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越战的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使得担任翻译的撒海德带着一副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我,几乎就以为自己听错了。
其实不只是撒海德不敢相信,就连佩素尔对此也觉得意外,更别说我手下的那些参谋了。
“营长!”当我回到基地说起了这次谈判的结果时,刀疤马上就表示反对:“哪有这么好的事……便宜他们全占,我们连一根毛都捞不着……这不是白白给他们送粮送装备去吗?”
“是啊,营长!”张作亮也在一旁说道:“这样的条件怎么能答应呢?况且基地离希杰奥山谷又不近……咱们这一路上给他们送装备送补给,累死累活的不说,还要担心苏联军队的拦截……这是要让战士们冒生命危险的啊!”
其它人也纷纷表示反对,都说答应这条件真是太不划算了。不仅赔了装备和补给……说不定连命都要搭上了,就只有赵敬平和教导员两个人不吭声。
“你们怎么看?”我问着赵敬平和教导员。
赵敬平回答:“我的想法是……我们来这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武装阿富汗游击队的,佩素尔也是一支阿富汗游击队,而且还是一支很有力的抵抗力量,所以我们为其提供装备并不存在赔本生意的问题。因为咱们有国家利益在里头……不过吧!我觉得营长的想法不可能会这么简单……”
教导员呵呵一笑,说道:“我说小杨啊……你就别再卖关子了,说给大伙们听听……”
“赵参谋说的没错!”我对众人说道:“咱们的思维……不能停留在国内打仗的时候了,也不能习惯性的把游击队当成咱们的敌人,以为给他们送装备就是赔本生意……”
“营长!”哈桑问道:“那……咱们在阿富汗建立基地的事呢?难道换地方?”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我笑道:“你们想想……如果我们要在希杰奥建立基地的话……首先该做什么事?”
“该做什么事?构筑防御工事呗!”刀疤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因为是基地,而且这么大的一个基地……要想避过苏联人的眼睛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同时还要存储弹药,以免被苏联军队给围死了!”
“没错!”我说:“如果要在希杰奥建立基地的话,弹药储备和食物储备是很重要的,否则的话……苏联军队只要切断我们的补给线,以重兵将希杰奥山谷围困起来。那么就算希杰奥山谷易守难攻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又跟我们给希杰奥山谷运送补给有什么关系呢?”赵敬平不由有些疑惑。
“再往下想……”我说:“如果我们要在山谷里快速存储大批的弹药,而且还要构筑各种防御工事……那么最困难的是什么?”
“哦!”闻言赵敬平好像就有些明白了:“最困难的是补给!”
“对!”我说:“杰尔奥山谷距离白沙瓦可不近,足有三十余公里运,而且必须走山路,目前通往杰尔奥山谷的山路只有两条……这远远达不到补给希杰奥山谷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实际上就是为在进入希杰奥山谷做准备!”
“哦!”闻言战士们这才恍然大悟。
“可是营长!”哈桑说道:“如果佩素尔坚持不让我们进入希杰奥山谷。那最后还不是……”
“他会的!”我说:“佩素尔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个军人,而应该说是一个思想家……他的理论的确有道理,但却脱离了现实,战场是一个现实的地方……如果他还是继续顽固的保持自己的思想拒绝与我们合作,那么他就只有一个结果……被现实淘汰!”
“营长的意思是……”哈桑问。
“苏联人不会让佩素尔得到发展的!”我说:“任谁都知道希杰奥山谷易守难攻,如果任由游击队这样发展下去,只会让游击队在山谷坐大,以后就会越来越难对付……他们之所以能生存到现在,完全是因为我们前两次破坏了苏联的扫荡!所以……我们只需要等,等着佩素尔来向我们求救。或者他们宁可全部战死也不求救……但不管是哪一种,最后我们都能成功的进驻希杰奥山谷……当然,这得建立在我们拥有许多条通往希杰奥山谷的山路的基础上,因为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大批兵力和补给投入希杰奥……这是谁也没法跟我们比的!”
