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再嫁为妃,硕王纵妻无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凌青鸟
“启禀贵妃娘娘,太子妃求见!”殿门外传来内侍的唱声。
太子妃?卢贵妃和在座的小宫妃们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谁人不知东宫与宸坤宫素不往来!只在皇帝主持的重大节日上走走面子情而已!今天,太子妃怎么会主动跑来见卢贵妃?
在卢贵妃等人惊诧的眸光中,盛装的太子妃姗姗而入。
“参见贵妃娘娘。”太子妃进来后先向卢贵妃行了半礼。
卢贵妃的脸已经恢复了冷淡、倨傲的表情,见太子妃向自己行半礼,恨得牙根痒痒!她在后宫的权力再大,也不是皇后!她只是太子的庶母,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向她行半礼已是敬重!
“快起来吧,太子妃今儿怎么有空到本宫这里来?”卢贵妃没好气地道。
太子妃站直身子,不急着回答卢贵妃的问题,而是昂首坦然地接受了几名小宫妃行的半礼。
段玉苒还跪在地上,一时倒不知是该起来向太子妃行礼,还是就这么跪着行礼。
太子妃的视线扫过段玉苒的身影,抬头对上座的卢贵妃笑道:“听说贵妃娘娘将忠勇伯府的四小姐接进宫里来了,便凑个趣儿的过来看看。一直想见见这位才女,却苦于没有机缘,倒是贵妃娘娘成全了我。”
卢贵妃一怔,皱眉看了看段玉苒,又看了看太子妃,“这话是怎么说?太子妃与这个段氏有交情?”
太子妃是官宦人家出身,比段玉苒又年长七八岁,入宫前应该是没有什么机会结识的!
“贵妃娘娘可还记得万寿节上,硕王献给父皇的那面名为‘山河图’的琉璃壁画吗?便是出自这位段四小姐的奇思妙想,连琉璃砖烧制出来后都是她亲自把关的品质。”太子妃望着段玉苒赞赏地道,“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上有造诣的才女倒是不少,可精通琉璃的才女可不多。所以我一听说贵妃娘娘将人接进宫,便赶紧过来欲结识一下。”
卢贵妃一听段玉苒是“山河图”的策划与监造者时瞪大了眼睛!
这个践人竟然还是帮硕王在万寿节上露脸的幕后之人?难道就是那个在行刺时和硕王一同滚下山坡的神秘女子?
天蓝山庄被硕王的人守得滴水不漏,卢贵妃曾派人多方查找那个被硕王接到天蓝山庄的神秘女子都是未果!最后查到一个琉璃匠人的女儿不但会琉璃器玩的图样绘制、还精通琉璃烧制的技艺,她就派人将那个匠人的女儿给处理掉了……原来搞错了!
这个段玉苒果然是不简单啊!太子妃方才的话明显是在抬举段玉苒!
卢贵妃突然心生警惕!太子、太子妃和硕王都是狡诈之人,突然跑到她的宸坤宫这样抬高段玉苒,莫非是有什么目的?
“哦?原来段氏还有这等本事!”卢贵妃沉默了一会儿后皮笑肉不笑地道,“本宫倒是不知呢。今日本宫将其召进宫来,是想问问她与齐远侯和东盛郡王世子之间的事。”
太子妃作出吃惊与不解的表情望向卢贵妃,“齐远侯是忠勇伯的女婿,与段四小姐自然也是亲戚关系。只不过以前是姐夫,现在倒成了妹夫。那东盛郡王世子逃婚的事,我也是听说了,想必是小孩儿心性,与郡王和郡王妃闹脾气罢了。倒不知怎么就与段四小姐有了关系。”
卢贵妃恨恨地咬牙!其实这些道理她也是知道,只是气不过两次事都与段玉苒有关,想找个人出气罢了!
