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而林家,不愧是有名的行事周到,从田产到日用银子,到兄弟学手艺,成家,再到孩子读书,都安排的如此仔细。这份心思,不可谓不诚,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力气…
“好,老爷子,我们兄弟…接了林家这份谢礼。您帮我带句话给林老爷子,就说,我们兄弟以后唯林家马首是瞻。”
“对,我们都听林家的。林老爷子够义气,我们肯定也不会让他白白费心。”
沈康简直乐得嘴角都要扯到耳根儿了,想起家里的老爹马上就能过来,跟着他享福,他这鼻子又开始泛酸,“我都一年没见到我爹了,以后总算不用惦记的睡不着了。”
楚东也被他说的心软,叹气道,“我也是,都不知道儿子长多高了。”
“哎呀,这些都过去了。如今天气好了,泥水合了,大伙儿种完庄稼,我就喊人一起动手,给你们在石场外建两个小院子。到时候有房子,有田地,日子立刻就好起来了。”
赵三爷自觉完成了亲家给的任务,也是欢喜,笑着给楚东和沈康倒酒,招呼道,“来,咱们喝一碗,提前庆贺一下,盼着二位兄弟一家团圆,日子兴旺。”
“好,借三爷吉言。”
楚东和沈康下定了决心,也就越发放得开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很快就醉的烂醉如泥。
赵三爷见此,也没送他们回山上,反而撵了高大全和赵老大去听周老爹吩咐。
左右不过一个晚上,有他们帮忙,石场的犯人就是有不听话的,周老爹也制得住。
而明早,楚东和沈康醒酒就回去了。
果然,一夜无事,第二日楚东和沈康醒来,喝了粥,吃了馒头,就匆匆回山上了。
待得晚上,犯人都进屋落锁,他们又下山到了赵家,一人拿了五两银子。二两买水田,三两则是托付赵三爷入股林家的草编铺子。
五两银子不多,却是他们这两年辛苦攒下的。如今虽然一下子都拿出去了,但换回的却是一份家业,是一家人团圆…
这一日,日上三竿的时候,林家村外的水田里,忙着正是热闹。林家的所有稻苗都插完了,如今大伙儿都在顾自家。有些稻苗没育好的,同林大海说一声,就去林家的苗池子里挖一些。
妇人们包了头发,也不理会什么羞不羞,脱了鞋袜,和男人们一起下田插稻苗。对于农人来说,没什么比抢农时更重要,因为这泥水里,种的是全家人的希望。
老头老太太们不能下田,就扯了担子,从家里往田上送稻苗。
京华堂也放了三日的春种假,爹娘不舍儿子下田,就撵了儿子在家烧水,放凉之后再送去田里。
这般,几乎家里老老少少都行动起来。远远望去,蚂蚁一般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倒是别有一番春日的韵味。
赵老爷子一路溜溜达达,走到林家村村头的时候,正遇到林老爷子坐在柳树下的大石头上抽烟。
两个老亲家见了,自然欢喜,林老爷子招呼他一起坐,笑着递了烟荷包过去。
“来,尝尝这个烟丝,大河从府城带回来的。若是抽着好,一会儿分你一半。”
“呦,府城来的,肯定好啊。我可不客气了!”
赵三爷捏了一搓儿,续在烟袋锅里,待得吧嗒两口,就更是眉开眼笑了。
“真是不错,一定分我一半。别的不说,这可是谢礼。先前说的那件事,我帮你办成了。”
林老爷子眯了一下眼睛,抬手指了指远处的石场,问道,“这件事?”
“当然了,我都把那两兄弟的入股银子带来了。”
赵三爷很是得意,又道,“以后,你可放心了。有了他们帮忙,大山就可以安心读书了。”
“这可真是太好了,亲家,你这是大功一件。烟丝不算,我再给你两坛好酒做谢礼,如何?”
