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这就好,这就好!”
周老爹欢喜坏了,重重拍了林平的肩头,“辛苦你跑一趟了,帮我跟你爷爷说,明日我就下去寻他喝酒。”
“好,周姥爷,那我回去了。”
“去吧,去吧。”
林平摆摆手,扭头又跑进了夜色里,沈康心思直白,听了几句也没听明白,张口还要拦人,“哎,等一下啊,什么意思,我还没听明白呢,到底有没有事了?”
楚东扯了他一把,笑骂道,“笨蛋,这个时候,什么都不提咱们石场就是好事!”
沈康挠着后脑勺,恼道,“你们都说明白啊。”
“皇上只说赦免了姚先生的苦役,别的都没提,就是抹了咱们私自放姚先生进出的罪,或者说皇上根本没在意这事。皇上都不怪罪,旁人自然就更不能怪罪了。”
“真的?哈哈,早知道这样,我还平白担心的好几日没睡觉做什么!真是,终于可以放心了。”
周老爹也是满脸喜气,这几日他的白头发都又多三四成。他倒是不惦记别的,就怕赵盛心狠手辣,先把事情捅到矿山衙门去啊,到时候他们老少三个就真是大祸临头了。
好在,赵盛许是一心置林家和姚先生等人于死地,还没把他们这三个小喽啰放在眼里。
直到如今,矿山衙门都没人过来抓了他们问罪。也许是知道消息了,但以上官的聪明,也许同样在等着看朝廷的意思呢。
这般想着,他还是低声叮嘱两人,“记得先保密,等圣旨下了再说。”
“是,管事放心。您好好歇息去吧,这里有我们兄弟呢,绝对不会再出事了。”
“好,辛苦你们了。”
周老爹背了手,哼着小曲回房间去了,留下楚东和沈康坐在大石头上乘凉说闲话儿。
沈康难得脑子精明一回,突然拍了楚东的大腿,问道,“哥,以后姚老先生他们不在石场了,林家会不会断了咱们的‘分红’,明年良哥儿还能去学堂读书吗?”
楚东听得这话,摇蒲扇的手就是一僵,但转而他又笑着安慰兄弟,“你也别太贪心,大祸还没过去,你就又惦记分红银子了。按理说,咱们替林家行方便,林家关照咱们生计,这是两好合一好的事。若是姚老先生不在咱们石场了,林家不再关照咱们,也是应该。但咱们家里如今有田地有院子,我们只拿薪俸,也足以养家了。至于别的,以后再说。”
沈康想了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咧嘴笑道,“好在我把聘礼都送去王家了,成亲办酒席不过几两银子,家里还出得起。等有了媳妇儿,自然有媳妇儿操持,我就不愁这些了。”
沈康果然没有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又说起他过半个月后要娶的媳妇,楚东偶尔应上一句,微微皱着的眉头却始终没有松开…
两人闲话儿片刻,楚东扔下沈康看守上半夜,然后出门回了自家院子。
正房里已经熄灭了灯火,楚家老娘身体不好,平日很少出屋,睡觉也很早。
倒是东厢房还亮着灯,白兰正在灯下做针线,一见丈夫回来就放下衣衫,下地帮忙张罗洗脚水。
楚东洗了脚上炕,想了想,就把方才之事说了一遍。白兰果然大喜,她这几日也是跟着悬心。毕竟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若是男人被治罪,这个家也就倒了。
“这可是太好了,明日我就去山神庙给山神上香。先前人家说山神有灵,我还不那么相信,没想到我昨日许的愿,今日就成了。”
楚东点头,他心里有些烦躁,就道,“以后不知道林家会不会把分红收回去,良哥儿…”
“当家的,你怕是想多了吧?”白兰低头把线头咬断,含糊应道,“林家在这是十里八乡是有名的仗义仁善,怎么能做过河拆桥的事儿?我昨日去山神庙,听说守庙那老两口,就因为把林家走失的小孙女送回家,林家就给了他们几十亩良田。而且逢年过节,从没落过他们的礼。
咱们虽然没帮林家什么忙,但一直都很尽心。以后又在这里住着,林家有事,咱们也尽量多帮忙就是了。林家肯定不会那样小气,放心。”
楚东琢磨了片刻,倒也觉得媳妇儿的话有道理,实在是他太在意得失,这才没了平日的精明。
“还是我媳妇儿聪明,比我强多了。”
“你知道就好,以后多听我的话,保管你升官发财!”
