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涂抹记忆
林华刚戴上耳机,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到耳机里传出了一个陌生的声音:“是索科夫中尉吗?我是集团军装甲兵主任奥廖尔上校,现在我代表集团军司令部,给你下达一道新的命令。”
林华听奥廖尔这么说,心里不禁苦笑连连,暗说看来上级给自己安排艰巨的任务了。虽说心中在犯着嘀咕,但他还是竭力用平稳的语气说道:“上校同志,请下达命令吧。我想您保证,伊斯特拉连会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每一项任务。”
“放心吧,中尉同志,这次的任务很简单。”奥廖尔对着送话器说道:“敌人为了逃脱我军的追击和两面夹击,保存其有生力量,因此他们一边撤退,一边扔掉妨碍逃跑的东西。我们在追击的过程中,经常碰到敌人遗弃的技术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你们连的任务,就是立即向南,去搜集敌人丢弃的武器装备和各种物资。明白吗?”
“明白了,上校同志。”听说奥廖尔给自己的任务,是去捡洋落,对于这样的好事,林华忙不迭地答道:“我这就率领部队去执行您的命令。”
“索科夫中尉,我还要提醒你一句。”奥廖尔深怕林华会中断通讯,又连忙说道:“敌人在这些装备和物资的周围,都埋设有地雷,你们在搜集时,要注意安全。”
“是,我们一定会注意自己安全的。”林华想到如果真的去捡洋落,就凭自己手下的这点人手,可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又主动向奥廖尔提出:“上校同志,我们的人手不足,您看是否能派点人来帮忙?”
对于林华的请求,奥廖尔说了一句:“你等一下。”随后摘下耳机,走到了正在看战报的罗科索夫斯基面前,对他说道:“司令员同志,我已经给伊斯特拉连下达了收集物资的命令,不过他们人手有限,要完成这项任务有很大的难度。您看,是否从什么地方给他们抽点人过去?”
罗科索夫斯基等奥廖尔说完,皱着眉头想了片刻,随后说道:“上校同志,给活动在附近的滑雪小组和游击队进行联系,让他们迅速地向上述地区集中,并由索科夫中尉统一指挥。对了,自动雪橇连好像也和他们在一起,也一并交给他指挥。”
“司令员同志,”奥廖尔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小心地提醒他说:“索科夫同志只是一名中尉,而自动雪橇连连长亚库普是上尉军衔,让中尉去执行上尉,这不太合适吧?”
罗科索夫斯基抬头看了一眼奥廖尔,并没有向他做任何解释,而是直接吩咐道:“上校同志,既然任务已经明确了,那你就快点去传达我的命令吧!”
奥廖尔回到了报话机旁边,重新戴上耳机,对着送话器说道:“索科夫中尉,你听着,根据司令员的命令,我们会尽快命令活动在这一区域的滑雪小组和游击队,向你们靠拢。这些部队,包括亚库普上尉的自动雪橇连在内,都归你指挥,明白了吗?”
“明白了,上校同志。”林华听说上级打算将更多的部队交给他指挥,心中不禁暗想,连忙答道:“我向您保证,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既然已经明白了,那就把耳机和送话器交给亚库普上尉,”奥廖尔有些无奈地说道:“我要把这道命令向他重复一遍,以便他能更好地配合你开展工作。”
红色莫斯科 第49章 萨维耶夫游击队
林华在说话时,抽空观察了一下朱可夫的随行人员,发现他只带了两名司机、一名副官和四名警卫员,还是一如既往地保留了轻车简从的习惯。
“米哈伊尔,”朱可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林华说道:“我听说你不光在保卫伊斯特拉水库时,建立了功勋;而且在解放克留科沃城的战斗中,你的表现也非常突出,甚至还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战术。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些战术还是非常有效的,我打算在合适的时候,在全方面军范围内推广。”
“大将同志,”听到朱可夫的称赞,林华指着胸前的两枚勋章,自豪地说道:“这两枚勋章,就是在解放克留科沃城和保卫伊斯特拉水库的战斗中获得的。”
“知道知道,这些我都很清楚。”朱可夫盯着那枚列宁勋章说道:“为了表彰你成功地保卫了伊斯特拉水库的战果,在是否应该授予你列宁勋章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的意见,好在我和罗科索夫斯基都分别说服了自己的副手,才使这枚代表着最高荣誉之一的勋章,能像现在这样挂在你的胸前。”
“谢谢,谢谢您,大将同志!”得知自己之所以能得到级别如此高的勋章,完全是因为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努力的结果,林华连忙向对方表示诚挚的谢意,“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和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的信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会为了祖国再建新功。”
对于林华的表情,朱可夫微笑着点了点头,满意地说:“我相信你。”说完这话,他抬手看了看表,又补充说,“米哈伊尔,我非常想和你好好地聊聊,可惜时间不允许,我们就在这里告别了。祝你好样!”
