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武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鞠图
而就在这吵嚷之中,白十二与朱瑾萱悄然的离开了洪都府,搭上一艘商船,向着应天赶去。
客栈武林 第1章 无奈返京
洪都府城中的纷纷扰扰尚还未完全结束,但对白十二与朱瑾萱来说却已然没有再继续留下来的价值,官府、锦衣卫、东厂、六扇门,这诸多衙门中的众多人物不需要他们也可以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了。
不过,朱瑾萱心中却还是有不小的遗憾在,那便是未能继续深入调查一番宁王。
在抛却了最初的不敢相信,被证据说服了之后,她对宁王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认为既然宁王参与其中,那必然所图不小,所以想要更进一步的调查宁王。
但最终,他却被白十二说服了,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白十二说服她的理由也很简单。
这些证据根本不足以扳倒宁王,天衍门中极天已然覆灭,而且似乎并没有人知晓宁王是幕后之人,从中极天的老巢搜出来的那些证据也没有一件是指向宁王的。
至于被他掳走的那个宁王府的侍卫小统领王天予,区区一个下人,而且还有“以下犯上”嫌疑的情况下,想凭王天予这一个人证就让宁王认栽是根本不可能的。
宁王有太多办法可以赖掉,甚至转身倒打一耙了。
毕竟,因为某些近乎人尽皆知的原因,如今皇帝一系在面对宁王的时候,顾忌与民间的影响,在心理上总是天然的要矮上半头,若非拿到确凿无误的证据,想要扳倒宁王,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好的结果,无非就是证明宁王的确在这件事中有所参与,然后被罚削没食邑几百户罢了。
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连伤筋动骨都做不到,所以那又何必再继续留在洪都府城中浪费时间呢。
还不如趁着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牢牢的钉在这件事上,无暇注意到他们的动静的有利条件,赶紧离开。
不过在前往应天的商船之上,对于接下来的目的地,白十二与朱瑾萱却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白十二想要“履行承诺”,前往京城去见一见皇帝大舅哥,顺便和他说一说宁王的事情,让大舅哥能够心中有数。
当然,至于让大舅哥防备一下宁王这种事,应当就不用他来提醒了,自太宗皇帝将人家宁王一系从关外直接赶到洪都府的那一天起,无论是哪一位在皇位之上,应当都不会将宁王当成普通的郡王看待,根本不需要他这个“外人”来提醒的。
而朱瑾萱自然不愿回到京城,更不想去见她的皇兄,尽管离家这么久了,她的确已经有些想念她的皇兄、皇嫂还有侄子、侄女了。
毕竟,她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从皇宫、京城逃出来,怎么可能会愿意再自投罗网一般的回去呢。
哪怕白十二十分自信的向她保证,这一次去了京城之后,绝对还能够将她带出来,不需要担心她的皇帝兄长会将她留下,继续关在皇宫那座大笼子里。
她的确很相信白十二,也十分认可白十二的能力,但她更清楚,她那个身为皇帝的皇兄能够调动多么庞大的力量,尤其是在京城,仅凭他们两个人就想对抗那么巨大的力量,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所以,面对白十二北上返京的建议,她无疑坚决的进行了否定。
而她选择的目的地,则是从未听白十二提起过的,他的家乡。
其实,许多时候,当朱瑾萱安静下来,开始思索的时候,她便会觉得自己对白十二依旧有一种陌生感,哪怕是,他就躺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她依旧觉得自己距离真实的白十二有些遥远。
她自己的身份、来历,她的一切,在白十二的眼中并没有半点的秘密。
相反,对于白十二,她能够了解到的,除了他拥有高超的剑法,不错的轻功之外,似乎就再没有其他了,甚至,她连白十二的名字到底是不是他真正的名字都不敢确认。
毕竟“白十二”这三个字听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个正常的名字。
哪怕是乡间那些连字都不认得一个的村民,都会请识字的童生、秀才给自家孩子取个名字,何况是能够教导出白十二这等足够吸引她的青年俊才的长辈呢?