白兰嗔怪同丈夫开了几句玩笑,昏黄的灯光笼罩在她身上,到多了几分娇俏的味道。
楚东心头一热,起身吹了油灯,手臂一身就把媳妇儿揽到了怀里…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26章 简单圣旨
时光说过的快,好似眨眼就一年。说过的慢,又度日如年。
众人虽然得了唐翰林的信,心里有了底,但到底没见到圣旨,还是不敢彻底放心。
这一日午后,颁布圣旨的队伍终于赶到了北茅县。
楼县令听得门口衙役报信,慌忙穿了官服出迎。赵盛得了消息,虽然自觉时间有些早,但也是欢喜跟了出去。
前来宣旨的太监,是万全的心腹,自然知道圣旨的内容,也知道赵盛同姚先生和周山长的“冲突”,所以面对赵盛的谄媚奉承,他一直笑着寒暄,就是不肯吐口透露圣旨的内容。
赵盛无法,到底心里惦记,于是同楼县令一起坐了马车,跟随宣旨队伍赶去林家村。
林家村老少刚刚吃过午饭,歇过晌儿,这会儿见日头西斜,就打算扛了铁锹去稻田放水。
时日已经进了七月,稻子进入成熟期,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这是最后一次灌溉,之后就轻松多了。只要看着鸟雀不祸害粮食,盼着太阳日日出来报道,其余就等着秋日收割,家家户户就能白米饭飘香了。
乡亲们三五成群结伴,往村外走,眼见有大队人马到来,他们下意识都往回跑,堵在村口,不肯让来人再进一步。
待得林家老少,还有周山长等人和姚老先生父子从学堂赶回来,这才解除误会。
那太监直接下马给姚老先生行礼,很是恭敬热情,看的赵盛心里突然有些发慌。
楼县令眼珠儿转了转,也是明白三分,迅速走去林老爷子身边寒暄。林老爷子在十里八乡,再有名望也是普通百姓,面对父母官,自然也是恭敬有礼,惹得楼方心里直赞林家识时务。
周山长是个急脾气,又识得那宣旨太监就道,“李福,快宣旨吧,有话等进屋再说。”
李福面白无须,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笑起来看着很无害,他尖着声音笑道,“周山长还是这副脾气,奴才也不耽搁了,这就宣旨。”
林家先前得了信儿,就在姚长鸣的指点下准备好了东西。
这会儿麻利的抬出长案,摆上香炉,众人齐齐跪倒接旨。
李福扫了一眼,也算满意,就展开圣旨,高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姚沐寒,姚长鸣,免除苦役,居北地,不得回京。钦此!”
短短几十字,实在不多,甚至有些没头没脑。但对于姚老先生父子来说,却是无上仙音。
从此他们不再是阶下囚,不必在夜行于石场和林家村,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日阳下,可以教书育人…
姚老先生父子都是红了眼圈,磕头接了圣旨,被林大山扶起,但不等他们说话,赵盛已经忍不住惊问道,“就这些,皇上没有别的命令吗?”
李福轻蔑的扫了他一眼,笑道,“不知赵大人盼着皇上下什么命令呢?奴才只负责颁布圣旨,若是赵大人有什么疑问,可以等到进京时候,亲口问问皇上啊。”
赵盛被噎的脸色泛青,还想再说几句的时候,周山长已经开口撵人,“滚,再让老夫看见你,别怪老夫心狠断你的仕途!”
赵盛咬牙,脸上青青红红,显见是极其不甘心。结果这时候,不知道那里飞来一颗小石子,直接砸到了他的官帽之上,他惊了一跳,刚要扶起歪倒的官帽,露在外边的脑袋就又挨了一下,他疼得恼怒大骂,“谁敢暗算本官?”
可惜,根本无人应声,反倒因为有人带了头,越聚越多的村人们纷纷寻了土块,烂菜叶之类,都是奔着他扔了过去。
“快滚吧,狗官!”
“就是,陷害姚先生不成,如今还有脸在这里大呼小叫,当我们林家村好欺负,是不是?”
“皇上圣明,知道他藏了坏心,没有顺他的心意责罚姚先生呢!”
“对,打跑他,谁能给皇上写信,告诉皇上这狗官最不是东西!姚先生还是他先生,他连先生都要坑害!”
农人们大半没读过书,但也因此对教书先生愈发敬重,平日在村里见了姚先生父子都要行礼,很是感激他们在学堂教授孩子们。如今姚先生父子得了皇上赦免,他们都跟着高兴,自然也就更看不上赵盛这个忘恩负义之辈。更何况他先前还带兵来围过村子呢!