面对朱可夫伸出的大手,林华慌忙用两只手握住,摇晃了两下后,有些紧张地问:“大将同志,您打算去哪里?”
“还能去哪里?”朱可夫收回了自己的手,表情如常地说:“当然是去沃洛克拉姆斯克附近,看看敌人在那里的防御如何。”
虽说林华知道喜欢不时到前线部队去走一走的朱可夫,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连根毫毛都没伤过,但为了对方的安全着想,他还是委婉地提醒说:“大将同志,虽然我不知道德军在沃洛克拉姆斯克方向的布防情况,但再往前走的话,您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我恳请您,不要再向前走了。”
“没错,大将同志!”林华的话刚说完,一直保持着沉默的副官便附和道:“索科夫中尉说得对,再往前走,就是德军的实际控制区域,您是方面军的最高首长,您没有权利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副官的话说完后,朱可夫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怒色,似乎马上就要大发雷霆的样子。林华从副官的语气中,猜到他肯定在朱可夫来这里之前,就曾经规劝过,但却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林华紧张地盯着朱可夫,想看看他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答复。
但朱可夫并没有发火,他脸上的表情也很多恢复了平静。他望着副官点了点头,说道:“少校同志,既然您这么说,那么我们就回去吧。等到我军的主力部队赶到沃洛克拉姆斯克的外围,展开进攻战斗的时候,我们再来吧。”他说完这番话之后,冲林华点了点头,转身上了他的吉普车,催促还站在车旁的副官,“少校,你为什么还不上车?”
副官得知朱可夫打算回去了,顿时喜出望外。他朝林华感激地点了点头,朝后面一辆车的战士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们立即上车。
朱可夫乘坐的吉普车在原地调了一个头,朝着来的方向开去。而警卫员坐的那辆车,等朱可夫的车经过后,也来了个紧急调头,加快速度跟了上去。
看到朱可夫的离开,林华的心里总算松了口气。便这段区域已经被自己的部队控制,但谁也不能保证,在道路两侧的森林里,没有隐藏着德军的散兵游勇。要是他们发现有一名苏军大将在这里,不打黑枪才怪。
朱可夫刚离开后没有多久,便有一支五十多人的游击队赶到了。他们穿的都是老百姓的衣服,带队的是一名络腮胡子,身材魁梧,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短大衣,戴着一顶黑色的棉帽。他让自己的部下停在原地,带着另外一名中等身材,看起来有点瘦弱的年轻人,走过来向林华报道:“中尉同志,我是萨维耶夫游击队的队长,这位是我的政委斯捷潘。我们是奉命到这里来接受您指挥的,请下达命令吧。”
“您好,萨维耶夫同志!您好,斯捷潘同志!”林华和两人一一握手后,向他们介绍任务:“上级给我们的任务,是将德军抛弃在这一地区的物资收集起来。你们游击队的任务,就是帮着我们的战士,将那些妨碍交通的物资,都搬到道路的两侧去。”
“明白了,中尉同志。”听完林华布置的任务后,萨维耶夫面无表情地答道:“我这就去给战士们安排工作。”
在萨维耶夫转身准备离开时,林华忽然瞥见他居然和自己一样,都背着一支莫辛纳甘步枪,便叫住了他:“萨维耶夫同志,请等一下。”萨维耶夫停下脚步,扭头用诧异的目光望着林华,想听听他还有什么事情要叮嘱的。
“萨维耶夫同志,”林华用手指了指对方背着的步枪,好奇地问道:“我想问问,你们游击队的装备如何?”
