐蔽起来,损失不大。在向穿越众防御阵地行进途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穿越众的远程炮火都会如影随形,每一次炮击都会持续半个小时,给日伪军造成重大杀伤。穿越众的炮火实在太猛烈了,伪军就是过来混饭吃的,可不是当炮灰的,夜里伪军们趁着远程炮火轰击,日军陷入混乱,开始大批逃跑。津浦铁路必须要打通的,日军尽管伤亡惨重,又跑了大批伪军,兵力锐减到仅有三个大队,仍然硬着头皮向穿越众的防御阵地开过来。
面对穿越众凶猛的炮火,日军不敢将火炮集中使用,数十门火炮化整为零,炮兵不断拖着火炮打游击。日军的火炮只要一开炮就会遭到数十门火箭炮的报复性轰击。没有炮火援助,日军只能幻想武士道精神能够攻破对面的堡垒。日军成散兵队形蜂拥过来,距离前沿阵地两千多米的时候,数十门迫击炮一齐开火,射出密集的炮弹,炮弹落在日军中炸出一片片空白地带。躲过了炮击,好容易冲到数百米处,碉堡里、战壕里射出的一片片弹雨,又收割了许多生命,火力实在太密集了,没有一个日本兵能够接近战壕和碉堡。玩正面牵制、侧面迂回?对不起,这个阵地是环形的,各个方向的火力配置差不多,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要面对数百挺轻重机qiāng的火力打击。日军连续玩了两天猪突战术,结果伤亡过半,这个仗没法打了,夜里撤到东光休整。
十多天后日军调来第22师团和六千伪军,日伪军夜间从德州摸过来,进入吴桥县城。翌日日军派来一个军曹和一个汉奸翻译官,给刘涵送来一封信,刘涵拆开信,大致内容是日军将一批百姓请到炮兵阵地和进攻部队中,请中国军队善待这些同胞。日本人实在太卑鄙了,玩不起就别玩,拿老百姓日作人质就不要皇军的脸了吗?下午刘涵将远征军官兵和装备送回主位面,带着八路军官兵放弃了防御工事,向东行进,经过数日行军来到老黄河口。刘涵率部队乘坐水上飞机在朝鲜茂山铁矿降落。这几个月抗联用青霉素每个月都能从苏联人手里换到一些武器,不过苏联人给他们的都是从德军手里缴获的轻武器,少量的dàn yào耗尽,武器就成了烧火棍,lǎo máo子就这玩意,跟他们做生意就别想占便宜。
刘涵将牛大彪的部队留在了矿区,又给抗联留了一批青霉素和粮食,将一批铁矿石送回主位面,杨靖宇的健康情况令他担忧,杨靖宇在东北那些年与日伪军周旋,常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身体积累下许多隐患,以这个时空的医疗条件无法让他恢复健康,如果不及时医治,只怕他活不了几年。同样靖宇商量,争取他的同意,恐怕只会把事情办砸,于是刘涵也没有跟杨靖宇打招呼,就将他带到了主位面,安置在斯里兰卡一处山清水秀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的百姓全部是次位面的河南移民。
安置了杨靖宇,刘涵回到次位面茂山铁矿,将抗联交给了聂东华领导,在茂山铁矿住了一个多月,这年秋天,刘涵来到了贵州湄潭,之所以他要来这个偏僻、穷困的地方,主要是为了给迁移此地的浙江大学师生一些资助。刘涵来到湄潭的第二天就坐着一辆黄包车来到浙大校长竺可桢家里拜见这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刘涵给他带了一些热带水果和牛肉干、水果糖,竺可桢忙于教育、科学事业,日理万机,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要不是刘涵在拜帖里写明要资助浙大师生,只怕竺可桢未必肯见他。
刘涵不好意思耽误竺可桢宝贵的时间,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问起浙大师生最需要什么,这么大的语气把竺可桢吓到了,还以为遇到了一个大骗子,竺可桢盯着刘涵大量半响,似乎想看透他的内心世界,只可惜刘涵这些年别的本事没有练出来,城府倒是增加了许多深度,不是玩科学的竺校长能够一眼就看穿的。
竺可桢叹了口气,“现在国家遭受日本fǎ xi si的侵略,国际贸易通道被切断,老百姓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缺,可是对于我们这些渴求知识的人来说,衣食住行都是小事,最重要的却是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
主位面印度半岛许多教学设备、实验仪器都蒙了厚厚的尘土,倒可以弄过来一些送给这些最可尊敬的人。心里这样想着,刘涵道:“还请竺校长列一份清单,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这项任务。”
