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有门儿,田蚡太了解这个外甥。这小子几乎就是在自己跟前长大的。一撅屁股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此时的他已经是强弩之末,自己的辞呈便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陛下,那张汤为人刻薄残酷。吕监丞不过贪墨了二十贯钱,按律不过是个流刑。可张汤为了攀咬他人,硬是用酷刑将其活活折磨致死。
还有洪大夫,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可那张汤,竟然为了获取口供。对洪大夫酷刑加身,致使洪大夫身体受创已成残疾。如此种种臣即便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现在朝廷百官见到廷尉署如见阎王殿。被廷尉署带走询问者。事前都在家中举行丧礼。
廷尉署这些年犯下的罪恶简直是罄竹难书,作为廷尉署的廷尉张汤难辞其咎。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斩首张汤。方可解百官之心,复陛下之圣明。”
田蚡说得堂堂正正。一腔私仇被他以堂皇只言讲出,刘彻居然找不到一丝破绽。潜规则做事,明规则整人。看起来这位舅舅也是积厚黑之大乘者。
刘彻不得不审视这位舅舅,以前只知道他是一届只知道飞鹰走马,围红倚绿的纨绔。没想到厚黑水平也是如此之高,一番言论说的刘彻连辩驳都无可辩驳。
“张汤是朕的廷尉,怎可说杀便杀。”
“吕不韦贵为始皇仲父,还不是饮鸩自尽。”刘彻的话还没落到地上,田蚡的话已然出口。
这家伙人才啊!刘彻再一次被噎得哑口无言,张汤再牛无论如何也和吕不韦比不了。虽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传言,但始皇帝称吕不韦为仲父却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哼!你当朕真的不敢罢了百官么?”
“陛下当然敢,可是陛下要知道罢黜百官容易。可这政令上下不达,朝廷的敕令到不了地方。您一时之间又上哪里去找这么多人为官呢?清华的那些学子?不要忘记了,他们本就是豪门大族的子弟。您让他们接替他们的父亲,叔伯去做损害他们家族利益的事情。您说他们肯干么?即便是肯干,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为陛下做事么?”
田蚡的一连串反问,将刘彻最后一丝希冀击得粉碎。田蚡一见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赶忙上前一步道:“陛下,用张汤是为了安天下。可天下如今为了张汤不安,斩张汤则天下太平不斩张汤则天下背向。这孰轻孰重您难道不明白么?陛下难道您为了张汤宁愿不要大汉江山,祖宗基业了么?”
刘彻倒退数步呆坐了龙椅上!百官群情已经汹涌,无论如何这时候不能硬撼。不然大汉帝国随时都有分崩离析的可能,一个张汤居然让事情忽然坏到如此地步。
“陛下,外地的藩王们已经接到进京奔丧的讣告。若是此时有心人与那些藩王们勾结……先帝可是有十四个儿子啊!”
田蚡这最后一句话更是惊得刘彻脸色惨白,此时他才明白。自己最大的心腹之患不是朝臣,也不是匈奴人,而是他的那些兄弟们。十四个兄弟他排名老十,除了死去的老大刘荣。剩下的已经尽皆封王,都是一路的诸侯王。
“君忧臣辱,陛下不要为了这些小事烦恼。只要您点个头,臣愿意替陛下完成此时。保证风波平息于无形之中,只要您点个头。那些辞呈,您大可扔到炉膛里面烧火。”
刘彻的脸色灰败,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政治经验怎能比得上这些老油条。在田蚡殷切的目光中,刘彻机械的点了点头。
田蚡的心里乐开了花,对着刘彻施了一礼便赶忙退了出去。此时还是赶紧告诉那些心情忐忑的家伙们为好,都是好不容易弄来的官位。怎么可能就为了这点小破事儿丢弃,如果刘彻真的狠心干掉一批。那这帮家伙立刻便会有人上吊自尽。
刘彻失魂落魄的走进了后宫,走进了漪澜殿。就好像在外面受了欺负的孩子,最想回到的地方便是家。那里有温暖怀抱,那里有母亲的呵护。刘彻就像一个孩子一般,走进了漪澜殿。
到处都是银装素裹,大红的柱子都用白麻布裹了一个严严实实。王娡虽然早就盼着太皇太后挂掉,但这最有的样子还得装。她是当今太后,太皇太后的儿媳。这孝还得戴,丧还得服。
“母亲……”刘彻软弱的扎进了王娡的怀里,此刻他感觉浑身放松。
“傻孩子,怎么了?这不像你,难道朝廷里出了什么事儿?”王娡明知故问,田蚡在递上那份奏章前。已经和这位姐姐进行了充分沟通。
“他们,那些朝臣们。居然……居然逼着朕杀了张汤。张汤是朕的忠臣啊!母亲,朕不想杀张汤。”刘彻委屈的窝在王娡的怀里,好像儿时一样。
王娡搂着刘彻,用额头蹭着儿时的额头。一边用手抚着他的后背一边道:“傻孩子,你是皇帝。这做皇帝什么事情也不能由着性子来,你还记得晁错么?