听到林华的这个问题,萨维耶夫表情有些不自然地说:“中尉同志,我们是游击队,又不是正规军,所以装备嘛,肯定不会太好。整个游击队里只有一挺机枪、五支冲锋枪和三十多支步枪,不少的同志,身上只有一枚手榴弹。”
得知游击队的装备如此之差,林华决定利用自己现在的职权,给他们来更换装备。于是他笑着对萨维耶夫说:“队长同志,待会儿带你的人,去找我的一排长万尼亚少尉,让他给你们补充一点装备。三十支德式冲锋枪,以及配套的弹药。怎么样?”
一直是苦瓜脸的萨维耶夫,在得知林华要给自己的游击队配备三十支冲锋枪,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中尉同志,您说得都是真的吗?”
“是的,队长同志。”林华笑着点了点头,用手指向正在指挥战士们搬运弹药的万尼亚,“那就是我的一排长,你去告诉他,就说是我说,要给你们游击队补充三十支冲锋枪。快点去吧。”
在确认了林华不是和自己开玩笑之后,萨维耶夫的脸上乐开了花。不过他并没有忘记基本的礼节,还是抬手向林华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后,才带着自己的政委斯捷潘一同离开。
“中尉同志,”站在林华身边的亚库普,等萨维耶夫二人远去后,有些担心地问:“上级给我们的命令,只是收集物资。而您轻易地将三十支冲锋枪,交给了一支游击队,这合适吗?上级知道了,会不会怪罪我们?”
“上尉同志,”林华望着亚库普正色说道:“我之所以给游击队提供武器,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您总不能让他们手举着手榴弹,朝敌人发起冲锋吧?”为了打消亚库普的顾虑,他还特意强调说,“如果上级要怪罪的话,我来承担这个责任。”
红色莫斯科 第50章 整编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又陆续有五支游击队赶来。人数多的游击队,有上百人;人数少的,则只有十几人。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队长向林华报告时,都苦着一张脸,好像林华欠了他们的钱没还似的。
萨维耶夫第一天来的时候,在林华的面前也是这副神情。后来林华询问他时才知道,游击队接到了第16集团军所下达的命令,去袭扰退往沃洛克拉姆斯克地区的敌人。谁知部队正在搜寻逃敌的行踪时,上级却又下达了新的命令,让他们来配合伊斯特拉连搜集德军丢弃在公路上的物资。得知上级让自己来当搬运工,游击队长们哪里能高兴得起来。
了解了游击队长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林华便有了相应的处理办法。他发现所有的游击队,都存在装备差的问题,因此便在游击队长们向自己报道后,宣布为他们更换德式装备。通过这一举措,他立即就得到了各位游击队长的认同,所下达的命令,也能顺利地传达到每个游击队员。
林华率领部队在收集物资的过程中,陆续有部队沿着公路朝沃洛克拉姆斯克的方向开去。看到那些开往前线的部队,亚库普羡慕地说:“中尉同志,我们在这里已经三四天了,不知上级什么时候才把我们也派上去啊?”
“放心吧,上尉同志。”林华扭头望着亚库普,笑着说道:“我们和德国人的仗不会一下急打完的,上级早晚会派我们上前线的。”
路过这里的萨维耶夫,正好听到了林华和亚库普的对话,便走过来好奇地问林华:“中尉同志,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你说德国人和我们之间的战争,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没错,是这样的。”林华点着头,回答说:“从前天开始,就有部队陆续通过我们这里,赶往沃洛克拉姆斯克方向。但到今天为止,我们依旧没有听到占领城市的消息,那就证明德国人的抵抗很顽强,我军所发起的进攻,暂时没有取得什么理想的战果……”
假如是在战争初期,林华对着萨维耶夫说这番话,没准会招来对方的反驳,甚至还会被说成是失败主义论调,居然敢认为敌人的力量比我军更加强大等等。但经过半年多艰苦卓越的战斗,使苏联军民都真正地认识到了德军所拥有的实力,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来分析和了解敌我之间的真正实力。
当天下午,当又有一支人数众多的部队,通过伊斯特拉连锁工作的区域时,一辆吉普车停在了路边,从车里出来一名将军。下车后,他就向路旁忙碌的战士打听:“战士同志,你们的指挥员在什么地方?”