“太子妃倒是比本宫看得通透呐!”卢贵妃嘲讽地道,“看来,本宫也没什么可问段氏的了,倒不如让你将她带回东宫好好招待,也算本宫成人之美促成了你们的结识!”
卢贵妃知道自己今天是处置不了段玉苒了,与其让东宫抓到什么把柄,倒不如先放了这个段氏!反正她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那就多谢贵妃娘娘了。”太子妃并没有过度欣喜的模样,态度平和的向卢贵妃道了谢。
卢贵妃既表态要放人,太子妃便上前去扶段玉苒,“段小姐快起来吧,地上凉。”
段玉苒的膝盖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已经又麻又木,骨缝里还有些刺痛!她试着站起来,却趔趄了两下,太子妃身旁的一名宫女上前稳稳地扶住了她!
“再次多谢贵妃娘娘成全,那我便先带着段小姐回东宫了。”太子妃又行了半礼,带着段玉苒和宫人离开了宸坤宫!
太子妃一行出了宸坤宫,卢贵妃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茶盅!惊得两旁的小宫妃全白了脸的站起来!
“娘……娘娘为何……为何允了太子妃将人带走呢?”珍妃壮着胆子问道。“您是长辈,太子妃今日这番作为,对您实是不敬!应当告到皇上那里……”
“闭嘴!”卢贵妃抓起手边的一块点心砸在了珍妃的头上,将如花美人的发髻砸得歪倒在旁!“太子献了银矿、硕王又在监采,他们兄弟在皇上心中正是得意之时,你以为这点儿小事能令皇上替本宫出气吗?没准还得责怪本宫气量狭小!”
你本来就是气量狭小嘛!几位小宫妃腹诽,却没胆表现在脸上!
“娘娘,那您就这么放过那个姓段的践人不成?”穿着紫衣的玉妃替卢贵妃不甘地道。
卢贵妃撇了撇嘴,保养得宜、依旧美丽的脸上露出微狞的笑容,“哼!这还是太子妃第一次与本宫正面交锋呢!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奇怪?哪里奇怪?还请娘娘赐教。”邢贵人讨好地道。
卢贵妃眯了眯眼,抬手缓缓抚过压着金饰的鬓角,并未回答邢贵人的问题。
虽然皇帝日理万机,并不会管后宫的事,但并不代表他对后宫发生的事完全不知情!
今天自己和太子妃之间发生的事,肯定会很快传到皇帝的耳中!如果自己气不过,对段氏下了杀手,也许就中了东宫的歼计!
来日方长,因为个小虫子而破坏了大局,不值得!
几名小宫妃等了半天也没得到卢贵妃的回答,只得悻悻告退。
再说被太子妃带走的段玉苒,她并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反而更加不安!
太子妃的营救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式的!顾得了当下,却难解远忧!万一卢贵妃还不肯放过自己,再拖累了父母、兄长可怎么办?
满怀忧虑的被宫女扶到了东宫太子妃居住的屋子,段玉苒被安置在一张铺着软垫子的椅子上。
“多谢太子妃解围之恩。”段玉苒挣扎着想站起来向太子妃道谢。
“段小姐不必多礼了。”太子妃抬手阻止段玉苒行礼,“本宫也是受硕王所托行事而已。”
段玉苒一愣,她听得出太子妃语气中的冷淡,似乎……
“原来是硕王殿下请您帮忙,民女……”
“段小姐,本宫冒昧的问一句,你与硕王是什么关系?”太子妃打断段玉苒的客套,冷声地问道。
又是问她与男人之间的关系!难道她看起来像只摇着九条尾巴的狐狸精吗?还是她长得真的很狐媚,一看就是能迷惑男人的女人?
