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见鬼去吧。
“确实,毕竟是个发财的好年景。”
——皇帝!
年轻人的手指画完惊叹号的那一刻,中年男人一直紧绷着的脸终于舒缓了一些,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满腔的激动和欣喜化为略带颤抖的水迹文字。
——欢迎来到吕德斯,同志。
用文字而不是语言来表达欢喜之情多少有些扫兴,但在吕德斯——在这个遍地都是告密者、政治侦探、秘密警察的地方——这种谨慎小心绝不多余。要知道那些个以神经质、强迫症、控制狂著称的秘密警察是连自家车库、卧室、厕所都会窃听、监控的混蛋。
阅读室的墙角、天花板,他们坐的桌椅,使用的杯子里有没有安装窃听装置或摄像头,在远处的房间里会不会有什么人拿着定向集音装置对准他们,或者干脆在地板下搞个夹层,让专人呆在里面用听诊器监听地板上的人谈话……等等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监控手段,在吕德斯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没有什么事是我们不知道的;
这是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的自夸之语,也是对事实的简单称述。
小到家庭暴力、邻里纠纷、学生打架,大到黑帮犯罪、恐怖活动,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逃不过帝国各种强力部门的监控,有时候还会发生同一个人被好几个部门监控,吃喝拉撒睡等等生理活动被全方位观察审视的事情。
在这样一个国度里,交流的又是会掉脑袋的事情,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我心底的热情犹如最旺的火炉。”
“是《天空骑兵队》?”
“不,是《空母雷击队》。”
“那本不是烂片么?”
“只是演员演技不到位罢了,大场面的视觉效果还是不差的。毕竟那是出动真实部队和装备,战舰更是自己演自己。”
伪装成电影爱好者的交流声中,桌面上正在快速交换情报。
有好消息,比如地下小组持续保持着运作,而且还成功的发展了成员和协助者,还有近期帝国防卫军调动的消息。
也有不好的消息,比如哪里的小组被侦破,哪几条联系线路要废弃,哪些站点和重要人物需要转移。
以上勉强还能算是日常,接下来的消息就不怎么让人愉快了。
这个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争斗都是永远的主旋律。这两位革命者所属的组织也不例外。
与帝国的、与犯罪组织的,与其他抵抗组织的。
没有看错,抵抗组织之间并不全都是共同进退的伙伴,除了私人的、意识形态和诉求上的各种冲突之外,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摆在帝国境内的所有抵抗组织面前。即资源有限,要想在帝国严格管控之下生存下来持续斗争,国外的援助和慕名而来的归附者是必不可少的。可那些外国人也不是慈善家,他们一个个都是精于算计的投机客,只会在最有潜力的黑马身上下注,以最少的投资给帝国带去最大的麻烦。而那些潜在的抵抗战士也会思考类似的问题。
于是问题就来了,谁是最值得投资的?谁能排挤甚至消灭掉其它竞争者来获得援助?
轰轰烈烈的生存竞争就此展开,各支抵抗组织为了争夺资源,将染血的手伸向了同胞们。
其中既有其它抵抗组织,也有毫无关系的平民。
——复国战线打算在青年团的体育交流活动上制造爆炸和无差别攻击。
——他们疯了?
