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但问题是这里可不是曰本、韩国之流……咱们跟你可没有半点关系,既不靠你也不怕你……你又算是哪根葱?凭什么让别人听你的命令!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之前我还在怪阿富汗游击队怎么互相之间不团结呢,现在自己跟美军基地这边就各打小算盘了……所以我现在也很能理解阿富汗各游击队之间谁也不买谁的帐的现像。
当然,还是有许多游击队按史密斯的计划展开了……美国佬有钱嘛,他们给游击队的装备可都是大手笔的,那又是装备又是补给啊,几乎是源源不断的运来……现在许多游击队都得靠美国的援助才能生存的。
于是当天晚上美边基地的游击队就出发了……
人数有上千人,这还仅仅只是由基地派出的,我们对游击队的训练一般是用轮换制……也就是从阿富汗撤下来一批训练,一个半月后再用这些训练完的进入阿富汗再换一批人下来训练。所以,可以想像史密斯这次组织的游击队应该有两、三千人。
然后再带着一大批的骡子……美国佬有钱,然后他们又从我们这知道进入山区就是骡子最好用,于是连夜把白沙瓦市场上的骡子全都席卷而光,这些骡子驮着水、粮还有各种弹药,分成几个部份就进山了。
看着他们进山的背影我只能摇了摇头……史密斯上校这是何苦呢?他这也许是想把我们中国基地给比下去吧……苏联上一次扫荡我们的表现明显让美国基地面上无光了,所以他们想乘着这个机会挽回他们丢掉的面子。
可是他难道就不知道这些阿富汗游击队很难驾驭吗?
首先是这语言不通……这一点史密斯上校的解决方法是用重金聘请会懂英语和波斯语的翻译……这种人在巴基斯坦很多,原因是巴基斯坦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甚至还是巴基斯坦的通用语言……只不过真正会说得流利的并不多就是。
这如果是在平时做做翻译那没有问题,但是这仗一打起来吧……你到哪去找翻译去下命令呢?
其次是这阿富汗各游击队面和心不和……他们现在之所以会凑在一堆仅仅是担心史密斯断了援助……这如果是在平时也还好,但一打起仗来……还有人会为了援助不要命吗?到时肯定就会乱作一团各打各的了!
后来我知道史密斯也有担心这一点,所以他在每支游击队里都安排了几个美军教官或是参谋作军事顾问……从这一点来说美军还是有点牺牲精神的,开始我还以为他们连阿富汗都不敢进了。
但这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我们跟游击队一起进入阿富汗的时候,那基本是游击队和我军战士一比一甚至我军还更多的编成进去的,这还是在我军部队与哈桑部队互相信任、互相尊敬的情况下,而且还是我军担任作战主力,游击队主要是学习……
因为这些原因,我很想劝说史密斯放弃这次行动……毕竟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也有着共同的利益,阿富汗游击队遭受损失也就是我们的损失。
但想想又放弃了……原因是我知道史密斯是不会听我劝告的,就像之前他在会议室里说的话一样。
现在我只能寄希望于我的怀疑是错的……
苏联的这次扫荡……如果真像史密斯上校情报所描述的那样,那么阿富汗游击队就算乱打一通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毕竟是山区嘛……苏联军队还没适应这里的气候和地形,暂时还不敢深入山区追杀,那打不过跑就是。
但是……如果苏联像我怀疑的那样另有文章,那么这次扫荡很有可能就会是一次陷阱,一次针对游击队有生力量的陷阱。
“营长!”不知道什么时候,陈依依来到我身后给我披上了一件衣服,问道:“在想什么呢?”
“唔!没什么……”我有些意外:“这下怎么有空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陈巧巧好像总是粘在陈依依的身边,使得陈依依很少有跟我接触的机会。
“巧巧睡着了!”陈依依说:“她一直惦着回去呢,说这里一点都不好玩!”
