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活着就
杨恒相信,现在在他的家中,不说完全没有外人的探子吧,可以说基本能够杜绝了外人的探子的存在了,也就是在铁路方面,那是没法完全清理的一个地方。不过,那个地方,不需要杨恒担心,李二就会安排人把一些不该有的人给清理出去了,要知道,这铁路对李二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所在呢。(未完待续。。)
混在初唐 第四三五章 铁路的问题与通信的改进
随着铁路线路的增长,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关于会车的问题,因为是单线行车,那么,就要存在会车的问题。
在整个铁路线上,会有一些小站,在小站这里有的是并行两条铁路线。有的会是三条或者更多条的铁路,这些多出来的铁路,没有多长就是一些分叉,是为了让火车会车时停车使用的,也有的地方在一端会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为了让马车牛车直接赶上火车来用的,这是装车岔路。
这会车的岔道是有了,可什么时候需要会车呢,在最初,线路短的时候,因为火车很少,所以,这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随着线路的增长,火车的数量也开始增多,甚至修路用的车辆也多了起来,现在是有几个列车在同时运行运输石子跟道轨枕木。
前面已经说过,那电报机完全可以为铁路的会车信号做出提示,不过,还需要专门的设计,才会使这信号能正常使用,甚至,杨恒还需要让道岔的工作正常如否,是否到位,要有专门的显示,这样``在两个停车会车的地方都会有专门的指示信号,会有专门的值班人员在控制这些信号,这需要把这些值班人员进行专门的训练,其实,信号很简单,而值班人员却要相当尽职,否则,就是信号再好,这人员不尽职,那该出事故的还是要出事故。
这次,杨恒是采用了双线路指示,一条线路,是一个多路的电报线路。它需要有一个接线员在控制。每当有火车经过一个站点的时候。就会从这个站点发出信号,经过总机周转,会通知下一站说对面火车来了,如果在背后的方向也有火车发出的话,这个站点就会把最先到达的一列火车的道岔给扳进等候铁路,等后一路列车过去之后,这路列车会继续前行。
另一路信号是,有火车经过站点之后。这个站点在通知总机的时候,也会通知下一个站点,说火车来了,还有,就是道岔的信号,这个道岔信号会通知这个站点,这个道岔是在什么方位,站点值班人员会用信号灯通知扳道岔的人员,或者直接安排人员出去扳道工去扳道岔,而道岔扳好没有扳好。一个是这个道岔工的汇报,一个是信号的显示。
除了这几路的信号显示的线路。还有两路电话线路,这个是一个个的电话亭在路上,让铁路检修工来使用的,当他们发现铁路有故障的时候,他们会在最近的电话亭发出信号,通知总控室,总控室会再用电话通知故障路段的两个站点,甚至相关的站点,让路上正在运行的火车在就近的站点停止运行,等待铁路故障的维修完成。
这样,久在深闺的电话,也第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不过,此时的电话已经给改成了轻型化的电话了,已经跟前世的那种军用电话相差没有多少了,除了外壳不是用塑料制成的以外,基本杨恒是抄袭了那种便携式的电话机的形状了,就是外壳是用木头制成的,自然,还有一种台式的电话,这是放在房间里面使用的电话机,不过工作 原理并没有变化。
同样,这些电话所需要使用的干电池还是没有研制出来,所以在便携电话机上,杨恒是采用了头戴式的电话听筒跟话筒,而摇柄则是采用了两种功能,第一种功能自然是用来振铃的,在振铃出去之后,会有一个电路把振铃的电路给隔断,然后这个摇柄需要继续摇下去,他是要给电话机提供一个电源来使用,这也算是一个创新吧,不过,这种电话,在接到振铃的时候,必须把摇柄摇起来,然后才能接听电话,往外摇就好说了,直接摇下去,不需要停顿,直到通话完毕。
“学文,这个,可是你不厚道了,你这个电话,一定不是才发明出来的,我早就听到这个名词了,不过,我没有真正去注意而已,你给朕来解释一下吧。”
李二真的有些不高兴了,可,你不高兴又怎么样呢。
