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枝
对于宋篱来说,董武现在不仅是他的亲人,还是他的恩人,毕竟他初到这个地方来,董武便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养着他,让他有衣穿有饭吃有房屋住,担心他冷到担心他饿到。即使是他以前的家人也从没有人待他这样好过。
只要是有良心有感恩之心的人,都该有这种感受,想报答董武,不想让他为难。
董武把放进去的两本书又拿了出来,道,“不带书也行,舅舅家里有书你看。”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章节20
在床边的一块地砖之下有一个洞,里面放着一只陶瓷坛子,董武将地砖搬开,把坛子拿出来,宋篱站在旁边一脸好奇地看着他,道,“这是藏宝洞哦。”
董武看他那睁大眼睛满脸含笑的样子就想亲他一口,但是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他把坛子放在桌上,又用布擦干净了坛子外面的灰尘,揭开上面的盖子,果真从里面掏出了好几锭用布包起来的银子,宋篱看得一愣一愣地,道,“居然真的是银子呢。”
董武把一锭很大的银子放到宋篱的手心里,道,“你摸摸,自然是真的银子了,还有假的么?”
宋篱也跟着笑起来。把这古代的银子拿在手心里掂来掂去,道,“就是用这些钱去买地么?”
董武点头,“嗯,是啊,你手里的元宝是五十两,前年在钱庄里用散银换的,这只是二十两一个的,这里共有一百七十来两,再去舅舅家里借一些也就够了。”
宋篱听董武这样说,把手里的银子拿着看了好一阵,道,“这个就是五十两么。是有些分量!”
这里人们的生活富裕,物价水平很低,一两银子等于一千个铜板,一个铜板可以买一个肉包子了,而且董武说卖一只竹椅也只得几十文钱,这样算来,一个铜板相当于现代一元多,那他手里的五十两的元宝便相当于六七万左右,而且这个元宝虽然是五十两,但是别人想要换这个元宝去的话,便要拿多一些的散银来换,所以其价值应该比五十两多,最主要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土地很便宜,所以董武这些积蓄还是可以买不少土地的。
宋篱把银子在手心里玩了一会儿就递给董武了,董武笑着接过去和那些银子放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深色布袋子分开装起来,放到床头去等着第二天早上带走。
董武把一切都收拾妥当了,这才去端了热水来洗脸洗脚。
宋篱睡觉的时候看了一眼那压在枕头边的银子,道,“放在这里我心慌慌!”
董武问道,“为什?”
宋篱故意惊道,“这是钱啊,这么多钱!”
董武笑着在他身上的被子上拍了一下,道,“睡吧!等买了地,这些钱就不是我们的了。”
宋篱听他说这钱是“我们的”,心里感觉怪怪的,却又升起一股温暖的感受来。问道,“这些钱你存了多久啊?”
董武想了一下才道,“父亲留下的一些买鱼塘后还有剩,其他的都是这些年存起来的,舅舅家在县上在云州城里都有铺子,我帮着他收咸蛋也赚了一些钱,其他的大多是卖鱼和卖杏子的钱,这里这些钱只是我自己存的一部分,还有一些钱是放在舅舅家里让他们帮忙保管的,把钱分开放总是比较稳当些。”
宋篱听他讲家里的家产和来源,不由得心里暖洋洋的,这是董武完全把他当成最重要的家人了才将这些讲给他听的吧,他不由得将被子掀开来,伸手去抓住了董武放在被子上的手。
董武的手很热,带着粗糙的茧子,但是却宽大有力,宋篱把他的手握得紧紧的,他的心里在这一刻的确是想着永远牵住这只手的。
董武因他拉住自己的手而愣了一下,然后伸出另一只手将他的手包裹着握了起来,声音平稳低沉,但宋篱却能听出他打心眼里的郑重的坚定,“我以后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你不要想以前的家了好吗?”