“好玩?”我不由一阵苦笑,这是战场……我们都在玩命,她还在抱怨不好玩。
“你也想回去吗?”我问。
“原本是想的,现在不想了!”陈依依说。
“为什么?”对这个答案我有些好奇。
“因为……”陈依依抬起头来说道:“这里有你,还有巧巧……”
我一时无语,陈依依心里的世界一如即往的就是那么小……所以在哪里对她来说没有区别。(未完待续。)
越战的血 第三十七章 进攻
“杨营长!”第三天的时候就见史密斯慌慌张张的带着翻译和警卫员走进了我们基地。om
“出事了?”我问。
其实我根本就不用问……看史密斯一行人难看的脸色猜也能猜到了。
“嗯!”史密斯点了点头:“我们的部队被包围了!”
“什么?”闻言我不由大吃一惊……被包围了,怎么可能,这可是在山区……而且还是分成三个部份打游击战……苏联军队就是想包围也没那么多兵力啊!
走进会议室后,史密斯就长长叹了口气说道:“杨营长……你是对的,这是苏联人布下的一个陷阱!”
“说说情况!”我二话不说就在桌上铺开了地图。
这时的我或许应该奚落史密斯上校几句……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不是?是你一意孤行坚持要出兵的!
但现在的我却没心思说这些,因为我知道……史密斯这次调动的兵力实在不少,如果这支部队让苏军给全歼了,那将会给游击队带来十分惨重的损失。
“是这样的!”史密斯指着地图说:“就像在会议里说的……我军分成三个部份,其中第一部份、第二部份兵力较少,主要负责对公路和城市的骚扰,第三部份则分成两块潜伏在哈库斯附近的山区,随时准备偷袭进入村庄扫荡的苏军……但我们没想到的是……苏联军队根本就没有像情报说的那样沿着公路进行扫荡,而是乘着夜色直扑哈库斯……装甲车、坦克把哈库斯一带围了起来,之后还用直升机空降了两个连的苏军占领了哈库斯后方的制高点断了我军的退路……”
闻言我不由一惊,说道:“苏军好像是完全掌握了你们部队的行踪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史密斯点了点头。
“找到内奸了吗?”我问。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没找到是谁在暗中给苏联人情报。那么我们接下来每走一步苏联人都能够事先知道消息,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虽然没找到,但已经锁定了几个嫌疑人!”史密斯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几个染上毒瘾的……”
“哦!”听史密斯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这也是我从一开始就坚持不收有毒瘾的队员的原因。
“其它游击队呢?”我说:“有没有办法增援哈库斯?”
史密斯摇了摇头:“苏联人的扫荡不只是针对哈库斯……其它方向也有苏联军队和政府军队联手进山围剿,甚至还派出了空降部队空降到巴阿边境地区……显然是想截断游击队的退路和补给线……所以其它游击队也是自顾不暇了!”
尽然连空降兵都用上了……闻言我不由皱起了眉头。
在现代的时候我就知道苏联的空降兵是一支战斗力非同寻常的部队……其实不只苏联军队是这样。美国也一样,比如那101空降师……原因是空降部队执行的任务往往是十分危险但又十分重要的任务……空降嘛,常常是空投到敌人的后方占领重要的军事目标,比如桥梁、制高点或是炸毁敌人军火库、炮兵阵地或是截断敌人的补给线、退路等等,这些任务的意义就代表着他们一落地就要陷于被敌人包围的险地。
这就要求空降部队的战斗力和适应能力很强,否则就算顺利的空降到指定的地点也是白搭……苏联军队的空降兵也是这样。再加上空降兵平时的训练就不适合携带过多的重装备……这是由空降部队的性质决定的,所以他们也不存在过份依赖现代化装备的问题。
这一来问题就大了……很明显的,苏联这次扫荡的目的并不是保护补给线保证公路的畅通,史密斯上校得到的那些情报包括我得到的情报也都是假情报……
不过想想又觉得这也许并不是假情报……情报是真的,就像史密斯说的那样,不同渠道不同单位得到的情报都一样……我们潜伏在阿富汗政府军里的内应不可能统一口径来骗我们。
所以……这就只有一个解释……苏联人知道自己阿富汗政府军里潜伏着许多的内奸。于是就来了个借刀杀人……利用阿富汗政府军的内奸把一套错误的情报传给我们,而苏联人却又在暗地里一边在游击队内部找内奸……这一点对他们来说也不困难,只需要让几个忠心的阿富汗政府军,用一些毒品或是金钱之类的诱惑一下游击队里的瘾君子就可以了。另一边就调兵遣将朝游击队所在的山区铺开了一张天罗地网。
“苏联人的目的是企图打击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我说:“他们这是化被动为主动,知道自己纯粹防御补给线十分困难,于是就主动出击在山区里围剿游击队!”
