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悄然花开
“自然,若是苏老哥有什么好东西,可别忘了我就行。这是我家的地址,苏老哥有事情,尽管去找我。”杨掌柜提笔在纸上写了两行字,转身叫给苏静森,笑着说道:“苏老哥可别和我客气,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吃酒玩耍,只管去。”
苏静森应了下来,又客气了几句这才晕晕乎乎的领着苏致平他们回去,感叹了两天,但到底是和自家生活没什么大关系的,于是也就丢开不想了。
随后是八月十五,过了八月十五,就是苏清兰订婚的事情了。两家都是很乐意的,这事情办起来就快了,交换生辰八字,交换文书,然后,他们就成了未婚夫妻了。
黄员外听闻苏清兰打算上郡里去开铺子,很是大方的一摆手,将自己儿子也发配出去了:“反正他是要上郡里读书的,赶早不赶晚,这会儿去也行,亲家四弟家有两个秀才,让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跟着学学,将来也好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
自然,黄宏远是不能和苏清兰住一起的。苏清兰是要跟着苏清荷一起住的,而黄宏远,就得自己揣着银子去买院子。
说着,又给苏清兰一张银票:“这点儿银钱,就当是我给你开铺子的本钱,回头你赚了钱,就当是你自己的嫁妆。”
苏清兰一瞧那面额,赶紧推回去:“这钱太多了,我不能收。”
“哎,没什么不能收的,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拿着拿着。你嫁妆丰厚了,将来还不是我孙子孙女过得好?况且,这也是你小姨的一番心意,若不是不能出门,你小姨怕是要亲自来送的,赶紧拿着吧,要不然回去你小姨可不绕过我。”黄员外很豪气,苏清兰看黄宏远,黄宏远只点了点头,苏清兰只好收了银票。
不过,这钱也确实是解了燃眉之急。之前她和苏清荷是游说了宋萍儿入股,然后宋萍儿还打算游说其他人呢,结果,大堂姐苏清花二堂姐苏清芳三堂姐苏清芬,谁都不愿意出银子,只说苏清兰和苏清荷两个毛丫头,做事不牢靠。就宋芳儿愿意相信她们,还说要去给她们当账房,也跟着出资二十两。
可到底是差得远了,又不能只让苏清荷掏钱,一时还真让他们为难了。
这下子好了,有了这一百两,她们的铺子定然是能稳稳当当的开起来的。诸事办妥,苏静森请了苏大伯苏二伯帮忙,牛车马车一起上阵,将家里的东西都给放到车子上,又借用了一下黄宏远的马车装东西,一群人这才浩浩荡荡的启程。
作者有话要说:嗯,明天开始就要换地图了~~~~~~~~~~~
农家金凤凰 94大旱之年
“小荷,这天气可不咋好,你说,咱们地里的那些个土豆红薯,会不会有问题?”苏静森从地里回来,一边换掉脚上的鞋子,一边问一边的苏清荷。
苏清荷也皱眉,过了一会儿才问道:“那河离咱们家着实太远了,爹,不若雇几个人往地里担水吧?”
“那也赶不及,咱们家可是三百亩地呢,一桶水能浇巴掌大的地方。”苏静森叹气:“也不知道家里咋样,回头给你爷爷写封信回去问问。”
“家里肯定也旱了。”苏清荷郁闷的说道,这可是她头一年大规模的种土豆和红薯,要真是因为天气而让产量锐减了,那沈公子那边,可就真不好办了。
最最重要的是,当初她为了凸显这土豆和红薯的作用产量,撺掇着苏静森额外买了一百亩下等田,五十亩种了红薯,五十亩种了土豆。而那另外的二百亩上等田,她也没放过,同样是抽出了一百亩分别种了土豆和红薯。
要真是全减产了,她家今年可赔大了。
虽说她知道红薯是耐旱的,但是土豆不是啊,它得要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才行的。想了想,苏清荷说道:“爹,让人挑水浇土豆和其他作物,红薯不管了。”
“那个不管了?”苏静森立马瞪大了眼睛:无错小说 ledu“沈公子可还等着那个救命呢,怎么能不管呢?不过是一百亩地,咱们得一起浇了才行。”
“爹,真不用管,前几天我上地里瞧了,那红薯是耐旱的,你也瞧见了,地里的其他东西都蔫儿吧唧的,就红薯那秧苗还绿莹莹的,这东西不用管就行。”
苏清荷赶忙忽悠道,她这两年种出了土豆和红薯,而且那种法还是被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所以关于这两样东西,在苏静森心里,她的话就是绝对权威。所以这会儿,就有些犹豫了。