年轻人差点把话语直接喊了出来,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前面两个正在小声笑着的青年团成员。
想要行销自己,想要凸显自我价值,最简单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搞个大新闻,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这一点上来讲,和网红没什么区别,都是通过某种手段成为话题,并以此聚敛人气和金钱。区别只在于,网红是通过搞怪、卖萌来吸引眼球,某些打着“自由战士”、“复国志士”旗号的恐怖组织却是用杀戮聚焦全世界的目光。
“卖国贼的斩首秀”、“犬决通敌者”、“与敌人通奸者被车裂”……
那些既不敢正面挑战帝国军事力量,又迫切需要外援的组织发现无差别袭击平民是个很不错的差事——只用很少的投入便造成了大骚乱,成功吸引了眼球,而且还令帝国防不胜防。不过这一次和以往带有“锄奸”色彩的行动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帮家伙希望以力量和恐怖来改变这个国家,排除帝国和帝国的一切,让扭曲的社会恢复应有的形态。
——疯了。
年轻人和中年男人的评价都是这一个。
这已经不是什么争夺外援的表演,而是名副其实的恐怖主义了。
恐怖主义的目的就是用恐怖进行控制,恐怖即是手段,也是手段。
比方说,公开杀死帝国的高官或者经济界巨头,其它人在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的恐惧前不得不闭紧嘴巴。愿意为帝国拼上性命的只是极少数,这极少数的人是无法撼动大势的,最终在恐怖主义掀起的狂潮中,帝国将步上覆灭崩塌的命运。
这便是恐怖主义的基本逻辑和战略。
可如此一来,对相关组织和思想的取缔也会越来越严密,一般市民也会抛弃这群除了杀人放火啥都不会的家伙。
于是恐怖主义便开始转入下一个阶段,将目标转向一般市民,也就是所谓的无差别袭击。
不同于时刻都要确保补给线路,否则只能选择撤退的正面作战。在城市村镇里展开活动的恐怖活动很容易获得补给,基本上只要有钱,就可以半永久的进行下去。
只要不断对普通市民展开杀伤,那些高举着“和自己无关”的免罪符,整天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市民也不得不注意到,不管他们是愤怒、是悲伤还是哀求,这种杀戮都不会停止,牺牲者会源源不断的被量产出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市民们便会将矛头指向当政者,指责政府的不作为和无能,最终压力不断积累变成足以令政府垮台的革命浪潮——
以上便是恐怖组织的构想,换成别的什么国家,他们的想法或许有很大机会按部就班的变成现实吧。然而他们面对的是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有着强大军事力量、高度发达的情报传输网络、高效行政体系以及强大行动力的巨大机器。在此之上还有独自一人便拥有强大武力和高效支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皇帝,和那种恐怖的存在相比,制造爆炸也好,人群密集区域制造无差别袭击也好,独狼式恐怖袭击也好,与其说是颠覆帝国的一步,不如说是垂死前的最后哀鸣。
他们没有一点机会。除了把更多平民团结在帝国和皇帝身边,任何正面意义的结果都不会产生。
——要阻止他们吗?
——我们正在持续跟进,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和史塔西似乎也察觉到了,冒冒失失的出手很可能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
——要我做什么?
——设法取得参加交流会的资格,进入现场,万一“复国阵线”想要强行采取行动,你要见机行事。
——明白。
就算没有那群滥杀平民的家伙,人类也会打赢这场战争,取回尊严和骄傲。同时还要让其它组织弄清楚,吕德斯地下抗战的主角到底是谁。尽管顺便保护了帝国和醉生梦死的家伙们多少有些令人不快,不过也没必要去计较这些了。
胸中充满了使命感的年轻人准备起身离开,之后中年男人也会相机离开,如此一来这次碰头就算是顺利结束,接下来就是准备伪造证件,准备新身份,事前踩点……总之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活。
然而,人生之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刚刚站起身子的年轻人突然变了脸色,中年男人也绷紧了表情,同时将手探向怀里。
马赛和李卡多还在继续努力学**国的丰功伟业,可能是太过投入,可能是位置的关系,更可能本来就是外行人,所以没有发觉。
明明午餐时间已经结束,照道理该有陆陆续续的人群进入阅读间,此刻依旧只有他们和另一桌客人。
阅读室紧闭的大门外,正有一大群受过训练的家伙用不发出声响的脚步一点点逼近阅读室。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1.马赛(八)
很多人都希望别人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比如警察、消防员、办理民事工作的窗口等等,基本上大家都很希望政府职能部门热心工作,以便减轻民众的的负担。不过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希望“秘密警察”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干劲的人必定很少。
更何况是如同悬在每个人头顶上的利剑一般的“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对这个帝国民众哪怕只是提到都会觉悟“下一个大概就是我”的强力部门,或许有一则黑色幽默能够充分说明问题。
——想要活命就去警察局自首,被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逮到只有死路一条!动作快,否则连警察都不剩下了!