他是你父亲的老师,先帝对他言听计从毕恭毕敬。可七王之乱一起,你父亲还是要违心的杀了他。为什么?”
刘彻抬起头,愣愣的看着娓娓讲述的母亲。
“为什么?”
“因为大汉江山。你是皇帝,你做的每一个决定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一时意气,而是要为了整个大汉江山着想。
那张汤是为了你做事,也是有了你的点头他才去刑讯那些人。可是你是否知道,那么被他刑讯的大臣还有他们的亲眷都带着恨。他们不恨张汤,便要恨你。
舍弃一个张汤,便会消解他们的恨。那些人会感激你,因为你替他们报了仇。政治总是需要一只替罪羊,那张汤便很不幸成为了那只替罪羊罢了。现在他死了,你便可以专心做你的事情。比如,处决庄青翟,许青。”(未完待续)





汉雄 第四十四章 借刀杀人
“自郅都、杜周十人者,此皆以酷烈为声。然郅都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张汤以知阴阳,人主与俱上下,时数辩当否,国家赖其便。赵禹时据法守正。杜周从谀,以少言为重。自张汤死後,网密,多诋严,官事浸以秏废。九卿碌碌奉其官,救过不赡,何暇论绳墨之外乎!然此十人中,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方略教导,禁奸止邪,一切亦皆彬彬质有其文武焉。虽惨酷,斯称其位矣。”
———司马迁!
田蚡是聪明的,这位国舅爷比包蛋糕的纸还要油一点儿。他知道,这位兄弟跟刘彻关系很好。今天大臣们闹得欢,免不了将来拉清单。真要到了小皇帝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时候,别风大吹着自己。
于是这位国舅大人给庄青翟的三位长史带话,这三位分别是长史朱买臣,右内史王朝,代理长史边通。
这三位仁兄,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但这都不是障碍,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仇人名叫张汤。这就够了!
说起来有点滑稽,这三位兄弟出道比张汤早。开始的官职都比张汤大,尤其是朱买臣还做过张汤的直属领导。这就好比给你洗过裤衩的大头兵,经过几十年刻苦进步当上了将军。作为领导的你要向下属敬礼一样,个中滋味儿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朱兄弟对张汤的仇怨还算是有情可原,这位边通就有点搞笑了。据说是张汤代理丞相某些职权的时候给他穿了小鞋,这位边先生纵横家出身。什么叫纵横家!答:骂人专家。
凡是能称得上纵横家的,无一不是能言善辩之辈。若果在现代,参加个大专辩论会什么的,或许还能为国争光拿个奖什么的。可惜这位边兄是一位心理极其阴暗之辈。他与一群御史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了一起(骂人)其共同的特点是唾液系统发达,且喜拉帮结伙。一个人骂不过你,拉着朋友战友一起骂。反正不把你骂倒骂臭。那是誓不罢休。就这么一块狗皮膏药,张汤摊上也算是他倒霉。
最后一位王朝实际上是一个儒生。张汤得罪他的原因比较搞笑——因为礼仪。据说有一次,张汤大人没有按规定向他还礼。于是这位叫做王朝的儒生便生出怨恨之心。
为了这么点破事就要找领导麻烦,王朝的故事充分告诉我们,在大汉朝廷里生存着一大批心理阴暗,且小肚鸡肠的王八蛋。
信任丞相大人给了暗示,整人陷害铁三角就此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的事业(陷害张汤)努力奋斗。
这三位都是官场老油条,经过细致缜密的排查。那些捕风捉影的陷害理由根本不能干掉张汤。这位冤家是皇帝红人。没有合适的理由就这么干掉,风险太大且伴有强烈后遗症。
在公元前的朝廷混智商很重要,这三位兄弟都不傻。知道丞相大人这是祸水东引借刀杀人,不过形势比人强。被国舅丞相利用一把,三位兄弟也捏鼻子认了。但做这样的事情,总得找个帽子大一点的撑着。若是天塌下来,也好有个顶岗的。于是他们找到了张汤得罪过的另外一个人,赵王刘彭祖。
赵王刘彭祖以精通法律,擅长商贸著称,在那个时代来说。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但在赵国,在大汉生意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张汤得罪他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利益。