“真不用管,爹要是不信,咱们过几天再去地里瞧瞧,先将其他的东西给浇上水。”苏清荷继续说道,苏静森想了想,咬牙说道:“那成,咱们就等几天看看,不过要是出现了别的情况,那就得赶紧挑水。”
苏清荷连忙答应了,随后几天,她就天天跟着苏静森下地,对那红薯土豆,她可是比苏静森更上心的。
等了三四天,苏静森见那红薯确实是不见干枯的迹象,也就有些相信苏清荷的话了。每日里只上地里督促那些短工,让他们尽快往其他地里挑水。
只是挑水怎么能赶得上?一桶水下去,几乎是眨眼间就干了。早上浇的水,第二天再去看,地面上已经没有痕迹了。而且,短工们每日里在日头下奔波,也着实是有些顾不上。
苏静森见天回家叹气,苏清荷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她倒是会种地,但是她不会呼风唤雨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地里的作物一天比一天萎靡。
这会儿才是六月份的天,大大的太阳挂着,热的要死。又旱又热,日子简直是没办法过了。
郡守大人也想办法祈雨了,但是换了两三个寺庙,请了好几拨道士,硬是一滴雨都没求下来。到了七月的时候,已经是将近三个月没下雨了。
这会儿,城门口渐渐开始出现流民了。别人还好说,就是田地在城外的人家,就有些担忧害怕了,生怕自己田地里的东西被人糟蹋。苏清荷更是担心,自家那红薯土豆可是要救命的,要是被人给连根挖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幸好郡守大人是个好官儿,不像是别的地方,生怕引起混乱,根本不让流民进城。他是直接打开大门,将外面的流民给放进来了,然后一边组织人施粥,一边安排这些流民。
这些措施,很是让苏清荷松了一口气,她就怕流民都被堵在城外,然后自家的东西都被人糟蹋了。这会儿虽然说也控制不住,但是,好歹能留下点儿。而且,没那么大的求食压力了,红薯土豆这些他们不认识的作物,就不太会有人去动。
就在苏张氏一日烧三炷香,苏静森一日念三遍佛的时候,有大人物到他们家了——郡守大人带着两三个人过来了,可把苏静森和苏张氏吓的,都不知道手脚要往什么地方放了。
苏张氏出去泡茶,只留了苏静森一个人在屋子里面对郡守大人。但是娘儿俩谁也不放心,大眼瞪小眼半天,苏张氏就在屋子里转起圈圈来了。
苏清荷赶忙让人去叫了苏致安和苏致平,自己躲在侧间偷听。这会儿可顾不上什么道德不道德了,郡守大人啊,那可是以前只能听官名的人,她要是不听着,万一自家爹娘被哄骗了怎么办?
虽说,她也不觉得自家有什么好哄骗的。但是,她可没忘记,两年前宋浩明来说沈公子被圈禁的消息的时候,忽悠自己种红薯,还说是郡守大人会关照自家的。那就说明,郡守大人是和沈公子一派的,谁知道他这会儿过来会有什么事情?
“苏静森,这些日子,城外的庄稼多有被人糟蹋的,你们家的可有这种情况?”好在郡守也不打算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苏静森愣了愣才回答:“有,不过也不是很多。我正打算着过一段时间,雇些短工去地里守着呢。”
“嗯,你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我就给你调派一些人手,不论如何,你地里的那些红薯土豆是要看好,我前几日瞧了,那红薯竟然不惧干旱,长的还不错,若是等收获时,产量也不错,那这红薯可就是救命粮食了。”
苏静森虽说不懂弯弯绕绕的东西,但是绝对不傻,顿了一会儿,就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没等郡守大人说话,苏静森就尴尬的搓了搓手:“按说,这有了旱灾,我也是应该出点儿力的,但是这红薯土豆,可不是我家的,之前和杨掌柜已经说好了,这两样东西,除却留下种子,其余的都是要卖给他们家的……”
没等苏静森说完,郡守大人就哈哈笑了几声:“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没有想要你家的红薯土豆,此救命,非彼救命,到时候你们将东西收了,只要告诉我每亩地的产量就行了。”
苏静森仔仔细细的将郡守的话考虑了三四遍,这才谨慎的点点头:“这是自然的,到时候必定是要告诉大人的。”
