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游击队内部不可避免的就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教导员所说的,游击队之间是“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
但我却觉得……游击队内部这些问题不仅仅只是小问题,事实上大问题已经有了,就是内部各种力量没能整合在一起,无法发挥出团结的力量。只是这个问题还没有暴发出来而已。
至于为什么没有暴发吧……我想那应该是因为我们在面对苏军的时候屡次打胜仗,在这个前提下各势力都看到了利益:能够生存,能够打击侵略者壮大自己的势力……因为有这个共同的利益,所以才把他们给暂时联系在一起。
但是……
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部队是只能打胜仗而不能打败仗的。
原因很简单,既然把他们联合在一起的因素是胜仗……那一旦这个因素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我们打了败仗甚至仅仅是因为在战场上出现不利的形势,这些势力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对这种后果我是无法想像的……真到那时候,那我们这个希杰奥山谷还会剩下什么呢?也许就只有我们中**人和哈桑手下的一些游击队会在这里死守,而其它游击队都不知道跑到山区里的哪个角落去了!
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可怕的后果,所以我才会在战后努力控制各个势力,不让他们心中的“战争能”得以扩散和成长。
因为我很清楚……一旦这些“战争能”暴发出来,就很有可能会引发游击队内部矛盾的导火索。
控制“战争能”的手段是什么呢?
就是整训……而且是高强度的整训!
把那些刚打完胜仗后心高气傲的游击队队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在百姓面前做威做福的游击队队员一古脑儿的拉到山区上练……
对于这一切我们二连那是太有经验了……二连可是特工连,什么样的高强度训练没有经历过……五公里越野(在阿富汗山区和燥热的气候下五公里越野可不是开玩笑的,动不动就会脱水玩出人命)、攀岩、构筑战壕、班排战术等等。
白天练晚上也练,把他们一个个累得像连气都喘不上几口了,心里的那种优越感也就没有了。这时他们就明白了……之前虽然打了胜仗,但却不代表自己就是神,就可以为所欲为,他们还是得在山区里摸爬打滚,还是得服从命令,还是一名普通的、渺小的战士!
当然,我对他们还是没有指挥权……听不听我的命令随他们的便,我的杀手锏就是……不服从我的命令可以,但请离开我的部队,离开希杰奥山谷,不要接受我们的训练的帮助!
所以这事是很明显的……虽然我一再强调我们只是军事顾问对游击队没有指挥权,但实际上游击队却是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你可以不听我的命令,不听我的命令就滚出这个部队嘛!
当然,这种事情我们中**人心里知道也就可以了,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有些事模糊一点反而更好,不必什么事情都说得太明白!
我另一个急着整训的原因……是因为这场战斗暴露出游击队太多的问题,比如游击队对迫击炮、高射机枪和高射炮的控制,又比如有些游击队在战斗中表现的混乱……
这一点其实让我很头疼……别看我们游击队在战斗中有四千多人,但其实有些游击队完全在我们控制之外……他们名义上是我们希杰奥的游击队,但只是人在这里生存而已,整场战斗都是自己打自己的,这场仗打完了我们指挥部都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或是干了些什么。