宋篱因他这一句话突然鼻子一酸,眼眶瞬间湿润了,略微哽咽,道,“我是把你当成最亲的亲人了,我以前的家里都不是值得我去想的,我不会去想。”
有了宋篱的这个保证,董武总算放下了些心。
他其实一直以来都挺担心宋篱会跑掉跑回家去的,这一段时间的观察让他明白宋篱并没有想过要跑掉,也没有望向什么地方遥想他原来的父母家人,所以才放下些心来。
不过想到他救下宋篱的时候,宋篱被人抓住要卖到窑子里去,而他的家人居然没来救他,可见他原来的家里的确是有些问题。
这次让宋篱住到舅舅家里去,他挺希望宋篱能够和他舅母好好相处,毕竟,他一直很尊敬他的舅母。
他的舅母曾经生过三个儿子,但是每个都在五岁之前夭折了,算命先生说他舅舅和舅母养不住儿子,所以他们也只好不再强求,之后生了个女儿,现在长到八九岁上,倒是不再像以前的儿子一样多病多灾,这才让这两人宽心一些,于是便一直把董武当成亲生儿子一般对待。
上次他舅舅去云州城买了一匹布回来给他舅母,他舅母便把其中一些让他带回来给了宋篱,这不仅是他舅母爱护他,而且是她希望宋篱能够好好跟着他过日子。
第二十五章 魏家
这是宋篱第一次离开这个村庄。
离开时天还没有大亮,蒙蒙细雨飘洒在天地间,让一切都显得朦胧而清冷起来。
大一早起来然后收拾一通吃早饭,之后就和李婆婆告别,往县城里去,在路上的时候,宋篱便还处在没有睡醒的昏沉状态,他自己也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这么瞌睡,想来只能是与他现在身体年龄还小比较嗜睡有关吧!
因在下雨,他们是坐船进县城的,一大早,那里已经等了一艘乌篷船,而且上面已经坐了好几个要进城的人,董武打着伞提着箱子带着宋篱过去,里面的人便朝他打招呼。
进了船,宋篱便坐在董武身边,和一众人打过招呼后就躲在董武身边悄悄打瞌睡,他身体不由自主靠在董武身上,垂着头,精神倦倦的,董武便伸手揽住他的身子,让他睡得舒服一些,宋篱便因此心安理得地打起瞌睡来。
而在座的其他船客只会认为小两口关系好情意正浓,便各自说些话,倒也没笑话两人的黏糊。
又等了两人上船,船公便一声吆喝,开船了。
宋篱半途醒过来,望着乌篷船外的细细密密的小雨,以及被这细雨笼罩住的世界,前面掌篙的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妇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船尾掌舵的是她的丈夫,雨水落进河里,溅起一点点的小涟漪,化成一个圈,然后晕开消失不见。
船前行着,能够看到河里的碧水被船划上一道道波痕。
船在江心游,两岸的青山与田野慢慢地往后退着,在细雨里,一切都被包含在温情的湿润中。
船要走大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多小时才能够到,船上的人谈天说地,讲起外界的八卦来。
其中一个是外出走商的,刚从京城里回来不久,这又要到云州城里去,他一直高谈阔论,讲的那些在外的见闻让一船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不时要多看宋篱几眼,似乎是想引起他的注意,宋篱本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此时也不得不发觉了,看到宋篱看过去,那人说话的声音更大了些,董武自然发现了有人想勾搭他家娘子,于是低头小声问宋篱道,“冷么,再披件衣裳吧!”
董武坐在靠外的位置,把可能会吹到宋篱身上的风都挡完了,宋篱自然不冷,于是答道,“不冷,不用麻烦找衣裳出来了。”
但董武硬是开了箱子拿了自己的一件长衫出来盖在宋篱身上,宋篱靠在董武身上,被遮得只剩了两只眼睛在外面,不过这样的确一下子更暖和了,他满足地靠在董武身上,也听起那人讲起京城轶事来。
“尚书魏青琏魏大人是咱云州府里出去的。你们知道尚书吧,宰相下面就属尚书的官儿最大,宰相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比皇帝矮那么一截截,尚书就只比宰相矮那么一截截……”
这人才刚说到这里,便有人笑道,“那皇帝他媳妇皇后娘娘怎么算呢?”
