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悄然花开
农家金凤凰 96买卖人口
随后,苏静森就托人给宋浩明带了消息过去。原本,宋浩明是打算两年前科举的,但是凑巧遇上沈公子这事情,就耽误下来了。于是,也留在郡里专心读书了。
这会儿收了信,就赶忙来了苏家。详细的过问了红薯和土豆的情况之后,就又匆匆忙忙的离开了。苏家倒是想打探情况,但是一来郡守府门槛太高,二来宋浩明不知所踪,他们也只能暗地里担忧几次,面上还不敢显露。
不过,倒是有另外一件事情让苏家人暂时分了点儿心思。那就是秋收之前说的买人的事情,成中人终于回了话,说是找了熟识的人牙子过来了。
那人牙子和成中人还是沾亲带故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寡妇,姓丁,穿的挺素净,身材适中,不胖不瘦,面上带笑,看着很是有些和善,和苏清荷心里想的那种吊梢眉毛三角眼大红嘴唇塌塌鼻的妇人可完全不是一个形象。
大约是她脸上神情没掩饰好,那人牙子笑着说道:“姑娘想必是以为我们这些人牙子都是些厉害人吧?”
苏清荷脸一红,赶忙摇摇头,只是没等她说话,那人牙子就笑道:“姑娘不知道,就是人牙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最低等的,就是那做皮肉买卖的,或者是坑蒙拐骗偷,用各种方法得了买卖的无错小说 ledu。中一等的,就是像我们这些,买了穷苦人家的孩子,然后再卖到大户人家里的。再高等点儿的,也是买了穷苦人家的孩子,然后教一番本事,再卖到大户人家里的。”
“我们虽然做的是人口买卖,却不昧着良心。再说,当今天子圣明,我们可不敢做出那种断子绝孙的坏事儿。这些人呢,都是穷的活不下去了,这才自卖自身的。”
那妇人伸手指了指,院子里一溜儿站了二十个小姑娘,从五六岁到十七八都有。另一边则是站了一溜儿小男孩子,同样是从五六岁到十七八。最后面,则是个人聚成一堆儿的,有男有女,大概是一家子的那种。
苏清荷打量了一会儿,转头和苏静森咬耳朵:“爹,咱们之前盘算错了。”
“咋错了?”苏静森赶忙问道,苏清荷拽着苏静森和苏张氏到屋里说话:“咱们之前光说买多少下人了,没说要买个总管,总不能咱们买了人回来,还得自己天天劳心劳力的管着吧?”
“哎,就这事儿啊?别担心,你大哥和二哥之前就说过了,说这总管啊,不能随便买,总管可是下人头子,总管是啥品性的人,关乎咱家所有下人的品性,所以这事情一定不能马虎,宁可没有,不能乱买。”
苏静森赶忙将之前苏致平和苏致安说过的话说了出来,苏清荷恍然大悟,早说嘛,她就说自家两个哥哥之前还是会说大道理的,怎么事情到了眼前却不吭气儿了。
“那大哥二哥啥时候回来?这会儿可也是要给他们买小厮呢,他们自己不挑挑?”苏清荷赶忙问道,苏静森抬头看了看太阳才说道:“再有一刻钟就回来了,杨掌柜不是说要算红薯土豆的银钱吗?估计没别的事情,他们耽误不了。”
苏清荷应了一声,也不出去,就扒在窗户上看外面站着的一群人。苏张氏和苏静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俩人都等苏清荷拿主意。
丁妇人倒像是极有经验的,就端着茶杯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不出声,也不动,眼睛只放在树叶上,就好像要数出来那一枝树干上能有多少片叶子一样。
苏清荷之前就先将八岁以下的给排除掉了,毕竟,指挥小孩子干活什么的,着实有些太不忍心了。但是不指挥吧,无规矩不成方圆,她可不能坏了规矩。
前头那两个长的挺漂亮,之前丁妇人说了,都是大户人家发卖出来的,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八岁。
看了一会儿,苏清荷就瞧见苏清兰从前院进来了,一瞧见院子里这么大阵仗,差点儿没吓一跳。狐疑的盯着丁妇人看了一眼,那妇人赶忙起身行礼:“这位是苏府大姑娘吧?婆子姓丁,大姑娘安好。”
“起来吧,叫我四姑娘就行了。”苏清兰一向是记得自己的身份的,这苏家,她只是侄女儿,不是亲闺女,所以从不会弄混淆自己的排行。走了两步,想起之前苏清荷说过要买人的事情,心下了然,就抬着下巴示意了一下:“这都是你带来的?”