段玉苒自嘲的扯动嘴角无声地笑了笑,轻轻将身子落回椅子里。
“民女只是帮硕王殿下想出琉璃壁画作寿礼的人。加之几年前,父亲与兄长曾在安州对硕王殿下有过相助之恩,所以……”
“段小姐,你以为本宫会相信你这番说词吗?”太子妃再次打断段玉苒的话,有些不悦地道,“其实,本宫对你们的关系也不是很感兴趣!既然硕王离京前曾请本宫相帮,本宫也答应了,自当不辱所托!但本宫想提醒段小姐一句,做人要看清自己的身份,不要做好高骛远的事。梧桐树上栖的是凤凰,雀鸟和乌鸦还是止步的好。”
段玉苒万万没想到太子妃会和自己说这样的话!狠狠的咬住嘴唇压制住心中的愤怒,她将头垂得更低了。
于自己而言,太子妃与卢贵妃又有什么区别呢?
“段小姐,你不要怪本宫说话难听。”也许是看出段玉苒的难堪,太子妃收起犀利、放缓语气道,“硕王是太子殿下极为看重的一母同胞,也是皇上极为喜爱的皇子。未来的路,请你……好自为之。”
-本章完结-
☆、111贵人太多
讲究人人平等的新纪元里,在婚姻上都无法避免“门当户对”的观念,段玉苒也不指望封建的古代社会里会有“开明”之人。只不过,太子妃这番话说得莫名其妙!
难道太子妃以为自己与硕王有什么私情?
段玉苒觉得太子妃想得太多了!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高攀”硕王!她只是想凭借硕王这棵大树好乘凉罢了!
段玉苒强撑着疼麻的双腿站起来,屈膝向太子妃福礼道:“民女从不敢对硕王殿下有任何非份之想。此次能得硕王殿下顾念当初父兄相助之情,得太子妃救民女脱险,已是万分感恩,又怎会怨念太子妃的谆谆教诲呢。”
太子妃微讶,不禁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女子。
十七八岁正是女人最美好的年华,眼前的段氏虽长得不是绝艳天香的姿容,但其容貌也属中上之姿,身上的气度与仪姿也不输于其他高门千金。最初听到硕王相求时,她还以为这位一心为东宫谋划、满脑子经商赚钱的小叔子终于开窍、对哪家千金动了心。可细一打听后,实在是难以接受!
和离大归、曾是齐远侯继室人选之一、与东盛郡王庶长子订过婚……前阵子京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两府骗婚案正是这名女子的父兄闹上公堂的!如果说以前只是觉得段玉苒身份地位配不上硕王,经过骗婚案后,太子妃认为此女家教亦不怎么样!
世家高门最注重内部的团结,最忌讳的就是为己所私的坏了家庭名声!偏这个段氏的父兄完全不顾忠勇伯府的脸面而大吵大闹,还告上了府衙评理,撕了东盛郡王府脸面的同时,也令忠勇伯府失了颜面!这样家庭出身的女子又能识大体到哪里去呢?
不过,看段玉苒得体的言语、不似作伪的神情,太子妃对她又有些刮目相看了。识实务的人总是容易令人接受的,况且面对别人的贬低却不惊不恼、还坦然接受的人,就更令人觉得不普通了。
“你能看明白这些是最好了。”太子妃的语气愈发柔和起来,“咱们不说这些了!你且坐吧。”
段玉苒起身,僵硬的又坐回椅子。但她也不敢坐实了,万一太子妃再说什么、问什么,搞不好她又得站起来,累死了!
“本宫听硕王说,宝珑斋大部分琉璃首饰与摆件的模具图样都出自你的手,连万寿节上那面‘山河图’壁画也是你的主意,这都是真的?”太子妃似乎有些不相信!