当然,这也有一部份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通讯设备和中**人做他们的军事顾问……事实上我们没法做到这一点,原因一方面是阿富汗各势力太多了,我们没法做到面面俱到,比如……一支只有十几人的势力,我们有办法给他们安排一个电台外加两个军事顾问吗?另一方面则是语言不通……语言不通的话就很难把命令执行到位……虽然有时候我们的军事顾问的确是用手势让阿富汗游击队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但他们完全可以借口称看不懂而拒绝服从。
这就使我们在战场上实际能控制的部队不过两千多人,而且相当一部份还是通过哈桑和阿杜扎伊去控制的。这也就是我在与苏军作战的时候总感觉兵力不足的原因……之前我们之所以能击败苏军,很大的成分是因为运气和中**人的努力和协调。
所以整训是必须的……而且刻不容缓,尤其是上次战斗时……许多游击队控制迫击炮都是中**人事先计算好数据让游击队队员死记硬背的。
可以想像……这样打一场仗两场仗的话还好,或者说只在希杰奥山谷打的话也凑和,一旦把部队拉出去在不同的环境打仗……那我军的迫击炮基本就可以说是废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越战的血 第九十章 坦克
游击队们在整训的时候,我们营部也没有闲着……
首先我们是把苏军留下的装备做了一个统计……这个统计工作自然是由赵敬平来负责,他可以说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了。事实上……现在的我与参谋部的交流已经很少了,而是有什么需要参谋部解决的问题我就直接丢给赵敬平,然后赵敬平再把这些工作细分给各个参谋,也就是说赵敬平就像是我营参谋部的总参。
因为苏军留下的装备数量很多,而且战斗过的装备质量也良萎不齐,特别是苏军这些装备还有相当一部份是被他们暗中破坏过的……虽然说我们谈判时说不允许,否则就怎样怎样,但这其实只是骗人的鬼话,我只是不想让苏军明目张胆的炸毁坦克、装甲车之类的东西让他们有所忌禅而已。
也正因为这样……统计工作才整整做了好几天,赵敬平在第三天的时候才给了我一个初步的统计数据。
“营长!”赵敬平拿着一份表格向我报告道:“初步统计的结果……ak74一共两千余把,rpk轻机枪两百余挺,重机枪一百挺……轻武器基本完整!”
“嗯!”我点了点头,轻武器基本不存在什么科技上的问题,比如我们就从越南鬼子那缴获了许多ak74和rpk……甚至我们中**队装备的就是这些武器,所以苏军也乐得遵守诺言。但是坦克之类的也许就不一样了……
果然,接着赵敬平就说道:“坦克、步兵战车之类的就破坏严重……虽然数量也不少,t72有十余辆。t62有三十余辆。加上步战车、装甲车之类的都有两百余辆……但里头已经被拆得不成样子了。特别是t72,有许多拆不走的都被砸过……也仅仅只是能开而已!”
“嗯!”我点了点头,说道:“你安排下,有机会就运几辆t72和步兵战车回去……明白吗?”
“是!”赵敬平挺身应着。
这些东西其实不用我交待,老谋深算的赵敬平只怕早就有这个打算了……t62现在对我们已经没有诱惑力了,原因我们早在中苏珍宝岛之战的时候就缴获了一辆,只是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十年内(中苏珍宝岛之战发生在1969年),所以对t62的仿制工作一直没有多大的进展。也正因为这样69式坦克才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装备部队……
但是,如果69式坦克还按照t62的样子进行研发的话,只怕还没研发出来就已经落后了,所以69式必须进行大改……至于怎么个改法,这t72无疑就是个很好的模板。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军的69式坦克说不清是仿制苏联的哪一款坦克的原因……因为它是以t62为基础但又综合了其它几款坦克的技术才研发出来的。
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缴获坦克不算难,要把这坦克给出去就不简单了……原因是我们的运输补给线全是山路,坦克当然不可能往山路上跑。
但是,如果坦克走上公路的话……那基本不可能逃脱苏军的侦察……这目标太明显了嘛,公路上开着几辆坦克……几乎就不用什么侦察手段就可以发现了。
后来想来想去没办法了,干脆就一狠心……丫的!咱们就把它们开到公路上。而且还是白天开上去,看苏军有没有办法分辩出来!
