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会摔跤的熊猫
“就是‘气运之说’。”宋伊人耸了耸肩,“与愿力一样虚无缥缈的东西,但两大宗信‘愿力’,就不可能不信‘气运’。我以前本来不信的,但现在有些变了……毕竟,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宁奕一怔。
看到宋伊人掀起斗笠,对着车队最前方那个青衫少年投向的感叹声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云雀……
地藏王菩萨……
的确有些令人不敢置信啊。
气运之说,否极泰来。
“古天尊的出现,意味着妖族天下也会出现极其强大的‘皇血种’。”宋伊人淡淡道:“同样的,灵山这边出现了‘地藏王菩萨’……我想也不想用,将军府那边的北境会议,一定推演出了极其不妙的结局。”
宁奕苦笑一声。
这宋伊人,蒙的倒是挺准。
这个“气运之说”,有点意思,像是有一双冥冥之手,在两座天下的天平之上增添筹码。
地藏王菩萨……是对抗白帝的“筹码”吗?
宁奕低垂眉眼,心境一沉。
宋雀大客卿显然是信奉“气运之说”的,北境会议里的诸多涅槃,在开完那场会议之后,一定找到了某样开解的“物事”。
而大客卿认为,自己是那束光。
深深吐出一口气。
宁奕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思路……因为云雀“捻火”的原因,他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灵感,关于“长生法”的线索,目睹天都杀局,亲眼见证了“陈抟”魂魄从少年教宗体内觉醒的画面,宁奕摸索出了“第三种长生法”的大概。
而且在“大道长河”内,开始了构架。
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守恒的。
光和影。
阴和阳。
而“拔罪”消耗的阳寿,作
为反馈,则是转化成为了肉眼可见的,倾泻而出的杀力……这把道宗寻找数千年的古仙剑,难道就只有这么一个功效?
这把古仙剑。
太乙救苦天尊随身带了八百年。
如果说,第三种长生法与古仙剑有关……那么当初的周游先生,是堪破了这个秘密吗?
一道古钟长鸣,打断了宁奕的思绪。
大地在震颤。
浮屠古窟内。
云雀和大客卿两人下了马车,来到了一尊巨大的佛像脚下。
石质的莲花宝座,被数千年的岁月风化,绽放出破裂的纹路,在此刻竟然“燃烧”起来,缝隙间有流淌的光火,并不灼目,反而很温暖,整座佛像又沉寂变得“活跃”,一缕缕灵气在复苏,大佛的眼皮在跳动。
借过苦修者递来的麻袍。
云雀顺应着自己心底的那股指引,缓慢来到了佛像之前。
宋雀开口道:“不要抑制那股力量的感召……伸出手,触摸他……这种感觉,就像是……”
少年的手指,缓缓抬起,在风中颤抖。
最终触碰到了“地藏王菩萨”的脚趾。
狂风大作!
“触摸他。”
“那种感觉……就像是触摸自己。”
宋雀先生最后的声音,在神海之中被淹没。
云雀瞳孔收缩,整个人的脊背拱起。
一股雷霆般霹雳的震颤感,无比磅礴的蔓延下来,击中了云雀。
他下意识握住了什么。
他感受到了那股握力……就在自己的胸膛里。
触摸他。
就像是触摸自己!
“轰”的一声,整座地藏王菩萨,颤抖起来,沉寂的眼眶内燃烧起熊熊的火光,很快便连绵蔓延至全身。
一道低沉的,沙哑的呐喊,从云雀的胸膛里绵延不断的震颤响起,荡开一连串的音浪。
他的双脚悬浮起来。
麻袍熊熊燃烧。
少年羸弱的身躯,被满盈的神力所填满。
捻火。
这般恢弘的,神灵降世的一幕,落在所有人的眼中。
宁奕伸出半边头颅,沉默的观看着,他总觉得这一幕像是在自己久远的梦里见过,眼前的那场火海还荡漾着虚无缥缈的古梵语。
是执剑者留在图卷里的远古记忆吗?
云雀是背负大气运的“幸运者”,是灵山未来的救世主……那么自己呢?
忍不住笑了笑。
宁奕沐浴在光明里,懒洋洋的懒得动弹。
自己是背负光明的执剑者。
却要永远的行走在黑暗之中。
裴丫头倚靠在他的肩头,眯着双眼,有一搭没一搭挠着宁奕的掌心。
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
这场地藏菩萨愿力盛开的烟火,持续了半刻钟的时间。
世人仰首以看,因为太过灼目,所以泪流满面。
收下车帘的宁奕,轻声笑道:“我救不了那么多人。我只要救你一个人,就好了。”
丫头已经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她不知梦到了什么,唇角微微勾起。
然后呢喃的嗯了一声。
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莲花古币
一场盛大的烟火。
从地藏菩萨的愿力全部绽放,注入悬浮在浮屠窟上空少年的体内时开始,到落幕一共持续了半刻钟的时辰,无数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古窟的上方。
那座恢弘的古窟,因为“捻火”的缘故,炽烈的愿力光华落下,照耀了佛窟里每一尊菩萨的面容。
浮屠窟,作为灵山最古老的“奇迹”,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具体多久,不可考证。
当初铸造古窟的,据说是远古时代的几位大菩萨,在神仙打架的那个时代,两座天下争夺气运,一座巩固愿力的香火地,是极有必要的存在……但在不朽落幕,神话凋零之后,这座古窟里的光火就不再热烈。
后世有一位大阵法师,曾经修葺过古窟,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花开花落,轮回结果。
有人在这里坐下,一夜悟道,立地成圣。
有人在这里枯老,白发苍苍,无缘捻火。
佛门里不知名的古梵语,曾经在东土流传,这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因果注定,众生背后有无形丝线,而信奉古佛者,只要足够虔诚,便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虚云大师闭关之后,灵山的境况非常糟糕……邵云大师坐在大雄宝殿的光明之中,几乎没有再走出过那座大殿,而禅律两宗勉力维持着整座东土圣地的运转,这片净土迫切的需要一个年轻的,足够承担责任的“领袖”。
就像是道宗的陈懿。
“从今天之后,你要学习修行,锻体,汲取星辉,凝聚神性,诵念经文,还有刀道与剑术……”宋雀扶住双脚落地,腿脚还有些打颤的少年,他没有给小家伙太多放松的时间,说话的同时拍了拍他的肩头,示意云雀自己走两步。
云雀抬起一只手,告诉远方提着心等候的苦修者,自己无恙。
少年的面色稍显苍白,嘴唇干枯,困惑道:“其他的我都懂,我还需要去学习诵念经文吗?”
