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没有人会在这时候不识趣地坚持要留下来。有新宅子住,总比留在荒园里强。况且,没听见谢老太太和谢泽山都说了么?不听话的人就是不孝!大家怎能做不孝的人呢?
就连一向表现得亲近谢老太太的谢映容,也是手脚利落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仅仅是假腥腥地表示:“虽然是老太太发的话,但把她老人家丢在这里受苦,我们却要搬到好宅子里过呼奴唤婢的日子,心里如何过意得去?”
谢慕林给自己的包袱打了个结,听到谢映容的话,翻了个白眼,笑笑说:“兄弟姐妹们当中,就数三妹妹最有孝心了,老太太也最喜欢你。不如这样,我们去跟老太太说,三妹妹愿意留下来服侍她?反正大家都听老太太的话搬走了,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尽孝,老太太肯定不会拒绝的。”
谢映容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僵,瞥见谢映芬在暗地里偷笑,她却不能发火,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把自己的行李打包好就跑去帮生母收拾东西了。
谢慕林瞟了一眼她离开的背影,“切”了一声。
谢映芬从床的另一头挪过来,小声对谢慕林道:“二姐姐,我们真的能丢下老太太不管,搬到新宅子去住么?父亲知道了,不会责怪吧?”
谢慕林非常认真地对她道:“我们也是遵从老太太和大老太爷的命令行事,并不是自作主张。长辈们要求我们这么做,我们做小辈的除了听从,还能如何呢?要是违抗长辈的命令,反而让长辈们生气了,难道就是孝顺了吗?”
谢映芬恍然大悟:“二姐姐说得对!孝顺孝顺,我们顺从长辈的意愿,也是孝道呢。”随即她犹豫了一下,把声音压得更低了,“可是……老太太不是真心想赶我们走的吧?她平日里总是嫌弃这宅子不好,又怎会舍不得这里?三哥说,她只是不想离大老太爷太近罢了,其实心里也想住进好宅子的。”
谢慕林笑着说:“老太太要是有什么想法,定会跟亲生的儿孙们说的。她不说,那肯定是另有打算。我们年纪还小,思虑不周全,不必擅自揣测大人的想法,跟着其他人一起行动就好了。”
谢映芬觉得十分有理,重重地点了点头。
大家把行李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夜也深了,便纷纷睡下,只等明日一早起来,前往新居。
谢映容在生母那里消磨了些时候,就被赶了回来。她进门瞧见谢慕林与谢映芬睡在一张床上小声说着话,见她回来,也没理会,面上也有些悻悻然。她打理好自己,爬上了另一张床,回头再看两个姐妹一眼,见她们自行睡下了,心里不由得更加恼火了。
搬去新宅子,自然是好事。这是上辈子没发生过的,但如果谢璞真的能脱困,谢家人真的能住到更舒适些的地方,对她来说,肯定也更有利。可谢老太太忽然说不肯搬走,谢映容就必须开始考虑一个问题。
搬到新居后,没有谢老太太在头上压着,全家上下的事务,是不是都由文氏做主了?
文氏那样的性情,她当家作主,跟谢谨之与谢慕林当家作主,又有什么区别?
谢映容心知二房这对兄妹对自己的印象都不太好,常常不给脸面,当着人前就落她的脸,还不止一次坏她的好事。倘若真叫他们掌握了管家大权,在这个家里,还有她谢映容说话的余地么?
谢徽之早已成了二房的走狗,不可能站在她这一边;生母大金姨娘又糊涂胆小,总是阻止女儿的大计;宛琴自有打算,不大信得过;四弟四妹年纪又小,况且四弟谢涵之不定什么时候就夭折了,就算拉拢过来,也可能是做无用功。这么算下来,谢映容在家中竟没有一个可靠的盟友。哪怕是父亲谢璞平安归家,也帮不上她什么忙。
她要施展大计,避开上辈子的悲惨命运,嫁得如意郎君,安享一世富贵荣华,只靠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她终究只是一个闺阁弱女罢了。
如此说来……她眼下唯一能指望的,恐怕就只有老太太了吧?
谢映容在黑暗中睁着双眼,默默盘算了许久。直到天边发白,她才沉沉睡去。
这一睡,才睡了个把时辰,她就被身边的动静吵醒了。谢慕林与谢映芬都已经起身,梳洗完毕,穿好衣裳了。若是在平时,这时候谢慕林已经去了厨房帮忙,现在却还留在房间中,正跟谢映芬说着什么。
谢映容撑着昏沉的脑袋勉强起身,谢映芬发现了,转身对她道:“三姐姐,你可算醒了!是不是身体不适?老太太忽然病了,你该不会也病了吧?”
