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正是,二位王爷因何……”
还没有说完,一群小太子党便向着那些铁甲骑士冲了过去。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一群十几岁的娃娃居然也这样的凶悍。卫绾吓得赶忙带着羽林跟了上去。
杨胜正在懊恼,原来这件事情是自己人胡作非为引起来的。想着死了那二十多人,还有重伤的三十多脑子就疼。这可跟梁王怎么交代,一下子就损失了五六十人。王爷问起来自己怎么说,不管怎样一顶管教不严的帽子自己的戴定了。
“将军你看。”
忽然身边的校尉向前一指,只见一群娃娃各拎棍棒便冲了过来。都是七八岁,*岁的年纪。跑在前面最大的也不过是十三四岁的样子。
杨胜的脑子有些乱,忽然见卫绾正骑着马死命的往自己这边跑。边跑还边呼喊着什么,话说的太急加上马的颠簸又是关中话,自己听了几遍也没有听清楚。
卫绾终于跑到了杨胜的面前,见那些孩子还有百十步远便喘着气道。
“杨将军千万约束属下,不要伤了那些孩子。”
“哼,他们冲撞大军论罪当斩。念他们是娃娃,揍一顿便算了。卫将军也是军伍中人,怎能不知军规。”
“使不得,使不得。为首的是胶西王与中山王,那些娃娃都是长安公卿的王孙贵胄。不怕你笑话,人家从娘胎里出来领的俸禄都比你我兄弟多。千万忍忍,小孩子发过了火就没有事了又打不坏。”
“呃……”
杨胜有些蒙了,原来前边跑的那俩大的是两位王爷。后面跟着的都是一群小太子党,老天给自己八个胆子也惹不起。
汉雄 第九十五章 会玩的熊孩子
“杨将军,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下令。万一那个杀才伤了王爷,你还要命不要了。”
卫绾看着发呆的杨胜着急的催促道。
“传令无论那些娃娃做了什么都不准还手,听明白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违令者斩。”
杨胜说的十分的果决,他的命令被飞快的传达着。不得不说,这些铁甲骑兵训练十分的有素。太子党们跑到跟前的时候,至少前排的铁甲骑兵都接到了命令。
这帮子小屁孩拿着木棒也实在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除了没有上马的家伙被敲得头盔砰砰作响,头昏脑涨得一塌糊涂之外。其他的人基本上是零伤害,他们同情的看着晕头涨脑的倒霉家伙。暗自庆幸自己是在马上,而不是在马下。
不过这些孩子可不是普通的孩子,都是一些精力过剩极度聪明的鬼马小精灵。这次跟着两位王爷出来搞事,岂能就这样了事。一大盒火柴被刘胜甩了出来,招呼了几个小伙伴一大盒火柴被绑在了几匹马的尾巴上。
卫绾的眼睛瞪得像牛眼那么大,这帮小子还真敢玩啊。真主菩萨上帝保佑这帮家伙吧,希望你们不会死的太难看。杨胜还在纳闷,这帮孩子在搞什么飞机。为什么要在马屁股上绑那些红头的小棍棍?
火柴这东西还没有普及,目前能用得上的只有长安。睢阳远在山东地界,杨胜根本听都没有听过这东西,哪里知道这小棍子的威力。
一团橘黄色的火焰伴随着一团青烟升起,刘端连续点着了几匹马的尾巴。杨胜的嘴张的能塞下一只鸡蛋,他不明白那小棍棍为什么会忽然的燃烧起来,受惊了的马在队伍中又蹦又跳横冲直撞。整个队伍顿时大哗,刚才被敲得头晕脑胀的家伙现在开始庆幸自己没有待在马上。
队伍的中间好像热油中忽然被泼了一瓢凉水,噼里啪啦的直爆。尾巴冒烟的马屁对着身边的其他马又踹又咬,惹得其他的马也纷纷的惊了。不断有骑士被从马背上颠下来。碗口大的马蹄子踏得铁甲咣咣的响。
光听这声音就让人牙酸,卫绾不自觉的将马往大树边上靠了靠。有大树挡着会好一些,至少不会被那些惊马冲撞了。自己的身上可没有穿铁甲,若是被马踏一下恐怕下场不会好。
一群熊孩子在那里又蹦又跳十分开心。梁国的军卒们敢怒不敢言。都是祖宗。用卫绾的话说,人家在娘胎里面就比你官大,敢动他们不吓死你也整死你。
刘端气势汹汹的走到杨胜的身前道:“今天孤与九弟惩戒了你们,你自可以与梁王叔说去。不过我告诉你,今天的事情别以为就这么算了。卫丫没事便罢了,卫丫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孤要了你的命。”
