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越战的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我不由皱了皱眉头,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我们炮兵对142高地的火力掩护那完全就是依靠九班战士们通过步话机对我军炮兵的引导。现在电话线被炸断、步话机也被炸坏。那就意味着我军炮兵已经无法对其提供炮火掩护了,虽然这时我军炮兵已经转移到了新的炮兵阵地并做好了准备。
我看了看手表,指针已经走到了5时40分,也就是九班的战士们已经在142高地上坚守了整整五十分钟,凭着十五个人在一个无险可守的高地上顶着两个加强连的敌人的进攻,而且守了五十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营长!”这时通讯员就带着沉重的语气报告道:“据5号高地的观察员报告……越鬼子已经占领了142高地!”
指挥部里一阵觉寂。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虽然这个结果是在预料中的,但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大家又都不愿意承认。
“营长!”不一会儿通讯员便又惊又喜的叫道:“142高地上又传来了枪声……”
“什么?”闻言大家都不由一愣,这就说明九班的战士还在142高地上坚守着,但这怎么可能!
“确认有枪声!”通讯员报告道:“而且还有越鬼子被击毙,据观察员推测,应该是九班的战士退进坑道里继续与敌人作战!”
“哦!”闻言众人不由恍然大悟,142高上的确有一条“h”形坑道,那是战士们为了存储弹药、补给,以及防炮而修建的,毕竟在那样一个高地上驻守。谁都知道要事先储备充足的弹药和补给。
“确认有我军战士在坑道里!”通讯员继续报告道:“越鬼子正在朝坑道进攻……”
“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我说。
“营长的意思是……”赵敬平回应道:“用炮火轰炸142高地?但是如果误伤自己人怎么办?”
我明白赵敬平的意思,142高地上构筑的坑道工事固然坚固,但如果榴弹炮直接命中的话还是有可能出问题,何况这142高地已经不知道让双方炮火给互相炸了多少遍了。
我没有多想,一个电话就挂到伍登雄那,问道:“142高地上还有自己人在坑道里,表面阵地已经被敌人占领。有没有办法在不误伤的情况下杀伤敌人为友军提供火力增援!”
这个要求听起来似乎有点过份,炮弹又不长眼睛,谁有办法保证炮弹只炸敌人不炸自己人的。
但现在也只有做到这样,才有办法让这个142高地继续在我军的控制中。
伍登雄迟疑了一下,就大声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说实话,在听到伍登雄这个回答的时候我就奇怪了,这种情况他怎么可以保证完成任务……咱们又不是越鬼子,越鬼子那是在自己人还在阵地上的时候,为了达到对敌人更大的伤亡或是为了能拿下阵地,就有办法用炮火覆盖的。
可是现在……
后来我才知道炮兵自然有炮兵的方法,这些方法就不是我这个外行能够知道的。
伍登雄的方法就是,让炮兵以142高地的山顶阵地为圆心,然后让炮兵一圈一圈的往外炸,而且随着外圈的扩大逐渐增加炮弹的数量。
可以想像,这样轰炸的结果就是炮弹炸点之间的间隔较宽,间隔较宽就意味着直接命中坑道的机率很小。另一方面,炮弹因为是一圈一圈往外炸的,所以对整个高地的覆盖效果也相当不错,也就是在弹片乱飞的情况下基本也能对整个表面阵地上的越军造成相当程度上的杀伤。
当然,这还是有可能出现炮弹直接命中坑道的情况的。
但是战场上的事情,严格来说没有哪块地方或是哪种做法是绝对安全的,喝口凉水还有可能塞牙呢,何况这是用炮火炸成一片。
也就是,如果用这种方法还是炸中了我们自己人的坑道并造成伤亡的话,那也就只能说是运气不好了。
接着天空中很快就响起了一阵炮弹的呼啸声,炮弹一排一排的在142高地周围炸开。
“炸得好!”通讯员这时直接我军在5号高地上炮兵观察员的原话:“越鬼子被我军炮火打散了,九班的战士乘势从坑道里钻出来朝越鬼子发起反击……”
“给他们发信号!”我当即下令道:“让他们躲在坑道里继续作斗争,我军炮火会为其提供掩护!”