“陛下,这个电话,不是臣要瞒着陛下,而是这个电话当时研制出来的时候,还不太成功,就是现在也不太成功,里面一个重要的部分还没有制造出来呢,可这铁路的线路已经很长了,那么臣是必须要拿出来使用了,否则,这火车出现事故该怎么办,尤其是有重要人物,或者重要的运输项目的时候,每个站点,都需要加双值班人员,这样才能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
“你所谓的不成功是什么意思?”“陛下,你可以拿起电话来听听,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杂音。”这电话里面有一个嗡嗡的交流声,这也是用交流电滤波不充分而造成的,如果用干电池,就没有这么一个现象了。
“嗯,果真,这声音听起来并不是很清晰。”“陛下,你再用这个电话看看,这个是便携电话机,尤其是在作战的时候是最适合使用的了。”“嗯,这个一直摇着电话,如果时间长了,这摇的时快时慢,声音也会有大有小,很容易听不清楚。”很快,李二也发现了这个电话的缺点在哪里。
“那,这个电话在战场是不能使用了。”“是的,陛下,这电话如果放在战场上,就必须由清晰的声音,就是声音轻一些,也要清晰,否则,不能上战场,上战场反而容易误事。这还是臣进行了多次改进之后才有的结果呢。”杨恒叫屈道。
“好吧,朕就赦你无罪,不过,你那电报有专人负责,体育有专人负责,这个电话是不是也有人负责呢?”李二自然而然的会想起,甚至认为,杨恒肯定会安排一个弟弟来负责电话这一块的。
“是的陛下,他就是臣的另一个堂弟,杨坤。”“成,朕同样给他一个从六品的监丞的官职,也并入你们那个信息监,归在你的管理之下,而你的官职的名称就改为电信少监好了。”“谢陛下恩典。”
于是,杨恒以及他的三个堂弟,现在都有了一个正式的官职了,而其中以杨恒的官职为最高,正四品,杨虎次之,正五品,杨礼杨坤更次之,从六品,自然,这职责是不一样的,相对杨虎来说,他们两个的职责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主要就是培训一些接线员,还有培训一些线路检修员,甚至设备检修员,如果有检修不了的东西,他们会直接前去检修,而杨恒则是给他们收尾的,那必须是他们也干不了的事情,这才让杨恒来干。
在有了电话机的同时,相应的,一些大臣的家中,都立时也跟着安装上了电话机,甚至是有人都把电报机给撤销了,不过,李二的皇宫里面的电报机也没有撤销,电话机也跟着安装了不少,同时,杨恒跟皇家又联合开办了一个电话电报机厂,这里面专门生产电话机跟电报机,甚至还有铁线跟电话线。
现在再通过热气球在空中观察,就发现一个个的电线杆四处林立,蛛丝一般的线路顺着铁路甚至顺着一些公路扯向了四方,不时会有背着一个包的人骑马通过电线的下方,这是检修线路的工人。
大唐的气息,越来越向现在化接近了。要说大臣们没有意见么,自然有有意见的了,可是,用电话电报的大臣也不少,这意见还没有发出来呢,就没有了声息,甚至,他们家中也安装上了电话机,方便呀,如果想找谁,甚至去拜访谁,只要用电话打个招呼,对方就会在家中等着了,多好呀。(未完待续。。)
混在初唐 第四三六章 轮渡火车
“学文,大侄子,叔叔又来求助了,这铁路又一次要修不下去了。”三叔再次来到了杨恒的面前,看来这次遇到的事情更加的大了。
“怎么了,三叔,又遇上了什么麻烦?”因有好长时间,这修建铁路的事情都是交给三叔来负责了,就是图纸,他都没有经手过,所以,三叔遇上了什么困难,杨恒其实是猜测不出来的。
“这大山好过,小河好过,可这大河真是难个过了,大侄子,我们再过十几天,就会修到一条大河的边上了,我们也曾经考虑过用当年你修铁桥的时候的办法,再挖一条分河出来,然后在上面修建桥梁,可是,经过验证,这里行不通,大侄子你看。”
“哦,三叔,你不要着急,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了,走,我们坐热气球前去。”现在,杨恒设计的热气球的速度并不慢,甚至都超过了火车的速度了,再说,在天空飞行,甚至可以抄捷径前进。
这铁路越来越脱离了直线前进的方式,而是随着地形不时会有弯拐过| ,有的地方是大山,而此时他们却没有开通大山的能力,自然,也是需要拐弯顺着山脚前进了。
“大侄子,把热气球升高,我们从山顶过去,当初侦测这里的路线的时候,我们可是在这个山顶来回翻越了多次呢。”“好,那就继续升高吧,啊不好三叔,我们遇上对流气流了,你坐稳了,我还要继续高升。”瞬间。热气球摇摆了起来。而且幅度比较大。此时,往下落是不可能的了,下落,很容易碰上山脊,让热气球损毁,人员受伤,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继续升高。也只有这样,才能脱离这段对流的气流范围。