刘涵满可以拍着胸脯说这件事就交给我好了,管保给你们弄到世界上最先进的东东,只是这样一说非把人家吓到不可。刘涵拿着竺可桢给他的清单回到城中的小旅店,第二天他在郊区雇了大批百姓搭建了一个简易仓库,数日后回到主位面,去了孟买的一些学校,大失所望,学校的建筑被移民霸占,教学设施也遭到破坏。不用想其他沿海城市大抵如此,沿海地区至内陆城市的交通多年未维护,都被植被破坏,看来只有去一趟那个东南亚小国了。东南亚小国的人口几个月前遭受了白垩纪吞噬,出于对时空错乱的恐惧,暂时还没有大批移民敢去那里探险,刘涵在东南亚小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将所有的中学、大学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全部装箱,也不管是否适合民国那个时空,连同一些超市、粮店都被他打包装运到次位面的湄潭郊区的仓库里。
原本可以用卡车将实验仪器、设备运到浙大,可是刘涵是个大善人,很想帮助湄潭淳朴的百姓改善一下生活,就派出小坡、孙岳山去县城,雇了数百名挑夫,挑着大大小小的木箱来到浙大门前。浙大师生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不禁愕然,不知道这是在闹哪一出。
刘涵当着那些师生的面拆开一个箱子,从里面拿起一个绸缎包裹的光学显微镜,刘涵担心这东西运输途中毁坏,特意从东南亚某小国的几家丝绸店弄了许多丝绸,将这些仪器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严严实实,就比如这架显微镜,用来包裹的丝绸可以做十件旗袍。整个浙大此时只有两架显微镜,教授们搞研究占了一台,给学生们做实验就只有一台,实在寒酸。刘涵仅这种显微镜就弄了二十架,这让浙大师生十分兴奋。
几位教授走过来,挤进围观的人群,看着那些拆开了箱子摆放在地上的先进实验仪器,心脏都快停止跳动了,抱着一件研究光电效应的仪器不住念叨,仿佛魔杖了一般,还有的小心翼翼地捧着,如同那是一个刚降生人世的婴儿……刘涵趁大家不注意,悄悄离开了,过一会这些师生把注意力转移到他这位捐赠者身上,问起来这些东西是哪弄来的,他该怎么回答呢?
回到仓库,给每个挑夫分了五袋水果糖、十斤大米、五块香皂、十根蜡烛,挑夫们挑着重物走了几十里山路,付出了许多辛苦,给了这些东西,他还有点不好意思,结果挑夫们各个高兴得好像过年吃到了三鲜馅饺子,对他千恩万谢。刘涵看到挑夫们这么纯朴,当即宣布他要招兵,组建保安队,保护这座仓库,但凡报名当保安的人,每个月给一百斤大米、十袋水果糖,并且管吃管住,一天三顿干饭,中午有肉菜。这个条件太诱人了,当即就有三十多个挑夫报了名。三十多个保安,二十个装备了司登冲锋qiāng,十个人配备了布伦机qiāng,队伍交给小坡训练。
数日后刘涵开着一辆美式吉普车来到浙大,刘涵带来了一位穿越者,这家伙在主位面是一位业余摄影师,经常找一些业余演员拍一些微电影在网络上放映,虽然反响平平,赔本挣吆喝,却乐此不疲,刘涵将这位郁郁不得志的仁兄带到次位面,让他在这里发光发热。竺可桢一见到刘涵,就立即带着诸位教授和一些学生给刘涵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刘涵玩笑道:“我又不是遗像,干嘛鞠躬呀?还这么隆重。”师生门都笑起来,“哎呀!刘老板这么年轻,这么幽默,你为我们捐献了这么先进的仪器、设备,我们想表达对你的谢意和崇敬之情。”
“你们都是有学问的人,都是大知识分子,我就是一个商人,满身铜臭,在你们面前,自惭形秽呀!能为你们做一些事情,我就感觉自己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了。”刘涵道。
“刘老板,可不要妄自菲薄,你是一个有情怀、有同情心的商人,我们发自内心地尊敬你。”竺可桢道。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三百零九章 摄影师
刘涵指着摄影师对竺可桢道:“这位刘先生是一位摄影师,是美国华侨。”
竺可桢伸出手,摄影师毕恭毕敬地同他握了手,“竺校长,久闻大名。”
竺可桢道:“你在美国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安定的工作环境,却甘愿跑到这个穷乡僻壤,为这里的人做一些事情,让我钦佩。”
“比起你们这些安贫乐道的大知识分子,我只有汗颜。”摄影师发自内心地道。
“竺校长,我这次过来不是享受你们的崇拜的目光的,我过来想跟你谈一件事情。”刘涵道。
“啊,大家都散了吧。”竺可桢转身让大家散了,将刘涵和摄影师请到办公室。刘涵喝惯了茶,上次去竺可桢家里没有喝到茶,这次自己带了一罐西湖龙井和一套精美的茶具过来,亲自给竺可桢泡了一壶茶。