“好啊,你不说,我也要讨酒了。那两个兄弟太能喝,把我的好酒都喝光了。”
“这算公差,两坛酒我出了。”
“哈哈,这还差不多。”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84章 严师出高徒
两个老头儿去了心事,吹着春风,抽着烟,偶尔喊了过路的小子到大院送信儿,到了午饭时候回去,家里就把酒菜准备好了。
姚家父子和林大山都被从学堂请了回来,众人都是聪明人,不必多说,只听赵三爷说楚东和沈康要在赵家屯安置家眷,买了田地,众人自然就清楚是何意了。
特别是姚家父子,对林家为他们父子如此费心,很是感激。
自从家里落难,他们什么辛苦都吃过了。原本以为到了这样偏远的苦寒之地,不知要如何受折磨。没想到,如今的日子,吃得好,穿得暖,每日的活计就是指点林大山和几个孩子读书,顺带学学新算法,简直比在京都时候都活的惬意。若是发配之前,有人同他们这么说,他们怕是都不会相信。
但事实就是这样,从遇到林家人开始,他们就像突然有了依靠,漫天风雨都消散了…
怪不得,阳明先生留下的预言会说,“逢林且入。”
原来这片“林”,就是他们父子的避风港…
但姚老先生也没多说什么,只举了酒杯,敬了林老爷子和赵三爷一杯酒。
林老爷子和赵三爷都不是读书人,虽然知道姚家显赫,但这就像一个厨子,理解不了写计算机程序的人多牛掰一般。不是一个领域,自然也就盖特不到那个点。
两人心里存了敬意,但绝对不如听说某人武艺了得,或者过某村某人日子如何有成算,一年就添了田产和院子,那般佩服和惊叹…
于是,他们也没如何激动,笑呵呵同姚老先生碰了酒杯,一口喝干就说起了闲话儿。
这般,姚老先生非但没觉得被怠慢,反倒更是轻松了。他仔细听着两人说话,不时问一句,听得有趣也跟着笑起来。
以前,他被众人供奉在神坛,虽然备受尊敬,但说话行事也要多加注意,自然不可能这么自在。
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林大山伺候着两位先生回学堂,赵三爷就带着两坛好酒,一筐点心吃食,坐了林家的马车回屯去了。
林老爷子想了想,就带了孙女去林大山的院子转悠。
娇娇正被老娘抓着折磨得半死,因为春日换衣衫,衣裙这些大件儿,自然有周心秀带着小丫鬟们动手。但她日用的帕子和荷包,冯氏却要求闺女自己绣出来。
于是,娇娇就是小马驹套了绳索,半点儿不得自由了。
这会儿,爷爷伸出了援手,她简直大喜过望,在老娘无奈的眼神里,迫不及待的冲出了家门。
老爷子最是欢喜孙女这般活泼的模样,自然不后悔从儿媳手里抢人。
娇娇投桃报李,摸了两个果子出来,祖孙俩边啃边转悠。
林大山的院子,当初修建的时候,考量着一家五口,就同样做了前后两进的格局。
其实说是两进,严格算起来,应该是两进半。
大门右侧是三间倒座房,左侧是马厩和安置马车的空棚子。绕过福字照壁,才是真正的第一进院子,左右各五间的厢房,西厢房南边带了两小间灶房,东厢房南边则空了一块,挖了水井,平日洗衣晾晒都方便。
正房也是五间,左右带耳房。正房右侧有角门,角门进去就是二进院子。同前边一般,正房和东西厢房俱全。
因为娇娇的提议,后院西南角挖了地窖,入口在西厢房的南里间,平日这间房子就做库房,出入也方便。
如今老爷子想要给姚先生父子安排个稳妥安静的住处,后院因为地窖,自然不成。那就只剩了前院了,但因为周心秀常在家里,需要避讳,这事又有些为难。
还是娇娇聪明,就指了角门道,“爷爷,不如把那个角门锁死。前院就给老先生他们住,安排人守门和打扫。后院再另开一个小门儿,供四叔四婶,还有咱家人平日出入。”
“好主意,这样各过各的,倒也方便。就是有外人进出村里,只要姚先生他们不出去,谁也看不到。前院还有马棚,进出学堂再坐马车,更是隐蔽了。”
老爷子点头,又道,“明日给华哥儿送信,再买辆马车回来。我瞧着你四叔这几日走路都念念叨叨背文章呢,显见,姚先生很严厉。这是好事啊,严师出高徒。咱们自然不能亏待了姚先生,再捎信给你二叔,送两套好木器回来,特别是云椅,有两张好的,平日姚先生坐着读书,也舒坦一些。”
“好,都听爷爷的。”
娇娇笑眯眯应和,哄得老爷子越发神气和欢喜。