“哦!”这下战士们算是彻底明白了。
但我又在后面加了句:“再退一步来讲……如果佩素尔很幸运的能够抵抗住苏联人的进攻,那么他们也是元气大伤了。而且补给还掌握在我们手里……到时他们还有不同意的权力吗?”
战士们闻言不由而而相觑……他们任谁也没想到我会有如此多的后着,而且这个后着似乎还有点阴险。
其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话,我也不想用最后一招……毕竟佩素尔是个可敬的老人,虽然他过于理想法,也没有看清战争的本质是什么,但我却又不得不这么准备。
原因只有一个……战场是现实的!





越战的血 第四十九章 修路
我用于对付佩素尔的方法,其实并不是我的创意,而是来自于现代美国佬的做法……
要想控制一个国家……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是武力威胁吗?是驻军吗?
其实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出售武器。om
就像现代的美国佬干的一样……大量出售军备给自己的小弟……比如日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日本占了便宜,不用花多少研究成本就能买到了先进的装备,比如战机、军舰、武装直升机啊等等……
但实际上呢?这些装备的核心技术、升级换代甚至部份零件的更换都掌握在美国的手里,只要美国一个不爽……停止这一切的供应和支持,那么不出几年这些装备就会进入老旧破损无法使用的状态……面临这样的局面,你不听美国佬的话行吗?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是想要维护自己的主权,要想自己的政治不受他国干涉……就必须得拥有自己完整的军工体系。
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我和佩素尔……佩素尔的确通过偷袭苏联人的交通线得到补给,但这句话我们其实都是知道的……这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
最重要的是偷袭交通线与得到补给那是两回事,如果只是偷袭交通线那好办……在公路上埋两枚地雷也叫偷袭,叫几个人埋伏在路边打几枪或是打几发火箭弹也叫偷袭,而且打几枪之后一转身就可以跑得没影了。
但得到补给却不一样……要想得到补给就必须保证车辆不是被炸毁的,这一点被偷袭的苏联军队也很容易做到。其次还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风险跑到公路上取得补给……就算这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还得带着缴获的补给在山区里逃跑。
所以说……从敌人那获取补给那是又困难又危险而且缴获的量又很少。这就有点像我们部队以前打游击队时的状态……
游击队歌是怎么唱来着?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也就是说那时咱们部队的补给也是从敌人那补充的……但结果是什么呢?每名战士就只能打三枪,三枪之后就得拼刺刀!
这种模式在以前拉栓式步枪的时候也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到了现在……在大家都在用ak47甚至是ak74的时候……只有三发子弹那实际就是找死!
我想……也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尽管佩素尔一直坚持要靠阿富汗人的力量来击退侵略者,但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我提出援助他们的诱惑……
他们本来就缺粮少弹的,而且中国也的确像我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时候算不上一个强国。只能算是一个大国……所以,接受中国的援助总比接受美国的援助要好吧,更比没有弹药在希杰奥山谷被苏军歼灭好吧!
所以佩素尔在心里一盘算得失……觉得接受中国的援助是最好的办法,甚至还有可能他从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么一答应其实是正中我下怀!