方才在宸坤宫那番言词不过是说给卢贵妃听的,令对方有所顾忌!但太子妃本人却对此有存疑。
段玉苒想站起来,却被太子妃阻止,便又坐回椅子答道:“承蒙硕王殿下不弃,那些物件最初的画稿的确是民女所绘,但硕王殿下也是十中选一、命民女修改多次才送去烧制。所以民女不敢居功。”
“你竟有此才能,称你一声才女倒也不是谬赞了。”太子妃笑道,“想不到阿衡竟是个有眼光能寻到你这样的才女,并还能不忌世俗之念的起用你为宝珑斋设计琉璃首饰与摆件,他一向是这么的与众不同。”
段玉苒偷眼看了看太子妃,倒是看不出这些话出现怎样的真心。
接下来,太子妃便与段玉苒聊了一些琉璃制品的事。
正聊着,就有宫女垂首进来禀报,说是应国公府的太夫人入宫来看望淑妃娘娘,转而又来给太子妃请安了。
太子妃闻言一愣,连忙站起身。
“郑老夫人求见?快快有请!”太子妃竟表现得有些受寵若惊!
段玉苒听是郑老太太,赶紧也站了起来。但她对太子妃那种表情有些不解!
宫女出去不大一会儿,拄着桃木包金拐杖的郑老太太便由淑妃和宫女搀扶着走了进来。
“臣妇参见太子妃。”到了近前,郑老太太微微弓身算是行礼。
郑老太太是一品诰命,还被先皇赐封为鲁国夫人,有自己的封地!现在的皇帝对其都是敬重有加,所以身在边疆镇守的应国公将妻子接去驻地一同生活





再嫁为妃,硕王纵妻无度 章节104
,皇帝不但没阻止,还派了宫中太医相随护送!
“老夫人快请起。”太子妃哪里敢受这一礼,伸手扶住郑老太太。
太子妃向同为庶母的淑妃互行了礼,上前接手扶住郑老太太到主座旁的位置落座。
淑妃的祖父与老应国公是亲兄弟,她是现任应国公的堂妹,叫郑老太太一声“伯母”。因从小是在应国公府长大、当年选秀进宫时也是从应国公府出去的,所以淑妃与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伯母很是亲近,并且非常崇拜。本人也是个性子开朗爽快的女人,因此也颇得皇帝的欣赏与寵爱,只是子女缘薄了些,生了两儿一女均未站住,后将一名病逝的小妃嫔所生的皇女抱到了自己膝下抚养。
段玉苒上前施礼,淑妃笑道:“本宫听说了东盛郡王夫妇与你们忠勇伯府四房骗婚的事,真是苦了你与东盛郡王世子两个孩子了。那些黑心肠的混帐,生生破坏了一段好姻缘,真该请皇上贬了他们的官、赶到穷困之地为官去!”
段玉苒的面皮抽了抽,对那句“好姻缘”无法认同。但因这一句话,却对淑妃产生了亲近之感。
太子妃在旁陪着干笑,眼神却是闪了闪。
郑老太太倒没像淑妃那样进来就将注意力投在段玉苒身上,对太子妃微笑地道:“前些日子老身办寿,承蒙太子与太子妃惦念,竟送了厚礼入府。老身许久未进宫给各位贵人请安,今天借着来看望淑妃的机会,便过来向太子妃道声谢。”
郑老太太毕竟与东宫没有什么亲近的关系,这样说倒也不算对太子妃不敬。
“老夫人言重了。您过寿,我等小辈自是要表示一番心意的。那些寿礼中还有阿衡所托要献给您的,倒也不敢全由东宫承了您的谢去。”太子妃笑着应道。
郑老太太点点头,感叹地道:“难为硕王远在卓州,还记挂着我这个老太婆的寿辰。待他回来,老身便将他一直垂涎的梅酒送上一车到王府去吧。”
淑妃和太子妃闻言都掩口轻笑起来,段玉苒则站在一旁傻头傻脑、不在状况。
与太子妃寒喧了两句,郑老太太的视线才投向段玉苒,略显惊讶地道:“咦?你这孩子怎么一直站着?过来,过来。”
段玉苒移着小步到了郑老太太的面前,福身道:“老夫人。”
郑老太太拉起段玉苒的手拍了拍,叹道:“淑妃说得没错,委屈你这孩子了!这么知书达礼的孩子竟总是碰到一些狼心狗肺、无耻的人陷害,老身听说了那件事后,真真是气得不行!”
