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抗战军火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阁序
日军为大通大路交通线,将山东大量日军派去河南作战,山东留下来的日军只有两万五千多人,为了守住占领区,日军大量扩编伪军。八路军趁此机会对山东日伪军据点开始大举fǎn gong。赣榆守卫战后,八路军将伪军混编入部队,完成整编后,八路军留下一个团守卫赣榆,派另一个团和去了沂水县。沂水县驻扎着伪军一千余人,而附近的南关只有五十名日军。八路军集中了两个主力团,八个独立营,还有一些民兵同时攻打沂水县城和南关,刘涵调来五辆百夫长坦克轰开城门,八路军战士跟随冲进城区,经过短暂战斗,俘获大量伪军和二十名日军,解放了沂水县城和南关。
八路军在山东对日伪军展开fǎn gong,把日军惹急眼了,日军派出近万日伪军对滨海根据地实施大扫荡。沂河水面上三艘日军炮艇、十多艘汽艇载着一批日军快速行驶。这时六艘半潜艇相继从水下浮出来,半潜艇上的八路军官兵肩扛无后坐力炮向跑在前面的日军炮艇射击,三艘日军炮艇猝不及防之下中弹沉没。八路军炮兵钻进船舱,这时半潜艇尾部的107毫米火箭炮已经做好了发射准备,七十二枚火箭弹砸向日军十多艘汽艇,在水面上炸出冲天巨浪,将一些汽艇掀翻。日军汽艇掉准头仓皇逃窜,却无法逃脱厄运,相继被火箭弹炸沉。
此时日军独立步兵第一旅团在沂水北岸遭到穿越众炮兵部队的猛烈炮击,八路军大部队从桥上通过,撤向东部山区。日军追击至此处,发现石桥被炸断,日军从沂水县城运来事先准备好的橡皮艇,准备渡河,这时穿越众炮兵突然发难,南岸炮兵阵地三百门远程火炮粗长的炮管喷射而出的无数炮弹不断落在日军中,正准备渡河的一个大队日军全部聚集在河岸上,给了炮兵大量杀伤敌军的绝好机会,十几分钟炮火覆盖,日军多半死于炮火,残敌向南溃逃。
数十架直升机从炮兵阵地后方的机场起飞,从空中打击溃逃的日军,三百多名日军大部被歼灭。直升机搜寻到日军独立第一旅团主力所在位置,向其投放云爆弹,随后发射火箭弹,并用机qiāng进行扫射,此次空袭干掉一千多名日军。
数日后日军第六十五师团进入赣榆境内,八路军撤离赣榆县城。日军追击途中,数十架直升机飞到日军上空,无数火箭弹从空中飞射而下,接着是猛烈的机qiāng火力,日军在地面四处乱窜,直升机进行了十多分钟空袭,撤离战场向远处飞去。日军收拢部队后继续追击八路军。向北跑出四十多里地五十辆百夫长坦克、三十辆m44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五千八路军将士正在那里等着日军。炮火足足持续了十五分钟,随后五十辆坦克带着五千官兵杀向日军。八路军官兵大多配备了司登冲锋qiāng,跟随在坦克后面不断扫射冲到坦克附近的日军,不久三十架直升机再次飞到战场,对日军进行空袭。冲向坦克的日军一片片倒在机qiāng、冲锋qiāng zi dàn之下,尾随在坦克后面的八路军战士从来未打过这么过瘾的仗,其中一些人一个月前还是伪军,现在他们也在射杀日军,可以挺起胸膛自豪地喊一声我是中国人了。
日军第六十五师团是去年五月份以二线部队为骨干组建的,其中充斥着大量新兵,即便全部是二线部队面对装甲部队和大量装备自动武器的士兵的冲击也抵挡不住,更何况还有数十架直升机的频繁空中打击。不到半个小时,日军就崩溃了。中国军队尾随日军奋勇追杀,师团长太田米雄舍弃了战马,混在士兵中狂奔,忽然一梭重机qiāng zi dàn从斜上方射下来,原来一架直升机从空中开了火,田米雄舍脑袋被打成烂西瓜,一头栽倒在血泊中。装甲部队一直追出数十里,冲散了日军大部队,随后各自为战追杀向各个方向逃散的小股日军。围剿日军第六十五师团耗费了六天时间,调动了大批地方武装和民兵,方才将大部分逃散的日军歼灭。经过这一战,日军第六十五师团损失六千多日军,算是被打残了。