天高皇帝远的,其实大家说话并不是特别顾忌,比起说什么云州府出去的尚书,大家更想听皇帝后院里的八卦。
“哎,这你们不知道啊!皇上不是现在没有正妻的嘛,哪里来的皇后。”那人解释道。
“没有皇后,有别的娘娘的嘛,谁家不是妾室更讨喜欢,枕边风更能吹呢。”
“这可不能这样说,当今皇上至今可出过什么因女人而起的招人口舌的事情,你们且说说,你们打哪里听过了。当年那吴皇后家里被皇上和底儿端了的事,不就是因个小舅子犯了事,连皇后都给打入了冷宫,才三年那吴皇后就病死了,之后可就没皇后了,大伙儿心里不是明白着,肯定是皇上忌讳吴皇后家里的势力,故意给整治下去的。有了吴皇后的事儿,后面哪位娘娘还能够上得来,皇上他也不是听枕边风的人啊,不然现在还真能够成这样的太平盛世。”
此人说得挺有道理,宋篱也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于是他受鼓励似地讲得更起劲。
“还是要说到这魏大人身上来,这云州府,他可算得鼎鼎大名啊,今年刚过花甲,一生就应了他那名儿,清廉两字,还是先帝时,我们云州府发了大水,他还没做到尚书那么大官儿,就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连他夫人头上的金钗也卖了,就为筹钱来赈济咱云州府,之后穿着补丁衣服上朝,先帝看到了,可是给了大大的表彰的。就说这一件事儿,大家也不得不服着吧。他那夫人又是谁呢,乃是死了的吴皇后的亲妹妹,只是庶出而已,当年皇上处理吴皇后家里的事儿,这魏大人可没受一点影响,稳稳做着官儿,大家都想这是皇上念着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所有人都点头表示明白,但这人却马上转折道,“那就错了。皇上那是什么人啊,一件事儿能给你记一辈子呢,就今年前两个月,这魏大人家就遭了殃了,说是魏大人的大儿子在咱云州来视察河堤的,被人告了一状说是贪污了,这河防一向是皇上最重视的地儿,谁敢在这上面吃钱啊,那都得严办,魏大人这大儿子马上就要被抓回去调查,他看是逃不过杀头了,就自己跳河自尽了,这下,可就把整家人都给害了。”
大家都跟着唏嘘两声,道,“敢贪污的,就要严办,他是尚书的儿子该杀也得杀啊!”
那人也点头,但接着说道,“这贪污案估计好些人都知道,不过,接下来的事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知道的了。”
听他这样说,大家都竖起耳朵来听,连宋篱都把耳朵竖起来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皇上自然要派人下来仔细彻查,那位尚书魏大人因为大儿子的事儿居然气怒交加中风了,没两天就死了,他家夫人也跟着悬梁自尽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十几岁的小儿子,那小儿子跪在宫门前喊冤,被皇帝招进宫里去就没有出来,现在,整个魏家算是树倒猢狲散,据说魏大人的大儿媳妇带着儿子在从云州回京的过程中病死了,她那个儿子,生下来就有些傻,被缺德的人看他长得好看拐卖了,至今找不到人,你们说,好好一门高门大户,就这样两个月内就倒了。”
大家都随着他的讲话而心绪跟着转,宋篱也不由得觉得这家人过于惨了,同情地叹了口气。
其他人也都在叹气。
其中一人还道,“还是做平头百姓好,可没有那些大官人家的这些事儿。”
“现在觉得魏家惨了吧,更惨的还在下面呢。”这人说出这句话来,大家都又看向他,心想还有更惨的,还能有什么比家破人亡更惨。
“要说那来视察河防的魏大人真贪污了还好,现在查出来居然没有贪污,是人诬告,现在京城里,朝廷里因此可是被掀起了轩然大波啊,这么一门忠烈,为国为民,就得了这么个结局。”
这下大家果真心中同情更甚,人人都摇头叹息,那人也道,“皇上要好好查这事儿,若是真是魏家在朝上的仇人搞的鬼还好,要是这本就是皇上记着当年吴皇后家里的事儿,这时候才来整治魏家,咱们这皇上可就真的太深了,哎,做臣子的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章节21
难啊。”
“还是做个普通人好啊,那些争争斗斗的事儿,咱们这脑袋瓜子也想不出来,要是去让那些聪明人算计几次,这可就是活不了的事了。”
这话倒是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共鸣。
他这关于魏家的八卦讲完了,看出去,便也能够隐隐看到雨幕之后的县城了。
大家都整理起行李来,准备上岸。
宋篱却依然靠在董武身上没有动,董武低头看他,问道,“怎么了?”