“这东西是什么时候收?我见你们三四月就种下去了,是要年底才能收吗?”郡守再次问道,苏静森想了一会儿才说道:“之前试种的时候,红薯是到八月的时候收获的,土豆是六七月,不过今年干旱,我想都等到八月再收。”
郡守点了点头:“那好,八月的时候我派人来帮你们收。”
正说着,苏致平和苏致安就回来了,苏静森松了一口气,赶忙将事情交给了两个儿子。幸好之前苏致平和苏致安也是瞧着苏清荷种这两样东西的,说起来的时候,也不至于完全不知道。
郡守大人问了个差不多,就带着人走了。
苏静森还有些心有余悸:“郡守大人怎么这么关心这红薯土豆?可吓死我了,我还想着我们小小的老百姓,哪儿值得郡守大人亲自过来呢。”
苏致平笑了笑说道:“爹,估计郡守大人觉得,这正是个机遇吧。”
“机遇?”苏清荷在一边愣了愣,随即就明白了。肯定是那红薯长的很不错,然后就被郡守大人知道了。之前,郡守也知道,这红薯和土豆的产量要是特别好的话,说不定就能将沈公子给救出来了。
然后,现在发现红薯在大旱之年也能长的很不错,就更觉得这是个好时机了。耐旱耐瘠,这东西要真种出来了,那可是国之大功啊,不光是沈公子能获利,恐怕这个郡守大人,也是能获利的。
苏致平耐心的和苏静森说了里面的道道,苏静森也只是摇摇头:“咱们可不管那么多,只要将这红薯和土豆的产量报上去,然后送还给沈公子一些,就算是帮了沈公子的大忙了,其余的可管不了。”
苏致平笑着点点头:“爹说的是,对了,这几日城里的流民不少,我见有不少是要卖儿卖女的,爹前些日子不是要买些人吗?这会儿可正好。”
“嗯,是得买些人,你妹妹年纪也大了,我见城里的姑娘都是带着丫鬟的,得给你妹妹买几个丫鬟,小兰也买两个吧,还有你娘老辛苦了,买个会做饭的婆子,看大门的咱们去年买了,就不用买这个了。”
苏静森盘算了一下:“四个小丫鬟,两个书童,一个婆子,一个赶马车的,差不多了。”
苏致安在一边笑道:“爹,娘身边不得买个小丫鬟吗?你身边也买个小厮,你以后去哪儿了,就带上,这城里流民多了,也不安全,你带个人在身边我们也放心。”
苏张氏摆摆手拒绝:“没得那么麻烦,一个人几十两银子呢,我和你爹又不是老胳膊老腿的动弹不了了,我们身子好着呢,没得浪费了,不用买。”
“娘,买吧,我给你和爹买,我和四姐的绣坊铺子赚了很多钱的,不缺那几个钱。以后啊,你和爹就只管享福就行了。”苏清荷赶忙撒娇,苏静森笑呵呵的说道:“闺女儿子说的有道理,回头我去找找成中人,让他看相看几个。”
自己去买,虽然少掏了中介费,但是,自己没人家眼光好啊,人家成中人是看管了这些的,自然知道怎么看人,自家却是头一次买人,肯定不如人家老练。
作者有话要说:嗯,咱们家小清荷十五岁了,沈公子真的快粗线了哟~~~~~~~~~~
另外这里,我没瞧见过种土豆的,所以不太知道这个的种植方法,只查了度娘,说是二三月覆膜催芽,四月出苗,五月形成块茎。
但是古代吧,肯定没有覆膜催芽这一说的,然后再说这个天气,阳历阴历不同,我估摸着,六七月收获应该是差不多的,要是有错误,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啊~
农家金凤凰 95收获季节
虽然苏家有买人的打算,却不是一两日就能买来的。成中人也说了,再等一个月比较好,因为这段时间流民太多,也分不出好坏,再等一个月,就有个大致把握了。
苏家也不差这一个月的时间,也就听了成中人的话,耐心的等着。
转眼之间,就到了八月。苏清荷跟着苏静森下地,先分别刨了一颗土豆和红薯。土豆也就那样,一串挂三四个,半大不大,一手就能包住一个,差强人意。虽然和苏清荷上辈子见过的一串五六个,还特别大个儿的没办法比,但是今年干旱,能种成这样,着实是个大喜事儿了。
至于红薯,那可真是让人惊喜了,一串上是挂了五六个,虽然有大有小,但总体平均下来,还是不错的,而且拎着就比土豆重了一倍多。
“这,这红薯,这是耐旱耐瘠的?”苏静森现在跟着苏清荷学会了说这个词,苏清荷笑着点点头:“爹,我们可真是发大财了,这红薯土豆要都是长这样,沈公子那边,也绝对能交差了。”
“恩恩,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苏静森激动的几乎说不出来话,绕着地头转了两圈,又到另一边贫瘠的土地上刨了个红薯,虽说上面只有三四个,个儿也不大,但是,这是下等田啊,普通的庄稼,种在下等无错小说 ledu田,估计也就能收平时的十之二三!