战士看到是一名将军在向自己问话,连忙挺直身体,用目光在四处搜寻片刻后,指着不远处正在和亚库普说话的林华说道:“将军同志,我们的指挥员索科夫中尉在那里!”将军向战士道谢后,带着两名警卫员朝林华他们走过去。
林华正在和亚库普讨论建立物资新堆放点的事情,听到后面有人走近的声音,连忙扭头望去。看到一名将军带着两名战士朝自己走过来,林华连忙转身跑上前,向将军敬礼:“您好,将军同志,我是伊斯特拉连连长索科夫中尉,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你好,索科夫中尉。”将军朝林华伸出手,同时自报家门地说:“我是集团军的炮兵司令员卡扎科夫少将!今天到这里来,是向你传达一道上级的命令。”
“请下命令吧,将军同志。”林华恭恭敬敬地说道。
“司令员同志命令,立即将所有的游击队并入伊斯特拉连,组成一个加强连。在完成整编后,立即赶往沃洛克拉姆斯克参加战斗。”卡扎科夫在言简意赅地传达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命令后,接着问道:“中尉同志,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将军同志。”林华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可是将军同志,我们连正在执行收集物资的任务,一旦离开,这些物资该交给谁管理呢?”
“不是有一个自动雪橇连吗?”卡扎科夫朝站在林华身后亚库普扬了扬下巴,说道:“你就将物资交给他们管理吧。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上级很快就会派后勤部队的同志,来接管这批物资的。”
林华扭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亚库普,亚库普连忙上前两步,和林华并列,回答说:“将军同志,我一定遵从您的命令,看管好这批收集起来的物资。”
卡扎科夫听完亚库普的报告后,点了点头,又望着林华问道:“索科夫中尉,不知你们都搜集了一些什么技术装备?”
“我们收集的各种口径的火炮有126门,以及配套的弹药。”林华想到卡扎科夫是炮兵司令员,既然这么问,肯定是想了解收集的火炮有多少,因此他在报数时,首先提到的就是火炮,接着才是其它的物资:“坦克31辆,卡车263辆……”
虽说卡扎科夫在来这里之前,对林华他们收集的海量武器装备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真的听到林华说出的数目后,他还是大吃一惊:“我的上帝啊,居然有这么多技术装备,就算用来武装一个师,也绰绰有余了。”
林华向卡扎科夫汇报完以后,停顿了片刻,随后向他请示道:“将军同志,允许我去集结部队吗?我们要尽快完成整编,然后再开赴战场。”
“去吧,中尉同志。”卡扎科夫冲林华点了点头,笑着说:“祝你好运!”
林华回到连队,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以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对部队进行整编。一排的建制保持不变,还是有万尼亚少尉担任排长,同时给他补充了四十名战士;二排、三排合并组成新二排,又补充了二十名战士,由安德烈中士担任排长;萨维耶夫游击队改编成新三排,由萨维耶夫担任排长,他的政委斯捷潘担任副排长;原三排长瓦西里少尉,则担任新组建的工兵排排长,手下有三十名战士;另外还新组建了一个机枪排,装备了十八挺德式mg34通用机枪,排长一职由林华暂时兼任。
在完成整编任务后,林华便带着队伍,沿着公路朝沃洛克拉姆斯克城的方向前进。
红色莫斯科 第51章 萨维耶夫游击队的历史
部队在行军的路上,林华忽然想起一件事,卡扎科夫只命令自己率部队赶到沃洛克拉姆斯克参加战斗,却没有告诉自己应该向哪位高级指挥员报告。想到这里,他掏出临别时,卡扎科夫交给他的那份书面命令,仔细地查看起来。
正好路过他身边的二排副排长斯捷潘,看到林华表情投入地看着手中的一张纸条,便放缓脚步,好奇地问林华:“连长同志,您在看什么?”
林华朝他抖了抖手里的那张纸条,苦笑着说:“上级光命令我们赶到沃洛克拉姆斯克参加战斗,却没有说明让我向谁报告。要知道,根据我这两天的观察,我们围攻城市的部队,至少有五个师之多。”
斯捷潘早就知道沃洛克拉姆斯克城外的部队番号繁多,此刻听说林华居然不知道带着部队到地方后,该向谁报道时,不由被吓了一跳,他连忙对林华说:“连长同志,我能看看司令员同志签发的命令吗?”
