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活着就
“你们吃的什么,给朕也来上一份。”李二自己先开口要了起来,“陛下,要不要让奴给来试尝。”他后面的一个太监低声的说道,“不用了,这里都是朕信任的人,你下去吧。”李二很大度的摆了摆手,让那个太监下去了,他相信,杨恒是不可能害他的,既然给留了座,那么自然这安保也会注意的,再说,让你试尝,我还能吃到热乎的食物么,我出来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这个,李二真的是想对了,给他上饭食的竟然是豫章跟长乐两人,为啥呢,这个杨恒也是担心李二不相信他呀,那么就只好麻烦这姐俩了。(未完待续。。)





混在初唐 第二九三章 第一届大唐美食文化节(二)
当李二到来的时候,或者说是这第一个段落,到此已经算是结束了,正好也到了中午,正是午饭的时候了,人们正好喝着小酒,就着手抓羊肉,吃着粥饭,或者是肉糜则就算是一个上午过去了。
杨恒看着众人的脸色,还不错,众人都比较满意这个安排,虽说吃的很简单,可也很有特色,甚至还能让人深思。
“来,学文,给朕说说,你为什么要办这么一个活动?”那个,我应该说你是明知故问么,你给我装糊涂,可杨恒自然是不敢问的了,还要好好的回答。
“回陛下,这不是事赶事赶上了么,几位股东想比试厨艺美食,那么还不如办这么一个美食的聚会呢,所以臣就匆忙准备了一下。”
“嗯,不错不错,这也正和朕意,好好宣扬一下我大唐的美食文化,更要显示我大唐之美。接下来还有么?”看来李二所关心的是这件事情,不要他刚来,这就结束了,自然,杨恒也不想这么快结束的,下面才是真正的美食呢,上午,那 只是食物发展的历史。
…………
“茶,对我们华夏来说,这算是一种新式的饮料,茶,起初是作为一种药材来使用的,据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茶在前朝才正式作为饮料的。”看众人食罢,杨恒又来到了前面开始了下午的节目,自然历史过去,那就是享受了。现场现在已经上来了一群侍女。她们端着三种茶具来到了众人的面前。
“各位。现在是休闲时间,让我们先来喝茶吧,这里有三种茶,一种是我这里特产的泡茶,一种是平民茶茶砖,还有一种是五味煮茶,你们各人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茶来喝。”
杨恒选择的自然是现在最流行的三种喝茶的方式,五味煮茶。那是一些文人墨客,或者说是一些哲学家们喜欢的一种喝茶方式,他们喜欢这茶中的变味,算钱苦辣咸可算是五味俱全了,他们甚至能够说出几百种的变化方式来,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能够喝出来呢,还是装逼,好像他们不这么喝,就显得他们没有学问一般似得,他们的喝法是自己慢慢的煮。慢慢的往里面添加盐巴,姜。动物油脂,甚至一些其它的调料。
而选择最广的自然就是杨恒这里的泡茶了,他们很喜欢侍女倒茶的这种姿势,就跟跳舞似得,显得赏心悦目,甚至有一种喝茶赏美人的意思再里面。
还有一种选择最少的喝茶方式,那也是煮茶,不过是不放任何调料的煮茶,就是把茶砖扔在锅里煮,然后用大碗分着喝,这样显得粗狂,这算是野兽派的喝茶方式,不过杨恒发现这么喝茶的平时都是喜欢杨恒家的茶叶的,看来他们也是在装逼了,显示他们是武将怎么着。
既然有茶,那么自然会有茶点了,这也算是美食之一了,茶点,杨恒并没有如往常一般上什么西瓜子冬瓜子啥的,而是上来一些特色的小点心,只是为了看,而不是为了吃的。
这个时候的点心是称为菓子的,也是大厨们在现场制作的,而人们则是在一边边喝着茶,边聊着天,然后就是在评论着大厨们做点心菓子的手艺,甚至这个菓子的样式是如何。
所谓点心菓子,自然没有杨恒做的那些点心,而是一些传统的点心,如七返糕,水晶龙凤糕,还有什么满天星,木蜜金毛面等等糕点。
没多久,大厨们就做出了几十种的糕点菓子,一一端到了客人们的面前,不过这只是用来看的,可没有人会去吃它,为啥呢,这刚刚吃饱了饭,还哪有地方再吃这些糕点呢,再说,里面还有大部分人是不吃三顿饭的,这个时候那就更加的不饿了。
为了赶时间,当糕点师们撤下去的时候,面前的场地立即变成了一个炒菜的大厨房,很多的厨师再一次耍开了他们的手艺。
煎煮烹炸,大厨们可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了出来,这一次才算是最赏心悦目的一次厨艺展示,前面展示的则是艺术,此时展示的才算是真正的厨艺。
为啥这么说呢,如果说这是一场考试的话,前面的脍鱼,烤全羊,甚至是煮粥跟煮肉糜,都算是共同课目,也是基本课目,就算是糕点,那也算是基本课目,虽然各有不同,可味道都是基本差不多的,而唯一的不同则是各种的花式,可这炒菜,那才算是他们真正的厨艺展示了,这个,那真是各有绝招,要考验他们的刀工,调味,甚至是速度,可不是让人参观的,自然最后还要有装盘样式的搭配了,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如果是一团乱麻的话,那也上不了大席不是么?