这次战斗摄影师乘坐一架直升机从空中将整个战役过程拍摄下来,围剿日军残部他也跟着去了,这几个月深入一线战场,亲身体验血肉战场使他快速成熟起来,昔日那个文弱、白皙的愤青消失了,取代那个人的是一个面色黧黑、成熟、稳健的年轻人。他对重庆那个糜烂的世界失去了兴趣,开始更多的关注gong chǎn党、八路军,开始频繁往返于延安和华北抗日战场。他的纪录片在延安放映,他得到了更多人的推崇、爱戴,他为此无比自豪。
1944年九月底刘涵回到湄潭,他现在有些厌倦戎马生涯,也厌倦了生意场,感觉从未有过的疲惫,只想在湄潭这样一个清静之地好好歇歇。所幸这里山清水秀,充满了田园气息,令人陶醉。刘涵每日慵懒地躺在竹林里的躺椅上,有时候拿着一本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有时候拿着一个袖珍录音机听听音乐,还有的时候干脆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倾听悦耳的鸟鸣。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没有享受多久,就被一身铜臭气的徐连发徐老板搅乱了,徐老板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他回到湄潭已经半个多月了,就风风火火地从重庆赶过来,一见面就软磨硬泡地让他给弄青霉素。徐老板在重庆为他办过不少事情,再者这批青霉素的定金已经交了,前段时间刘涵忙着在山东打鬼子,就给忘记了。他回到主位面,给徐老板带了五万盒青霉素,货、款两清,打发走了徐老板,忽然生出在湄潭办一个制药厂,青霉素的想法。可是这个念头一出现就立即打消了,请您霉素是暴利,一旦办了这个厂子就会有无数贪婪者把手伸到湄潭,自己倒是不惧他们,打不了弄来坦克、飞机、大炮干他娘的,只是现在日本人还没赶走,为了一个青霉素就打起了内战,不值得。在国统区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掣肘,真是不自在。
这天摄影师回到湄潭,刘涵带着他拍摄的大量胶片回到主位面制成拷贝,都是八路军抗战和延安工作、生活的纪录片,这种片子是不能公开放映的,只能请来一些思想进步的浙大师生偷偷摸摸地在刘涵的住所放映,这些人看了,都生出去八路军根据地看一看的念头。送走浙大师生,刘涵对摄影师道:“今后不要公共场合放映这些纪录片,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这次我回来,发现湄潭居然出现了军统特务,在暗中监视我,过些日子跟我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要改造那里的沙漠,在沙漠里开辟出来一片一望无际的的绿洲,在那里建设一座高度发达的城市。”
摄影师摇了摇头,道:“我可吃不了那种苦,还是算了吧。”
“我要把打过鬼子的伤残老兵都带到那里,在那里建设一个世外桃源,有这枚穿越戒指,有后世的丰富资源,那里非但不会艰苦,相反还会十分惬意。”刘涵道。
“容我考虑几天,好吧。”摄影师道。
想一想利用后世的资源在一片沙漠中建设一座高度发达的城市,刘涵就十分激动,一度萎靡的精神也振作起来。这天刘涵给浙大留下足够一年消耗的物资,便带着已经做了决定跟随他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摄影师,还有小坡、林冲、孙岳山、金明,另外还带了五十多个伤残老兵,一起乘坐一架水上飞机向新疆飞去。