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越战的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也就是江师长想要的效果……虽然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意义,但实质上却使越军乱了阵脚影响了士气,同时全国动员的往老街急运弹药,也会对越南国内的民生和秩序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由此我也知道了一点:特种作战很有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还是像炸毁位于老街的重要军火库。所以,今后如果有类似的行动还真有必要通知前线部队让他们做好必要的准备。
接着侦察大队就四处出击,从各个方向渗透进越军防线展开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的目标小到越军的哨所、驻兵点,大到炮兵阵地、指挥部、弹药库等,而且这种侦察作战还渐渐的往长期化发展。
所谓的“长期化”指的是侦察员在越南境内的生活时间渐渐加长……开始是几天,后来则是十几甚至是几十天。
会有这个变化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开始时侦察兵们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的混到越南人里并与他们打成一片,所以每隔几天完成一个任务后就回来了,等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出去。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做的效率不高而且更危险。
就像许良斌说的:“从效率上来讲,我们大部份时间都花在来回敌我边境上了,能完成的任务十分有限,大多是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成功的渗透进越军防线一回,只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回来了。从危险程度来说,越军在边境线上的警惕性是相当高的,越是深入警惕性就越低,而我们这么频繁的往来边境,毫无疑问会更危险。”
许良斌的分析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这段时间伤亡的二十余名侦察兵里,有九成多的侦察兵都是往来边境时被越军发现、误触地雷而负伤、牺牲的。
于是很自然的,侦察作战很快就往长期化发展……侦察分队尽可能多的带上补给,要求渗透进越军防线就要能坚持作战十天并完成多个任务。
事实上这十天的时限很快就被侦察分队打破了。
侦察部队之所以会以“十天”为限,是因为这几乎就达到侦察分队所能携带的补给的上限了,这还是在侦察分队使用了“侦察兵专用食品”也就是软包装食品的结果。
但令人意外的是,侦察兵们与越军或是越南百姓相处得十分融洽,这使得他们经常可以从百姓那得到食物,甚至还发生过一支侦察分队在弹药用完之后,大大方方的开进越军部队要求提供补给的情况……这说起来也有些可笑,用敌人的补给打敌人,这就像游击队歌里头唱的“自有敌人送上前”一样。
在我问着许良斌等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的时候,许良斌搔了搔脑袋,回答道:“其实……也不是我们胆子大,这或许应该归功于营长,之前让我们完全按照越鬼子的标准生活,以至于我们很快就能融入到越鬼子的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都会产生自己是越南人的错觉了。”
闻言我不由啼笑皆非,许良斌说的对,如果连他们自己都相信自己是越南人,那向越南百姓及军人要补给那就是很正常的事嘛。
“只是……有一点咱们没办法适应。”
“哪一点?”我问。
“就是……”许良斌红着脸说道:“越南女人老是拉着我们……”
“哦!”许良斌话虽然没说完,但我却是听明白了。
这在越南是很正常的事,男人都上战场打仗了,村里剩下的男性全是老弱病残,那女人偶尔见到几个“越南兵”进村……不两眼放光才怪了。
但是这在我们中国却是绝对不行的,尤其是现在还是严打的时候,这就是“流氓罪”,要枪毙的。
于是我就在想,要是越鬼子了解这些的话,那只需要找几个女人诱惑一下就知道哪些是中国特工了。
让惊叹的是,一名侦察兵竟然能在越南境内连续生活了46天。在这46天里,他先后向我指挥所报告敌情64次,用照相机拍下了敌人一个驻兵点,两个观察哨,一座弹药库和三处炮兵阵地,为我炮兵指示了准确的打击目标。
********
谨以本章向侦察英雄隆志勇致敬,隆志勇和战友一起先后120多次执行敌后侦察、抓捕俘虏、反击越军等任务,其中一次敌后侦察任务长达46天。上级先后给他荣记了3次一等功、4次三等功、18次嘉奖,被评为“边陲雄膺”,“新长征突击手”,“侦察英雄”等称号。





越战的血 第十章 软硬兼施
侦察大队的作战进入正轨,就意味着我们合成营就清闲了。
对侦察大队的训练可以说是最轻松的,这也许是因为侦察大队都是选自各部队有经验老兵的原因。
不过这似乎只是原因之一,因为当初合成营比如特工连和狙击连的兵源也都精选自各部队的老兵,训练起来也一样是各种问题、各种麻烦。
所以总结起来,现在对侦察大队的训练会这么顺利,主要还是因为之前有训练合成营的经验,该碰到的问题之前已经碰到过而且解决掉了。
这使我甚至都有时间去瑞丽也就是中缅边境走了一趟,去看看那里缉毒大队的发展情况。
很自然的,我一走进缉毒大队的基地就受到陈队长等人的热烈欢迎。
“杨营长!”陈队长走上前来热情的握着我的手道:“你看看,怎么要来也不提前说一声,也好让我们准备准备!”