“撤茶水,上菜,由厨师各自介绍自己的菜式。”为啥这么办呢,因为一些菜式,杨恒都不认识,甚至都没有吃过,那自然要让厨师们自己来介绍了,他可不想丢丑。
“我这是真正的鱼脍。”上来第一个是没有动刀的一个大厨,起先杨恒看到他拎着一条活鱼,杨恒以为他要做糖醋活鱼一类的菜品呢,他上来竟然是这么一句话,而再看其他的大厨,他们甚至在点着头,看来这个厨师应该是名厨了,或者是要给杨恒以脸色看看,不过再一思考,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他在示威的话,那不是直接否决了前面的那些脍鱼的厨师么。
可当他动刀的时候,杨恒才真正理解了他那句话,这是真正的鱼脍,是啊,这才是真正的鱼脍,平时人们也就是在冬天吃鱼脍,也就是切冻鱼,而他,怎么说呢,可以用老杜的一首诗来描述“姜候设鲙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冻昧鱼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杨恒感觉,也就老杜这首诗才能描述眼前这个厨师了,甚至看他鲙鱼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呢,就是当场的客人们也是很了解这道菜,还有一点就是,众人竟然是喜欢喝烈酒吃鱼脍,杨恒也很好奇的放进嘴中一片鱼脍,很鲜,真的很鲜,甚至连一点的腥味都没有,看来鲙活鱼跟鲙冻鱼是不同的,还或者此人有什么秘方,不过,里面怎么会有酒味呢?
“你这是?”“驸马,对不起,这鱼脍是借你的烈酒我新创造出来的一种吃法。”那个明白了,原来他是用酒来处理过这条鱼了,而且还要保证鱼是活的,这也算是一个创新吧,而杨恒发现,在场的客人都好似是吃过这种食物了,可怎么就他没有吃过呢,啊,对了,杨恒也没有到谁家去参加过什么宴会呀,这一道脍鱼直接就把其他的厨师给压制了下去,竟然是独占鳌头了。
再接下来,虽然也都各有特色,可竟然再也没有这味道超过这鱼脍的了,像什么鱼羹,虾羹,驼蹄羹等羹汤,还有各式的素菜菜肴,甚至还有各式的炒肉,都没有超过这道菜的,不过杨恒并不是很喜欢这种生鱼片的菜肴,为啥呢,他还是担心这生病的问题,要知道在古代可是有一些人是在吃鱼脍以及各种的脍肉而生病的,在这些生食的身上还是有一些致病菌或者是寄生虫的,而前面的一道鱼脍杨恒只是为了渲染气氛,这一道菜,则是他没有想到的。否则杨恒会直接给取消这道菜的,再说,这道菜唯一的还是刀工其它并没有什么,而唯一就是厨师利用了杨恒酿造的烈酒而已,也不是多么的出奇。可这不是比赛,如果是比赛的话,杨恒会给他最低分的。(未完待续。。)




混在初唐 第二九四章 第一届大唐美食文化节(三)
在几十年,或者是上百年后,会有一位将军说出一句名言出来,“物无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所以此次杨恒办的这场美食,严格来说,还真算不上是美食。
为啥呢,从各位厨师看来,他们主要还是秀的刀工,秀的山珍海味,而唯一就缺少了味道的搭配,这也不能怪他们,虽说从前朝开始,这吃文化就开始大兴,可终归中间有了几十年的战乱,而此时也就刚刚稳定下来,贞观之治也不过刚刚开始而已。
再说,杨恒办这场活动,也不过是赶鸭子上架而已,只是因为感觉一场年会要变味了,这才紧急组织了这么一出而已。