作为刘启的儿子,他的威胁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对于这个小小的藩国将军来说,其他藩王的威胁很有可能是致命的。因为大汉的藩国不是封到哪里就是哪里,很有可能改封。
今天你是胶东王,明天就有可能是胶西王。你就胶西王明天当然也可能是中山王。说白了这都要看皇帝的心情。若是哪天刘武挂了,皇帝一时心情好。找了自己这位兄弟来接梁王的位子,那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即便不是这位小娃娃来接,反正他们都姓刘,都有一个爹说句话要自己一条命。新任的梁王多少会给些面子。反正这回自己是九死一生。
“八哥说的对,孤王也算一个。不管你是谁,若是卫丫有一点闪失。我就要了你全家的命。”
刘胜也在一旁帮腔,杨胜算是彻底的服了,这他娘的真是惹不起啊,全家都搭上了。心里求遍了漫天的神仙,千万不要让那个什么卫丫出事。您出了事没什么。你可让我这全家老小怎么活。
见闹腾的差不多了,卫绾便上前来劝解道:“二位王爷,还不赶快去医馆看看卫丫小娘子。听说是胶东王送她去的医馆,送去的时候人已经昏过去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卫绾还故作关心的做了一个愁苦的表情。
“哎呀,忙着出气竟然忘了这样的大事。快去医馆。”刘端扔下手中的木棒便撒腿向医馆奔去。刘胜有样学样也扔掉木棒向医馆奔去。
胶东王……
杨胜有些发蒙,对着卫绾拱拱手。
“敢问卫将军,这云家庄子到底住了多少位王爷。为何这么多的年幼王爷们不在宫中居住,却来这临潼居住?”
这次再也没有敢耍威风,对卫绾也是执礼甚恭。不敢有丝毫的不敬。因为他发现云家的水真的很深,深到淹死他不成问题的地步。
“哼,杨将军不讲军规了么?”
这回轮到卫绾抖起来了,刚才你怎么装牛x的这么咱就怎么装。云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卫绾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杨胜初来乍到,如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卫将军原谅。杨胜这里给卫将军赔礼了,待杨胜安顿下来一定置酒赔罪。”
见杨胜的礼数也到了,卫绾也就没在为难他。毕竟今天这哥们已经够窝囊的了,平白无故死了二十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回去跟梁王交代。给个下马威,意思意思就得了。
“杨将军有所不知,这云家庄子住了三位王爷。分别是陛下的*十子,胶西王、中山王、还有胶东王。哦对了,这位胶东王还刚刚跟你们梁王的外甥女,馆陶公主的闺女定了亲。
所以,杨将军听卫某一句劝。过去跟云侯道个歉把这件事情圆过去,你好我好大家过年。否则,三位王爷跑到陛下那里告起状来……嘿嘿,杨将军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卫将军,杨某还有一事不明还请指教。”
“但说无妨。”
“为什么三位王爷会为了一个丫头出头呢?”
对于这个问题杨胜也是大惑不解,现在他已经闹明白了。羽林侍卫曾经说过,这是临潼侯府的一个丫头。没有理由三位王爷为了一个丫头闹的这么厉害吧。
“呵呵,杨将军这就不懂了。这丫头生得聪明伶俐,而且长的也是花容月貌。胶西王与中山王都起了爱慕的心思,至于胶东王嘛。那丫头的弟弟是胶东王形影不离的挚友。
杨将军你可解惑。”
杨胜的眼睛顿时瞪得老圆,原来是这个样子。虽然说一个丫头做王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样的人也不能得罪。听说当今的太子地位尚不稳当,万一要是……杨胜简直不敢想下去,着急忙慌的对着卫绾说道。
“卫将军请代为引荐,杨某治下不严以致出了这样的事情,要当面向临潼侯赔罪。”
杨胜果断的放下了身段,那玩意毕竟没有小命重要。先取得这位临潼侯的原谅,通过他劝慰一下三位王爷。不要将这件事情捅到陛下那里去,虽然平时在睢阳可以为所欲为。但这里毕竟还是长安,天子脚下不低头就杀头。还是低调做人比较好,想到这里早晨见架时的那股子傲气一点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想像不到的恭顺。