要知道这时候苏联军队用的装备大多都是ak74,而我们给希杰奥山谷装备的武器肯定是56冲……原因是要大量装备长期供应,而且还要保证零件的替换,自然只能用中国有能力生产的武器,从越鬼子那缴获的ak47没有那么多不是?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在我们为希杰奥山谷供应了一段时间的枪弹之后,最好是等他们大批换装之后……那时如果我们突然断了他们的弹药供给,那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说……希杰奥山谷答应接受我们的援助。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就是把生杀大权将到我们手上,这就跟现代时日本等国把生杀大权交到美国佬手上的道理是一样的。
于是我们对希杰奥的援助很快就展开了……
首先是组织起两支骡马队分别由两条山路往山谷运输武器弹药……话说在苏联第二次扫荡之后。美国政府就意识到美军的单兵装备不适合在阿富汗使用,于是与中国政府达成了协议从中国购买武器装备……当然,这些装备大多都是56式冲锋枪,至于56半嘛……这种半自动武器早就羞于出手了。
所以中式装备就是一批又一批的源源不断的从海路上运来,运来后就分成了两部份,一部份运到美国基地另一部份就运到我们基地……这使得我们手里有大量的56冲、56式班用机枪以及火箭筒等……
然后我们就在这些武器里头精挑细选……虽说这时代咱们国家的武器质量不行,但矮个里头还能挑出高个嘛,再加上我们这些兵又是在战场上摸惯了56冲的老手了,所以要从中挑出质量较好的枪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为什么要挑好枪呢?
有些战士在挑枪的时候就犯嘀咕了:“咱们这又是送枪又是送粮,不只是冒着生命危险还得给他们挑出好的!怎么想怎么觉得憋屈!”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恰恰就是计划的一部份,而且是关键的一步……如果给希杰奥山谷送去的56半质量较差,那么很明显,游击队员们用惯了手中破旧的ak47甚至是李恩菲尔德步枪……
没错,游击队中的确装备了许多李恩菲尔德步枪,原因是巴基斯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撤出时就在巴基斯坦留下了许多这种拉栓式步枪,于是这枪自然而然的就会流入阿富汗。
可别小看这种拉栓式步枪……这种二战时的拉栓式步枪的射程可达到800米,而且还有十发子弹的容弹量,而且苏军装备的ak74虽然火力猛,但射程只有四百米……所以大多数人在面对埋伏在公路旁高地上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枪手时都望枪兴叹……就是游击队打得着苏军而苏军打不着游击队的局面。
就因为这……苏军不得不为部队装备上大量的svd,为的就是对抗这种老式的拉栓式步枪。
现在……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用56冲去替换游击队手中这些老式步枪,让他们的单兵武器能够统一口径统一弹药。所以……要想让他们狠下心来换枪当然要对56冲有信心了,那能不挑好的给他们?
其次就是在巴阿边境靠近巴基斯坦的一方建立几个中转站……这一点比较简单,只需要跟拉纳少校提一下也就行了,一方面是因为中巴友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这支部队在巴基斯坦有很好的口碑,所以中转站很快就在巴基斯坦工兵的帮助下建立起来了,甚至这些中转站的看守都是由巴基斯坦士兵负责。
建立这些中转站的目的是很明显的,我们要运往希杰奥的武器和补给全都储存在这里,骡马队就可以在这中转站与希杰奥山谷间来回,不断的把物资运送往目的地。
最后也就是最困难的……开路!
就像之前说的……只有两条通往希杰奥山谷的山路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的是巴阿边境到希杰奥山谷之间至少得有十几条山路,这十几条山路有距离近的也有距离远的,有公开的也有隐秘的,而且还是从各个不同的方向通往希杰奥山谷。
这其实也是为将来希杰奥山谷与苏联军队对抗作准备,试想……如果有这么多条补给线,那么苏联军队以有限的兵力在围困希杰奥山谷时,就会防得了这条就防不了那条,再加上希杰奥山谷复杂的地形,就会使其不至于被苏军给围死。
然而在阿富汗山区开路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原因是这里到处都是石头峭壁和高山,有时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但现实中也许挡在面前的就是一座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
不过好在我们要开出来的不过是一条能够让骡马通行的山路,再加上我们炸药又相当充足……我们用于开路的炸药其实全都是军用炸药包的炸药块,于是随着一阵阵的轰鸣,这山路也就一条条的往希杰奥山谷延伸。
当然,在修这些山路的时候我们也不是自个单干的……在干这辛苦活的时候我还顺便拉上了佩素尔……
我的说法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向希杰尔山谷输送补给,同时也是避免有朝一日苏联军队切断补给线,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多修几条山路通往山谷,为此希望佩素尔首领能够派人共同参与修路工程!”