“如果提前说了,还能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吗?”我开着玩笑。
事实是,我出行要到哪里一般不会提前说……这是一个好习惯,有句话叫“言多必失”,咱们当兵的也是这样,尤其是我这个合成营营长。
要知道,我这个合成营营长现在可以说是越军特工的主要目标,万一要是让他们掌握了行踪,那路上可就有我好受的了。
陈大队长知道我是在开玩笑。但还是很认真的回答道:“欢迎首长检阅!”
“杨营长!”这时公安局的罗副局长才一边扣着警服的扣子一边睡眼惺忪的迎了上来。
“哦!”见此我不由看了看表,疑惑的说道:“现在都十点了,罗副局长才刚起床?”
“是这样的!”陈队长帮着解释道:“昨晚罗副局长接到线报,带队去边境堵截毒贩,早上八点回来才刚躺下呢。知道你来起来了!”
闻言我不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只是在附近执行任务顺便回来看看,又不是什么大事,犯不着起来,影响到你们执行任务就不好了!”
“营长你这说的哪的话!”罗副局长回答道:“你来了我还能不起来?你看看咱们的队员……”
这时我才注意到周围正在训练或是经过的队员或是警员,全都都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都是新面孔啊!”我说。
“那是!”罗副局长点头说道:“这已经是我们训练的第三批人员了,他们大多没见过你,只是听过你的名字。知道这个基地以及这里的训练模式是你一手创办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知道你是大名鼎鼎的合成营营长,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一睹您的风采呢!”
闻言我不由笑了笑,不自觉中,我倒还成了缉毒大队的开山祖师了。
“情况怎么样?”在陈队长的办公室里坐下后,我就问着陈队长:“缉毒工作开展得还顺利吧!”
陈队长给我递上了一杯热茶,点头说道:“基地的训练很有成效,以往我们的缉毒工作只是单纯的在公路或是关口上缉查。现在。就形成了便衣、卧底、公安、特警几个部门相结合的缉毒方式,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
“做个对比就知道了!”罗副局长给我递上了一份文件,说道:“今年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查获了鸦片4650千克,是去年查获数量的93倍。缴获海洛592千克,而去年只缴获23克,都达到数十万倍了!”
“成绩是很显著!”陈队长皱着眉头说:“但是……我相信这其中也有一部份是去年毒品还未扩散也就是毒品数量较少的原因,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就意味着虽然我们打击力度在加大,但却没能控制住毒品的蔓延。这也是我们基地不断要求培训新人的原因,一线缉毒战士兵力严重不足!”