“杨将军这么说就是言重了,临潼侯也是咱军伍上的人。年纪轻了些不过行事却是极有分寸,杨将军若是好言好语以后约束属下,卫某想临潼侯也会愿意交您这个朋友的。”
“如此甚好,卫将军请。”
“请”
杨胜跟着卫绾只带了几名亲兵,打马向着云啸驰去。
汉雄 第九十六章 神奇的地方
杨胜非常的低调,从骄横跋扈到谦虚谨慎。不用找电话亭换衣服,也不用裤衩穿外边,转个身就成。现在的杨胜每个汗毛孔都散发着道德的光辉,成为人类美德的代言人。
云啸选择了原谅,既然牧羊犬已经变成了京巴,就没有必要再给一棒子了。医馆传来消息,卫丫也没受什么伤。人家还死了二十多人,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况蛮牛将人家的士卒弄得东一块西一块的。
“这位便是临潼侯。”
卫绾指了一下对面的云啸,杨胜立刻拱手抱拳露出特和蔼可亲的笑容道。
“临潼侯当面,未将管教不严致使属下冲撞了小娘子。末将这里给侯爷赔礼,还望侯爷恕罪。末将一定约束属下军卒,此类事情再不会发生。”
陪着笑脸,话说的也客气。云啸再没有任何的理由找人家的不自在。
“都是误会,既然陛下安排杨将军来临潼。云某也要一尽地主之谊,军兵们暂且安排在羽林侍卫的营中暂且休整。云某备下酒水,还望杨将军赏光。”
“该是末将置酒赔罪才是,怎么能让侯爷破费。”
“都不要争执了,杨将军就顺了云侯的意思吧。云侯家的酒宴,便是未央宫的御厨都比不上。你今天可是有口福喽。”
卫绾在一旁劝慰,眼睛却斜斜的瞄着云啸。这臭小子,到底将这帮子骑卒塞进自己的营里。你家亲军的人马才一千人,四个士卒便住了偌大的一间屋子。老子的羽林才二百人,还是六人一间。
卫绾决定趁机黑云啸一把,看了看西斜的日头道:“今天天色将暗,还是让梁国的士卒们扎下营盘在羽林卫的边上休息一夜。云家酒食天下闻名,云侯不会吝啬赏军卒们一钵肉,一壶酒吧。”
云啸心中暗恨,这老家伙看来是想黑我。按一人一斤肉,这得多少头猪往里填。看这帮家伙一个个的模样。怕是一天也没有吃饭,二三斤肉都是小意思。坑老子,早晚找个机会坑回来。
心里暗恨,嘴上却不得不道:“好说。今天让将士们辛苦一下。云某这就吩咐管家,吃喝管够。不过事先说好,不许再有喝多的闹事的事情。”
“侯爷请放心,末将一定约束属下。未将在这里替这些杀才,谢过侯爷。”杨胜说完话,又是平胸一礼。
杨胜与云啸大排筵宴,士卒们吃着云家的美食喝着云家的美酒。梁军的校尉们严格执行了杨胜的命令,一夜风平浪静再也没有闹事的事情发生。
梁国士卒在云家吃瘪的消息风一样的传进了长安,刘启与刘武几乎同时接到了属下的禀报,彼时。未央宫里正在大宴群臣。
刘启与刘武的脸上同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刘启的惊讶是因为云啸的胆大,在没有得到自己的旨意之下,便敢对梁王的手下出手。不过此点还是很合刘启的心意,毕竟打压了骄狂的梁军。这是刘启乐于见到的。城楼解甲事件已经成为了一根刺,扎进刘启的心里。
刘武的惊讶在于,云家居然有一支如此的劲卒。未损一人便杀伤自己数十属下,铁甲军的杀才他是最清楚的。个顶个都是梁军的精锐,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看来这个云啸不简单,以前还真的忽视了他。
兄弟二人各怀心腹事,但是不耽误口蜜腹剑。互相敬着酒。说着一些思兄想弟的热络话。任谁看去,都是一副兄友弟恭的和睦景象。
云啸食言了,没有再给梁国的骑卒拨付房屋居住。既然营盘就扎下了,就睡帐篷吧反正现在也不是冬天,冷的要死。
不过云啸还是没有将事情做绝,划了一半的云家老宅给杨胜。作为他的中军行辕。这也算是给足了杨胜的面子,老子的宅子都给你腾出来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匈奴汉子趁夜将马匹都赶进了山,留在家里的鞍具都换成了没有马镫的。至于马掌实在是处理不掉,也就只好听之任之。反正凭他们的冶炼技术。也打造不出如云家这般耐磨的马掌。
云啸从来没有想过将这两项技术广泛传播,而大汉的将军们又呆板的要死。以前尽管有人留意云家的马具不同,但是并没有上报仿制,甚至连自己也不曾仿制使用。
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总是有一个过程,脑子里没有什么骑兵概念的汉军将军们对这两个小东西选择性失明。