段玉苒突然觉得眼眶一热,强作笑颜地道:“谢……谢老夫人。”
“唉,别难过,这也是你与东盛郡王世子的缘分不够,将来定会寻到属于你的良缘的。”郑老太太又握了握段玉苒的手安慰道。
段玉苒的泪珠儿落在郑老太太的手上,抿唇不语。
太子妃心中翻着惊涛骇浪!她知道段玉苒的姑母是应国公府的二太太,却没想到郑老太太这么喜欢段玉苒!
“谁说不是呢,方才本宫还与段小姐聊起这件事,实在是惋惜。”太子妃顺着郑老太太的话叹道,“那东盛郡王世子也是胡闹,不交待个什么就跑了,卢家那边订了亲的小姐寻死觅活的,贵妃娘娘更是恼怒不已。”
郑老太太松开段玉苒的手,看了看太子妃,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是啊,卢贵妃是必然要生气的。”郑老太太淡淡地道。
淑妃在一旁哼了一声,不屑地道:“是人家儿子不想娶她的侄女,又能怪谁去?本宫听说段小姐是被卢贵妃派人带进宫里来的,莫不是要迁怒?”
太子妃在郑老太太那一眼看过来时便讪然地垂下眼帘,不敢与之对视。听淑妃这样问,她才抬头道:“段小姐的确是我从宸坤宫带过来的,到那儿时,倒也没见贵妃对段小姐做什么。”
“是太子妃到得及时,不然段小姐恐怕也难逃一番折磨啊。”郑老太太语重心长地道,“苒姐儿可向太子妃谢过恩了?”
段玉苒垂首道:“回老夫人,谢过了。太子妃的恩情,玉苒永不敢忘。”
“好孩子,就该知恩图报,可不能学那些狼心狗肺、承了别人恩情却还装不知道的混人。”郑老太太道。
“是,玉苒记下了。”
上首的太子妃的脸色变白变红,最后才恢复了常色。她总觉得郑老太太话中有话似的!
淑妃将太子妃的脸色看在眼中,只是冷笑却不出言解围。
郑老太太拄着拐杖欲起身,段玉苒连忙上前的扶住她。
“既已道过谢,老身也就不打扰太子妃了。入宫时辰已久,该回府去了。”郑老太太微躬身向太子妃施礼道。
太子妃也站起来,客气地道:“本宫送老夫人。”
郑老太太直起身看向段玉苒问道:“苒姐儿可有什么话还要与太子妃说?要不要与老身一同出宫?”
段玉苒当然愿意,但她是被太子妃救回来的,能不能离开还得看太子妃是否同意。
接收到段玉苒的目光,太子妃笑道:“方才与段小姐聊了一会儿琉璃的制法,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要说。既然老夫人顺路,段小姐不如就跟着一同出宫去吧。”
“谢太子妃恩典,民女告退。”段玉苒向太子妃行大礼告退。
郑老太太的身份不同一般,她进宫是有轿可乘的,段玉苒便跟随在轿子一侧出了皇宫内苑。
从东宫到宫门这一段路上,可是有很多宫人看到了这一幕,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卢贵妃的耳朵里!
“那丫头竟然得应国公府那个老太婆的庇护?”卢贵妃的惊讶可不是一点半点了!“她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能耐!应国公府的老太婆早不进宫、晚不进宫,偏偏今天进宫来看淑妃……”
“娘娘,奴婢特意去西宫门打听了一下。应国公府的老夫人之前没递过入宫的牌子,是直接持牌进的宫。”一名内侍机灵地禀报道,“像是临时起意呢。”
卢贵妃的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红唇也紧紧的抿着。
看来,那个叫段玉苒的女人的确不简单!一个小小的三房嫡女,父兄皆是白丁,竟能与硕王、东盛郡王府、应国公府搭上关系!还得齐远侯、东盛郡王世子的青睐!太子妃今天突然到宸坤宫要人,想必也是有目的的!段玉苒到底有什么本事,值得这些人围着她转呢?以后,恐怕是动她不得了,免得坏了大计!