“是!”通讯员当即就把我的命令转告了炮兵观察员。
我军部队的好处就是……由于之前通讯设备普遍落后,就像79年对越反击战时期通讯设备只普及到连,而且由于通讯设备质量及管理混乱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上级找不到下级或是部队之间互相无法联系的情况。
于是在79年时还保留着相当落后的通讯手段,比如通讯员、信号旗等等。
现在,我军通讯设备虽然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却因为我军部队庞大且国家并不富裕,于是这些落后的通讯手段一直都保留着,其中一种就是信号旗。
事实证明保留信号旗还是有必要的,就比如说现在……在电话线和电台全被炸断而且通讯员也很难上去传递命令的情况下,信号旗就能发挥作用了。
于是命令很快就传达了下去,九班的战士当即就退回坑道坚守。
这么一来,越鬼子就犯难了。
他们现在是占领这142高地好呢?还是不占领的好!
派人去占领这高地吧,他们占领的也只是表面阵地,冷不防的中**人就给他们来一通炮火然后坑道里的中**人就钻出来对他们一阵扫射……这使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在142高地上构筑工事或是组织防御。
不占领吧,那就意味着他们之前付出的代价比如炮弹、死的步兵等等,全都白费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战略意图也无法达到也就意味着他们彻底失败了。
很明显,越军并不甘心就这样承认失败,于是接连派了几支部队上来企图冒着我军的炮火破坏我军坑道。
但我军显然不会让他们得逞,每当越鬼子上来时我军炮火就在坑道周围炸开一圈……在这其中甚至还用上了专门杀伤步兵的榴霰弹,这玩意一炸开就是钢珠乱飞,只打得越鬼子鬼哭狼嚎的一片惨叫。
在做了无谓的几次尝试之后,越军在天色再次入黑之前终于选择了放弃,142高地依旧在九班战士的控制之中。
*****
谨以以上章节向119团8连3排九班的15勇士致敬,九班的15名战士在防守142高地的过程中,与越军一个营激战10小时,抗击20倍于己的多次多路进攻,先后打退了敌人六次轮番进攻,毙敌104名,缴获轻、重机枪3挺,各种枪12支及军用物资一批。
战后,九班被中央军委授予“15勇士”的荣誉称号,其中3人被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坚守的142高地,被以牺牲的九班班长(代理3排长)李海欣的名字命名,也就是“李海欣高地”。(未 完待续 ~^~)





越战的血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计就计
在越军放弃了进攻142高地后,九班的战士们才被战士们抬了下来。
这时整条战线上都沸腾了……虽然我们炮兵离一线还有段距离,但还是能感受到前线的那种氛围。
就比如我军的战士包括后勤部队都迫不及待的想听到九班幸存的战士们的最新情况,直到知道他们得到了医护人员的救治并往后方的野战医院送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并不约而同的发出欢呼声。
这时的我才发现了一个现像……我军之前因为炮瞄雷达被炸而降低的一些士气,在这时候又全都回来了。
应该说这很正常,因为九班的战士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榜样,同时也是在告诉所有的战士包括炮兵部队:就算没有炮瞄雷达,我们也一样能够在前线上打一场漂亮仗,也一样能够以极大的伤亡比战胜敌人。
要知道这可是以十五人对抗越军316a师的一个营,而且不但守住了阵地,还击毙敌人一百余名,打伤的就更是数都数不过来了。
这样的战果,不管是放到哪个战场上都足以让人自豪了。
当然,越军在这一场战斗之后其士气毫无疑问的就会受到惨重的打击,他们之前因为炸毁敌人炮瞄雷达而增长的士气由此也就烟散云散了。
这对我们来说无意是个意外的收获,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越军在这种情况下发起对老山一线的大反扑的话,那就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了。
“这么一来越鬼子会不会就放弃反扑了?”江师长问。
我知道江师长为什么会担心这个。
首先当然就是士气方面的原因。
其次就是这个142高地还在我军手里,这就意味着越军发起大规模反扑时还要面对142高地的问题。而且很有可能还是在付出大量的伤亡之后依旧拿不下来。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兵力很难展开。同时我军其进攻142高地时又会有了充分的准备。
但我却并不担心这些。
“越鬼子并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我说:“更何况我们面对的还是316a师,这个王牌师的招牌就这么被我们砸了,而且还砸得这么狠,其对越军士气的影响就不仅仅是316a师的问题,而是越军整个部队的问题!”