谢映容顿时精神一振:“你说什么?老太太病了?”
谢慕林瞥了她一眼:“是呀,老太太说她病了。”
谢映容顿了顿,慢慢爬下了床,看向谢慕林:“老太太这么说的?婶娘就没请大夫去?”
谢慕林道:“怎会不请?一大早就说要去请李二哥过来。但老太太说,李二哥年轻,医术平平,严老大夫又不擅长治她的旧疾,请来也没用,所以叫她雇的那个婆子出去,另请一位大夫来。”
谢映容挑了挑眉:“那大夫来了?怎么说?”
这位被婆子请来的大夫,可就有得说道了。他看起来一点儿都不象是个正经大夫,反倒更象是走街串巷卖膏药的。但谢老太太却把人当成神医一般,非要请他来诊治,文氏也没办法。
不过这位大夫诊断的结果虽然有些严重,倒也没有狮子大开口骗钱,只是说谢老太太的病需要长期调养,不能生气,身边也离不得人,还需要时常进补,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可能影响寿元。他留下了一个方子就走了,诊金也要得不多。谢谨之看过方子,说是温补养气的,四平八稳,谢老太太可以放心吃。
她当然可以放心吃了。谢慕林前些日子才在母亲文氏的劝说下,抓过这么一副药膳回来,炖了汤给谢老太太喝。谢老太太为人精细,向她问过具体的方子,又叫李六安看过,确定对自己有益无害,方才敢把汤喝下去。谢慕林还要多谢她这番做作,文氏再也没提过叫她为老太太炖汤的话,省了不少事呢。
谢慕林如今有八成的把握,敢断定那位所谓的神医,是谢老太太命婆子雇来的演员,为的不过是想要证明她确实生病了,而且“离不得人服侍”,“不能生气”,还“需要时常进补”。
言下之意,就是不想让大家搬家,要大家继续围着她转的意思了,兴许还想从宗房那边要点钱过来。谢老太太虽说过让大家搬家的话,可她现在病了嘛,事情自然又不一样了。
谢慕林只觉得好气又好笑,真不明白这老太太折腾那么多,是在图什么?
谢映容听了,眼珠子一轮,计上心来。
慕林 第一百一十四章 侍疾
谢家人的搬家计划似乎又要延迟了。
哪怕人人都知道,谢老太太的病多半是装的,可只要不揭破真相,大家就只能当作她是真的病了,没办法离开。
可谁又能去揭破真相呢?
也许谢泽山可以办到,但谢泽山如今正在为了救谢璞而忙碌着,谁会拿这点小事去打扰他?
文氏只得劝说众人:“先看看老太太病情如何再说吧。兴许过两日,她老人家就没事了。”
大金姨娘泄气地道:“她老人家何曾有事过?只不过什么时候来了兴致,就耍弄我们一回罢了。她不乐意让我们过好日子,我们难道还能跟她计较不成?!”
文氏皱了皱眉,欲止又止,但还是没有说出责怪的话来。她也知道谢老太太是过分了,可她又能怎么办?她也很无奈啊!
宛琴在旁看了看一双失望的儿女,心下微动,上前一步,柔声对文氏道:“二太太,其实说来老太太只是不想与大老太爷碰面,又不想一个人被我们留在李家罢了,这件事不难解决。老太太是嫌那新宅子离昆三爷家太近了,才不肯搬过去,那给她老人家另寻一处宅子好了。挑个单门独户的院子,不用太大,要清净一些的。老太太住进去了,再雇两个人侍候,我们自家人每日过去照看一二,也就是了。其实,我们去了新宅子,住得比在这里强多了,若是真让老太太继续留在李家,即使是大老太爷有吩咐在先,我们也不见得能心安理得。只要老太太能住得舒服些,是不是搬进宗房的人租的宅子,又有什么要紧呢?左右不过是两个月的事罢了。”
“这……”文氏迟疑了。宛琴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他们所有人住在一处,却叫谢老太太另住一处,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大金姨娘在旁听得兴奋,连忙说:“这有什么不好的?我们也是一片孝心,不忍见老太太住在简陋的屋子里,才特地给她租房子的。本来,也是老太太命我们搬走的,我们还会每日轮换着过去侍候,并非不理会老人,任谁都挑不出我们的错来!”