“没错!”教导员点头说道:“如果游击队大批大批的被苏军围歼……一方面会给游击队的士气造成很大的打击,另一方面游击队对苏军补给线的骚扰也会因为兵力不足而被消弱许多。所以……这就是以攻代守……”
“杨营长……”看着我们慢条斯理的分析着战局,史密斯上校就有点坐不住了:“我们还是研究研究怎么去增援哈库斯吧,现在就只有你们才有能力帮助哈库斯被围的游击队突围了……”
“史密斯上校!”我说:“增援当然是要增援的,但是这事急不得!先不说苏军和政府军的兵力和装备比我们多得多,现在又加上了他们精锐的空降兵随时都可以截断我们的后路……苏联人当然也会想到我们有可能增援哈库斯,这下只怕早就布下陷阱等我们去了!”
“是啊,史密斯上校!”教导员说:“我们把这招叫做‘围点打援’,意思就是围着一支部队有能力吃掉却故意不吃掉……就等着敌人来增援,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扩大战果,所以……这事急不得。冒冒失失的一头扎进去,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把仗越打越臭!”
史密斯上校沉默了一会儿就点了点头:“你们说的有道理……从战场上发回来的情报也的确是这样,苏军的炮火并不猛烈,对哈库斯也没有动用航空燃烧弹。但是……我们现在明知道苏联军队是在‘围点打援’。只怕也不得不去救……否则当苏联人意识到我们不会派出援军……他们很快就会对哈库斯下手了!”
我和教导员对望了一下,明白史密斯上校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这问题又基本无解,不增援就意味着哈库斯的游击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增援又要赔更多的游击队进去甚至是有去无回。
“杨营长!”这时哈桑拿着一张纸条跑到我面前来报告道:“刚收到喀布尔的情报……苏联军队临时更改了作战计划,苏军扫荡的方向变成巴阿边境的山区!”
“嗯!”我点了点头……这个情报来得迟了点,这就是飞鸽传书的弊处。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是用电台联系也没多大用处,因为当苏军把真实的作战计划传达下去的时候……游击队都已经进入阿富汗了,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我们基地还有多少部队?”我问着哈桑。
“包括我的部队一共有两千余人!”哈桑回答。
我们基地还会有这么多人,完全是因为哈桑这支部队就有八百多人。
“他们知道游击队被围的事吗?”我问。
“知道一点消息!”哈桑回答:“因为我们基地也有两支部队参战……不过他们受到的威胁不大!”
“什么意思?”史密斯问:“威胁不大?苏联空降兵已经封锁巴阿边境了!”
哈桑摇了摇头:“巴阿边境那么长……而且到处都是山区,苏联空降兵只能封锁几条主干道,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路他们根本就封锁不了,没有那个兵力或者不知道有这些路……”
对于这一点我倒是不觉得意外,否则如果苏联空降兵能轻轻松松的就把巴阿边境给全线封锁的话,那这十年阿富汗战争根本就不存在了。
而事实是……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苏联都想封锁住巴阿边境和伊阿边境,但却从来都没成功过。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也就是说一般的游击队都不用过于担心了,他们熟悉地形……苏联空降兵尽管战斗力强,但能不能找到路都还是个问题呢!
于是焦点很快又回到哈库斯身上……而且从哈桑那我也知道,游击队之间虽然不团结,但游击队之间往往又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这支游击队的首领是另支游击队的女婿之类的……再加上又是去打他们痛恨的苏联军队,所以说不定还真有其它游击队去救援哈库斯。
“营长!”教导员在一旁劝道:“实在不行……咱们就放弃增援吧!”
“嗯!”我点了点头:“增援就是跳进陷阱……所以增援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我们倒可以试试进攻!”
“进攻?”闻言众人不由愕然,都这个时候了……我还在打算进攻?!