“嗯!”江师长对于这一点也是认同的,毕竟越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他也是清楚。
“更重要的还是……”我接着说道:“越鬼子很有可能知道,现在是他们唯一一次拿回老山的机会了!我想他们不会轻易的放弃这次机会。”
“这个怎么说?”闻言江师长不由疑惑的看着我。
“越军既然已经知道了我军装备有炮瞄雷达。”我说:“那我想就该知道我们一共买进了两架炮瞄雷达!”
“嗯!”江师长点了点。
这一点不会有什么问题,要知道越军的后面有苏联。而这时的苏联又与美国处于冷战之中,其情报人员的互相渗透那是无法想像的。
所以,一旦越军知道了我军拥有炮瞄雷达,再与苏联方面一联系……也就很快就能了解到我国现在拥有的炮瞄雷达的数量甚至是性能。
“另一架炮瞄雷达在北京拆解研究!”我接着说道:“这是我们知道的,但越鬼子却并不知道。那么江师长以为他们会怎么想呢?”
“哦!”闻言江师长就明白了:“越鬼子很有可能会以为我们很快就会把另一架炮瞄雷达运到前线来,到时他们想要夺回老山就是难上加难了!”
“对!”我点了点头:“要知道这老山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占据了老山,向北可通视我国境内25公里的地区,向南就可俯视越军老寨、清水以南至河江省宽达27公里地区。向东又是麻栗坡县通往河江省的主要通道……这样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越鬼子舍得就这么放弃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当然,现在的越鬼子肯定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左右为难。但最终。我认为越鬼子还会下定决心再打上一仗!”
“嗯!”江师长点头赞同道:“你分析的有道理,这么看来……这一仗只是迟早的问题。”
“我们可以让它来得更早一些!”我说。
“你这个家伙!”江师长呵呵笑道:“又有什么鬼主意了!”
“也不是什么鬼主意!”我回答:“既然越鬼子一直在担心我们会把另一架炮瞄雷达运上来。那咱们为什么不将计就计……”
“哦!”闻言江师长就像是明白了什么:“你的意思是说,放出把炮瞄雷达从北京运来的假消息?”
“对!”我点了点头:“越鬼子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这么一来我们不但可以让他们的进攻提前发动,甚至还可以知道他们会在哪个时间段发动!当然,这得在越鬼子相信我军真的把炮瞄雷达运来的前提下!”
“好主意!”江师长点了点头,想了想就接着说道:“不过这时间不能太紧,否则越军根本就没时间做好准备,那么越军很有可能就会放弃反攻,或者会像上次一样选择用特工来偷袭这架唯一的炮瞄雷达,到时很有可能就会横生枝节了!”