丁妇人赶紧应了一声,苏清兰也没多停留,转身就进了屋子。和苏静森苏张氏见了礼,就和苏清荷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然后,两姐妹才携手出来。苏静森和苏张氏跟在后面,也不做声。
苏清荷再次将女孩子从头到尾打量了一遍,然后慢吞吞的开口:“从第一个开始,都说说自己叫什么,今年多大了,籍贯是哪儿的,会做些什么。”
“婢子春香,今年十八岁,是平原郡人,会做针线,这是婢子闲暇时候做的荷包,还请姑娘过目。”说着,就从袖子里掏出来一个荷包,苏清荷挑眉看苏清兰,苏清兰笑着接过去瞧了瞧,又递还给那少女,并未说话。
苏清荷又看第二个,第一个也没多做什么,只咬咬唇,低着头退回到原地。
第二个刚要开口说话,苏致平和苏致安就回来了。这两个,一个是正好十八岁,少年温润如玉,一个是十六岁,少年灿如骄阳,两个人都继承苏家的大眼薄唇,长相本就不俗。再加上读书多年,身上自有一番气质,很是引人注意。
两兄弟每次去上学,总要在街上碰见好几个少女。而时不时的,也总是有媒婆上门。幸好之前苏张氏早说了,兄弟俩没有功名,就暂且不成亲,这才少了许多麻烦事。
苏清荷留意着院中女孩子的神情,当即就瞧出,有两三个面色泛红,时不时的偷眼去瞧苏致平和苏致安。苏清荷伸手指了指:“这三个,不要。”
其中一个立马白了脸颊,默默低着头不做声。另一个虽有些不忿,却也没多说什么。只一个,立马挑眉问道:“姑娘还没问过我们呢,怎的就说不要了?可是看不上婢子?姑娘说婢子哪一点儿做的不好,婢子这就改了。”
“啧,丁大婶,虽然你之前说你这算是中等的人牙子,比不上那高等的,只是这基本的规矩,你们也不能没有吧?”苏清荷挑眉,丁妇人赶忙行礼:“姑娘说的是,这等人,我一定领回去严加管教的,还请姑娘不要动气。”
苏清荷嗤笑了一声,看之前说话那少女:“就凭你问我那两句话,我就看不上你。”
说着,转头看苏清兰:“四姐,你瞧中了没有?”