所以,朱瑾萱心中觉得,白十二只不过是个化名,就和白十二之前曾经使用过的诸如“白长生”一般的化名一样。
因此,在现在差不多事情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的时候,朱瑾萱再也抑制不住心中对笼罩在白十二身上的诸多疑问的好奇,想要让白十二带她去回到故乡,去见一见他的家人,详细了解一番白十二的秘密,然后再看情况返回京城,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了,她觉得就算她的皇兄再如何愤怒、不满,最终也应当会原谅她的。
而面对朱瑾萱的要求,白十二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但他却设置了一个先决条件,那便是先去京城见皇帝一面,之后便会带朱瑾萱返回自己的家乡,并将自己所有的秘密都告诉她。
二人都以对方的目的作为自己目的的先决条件,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除非他们之中有一方先选择“投降”,做出让步。
但白十二态度坚决,而朱瑾萱觉得自己之前已经做出过太多让步,这一次应当由白十二来让步,态度同样坚决,于是双方谁也无法劝服谁,就这么僵持到了应天城。
而进了应天城之后,二人这才了解到之前曾发生的那些事情。
当得知中极天竟然已经被彻底剿灭,骨干力量只跑出去一个亢金龙之时,哪怕是白十二都有些愕然。
显然,之前曾与青龙,与东极天进行过激烈斗法的他,心中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之前韧性十足,失败了数次,依旧能够安然脱身逃离,难觅踪迹的青龙,怎么突然间就“智商下线”,然后作死的“送货上门”,进而被一网打尽了。
又细细的进行了一番了解之后,白十二这才明白原委。
而他也只能感慨一句“自作孽,不可活。”罢了。
倒是当他从六扇门那里得到青龙的尸检情报之后,心中忍不住再度一阵恍神。
作为天衍门东极天的尊者,地位在天衍门中极为尊崇的青龙,竟然是个宦官。
不过,当他想到了宁王府后,心中便很快又释然了。
显然,青龙应当是来自宁王府的内侍,同理,天衍门的其他尊者,应当也有差不多的身份,这也应该是宁王府为了更好的操控天衍门为其效果所布下的棋子了。
只可惜,宁王估计怎么都没有想到,他只控制天衍门的五位尊主,绝不让自己的身份被天衍门其他人知晓的做法,虽然的确极大的保护了他自身的安全,却也使得这些尊主出现问题之后,天衍门的控制就立刻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让他难以操控了。
否则,若是知晓宁王才是天衍门幕后的真正主人,只怕那些与青龙对立,甚至直接对着干的,如亢金龙等人,只怕心中根本不敢生出这些心思来。
不过,这些消息虽然对白十二还朱瑾萱来说都很震撼,但终究都是些已经过去半个多月的旧闻了,早已变为了过去式,除了让他们心中生出诸多感慨之外,就再无其他任何作用了。
毕竟唯一可能知晓宁王与天衍门之间关系的青龙早已自杀而死,一如洪都府城中,同样消失无踪的黄龙一般,都没有留下半点可以指证宁王的证据。
。。。
有关青龙与东极天的消息并未缓和白十二与朱瑾萱之间的争执,二人依旧还是“各执己见”,谁也不愿低头。
但很快,当被侯青派去洪都府,并受南新知县黄祥符所托,与其并肩作战的那几个捕头送来了那个有关北极天的消息传到了白十二与朱瑾萱二人耳中之后,二人之间的争执很快便消失无踪了。
当然,更确切的说,是朱瑾萱因为担忧她那位皇帝兄长的安危,顾不得再思考太多,只想赶快回到京城,抓出那藏在京城之中的天衍门北极天。
尽管白十二心中清楚,以区区天衍门北极天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对皇帝造成半点威胁,但先不提朱瑾萱这个决定对他“有利”,单单是为了让朱瑾萱能够放下心来,他也不可能阻止朱瑾萱返回京城去“保护”自己兄长的安全。
于是,原本争执不下,谁也无法说服谁的局面,瞬间就变得“和谐”了起来,已经在应天城中呆了不少日子的二人,立刻启程,直奔京城而去。
二人坐船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倒也算不得太辛苦,但是朱瑾萱因为心中的焦急,以及过度的担忧,一路上却是有些坐立难安。
白十二只能百般安慰她,她那位皇帝兄长身处皇宫之中,守卫众多,还有数道城门门禁,安全的很,她实在不用如此担心。
但朱瑾萱却向他透露出了一个令他有些错愕的消息。
如今的这位皇帝陛下,虽然看起来是个会虚心纳谏,不怎么会折腾的皇帝,但其实,私下里,却非常喜欢偷偷溜出皇宫,在城中到处转悠,看看人间烟火。
按其自己的说法,说是看看治下的百姓生活,能够让自己在治理国家之时更有动力。
毕竟每日里批阅干巴巴的题本,实在是太过枯燥,他害怕自己会和自己的父亲那般,在漫长而枯燥的这种生活之中,逐渐失去励精图治的那颗真心。
眼见自己的劝说除了换来一个有关自己皇帝大舅哥的秘密之外,并没有起到半点效果,白十二也有些无奈了,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了。
只能每天多找她聊天,尽可能的分散她的注意力。
至于不乘船,上岸之后,骑上快马直奔京城飞驰而去,大大减少时间这个办法。
很好,但也很可惜,无论是他还是朱瑾萱,之前都从没有骑过马,更别说骑上骏马全速奔驰了。
朱瑾萱自不必说,出身皇室的堂堂公主,怎么可能有机会去学骑马?