他尝试着一个人稳住身形,虽然头晕目眩,但很快就恢复过来。
一个令人惊异的事情……
他在经历了愿力洗礼之后,整个人的身躯,似乎都变得空灵起来。
云雀隐约觉得,自己如今的力量,速度,平衡性,诸多衡量“强大”的标准,比起之前,都要强大了数倍。
“如果按照中州那边的境界划分,你的这具身躯,在今日‘捻火’之后,便与四大书院的小君子无异,肉身可与七境……也就是后境的修行者分庭抗礼。”
云雀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嘴唇,不敢置信,在中州,想要修行成为后境,一般的天才,也要花费近十年的功夫。
“这就是佛门苦修者的‘益处’。”宋雀很快就迎面给他泼了一盆凉水,微笑道:“按你的境界来看,相当于大隋的‘初境’,你只不过是一只空怀宝藏的雏鸟,还需要时间,才能够展翅高飞。”
“好吧……”云雀苦笑一声,他可没有想过,自己只需要经历短短的半刻钟,便能够成为如何强大的修行者,对他而言,修行者的世界大门打开了,那里曾经是一个无比新奇而又充满奇迹的地方。
“这世上应该没有人比你还幸运了。”宋雀拍了拍小家伙肩头,心情轻松,“最多两年,你就会有资格站在北境城头的高墙上,注视着另外一座巍峨天下,天都和西岭都会认真听取你的意见……你的声音,会让两座天下都能够听见。”
云雀吐出一口气,揉了揉脸,还觉得有些梦幻。
“这就是你需要学习诵经的原因……”宋雀淡然道:“以前你诵经给自己听,降服心猿,静气化神,但现在你需要学会诵经给外面的人听。”
“外面的人?”
“是的……外面的人。那些需要你的人。”大客卿蹲下身子,双手按着云雀的肩头,凝视着少年的双眼,一字一句认真道:“如果有一天我离开灵山,那么这里……需要你。”
云雀怔了一怔,他连忙道:“大客卿要离开灵山?”
宋雀只是一笑。
“这些日子,会很太平。”他看着云雀,道:“一直到……七月七,盂兰盆节。师祖出关,佛子点火。你会代表整座灵山,将这座浮屠窟地藏像的愿火点燃。”
云雀懵懵懂懂,记着大客卿所说的话。
“我会教你,关于‘捻火者’的一些事情。在盂兰盆节之前,我不会走。”宋雀轻声道:“放轻松,不要想得太多。”
云雀的双肩被一双强有力的手掌,轻轻拢住。
他的眼里还有着稚嫩之气。
少年忐忑不安的问道。
“宋雀先生,我的肩头,是不是背负了很多的东西?”
大客卿沉默了一小会。
他笑道:“感觉很不适应?很糟糕?”
毕竟以前是自由自在的一个小家伙,戒尘离开的又很早……
“不。”
云雀笑了,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我想要,被需要。”
……
……
“大人。”
“浮屠窟内有阵法,禅律两宗的‘眼’不可逾越,能够获取的情报,就只有这些了。”
天都的马车,最终停歇在一处小山脚下。
灵山专门为使团准备了一座阁楼。
整座小山,星辉缭绕,阵法撑起,自成一界。
这里在灵山世界内,绝对算得上灵气最充沛的佳处。
佛门苦修者大部分走的是淬炼体魄的路子,用不到太多的“星辉”,所以一般不会探知星辉,也不会在乎所谓的“灵气”。
但大隋修士不同,以此处招待客人,也称得上是用心良苦。
手捧卷轴的影子,低下头来,不敢直视“那位”的面孔。
披着云纹大袍的男人,轻轻嗯了一声,独自一人坐在阁楼的楼顶,目光始终投向远方。
这座竹制阁楼修筑的倒是新奇,在小山山头,以秘纹筑基,确保楼高不塌,危风不动,于是夜幕降临之时,楼主便能够独赏大月,不被遮拦目光。
阁楼前还悬挂着印有四字的牌匾。
“一览众生”。
风气吹动袖袍,男人饶有兴致,一个人独自欣赏着灵山浮屠窟高空的“烟火”。
“地藏菩萨。”
他的声音有些阴柔,接过了卷轴,轻轻摆了摆手,那道影子便消散在阁楼楼顶的风声之中,像是从未来过,无声又无息。
此次离开天都,出使东土,他带上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一批“眼目”。
殿下要看东土的态度,自然会对此次出使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做一个评估……最好的结局,便是灵山全部方面的妥协,天都以绝对胜者的方式,拢和了佛门的力量,而最差的结局,就是整座使团遭遇某种“重创”。
不一定非要死人。
但这意味着谈判崩裂。
在未来动手的时候,天都会多一个敌人,而演变的不好,则是会演化成为两千年前律宗越过东境长城前的那场战争……太子殿下从来都不是一个乐观者,灵山的内部斗争需要得到一个终结。
这就是如今使团才抵达东土的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