当然。说是这么说……真开到公路上时我们还是费了一番心思并做足了工作的。
首先是我们训练了一批阿富汗游击队学会驾驶坦克……我们是让这些坦克伪装成阿富汗政府军的,苏军与阿富汗政府军之间的不信任、交流不便以及管理混乱永远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个空子,除非苏军解决了他们与政府军之间的矛盾。
其次,就是我们做足了情报工作……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这里是阿富汗……苏联军队是入侵者,可以说绝大数的百姓甚至是阿富汗政府军都不支持苏军,于是我们要做这情报工作就很容易了……随便在喀布尔或是坎大哈等几个城市发展几个有价值的内线,比如某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文件的文职人员,比如消息相当灵通的黑社会人士。
这其中也包括妓院……苏联人在这方面也是相当开放的,再加上在这战场上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送命……这使得那些当兵的会成为妓院的常客。
阿富汗是严格禁止从事性工作的,但在战乱被生活所迫的情况下妓院仍然在一个灰暗的角落里存在着……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报来源……苏联大兵在进入这些场所的时候,往往会以为其它人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所以十分放心的交谈着各种军事秘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安排一个会懂俄语的阿富汗人在里头打打杂,认真的听着就好了!
这样得到的情报不仅十分全面,而且一般来说还十分可信……至少要比从阿富汗政府军那得到的情报要可信多了,因为苏军常常会把假情报给政府军用来迷惑我们。
于是我们就知道……在某天上午几点,某个番号的十几辆坦克会在某条公路上开往边境支援守卫在那里的苏军。
然后就是各方面的协同问题了……
先派上一支游击队在这条公路的上游埋上地雷什么的,再来一场合适的阻击战拖延坦克营的增援时间,在这其中我们还用上了信号干扰设备……这种设备是从巴基斯坦那运来的,目的是让被袭的坦克营无法将情报及时的向上级和其它部队汇报。
这时我军的十几辆坦克就上路了……因为在时间和文件上都拿捏得很好,而且线路和口令也完全正确,于是一路畅通无阻的开往边境……
当然,在边境的时候还会有些麻烦……苏军边防部队是不可能就这样让我们把坦克在他们眼皮底下开到巴基斯坦的。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仅仅只需要一支游击队配合发起攻击也就可以了……那时的苏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那队坦克到底开往哪里。(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越战的血 第九十一章 改革
整训一周后我就召集了各游击队大小首领开了一次会,这些开会的对像并不只是哈桑、阿杜扎伊这些主要首领,还包括各族的小首领……简单的说,就是相当于把游击队连、排级的干部都聚在一块了。
话说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我们这支队伍虽说只有四千余人,但势力却相当复杂……比如像今天开的这场会议,我们至少就先得统计下内部到底有多少支势力谁是话事者。
这不统计还不知道,一统计还真把我们给吓了一跳……这大小首领加在一起竟然有上百个,也就是平均三、四十人就有一个势力组织,而且这还是在我们大力培植哈桑这支游击队的情况之下。
“同志们!”我举着小喇叭对着下面坐着一大堆议论纷纷的游击队首领叫了声,整个会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这也许就是我成功的指挥游击队打了几场胜仗的结果……特别是在这次击败了苏军之后,使得我在游击队中的威望直线上升,所以不管他们是否会听得懂我在说什么,但也都十分认真的停下了所有的动作把目光转向了讲台上的我。
这也使我明白自己拿着小喇叭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算我喊得再大声他们听不懂不是?
于是下一秒我就自嘲的笑了笑把小喇叭递给了身边的撒海德,会议很快就以我说一句,撒海德就跟着喊一句的形式召开了。
“同志们!”我说:“首先我要说的是……你们在战场上表现得很勇敢,正因为你们的英勇奋战。我们才能够成功的打败实力数倍于我们的苏联人。把他们从你们的土地上赶出去。这不仅是你们的胜利,也是所有阿富汗人的胜利,是所有阿富汗人的光荣!”
台下很快就传来了一阵欢呼,要不是因为这里是在狭窄的防空洞里的话,我想他们又会像以前一样抓过ak47朝天就是一梭子了。
“但是……”接着我话锋一转,就说道:“你们也该知道……正因为我们击败了苏军,希杰奥山谷才会像一根刺一样卡在苏联人的喉咙里,不把我拔掉就不舒服。所以苏联人很有可能会对我们山谷发起第二次、第三次清剿……而且到时还有可能更猛烈!”