水上飞机在柴达木河降落,刘涵将飞机送回主位面,从主位面带来数十架直升机,众人乘坐直升机进入新疆,飞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他们落脚的那个地方从未有人来过,周围两百里不见水源,到处是连绵不绝的沙丘,在大风的作用下,沙丘时常移动,今天耸立在这里,说不定刮了一场大风后,就移动到了别处。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刮大风,那风不是一般的风,每秒300米的速度,吹扬起漫天沙砾打在人的luo lu的肌肤上如同刀割一般疼痛。刘涵也是第一次见识这种流动型沙漠,置身其中才知道当初自己改造这片沙漠的豪情实在有点想当然了。刘涵暂时将众人安置在主位面,一个无风的日子,刘涵将他们带过来,又从主位面带来许多丝口袋和铁锹,大家一齐动手在口袋里装满沙子,用十多层沙袋在四面堆出来一堵三米高的围墙,围墙面对风沙的一侧又堆出来一个斜坡,围墙中间用沙袋和水泥板堆出来一座座房屋,供大家居住。
刘涵来到主位面西沙群岛的石岛,石岛面积7800平方米,岛上尽是嶙峋的岩石,海拔15。9米,为西沙群岛中将次位面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营地周围的大沙丘不断地往主位面搬运,扔进石岛周边的海水里,这些沙山平均高度在一百多米左右,有的高达两百多米,可随风移动,对营地威胁很大,必须尽快弄走。白天石岛周边经常有渔民船只经过,所以他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这项填海扩岛行动,一个晚上刘涵搬运几个大沙丘,连续几天下来,石岛周围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沙滩。
对于石岛面积的增加,那些渔民都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原来刘涵的银河系公司不久前承包了石岛扩建工程,银河系公司的吹沙船日夜不息地在此作业,渔民们都以为是银河系公司的功劳。刘涵在无风的天气乘坐直升机到达有沙丘的地方,然后将沙丘搬运过去,这样一来效率很高,不到一个月就将营地周围一百多里的数百个大沙丘全部搬到了主位面,将石岛的面积扩大到13万平方米。
水上飞机从井陉县运来数批八路军伤残老兵及其家属,改造沙漠的大军增加到将近一千人,大家在沙漠中建起一个个营地,让这片曾经荒芜人迹的地方增添了许多生气。虽然是冬天,但刘涵弄来了大量玻璃暖棚,这些玻璃暖棚都是在主位面建好的,外形很酷,呈金字塔形,每个暖棚的占地面积为六百多平方米。玻璃暖棚的地基很坚实,先用挖掘机挖出大沙坑,然后往里面填充石头,再在石头上填埋厚达三米的泥土。玻璃暖棚集中分布在营地周围,靠烧锅炉取暖,一些暖棚里面种上了瓜果蔬菜,还有一些种上了胡杨、沙棘幼苗。刘涵不打算用化肥、农药,他准备种植绿色蔬菜。植物需要肥料,人的粪便是不够的,于是就建起了养猪场、养牛场、家禽厂……都是集中养殖模式,牲畜、家禽养在沙袋、水泥板搭起来的大房子里,饲料来自主位面,产生的粪便堆在一个个小水泥池子里,拌上泥土,等到开春天气暖和发酵后就可以用了,现在的肥料都是从主位面带过来的。
每天刘涵都会从主位面带过来一万吨淡水,这些水装在一个个大塑料桶里,除了生活所需,就是为玻璃暖棚里的植物浇灌了,透过厚厚的玻璃,可以隐约看见里面浓浓的绿意。刘涵暂时还不打算建电厂,无论风电还是火电都需要向这边运送大批穿越众和设备。这里的环境还没有改造完成,带来的穿越众哪能安心待下去。没有电厂没关系,移民们主要是照明用电,使用强光手电就可以。所幸这些移民都是这个时空的人,没有见识过电视、网络,能一天三顿吃上饱饭,没有战争,就已经算神仙般的生活了。
各个营地建起了棋牌活动室,里面可以打乒乓球,也可以玩桌球,另外还有象棋、纸牌、麻将、跳棋,娱乐设施还是很完善的,只是移民们每天要干许多体力活,晚上回到家里往炕上一躺就睡着了,哪有精力去娱乐?