她又不是汉唐那些可以“为所欲为”的公主。
至于白十二吗,则是没有机会。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出身南方的白十二就算想要学骑马,也根本没有那个机会。
当然,其实他也不怎么擅长驾船就是了。
毕竟,对从小就开始习练家传武功,还需要读书认字,空闲的时候还喜欢听故事的白十二来说,每天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学习驾船啊。
而且,对白十二来说,他若是着急赶路的话,一双脚其实就足够了。
他的轻功可不仅仅只能用在跟踪上。
只是这一次,他觉得朱瑾萱是有些小题大做,过于紧张了,他们根本用不了那么着急、辛苦的赶回京城,所以,他才会装作忘记了这一茬,选择乘船赶路。
。。。
在白十二与朱瑾萱同时坐在船上,心情却天差地别的向着京城赶去的时候,京城之中也终于开始感受到自洪都府传来的波动。
而率先感受到这股风雨欲来气氛的,却并非是有数条渠道将消息送往京城的朝廷,而是天衍门北极天,更详细的来说,是被宁王骂做老乌龟的玄武。
毕竟,比起原本不知道消息,在仓促之下得到消息后才慌手慌脚开始将消息送往京城的黄祥符以及其他人,本就是在玄武的命令下才有备而去的玄武手下密探们,在他们的头领三角眼去了宁王府便一去不归之后,立刻便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继而立刻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撤离,同时也将这个消息加急传回进城,通知玄武。
也因此,玄武提前了大概一天时间收到了消息。
。。。
作为天衍门四处分坛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二代”尊主,玄武的年纪应当要比青龙等人年轻,但和青龙一样,常年将真正的样貌隐藏在面具之下的他,想要知晓其真正的年龄,有些困难。
不过,接手天衍门北极天十余年的他,对北极天的掌控力却是没得说的,至少,在他手下绝不会发生如东极天那般的情况。
因为在这十余年之中,他早已将手下星主换了一茬,七位星主全部都是他的心腹。
而且,他还在数年前在北极天外另起炉灶,建立了那个名为谛听的组织,令两方互相监视,因此他根本不用担心手下会背叛他。
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开始担心,那个被派去试探宁王,有着一双倒吊三角眼的家伙,是否已经背叛了他。
客栈武林 第2章 交锋
京城之中,在玄武收到了洪都府传来的消息之后的第二天,紫禁城中的皇帝便收到了锦衣卫送来的消息。
而又过了半天之后,朝堂之上的诸多官员才通过江西布政司与陈安悟、黄祥符等人的题本,了解到了洪都府中发生的一切,以及那个令不少官员看到后内心之中都十分不屑的消息,京城之中有天衍门余孽活动。
在这些官员心目中看来,这无非就是洪都府城中那些官员们的无能,以至于让事情闹成了这般不堪的地步,所以,为了尽可能推掉身上的责任,他们才会将那个什么天衍门的实力进行夸大。
区区不入流的江湖门派罢了,就算是实力再强又能强到哪种程度?
哪怕在江湖之中名声最为先和的太和山与禅祖寺,在朝廷面前不也得乖乖跪着吗?