既然说是美食,那前面的只能算是开胃菜,而主食还没有上桌呢当客人们酒水尽兴了的时候,场上又一次有了变化,所有的煎煮烹炸的炊具都撤了下去,而现在上来的则是一些面板,擀面杖,甚至还有一些锅灶等设备,这是要为主食做准备了,要说这个为啥能这么快撤下去,布置上来,自然要感谢杨恒的一些发明 了,在现场他可是采用了很多的新式的煤球炉,有单煤球的,也有多个煤球的,总之,这火焰大小,缓急,都可调,这才是烹制出美味菜肴的保证,不过,同样也是缺少了一些特殊的味道,前朝曾经有人说过“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黄火,气味不同。”可这条件也是达不到不是么,也就是在烤肉的时候是用的木炭火,而其它的都是用的煤球。也就是所谓的石炭了。
“既然是大唐美食。那么我们耳熟能详的胡饼。饆饠等胡食就不适合上了,自然,我们大唐而已不是离了胡食就不能吃饭了,大家考虑来看,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甚至是田间种的,哪一样东西不能做出美食来呢。今天,我就让大家开眼也开胃,来品尝地地道道的我们大唐的美食。”
所谓的胡食,总的来说,应该还是算一些快餐性质的食品,都是方便携带的食品,如什么胡饼,饆饠等都是在街头卖的,它这要比大唐的糕点要大,能充饥。也许一个就能让人吃饱了,甚至是吃上一个半饱。而大唐的糕点则是没有那么简单,糕点都很精美,不过却很小,自然你不能一路上挎着一个篮子来吃东西了,甚至在酒席桌上在面前也放上一个篮子,再说,这些糕点那可是比较贵的一些食品了,就是大唐的贵族们也不会拿糕点来当主食吃的。
“各位客人们,接下来我们的饮食方式就改变了,每桌面前会有一位侍女,她们负责给你们端取饭食,你们只要指出场上的某一种,或者几种食物,让侍女给你们端取就成了,而不是每样都必上了,如有不够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因种类太多,所以就不能把数量制作的太多了。”
杨恒最后一次出场,说明了这次晚饭的规矩,也就是没有规矩,你喜欢什么,就要什么,手快有,手慢无。
“我这做的是汤饼,或者说也不是汤饼,这在杨家是称作面条的,这个面条可是纯面条里面什么调料都没有,而这里我给各位郎君准备了三种卤子,供你们取用,这卤子有牛肉炸酱,还有甜面酱,最后一种就是纯精盐水了。”第一位做得了的大厨说明了一下,就退到了一边去了。
自然这个大厨是杨恒家中的了,而这么做三种卤子,也是杨恒授意的,让客人们自己选择好了,有吃杂味的,就吃杂味的,有吃甜的,就吃甜的,有吃咸的,那就吃咸的好了。
不出杨恒所料,大家一致选择了牛肉炸酱这种卤子,其它两样竟然闲了出来,其实要是让杨恒选的话,他不会选这个的,他会直接选盐水面的,为啥呢,前面可是吃的比较腻了,在清淡的面条里面略放点盐水进去,吃起来才爽利不是么。
“这是粥,很普通的白米粥,是用杨家种植的稻米精选出来的米做的粥,一般人可是吃不到的呦,不过我这里也有一样辅料,那就是糖了,如果你们不喜欢单独喝粥,也可以配上糖。”这是谁家的大厨,很幽默吗,他看到前面做面的人给出了三种卤子来,于是他灵机一动,找来一些糖放在了一边,自然这粥也算是有两种选择了,不过这糖真的是太难看了,有些发黄有些发黑,这,难道我还要改造糖么?