宋篱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心里特别难受。”
“是胸口疼吗?”董武关切起来。
宋篱还是摇头,道,“不是,只是很不舒服,心里堵得慌。”
“那要揉揉么?”董武问道。
宋篱把脸在他的胸膛里埋了一会儿,闷闷地说道,“不用,我就是心里难过而已,一会儿就好了。你让我靠一靠就好了。”
宋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会这样难过,但是,这种伤怀却是拂也拂不去的一样,只将他压得似乎气也要喘不过来。
第二十六章 县城
青砖碧瓦的房屋,青石的街道,县城融在一片细雨纷飞里,细雨溅在房顶上,溅在地上,溅在河岸的柳树上,如同起了一层薄烟,让一切都朦胧起来。
在码头上下船,虽然依然在下着小雨,但此时天色要亮堂一些了。
董武提着箱子,还提着一个装着两只处理干净的大鱼的带盖的篓子,宋篱想接过他手里的箱子,他并没有给他。
这时还早,但码头上已经挺热闹了。
码头上停着不少船只,宋篱他们处在的位置大多是中小型的乌篷船,在另一边的码头上却有不少大船,董武看他看过去,便说道,“那边的大船很多是去云州府的,有些货船还会直接去京城。”
宋篱“哦”了一声,从这繁忙热闹的码头,就可看出这个县城是一个很富足的县城,船运十分发达。
码头上船公的吆喝声时不时便有,还有专门的挑夫站在一边的大榕树底下等着生意,有人上船离开,也有人下船到来。
宋篱撑着伞站在董武身边,看着这繁忙的景象,如同看着纯美电影里的场景一般。
董武一手搂过宋篱的肩膀,接过宋篱手中的伞,两人挤在一把伞下往前走,董武道,“前面有一个廖烧饼,是整个珉阳县都有名的,你要去尝尝么?”
宋篱此时精神依然不太好,董武以为他是因为那位魏大人家的事情而被惊了魂,那位大人家里的确是惨了些,像宋篱这种胆子小又极富怜悯之心的听到后的确容易陷进伤怀的情绪里去。
董武喜欢且怜惜这样的宋篱,他想,也许去喝点热粥吃个烧饼宋篱精神会好些,毕竟因为这天早上起得早,宋篱早饭几乎没吃什么东西。
那家烧饼店就在距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这里各种人很多,但那一家并没有非常挤和排队,也许是因为虽然是烧饼店但门面比较高的缘故,也有这一日在下雨生意比较清淡的缘故!