不过,心中不屑归不屑,但这却并不妨碍不少官员,尤其是那些平日里逮到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喷上半天的科道言官们,借着这件事大肆发挥。
一家一户之中,只要不是独子独女尚且还会闹出诸多麻烦,为了利益出现各种争执、分歧,何况是偌大的朝廷。
而在这件事中,收到了江西布政司衙门中的诸多官员私信的那些言官们,无疑是跳得最“欢快”的那一批人了。
他们口水喷的对象,自然是陈安悟、黄祥符这两个背叛文官团体的“叛徒”。
正好,这一次黄祥符所在的南新县衙被天衍门的贼人纵火焚烧了,陈安悟这位洪都知府又是黄祥符直接上司,顺着这一点,言官们可谓是大肆发挥,力图要将二人打成无能、昏聩的庸官,该贬谪的贬谪,该定罪的定罪。
可惜,早就吃过亏的皇帝,早已经不是当初刚刚继位之时那般听风就是雨,只凭他们一张嘴就可以影响的了。
事实上,相比起这些没事就喜欢乱喷的科道言官们,他更信任自己的天子亲军锦衣卫。
毕竟,就算双方都有私心,直接听他命令行事的锦衣卫,显然私心会更少一些。
况且,锦衣卫怎么说是就在洪都府城,是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的,而这些张口就将陈安悟与黄祥符打成罪人的科道言官们呢?远在这数千里之遥的京城之中,只凭其他人的只言片语就得出了结论。
该信谁的,一目了然。
尤其是当皇帝接连收到了胡啸林送来的密信,又见了六扇门总捕头郭举之后,他已然开始对那些科道言官们的上蹿下跳一般的表演心生不满了。
但他心中更清楚,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掉锦衣卫送来的密信之中所提到的天衍门北极天。
不同于那些对江湖之中的势力不屑一顾的朝中大臣,他对江湖之中的一些风吹草动还是十分关注的。
毕竟,向前一百年,太祖皇帝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从江湖草莽之中起家的。
而且,诸如闻香教、弥勒教这样总想着“搞个大新闻”的邪教,也总是习惯在江湖之中藏匿、发展,等待时机。
如今这个天衍门看起来似乎和闻香教、弥勒教这些教派看起来也差不多。而且因为之前一直未曾被朝廷注意到,所以未曾被朝廷打压,其势力看起来已经比那些在朝廷之中挂了名的邪教还要强出许多了。
否则,又怎么可能会在京城之中都有天衍门的分坛,而且甚至已经存在了十多年时间了。
‘哎,真是多事之秋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忍不住发出一阵感慨。
偌大一个国家与朝廷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本就已经足够令他感到焦头烂额了,现在,竟然还又牵扯出江湖上的事情需要他去解决,这如何能不让他感到阵阵心累。
尤其是,他的那个不省心的亲妹妹同样还牵扯其中,至今还没有什么下落,无疑更加牵扯他的注意。
不知道自己那个胆大包天,私自逃离皇宫的妹妹,现在情况如何了。
想到了“逃家”的朱瑾萱,皇帝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胡啸林的密信之中,不仅仅只有有关对洪都府发生事情以及天衍门详细情况的叙述,还有有关朱瑾萱近况的描述。
尽管胡啸林已经绞尽脑汁想要尽量淡化朱瑾萱在这件事中存在的痕迹了,但从小就将大部分时间花费了习武这件事上的他,其笔力实在是无法支撑起他的想法。
所以,在密信之中,他差不多算是实话实说了。
不过,为了防止皇帝太过担心,他也补上了白十二一直将朱瑾萱的行踪隐藏的十分严密的情况,希望借此让皇帝知道,在白十二严密的,连自己人都不知道朱瑾萱行踪的保护措施之下,朱瑾萱的安全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哼,这个小子,我倒要看看你是否当真有勇气回来见朕。’
从朱瑾萱想到白十二这个“拐走”自己妹妹的小子,皇帝忍不住轻哼一声,从案头堆放的众多题本的最底层,抽出朱瑾萱之前写给他的那封信,翻开信封内衬,又看了一遍白十二写在信封内衬的那区区十数个字,心中有些愤愤的想到。
但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比起当初刚刚听到这个消息之时的震怒,觉得妹妹朱瑾萱是被白十二以小手段欺骗了,认定白十二根本配不上朱瑾萱的想法,如今的他,心中其实已经慢慢认同了白十二,甚至内心深处已经有些欣赏这个屡次能够看破关键,找到重要线索的年轻人了。