跟很多官吏一样。当官难免有应酬花钱的事情。可朝廷的俸禄就这么多,不能年终给领导送礼也要花自己工资吧!贪污公款,张汤仇人遍天下。恐怕今天贪了明天就会被告到刘彻面前,风险太大不合算。
张大人走了一条古今皆通的道路,找赞助商。咱中国自古以来,官商勾结就是普遍现象。当官的有权没钱,经商的有钱没权。有权的想钱,有钱的想权,于是官员与商人便走到了一起。按照现在的术语。这叫权利寻租。
一个叫做田信的人走进了张汤的视野里,作为优秀赞助商田信很会来事儿。请客吃饭全买单。礼物是一车车的送。不过在这方面张汤还是比较廉洁,礼物全部都转送出去用作感情投资。自己没有留下什么。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某种程度上说张先生还算是廉洁自律的好领导。
而这位田信也算是艺高人胆大,有了张大人撑腰屡屡打击竞争对手。后来居然连赵王也不放在眼里,在商业领域利用张汤的权势与信息狠狠坑了赵王刘彭祖几次。
碍于张汤的身份,刘彭祖都忍了。现在皇帝陛下的忠实走狗变成了落水狗,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三位内史大人联络了赵王长史,又将黑材料转交了一部分。两边分头办事,誓把张汤搞垮搞臭。
罪名很多,按照他们的说法。张汤就是十恶不赦,剐上一万刀都嫌少的那种。不过主要罪名只有两条:
一,勾结商人田信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重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经济。
二,勾结鲁谒居陷害御史中丞李文,致使李文含冤而死。且二人行迹诡秘,似有图谋不轨。
严格的说这两条都不算冤枉,张汤的确给田信吐露了朝廷的经济政策。使得田信囤积居奇,获利丰厚。
李文河间人,官至御史中丞。这位御史大人尽职尽责,闲来无事便有收集黑材料的爱好。而且还偏爱收集张汤的黑材料,偏偏这家伙滑得跟泥鳅一样。私生活堪称典范,也从来不收礼贪污。张汤恨得牙痒,却奈何不了他。
鲁谒居是张汤的下属,作为下属鲁大人很有觉悟。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找了个由头,黑了这位御史中丞大人。
这件事情干的太不地道,以至于皇帝都知道了。还当面责问过张汤,鲁小弟给张老大办事。张老大自然要罩着小弟,尽管皇帝亲自过问。张汤仍然不痛不痒的处理了鲁谒居,不仅如此甚至有两人的花边新闻传出。
传说因为受了处分,鲁谒居可能是因为着急上火病倒了。在家养病期间,作为领导张汤不仅关系其饮食起居,还亲自前往探望。更让瞠目结舌的是,张大人居然给鲁小弟做了一次足疗保健。不知道是张大人技艺精深,鲁小弟深受感动,反正病情大有起色。
张大人每天坑人审案百忙之余,对这种中医理疗手段居然也有如此造诣的确让人钦佩。
两人的基情化作巨大的背背山,迅速成为长安城娱乐八卦头条版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张大人的性取向问题暂且不论,这一行动充分展示了张大人与鲁小弟的深厚情谊。而且鲁小弟还干过一件更加耸人听闻的事情,检举赵王冶铁意图不轨。致使赵王的冶铁生意,最终被田信取代。赵王气得脑袋冒烟,三位内史大人稍一联络。刘彭祖便欣然上书,决定干掉张汤。
为了将案件办成铁案,三位内史大人还连夜找到了鲁谒居的弟弟。这位兄弟正好犯了事儿,说了一顿你要怎么怎么地,老子就把你怎么怎么地之类的话。一顿威胁恐吓,鲁小弟成功反水。转做污点证人,举证张汤。
人证物证全有了,加上赵王这位藩王带头上访。田蚡认为自己的黑材料已经够了,他决定对张汤下手。
“丞相以为这就够了?”刘陵风情万种的倒在田蚡大腿上,张开嘴等着田蚡给自己喂葡萄干吃。
“人证物证都齐了,而且上书的是前任丞相的长史还有赵王。我的小乖乖,还有什么不妥的么。”田蚡拿了一粒葡萄干喂进刘陵嘴里。
“我的丞相大人,这张汤可是小皇帝咬人的一条狗。这打狗也得看主人,小皇帝今天碍于群臣压力屈服。来日他声威日重,难免不挟私报复。依奴家看,不若想个办法让张汤自行了断。这样你好我好,皇帝异日找人报复,怎么也算不到您的头上。”
“我的小乖乖,那张汤现在可关押在廷尉署的监牢里。想派人进去黑了他,难免不走漏风声。一旦让皇帝知道了,那岂不是更招小皇帝怨恨?”