每个营地就是一个村子,村长是村民min zhu选出来的,平时带领大家干活,还要调节村民的纠纷。考虑到将来这里建设好了,要融入新中国那个体制,刘涵没有把暖棚分给村民,所有的暖棚都归集体所有,村民挣工分,用工分换食物和日用品。这样搞自然会存在村民干活偷懒的现象,不过刘涵相信至少第一代移民这几年内不会偷懒,因为他带来的都是穷苦人,那些伤残老兵对他都感恩戴德,没有他,那些国军老兵还在沿街乞讨,而八路军中的老兵即便有政府按期发给钞票,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但吃穿用度都无法同这里相提并论,他们感激他,拥戴他,又怎么会给他添堵呢?其实即便他们干活偷懒,刘涵也不会太在意,这些人都为抗战作出了贡献,替国家养着他们也是应该的。
残疾老兵能干的活毕竟有限,为了改造这片沙漠,刘涵又强制性地从次位面沦陷区带来一些汉奸、十恶不赦的土匪、日军俘虏,主位面的邪教组织成员、毒贩……这些人都是罪犯,自然要进行劳动改造。在这里他们被关进距离各个村子较远的营地,不允许他们与移民接触。集中营驻扎着一个营的兵力,这个营的所有官兵都是伤残老兵,他们要么断了一只手或者胳膊,要么瞎了一只眼睛。这些劳改犯都是夏季的时候弄过来的,这个时候可以在沙漠里种树了,这件事交给了这些犯人,每天从凌晨开始他们就走出集中营,拿着铁锹在集中营周围不断地挖出一排排沙坑,在里面铺上石头,然后填上厚厚的土,在上面种上沙漠植物。然后由另一批犯人负责浇水。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犯人们才会回到集中营。
刘涵每个月刘涵都会过来巡视,顺便从主位面给他们送过来水、食物、日用品。罪犯们伙食也不错,每天都能吃上肉,不过那些肉都是刘涵从主位面低价买到的感染了病毒的禽畜,经过高温处理做成的熟食,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种出来的粮食、蔬菜,喝的水也是工业污染的水。用不了几年一些人就会得上各种怪病死去,他们的尸体会包裹在厚厚的塑料布里,装在水泥棺材里,埋入三十多米深的沙坑中。
次位面沦陷区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抓捕汉奸的热情十分高涨,因为这些汉奸可以从刘涵这里换到青霉素和武器、dàn yào,主位面的犯人主要靠银河系公司负责搜罗,银河系公司通过设在世界各地的商业机构每个月都会为这里送来数百人。主位面送过来的罪犯需要经过仔细甄别,因为银河系公司的各个商业机构在操作过程难免会产生冤假错案,如果经过穿越众中的法律专家甄别后确认嫌疑犯并没有犯罪事实,那么经办此事的银河系公司相关人员就会被送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他们会被关在集中营里,进行重体力劳动,与那些犯人的区别是他们住在与犯人隔离的区域,并且不用食用有毒的食物,并且服刑到一定年限他们可以得到释放,恢复自由身,只是不能回到主位面了。而被冤枉的人会被送到主位面的印度半岛生活,银河系公司将他们的家人接到那里,在银河系公司的监视下生活。为了补偿他们的损失,银河系公司在五年内每一年为他们无偿提供价值一百万美金的日用所需。五年后补偿取消,他们就不得不在当地银河系公司开办的工厂里做工养活自己了。
刘涵不可能将太多的水上飞机和直升机带到这边,因为那需要很多穿越众飞行员。有限的运力只能全部用来运送罪犯和汉奸,几个月里犯人数量增加到了五千多人,集中营建了二十个,而伤残老兵却没有增加一个。在狱警的有力监管下,犯人们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每天能完成二十多万株沙漠植物的栽培。为了防止这些幼小的植物不被沙漠里的狂风吹倒,每一株树都要用十数层沙袋围起来,周围的沙地还要用枯草压住。几个月后各个集中营周围形成了大片大片的绿色,犯人不但给这些树苗浇水,还给施肥,绝大多数都长得挺茁壮。由于沙袋的保护,水的滋润,慢慢滴树苗周围长出了嫩草。