否则,他当初也不可能会有些鬼使神差的召见六扇门总捕头郭举了。
所以,虽然心中看起来依旧对白十二百般嫌弃,但其实,他已经十分期待白十二真的能够带着朱瑾萱返回京城,并与他真正面对面的见上一次了。
而他心中有预感,这个日子应该已经不远了。
因为纵观白十二自出现之后的这段时间以来,其似乎一直都在追着线索跑,这一次,在得知了天衍门北极天的情报之后,其必定会紧随而来。
况且,他心中也相信,他的那个妹妹虽然毫不犹豫的“逃家”了,但在知道了天衍门在京城之中有不小的势力,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安全之后,也肯定会火急火燎的赶回来提醒他的。
。。。
皇帝的预感显然是十分正确的,但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白十二与朱瑾萱会来的这么快。
事实上,这一路上,除开在二人当初相遇的窑镇上停了半天的时间,让白十二与东升客栈的掌柜孙吉等人见一见之外,二人一路不停,沿着运河飞速北上,在皇帝得到消息之后的第十天便赶到了京城。
虽然看起来十天算不上短,但正常的赶路速度与加急信件的传递速度,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二人只慢了十天,真真已经是十分迅捷的速度了。
如果要是正常运送货物的商船,那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估计还要再长十天。
而在白十二与朱瑾萱赶来的这十天时间之内,京城之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但在暗地里却早已是暗流汹涌。
为了以防引起骚乱,皇帝以及诸多朝堂重臣们十分默契的否定了那些什么事都不干,就只有一张嘴动弹的言官们的奏请,没有动用明面上的诸如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这些衙门的力量,去进行大规模的搜查行动。
而是由皇帝暗中对锦衣卫指挥使莫斌与东厂督公江棕下达命令,派人在城中进行秘密调查,搜寻一切有关天衍门北极天的情报。
深知这件事重要性的莫斌与江棕自然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便着急精锐手下,展开了行动。
二人心中清楚,这件事关乎着未来他们以及锦衣卫与东厂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原本占据上风的莫斌自然不愿再拱手将势力让给东厂这群太监,让锦衣卫又恢复到先帝朝时那般只能位居东厂之下,甚至还要听从东厂督公的地步。
而自当今皇帝登基以来便一直不怎么受待见,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的东厂,自然也希望通过这一次的任务,压过锦衣卫一头,重新赢回皇帝的信任,恢复东厂过往的“荣光”。
。。。
尽管皇帝的命令是暗中行事,锦衣卫与东厂也自认为行事已经十分谨慎小心了,但他们的动作却没能瞒过天衍门北极天,以及同属玄武手下的谛听的耳目。
哪怕玄武还并不能够确定这一次锦衣卫与东厂的行动就是冲他与北极天来的,但从洪都府传来的那个消息,还是让他立刻便将头缩回了龟壳之中。
除开一些用钱财收买的耳目眼线之外,他手下那些真正的精英,同样也在他的严令之下,缩回了龟壳之中,开始“装死”。
玄武的这一套龟息大法,虽然猥琐,但效果确实是什么不错的。
至少十天过去了,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只不过抓不到些最外围被收买的眼线、耳目罢了,而因为龟缩,早已主动切断了与这些眼线、耳目联系的天衍门北极天,也丝毫不用担心锦衣卫或东厂能够通过这些蝼蚁一般低贱的眼线、耳目就找到他们的头上。
当然,在通过龟息大法,缩回去“装死”的同时,玄武也没有忘记给锦衣卫和东厂上眼药。
尽管锦衣卫与东厂名声显赫到能够令小儿止啼,但在京城扎根多年的玄武,心中早就摸清楚了朝廷的脉搏。
也许在许多人眼中,锦衣卫和东厂是恐怖的,是不能得罪的,但在玄武眼中,想要找锦衣卫和东厂的麻烦,实在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