祖孙两个说的兴起,索性又去了一趟学堂。胡天明正同林富奶奶在做账,学堂有规矩,进门的学童都有一套衣衫,不必每日都穿,但每月初一,十一和二十一这三日,外加一些重要的时候,是一定要穿的。
但学童们家里日子不算富庶,难得有套新衣衫,所以,大半孩子日日上学都要穿着,别的孩子见了,也不想特立独行,就也穿了。
这般,每到放学的时候,穿了同样衣衫的学童们一窝蜂的从学堂出来,散去各个村屯。一路被人羡慕议论,他们就越发觉得骄傲,也就更珍惜在学堂读书的机会了。
如今新入学的一百五十个学童,还没有新衣衫,这就要买布料,到时候按人头发下去,让学童家里帮忙裁剪。
至于住宿的学童,铺盖被褥都是从家里带的,这倒是不用学堂准备。
眼见林老爷子和娇娇到了,胡天明和林富奶奶都接了出来。
听得要选两个三个丫鬟,两个小厮,胡天明想了想,就在金木水火土五组小子里,选了两个。他平日照管这些小子,自然最是清楚他们的品行和脾气。
考量到姚先生父子都是喜好读书,又因为身份原因,不好张扬,所以,他挑了金一和火六。这两个小子,平日学写算很不错,先前也有读书的底子。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话不多,又谨慎细心。
末了,他又望向林富奶奶。
林富奶奶这会儿心里也一直在盘算,开口时候就推荐了
秋双,夏荷和冬慧三个。
“秋双一直在灶间帮忙,手脚利落,平日在灶间张罗个饭菜肯定能成。夏荷和冬慧这两丫头,衣衫被褥都是整理最干净的,说话也是明明白白,给两个先生拾掇屋子,有事传个消息,都不会误事。”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85章 顾天泽的愧
林富奶奶只有林富一个孙儿,平日常同这些小丫头在一起,就拿了她们当自家孩子看待,这会儿也是不遗余力的夸奖。
林老爷子刚要点头,娇娇却是想起一件事。
“她们家里爹娘都在吗,以后准备赎身回乡吗?”
林富奶奶被问的愣了一下,倒是林老爷子被孙女点醒,赶紧道,“以后要回乡的孩子,过几月学好写算,就去铺子里帮忙。家里留用的,一定要签死契。”
说罢,他又转向胡天明吩咐道,“天明,如今院子里的几个丫头和小子,你都问一下,若是有回乡的,就找个理由调出来。其余愿意留下的,签死契。”
“是,老太爷。”
胡天明赶紧应下,又道,“就是将来要去铺子里的,最好也分一下死契和活契。”
这话,他没有深说,但用意却很明显。
林家从老到少,都是心善又和气。这没什么不好,但要知道,这世间,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这份善意。
有些好,给的多了,就容易被当成应当应分,若是它日有一分差了,恐怕就成了仇敌,把先前的所有忘得一干二净。
胡天明在外边见得多了,自然比林家老少都要多一份防备之心。这话他一直想说,今日时机正好。
别说林家大院里很多事不好被传扬出去,就是铺子里,用人也要谨慎才成。
点心铺子做吃食,要防备谁做不干净的手脚。
便宜坊还好,故事会却是常出入贵人,心存不良的人随便惹点儿事,都容易让林家吃大亏。
林老爷子听得连连点头,就是娇娇都觉得受益匪浅。林家之前就是普通人家,自家人都勉强吃饱穿暖,哪里有银钱买奴婢。自然从老到少,也没什么主仆有别的观念。
娇娇的灵魂更是来自于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平日也把丫鬟们当朋友…
好在老爷子是个心宽的,知错就改,当即就吩咐胡天明,“这件事,你来办吧。以后,白日里学堂这边闲着无事,就多回老宅看看。倒座房里,也拾掇一间房子,平日换着住住。能者多劳,管家这差事,你是跑不了了。”
“是,老太爷。”胡天明欢喜的起身行礼,“我先给老先生和大先生挑好人手,其余明日再安排。”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林老爷子索性彻底放手了,“你看着安排吧,有事回去说一声就成。”
说罢,他也没再多呆,起身就要回家。娇娇好不容易逃出老娘的魔爪,自然不肯这么早就回去自投罗网,于是借口去看看哥哥们,留在学堂多玩耍一会儿。
老爷子把孙女当眼珠儿一样,自然不会委屈她,嘱咐几句就背了手自己回去了。