赵盛躲过了这个石头,躲不过那个土块,没一会儿就被扔的满身狼狈。
而楼县令和李福等人好似都没有看到一般,一个拉了林老爷子问起庄稼长势,一个正笑嘻嘻同姚家父子道喜。
赵盛实在无法,只能抱了帽子,躲进马车,一个劲儿的催促车夫快走。
村民们撵着打了几下,末了齐齐欢呼,“狗官被打跑了!”
“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人了!”
李福扫了一眼,见有的村民不知从哪里寻来了柴刀,心里偷偷为逃跑的赵盛道一声幸好。
怪不得都说北地民风彪悍,确实…明符其实。
这般说来,皇上赦免姚家父子的苦役,却依旧留了他们在北地,兴许就有借他们之手教化北地彪悍百姓的用意呢。
自觉揣摩清楚圣意的李福,于是对姚家父子更恭敬了。
但他依旧谢绝了众人邀请进屋喝茶吃酒席,接了林大山偷偷递上的银票,就同楼县令回县城安顿去了。
毕竟他是京都来的宣旨太监,同姚家和周山长走的太近,传扬出去,容易被人诟病。要知道传旨队伍里可足足有三十人,谁知道这些人同京都某些豪门贵胄有什么关系,回去后又会如何说。
还是,多少一事不如少一事。
众人显见也明白这点儿,该尽到的礼数到了就成了。
倒是楼方自觉是个好时机,不能留下同姚老先生和周山长多说几句话,很是遗憾。于是一个劲儿同两人赔礼,只说日后再来上门恭贺。
世上唯一比风跑的快的,就是消息和流言了。
这边,楼县令在后衙招待李福一行,赵盛拾掇了行李,带着随从,灰溜溜继续上路,北茅县各大门户就都知道,姚老先生父子被赦免的消息。
说实话,北地虽然文风不如南边鼎盛,但读书人也不少,各个豪门大户同京都也常有书信往来,自然很是清楚姚老先生父子如今就在北地,甚至最近几月就在县城附近的石场。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27章 失礼
但姚贵妃犯的是弑君之罪,姚家被圈禁,姚老先生父子年岁五十开外,更是被发配做苦役,其实同死罪没什么区别。
这显见是皇上有心置姚家于死地,只不过碍于那些请愿的读书人,才做了这样的安排。
这个时候,若是同姚家有牵连,那岂不是明摆着违抗圣意,不说大祸临头,起码也没有一点儿好处。
所以,哪怕后来岳麓书院的周山长赶了过来,众人也都装了瞎子聋子,不肯露脸出面拜访。
如今突然得了姚老先生被赦免的消息,众人立刻都活了心。
那可是大越的活圣人,第一书香门第!
万一被老先生看中,就是一步登天。
但这会儿已经黑了天色,不好出城不说,深夜拜访也是失礼,于是各家纷纷暗自准备厚礼,第二日一早,刚刚开了城门就齐齐涌向林家。
可惜,林家众人没想到这一层,姚老先生父子和周山长父子可是早有预料,林大山的前院紧紧关闭了门户,别说角叫门,就是叫救命都没人应声。
院子里,周山长同姚老先生坐在树下下棋喝茶,听得门外吵杂,周山长忍不住冷哼,“这些趋炎附势之辈,先前师兄发配过来,他们定然也得了消息,但危难时候,居然是林家这样的农门小户援手,怎么不见他们有一个出面?
还是怕受师兄连累,如今眼见师兄免罪,就都上门来了。哼,若不是顾忌师兄以后还要长居于此,林家也常在县城走动,依着我的脾气,定然骂的他们颜面扫地!”
“这么多年,师弟胡子都白了,还是改不了这个嫉恶如仇的脾气。”姚老先生落下一颗黑棋,笑的温和豁达,“世人千万,自然也有千万面孔。行事多半追名逐利,难寻赤诚。若林家这般,实属难得,如今想来,为兄和长鸣得林家援手也是缘分,冥冥中自有定数,说不定将来还会有更值得欢喜之事。一会儿劳烦你出面,替林家转圜一二。”
岳麓书院身为大越书院之首,身为山长,自然不会当真是莽撞之辈。
周山长不过是气不过师兄落难时候,这些墙头草不肯援手,嘴上骂几句,心里痛快,到底也不能当真给这些地头蛇没脸。
“知道了,一会儿我就出去看看。咱们先把这盘棋下完再说,也看看你那半个弟子如何应对。想要科考出仕,可不是文章做的好就行。”
姚老先生想起林大山这两日同书院的几个先生相谈甚欢,并没有什么拘谨模样,倒也是对他信心满满。
站在不远处的春生是个机灵的小丫头,方才的话听到耳朵里,眼珠儿转了转就悄悄走去紧锁的角门,轻轻敲了敲,就有人趴到门缝儿上,正是平日常跟在周心秀身边伺候的夏蝉。她碰巧回来取东西,听得前院有人敲门,就问道,“谁敲门,有什么事?”