完成了集中营周边的绿化任务,犯人们开始在各个集中营之间种植防护林带,防护林之间挖出沙坑,铺上石头、泥土,最后覆盖上一层水泥板,路就修成了。这样刘涵只需将犯人和守备部队、集中营管理人员所需的物资送到距离村子最近的那个集中营就可以了,这条道路的地基没有用压路机压实,只是靠人力打的地基,无法通行太重的车辆,其他集中营的物资只能靠犯人用小推车从这个集中营运送过去。
随着用土量的增加,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大规模挖掘泥土会破坏环境,刘涵的环保意识特别强,为了保护环境,他特地去了主位面的陕北定边县,那里荒芜的土山比较多,这些土山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无论种树、种地都不方便,而且还妨碍了物资流通,百姓出行。刘涵决定从这些土山上取土运送到次位面的沙漠中,用于改造沙漠。他看到由于交通不便,当地工商业不太发达,没有大型企业,许多百姓缺少就业机会,以银河系公司的名义同政府签订了协议,雇佣了十万挖山工人,靠人力挖掘取土,一部分土壤带到次位面,一部分土壤用于填平周围的山沟,等到土山被挖掉,山沟填平了,就会制造出一大片平地,用于植树造林,银河系公司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五十年的合同,政府规定银河系公司造出来的平地必须种植树木,树木成材后,政府给银河系公司一定经济补贴,刘涵算了一笔账,即便种上速生林,也不会亏得太严重,因为他仅需支付工人工资和树苗钱就可以了,多向次位面卖一些青霉素,就能改造两个位面的环境,还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数不清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穿越抗战军火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日军的末日
二战即将结束,那些主要参战国在战争中都把一切资源用于生产军火,制造了海量的武器、dàn yào,德国、意大利等欧洲轴心国投降后,欧洲战胜国除了自己制造的,还有缴获的大批武器、dàn yào堆积如山,对外出售吧,现在世界上仍然在打仗的都是穷国,他们更需要无偿援助,而不是采购,因为他们根本没钱买,无偿援助他们,他们也付不起运费,出售武器的国家反而要倒搭许多运费,太不合算。但从政治上考虑有些国家还得伸手帮一把,只是就不能援助那么多了,思来想去只有销毁,可是销毁这些武器、dàn yào也要巨额资金,dàn yào毕竟不能在人口聚集的地方销毁,会造成污染不说,还有可能吓到百姓,甚至危及生命。这可把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愁坏了。
作为一个军火商,刘涵用他那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巨大的商机,他要将各个国家的武器都买下来,这个时候采购武器、dàn yào,价格就行同白菜,和白捡差不多,无需付钱,战后这些国家都陷入经济低迷,他只需向这些国家提供食物,然后签下一个帮助他们销毁武器、dàn yào的合同,就可以弄到那些武器、dàn yào。
刘涵通过在各国销售青霉素的渠道,很快就找到了代理商,暗中操作这些代理商,向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市场供应食物、药品、塑料制作的生活用品、衣服等物资,迅速取得了这些国家政府的认同,顺利地与政府签订了销毁武器、dàn yào的合同。刘涵频繁往返这些国家,从一个个仓库进进出出,里面用于装备陆军的武器、dàn yào随之去了主位面。也不知道这些国家究竟制造了多少武器、dàn yào,仅仅一个法国,刘涵就搬运了一个多月。等到将除了苏联以及被其控制的国家所有需要处理的武器、dàn yào都搬运到主位面,刘涵足足瘦了十多斤,没白天没黑夜地忙活,谁也受不了,不瘦才怪呢。