苏清兰点了点头:“那两个,年纪不大不小,我正好多使唤两年,要不然,刚用熟了,就忽然换人,肯定不方便。要我说,你还是多选两个吧,两个大的两个小的,也免得日后再买了。”
“那你不要大的?”苏清荷疑惑,苏清兰笑着点点头:“宏远说,老家那边还有两个丫鬟,是之前伺候宏远娘亲的,也算是忠心,这次回来就带过来。”
苏清荷了然的点点头,又转头继续打量。苏致平和苏致安倒是没她这么多讲究,一看打扮,干净利索就行。二问年龄,能读书识字最好,不能读书识字,也要机灵听话。
所以没等苏清荷这边问完,他们那边就已经各自挑了两个小厮。然后,又去帮着苏静森和苏张氏挑做饭的婆子和赶马车的车夫。
苏静森又嘀嘀咕咕:“我之前说,咱们再买些田地,然后买些佃户,这样可比花钱请短工省事儿多了,咱们家现在地多,事事都要请短工,一年得请十几次,这一年的钱都能买好几户佃户了。”
“爹,这个不着急,之前郡守大人不是将流民安置在城西了吗?回头咱们上那儿买去,让成中人陪着看看,买些身强体壮的。”苏致平笑着说道,苏致安在一边点头:“就是就是,之前我还担心这次的流民说不定会引起瘟疫呢,没想到郡守大人处置的这么妥当,几千流民,竟然只有十之一二生病了。”
“快别说那些了,问问这些婆子都会做什么菜和什么点心。以后小荷想请小姐妹来玩儿,咱家得有拿得出手的点心才行。”苏张氏在一边嘀咕,丁妇人在一边陪着,赶忙说道:“苏夫人,您想找会做点心的?正好,这个王婆子,她就会做点心,甜的咸的,会好多花样呢。”
“那她会做饭吗?”苏张氏问道,丁妇人的笑容就有些勉强了:“这个,会是会,只是做的很是一般。”
将几个婆子都问下来,有的是擅长做饭,有的是擅长点心,没一个能两个都会做的。可把苏张氏给愁的,恨不得将两个人给捏成一个人。
最后还是苏静森拍板了,直接买了两个,苏张氏在一边不住的说有些浪费了。苏静森笑呵呵的拍她胳膊:“怕啥,咱家现在又不是没钱,两个轮流使唤,万一哪个生病了,也不耽误做饭。”
他这边刚说完,就听丁妇人有些犹豫的开口:“苏老爷,这两个人,都是拖家带口的,您看……”
苏静森一瞧,果然,一个是三十来岁,会做点心,带着她相公和七八岁的儿子以及五六岁的女儿。一个是四十来岁,带着一对儿年轻小夫妻,大约是她儿子儿媳,还有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
这下子,苏静森也有些犹豫了,那三十来岁的相公还好说,可以让他学着赶马车什么的。然后那对小夫妻也好安排,一个扫院子一个洗衣服。
可是,这三个小孩子,就有点儿不好安排了。
“苏老爷,求求您买下我们吧,我儿子和女儿都会做活儿的,我儿子会扫地打水,我女儿会洗衣服会择菜,他们都很能干的。”一个妇人哀求的说道,这个一开口,那个也跟着求了。
苏静森转头看苏张氏,苏张氏也有些犹豫了,三个孩子,这会儿可正干不了活儿呢,要是买下来,就相当于买了三个吃白饭的。可是不买吧,这两个妇人还真是有点儿合适,而且,他们也干不出丢下小孩子不管的事情来。
“爹,买下来吧,正好再过几年,小妹身边的丫鬟和我们身边的小厮要换人了,这些也熟悉了,用着方便。”苏致安在一边说道,苏致平点点头表示同意:“也知根知底,总比再从外面买强。”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嘿,下一章就要见面了哟~~~~
农家金凤凰 97再次见面
到了最后,苏清荷四个丫鬟,苏清兰两个丫鬟,苏张氏两个丫鬟,苏致平和苏致安各自两个小厮,苏静森死活不要,但是三个儿女死活要买,苏静森身边也多了个小厮。