这多少有些夸张,再怎么说警察系统和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互不隶属,即便有警官被怀疑“叛国”、“反社会”,基本上也是警察系统内部处理,不然就是交给史塔西,轮不到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来指手画脚。但起码这则笑话点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被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局盯上,一般平民,特别是三等、四等公民的人生便等同宣告结束。
再怎么说,那也是将“宁可杀错,绝不放过”、“健全的思想建立在健全的肉体之上”奉为信条的强力部门,这群勤勉的秘密警察在大众眼中就是现代的猎巫人员,当代的宗教裁判所。其贯彻保密主义的行事风格更是强化了这种印象。
正如绰号“金发野兽”、“铁石心肠者”的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首任兼现任局长、帝国首席警察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所言——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刑事警察和保安力量,被政治侦探故事的神秘形象所笼罩。
对普罗大众来讲,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就是“恐怖”、“暴力”的代名词,这个部门时刻提醒着全体国民不要轻越雷池一步,让所有人时刻祈祷自己不会犯错。而在视帝国为毕生之敌,为打到帝国甘愿献出生命为后来者铺路的那些人眼里,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是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仅仅只是之一,真正最危险的敌人是史塔西和直属皇帝的亲卫队,前者无孔不入且狡猾多诈,后者则有皇帝赋予的特权,动起手来毫无顾忌,哪里有亲卫队的身影,哪里就会变成尸山血海。
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的危险程度仅仅只高于刑警,和史塔西及亲卫队还差得远。
这一点从他们受训练的程度上也能充分体现出来,换成史塔西和亲卫队去围捕什么人,他们一定不会搞“清场”这种会引起对象警惕的画蛇添足,他们有更有效的办法。
话虽如此,那也是全副武装的驻营警察,某种程度上来讲,那就是一帮穿警服的职业军人。
作为名副其实的警察国家,帝国警种之繁多,当时无出其右。学校里有驻校警察,社区有辅助警察,火车上有铁路警察,公交车上有公共安全警察……光是特别警察就分为十多类,常规的秩序警察更是超过二十种。铁路、矿山、邮电、财政、军工生产、森林、农业、水坝、河道、黄金探矿、林场、野生动物保护……所有重要领域都设置相应的警察单位。在这个结构复杂、分工明确、同时具有极高效率的国家保安系统里,隶属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的驻营警察是武力值最高的一群。
驻营警察实际上就是防暴警察,是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下属的准军事部队,平时完全按照军队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训练,他们不像普通警察那样上下班,也不会回家住宿。全体驻营警察集中在营区住宿、生活、训练(这也是“驻营”一词的由来),过着半封闭的军营生活。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大量装备冲锋枪、自动步枪、机枪之类的军用武器,并且配备轮式和履带式轻装甲车辆。专门处理各种民事突发事件、镇压在市区发生的群体骚乱与暴动,以及各类恐怖主义事件。
抓捕威胁到帝国的恐怖分子,也是他们的生意。
——真希望他们能惰怠一些,别那么勤勉。
内心吐出全体帝国臣民共同的感想,中年男人和年轻人将手伸向藏匿武器的地方。
中年男人的腋下藏着一支9㎜ppk手枪,标准的警察武器,便携、小巧,使用空尖弹的话,轻易便能在胸口开个大洞,或是把整张脸打飞。年轻人没有携带枪械,不过在衬衫袖口缝有一块天晶。
战斗准备完成,年轻人将手搭上窗户。
在军用自动武器面前,阅读室的防护近乎于零,一次机枪扫射或几枚手榴弹就能让整个阅读室变成屠宰场。可好歹也是聊胜于无,挡挡手枪弹、手榴弹弹片和某些角度打过来的机枪弹、步枪弹还是能做到的。
可这样一来,也就会把那两个穿青年团制服的男孩卷进这场无妄的杀戮当中。
谁都知道,面对劫持人质的恐怖分子,只要人质不是一等公民,或是得到现场指挥官的授权,驻营警察的解救方式从来都是先开枪射杀人质,然后由劝降的谈判专家高呼“里面的人听着,人质已经被我们打死了!赶快出来投降!”