历史上1945年8月8日苏联将对日宣战,这一天的九日凌晨零时,150万苏军就将兵分三路杀入中国东北。苏军进入东北后,一边打鬼子,一边将东北的工业设备、火车、矿产大批运回国内,这些工厂设备很多都是日本人侵华期间从国内运过来,或者就在东北生产的,中国饱受日本欺凌、压迫,付出了多少代价,就这一点补偿却还要被苏联人抢了去。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涵无法忍受这个事情的发生,他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做点什么,为中国留下一些工业的种子。
7月8日刘涵秘密进入沈阳,在沈阳兵工厂附近,刘涵从主位面带过来八千远征军官兵以及三百辆百夫长坦克、两百辆装甲车。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不断将关东军老兵抽调去跟美军拼消耗,现在关东军大多是国内补充的老头和半大小子,缺乏训练不说,武器、dàn yào也不足,守卫东北与苏联边境线几处要塞的日军武器、dàn yào倒是充足,但沈阳这样的守卫部队却缺qiāng少弹。
三百辆坦克插着苏联的旗帜,向兵工厂冲过去,守卫兵工厂的日军稍作抵抗,就仓皇逃窜了。中国军队很顺利地占领了兵工厂。
刘涵刘涵派出一个装甲团和防空营前去攻打机场,他将工人组织起来拆卸设备,他担心日军炮击工厂,或者派飞机轰炸工厂,先将仓库里存储的武器、dàn yào送到主位面。一些大型机器设备只需卸下地脚螺栓,刘涵就能送到主位面,很多没有紧固在地面的设备、机器可以直接送过去,在数千工人的忙碌下,日军驻守沈阳的部队向兵工厂发动了进攻之前,刘涵就将所有的设备、机器、工人全部搬运光了,没有给苏联人留下一枚螺钉。
东塔机场也顺利地攻下来了,紧急起飞的日本飞机全部被毒刺导弹击落,缴获了十几架没来得及起飞的飞机。飞机场全部搬空后,刘涵率部攻下车站,将停在车站的所有火车全部运到主位面,另外还有厂房里的维修火车的机器、设备、备用件,以及仓库里等待运走的货物。日本人在东北留下的好东西太多了,小丰满水电站、钢铁厂、矿山、船厂……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留下谈何容易?忽然刘涵眼睛盯在了铁轨上,他一拍脑袋,“妈了个巴子,老子真是笨死了,只要拆除了铁轨,苏联人就什么东西也运不走了。”
于是将所有部队全部集中在铁路沿线,留下一批部队抵挡日军的进攻,其余部队抓紧时间拆下铁轨、枕木,翌日刘涵给朝鲜茂山的抗联发去电报,让他们尽快进入东北拆除铁轨。时间紧迫,必须赶在苏军进入东北之前尽可能多地拆除通往苏联的铁路,这近万兵力既要抵挡日军的进攻,又要拆除铁路,不够用呀!看来只有将井陉县的虎贲团和铁血团弄过来了,刘涵一口气派过去五架水上飞机,给井陉县的八路军送去沈阳兵工厂缴获的武器、dàn yào,回来时运回一批铁血团和虎贲团中的南京保卫战中的老兵。这批部队交给林冲指挥,送到黑龙江,拆除哈尔滨周边的铁路。水上飞机每五天飞一趟井陉,一次只能运来四百多人,杯水车薪呀!还是发动老百姓拆铁路吧,虽说东北人在日本人十四年残酷统治下许多人都失去了血性,但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看到了利益,不要说拆铁路,就是拿起qiāng打鬼子都肯干的。
1...118119120121122...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