这都已经是十三个了,再加上两个厨娘,两个都是一家四口,总共是二十一个人。丫鬟小厮价钱不一样,婆子小孩价钱不一样,总共加起来,放在平日,是将近一百两的银子。只是现在是灾年,连五十两都不到。
苏致平很爽快的掏了五十两:“剩下就拿去喝茶吧,日后指不定还得麻烦你,这点子就当是心意了。”
可把丁妇人给高兴的,赶紧行了礼,说了几句奉承话,这才领了剩下的人出去。
苏清荷的四个丫鬟分两个大的,两个小的,大的叫云朵云暖,小的叫红绫,黄绸。苏清兰和她姐妹两个,也不分彼此,索性跟了她这边的叫法,大的虽然没定,小的这两个,就定了蓝缎青纱。
正好她们两个还开着绣坊铺子,也算是合了这里面的意思。
苏张氏那两个丫鬟,也是苏清荷给取的名字,老人都喜欢吉祥话,索性就叫了添福添寿。苏致平和苏致安的四个小厮,原本是他们两个自己取名字的,可是苏清荷取名字上瘾了,缠着给一起取了,就叫立春立无错小说 ledu夏立秋立冬。
而苏静森身边的那个小厮,跟着苏张氏身边的丫鬟取的,叫添财。
剩下的厨娘他们两家子,直接按原先的名字叫了。
因着怕日后麻烦,所以这些人都是签了死契买进来的。要不然,价钱也不会那么贵。苏张氏忙进忙出的将所有的人安排了住处,又给她们说了各自要做的事情,这才转身回屋,冲苏静森抱怨:“买个人可真是够累的。”
“也就累这么一会儿,以后就不累了,你以后有空了,就带着添……”苏静森皱眉想了好大一会儿,没想起来,继续说道:“那添什么的,去街坊邻居家耍耍牌子什么的,以后就等着享儿女的福了。”
苏张氏顿了一会儿猛然反应过来了:“致平致安,这次杨掌柜给了多少银子?”
“咱们总共种了一百亩的红薯和一百亩的土豆,红薯总共五十万斤,土豆总共四十万斤,咱们自家各自留下一千斤,还往老家那边送了各自三千斤,让爷爷和舅舅卖掉,这个钱还没收回来……”
苏张氏打断他的话:“这个不要了,就当是孝敬老人家的,咱们几年不在村子里,没办法在跟前尽孝,就只能多多送些钱财,对了,孩子爹,要不然,咱们也买个人回去伺候爹娘?”
“嗯,也行,不过得过两天,要不然万一买个性子不好的,去了还欺负爹娘呢。”苏静森赶忙点头说道,苏致平又将话题拉回来:“还送了郡守大人红薯土豆各自五千斤,这个是拿去为沈公子打点的,又为沈公子预留了各自五千斤,还有之前招待短工流民的,也耗去了一些。”
顿了顿,苏致平又说道:“然后各处人情,这些又各自耗去了差不多两万斤,总共卖给杨掌柜的,是各自四十五万斤,杨掌柜之前说了,那个红薯,按照两钱银子一斤的价钱来算,土豆是按照半两银子一斤的价钱来算。”
人情多了去了,郡守下面的小官儿,得各自送一些,还有苏致平他们学堂里,好歹你得给先生院长送一些,这不是贿赂,这是人情世故,他们倒不是稀罕这点儿东西,而是更看重学生的心意。
不过,有郡守的那个大头在压着,别处官员的,肯定不会超过五千斤,三千两千一千,差不多就够了。
苏静森在一边摸下巴:“嗯,是这个价钱,红薯只能烤着吃或者煮汤吃,土豆又能做菜又能煮粥又能烤着吃,还好吃,确实是要贵一些。”
“那这么说,红薯和土豆总共就卖了几十万两银子?”苏张氏瞬间瞪大了眼睛,这不是兴奋的,而是惊吓,她是知道闺女种出来的东西稀罕,以前也一年赚过好几千两银子。
但是,几十万啊,那完全不能想想啊。多少个铜钱能堆满一间屋子?多少个银锭子能堆满一间屋子?换成金条,多少个能堆满一间屋子?这些,能堆多少个屋子?
苏张氏和苏静森就觉得,眼前全部是金子银子在转圈,转的人头晕眼花。
“爹娘,先别高兴,我没要那么多。”苏致平面色有些忐忑,苏致安在一边补充道:“我们和杨掌柜说了,那总共九十万斤的红薯土豆,我们只要六十万斤的钱,其余的都没要。”
不过,就是六十万斤,也够多了。三十万斤的红薯就是六万两银子,三十万斤的土豆,就是十五万两银子。加起来,那可就是二十一万两白银了!