“人都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我的丞相大人怎么也糊涂起来了。既然使了借刀杀人之计,不若再使上一次。
御史赵禹不是与张汤素有嫌隙么?就让那老家伙去,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张汤一见是他来审问,立刻便会明白皇帝的心意。主父偃抄家灭族于前,他不能不为自己家人着想。一死了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他是朝廷里打滚多年的人,知道孰轻孰重。
你放心,只要赵禹前去审问张汤。则张汤必死,真要有一天皇帝追查下来。也与你没有关系不是,要办只能办赵禹那个老家伙。”
“我的小美人儿,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缜密的心思。我这便吩咐人去传那赵禹……”(未完待续)




汉雄 第四十五章 猛烈的报复
廷尉署的监狱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关得进来的,不够一定级别标准是住不进这座高级监狱的。虽然级别很高,但监狱终究是监狱。
一盏青灯如豆,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很小的范围。房间里的家什很少,一桌一椅一个窄小的单人床而已。张汤坐在床上,看着黑洞洞的窗口发呆。属下很巴结,这里是条件最好的一间房间。他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关心一下监狱的建设。现在只能住在这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外面的情形如同黑夜一般晦暗不明。属下已经在尽力打探消息,不过传出来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群臣一辞官相威胁,逼迫皇帝做出决定。这在大汉历史上尚属首次,张汤有些担心。小皇帝会不会受不住群臣的要挟,将自己置于死地。
“不会的,他是大汉之主断然不会向自己的臣子屈服。”张汤对着窗外的黑暗,恨恨的说道。好像窗外便是那些可恶的朝臣,他要用如此铿锵有力的语音提振自己的士气。
“张公何德何能让陛下为了你与群臣翻脸,你以为你是谁?云侯么?”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忽然出现在身后,张汤吓了一跳。霍然转过身去,眉头不禁一皱。
“是你!”张汤的语音有些干涩,这个赵禹他太认识了。御史台中断案施刑能够跟自己有一拼的只有这个人,而且这家伙的刑讯手段丝毫不下于自己。落在他的手里,不将你折腾零碎了断然不要想过关。怎么?难道陛下居然派他来提审自己?张汤的心猛然抽了一下,嘴角不自然的上翘了几下,脸色有些灰败。
“是我!张汤,本御史前来你应该知道所为何事。你呀你呀,做事总是不给别人留余地。李文因你而死。赵王也恨你入骨。朝廷派我来,就是要问这两件案子,田信这个人你认识吧!
如何?是要本御史用刑呢。还是你自己招供。别往外看了,你手下的那些兔崽子都被驱离。现在这里是御史台的天下。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人。同朝为官一场,如今的说法是给你面子。你若不识好歹,说不得给你换一种说法,相信我你不会喜欢。”
赵禹用一种跩到了极致的话语对张汤说话,放在以前张汤会张嘴喷他一口唾沫。形势比人强,张汤知道那个换一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廷尉署是高祖皇帝创立,不受朝廷节制。只对陛下一人负责,你如何敢擅自调派我们廷尉署的人。”尽管色厉内荏。张汤仍然不肯放下廷尉署中尉的架子。
“张汤,你位高权重。以前大伙怕你敬你,生怕你一个不高兴让人吃官司。可你现在就别抖官威了,廷尉署的人本御史自然调不动。但跟随本御史来的千度公公他调得动,我只有两个时辰。天亮以前必须处理完你的案子,别啰嗦了时间不等人。
现在你说说你与鲁谒居陷害李文的案子,还有勾结田信倒买倒卖囤积居奇的事情。明早廷议,本官要向陛下有个交代。”
赵禹撇了撇嘴,回答了张汤的诘问催促道。
张汤呆立当场,千度来了。说明赵禹做的事情得到了皇帝的许可。难道皇帝真的想群臣妥协了。那自己……张汤汗如雨下,冷汗瞬间便湿透了脊背。
赵禹冷眼看着这只落水狗,想当年耀武扬威现在也不过如此。他审理刑狱多年。知道张汤此时已然崩溃。自己要他说什么,怕他就得招什么。这人哪,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这朝廷里混,还是不要凡事做绝的好。这张汤就是做得太绝,以致今天没了退路。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给他讲话。联想到自己,赵禹便有些心下凄然。这些年干御史得罪了不少人,看来日后做事断然不可如此。明哲保身才是上上之策。
“张汤,我也不为难你。实话说了弹劾你的是先丞相武强侯的三位内史大人。还有赵王。本官只不过是奉命办差,咱们素有嫌隙。但今天我也不想落井下石。你愿意招呢你就招。不愿意招呢,你就不招。
看人观己。想想本官也是吃刑狱这口饭的。手中过的案子案犯也不在少数,给你纸笔你自己写好了。天亮时,本官亲自来收。我劝你还是仔仔细细认罪,主父偃的例子在前。你莫步他后尘。”
赵禹说完也不待张汤回答,拍了几下巴掌便有差人送来笔墨纸砚。赵禹重重叹了一口气,走出了监牢。
厚重的牢门“嘭”的一声再度锁紧,张汤仿佛没有听到似的呆坐在床头。
“认罪,陛下!这都是……陛下!臣冤枉啊!”