他们不喜欢对一切都麻木的同胞,那些戴着帝国的项圈却自得其乐,甚至引以为傲的家伙更是令他们恶心。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想把无辜之人卷进因为自己的战斗中,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和“复国阵线”之类的恐怖组织没有区别了——无论是否出于主观,都是将手无寸铁的平民卷进杀戮的暴徒。而且在年轻人看来,让那些被帝国圈养的家伙卷进自己的战斗是一种难以容忍的玷污行为。这是他们的战争,热衷被帝国圈养的家伙不配参与。
这是年轻人的矜持,也是底线。
术式已经在脑内描绘完毕,一发强光术式,一发爆音术式,还有一发强风术式,足够让冲进来的驻营警察喝上一壶,同时让他们冲到外面,伺机逃走了。
全部准备就绪,只等不速之客进门了。
一秒一秒过去,预想中头戴防毒面具,身穿战术背心的驻营警察始终没有冲进来,就在两人琢磨到底是怎么了的时候,一阵激烈的爆炸和枪声传来。
冲锋枪清脆的连射声几乎近在咫尺,两人差点就采取行动,拜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赐,就在采取行动前一刻,他们分辨出枪声是从其它方向传来的。随即收起武器,抱头蹲下。
目标不是他们,是别的什么组织,还是其外国间谍?
带着疑问,年轻人钻进了桌子下面,正好与一双惊惶的眼神对上。
与年轻人的镇定相比,马赛和李卡多就显得有些不堪了。
穿制服的并不全是军人,接受过准军事教育也未必是一名合格的战士,不可能和那些身心都被磨砺成杀人机器的老兵相提并论。在枪声中瑟瑟发抖,抱着脑袋缩成一团什么的……老实说并不算什么,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近距离聆听真正的枪声和爆炸,没有尿裤子已经值得夸奖一番了。很多新兵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然而。
——那,那个家伙……!!
全身颤抖无法停止,牙齿上下撞击发出“咔咔”声响,一股难堪和懊恼的激烈情绪却在马赛心中翻腾,生生将小腹里膨胀的尿意给压了下去。
一言以蔽之,这就是所谓的“恼羞成怒”。
隔着几张桌子,之前留下某名其妙话语的年轻人正看着自己,眼神一如之前冷漠,嘴角却多了一丝不怀好意的微笑。
就算不说出来也能明白,那是看别人出丑时特有的轻蔑笑容。
光着一点就足以让马赛感到懊恼了,更可恶的是那人似乎察觉到了马赛的状态和想法,脸上挑衅的笑容变得更深了,还故意竖起大拇指然后指向地面。
——这个可恶的家伙!!!
被彻底引爆了的马赛刚要起身驳斥,一阵更为激烈的枪声传来,紧接着几声剧烈爆炸把半蹲着的马赛直接吓得跪倒在地。
仿佛是对这滑稽的一幕再也忍耐不下去了,年轻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羞又怒的马赛一下子愣住了,一抹红晕飞快的爬上脸颊。
以母神和皇帝的名义起誓,穿过枪声和爆炸,钻进他耳朵里的,像小鸟啼鸣一样的笑声。
是女孩的声音。
#############
枪战最终持续了一刻钟左右,咖啡厅满是窟窿的大门重重砸落在地时,最后一名活着的倒霉鬼也被抬了出来,送上姗姗来迟的救护车。整个行动中一共有十五名市民死于枪战,两人重伤,三名恐怖分子中有两人中弹身亡,一人在腿部和两臂中枪后见逃跑无望,咬碎了藏在嘴里的氰化物,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经官方宣布,三名恐怖分子全都是隶属于“复国阵线”的干部。
同一时刻,吕德斯特别行政区多处爆发枪战,有人数不等的恐怖分子和市民在交火中丧生。
应该说从这种事情里可以充分展现出帝国的办事效率吧,中午时分发生的事情,到下午两点已经发表官方公告,并且连所有死者的葬礼、保险赔偿、家属抚恤都已经到位了。
简直就像是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会产生什么结果一样。
不。
不是简直,帝国的安保系统确实知道一切,也掌握着一切,因为从头到尾就是他们策划的。
“所有行动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拼图碎片已经放出去了,鼠辈们也已经确实接收到了讯息,接下来——”
身穿黑色制服的青年从窗外收回视线,在他背后阳光明媚,平整的草坪上空无一人,那些热衷在草坪上野餐的国民一个也见不着,更远一点的街道上,行人也是稀稀拉拉,每当走到这栋建筑前,人们总是低下头,加快脚步。