可是这红薯,和上等田种出来的相比,也只差了十之二三而已。
“太好了,太好了。”苏静森这会儿就只会说这几句话了,苏清荷在一边笑道:“爹,我瞧着红薯和土豆也都长的差不多了,咱们让人来挖吧。”
“嗯,对对,得叫人来挖,今年咱们家没种花生,倒是能腾出功夫专门弄这个了。”玉米倒是省事儿,掰下来送回家,直接扒了外面的皮,然后堆在院子里晒干就行,不管什么时候剥子都是一样的。
父女俩兴冲冲的回家,正好遇上郡守大人派过来问话的人。自打进了八月,郡守就每日都派人过来询问,苏家一开始还诚惶诚恐的,现在几乎已经习惯了。
“兄弟啊,来的正好,回头和郡守大人说一声,我们准备明天就挖红薯和土豆,看郡守大人有什么章程。”苏静森赶忙说道,那人一喜,又问道:“确定是明天了吗?那我这会儿就回去禀告。”
“确定了,眼看中午了,你吃过饭再回去?”苏静森拽着人往家里走,那人想了一会儿,也就点头同意了,反正也是明天才开始的,今儿就是下午回去禀告,也是来得及的。
第二天一大早,苏静森才吃了早饭,正想劝苏清荷不要过去,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就见郡守大人站在外面,苏静森愣了一下,赶忙要跪下行礼,却被郡守大人扶住了胳膊:“不用行礼,今儿不是要开始收红薯土豆吗?什么时候去?”
“现在去。”苏静森赶忙说道,又问郡守吃饭没有,想请郡守大人进门喝茶,郡守大人却拒绝了,只说要过去看看。苏静森连家都没回,就那么跟着郡守大人出城了。
可把苏清荷给气坏了,自己这会儿都十四岁了,没老爹带领,是不太方便出城的。老爹这明显是故意的嘛!只是,郁闷归郁闷,她这会儿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在家里等着。
在屋子里转了好几圈,索性挎着自己的小包去找绣坊铺子找苏清兰了。她们这绣坊铺子,比较大,前面是店铺,摆着样品和各种布偶,后面则是院子,绣工就在后面做活儿。
苏清兰正在指导另一个绣娘做活儿,瞧见苏清荷,就迎了过来:“今儿怎么过来了?有事儿?”
“没事儿就不能来了?”苏清荷左右打量,看了一会儿问道:“今儿你怎么不在前面招呼了?”这会儿可还没有什么程朱理学的,虽然女子得读女戒什么的,却并非是不能见人的。别说只是看看店铺了,街上走着的,可是一抓一大把的。
“我早就不在前面招呼了,前几日是平掌柜生病了,我这才临时看了一天。”平掌柜是杨掌柜给介绍的,会算账,为人干练,平日里就是她打理店铺的。
“哦,四姐,黄大哥什么时候出孝?”前年,黄宏远的亲娘过世了,所以苏清兰的婚事就耽误了,原本是打算今年成亲的。不过,拖下来也没什么,反正苏清兰明年正好十八岁,明年成亲也不晚。
“唔,二十七个月,这会儿已经是十四个月了,还有十三个月,明年的九月份吧。”苏清兰算了一下说道,又打趣苏清荷:“倒是你,四婶给你看了人家没?”
苏清荷也是很受人欢迎的,今年开始,就有不少人上门给苏清荷提亲。不过,苏清荷都没瞧中。她瞧不中的,苏张氏自然也不勉强,也就都推掉了。
“我不同意,娘就是相看了也不行啊。”苏清荷眨眨眼,笑嘻嘻的说道:“我现在还小呢,等过两年再说也行。快中秋了,你啥时候回家?”
“再过两天,我得买些东西回去。”苏清兰说道,苏清荷家里比较忙,今年又比较重要,所以今年的中秋就不回去了。不过,苏清兰肯定不是一个人走的,苏静森前两天就找了镖局,黄宏远也是要一起回去的。
他俩也没成亲呢,不好单独相处,苏静森这才找了镖局的。
姐妹俩说说话,倒也打发了时间。中午苏清荷索性在苏清兰这里用了午饭,她出门前是和苏张氏说过的,也不用怕苏张氏担心。
到了下午,苏清荷才回家。天微微擦黑的时候,苏静森才算是回来。苏清荷赶紧忙前忙后的端水递毛巾:“爹,咋样?今儿挖了多少?”