我点了点头,这也正是我想的。
所以有时打仗也就像是放风筝,不能拉得太紧也不能放得太松。
就像现在这样,如果拉得太紧吧,就很有可能逼着越鬼子另做打算。放得太松了吧,那就会给越军太多的时间让他们做足了准备。
最后与江师长商量了一番,我们就把这个时间定在了十天。
这是出于越军在老山一线的动员能力及补给速度决定的,再给他们十天的时间,相信他们就能在老山一线集结相当规模的兵力。
同时,在这十天的时间里,我军还需要讨论该不该将唯一的炮瞄雷达运上前线以及万一这炮瞄雷达再次被炸怎么办的问题。
当然,这种讨论的真假只有张司令自己清楚。(未完待续……)




越战的血 第二百章 兵力部署
北京方面的工作自然不需要我们担心。
我们只需要将计划通过向张司令报告,在取得他的同意之后让他来配合计划的实施也就可以了。
毕竟这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炮瞄雷达没有被炸的这件事就只有张司令一个人知道,所以他只要顺水推舟在北京组织几场会议,讨论是不是该把另一架炮瞄雷达运往前线就对了。
当然,最后讨论的结果肯定会是“要把炮瞄雷达运往前线”,而且这个行动还会在十天后展开。
于是我们实际上就是给越鬼子一个发起进攻的期限。
至于我们……当然就是在前线做好迎战的准备。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炮弹。
火炮数量我相信已经足够了,这一方面是因为越鬼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调集太多的火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军拥有炮瞄雷达,就算越鬼子能够调集大量的火炮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在话下。
事实证明我还是小看了越鬼子的运输能力和动员能力了,因为战后我就知道越军在这场战斗中投入的炮兵竟然达到14个炮兵营之多,也就是将近两个炮兵师,而且这还没算上大小口径的各型迫击炮。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越鬼子对这一仗那是势在必得。
不过这也难怪,老山地区被我军控制后对越军来说是相当难受的……这不仅使我军麻栗坡一带免于越军的骚扰。还导致越军清水地区门户大开,其河江西北的广大地域直接就处于我军的俯制之下。再加上我们有意给他们制造了一个错觉,要想拿回老山地区就只有这一个机会,以后就是难上加难了。于是越军就铁了心的孤注一掷。
我们对炮弹的运输是参照老山收复战储备的,也就是老山收复战我们储备了2.5个基数的炮弹。之后就是边打边运,整场战斗下来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于是我们就决定为即将到来的这场战斗准备3个基数的炮弹……也就是比老山收复战多准备了0.5个基数的炮弹,照想这样总会够了吧。
但事后我们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些炮弹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当然,这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事实上这3个基数炮弹的运输也已经是让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这段时间我军可以说是调集了所有的军车来来回回昼夜不停的运送才勉强达到了要求。
其次就是一线步兵的准备工作。
这段时间越军一直持续着对我军一线进行骚扰……越军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不想让我军一线战士得到充分的休息或是阻滞我军工事的修建。
但这对对我军其实也有好处。那就是通过这些实战后我们可以不断的发现自己所组建的防线有可能的问题。
这让我回忆起一个工人老师傅说的一套哲学。那是在我小时学校组织参观一个锅炉厂的时候,一个正在维修的老师傅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对我们说道:“别看咱们这些锅炉时不时来点小毛病,可往往就是这样它们才安全。这要是什么毛病都没有,那一出毛病就是大毛病了!”
我们现在的情况跟这个“锅炉哲学”也有些类似……这平时吧,别看越鬼子在对我们防线进行骚扰时总能找出点这样那样的小漏洞,但我们在发现这些漏洞时马上就会补上或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于是这时间一久。就直接导致我军防线越来越完善了。
反之,如果越鬼子没有对我们今天打一下明天打一下,我们还蛮以为自己到处都是漏洞的防线很严密呢,这样的结果就是突然来一场大仗很快就会崩溃了。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还真得感谢下这些来骚扰我们的越鬼子呢!