这就算是有两种汤食出场了,接下来是有黄米饭,白米饭,还有各种的饼。
尤其难得的是,杨恒发现了一种馒头,要说他来到大唐也好久了,竟然还是第一次发现馒头这个东西呢,不过再仔细一看,这跟馒头还是有所区别的,算是死面的馒头吧,如果干了能当石头来用,难道这就是当年诸葛孔明研究出来代替人头祭奠的馒头,怪不得吃的人不是特别的多呢。
那是什么,突然,杨恒发现了边上还有一个正忙的满头大汗的大厨,“小郎君,那是搥子,一种很美的美食,你看他的动作,你看他的炊具,你再看那些客人们,他们可都是在等待这这个东西呢。”
这是啥,杨恒仔细看去,不过是一种油饼的变形食品而以,就是用料比较讲究,闻闻空气中的气味,自然能分辨出来他是用了麻油的,还有那是什么,枣泥,还有那些厨具,都是银子制作的不成。
不过让杨恒最重视的还是另一边的一个蒸锅,杨恒知道,那是这大唐文人墨客们最喜欢的一种食品了,也就是雕胡饭,这种饭食,在宋之后,也只有在史书上才能见到了,据说在后世的大宋,朝廷为了把这种饭食给淘汰掉甚至不惜编故事来污蔑这种饭食,说什么吃了有毒什么的,不过就是为了那可观的根茎的产量而已,是啊,相比菰米来说,还是根茎大,能让人多一些食物不是么。
这雕胡饭无论是老李,还是老杜那可是都写诗赞叹过的呢,“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可见这雕胡饭之美了,同样,也有部分客人是两眼紧盯着那锅雕胡饭的,就等一出锅就让侍女上前抢了。
到这里为止,从菜肴,到各种饭食,杨恒发现,这大唐的美食还真不少呢,幸亏,他没有怎么秀他的厨艺呢,否则还不笑死多少人呀,他是从酒水下手的,可见他选对了,不过,也有一些遗憾,就是他没有改进食盐,还有糖,只是种植了一部分调料而已,而这些调料如果买的话,在药铺里面就有卖的,也不是特别的珍惜。
或许,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盐跟糖这个东西了,在他发现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跟管家了解到了,盐矿在附近就有,可惜,没法食用,这不用说,里面的各种矿物太多,甚至有的矿物还是有毒的,自然是没有人食用了,而市面上的盐,那都是从海边来的,而且还是煮盐,煮盐呀,竟然还没有晒盐,这是不是大有可为的一种东西呢,接下来他就应该跟李二去申请把一个盐矿给买下来,这样他家就会有一个新的产业了,那就是盐业,晒盐,那就算了,他可不想到海边去住。
糖,据说在南方就有甘蔗这个产物了,那么从南方运甘蔗回来,让人研究制造白砂糖,或者是红糖也是一个好的产业不是么。
当杨恒胡思乱想的时候,众人也斗殴慢慢的离开了,而李二他则是早就离开了,在还没有吃晚饭的时候他就走了,股东们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可李二派来的,还有老李纲则是心满意足的走了,是的,也许他们回去之后就会有一两篇的文章,甚至是研究报告出来了,虽说这场美食还有所欠缺,可总归主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人们也算是满意了。(未完待续。。)




混在初唐 第二九五章 鞭炮轰鸣新年至
二十三日,申末酉初,突然从杨恒的驸马府,还有长乐的公主府同时传出了一连串的巨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杨恒的爆竹,或者说是鞭炮正式面世了,就在他们家的爆竹响过之后,紧接着跟他家一些相关的人家也同时响起了鞭炮的声音。
自然,这是一个前奏,既是祭灶,又是做广告,而皇宫之中则是处在了第三的位置,当前面的一串爆竹响过之后,则是传出了皇宫内长达近一刻钟的爆竹声,好像是跟世人宣告,鞭炮正式面世了,就连皇家也支持这个东西。
可为啥皇宫之中要处于第三个位置呢,因为这是一个新事物,自然皇宫是不可能出头的了,要让人们先适应一下,然后才会响起来的。
“老程,你们家在做什么,啊,皇宫方向也响起来了?”当杨恒家的鞭炮响起来的时候,是把人们从家中给震了出来,可第二批的鞭炮响起之后那就是引来一连串的疑问了,再然后,那自然就是让皇宫里面的鞭炮给吸引住了* ,这东西时间一旦长了后,自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感觉,这个东西如果自己家中来放的话,那会是一种什么效果,也许任何妖魔鬼怪都不敢进来了吧。
爆竹,或者称作爆杆,在大唐都是在大年初一来燃放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驱邪,吉利着想了,而在此时在南方早已有了把硝石长在竹筒里面,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目的就是驱散山岚瘴气。
可现在。真正的鞭炮出现了。而那些爆竹或者爆杆。或者是放入硝石的爆竹也应该扔进历史的垃圾之中了。