“一小半!照这速度,三天时间就能挖完了。”苏静森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我都没想到,原来郡守大人这么聪明,将那些流民都组织起来了,让军营里的人看着挖红薯和土豆,人多就是好办事儿啊。”
苏清荷嘴角抽了抽:“那郡守大人给那些人发工钱吗?”
“肯定不能让郡守大人掏啊,反正咱们也是要请短工的,就当是郡守大人给咱们找了短工,后天我多带些钱过去,给那些人发工钱。”苏静森笑着说道,苏清荷点点头:“正是这个道理,那你们午饭是怎么吃的?”
“中午郡守大人回去了,派人送了几桶米粥,晚上也是米粥。”苏静森说道:“不过,我也和郡守大人说了,明天后天,咱们家自己做了饭送过去,你和你娘请了街坊邻居过来做饭。”
“嗯,总共有多少人?”苏清荷点点头,又接着问道,苏静森摸着下巴算:“军营中的有二百来个,流民有四五百,男人三四百,女人一百,总共要有将近八百人。”
“那今天晚上就得开始做饭了。”苏清荷拍了拍脑袋说道:“爹你自己喝茶吃点心,我去和娘说一声,咱们家的面不够,还得买些米面回来。”
说着,就出门和苏张氏商量去了。苏张氏盘算了一下:“要不然,咱们让街坊邻居自己出米面,咱们出钱买馒头和米饭?”
“也行,那得交代好。”苏清荷点点头,和苏张氏一起出门去说。这些流民都是干力气活儿的,所以这饭肯定吃的不少,一天三顿,光是馒头必定得三千来个。一条街的邻居根本不够用,所以娘儿俩索性跑了两三条街。
馒头米饭有了,这菜还没有。苏清荷家的惯例就是不亏待短工,要不然来年不好找人。今年虽然情况有些特殊,短工都是流民,但也不能一个菜都没有。
“要不然,咱们炖点儿菜吧,不拘什么菜,一锅炖,这样也省事儿。”苏张氏最后拍板,苏清荷觉得这主意很好,自然不会反对。这次倒是不用通知了,只等明天早上去市场买菜就行了。
三天时间,说快也不快,说慢也不慢。苏清荷是等的心焦,只是不能跟着去看,只能一天天问苏静森。
终于等三天时间过了,第四天中午,苏静森就笑呵呵的回来了:“今儿杨掌柜也过去了,将大部分的红薯土豆都买走了,对了,你们等会儿避着点儿,有人将剩下的送回来。”
没等苏清荷详细过问,那边就有敲门声了,苏静森又忙着去卸车了。这一忙,就是半下午。回来差点儿没饿趴下:“孩子娘,赶紧给我端碗饭吃,快饿死我了。”
“爹,咋样?红薯和土豆的产量咋样?”苏清荷在一边忍耐啊,好不容易等苏静森放下碗了,才赶忙问道,苏静森一边又添了一碗饭,一边说道:“昨天就挖完了,今儿就是在那儿称重。”
“上等田的红薯产量是五千斤,下等田的是四千斤,上等田的土豆亩产量是四千斤,下等田的是三千斤,和上等田的玉米相比,多了一倍呢。”
苏静森兴奋的说道:“你都没瞧见,郡守大人那高兴的样子啊,笑的合不拢嘴,我做主让人往郡守大人那里各自送了两车,也让郡守大人知道这东西好不好吃才行。”
他们自家人在苏清荷试种那会儿,就已经是尝过了,自是知道,这种东西特别好吃的。今儿他还和郡守大人说了吃法,杨掌柜那边也听了个仔细。
苏清荷眼睛特别亮,今年还是大旱之年,这红薯土豆的产量都这么高,若是风调雨顺,岂不是还要再各自加两千斤?那玉米,风调雨顺的时候,亩产才三四千斤呢。
作者有话要说:嗯哼,沈公子出来有望啊~~~~
最近听说个事儿,说是有妹子从淘宝买的b,然后这边又有盗号转账的,所以最后就出现扣除被盗b什么的,有不少妹子的账户都是余额为负了。所以,请亲们注意一些,要是淘宝上买的话,找大一点儿的正规些的网店,要是不确定店铺是不是正规的话,最好还是在官方充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