不过这些梁国的骑卒就不一样了,大汉施行的征兵制。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三年。第一年戍边,第二年驻守长安等大的城邑。第三年才驻守乡里。整个大汉的军队很多,有上百万,不过职业军人却很少。算起来也就是各个藩王的直属军队,一般不超过两千人。再就是长安的羽林,连禁军与精锐的北军都不是。云家的养的这一千人,现在还顶着乡勇的名号。
眼前的这队梁国的骑卒便是一队精干的职业军人,而且还是藩王掌握的职业军人。一般的藩王,出于将排场的需要也养骑兵。不过最多也就百十骑,至多的淮南王刘安也不过也就是五百骑,这还是请了刘启的旨意。
唯有梁王最是凶悍,一下子便豢养了三千铁甲。要干什么,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历史上虽然梁王最后没有造反,但是云啸却不得不防。万一将来要与他们对阵,自己也有杀手锏。
杨胜数次提出刘启要他们共同训练,都被云啸以酒肉侍候打岔了过去。杨胜也不傻,从来到云家庄子的第一天他就对云家充满了好奇。
十几步距离都射不穿的铠甲,能力贯铁甲将人带得飞起来钉在大树上的长程巨弩。还有那天乡勇们整齐的步伐,森严的军阵都给他留下的强烈的印象。还有那支传说中的骑兵,只露了一面便不知去向。
庄口有一个偌大的跑马场,里面各种训练的器械还在。杨胜也是行家,一看便知道,这里同时训练三五百骑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些天,没事的时候也经常偷看乡勇们的操练。乡勇们虽然平时不穿盔甲,但出门的时候都穿着一种特制的衣服。衣服的里面在肩头,后背,大小腿等地方都缝有铅块。
偷偷的派手下军卒前去看过,每件这样的衣服至少都有三十斤。乡勇们日出便穿上,日落便卸下。从没有人敢于败坏这条规矩,即便是跑步训练的时候都不准脱下来。听说夏天热的时候,还得穿这样的衣服下池塘游水。
最让他吃惊的乡勇们手中的兵刃,那是一种单面开刃的兵刃。借过来看过,作为老骑兵的他立刻便看出这种兵刃在骑兵作战中的便利。
弯刃的弧度,使得持有者不用多大的力气。借助马的速度便可以对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拔出自己的佩剑试了一下。两刃相交火星四溅,自己的剑崩了好大的一个缺口,而乡勇的兵刃却丝毫无损。
要知道自己的宝剑可是梁国铸剑名家打制,价值千金是梁王拜将时亲手所授。而乡勇手中的兵刃这里几乎人人都有,而且那些头领使用的明显要比普通乡勇的还要好。
更别说那能射五百步的弩箭,还有紫衫木做胎。两片反羊角镶在两边的复合弓,这里的乡勇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不费力的拉开,然后射中三百步外的目标。而且入木三分,什么时候弓箭也会有这样大的威力了。以后自己的骑兵要怎么混。
杨胜像只山猫一样,好奇的看着云家的一切。不禁由衷的感叹,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汉雄 第九十七章 重礼
“王爷,微臣在与后宫的王美人弟弟羽林郎将田蚡的交往的过程中。无意间听闻田蚡吐露出一些事情,虽然属下还没有什么眉目。不过属下觉得还是应该禀报王爷。”
韩安国跪坐在刘武的身边,神情有些踌躇的说道。这件事情他明察暗访打听了好久,都没有任何的眉目。朝廷里也没有听说过太子与太尉的任何传闻,太后那里也安静的很。只是最近几天为了迎接梁王,这才活动频繁了些。
“什么事啊,看你吞吞吐吐的。尽管说吧,孤听着就是了。”
刘武今天喝的有些大,歪躺在榻上眼睛半睁半闭的说道。
“事关太子,太后与太尉。”
韩安国的话刚一说完,刘武腾的一下便坐起来了。这三个太可太重要了,说是能颠覆大汉朝廷都不为过。
“怎么回事,你快说。”
刘武的脸上再没有一丝的醉态,挥手撵出了从人便急切的问道。
“微臣与田郎将沐浴之时田郎将说露了嘴,好像说太后查了太子与太尉的什么事情。具体的微臣旁敲侧击的了几天也没有收获,只好来禀报王爷,希望王爷定夺。”
“太子与太尉居然有勾连……”
刘武默默的嘟囔着。这个消息太可怕了,若是那个太子有了太尉的支持,那便形成了文有太子太傅窦婴,武有太尉周亚夫的局面。这样强大的力量,便是刘启也不会等闲视之。何况是一心想要兄终弟及的刘武。
“他还说了什么?”