越战的血 第三十八章 隧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说:“我认为苏军的弹药补给并不是很充分……”
“杨营长!”史密斯摇头说道:“虽然我很希望你能出兵救援哈库斯,但对于这一个观点我却不认同……苏联军队上一次扫荡就没有消耗太多的弹药,原因是上次扫荡仅仅只打了三天……就因为喀布尔被你们偷袭而中断了!其后又有一个月的时间……苏联完全有时间补足他们消耗的弹药!”
“也许你没有把空降兵包括在内!”我说:“很显然……这支空降兵并不是从苏联直接飞过来的……关于这一点我没猜错吧!”
“的确是这样!”史密斯点了点头:“阿富汗山区地形复杂,有许多地方不适合运输机空降……所以,苏联空降兵是先进入阿富汗,然后再用直升机空降,哦……”
说到这里史密斯上校很快就明白了:“这一个月苏联有许多的运力是用在空降兵以及他们的装备上!”
“没错!”我说:“我想……苏联用来封锁巴阿边境的空降兵肯定不会少吧!”
这一点是当然的……巴阿边境长达2430公里,想要封锁这么长的边境线肯定不会是一支小部队能够做得到的。om
“一共有四个团的伞兵部队!”史密斯上校说:“大慨有一万多人,这还没有包括预备队!”
“嗯!”我点了点头。
事实上用这一万多人封锁巴阿边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历史上的苏军最后用五万人来封锁这条边境都封不住。
当然,现在的苏军肯定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用这一万多人就想来一场对游击队的歼灭战!
应该说这有些可惜了……苏军的战略是对的,封锁边境就意味着可以断绝巴基斯坦运送进阿富汗山区的援助,再加上之前苏联的坚壁清野政策和政府军对游击队的围剿,而且这一次又是打了游击队一个措手不及,另外这时候的游击队还是在成长阶段。无论战斗力还是生命力都十分脆弹……所以苏联还真有机会把游击队给消灭在萌芽状态。
但是……他们却会用一万人来封锁边境……在打这一场仗前就应该搞清楚边境的地形和情况嘛,这样一来不仅仅封锁不住巴阿边境,还会给游击队提了个醒……苏联军队很有可能会在边境线上下手。这往后要多开辟几条道路了。
于是在苏联军队慢慢增兵封锁道路的时候……一条条羊肠小道就在山区里开辟出来,最后仅仅只是巴阿边境就有上百条苏军没法控制的小路。
“所以……”我说:“要想解哈库斯之围……靠的不应该是增援。而是进攻……进攻苏军的补给线!”
“这个方案也许可行!”教导员点头说:“首先苏军把大多数的兵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巴阿边境的山区上,其后方的补给线自然就会有疏漏。其次,如果我们切断了苏联的补给线……那么阿富汗的苏军就会很危险了,他们继续扫荡就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其结果很有可能会打光他们的弹药库……这样离苏军全线崩溃也就不远了……”
“所以……”我接着教导员的话说:“在苏军弹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切断其补给线……就意味着苏军不得不结束扫荡,苏军一结束扫荡……那么哈库斯之围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如果哈库斯的苏军不撤退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淹没在游击队的人海中!”
“好主意!”史密斯由衷的称赞着,眼里露出了一些赞许和几丝惭愧。
顿了一会儿,史密斯又说道:“杨营长……这个办法是很好。但有几个问题……我们必须长时间的切断苏军的补给线,否则……如果只是骚扰一下或是炸毁某座桥……只怕对苏军的影响并不大!”
史密斯说的这些当然是有道理的,军人出身的我们都很清楚……军队里的工兵干的就是这个活,炸断一段公路或是炸毁某座桥……在有现代化装备的工兵手中也不过就是几小时的问题。
“而我们又无法长时间驻守某地切断其补给!”史密斯接着说:“在公路上苏联军队的现代化装备就能发挥作用……如果我们用坚守来切断其补给的话,就算能坚持到哈库斯解围……我们自己也要被包围了!”
史密斯说的这一点也对……既然要长时间切断苏军补给线。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给其补给线持续的打击……这就意叶着我们要坚守,而且必须得坚守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否则完全不足以影响到苏军的后勤。
但是……
“要长时间切断苏军补给线,不一定要坚守……”
“那……杨营长的意思是……”教导员和史密斯都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着我。
我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点,只说了两个字:“隧道!”