“那剩下的呢?”苏静森赶忙问道,苏致平和苏致安将他们两个都没发怒,心下也稍微松了一口气:“今年不是大旱之年吗?剩下的,我让杨掌柜免费送到各个受灾地区了。”
这东西,之前就是沈公子送过来的。现在他们家得了银子,就得想办法为沈公子积德。若是百姓们都知道,这红薯和土豆是沈公子弄回来的,那么沈公子肯定名声名鹊起,到时候,皇帝也得考虑一下,沈公子如此大的功劳,怎么能一直被圈禁着?
苏静森听了这解释,沉默了半天,叹口气:“你说的对,咱们是得报答沈公子才行。也不知道这方法能不能用,可别到时候出了岔子。对了,你们说让杨掌柜送到各地去,那大家会不会以为这东西是杨掌柜弄的?”
苏张氏也跟在一边点头:“那些流民都很可怜的,咱们也算是尽了心,多行善事,日后总会有善报的。”
“不会,杨掌柜说了,他会说让人告知百姓的。”苏致平笑着说道,对于杨掌柜的人品,他们还是很信得过的。
丢开这件事情,苏家人像是过年一样高兴了几天。但三百亩的田地只收了两百亩的红薯土豆,还有一百亩没动呢,苏静森又开始忙碌起来,而眼看中秋,苏清兰也和黄公子一起启程回柳村去了。
苏张氏忙着准备中秋过节,苏致平和苏致安天天上学,就剩下苏清荷一个人,可算是闷坏了。
不过,很快,她就找到事情做了。不是她自愿做的,而是苏张氏给她找的事情——苏张氏请了个绣娘回来,准备让苏清荷在家安心学刺绣。
不学不行了,从苏清荷七八岁开始,苏张氏一直说了这么多年。一开始是跟着苏清芬学,后来苏清芬嫁人了。接着是跟苏清兰学,结果她和苏清兰年岁差的少,苏清兰根本管不住她。
这眼看过了年苏清荷都要十五岁了,她那水平也就在帕子上绣个胖鸭子,在书包上绣两丛草,着实有些拿不出手。所以,苏张氏不得不下狠手了,反正家里有钱了,也能给苏清荷请老师了。
她是听说了,大家族里的姑娘,不光是要从小学刺绣的,还得从小请先生念书。她家这个,念书就算了,从小跟着两个哥哥念书,一般人都比不过她。所以也就只用学刺绣,不求和苏清兰一样,至少得有苏清兰的一半才行。
抱着严厉管教的念头,苏张氏请来的刺绣师父,那可真是毫不留情。每天都拘着苏清荷,不做完功课休想歇息。苏张氏是满意了,苏清荷就差趴在被窝里嚎啕大哭了。
幸好,很快就有人来解救她了。
苏清荷一听说有客人来了,立马就想请假,刺绣师父翻翻眼皮子:“家里来了客人,那也是令尊令堂的事情,和你有什么相干?不要找借口出去了,这一会儿工夫你光是喝水净手都来回了四五趟了,今儿上午绣不完这一双鸳鸯,你午饭也别吃了,什么时候绣完了,什么时候吃饭。”
苏清荷眼泪汪汪,奈何师父不吃她这一套,只低头刺啦刺啦的绣着大屏风,苏清荷扁扁嘴,也只好低下头继续努力。
结果,天随人愿,还没绣上三针,苏张氏身边的添福就过来了,笑嘻嘻的给刺绣师父行了礼,很礼貌的给苏清荷请假:“夫人让小姐到外面给客人请安,扰了刘娘子教课,还请刘娘子见谅。”
“无妨,那姑娘就快去吧,不过今儿的功课是不能丢下的,若是下午有空,下午接着做,下午没空,那就晚上接着做,总之,明天下午之前,是要做出来的。”
刘娘子也没留情,课堂作业变成了课外作业,苏清荷面上还得恭恭敬敬的应了。没办法,尊敬师长是本能。
绕到了正屋,苏清荷没进门就瞧见苏张氏和苏静森都在下首坐着,而一个身穿月白色衣服的青年,正端着茶杯,低头坐在上首。另一边,则坐着宋浩明和一个不认识的人。