文氏更加犹豫了。
正当三个女人商议不定的时候,谢映容悄悄儿溜进了谢老太太的屋子。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说的,小半个时辰后,她从屋里出来,便对文氏等人道:“老太太说了,她愿意搬离李家,只是不想住在贡院街,若是能在这附近租一处清幽干净的小院,那就再好不过了。租金她可以自己掏腰包的。”
文氏怔了一怔,忙道:“哪里用得着动用老太太的体己?我们自会办妥的。”她顿了顿,“三姑娘,是你劝老太太搬走的么?”
谢映容露出一个腼腆的笑:“不是呀,是老太太自己的意思。她说,她如今生病了,比不得往日康健,继续住在李家,怕会给李家人添麻烦,更担心会过了病气。李家还有两个孩子呢,她实在不忍心,所以宁可搬走。咱们家里的小辈也多,若是离得她近了,怕也会沾染了病气,因此还是分开住的好。只是她老人家养病寂寞,想要个小辈在身边陪伴。我已经答应她老人家,留在她身边侍疾了。”
文氏与宛琴皆讶然。大金姨娘忍不住打了女儿的手臂一下:“你这是疯了?!”随即偷偷看了看谢老太太的房门方向,压低声音道,“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谢映容不满地瞥了生母一眼,避开两步:“姨娘言重了。孝顺长辈的事,又怎算是吃苦?我心里乐意得很!”
大金姨娘瞠目结舌地看着她,觉得自己这个女儿定是吃了谢老太太的迷|魂|汤,否则不会昏头到这个地步。
平日里装成孝顺孙女的样子,讨一讨谢老太太的喜欢,这没什么。可当全家人都远离了谢老太太时,她反而主动凑了上去,是嫌自己过得太舒服了吗?!没有别人帮着分担,谢映容哪里扛得住谢老太太的脾气?!可她一旦开口说要留下,回头再想离开就难了!
大金姨娘也不再劝说女儿,直接扭头去求文氏:“二太太,三姑娘今儿早起就有些身体不适,想必是烧得糊涂了,说起了疯话,您可千万别当真!”
文氏明白她这是心疼亲生女儿了,可谢老太太身边不可能不留人侍疾的,总不能事事都靠雇来的婆子吧?
对此大金姨娘抱着“不能我一个人倒霉”的想法:“老太太的孙儿孙女多着呢,几个孩子轮流着来,也费不了多少事。二太太索性把我和琴妹妹也一并算上,大家各轮一日,也好让大家都有向老太太尽孝的机会不是?”
宛琴瞥了她一眼:“金姐姐这话也有道理。不过我看这事儿还是先问过老太太的意思吧。老太太喜欢哪个小辈陪在身边,就让哪个小辈来。也省得叫个蠢孩子过去,不但不能好好侍疾,反而还惹老太太生气了。”
这明摆着就是让谢映容去跳坑了,因为她本来就是谢老太太认可的侍疾人选。宛琴本人很淡定,她两个孩子都小,不可能会被谢老太太看上。而她自己呢?原本风险还比较大,可最近她已荣升谢老太太最讨厌的人榜首,不可能被选中了。
大金姨娘怒目瞪视宛琴。宛琴面带微笑,淡定地回望。两人谁都不肯示弱。
文氏头疼得不行,只得去请谢老太太示下。后者明确表示,谢映容说的就是她的意思,她要带着三孙女儿另外租房子住去。
文氏只得让步了。反正这样的安排跟谢老太太留在李家,差别也不大,反而是李家逃过一劫,不必再应付难缠的谢老太太了。
不过对于谢老太太即将要住的地方,文氏有个建议,那就是别留在北门桥一带了。这里固然是离李家近,能有个照应,却离贡院西街太远了,来回一趟都要两三个时辰。家里人想来探望谢老太太,一点儿都不方便。她认为那另外租的宅子,还是离谢家人的新居近一点比较好,方便他们前去探望。
谢老太太只要见不着宗房的人,新宅子在哪里都行。不过,作为让步的代价,她要求文氏拿出银子来。房子租金她可以自掏腰包,但其他采买家具、用品、日常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花费,就是小辈们该操心的了,总不能让她老人家自己吃自己吧?
文氏愁眉苦脸地去清点手头上的财产了。谢慕林看得眉头直皱,压低声音对谢谨之道:“二哥,老太太这已经是明摆着要钱了,里头还有谢映容的谋划。难道我们就真的什么都不做,由得她们嚣张吗?我们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谢谨之示意妹妹冷静一点儿:“由得她们去,只是花几两银子罢了。但凡是我们能拿得出来,就不要拒绝她们。等把老太太与三妹妹安顿好了,我们就可以安心搬进新居,过上清净日子了。否则,继续与老太太争吵下去,何时是个了局?难道还要为了这点小事,再去请大伯祖父跑一趟么?!”