杨恒知道,在高空,这气流并不是一直都是那个样子的,而是分段的,在一定的高度会遇上强的对流气流,而过了这个高度,或者就会碰上风平浪静,也或者会碰上反方向的强对流气流。
“哎呀,吓死我了。大侄子,你是怎么知道。往高里去就会避免这个对流的气流呢。”“我也只是碰运气而已,三叔,以后呀,这个地方你就不要坐气球去了,都用火车吧,等真正需要气球的地方,你再坐气球,而且,你也知道了怎么处理应急的事情,幸亏呀,这次我们并没有把那些压箱子的重物给扔了,不然,我们真的很难躲避这次对流的事件呢。”
也许是季节的原因,当初三叔在这里来来回回几次都没有碰上什么对流气流,而这次却让杨恒给碰上了,不过,如果三叔早碰上,现在三叔却不一定还坐在上面了,杨恒真的是出了一把冷汗,不是为这次,而是为三叔以往的幸运。
“大侄子,你看,前面就快要到河边了。”这时,杨恒又一次把热气球降低了高度,悬停在众人的上方,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而在远处则是一条大河。
“三叔,你就没有想过,顺着河边看看,能不能找一个窄的地方绕过去么?”“不成的,大侄子,前面的河流是没法绕过去的,必须穿河而过了,要不,我们在上面修建一座桥梁吧?”
“这个,很难,临时我们还没有那个技术,而且水泥也不达标。”“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修到这里为止了。”
“三叔,这个,你不要着急铁路你们继续修着,在河边修一个小站,而且这个地方要多放几条铁路,对了,还要在河边修一个码头,要足够大,而且还要开采一些大的石头在河边修建码头了,既然不能修桥,那么我们用船把火车给运过去好了。”
“什么,大侄子,你没有发烧吧,怎么说胡话呢,这船能够运输火车,怎么运,一节,一节的运过去?”三叔还真的去摸杨恒的脑门,看他是不是发烧了呢。
“嗨,我说,三叔呀,我没有发烧,这个是我早就计算好了的,这铁路呀,早晚会遇上河流的,那么,就必须用船来运输了,小的河流我们可以建桥,这大的河流我们现在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建桥的,就是真正水泥达标了之后,我们也需要一些大船来辅助建造桥梁,所以说,这大船是少不了的,而现在,我们就只有用轮渡把火车给渡过河去了,不过,不是一节一节的过,而是把船给串起来,让一列火车正好放下,然后这很多艘船并成一艘大船行驶到对面,让火车上岸继续前行,现在你的目标就是临时先在这边修建一个码头,接着到对岸去修建一个码头,并修一条能够容下一列火车的铁路,等船造好了之后,你们再继续把铁路修建前行。”
“成,大侄子,那我听你的,就在这里修码头了,还有小站,有五条岔道够了吧?”“临时你可以修建那么多,不过,我认为你还是要把空间给留出来,我想,到了对岸之后,或许这铁路就不是一条铁路了,也许我们会在这里进行分叉,让忒冷奔向几个方向呢,这样,这里修五个岔道,就有些少了,而且对岸会修建的更多,还有,三叔,既然修小站了,两边都需要修建一些人行天桥,这轮渡呀,少不了会有人经过这里,那么就不能让他们穿过铁路前行,所以,修建一些天桥,让人经过上面行走是应该的。”
人行天桥,这个,三叔在别的小站,也不算小站了,应该是大站,也是修建过人行天桥的,本来,杨恒是想修建地下通道的,可仔细考虑之后,感觉不成,这个时代的雨水还是比较充足的,这地下通道,很容易会让雨水给灌满了,一旦灌满了雨水,一个是不能通行了,另一个是,还危险,如果有人在下面避雨呢,一旦来了急雨,那人不就在里面给淹死了么,这种事情不能做,就是在路上有一些地方是需要有横过铁路的马路的时候,杨恒也是采用了高架桥的方式,让铁路在一段路之间提高了一段,以致不会让下面的道路遭受水淹,甚至这段路他都要给他们加修的比两边的田地要高一些,这样,就不会出现任何的危险了,甚至人们在穿过铁路的时候,有时都不需要经过正路,经过铁路高架桥的桥洞,都能过去,就是有的地方需要矮着身子前行。
“大侄子,你这也想的太远了吧,你就认为这里会有人过河?”“三叔,你看河的两岸,在远处是不是都有村庄,而且在远处,好像还有一条大道呢,还有,那边也有船在运人过河呢,你说,如果这里的轮渡每天过河的次数多了,会不会有人到这边来过河呢,对了,你看那边,在两边都有不少的人在等着过河呢,那个小船,一天能渡过几次呢?”越看,杨恒越感觉,这个买卖可做,其实就是不收过河钱,这坐火车的人也可以多几个人呢,有的人或许路程短,不愿意坐火车,可到了这里,坐一段路的火车,那也是有可能的了。