三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谈事情,“竺校长,我有一个想法,我打算把咱们学校内迁的经历拍成一部纪录影片,纪录片拍好后,我们会在重庆公开放映,到时候会有一笔收入,这部纪录片赚取的钱财将全部捐献给浙大,用于改善师生的生活。”
“我们一路从浙江走过来,横穿六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广大师生吃了不少辛苦,可是比起那些至今仍然奋战在抗日第一线的将士,尤其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献出了生命的人,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实在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你们更应该去拍摄他们,将他们的英雄事迹拍摄下来,让子孙后代铭记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名字,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竺可桢道。
刘涵道:“我们拍摄完这部纪录片就会深入抗日一线,去拍摄抗日纪录片,我们已经做了计划,竺校长,一个国家经历了战争的创伤之后,就是百废待兴,到时候就要依靠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去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了,一个国家被战火烧毁了,没关系,可以重新建设,可是假使一个国家在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却没有知识、技术的支撑,那就不可能振作起来。”
刘涵见竺可桢低头陷入沉思,就对摄影师道:“小刘,我在这方面是外行,这件事就交给你了,需要我做什么,就派人过去跟我说一声。”
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较好的文笔,有这些人的协助,一部纪录片对于摄影师而言实在是小儿科,不到半个月,摄影师就完成了采访、拍摄工作。后期工作纪录片揉入了一些主位面弄过来的抗战场景,比如委员长的演讲,日军的大tu shā、大轰炸……都是真实的记录影像。纪录片首先在湄潭一座大帐篷里进行了首映,不说内容和拍摄技巧如何,但说彩色宽银幕就足够引起轰动了,湄潭这么一个小地方连续放映数日,仅门票就赚了不少。
刘涵带着摄影师和一班人马以及电影放映设备去了重庆,不久从重庆给竺可桢发来电报,只十二个字,观者如云、日夜不息、收入可观。收入能少了吗?那可是连同动画片美猴王一起放映的。月底摄影师带回来一皮箱金条,摄影师带去的团队不但在重庆销售电影放映器材和拷贝,还出售大米、香皂、香水等商品,赚了个沟满壕平。小坡给带着金条去了竺可桢的办公室,竺可桢坚决不肯收,竺可桢说:“你们为浙大捐献了那么多先进实验器材、设备,那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比起这些东西,我们宁可要那些实验器材和设备。”
竺可桢不肯收金条,刘涵就隔三差五地送东西给浙大师生,有一次每人送了一块机械表,还有一次每人家里送了五百斤大米、五箱肉罐头、五十斤白糖。不久刘涵弄来一批发电设备,在浙大旁边建起一座小电厂,浙大和县城里的富户都用上了电灯、电话,一座轻钢材料建起来的电影院也投入了运营,放映的都是抗战纪录片和动画片,或者明清、秦唐等历史题材影片。每次放映电影,湄潭周边县城的有钱人都会赶过来观看,致使湄潭的旅店、酒馆的生意也水涨船高了。
小坡的保安队人数增加了三百多人,他们去重庆,在街上捡了不少残疾人,有的人瞎了眼睛,有的人断了胳膊、腿,从前这些人都在前线打过鬼子,可是如今却沦落到了沿街乞讨。刘涵将他们带到湄潭,其中失去劳动能力的人送到主位面,妥善安置,给他们配了菲律宾女佣,让他们后半生无忧无虑地生活,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些参加了保安队,一些在电影院和电厂、仓库工作。
看见这些伤残老兵,摄影师的灵魂得到了升华,他忽然产生了一个伟大的灵感,这是有一部纪录片产生的源泉,他走访了许多从重庆带过来的伤残老兵,聆听他们有关那些战争的叙述,聆听他们的恐惧,触摸他们的无畏和不屈,不久又一部纪录片诞生了,纪录片的名字为《抗战老兵》,他要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这一部只是一个,接下来他还要去井陉、去太行山、去茅山、甚至还要去东北……无论八路军、新四军还是国军,只要打过鬼子,就有资格接受他的采访,把自己的音容笑貌刻印在这部片子里。