谢慕林一怔,随即醒悟过来,顿时淡定了。
慕林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难过
等到谢谨昆来到李家,准备接谢家妇孺去新居的时候,文氏已经与谢老太太及谢映容议定了日后分居两处之事,连安家银子都给了对方——被冠之以“药钱”的名义。
文氏手头上的银子,原本总共也不足百两,如今一下子被谢老太太分去了八十两,剩下不到二十两,勉强还够她们八口人两个月的日常花费,但想要过得舒服点,是不可能了。
不过谢谨昆已经支付了宅子的租金,连下人都愿意出借,最大的花销已经解决了。文氏经历过寄居李家的生活后,觉得这十几两银子也不算少了。反正生病的几个孩子都已经痊愈,众人的衣物也暂时不必再添,新宅子里还有简单的家俱,足够他们生活。再撇去谢老太太与谢映容两人的花费,日子似乎也不算太难过。
大不了他们不再另行雇人了,尽量自己动手做事。只要谢家家财被归还,他们很快就会结束这种窘迫的生活了。
文氏与一双儿女商量过,他们都同意她的想法,这让文氏心中更有底气。
因此,当谢谨昆得知谢老太太分走了文氏手上大部分银子,想要接济她一笔时,文氏婉拒了他的好意:“我手上还有些钱,是几个孩子卖了些糕点、药膳的方子换回来的,足够我们衣食住行的花销了。昆哥儿你不必担心我们。倘若真有为难处,难道我还不会向你张口么?只是搬迁之事……怕是要推迟几天。虽然老太太已经不再阻拦,但她老人家的住处还没个着落呢,我们怎么好先行离开?”
谢谨昆皱眉道:“祖父吩咐我,一定要把你们安然送去新宅。他已经在酒楼订好了席面,预备今晚在新宅为你们庆贺。如今婶娘忽然说不搬了,这……我如何向祖父交代?”
文氏一脸的为难:“可是老太太……”
谢谨昆瞥了谢老太太的房门一眼,心知这件事要是让自家祖父知道了,后者定然又要大发雷霆,又跑过来大骂三叔祖母一顿。其实,若是三婶娘能有决断一些,别事事都依从三叔祖母,事情也不至于如此麻烦。无奈这些话,他不好明说。无论礼法上如何,三婶娘毕竟是三叔的妻子,而三叔祖母又是三叔的亲生母亲。当年二房与三房之间议定的是兼祧而非过继,他不能叫三叔三婶抛开三叔祖母,只奉二叔祖母为尊。
谢谨昆与文氏两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沉默着不说话,事情似乎僵持住了。
大金姨娘立在文氏身后,看得焦急,她如今真的不想再等下去了。既然老太太都不闹腾了,她们今天就搬走又能如何?她可以借口让女儿帮忙搬东西,等到了新宅就把人扣下,不许女儿回来了,也省得那傻丫头再犯蠢,主动凑到老太太身边去自找苦吃。倘若等老太太搬进了新居,他们再离开,天知道她还能不能施展这一招了?