娇娇啃着果子,在几个班级外边走了一圈儿,半开的窗扇里,学童们都是竖着耳朵听得认真之极。能坐在屋里读书的,从村里拿到推荐名额的,都是爹娘使了力气才争来的。那些凭借自己考进来的,自然更是不容易。
所以,他们都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每月还有小考,若是不合格,要直接撵回家。到时候,别说他们没了前程,就是家里爹娘也跟着丢脸。
赵三生和林富几个小先生,熬过了最开始的不适应,如今教授学童是得心应手。手里的戒尺,加上讲桌儿上的糖果筐子,一硬一软,让所有学童都成了小毛驴,跑的又快又欢喜。
大梅和翠丫儿两个,虽然不如赵三生他们,但好在她们都是认真又努力的,白日里要教的东西,前一日都是背诵的滚瓜烂熟,恨不得做梦里都要在温习一遍。
而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八组女孩子,本就是林家签下的奴仆,有吃喝,不被打骂,还能读书习字,已经知足之极,根本没谁生出挑衅的胆子。所以,翠丫和大梅做了这么久的先生,除了教书,私下里居然还同女孩子们捡个石子,学学绣花之类。
偶尔被林大山见了,也是觉得好笑,但也没有拦着。
大越虽然礼教森严,待女子苛刻又严格,但相对来比,女子也不用出外谋生,只要会写算,能胜任孝顺老人,教养孩子就成了。
而京华堂里学的这些,足够她们将来理家掌事,给孩儿开蒙了。就是待她们严格,难道她们还能考状元不成?
娇娇在学堂里,悠悠逛逛好半晌,到处看了一圈儿,无论是学生和先生都在忙着,她就有些无趣了。
正打算回家进空间偷个懒的时候,顾天泽就从大书房走了出来。眼见娇娇坐在廊檐下,踢腾着小脚啃果子,他就快步走了过去,惊喜道,“小师妹,你怎么来了?”
“我过来玩一会儿,”娇娇笑的大眼弯弯,顺手塞了他一个果子,“师兄一起吃。”
“嗯,好。”
顾天泽接了果子,犹豫了一下,也凑在娇娇旁边坐了,低头咬一口果子,香甜的汁水儿让他瞬间心情大好。
“这果子真甜。”
娇娇也是大大咬了一口,含糊道,“四叔桌上应该每日都有吧,你别客气,想吃就自己拿。”
顾天泽笑了笑,却是没有应声。他拜在林大山门下学写算,不只林大山,连同林护几个都待他极好,从来不拿他当外人防备。
但他却不能放开心怀,因为好都是相互的。林家待他越好,这份好意也让他越来越沉重。
实在是因为他和顾家对不起这份好意,先前林家有事,顾家从来不曾伸出过援手,或者说没有坚决维护林家。
就是这次毕业考,他考了第四名,他也愿意在学堂做个先生,把学到的东西再教给更多的学童,他们将来走出去寻差事,养家糊口,他定然也跟着欢喜。
但家里人却是坚决不允,表面上说是怕他为此耽搁了读书。其实,还是瞧不起学童们都来自农家,身份低贱。好似他同学童们在一起日久,顾家也跟着门楣受辱。
可笑的是,听说学堂又开了提升班,家里还要他继续在这里读书。简直就是占便宜时候跑第一,出力时候不见人影。
如此,他每日来学堂都觉得羞愧,但又忍不住想要过来。他舍不得先生,舍不得师弟们,甚至喜欢这里的饭菜,喜欢先生敲他的手板…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86章 成长和老迈
想到这些,他也无心再吃果子,低声问了一句,“小师妹,先生和师弟们都待你那么好,你说什么,家里都肯听。为什么我在家里,无论说什么,父亲和祖母都不肯听呢?”
“这个啊,让我想想。”
娇娇若是真正的七岁孩子,怕是顾天泽为何这么问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回答。但她身体里却装了个成人的灵魂,而且还是一个备受冷落,最后成功自救的灵魂。
于是,她斟酌了一下,就道,“顾师兄,我认为,若是想要父母长辈听你的想法,首先你要敢说。把你心里的想法,说的清楚明白,让长辈们知道你虽然还没有长大,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就算长辈们不采纳,但事情最后证明,你的想法比他们更成熟更周到,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更重视你的想法了。再次,就是你要会闹!”