我点了点头,事实上这种情况早在组建缉毒大队时我就预见到了。
毒品其实也是一种商品,当我们加大力度打击时,就会使毒品的价格飙升。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为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会使许多人铤而走险加入到毒贩的队伍中去。
所以这可以说是进入一种怪圈。想要一刀将这支黑手斩断将毒品清除得一干二净,那基本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接过陈队长递上来的烟,我就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其实可以在另一方面打击毒贩。”
“另一方面?”罗副局长疑惑的问道:“杨营长指的是……”
“有句话叫‘有需求就有市场’。”我说:“毒品之所以会屡禁不止,那就是因为国内外都有很大需求,如果需求量少了,那也就意味着毒贩的经济利益或者说直接动力也就少了。”
“可是……这需求量怎么会少呢?”罗副局长有些疑惑的问道:“我们所知道的,毒贩手里的毒品都是多多益善,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
“的确是这样!”我说:“但问题不能这么看,我们应该对比的看。”
想了想,我就接着说道:“这么说吧,对毒品的最终需求是吸毒者。如果我们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对百姓实施禁毒教育,让百姓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教育他们拒绝毒品,这就是能阻止一部份百姓加入到吸毒者的队伍中去。另一方面,我们又对已经染上毒瘾的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这么一对比,吸毒者无形中就少了许多。”
“哦!”闻言陈队长就明白了:“吸毒者少,也就是意味着对毒品的需求也少,需求少就意味着毒品的数量或是价格都在无形中减少,于是也就达到了控制毒品蔓延的目的!”
“对!”我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应该两手抓,在打击毒贩控制毒品的同时,还要注意国内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有道理!”罗副局长点头道:“这就是一硬一软、一外一内,软硬兼施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这事我们公安部门来办也正好,比如……我们可以先在公安内部普及禁毒教育,再让公安干警到学校、单位甚至是大街上进行宣传,很快这些禁毒教育就会传遍全国每个角落了,这就能从根源上解决毒品的问题。”
“虽然不敢说全部解决,但至少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我补充道。
于是罗副局长是连觉也不睡,当即就像上级报告这个课题接着马上就开始组织禁毒教育所需要的材料了。
至于对吸毒者的组织和管理,这就因为需要资金必须得从长计议了。
这就是我此行的主要成果,与之前一样,我依旧是把现代已经存在的一些事情做为建议提出来。
当然,我一个人的思维也是有限的,有些事就算是在现代存在而且我也知道,但并不一定会知道用。就比如禁毒宣传这事也是刚刚才想到。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陈队长等人不只是局限于我所建议的这些,比如这段时间陈队长等人就试着用警犬、军犬缉毒并让军犬训练基地有目的进行培养……
这听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让警犬缉毒嘛,只要把警犬调上来让它们闻一闻就可以了。
但其实这里头还有许多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之前我国长达数十年都是无毒国,毒品蔓延至我国是从改革开放起,这就直接导致我国的警犬、军犬基本没有缉毒的经验和特长。
警犬大多是用来跟踪或是抓小偷的,也就是让他闻一闻疑犯的衣物或是其它的什么东西,然后就让它凭嗅觉找到疑犯的位置。
军犬则多数用于排雷等特殊用途……有些木壳雷就连排雷器都无法发现,但受过训练对火药敏感的军犬,就能很轻松的找到这些地雷的位置并发出特别的信息,比如摇尾或是叫唤。
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警犬、军犬同样也是这样,它们从小受的训练使得它们的嗅觉对人的气味或是火药比较敏感,如果将它们用在缉毒上,其效果并不理想。