“成,大侄子,那我听你的,就在这里修建岔道,修建人行天桥,还有什么,造船,你预备在哪里造?”“嗯,我看上游那个地方的河面也很宽广,三叔,你让人测过深度了么?”“那个地方呀,是最深的,我之所以选在这里过河,就是因为这段的地方有些浅,所以我才打算让你在这里建桥,可是,还是不能建桥。”三叔有些失望。
“哈哈,三叔,这桥,一定会建的,不过,那需要很多年以后了,现在么,你在这里修一个码头,在上游那个地方也给修一个码头,还有,把那片给开平了,我要在那里建造一个船厂,还有,修一条铁路直接到那边去。”(未完待续。。)
混在初唐 第四三七章 造船厂
在大唐造船,那么开始肯定是用木材来制造船舶了,所以,杨恒把小叔给安排到了造船厂来负责造船事宜,甚至,杨恒直接给了小叔一个船厂的厂长的职务。
“小叔,我对船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也需要达到及几个标准,一个是,这船的宽度至少要达到一节火车车厢的长度,还有一个就是,这船,我需要用蒸汽机当做动力来驱动船的运行,临时来说,我们最先制造的是,要制造出来二十艘船,这二十艘船需要它们能够串成一个长列,然后让火车开到上面来,再把火车运输到对岸去,等这二十艘船真正合格了之后,这个船厂就可以正式制造一些江河用的大小船只了,甚至也可以制造一些海船,因为我发现,船厂这个地方的河流,无论是深度,还是宽度,甚至说是让船经过大河进入大海,都是可以的,所以说,这里完全可以制造出来一些中型大的海船的。”
“好的,大侄子,我正愁着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干了呢,这正好是给我一个新的挑战,我喜欢,不过( ,在造船之前,我想先去找一些造船师来。”船,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虽然小叔的木工技术已经很好了,可是,在造船方面还是不成的,一个是这造船,需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木料,还要考虑船的各方面的平衡问题,所以,一些老的造船的技师还是必须找的。
不过,这个恨好找,只需要打听哪里有船厂垮了。厂里的工人都解散了就成。作为一些作坊来说。都是今天这里会有一家垮掉了,明天又会有一家成立了,就是如此,而杨家的造船厂临时还处在一个保密的状态,所以,去找几个造船的技师过来,还是能找到的,甚至也不需要担心会有什么外人安排进来的探子。
“学文。听说你最近又建造了一个造船厂,难道你要往船运方面发展不成?”李二再次把杨恒叫进了皇宫,他已经听说了杨恒建立了一个造船厂的事情。
“是的,陛下,臣建立了一个造船厂,不过,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火车渡过一些河流,因为以后的一些铁路的建设中,经过一些大型的河流,那是必须的了。而这些大型的河流,目前我们还没有那个技术用来建造桥梁。所以,我打算先用船把火车给渡过河去,这样,渡火车的船就需要不少了,还有一个就是,必须,你不认为,我们大唐的河流没有利用起来么,就说我们长安城里,甚至周边吧,大船也许不成,可是一些小船,那完全可以是在这些河流里面行的开的,如果把这些河流都利用起来,也许我们的运输事业,会更加的广阔呢。”杨恒不无蛊惑的对着李二说道。
“嗯,也是,你这一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这用船运输呀,一艘小船,就要比几辆马车运输的力量要大,而且所需要的人力兽力要少。”
“陛下,臣有一个新的技术,就是能用蒸汽机带动船的运行,以后,这船呀,就不需要用浆来划水了,就是需要用桨,那也是用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还有就是,逆流,这船也能快速的运行,陛下,你认为怎样。”
“好,那朕马上让他们组织一支船舶运输队出来。”“陛下,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我看,还是让朝廷拍卖一些河流的船运资格吧,如,黄河,让某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共同运行,长江,让谁来运行,近海,让谁来运行,陛下你看?”