“哦!”史密斯恍然大悟的连连点头:“好主意。好主意……干得好!杨营长……你真是游击战的专家,现在我才知道想要让你听我指挥有多愚蠢……”
就像我们之前考虑的一样,工兵能迅速修好被炸毁的公路或是能让炸毁的桥梁在短时间内通车……但却不一定能快速的修好一段隧道并让其通车。
原因是很明显的……隧道可是在山上挖开的一个洞,这炸药一炸就塌得个乱七八糟的,而且它的内部结构可能都会炸出问题了,往往会出现边挖就边塌的情况……再说了,有许多隧道还是很长的,我们只要这么一炸……那苏联的补给非得中断个十天半个月不可。
当然,这里指的是苏联在喀布尔这个方面的公路后勤……事实上苏联在西面还有一条补给路线,另外还有运输机在苏联与阿富汗之间往返进行空运,所以炸毁隧道无法彻底瘫痪苏军的补给……其实,如果只是炸了个隧道就能把苏联的补给给彻底瘫痪掉的话,那苏联军队根本就没法在阿富汗呆十年,早也被阿富汗游击队给大卸八块了。
但是……因为空运运力有限,阿富汗又是个内陆国家无法海运,所以苏联的补给大多来自公路,现在原本就负担沉重的补给线被切断其中一条……可想而知会给苏联军队的后勤带来怎样的压力了!
越战的血 第三十九章 萨朗隧道
三天后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om
这一路上虽是有惊无险,但也并非没有波折……主要是因为这次我们必须穿过苏军空降兵的封锁线和喀布尔。
穿过苏军空降兵的封锁线还好些……毕竟他们有两千多公里的防线要守,这一万多人丢进去平均每个排要守20公里的边境线,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游击队熟悉地形,所以轻轻松松的就从小路穿过了苏军的封锁线。
在穿过喀布尔的时候就碰到了点困难,主要是喀布尔之前被袭击过……苏联人担心我们还会像上次一样再来一回,所以喀布尔周围的警戒要比以往严得多,而且空中到处都是苏军的直升机用聚光灯往下乱照,城外的主要路口处还布下了苏军的哨卡以及坦克……这时候的苏军已经发现坦克在阿富汗这样的地方,似乎就只有放在公路上当炮台用了,不过说实话……坦克当炮台还是挺好的,一方面可以快速的为哨卡的苏军提供一定的防御,另一方面这移动的炮台还很方便布署。
于是这喀布尔就像是一个保垒一样的卡在我们的面前……虽然这也不是很大的问题,阿富汗到处都是山区,只要会知道路都可以从山区绕过去。但问题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绕过去要多花一天的时间,哈库斯那边的战事已经越打越紧,苏联军队似乎已经有点失去耐心了。
后来还是拉吉尔机灵,派人进入喀布尔联系了那几个内应……于是很快就有4辆卡车开了出来,卡车上还带着政府军的制服……我们只要把这些制服一换,就在苏联军的眼皮子底下穿过了喀布尔。那些苏联军因为与阿富汗人语言不通,甚至连盘问也没盘问。仅仅只是拉开了后车厢的帆布用手电朝我们照了照就放行了。
所以这倒是苏联军队的另一个弱点……语言不通、军队成份复杂很难准确的识别敌我。
这时我就想起了我们队伍中新加入的一个叫阿布扎伊的阿富汗人……他原本也是政府军的,而且还是政府军的一个营长……在哈桑问他为什么要加入游击队时,他就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那是在第一次扫荡游击队的时候,阿布扎伊因为出生在这一带的村庄对地形熟悉,所以被安排在直升机上为苏联人指示目标……阿布扎伊虽然是个营长。但他却从没有坐过直升机,于是那个激动啊……特别是当直升机经过自己家的上空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的跟那几个苏联飞行员打手势,告诉他们那是他的家……有机会请他们到他家去做客,苏联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然后就下达了一连串的指令……接下来发生的事让阿布扎伊惊呆了,几发导弹直奔他家而去,很快就将目标炸得一片粉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