因为之前我们就已经给希杰尔山谷送去了一批枪支弹药,游击队们对这批军火十分满意,再加上我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甚至还可以说是为了希杰尔山谷的安全着想……于是佩素尔二话不说,马上就派出了上千名游击队员和百姓来帮助修路……而且那些前来修路的游击队队员和百姓还是干劲十足……因为这些路就是为他们提供武器和粮食的嘛!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路除了可以为他们提供武器和粮食之外,还可以方便我们向希杰尔山谷派出一支大军……(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越战的血 第五十章 团结
我们通往希杰奥山谷的修路进程是可控的。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掌握了苏军打通萨朗隧道的进程……要掌握这一点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每天都有几百名阿富汗工人在萨朗隧道工作……苏联派到阿富汗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拿着武器的士气,苏联政府当然不会用士兵去干苦力活,所以这些事自然就落在阿富汗百姓的头上。
有阿富汗百姓工作的地方就不可能保密,所以关于萨朗隧道的情况几乎是天天传到我们基地来。
这也使我知道我们那次行动一共是埋了十余辆汽车在里头,炸塌的隧道甚至都达到一里长……只不过因为在当初挖隧道时还留着一个横向隧道……这个横向隧道就是从侧面打进预定隧道的中间,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加快隧道的施工进程,我们这次的爆炸地段恰巧就在这个横向隧道的中间,这也加快了苏军再次打通隧道的速度……本来至少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干完的活,现在在苏军调来了推土机、挖掘机等现代化装备,以及几批人轮流昼夜不停的赶工之下,仅仅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打通了。
知道了这个时间,我们也就大慨的知道了苏军准备下一次扫荡的时间。
另一方面……我们还掌握了苏联方面其它方向上的运力……
这个情报则是由史密斯提供的……毕竟美国方面也有间谍卫星,所以要统计另一条运输通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以及飞机,然后再根据每辆汽车、每架飞机的运力估算出苏联此时的补给程度并不是件难事。
于是我们就知道了一件事……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苏联现在其实有能力再发动一次扫荡了,但他们却蓄而不发,似乎是在等萨朗隧道打通时再一鸣惊人。
而这时我们通往希杰奥山谷的十余条小路也差不多完工了……其实这是我们有意放缓了速度。原因是一旦完工就意味着要向希杰奥山谷大批量的运送武器、弹药和补给,如果是这样……只怕希杰奥山谷还真有能力抵挡住苏军的进攻,这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路再拓宽一些,或者在把有些地方给夯实一些……话说这些小路全都是修得很粗糙的。几乎就是用炸药炸开能让骡子通过就好了,所以这中间要是修修补补使其完美的话,只怕一年半载也干不完。
我也就这么等着,等着苏联对阿富汗游击队展开新的一轮攻击的时刻……这是头一回,我期待着苏联的进攻能够快点展开。
“杨营长!”就在我在办公室里看着地图想着苏联这一次会怎样进攻游击队的时候,史密斯就带着几个美国兵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封电报。有些尴尬的说道:“有件事我想需要跟你说一声……是这样的,美国政府要求我促成阿富汗各游击队的联盟!”
闻言我不由一愣……有些为难的对史密斯说道:“史密斯上校,我并不是不希望阿富汗游击队团结……这对于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你不觉得以现在这种状况,想要把阿富汗游击队团结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吗?”