“那就让他们来!”一名阿富汗首领站起身来大手一挥,带着自豪的表情说道:“让他们知道我们阿富汗人不是好惹的,我们会像现在一样把他们赶回去!”
“浦诺瓦说得对!”另一名首领站起身来说道:“下一次……我们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再把他们放回去了!”
会议室里再次响起一阵欢呼,看来绝大多数人都赞同这两个人的说法。
等会议室再次平静下来的时候,我就接着说道:“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居安思危’,也有句老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话说的就是……我们要把眼光看得远一点,要尽量把形势想得对自己不利并做好准备……这样才可以在残酷的斗争中生存下来,这些话适用于中国,我想同样也适用阿富汗!”
我这么一说那些首领就不再说话了。因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如果把前景想得过于乐观而生活在过去的胜利里。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发生的事并不会像你想像的那么美好的!
“杨营长!”一名满嘴大胡子的阿富汗首领站起身来,遥遥向我施了一个按胸礼,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应该把苏联人当作傻瓜,我们第一次用这种方法打败了他们,而且使苏联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么下一次……苏联人还会这样进攻还会让他们这样再打败一次吗?战争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而我们相信你……杨营长,是你带领着我们一次又一次走向了胜利!”
“对,中国老话说的很对!”
“杨营长说的也很对!中**人获得了这么多次胜利就是一个明证!”
……
阿富汗人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只让站在我身旁负责翻译的撒海德与王宪满忙得不可开交……王宪满是我为这次会议增加的翻译,为的就是对付这种情况。
“同志们!”我举起手来示意阿富汗首领们安静下来,继续往下说道:“很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但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必须考虑到希杰奥山谷未来的防御和苏联军队有可能的更猛烈的进攻……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改进自己,让我们自己更强大,这样才有可能面对将来更严厉的考验和更残酷的战斗,我相信同志们都是认同这一点的!”
阿富汗首领纷纷点着头……这些话没什么可以反驳的。
“出于改进自己的目的,我们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它……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强大!”
首领们还是点头表示赞同,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容辩驳的道理。
“那接下来我就说说我们的缺点!”我接着说道:“上一次战斗我们虽然打赢了,但还是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上下指挥脱节的问题,比如游击队各部份很难协同、步调不一致的问题,再比如游击队的素质问题等等,原本我们可以取得更多更大的胜利,或者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但却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只能做到这样。这还算好的……我更担心的是,我们继续这样下去……很有可能抵挡不住苏联军队的下一次进攻!”
“杨营长说的没错!”我话音刚落一名阿富汗首领就站了起来:“奥迪图的部队把我们当成了政府军打!”
“那是因为你们的迫击炮炸到我们阵地上!”
“迫击炮总是会有打不准的时候!”
……
“阿德斯的部队在乘我们打苏联人的时候偷我们的弹药!”
“我们缺弹药,跟你说了两次你都不给!”被称作阿德斯的首领站起身来反驳道:“你们明明剩下很多弹药,为什么不分一些给我们呢?就让他们站着干瞪眼!”
“可那是我们的弹药!你自己为什么不多存一些?”
……
接着会议室里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吵成了一片,总之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要不是因为迫于我们的压力,只怕这些游击队早就开始火拼了。
其实吧……他们说的这些东西在战场上都是很常见的事,比如迫击炮打偏了打到自己人的阵地上去,再比如弹药不足向友军要些弹药……这些事谁没经历过啊,咱们部队从来也没因为这事争来争去甚至在战场上还有办法刀枪相向的。
但阿富汗游击队就不一样了……原因是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小团体有自己的利益,于是在战场上互相撕破脸或是因为弹药而争吵的事就层出不穷,几乎可以说是联合在一起打上一场仗……这场仗无论是打胜仗还是打败仗,都会引发出不少的矛盾。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阿富汗游击队无法形成一个实质上的联盟有效的团结在一起对抗苏联的原因……我们这才只有几千人的联合就这个样子了,那整个阿富汗十几万游击队联合在一起还得了?!