事实上陈队长等人也这么试过,调了几只警犬上来在设卡时让其搜寻,但战果寥寥,除非是那种警惕性实在太差的毒贩,他们甚至手上沾染着毒品粉末都没有清洗,于是就让警犬给逮个正着。
还别说,这种毒贩还真有。主要是因为这时的毒贩不只是团伙作案,零星贩毒的毒贩也不少,这些毒贩有相当一部份甚至都没有多少贩毒、运毒的经验,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缉毒犬就需要警犬训练基地专门培养。
这培养过程也是相当复杂,同时也需要时间,比如狗嵬刚出生的时候,就要挑选那些对毒品特别敏感的进行针对性训练,而且这针对性训练还要将针对鸦片和海洛英的警犬分开……鸦片与海洛英的气味不一样,对鸦片敏感的警犬不一定能发现海洛英。
这样下来,一头合格的缉毒犬就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训练。
时间虽然是长了点,但这也是一个从有到无的突破,而且可以预见的,缉毒犬也会在未来的缉毒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未 完待续 ~^~)




越战的血 第十一章 黑鹰直升机
原本我还以为自己可以在前线清闲一段时间……
其实这种清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还是一种罪,原因是一线所有的战士都忙里忙外的与越鬼子打得不亦乐乎,尤其是侦察大队这段时间最为活跃,就我们合成营挂着个训练侦察大队的名头无所事事。
这要是在后方基地里清闲也好,眼不见心不烦,没有看见其它战士在跟越鬼子拼命也就无所谓,可是现在一对比,这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不过这样清闲的时间并不久,在我从瑞丽回来后没几天张司令就一个电报过来把我们召了回去。
这下却让我犯难了。
电报里召回去的只有我们合成营,却没有侦察大队。这也就是说……直接指挥和训练侦察大队的陈依依和陈巧巧就必须留在前线。
对此我还专门发了一封电报向张司令确认侦察大队去留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侦察大队的表现很好,继续留在前线,其它军区侦察大队的训练就由他们负责。”
于是没办法了,我只得把陈家姐妹召到办公室。
“看来你们得在前线多呆一段时间了!”我随手就把电报递给了她们:“这是上级的命令,合成营回京另有任务!”
“坚持服从命令!”陈依依和陈巧巧一个挺身。
事实上,我相信这还正合她们之意,因为她们一心想着报仇……
“陈依依同志。陈巧巧同志!”想到这里我就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要明白一点,咱们是支革命的队伍,咱们在前线打仗为的是祖国和人民,所以应该把心态放宽一些,不要私人恩怨带到部队里来。否则很有可能会影响你们的判断,这是要犯错误的,明白吗?”
我这番话差点让陈家姐妹笑了出来,但她们看着板着脸的我最终还是强忍着笑应了声:“是”。
我之所以要这么做、这么说,为的就是要传递给她们一个信息:在这方面我是公事公办,并不会因为我跟她们的感情而有所偏颇。
但实际上,我相信以陈依依和陈巧巧两人的个性。只怕很难用命令或是军法约束住她们。所以我临走之前还交待了许良斌一声:万一陈家姐妹要是下了明显不妥当的命令,拖延时间并向我报告。
之后我才带着合成营飞回北京的基地。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张司令为什么会这么急着召我们回来,但是在吉普车上看到空中“突突”地飞翔着的黑鹰直升机的时候就明白了……原来是美国佬支援我们的黑鹰直升机到了。
果然,我一走进司令部张司令就呵呵笑道:“你也许已经看到了吧,美国佬一口气卖给了我们二十四架黑鹰直升机,而且还是改进版的,加大了发动机的推力。射击窗及机枪座等都做了优化设计,性能甚至比美国佬用的黑鹰还要好!”
“嗯!”我点了点头。
对此我其实并不意外,这并不是说美国佬对我们有多么多么好,这一方面是因为武器装备这东西大多都有后发优势,也就是武器用着用着,在实战中就会发现一些缺点,所以越是后来装备的东西往往就越先进。另一方面,美国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这样支持我们,完全是为了让我们充当钳制苏联的急先锋……这不是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换而已。
“这种直升机可以说是我军目前最先进的直升机了!”张司令随手将一叠资料递到我面前,说道:“这是黑鹰直升机的资料。你拿去仔细研究研究,尽快熟悉对这种直升机的使用!”
“司令!”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我们是不是有什么要用到黑鹰的地方?”