“这样,可以是可以,可这样这些河流不就不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了么?”李二担心的说道,“这个,陛下,不要担心,臣认为,朝廷可以在兵部成立水军部,水军部下属有什么黄河大队,长江大队,运河大队,甚至以后还可以成立一个海军部,具体怎么分工,就需要陛下自己安排了。”
“好,你这个想法不错,朕可以让一些适合水战的将军专门成为水军将领。”其实,在大唐也不是没有水军,主要是用的不多,所以都是一些军队的附属军,并没有专门的水军编制,甚至将领,而杨恒的这个建议,真好入了李二的心了。
“那,你说,学文,你的那个什么热气球,是不是也可以成立一支什么天军部队呢?”这个李二,竟然会抢答了,他终于反应过来了,还有热气球也可以利用呢,这样,不就是在天上还有一支军队了么,如果让热气球上的兵士往下射箭的话,那仗还有不赢。
“陛下,以臣看来,不要叫什么天军了,就叫空军吧。”“嗯,嗯,也对,刚才朕是随便说的,那么就叫做空军了,在兵部再设立一个空军部,这样我们就水陆空,三军都有了,这,竟然是新的三军呀,不错,哈哈,哈哈,不错,不错,来人,宣药师前来。”
有了新的想法,自然要有专业的人士来商讨,而这专业的人士,自然少不了李靖李大将军了。
“陛下,臣同意这个设置,学文,不错,不错,你真的不错,我们大唐,从此以后,这仗就算是战无不胜了,还有,我们这些将军也应该退役了,以后的战争,已经用不上我们这些人了。”说着,说着,李靖有些沉闷了起来。
“药师,此话怎讲?”李二有些纳闷了,李靖这是怎么了?“陛下,你看,这仗以后怎么打,斥候,不需要派了,只需要安排一支热气球的军队上天就成了,然后他们就会观察到地方的动静,就是我们的军队中了埋伏,这空中的支援也很快就能支援到了,甚至后方的军队经过铁路,甚至经过船运,很快就会运到战场上来,这样,这仗还需要继续打下去么,对方是必败的么,而我们的将军需要干什么呢,只要坐在那里下个命令就成了,什么斗智斗勇都不需要了,你武将厉害是吧,我只要安排几个热气球,让上面的士兵往下射箭就成了,甚至把强弩都可以运上去,什么样的将军我们打不死他,什么样的敌营我们攻不破呢,如果,如果再用上学文开山用的那种火药,这仗还需要大将军的指挥么,只要安排个旅帅什么的就可以指挥了。”
果然,杨恒用的火药还是被人给发现了其他的用处,不过,他也没有隐瞒不是么。
“这,关火药什么事情?”“陛下,难道你认为学文修的铁路,甚至之前修的那条驰道就那么容易么,要知道,其间可是有很多的山岭的,这些山岭凭着人力就能够挖通的,还不是用火药炸,这一炸,就是一片,我看这些火药用来攻城,那是最好的了。”
“学文,你来解释一番。”“陛下,这个,臣没有跟陛下汇报,是臣的错,不过,陛下你已经见过一种应用了,就是那个蒸汽炮,当时就有一种开花弹是用的火药呀?”“奥,奥,那个呀,朕以为那是蒸汽的原因呢,哈哈,好,好,好。”还有什么要说的,要说埋怨杨恒,那真的是埋怨错了,杨恒这些年可没有把这个火药瞒着李二,而李二也没有往这上面想不是么。
“李大将军,我想,你也不要过于沮丧,这军队是先进了,不过,一些东西,也许临时我们的邻国是制造不出来,可三十年之后,五十年之后呢,所以说,在达到一定条件下,我们的军力会平衡的,到时,还是会需要有专门的将军存在的,而大将军你们现在的任务是要选取一部分学员出来,让他们学习你们的一些军事才能,陛下,臣认为,现在成了一所大唐军事学院是时机,应该成熟了吧,一些将军完全可以给扔到军事学院里面去教书育人去。”(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