但大金姨娘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在这里没有说话的地儿。她偷偷给宛琴使眼色,示意对方开口。这些天因为西院蚊虫渐多,谢涵之与谢映芬被咬得不轻,夜里也睡不安稳,宛琴早就心疼死了,也恨不得早点儿住进新宅子呢。
宛琴知道大金姨娘的用意,但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贸然出头的。大金姨娘没有说话的资格,她又何尝有?她身上还多了个污点呢。然而,为了孩子,她如今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了:“二太太,这搬家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完的。我们不如先搬一些行李去新宅子,留人在那里打扫房舍,采买物品,其他人则留在老太太身边侍疾,等老太太大安了,再去新宅也不迟?如此,大老太爷问起,我们也能有所交代了。”
这话明摆着就是在哄人了。谢家妇孺能有多少行李?不过是每人一两个包袱的事,随时都能提着走人。新宅子也早叫谢谨昆清扫过了。不过,文氏也明白宛琴是想用拖延之法,让谢老太太明白,小辈们并未搬离,让谢泽山知道,他们已经在搬了,只是还未搬完而已。如此,他们对两位长辈都有了交代。
这法子有些弄巧,但目前似乎也只能这么做了。文氏苦笑着看向谢谨昆:“昆哥儿,大老太爷面前,还得请你多美言几句。并不是我们不遵他老人家的命令,实在是老太太……她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轻易动不得气。老爷不在家,我只能小心侍奉,实在不敢出什么差错。”
谢谨昆叹了口气,他得好好跟三叔谈谈了:“三婶娘,我也知道你不容易。放心,祖父那儿,我会劝他的。只是这并非长久之法,三婶娘终究是要当家作主的,总不能二房的事,还要事事听从三房长辈的指令吧?二叔祖母与姑母知道你如此委屈,也不会好受。”
文氏神色黯然。
最终议定的结果,就是宛琴先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迁往新宅。反正谢老太太不待见宛琴,他们在不在都不要紧。
本来大金姨娘也想先争这个巧宗的,还特地叫了女儿过来,让她帮忙提行李。谢映容却很冷淡地说:“就这么两个小包袱,姨娘一个人就能提着走了,还要我去做什么?我正有要紧事要与老太太商议呢,没空跑这一趟。”手头有了八十两银子,接下来租房、购物等诸事繁杂,谢老太太多年不操心这些俗务了,最后做主的还不是谢映容?她已经在心里算起小九九来了。
大金姨娘的如意算盘被女儿一句话打破了,气得七窍生烟,又没法说实话,只能恼怒地打了谢映容几下。
谢映容却恼了,避开道:“姨娘是不是疯了?好好的打起人来!我不与你住在一处,果然是正确的!”说完就跑了。大金姨娘却被她这话噎得一口气差点儿上不来,要谢徽之抚背劝解了半天,方才缓过来了。
谢徽之回头在谢谨之、谢慕林面前咬牙切齿地道:“姨娘还不是为了三姐姐?结果被她弃如敝履。方才看到姨娘那伤心难过的模样,我真恨不得扇三姐姐几个耳光!我想要亲娘疼我都办不到,她竟然如此不知珍惜。日后她若是吃了亏,休想我会帮她的忙。这种不知好歹的白眼狼,我管她去死呢!”
谢慕林忙好生安慰了他几句,劝得他消了气,才道:“我也不明白三妹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她总是自以为聪明,想必是另有谋划吧。我们也别管那么多了,往后多留意一下,别叫她把自己祸害死了,连累全家,也就是了。她如今一意孤行,不真正吃一回亏,是不会反省的。”
谢谨之也道:“不错。所以,她和老太太日后要住在什么地方,就很重要了。她们没办法亲自去找房舍,这件事想必还是要落到三弟头上。”
谢徽之神色一凛,冷笑了声:“二哥放心,我心里有数!”
慕林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好宅
谢徽之动作很快。他每日在外面跑,对金陵城中事十分了解。谢老太太与谢映容尚未开口,他就已经打探好几处不错的租房地点,等到谢老太太终于开口的时候,他只用一天功夫,便“寻到”了一处好宅子。
那宅子位于承恩寺后方,是个一进的院子,七八成新。院中房间不少,正屋三间,带两个耳房,另外还有三间倒座房,包括花厅、厨房、净房在内,足够谢老太太与谢映容祖孙住了,还有地方给雇来的仆妇与前来“侍疾”的谢家人过夜。
当然,如果要挤出一间屋来给将来出狱的谢璞住下,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条件不可能太好罢了。毕竟最好的房间,不是给“一家之主”谢老太太住了,就是由暂掌财政大权又不想亏待自己的谢映容占了。谢璞能睡她们哪一个的房间?
眼下谢老太太以为自己仅是暂住,等到官府归还了谢家房产,她自然就能搬回那座豪华的园林大宅。而谢映容脑子里只记得亲爹是要被流放出京的,也没考虑这一点。所以,当谢徽之有侧重地向她们说明宅子的好处时,她们就决定要租下来了。
谢徽之还说:“从前我们家也去过承恩寺上香,那里的和尚,老太太想必也认得,知道他们脾气和善,做的素斋也好吃。在承恩寺后街租屋住下,有寺中僧人照看,就不愁有什么不长眼的流氓地痞找上门来为难女眷了。那宅子的主人还在院中种了些花木,虽然比不得桂园,也是精心养了许久的。老太太休养之时,偶尔赏赏花,心情也能好些。”
谢老太太心里早就恨不得搬离西院,前往孙子口中说的好宅子了,只不过还要摆一摆架子:“这也罢了,我只图它地方清净就行了。承恩寺也不错,我闲来无事,还可以到寺中走走,为你们父亲上香祈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