微微皱了皱眉,苏清荷进屋,先叫了爹娘,又扫上首的那个青年。
苏静森赶忙说道:“小荷,给沈公子见礼。”
苏清荷瞬间张大嘴巴,沈公子?而正在这时,那低着头的青年抬起了脑袋,笑着看向苏清荷。那眉眼,虽然比几年之前见过的多了几分沧桑,但是苏清荷可没有忘记,这人,还真是沈公子。
“见过沈公子,沈公子可安好?”苏清荷调整了一下表情,赶忙行礼,她虽然没系统学过礼仪,但也大致知道怎么行礼,动作很生疏,做的也不到位,不过,没人计较。
沈公子赶忙放下茶杯抬了抬手:“快快请起,小荷姑娘可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万不用如此多礼。”
农家金凤凰 98进京面圣
等苏清荷坐下,沈公子就笑着说道:“说起来,我这次能出来,还真多亏了你们,大恩不言谢,若是日后,你们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还请尽管开口。”
“沈公子客气了,我们做这些是应该的。毕竟,若是没有沈公子送来的这些种子,我们也没办法种出这些东西,倒是我们应该谢谢沈公子。”苏静森赶忙说道。
沈公子摇了摇头:“就算是我没给你们种子,总有一天,你们会从别的地方得到种子的,海边某些地方,这些种子还是不少的,所以就是没有我,你们也能种出这些东西。”
“可是这些种子没有你们,那就不一定能种出来了。我曾经拿着这两样东西,让不少人试着种过,却没一个人能种出来。”沈公子叹息的说道:“所以说,你们确实是我的救命恩人。”
苏静森多老实啊,赶紧摆手,脸色涨红:“沈公子言重了,可是单凭我们自己,就算是种出来了,也保不住这些东西,若是没有沈公子,我们说不定在县城的时候,就已经是家破人亡了,哪里还会有今天这好日子,沈公子才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说起来惭愧,之前宋大侄子来说沈公子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曾担心沈公子的事情会牵连到我们……”
到底是有愧于心,可是无—错小说ledu 苏静森又不擅长说谎,说漏了,就有些补充不上去了。
好歹宋浩明还算是有良心,赶忙接过话头:“其实这不怪苏大叔,是我之前没说清楚,再加上那时候我也是慌慌张张的,苏大叔不知道情况,这才有些担忧。沈公子可千万不要怪罪苏大叔,苏大叔也就是嘴硬心软,口里说着怕被牵连,实际上还是挺担心的,这不,紧催慢赶的,非得让小荷早点儿将这红薯和土豆种出来,前年秋天我和他们说的,去年春天小荷就赶忙试种了出来,今年他们可是下了血本的。”
看沈公子笑了笑,神色并不是太不好,宋浩明又笑着说道:“要不是心急种出这红薯土豆,他们也不会一下子种了两百亩的地,还特意选了一百亩好地,一百亩不好的地,正好做了个对比。”
二百亩地可不是一点点儿,若是大好年间,苏家全部种了玉米棉花,那绝对是能大获丰收然后大赚一笔的。他们家总共三百亩地,却有一大半是用来种了红薯土豆。
红薯苗是能掐枝种的,不过这样种出来的红薯打不出来淀粉,也幸好这最近两年,苏清荷没打算让人打出淀粉了,只想着能推广就行了。所以,这才紧张兮兮的凑够了红薯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