“这也是我接着要说的!”等各首领争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接着往下说道:“为了希杰奥山谷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能够抵挡得住苏军的进攻,我将对希杰奥的游击队进行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会确保类似这些事情尽量少发生,而且就算发生了也不会恶化,同时违反纪律的一方还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各首领脸上的表情还是不以为然……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改革”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根本就不把它当一回事。
一直不说话的阿杜扎伊似乎是听出了点什么,这时就站起身来问道:“杨营长,改革是怎么回事?”
“简单的说!”我接着扎杜扎伊的话道:“就是在游击队进行统一的编制,也就是团长、营长、连长……”
各首领还是不以为然,因为编制这东西以前也弄过,但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实权还在这些首领手里。
“那这些团长、营长由谁来担任?”阿杜扎伊却知道这一次不会这么简单,于是紧跟着又问了声。
“当然是由你们来担任!”我说:“比如你们手下有支一百人的部队,那么你们就可以担任一名连长,如果有三十几名战士就可以担任一名排长……”
我这么做是为了照顾各首领的利益,否则他们联合起来造反那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虽然这时我们有实力压住任何势力的造反。
“但是……”我接着说道:“你们不能担任自己族人的干部,比如普什图族的,就必须担任哈达克族的干部!而且……如果在战场上表现不佳,或者不能胜任这个职位,我们可以一起商议撤换!”
话音刚落就引起了会议室里的轩然大波!(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越战的血 第九十二章 改革(二)
整训只能暂时压住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那种居功自傲的心态,但很明显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总有一天我们这个希杰奥山谷会四分五裂……这个四分五裂的诱因很多,有可能是几个不服从我们领导的首领自己拉着几支队伍占领一个高地或是山口就占山分王……希杰奥山谷可是有五十几公里长,分成十五个山谷而且个个山谷都易守难攻,他们只要乘着苏联进攻的时候,乘着我们忙于应付苏军的时候突然来个反戈一击……就可以让我们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这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而且是不容拖延的!
“杨营长!”阿杜扎伊接着问道:“那我是在什么位置?”
我摊了摊手,回答道:“这不是由我来决定的,这该由大家来决定……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必须选一个团长出来,让他来领导我们这支队伍!同样的……因为我们中国军人只是军事顾问,既不参与这个选举,也不会受这次选举的干涉……也就是说,我们还是我们……不受任何人指挥,但还是会为新产生的团长服务,继续在希杰奥山谷担任军事顾问!”
会议室里立时就议论纷纷……
事实上,我这只是说得好听而已……要知道这时哈桑的游击队已经发展到将近两千人了,也就是说他的势力已经超过了一半……这还选什么选。团长要不是哈桑才怪!
而我所谓的不干涉……干涉和不干涉还有区别吗?
还有我所谓的没有指挥权……哈桑都是我们培养起来的,希杰奥山谷的补给和装备都是受我们控制的。再加上我们在游击队中的声望……没有指挥权才是怪事了!
阿杜扎伊也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点,于是脸色霎时就变得十分难看……对于他的心态我是能理解的,要知道这希杰奥山谷原本是他们部队的驻地,这外来部队进驻在山谷里占了一席之地也就算了……现在这么一改革,就连他这个“主人”都要听别人指挥了,这个落差实在让他有些受不了。
事实上……我的这次改革就有很大一部份是针对阿杜扎伊的,这并不是不相信他……而是山谷里最大的两派就是哈桑和阿杜扎伊为首的“原住民”和“外来人”。这使得游击队内部平增许多纷争,比如部份“原住民”觉得这个山谷本来就是他们的,所以可以理所当然的挑安全的阵地和占有更多的资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