接过林华手里的那张纸条,斯捷潘也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同样没有发现该向谁报道的指示。他将纸条递还给林华,小心地说:“连长同志,我觉得之所以没有写明让我们连归哪支部队指挥,无非是担心我们赶到城外后,找不到指定的部队。”
林华接过纸条,随手塞进了口袋里,好奇的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斯捷潘笑着说:“我们到了城外之后,遇到哪支部队,就加入哪支部队。”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林华觉得斯捷潘的这个提议不错,这样部队赶到了沃洛克拉姆斯克城外后,就不用为寻找指定的部队而瞎折腾了。
虽然认识斯捷潘已经有好几天时间了,但由于他是属于那种沉默寡言的人,林华和他所说的话,加起来还不到十句,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和对方增进一下感情。他用拉家常的语气笑着问道:“副排长同志是什么地方人?”
“列宁格勒。”斯捷潘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连长同志,我是列宁格勒人。”
“战前,您在列宁格勒什么地方工作啊?”林华继续问道。
“连长同志,虽然我是列宁格勒人,但我却不在那里工作。”斯捷潘笑着对林华说:“我从1938年开始,就在维亚济马的食品厂里工作。”
维亚济马,听到这个地名时,林华不禁有些走神。从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那一刻起,他在心里就问过自己,假如当时的西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不是给罗科索夫斯基下命令,而是让卢金率自己的集团军司令部赶到维亚济马接收部队,那么在卫国战争结束后,在红场指挥阅兵的那位元帅,就是卢金元帅而不是什么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了。
斯捷潘看到林华低着头似乎在想什么事情,连忙好奇地问:“连长同志,您在想什么?”
“副排长同志,你刚刚提到了维亚济马。”斯捷潘的声音,将林华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他有些慌乱地说:“几个月前,西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在那里被敌人合围,你们能从包围圈里跳出来,还真是不简单呢。”
“连长同志,”斯捷潘表情平静地说:“虽然我们遭到了德军的合围,但敌人不可能封锁所有的道路,我和食品厂民兵连的战士逃出城市之后,进入了杳无人烟的森林。我们在里面转悠了一个星期,遇到了萨维耶夫中尉所率领的小分队。我们会师后,组建了萨维耶夫游击队,由萨维耶夫担任队长,我担任政委,就在广袤的森林里和敌人打起了游击。”
“我听萨维耶夫说过,你们的游击队之所以战斗力比较强,是因为其中有半数人是被打散了的正规军。”林华说到这里,朝正在行军的部队努了努嘴,“但我看游击队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新兵,老兵没看到几个啊。”
“这是有原因的。”听到林华所问的问题,斯捷潘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们这支游击队最鼎盛的时期,有差不多三百人,其中来自正规军的战士就有一百八十人。不过为了配合潘菲洛夫将军的步兵第316师,也就是近卫第八师守住沃洛克拉姆斯克,我们在敌人的后方不断地展开袭扰战,破坏道路、桥梁,烧毁敌人的后勤仓库等等。遭到了打击的敌人恼羞成怒,因此专门派出了一个团来清剿我们。在无数次众寡悬殊的战斗中,我们的力量遭到了削弱。虽然不断有新人加入我们的游击队,但我们的人数却越打越少。……”
在听完斯捷潘的讲述后,林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支只有五十多人的游击队,居然能专门配备一部电台,原来他们也曾经是一支实力雄厚的部队,只不过在遭到德军不间断的打击后,实力被大大地削弱了。
斯捷潘对林华有了好感,话也不知不觉地多了起来:“连长同志,您认为我们的部队能拿下沃洛克拉姆斯克吗?要知道,当初近卫第八师坚守这座城市时,德军出动了七个师,其中还有三个装甲师,都用了一个多月才占领了这座城市。”
“斯捷潘同志,这要看进攻方和防守方是谁。”林华等对方说完后,笑着说道:“如果敌人攻,我们守,就算敌我兵力众寡悬殊,我们也能坚守一两个月;但如果换成德国人守,我们进攻的话,我看最多一个星期就能解放这座城市。”
两人边行军边聊天,不知不觉就走出了五六公里。前面的道路右侧,可以看到停放着一长溜的t-34坦克。战士们见路边停放着这么多坦克,不禁用手指指点点,兴奋地议论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