“小子,昨夜效果不错,很喜庆,估计灶王奶奶也应该很高兴的就上天了,你再给老夫来上一挂皇宫里面那么大的鞭炮好了,好让老夫家中好好的过上一个年,保佑明年平平安安。”
灶王奶奶高兴不高兴,杨恒不知道。可程老妖精脸皮比城墙都厚,杨恒是知道的了,如果有可能,杨恒真相把一挂鞭炮挂在程妖精的鼻子上燃放,看看他的脸皮是不是真的很厚。
“要鞭炮呀,可以呀,那还不行,我可是特别喜欢你们要鞭炮呢,而且这鞭炮就是为春节准备的,”“好呀。好呀,小子。现在就拿给老夫吧。”
“不急不急,程伯伯,要不先进家里来喝杯茶。”老妖精唉,看我怎么玩你,你还想不掏钱就要鞭炮,昨天晚上为了做广告,给你一挂也就不错了,你竟然还想免费来要。
“好啊好啊,我家的茶正好不多了,要不贤侄你再给我装上一些茶叶。”不错不错,你的脸皮又厚了一层。
“那个程伯伯,你看,这茶叶吧,我家也不多了,要不,你就不要鞭炮了,只要茶叶好了,来人,给程将军……”
“好了,好了,贤侄,老夫不要茶叶了,就要鞭炮好了。”程妖精很快就制止了杨恒的动作,现在他还不知道杨恒是怎么想的呢,甚至杨恒已经开好了铺面,他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杨恒要卖鞭炮这种事情他是知道的,因为前面杨恒送他鞭炮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只送一挂,如果再要,那就是要掏钱购买了,自然,当时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就很高兴的答应了,甚至他们家燃放的鞭炮都是杨恒家的下人们亲自去点燃的,还有,他们也给了这些下人不少的奖赏呢,为啥呢,给他们挣了面子不是么。
“贤侄,你看,这茶水也喝的差不多了,要不,你就把鞭炮拿出来,老夫也需要回去了,”“不急,不急,我家的鞭炮正在东市西市同时对外出售呢, 如果有剩余的话,他们带回来我会安排人给你老人家送到家中去的。”
“嗯,那个,也成,啊,什么,在东市西市卖,你们家有多少鞭炮在卖。”“不多不多,如果不是每一家长安城里的权贵都买的话,那一定会有剩余的,你放心,程伯伯,我一定会让人把剩下的鞭炮给你家送去的。”
“那个神么,你怎么不早说呀,什么剩下,你认为还能剩下不成,不成了,老夫不要了,不要了,老夫还要回家让人去购买呢。”在杨恒面前,程妖精已经不想要脸了,既然杨恒蒙他,那他也是顾不上了,要立即返回家中去安排人购买鞭炮呢,谁知道现在在东西两市还有没有鞭炮出售了呢。
“程伯伯,不急不急,说不定会有剩余呢,你放心,我说话算话,如果有剩余,那一定会给你们家送去的。”
“不要了,不要了,就是没有一人购买,老夫也不要你们剩下的鞭炮了。”程妖精翻身上马就想往回跑。
“那个程伯伯,你真不用着急,你只要安排人拿着你的名帖,拿上钱去东市就能购买到鞭炮了,老客户优惠,半价出售。”
自然,杨恒是不会让这些熟人购买不到鞭炮的,不然怎么是熟人呢,可他又不能白送了,买卖总归是买卖,他要让这些熟人看看,这买卖到底应该怎么做,可不是碰上稀罕东西就可以随便要的了,不过给他们优惠那是肯定的,自然杨恒也是有嘱咐的,那就是他们的家人拿他们的名帖去购买,而且只有一份,如果再多购买,那就跟其他人购买是一样的价钱了。
“你个小东西,你不是涮老夫么,早说要钱不就得了,竟然还拿老夫开涮,不成,不成,我要拿你家的茶叶回去喝,我这小心肝呀,可是受伤了。”这老妖精,也不嫌害羞,竟然给杨恒来了一个西子捧心的动作,“呕。”我说老妖精呀,你能再恶心一些么。
“茶叶,没了,要不我把给陛下留出来的那份给你成不?”“不成不成,老夫走了,对了老夫家中还有事,老夫先走了。”一提李二,老妖精竟然惊慌失措的走了,也许,这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在李二面前他可以做出一些不守规矩的事情来,可在背后,甚至是提都不愿意提起李二来,这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呀,在外面禁言还是有好处的。
“哼哼,这个老杀才,还知道害怕朕呀,可他在朕面前怎么就那么粗鲁无礼呢。” 老妖精的小心谨慎还是有他的道理的,虽然说李二没有后世的那些皇帝安排那么多的什么锦衣卫血滴子一类的人物了,可是他还是有一支神秘的情报队伍的,否则他还不是成了一个瞎子了么,那皇位能做的安稳?
人们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当杨恒的东市西市的鞭炮铺子一开业,就给挤了一个水泄不通,人们是怎么知道这里有鞭炮卖的呢?
这个就不能不说人们的推测的心理了,每当市面上出现一种新东西,那一定会在东市或者西市出现了,而在昨晚对鞭炮感兴趣的人,那自然是一大早就来到了东市跟西市闲逛了,当他们发现跟那燃放完了颜色一样的鞭炮挂在铺面的外面时,自然就认出了这件是鞭炮了,甚至还有铺子中的伙计不时的会扔出去一个点燃的鞭炮,一声声的爆响也吸引着人们前往。
1...8889909192...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