为了避嫌,前后院从来不开角门,这会儿被敲响,不知出了何事。
春生不过是碰碰运气,听得当真有人在,大喜过望,赶紧把话传了过去,末了道,“姐姐帮我同四夫人说一声,我是春生。”
夏蝉微微皱了眉头,自觉这事有些不对劲,但事关先生们对四老爷的考验,她也不敢耽搁,应了一句就匆匆去了大院儿报信。
周心秀正同妯娌婆婆一起拟菜单,准备采买。昨日老爷子可是答应开酒席,替姚先生父子庆贺免罪。男人们通常一句话说出去,豪爽又热情,女人们却要为此付出很多精力。
早饭吃过,文房四宝刚刚摆好,娇娇因为不用去学堂,被抓了壮丁,正要写单子的时候, 城里的马车就挤满了村头儿。
得了消息,脾气急的冯氏直接就翻了个白眼,“这些人真是厚脸皮啊,姚先生在石场也有两月了,他们从来当不知道。姚先生刚免了罪,就都跑来了。他们不脸红吗?”
董氏也是皱眉,多半是替儿子担心,“姚先生会不会被他们劝得进城去住啊,到时候大山再去请教功课,是不是就难了?”
周心秀赶紧安慰婆婆,“娘,你放心,姚老先生昨晚已经答应做书院的山长了,而且也说长居咱们村里。落难时候,他们没有搭救,如今上门的意思太明显了,姚老先生眼明心亮,怎么会跟他们走?”
“这就好,这就好。”
正说着话的时候,夏蝉就跑了进来,周心秀难得开口呵斥了一句,“跑什么,最近家里有贵客,你们都要小心礼数!”
夏蝉赶紧站住脚,稳稳当当行了礼,这才说道,“四夫人,方才前院的春生趴在角门喊我。说是偷听到老先生说,要用外边那些上门的客人,考验四老爷呢。春生怕四老爷不知道,就让我过来报信儿。”
董氏和冯氏听了这话,还没觉得如何,娇娇和周心秀却都皱了眉头。
娇娇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夏蝉,春生说她偷听到了姚老先生和周山长对话,是吗?”
夏蝉犹豫了一下,点头道,“是啊,小姐,但春生是担心四老爷不知道这是考验,才让我报信儿。”
“那也不行,”周心秀脸色很是不好,扭头转向一头雾水的董氏和冯氏,低声道,“娘,咱们家里选了丫头小厮送去前院儿,是为了照料姚先生他们的起居。
如今春生偷听到姚先生说话,又特意让人过来报信儿。这事虽然是她好心,但让姚先生和周山长知道,怕是还以为咱们家里送人过去照料是假,监视探听他们如何行事才是真。这误会实在太大了,到时候,大山连同咱们家里人都没脸见人了。”
董氏和冯氏终于知道其中利害了,冯氏当时就道,“这可如何是好,咱们不告诉大山这是考验,成不成?”