在总结了一线的历次大小战斗后,我们判断这次战役有几个地方会是越军进攻的重点:
一个是1072高地。
这个高地就不用多说了,其南陡北缓的地势使其对于越军来说天生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高地。
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警戒阵地且距敌人控制的74号高地只有两百余米,也就是敌人一开打就可以直接对我军这个要地发起冲锋。
另一个就是之前九班驻守的142高地。
这个高地的特点就是面积太小。这就使得其驻守只能是十几个人。而且它还属于那种从我军防线向敌方凸出的部份,很容易遭到越军的三面夹击,九班之前的防守就遇到这种情况。
第三个就是八里河东山地区。
八里河东山地区是我军防线的左翼,而且还是一字排开的七个阵地,可以说任何一个阵地丢了都会让越军突入我军防线接着威胁我军侧后,甚至还有将我军包围或是使用特工渗透攻击我军后勤补给等危险。
针对这些问题,江师长做出的布署是:
在1072高地也就是老山方向加强了榴炮营和防化部队。毫无疑问。榴炮营可以为1072高地提供炮火援助,防化部队携带的火焰喷射器可以有效的阻止越军步兵冲锋、
在142阵地也就是松毛岭方向加强了坦克部队及加农炮、反坦克导弹部队。
这是什么用意就不用说了,142阵地很容易遭到越军步兵的围攻,且142高地还无法驻守太多的步兵,再加上步兵也很难突破越军的炮火封锁,那危急时刻就需要坦克部队上前为142高地解围或是提供火力援助。
同时,如果我军使用坦克的话,那么敌人自然也有可能使用坦克对我军坦克进行反制,于是自然就需要加农炮及反坦克导弹这些反坦克部队。
这么一来,就把我们合成营的坦克部队从北京紧急调来了。
按江师长的话说,这一仗也许是决定我军整个边境能否安定的一场仗,所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就应该由最优秀的部队来完成。
本来我觉得江师长这话有点过了,不过想想还真是……越军本来就兵力不足,装备也完全依靠苏联支援,而苏联这时也深陷阿富汗陷阱自顾不暇,如果我们能够大量的杀伤越军有生力量或是狠狠的打击一下越军炮兵,那只怕他们很难恢复元气并在边境一带发起大规模的战斗了。
对于这一点黄建福这个坦克连连长可是乐坏了,要知道他原本还以为由于边境一带不需要用坦克所以他们就是些“花瓶”呢,没想到现在还让他们派上用场了,而且一上来就是打一场大仗。
八里河东山方向加强的就是狙击排和侦察排。
其用意就不用多说了,自然就是防止越军特工的渗透。
当然,这些问题都不需要我担心,这时的我还是像以前一样指挥着炮兵营并与炮兵四师配合作战。
从江师长的这些安排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布署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而且目的相当明确,并且还会根据地形及现场情况进行布署,比如142高地附近地势就比较平缓,很适合坦克等机动部队作战。
至于我们炮兵的任务……
合成营的炮兵营在补充完火炮及人员后(炮兵营在为142阵地做掩护时损失了几门火炮),依旧担任打击越军炮兵部队的任务。
在这方面我军有经验嘛,而且还是直接在炮瞄雷达的指挥下的,有先天优势。
炮兵四师在配合我们打击越军炮兵阵地的同时,还担任打击越军后续部队、保障部队以及可能集结或是屯兵的地区。
简单的说,就是打击敌人有生力量……其为什么会担任这个任务就不用说了,在我们炮瞄雷达的较射之下,可以又快又准的杀伤越军。
就像之前所说的,对敌有生力量的打击往往就是看前几发炮弹……几发炮弹一过,敌人马上就会趴低或是进行掩蔽了。
也就是说,如果采取传统的轰炸方法,要用炮兵观察员引导着火炮试射完以后再进行大面积的覆盖,其效果显然会差很多。
其它的炮兵就与我没有多大的关系了,比如炮兵320团是控制越军后方供给基地,三个小口径炮兵营是对我军防御前沿进行火力支援等。
整场战斗的准备工作是安排得有条不紊,在我看来也是密不透风。
应该说,这场战斗的准备工作甚至是比之前的老山收复战还要到位。
当然,这其中相当一部份原因是之前老山收复战因为保密的原因,所以直到开战前的一刻我们才知道要打老山,于是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实质上都没有多少准备。
而这一场仗就不一样了,整场战斗部署甚至是步兵炮兵之间该怎么联系、怎么协同都条理分明甚至还事先做过演练。
这使得整个战场上的各个部队就像一个个零件一样组成了一个机器,一个可怕的战争机器。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越鬼子来了。
但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又能知道越鬼子到底会不会上当!(未 完待续 ~^~)
1...373374375376377...4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