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总部大楼,位于塞纳河南岸,是帝国将吕德斯荣军院拆毁后在旧址的基础上新建的六十层高楼。整栋楼采用钢结构模块化设计,搭建迅速,且承重和防爆能力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好,据说能承受九级大地震。大楼外部采用强化玻璃幕墙,使用的是号称不管是卡车炸弹还是高温燃烧弹都无法撼动的最新型防弹玻璃。在大楼的顶端耸立着象征帝国的大理石鹰徽雕塑,全高十五公尺的巨鹰展开双翼,利爪抓住月桂花环,圆环的中心是帝国铁十字,在鹰徽之下,巨幅黑白红三色国旗缓缓垂下,将大楼一分为二。
吕德斯的市民私下管这栋大楼叫“墓碑”,这里面有两重含义,一是大楼采用的防弹玻璃经过特殊处理,从外面只能看见黑色的反光,整栋大楼远远望去就像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墓碑,阴森、可怖;另一层含义就是暗指进入这栋大楼后不知所踪的人们,对那些经历残酷的拷打,连骨灰都不知道被下水道冲到什么地方的亡魂来说,这栋大楼正是他们的墓碑。
而支配这栋邪恶的建筑,一言便足以决定吕德斯特别行政区几百万市民乃至整个帝国国土上所有人生命的,正是帝国黑暗力量的看守者之一,人称“金发野兽”、“铁石心肠者”、“帝国斩首官”的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局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也就是眼前这位身穿黑色制服,面相英俊,却目露多疑目光的精灵军官。
“先让鼠辈们互相怀疑是敌对组织出卖了自己,展开自相残杀,是吧?”
坐在沙发里的青年军官不卑不亢的回应到,他身穿一套和海德里希类似的黑制服,但比起警察气息浓厚的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制服,他身上那一套更接近军装,而且他的右臂袖管上还有一个宝剑和盾牌组成的臂章,在剑与盾的下方围绕着一圈哥特体刺绣。
吾等的荣誉即是忠诚。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是么?游击队也好,恐怖组织也好,只要老百姓没有造反的动力和意愿,他们就只是一群无根飘萍,迟早会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自相残杀。我们只要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明白‘谁是好人,谁干了坏事’,然后等着鼠辈们厮杀出结果,再出来收拾残局就行了。”
“就像过去一样。”
“是啊,还是老样子。”
相视一笑,两只盛满了红酒的水晶杯高举起来,轻轻一碰。
“祝狩猎愉快。”
“祝狩猎愉快。”
鲜红酒液照亮的嗜血笑容,酷似两只盯上猪崽的饿狼。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1.马赛(九)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吕德斯市民,马赛对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大楼并不陌生,他与众多吕德斯市民一起见证了帝国防卫军是如何接管荣军院,如何将里面的伤残军人、档案记录、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武器装车运走,又是如何将这栋古典主义建筑拆除,在旧址的基础上盖出现在这栋丑陋的建筑。
尖耳朵太君们宣称他们智商高,结果盖出这么一栋玩意儿来证明他们想象力和艺术细胞有多匮乏!
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大楼建设完毕后,社会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流行着类似的俏皮话。结果那些管不住嘴巴,还没领教过什么是“帝国.专.政.铁拳”的家伙不是进了kz,就是干脆消失无踪。紧接着,关于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的种种恐怖传说开始在人群间流传,残酷的刑罚,深埋地下的刑讯室,又有什么人进了“墓碑”之后渺无音讯,日夜喷吐着黑烟的烟囱,拿人体脂肪炼制肥皂、剥下带纹身的人皮做成皮包或台灯罩的恐怖故事——自此之后,荣军院广场前总是挤满了人,似乎吕德斯人都不在家里呆着,全跑到草地上来踢足球、放风筝、躺着晒太阳、看书、野餐或是聊天的大草坪变得空空荡荡了。一个月后,街道铭牌也换成了“秩序大道”,此地终于彻底成为几百万市民谈之色变的禁忌之地。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马赛偷偷为自己制订了一条终生遵守的戒律:绝不,绝不穿过这座大楼的门槛。一直到今天,他都严格遵守这条戒律,并且期望以后也继续遵守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