张司令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并不奇怪,毕竟我们合成营现在是唯一一支拥有自己的直升机中队并且进行过直升机训练且参加过实战的部队。
但是,要我们尽快熟悉对黑鹰的使用,这就有点奇怪了。
张司令点了点头,脸色沉重的说道:“中印边境上出现了点问题,据报告。印度一个情报机构派遣了一支小部队偷越麦克马洪线搜集情报,而且有长时间驻扎的迹像,他们总是夏季进入冬季撤出,连续两年都是如此,而且印度还持续在边境一带增兵,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师的兵力了。”
“唔!”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事在现代时我也是听说过的,许多人只知道中印在六十年代有过两次军事冲突,其中62年的中印之战更是脍灸人口,但八十年代的中印冲突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八十年代的这次冲突仅仅只是冲突而已,其最终并没有暴发大规模的战争。
这一点其实是很容易理解,一方面是印度这个国家上到总理下到百姓都患有严重的自大症,是个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国家,手里有点武器装备就以为自己拽得不得了,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当初62年时就是这样……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可是刚刚打完抗美援朝不久(抗美援朝1953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基本是以一国之力单挑以美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的联合**,而且还是在武器装备差距相当大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这场仗打完之后,全世界都对中**人的战斗力刮目相看,就连美军也感叹:要是谁还敢与中国陆军为敌,那就是个傻子。
而且中**队自56起还开始换装56半和56冲,到62年时一线部队已经大量装备(一线部队68年换装完毕,二线部队70年开始换装)。
如果印度人够聪明的话,只要综合这些情况一分析,就知道那时的中**队是一支又有作战经验又有先进的单兵武器的部队(当时56半和56冲属于较先进的单兵武器),面对这样一支部队是绝不可以轻易言战的。
反之,印度军队的状况却是让人不敢恭维……英军指挥官的撤出使得印度高种姓军人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就升为指挥官,军队内部各种姓也是矛盾重重,印军使用的步枪也是英军二战时使用的恩菲尔德拉栓式步枪,火力跟中**队的56半和56冲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然而就是在这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孰强孰劣的情况下,印度人还是自大的以为自己是除了美、苏之外的世界第三,还是以亚州老大自居,于是不顾中国方面屡次提出的和平建议公然发起武装挑畔……印度人还以为我国提出和平建议是怕了他们呢。
结果就不用说了,几个师的印军让一、两个团的中**队给追着打,被俘虏的印度军人和装备不计其数。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印度才把这段历史当作一个耻辱记在心里,并且还患有间歇性发作的朗久综合症,时不时就想给中国来这么一下一雪前耻。于是中印边境会不安宁也就是常理中的事了。
另一方面,我想印度这时只怕也是看准了我国这时正值内忧外患百废待兴的时候,于是就想混水摸鱼乘机占点便宜……这点其实很正常,国与国之前讲的就是利益,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国际上拳头才是硬道理。
“据我们的分析……”张司令接着说:“这与印军新装备了苏联的米26,所以才蠢蠢欲动了。”
“哦!”闻言我就有些明白了。
做为一个伪军迷,米26我还是略有所知的。
事实上它并不是像米24那样的武装直升机,而是一款重型运输直升机。
但别以为运输直升机就没有武装直升机重要,事实上在某些特定的战场上运输直升机要比武装直升机重要得多。
中印边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中印边境地处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这一带运输极其困难,汽车运输就不用说了,那公路又长又险,比起阿富汗的山路来也是有过之无不及。直升机方面,我国目前的直升机还没有一款能够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使用的。
当然,现在是有了,那就是黑鹰直升机。
很明显的,在这种地形上作战后勤补给就是最重要的……没有子弹和粮食,有再多的军队也是扯谈。
这个问题原本对中印双方都是一个难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方面才一直注重往青藏高原开辟公路,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边境的安全问题,在现代还开辟了一条长度将近两千公里的青藏铁路。
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唱的“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可想而之,如果铁路都通了,那战略物资就可以又快又多的运往前线了。
1...390391392393394...4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