段玉苒自是不知道卢贵妃脑补了一堆,将自己想得复杂和厉害了许多。
出了宫门后,应国公府的马车就候在宫门口,郑老太太让段玉苒上马车同乘,段玉苒也没有拒绝。
马车里,除了郑老太太和段玉苒外,还有一名白了鬓角的婆子。
那婆子在车门一角看着炭盆子,在干净的暖脚炉里添了炭块后,放置在郑老太太和段玉苒的脚下,又往暖手炉里加了炭、包了布囊呈给她们。
接过暖暖的手炉,段玉苒一直紧绷发颤的身体才渐渐安稳下来,脚下和手上的热意很快温暖了她的全身。
“谢谢太夫人。”段玉苒再次向郑老太太道谢。
郑老太太看着段玉苒,面露慈祥笑容地道:“你这孩子的福份不浅。”
段玉苒一愣,不明所以地望着郑老太太。
郑老太太从袖中摸出一个荷包递到段玉苒面前,“没有它,老身再厉害也进不了宫啊。”
看着那个眼熟的荷包,段玉苒瞪大了眼睛。
抿了抿唇,段玉苒接过荷包,打开后从里面摸出那块洁白润泽的玉符,指腹滑动那个“衡”字。
之前她还怀疑过,这块玉符到底能“召唤”出什么来?劫人的武功高手?突然归来的他?太子妃出现时,段玉苒还以为是这块玉符的功劳,想不到……
当玉符上沾染了晶莹的泪水时,段玉苒才发现自己哭了。紧紧握着那块玉符,她压抑地哭着。
郑老太太伸手揽过段玉苒的肩膀拍了拍,“傻孩子,要哭就哭出声吧。”
“太……太夫人!”段玉苒哇的一声哭出来。
马车里那个婆子仿若未闻,依旧跪坐在角落里看着炭炉子上的水壶,她准备沏壶茶给主子。
应国公府的华贵马车驶进了香炉胡同,在段宅的门口停下来。车夫将包着锦缎的踏凳放好,一个穿着青袄的婆子先下来,然后小心地扶着一名女子下了马车。
香炉胡同里住着许多京官,其中还有一名御史也住在这个胡同里。虽然平日里各家门户不开,但街上、胡同里各家各户发生什么事,差不多都是互相晓得的!
段玉苒在车下向车内的郑老太太福身道谢,那婆子重又上了马车,车夫收起凳子赶车离去。
“小姐!小姐回来啦!”听到动静打开角门看情况的小厮发现了进宫的自家小姐完好无缺的站在门口,又惊又喜的大叫起来!
不一会儿,一群人从院子里涌了出来,将门口的段玉苒团团围住!
“苒姐儿!你……你没事吧!”三老爷抓着女儿的肩膀用力上下看着,仿佛在寻找什么不妥之处。
“妹妹!”段玉杭像只猴子似的左蹦右跳,又不敢挤开老爹看妹妹怎么样了。
门内,忠勇伯府的世子夫人温氏和齐远侯府的新夫人段玉菱搀扶着三太太,正似哭似笑地看着门口的情景。
“爹,大哥,我回来了。”段玉苒朝父兄露出含泪的一笑。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三老爷的眼里也浮起了水光。
“爹,你怎么了?”段玉苒发现三老爷的额头上缠着布条,抬手轻轻抚上去,“您……受伤了?”
再扭头看一旁窜跳的段玉杭,才发现大哥的脸颊肿得像藏了食物在颊囊里的猴子,一张俊脸又红又肿!
1...5758596061...1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