“我明白!”史密斯上校点了点头:“上次我就犯了这个错误,游击队互相之间壁垒森严,谁也不服谁。甚至有的游击队还是世仇……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团结在一起。而且这段时间我也试过……我想让两支看起来关系比较友好的游击队合并……”
“哦!”于是我就知道史密斯这段时间为什么不另收其它的游击队了,原来他是因为上次的失败所以痛定思过打算进行内部整合的……
“结果怎么样?”对史密斯的这个试验我饶是有兴趣,不管怎么样也是一种尝试嘛。
“结果你肯定不想听!”史密斯略带尴尬的说道:“你知道……我是特地选择了两支互相间关系很好的游击队进行这个尝试的,本来以为轻而易举,因为互相之间都有亲戚关系,而且还寄希望于让这两支部队的合并成为一个榜样。结果……”
史密斯苦笑着摇了摇头:“两支游击队表面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谁都想成为首领,两支游击队争来争去的都想让自己的首领领导这支游击队……后来竟然还搞了一次暗杀。于是不但没有合并成功,这两支游击队还反目成仇了!”
闻言我不由哈哈大笑,其实这就是阿富汗的现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说说道理或是撮合一下就能解决的,这有点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也有点像军阀混战时期,你说谁有能力只是讲讲道理就能让那五霸、七雄或是各军阀合并成一个国家呢?就算是在秦国就要灭了其它六国的时候,另六国也是宁愿死在秦国的手下也不愿意精诚合作啊!
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真正的团结就只有一个办法,出现一个强有力的势力把这些小势力全统一了。
当然。现在也不应该是统一的时候,因为有苏联这个强敌入侵,阿富汗游击队如果再进行统一战争的话……那对局面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许多坏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去找佩素尔谈判时从头到尾说的只是合作而没有讲团结、合并的原因,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的想法是……”我对史密斯说道:“保持现状就可以了,游击队的团结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以你我之力就可以做得到的,现在的状况……是只要我们手里有游击队可用,我们能给增加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的装备、适当时候给他们点建议……这就不错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史密斯说:“但美国政府却不是这样想的……而且……”
“而且什么?”我问。
“而且他们还下了命令……”史密斯无奈的摊了摊手:“如果不建立这样的联盟把游击队团结起来的话,他们马上就会切断援助资金和物资!”
我不由一阵苦笑……一群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政客,正在用他们的经济手段遥控着前线将领的决策!




越战的血 第五十一章 联盟
考虑到阿富汗的武器装备大多是由美国出资从中国购买的,要是美国政府停止了对我们的资金供应几乎也就意味着我们整个阿富汗的反对派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是我们的基地。再加上这也会影响到我国的创汇,而且史密斯说的那种“团结”,也的确需要我们中国基地的参加……中国基地也有训练几支游击队不是?要是我们不参加、不配合的话,那这个“团结”根本也就无从谈起了。于是我也就勉为其难跟史密斯一起组织了一场会议,一场由游击队首领组成的会议。
当然,与上次不同的是……史密斯不会像上次一样有夺权的心理了,事实上……现在史密斯上校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夺权的资本,原因是经过了上次的战斗之后,我可以说是救下了许多的游击队……这些游击队自然也包括一部份游击队首领,而且他们之所以会深陷苏军的包围差点性命不保完全是因为史密斯上校错误的计划,而我则是把他们救出来的人,这么一来一去这时的我在游击队中的威望已经远超史密斯上校……尽管他还是上校,而且还是美军上校,我还是营长,中国营长……但游击队可不管那么多,他们要的仅仅只是能带领他们活命能让他们战胜苏联军队的人……
所以……真要夺权的话,我夺史密斯的权还差不多,史密斯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
这一点史密斯上校也看得很清楚,就像我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会议室里几乎所有的游击队首领都自觉的起身向我施礼……史密斯也不是傻瓜,他当然清楚这时的形势,所以自然是乐得与我平起平坐了。
“各位首领!”史密斯热情的邀我在他旁边坐下后。就起身说道:“这次会议……是由在我和杨营长两人商议之后才决定召开的……”
听着这句话我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史密斯竟然还要在会议开始前强调已经跟我商议过了……上次他还想让我把指挥权给交出来呢,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史密斯继续说道:“就是希望各位首领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苏联侵略者……”
1...202203204205206...4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