一轮红日如往常般从东方升起,火红的日头使得天地间一片绯红。踏着血红的朝阳,赵禹再度步入了那间牢房。
桌子上的青灯依然在燃烧,数张白纸写得密密麻麻。张汤的身子挂在房梁上,随着吹进来的冷风不停摆动。他的眼睛瞪得老大,舌头吐出老长。一双大眼睛里布满血丝,尽管死了几个时辰但仍然带着不甘。
赵禹呼出一口白气,一代酷吏落得如此下场。也着实让人唏嘘叹惋,可这又怪得了谁呢。自作孽啊!
“将他放下来吧,停尸在床上。毕竟也是朝廷大臣,将腰带给他系上。多少留些体面给他。”
御史台的差役们听了赵禹的话,赶忙将张汤的尸体放了下来。将他用来上吊的腰带重新系好,奈何人已经僵硬腰带只能系得松松垮垮,让人看着有些唏嘘叹惋。
刘彻看着张汤带着泪痕的遗书,猛得一拍书案。案几上的奏章茶碗还有笔墨纸砚被震得噼里啪啦的跳舞。
“张汤,朕愧对你!千度,传旨厚葬张汤。”
“陛下……!”千度一脸便秘之色,有些为难的道。
“怎么?有话说,有屁就放!”看来刘彻真的气着了,连市井俚语都冒了出来。
“御史台去张汤家里查抄,只抄出来五百金。具都是陛下赏赐与他俸禄积攒下来的。张汤的弟弟说要厚葬,结果他母亲说。张汤是被构陷诬陷死的,何必厚葬!
人没在家里停尸,一口薄皮棺材用牛车拉着已然下葬。听说棺材外面连外椁都没有……”千度与张汤共事多年,自然与张汤交情不俗,张汤落得这个下场千度也不禁黯然。
“有什么样的母亲,便会有什么样儿的儿子。传旨,放了那个叫做田信的。你跟他说,今后张汤一家由他来养。但凡缺少衣食,朕断然不会放过他。”
“诺!”
“朱买臣,王朝,边通!哼!”刘彻的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抓起佩剑便走出承明殿。
赵禹第一次来刘家小筑,这是内宫的一座阁楼。前面有一处池塘,路边的杨柳只剩下光秃秃的纸条。露出树下各种各样的奇石怪岩,想必若是夏日里定然是一片好风光。
皇帝忽然在这里召见自己,真不知道是好是坏。刚刚干掉了他的心腹走狗,难道现在就要拿自己开刀祭旗?
“张汤的事情你办得好,朝廷给你计一次嘉奖。朕已经吩咐考功司给你记录在案。现在有另外一件案子要你去办,张汤的案子你怎么办的。这件案子你就怎么办,办好了朕有赏!”
刘彻不顾从窗口灌进来的寒风,持着剑站立在窗口。任凭彻骨寒风吹透宽大的汉服。
“陛下有旨臣不敢不尊,这差事臣自当努力办好。”赵禹不知道究竟又有什么麻烦来找自己。张汤的案子怎么办,这件就怎么办。难道还是要自己逼出人命不成?
“有人弹劾前任丞相勾连内史朱买臣,王朝,边通意图不轨!牵带御史大夫许青也参与其中,朝廷的三公这一案件便占了两位。现在交由你去审理,一定要给朕审仔细喽。记住,不可放过一个坏人!”
1...344345346347348...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