“嫂子不要着急,大山自有应对,知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春生不能留在前院儿了,剩下几个丫头和小厮也要敲打几句。”
周心秀倒是没有心软,但头疼用什么借口把人挪出来。
倒是娇娇聪明,开口就道,“今日家里要安排酒席,缺人手帮忙,把春生调过来就行了。至于其余的夏叶她们,等晚上先生们睡下,再让胡叔嘱咐几句就行了。”
“只能这么办了,”周心秀叹气,起身道,“周山长和姚老先生都是明理通透之人,怕是春生方才的行径已经被她们看在眼里,我也赶紧过去赔罪才行。”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28章 赔罪
“我也去,”娇娇也是扔了纸笔,上前牵了四婶的手,“老先生最疼我,一定不会生气。”
周心秀也是心里没底,毕竟是道歉,不是送礼,有侄女一起同行,她才觉得有了主心骨。
这娘俩走了,留下董氏和冯氏对坐叹气,冯氏忍不住小声道,“家里如今不缺银钱,伺候的人手多了,事情也是麻烦很多。”
董氏听得好笑,应道,“那咱家再回以前的日子,你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冯氏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她一向管着家里老少的饭桌儿。前些年日子艰苦,每到做饭的时候,因为粮食缸见底儿,她可没少偷偷掉眼泪。偶尔有孩子风寒发热的,想给孩子蒸个蛋羹吃,都要犹豫是放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哪像如今啊,饭菜调着花样儿做,鸡鱼肉蛋吃不了的吃,家里孩子个个壮的像小牛犊子一样。一日三餐同样犯愁,却犯愁要吃些什么,再也不是没有粮食菜蔬可吃。
若是回到过去的日子,她怕是第一个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继续。
“那就好好过日子,别因为一点儿小事就抱怨。人吧,没有天经地义要享的福,都是要付出一些辛苦的。过几日消停了,记得去给山神爷爷上香。”
董氏娶了四个儿媳,这么多年从来没同儿媳红过脸,也不是巧合,实在是老太太明理,一番话说得冯氏连连点头。
“好,娘,我明日就去。”
再说周心秀牵着娇娇出了大门,一见自家门外围了好多人,就转身钻进了胡同,绕道后院小门。
待得进门,见的院子里没人,娇娇就跑去寻了一只细颈白瓷壶,把空间冰箱里镇着的果汁倒了一瓶进去,然后又整治了两碟点心,捎带了两只白瓷杯,这才示意四婶开了角门。
角门锁了不久,但风吹雨打日晒,铜锁生了锈,周心秀倒也废了一番功夫,这才开了角门。
春生虽然在树下伺候茶水,其实一直都在等着消息,眼见四夫人和小姐过来了,她心头一喜,赶紧迎上前,低声道,“四夫人,姚先生没再说什么,许是在等四老爷处置外边的事呢。”
这话满满都是邀功的味道,周心秀心下更是不喜,神色里却也没露出来,只点点头道儿,“大院儿那边要办酒席,人手不够,你先过去帮忙。”
春生猜着这是要赏她,但不好当着姚老先生的面前,于是赶紧乐颠颠去了大院儿。
留下周心秀带了娇娇走到大树下,两人恭恭敬敬行了礼,娇娇就笑道,“姚爷爷,周先生,我方才榨了新鲜的果汁儿,酸酸甜甜还凉爽,特意给您们端来解解渴儿。”
姚老先生放下棋子,笑道,“你这丫头,难道是特意跑来送果汁儿的?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跑来求老头子去你爷爷跟前给你说情啊!”
“姚爷爷,您老人家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这么乖巧聪明,怎么可能犯错呢。”娇娇撅了小嘴,得意的抬着小下巴,分外的娇俏可爱,“再说了,我就是犯错,给爷爷做两道好菜,烫壶酒也就过去了。”
姚老先生同周山长都是笑了起来,特别是周山长,见多了懂礼又规矩的姑娘,这几日在林家小住,眼见娇娇这么活泼率真,也是喜爱,就道,“放心,你就是真犯错了,我们也保你平安无恙。”
“周爷爷最好了,我知道爷爷的好酒藏哪里,晚上给您送一壶过来!”娇娇打蛇随棍上,借势给自己又认了个爷爷。
“哈哈,好啊,一壶太少,越多越好!”周山长的脾气急,自然喜欢烈酒,在南边一直就不喜欢软绵绵的果酒,这些时日在林家,尝到了林家的烈酒,肚里的馋虫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但到底同林家不熟,对林家也没什么帮助,反倒要感谢林家援手师兄父子,所以也不好开口多要。这会儿娇娇主动开口,他自然是大喜过望。
娇娇眼见气氛再好不过了,就赶紧退后把四婶让到前边,周心秀再次行礼,这才说道,“二位先生,我们家中也是刚用仆人不久,很多事还不熟悉,方才春生冒犯了二位先生,小妇人实在愧疚。这就把人带回去,再换稳妥之人过来。只请二位先生不要见怪,以后绝对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其实,春生自以为行事隐秘,姚老先生和周山长都是发觉了。但身在林家,自然不好多说。最重要的是他们信任林家不会行这卑鄙之事,于是也就没在意。
这会儿周心秀特意过来赔罪,没有遮掩,也没有放任,行事坦荡之极,他们都是满意,忍不住点头。
1...121122123124125...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