“闹?”
顾天泽原本还听得点头,自觉有道理,每次有事,他想同父母和祖母说说自己的想法,但“孝”字当头,总怕惹得长辈生气,就一个字都说不出了。
不过,这个“闹”字,又是怎么说?难道要闹的家里鸡犬不宁?
“这可不成,小师妹,父母待我是真心疼爱,祖母的身子也不好…”
“笨,”娇娇顺手拍了顾天泽一记,低声恼道,“谁让你真闹了,难道你还要满地打滚儿啊?你不嫌丢人,我还嫌有这样的师兄丢人呢。”
软绵绵的小胖手,打在手背上,其实根本不疼,但顾天泽却心脏一缩,好似被烫了一般。他下意识捂住了手背,微微红了脸。
娇娇还以为是她的话说重了,赶紧找补,“师兄,有句老话儿说,会闹得孩子有糖吃。你不能太懂事,养成习惯了,即便家里人知道这件事委屈你了,但因为你懂事,会理解他们,不会抱怨他们,所以还会这么做。
但你若是适当的闹一闹,下次家里人这么做的时候,就会怕你闹,即便不会完全听你的,但总会顾忌一二。天长日久,你的话在长辈心里也就有力量了。”
“那到底要怎么闹,才算适当?”
“这个容易啊,比如长辈们不听你的话,委屈你的时候,你就装忧郁,今日吃饭少了,明日对着月亮叹个气,只要长辈真心疼你,肯定都会舍不得,就要妥协一些。但是你也不要总这样,平日多献殷勤,让长辈们更疼你,更看重你。这样你闹起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更舍不得。
总之,一句话。不要太听话太懂事!兴许你反抗长辈决定的时候,长辈还会欢喜呢。因为你是顾家唯一的长孙,以后你是要撑起顾家门楣的,你倔强有主见,总比唯唯诺诺要好很多。”
“我懂了,小师妹,”顾天泽听得眼睛放亮,眉眼间先前凝聚一处的沉郁也是一扫而空,“我晚上回去就同父亲谈谈。”
“那成,我也是胡说一堆,能帮到师兄就好。”
娇娇跳下地,胡乱拍了两下裙子,又塞了顾天泽一把奶糖,末了笑道,“师兄加油!我要回家了,还有帕子没绣完,再玩下去,我娘该来拎我耳朵了!”
说完,她就蹦蹦跳跳跑走了。留下顾天泽紧握了手里的 糖果,低低应了一声,“加油!”
他不知道这俩字是什么意思,但林护几个却是常说,特别是需要加把劲,需要努力的时候,没想到居然是出自小师妹嘴里。
虽然古怪,喊起来却奇异的有种力量。
他一定要“加油”!
娇娇跑回家,果然被老娘拎着一通唠叨,好不容易被奶奶解救,吃了午饭,她又被从城里回来的林荣拉了一起画图样。
木香阁的生意最近又好了三分,原因居然是托了草编物件儿的福气。
原来是外府的行商来订购草编,见了木香阁的木器式样新奇,就拉几件回去卖个新鲜,没想到回头客很多,于是行商们又纷纷赶过来拉木器。
城里后租的那个院子,如今住了十几个木匠,加上送去做学徒的几个小子,足足二十号人,这样才堪堪忙的过来。
林大江很知足,整日三更睡,五更起,也不觉得疲累。
但林荣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不断的琢磨新式样,让木香阁一直走在所有木器铺子的前边。
娇娇自然要支持哥哥的想法,兄妹两个整整讨论了一个下午,直到林荣心满意足的收了纸笔,外边已经日落西山了。
董氏心疼孙子,特别是在城里的几个,就算离着不远,那也十日半月见不到一面。
这会儿,老太太就拉了孙儿到跟前,一边替他抻着衣衫上的皱褶一边问道,“荣哥儿啊,外边都天黑了,今晚就在家里睡吧?奶奶让你大娘做你爱吃的浇汁儿鱼,好不好?”
林荣这两年个头窜的飞快,虽然才十五岁,但已经是个大人模样了。他这么低下头,正好见到奶奶头顶丝丝缕缕的白发,想起小时候奶奶背着他,依旧风风火火的家里家外忙着,一晃儿功夫,他就长大了,奶奶也…老了。
他忍不住鼻子泛酸,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常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