刘武急切的问道。
“田郎将当时语噎不祥,微臣并没有听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之后微臣曾经旁敲侧击了几次,田郎将却都矢口否认或者嘻哈掩饰。这里面一定有文章,王爷是否从太后那里探听一二。”
“太后那里。”
刘武的脑子转了几个弯,太后那里自己很熟悉。没有成年就藩前,自己一直呆在太后的身边。若要说太后会派人去调查这么重要的事情,那一定非瑛姑莫属。而瑛姑是抱着自己长大的,关系亲密得紧。估计打听出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要备上一份厚礼便是了。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王娘娘的弟弟你要继续接触。太后那里本王亲自去办,看来这长安要有热闹看了。”
梁王缕着胡子看着外面的黑夜。
长乐宫分外的热闹。今天是帝国之母窦太后六十二岁的寿诞。这位帝国的母亲穿着黑色的礼服接受着朝臣们滚滚的马屁与参拜,
各路藩王与权贵们纷纷献上各种奇珍异宝,礼物多得神仙殿几乎都要装不下,瑛姑忙着指挥宫人将显眼华丽的宝物摆出来。那些看着不甚华丽的便收入库房,至于何时能够重见天日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刘辉送的寿礼是一块脸盆大小的玛瑙,红红的有如鲜血一般。阳光下反射的妖冶的光,朝臣们品评着这件宝物。这块大玛瑙与梁王送的一株六尺高的珊瑚被瑛姑选为礼品之冠。摆放在大殿最显眼的位置,当然正中间的位置留给了刘启。即便是刘启送来一坨屎,那个位置也得是他的。
刘启的贺礼便没有以上两件的那样贵重,只是一柄纯白羊脂玉雕琢的玉如意。洁白的玉柄上雕满了福字,弯弯的云头上面刻着一个硕大的寿字。象征着太后吉祥如意,多福多寿。
朝臣们依照自己的爵位,品阶前来参拜高高在上的帝国之母。没有轮到参拜的,便等候在神仙殿外互相攀谈着。
礼物送的华丽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礼物送的一般的则低眉顺眼恭顺异常。
比起后世收礼的暗箱操作不同,太后收礼那是明目张胆。没有条件,没有限额。不限品种、不限类别。从金银珠宝到玛瑙首饰,再到珍稀动物保护珍禽。反正一句话,只要你认为是最贵的那就往神仙殿里面送。
太后没有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骨,收得心安收得坦然。遇到和心意的,就夸两句。遇到不合心意的便哼一声。反正只许我说我不收,不准你说你不送。
“临潼侯,你家不会是又送的豆腐吧。”
刘辉身边的一个催吧见云啸靠在柱子上,等候着召见。知道他与自己的老大不睦,便想上来奚落一番。
豆腐这玩意经过两年的长足发展,已经走下了神坛。毕竟原本就不是什么高端的玩意。吃几顿也就腻了。反正做法儿不是凉拌就是炖,再不就是炸着吃。来来回回就这几种花样,也吃不出个新鲜来。
而且云家的豆腐坊现在光工人就有两百多,夜以继日的生产。现在长安城里普通的富户,没事也能买两块豆腐吃。权贵们重新回到了大鱼大肉的日子。现在谁家里举办家宴如果再上豆腐。会被人耻笑成土鳖,这个词儿也是从云家传出来的。
云啸前两年图省事,完全用的豆腐顶缸。
前年送的是凉拌豆腐,太后吃得爽利赞口不绝。去年送的是豆腐脑,太后也吃得香甜。刘启与太后赞不绝口恩赏有加,这让许多送了贵重礼品的大臣暗自咬牙。于是今年,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才会拿豆腐的轶事来调侃云啸。
催吧的一句话,让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云啸的身上。
云啸懒洋洋的撇了这个催吧一眼,老子要送什么东西凭什么要告诉你。一见他身边的刘辉正缕着胡子向自己冷笑,云啸的气便不打议出来,你愿意巴结太后。你便巴结,拿我出来做比就是你的不是了。一会儿太后接见,保不准谁的贺礼受太后赏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