摄影师拍完了《抗战老兵》的第一部,就风风火火地去了井陉,为保证他的安全,刘涵从保安队中抽调了一半老兵与他随行,并派了一架水上飞机供他使用。湄潭郊区简易机场已经投入使用,这个机场主要是为了新成立的航校培养飞行员,刘涵从主位面带来了五架运———5飞机和一批穿越众飞行教官,这些飞行教官在主位面学了飞行专业,却没有机会实现飞行梦想,现在刘涵给他们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他们不但可以天天与飞机打交道,还能为国家培养一批飞行人才。飞行员主要从浙大的大学生中选拔,男女不限,他们可以较好地接受飞行理论,刘涵不准备将他们投入抗日战场,这些知识青年牺牲在抗日战场就太可惜了,他们将来要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飞行教官,这是刘涵开办这所航校的真正目的。教学之余,航校会向重庆运送各种日用品和药品,获取巨额利润。航校需要对飞机维护修理,人员不能全部从主位面带过来,就地培养才是人间正道,于是这个位面国内第一座针对飞机修理的技术学校就这样诞生了,浙大学生数量有限,而且竺可桢也不同意让正在求学的学生去转学飞机修理。刘涵就从重庆招收了一批高中毕业生,结果这批高中生一到湄潭,就被浙大的一些教授看中了,抗战以来,浙大的生源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每年都招不到多少学生,一下看到这么多高中毕业生,那些老师立即就眼红了,浙大刘涵必须无条件支持,一百多个高中生就都给了浙大。高中生有人盯着,那就降低标准,有小学文化就行,毕竟螺旋桨飞机也不是太复杂,主位面国内一些农民瞎捅咕都能自己造飞行器。刘涵在重庆和云南昆明弄过来一批只有小学文化的年轻人,在技术学校一边学习飞机修理技术,一边让这大学生业余的时候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水平。
这一天刘涵去了山东,山东日伪军比较多,很久没给主位面白垩纪穿越过来的大鳄鱼喂吃的了,这些大鳄鱼可是十分珍贵的物种,可不能把他们饿死了。恶贯满盈的刘黑七身兼土匪、汉奸、杀人狂魔多种身份,他现在的身份是伪和平建国军第10军第三师师长,部队驻扎在鲁南费县城西南东砫子村一带。刘涵来到费县不久,八路军鲁南军区派出两个主力团以及地方武装和民兵长途奔袭,突然包围刘黑七的部队,经三个小时激战,全歼包括刘黑七在内的一千多伪军。八路军打扫了战场,伪军尸体交给村民处理。部队撤走后,村民把一千多具尸体拉到乱坟岗时,已经入夜,村民们回到村子里准备明天挖坑掩埋尸体,然而当他们翌日上午来到乱坟岗却发现所有的尸体都从人间蒸发了。
地处江苏北面滨海地区的赣榆县城此时正有两个团的八路军官兵在城南数十里处修建防御工事,半个月前刘涵带着小坡、林冲、孙岳山、金明混入城中,在城中向富户出售磺胺。李亚藩派人将他们请到住处,一番威逼利诱,刘涵同意每个月向他提供一批磺胺。这天刘涵带着一批磺胺送到伪军军营,李亚藩带人前来验货,小坡等人打开一个箱子,取出藏在暗格里的手qiāng,几只手qiāng对准李亚藩,随后刘涵向那些伪军承诺,只要肯投降八路军,这批磺胺出售所得钱财全部分给他们。伪军们正在犹豫间,数日前刘涵通过地下党取得联系的八路军两个主力团赶到城外,李亚藩见大势已去,只得命令部下缴械投降。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三百一十章 我是中国人
日伪军来的挺快,八路军解放赣榆县城的第三天,东海县日军就派出三千多日伪军就杀过来了,这三千人只有六百多个鬼子兵。八路军没有火炮,加之伪军刚刚投诚,还没有对伪军进行改造、整编,这个时候坚守赣榆,万一投诚的伪军捣乱就麻烦了,八路军打算撤出赣榆,刘涵却力劝他们留下来打一场歼灭战,并承诺他会帮助改造这些伪军,让其在战斗中发挥作用。刘涵援助八路军司登冲锋qiāng五百支、shou liu dàn五万枚、子弹十万发、飞雷炮五十门、zhà yào包一万个,十门六零迫击炮、五门82迫击炮、五门120毫米迫击炮、一万发炮弹。又带来穿越众炮兵组成炮兵营。随后给伪军军官们每人分了五千块大洋,士兵每人五十块大洋,这些大洋都是这些日子刘涵卖磺胺所得。这些天刘涵让八路军和伪军们顿顿大米、白面,晚上还放映露天电影,伪军们被感动坏了,都愿意跟着八路军打鬼子。
搞定了伪军,又得到这么多武器、dàn yào,八路军下定决心一定要全歼这伙日伪军。战斗一打起来,日军带来的那几门xiǎo kou jing火炮就被炮兵营的火力压制住了。日伪军面对大量简易碉堡毫无办法,一次次冲锋都被轻易击退。夜里日伪军准备撤回东海县,八路军带着投诚的伪军追杀日伪军,经过一夜激战,全歼了三千多日伪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