董武带着宋篱进去,宋篱接过他手里的伞收起来。
叫了烧饼和鱼片粥,付了账,然后在堂上坐下来。这种小吃的店因为招待的客人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忙的,所以几乎全是要先付账再上东西。
堂子里坐着的几乎全是男人,大家边吃边说着话,大多是码头上又出了什么事情,或者云州城里发生的事情,当然也有说本城里发生的大事的。
宋篱进去,大家不由都要多看两眼,先是明眼看,后来便偷偷看。
漂亮的人不是没有,但是漂亮成这样的却很少见,不仅少见,而且漂亮人哪个不是先被养在深闺里,嫁人后又住在深院里,这种被夫君带出来走的几乎没有。
大家目光那么露骨,宋篱兀自因为魏大人家的事情还在伤怀而根本没有去注意周围环境,董武却不得不因为别的男人打量他的娘子而处在警备状态。
一只烧饼,配一碗鱼片粥。
董武专门为宋篱点的,他说他早饭吃饱了不需要再吃。
虽然鱼片粥不含一点腥味,且味道极鲜美,但宋篱只喝了几口粥便不吃了,烧饼也只咬了两口,就觉得太油。
他在家里形成了习惯,为了不浪费总是把吃剩下的给董武,于是此时也习惯性地直接把剩了大半碗粥的碗推到董武的面前,烧饼没吃完的也递给董武。
董武接过后柔声问道,“你在家也吃得少,现在吃这么点就够了吗?”
宋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精神这般不好,但心里那种被堵住的感觉着实让他闷得慌,明明觉得饿,却什么也吃不下,他摇了摇头,道,“对不起,我吃不下了。”
董武只好握了握他的手,把他剩下来的东西迅速吃了。
吃完就带着宋篱离开了烧饼店。
两人走后,烧饼店里的男人便毫无顾忌地说起刚才那小娘子来,“长得可真俊,只是,配那样一个男人可惜了呀!”
董武一身粗布衣服,在人们看来的确是属于乡下穷人的范畴的,所以大家才认为他配不上他那漂亮的小娘子,倒并不是说董武样貌或者人品差配不上之类,而是说在钱财上配不上。
“你怎知两人是夫妻,那姑娘还扎着辫子呢,还没出嫁吧。兄妹还差不多。”
“怎不是夫妻,看两人之间那小眼神,是兄妹之间有的吗?”
“是不是夫妻去打听一番自然知道,要是那姑娘家没出嫁,谁找媒婆说媒去啊……”
“说媒?看那小娘子嫩成那个模样,娶回家了估计得是供个姑奶奶,我还想回家了就有热饭吃呢。”
“嘿嘿,你还嫌弃,我们这云州的知府大人的八姨太我是见过的,就是咱珉阳县里杜家庶出的女儿,当年不是传得美如天仙,我看了也就是脂粉涂得均匀而已,刚才那个小娘子可比她要好看,这可不是我甄三空口无凭说假话,以后那杜家女儿再回娘家来探亲,你们在这码头坐着,看到了就明白我句句是实。刚才那小娘子,哪里是用来干活的,让她干活那是你们这帮崽子不知道怜香惜玉……”
大家一番讨论,走远的宋篱和董武是听不到的,街上湿漉漉,董武看宋篱走得鞋子和裙摆全都湿了,于是不忍心地说道,“我们且去让马车送我们过去吧!”
宋篱看向他,“有马车吗?”
董武点头,“再退回去一截,就有一家车马驿,可以去让送我们。”
宋篱想了想道,“是不是挺贵的啊,你不是还要借钱买地么,我们还是不坐马车了,省点钱吧!”
宋篱的体贴让董武心里微微犯疼,两人最终没有去坐马车,而是继续步行去董武舅舅家。
董武的舅舅家在城南边,两人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总算到了。
他家的大门在城南边临街,砖砌的院墙,院门关着,董武去敲了敲门,马上就有人跑来开了门,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宋篱还以为她就是董武的舅母,没想到董武却叫她,“付婶儿!”
对方看到董武眼睛就是一亮,马上满脸堆笑,道,“哎,是武郎来了啊。”她又看到宋篱,愣了一下才闪烁了一下眼神道,“这就是你家小娘子吧!好俊呐!快,快进来!”
宋篱向她说了一句“付婶儿好。”
对方更高兴了,赶紧把两人拉了进去,而且还朝屋里喊道,“夫人喂,武郎带着他媳妇儿来啦!”
进了院门是一个照壁,左边和右边都有角门,绕过去便是一个挺气派的堂屋,宋篱想到董武舅舅家里还挺富裕,房屋这么好。
此时已经从里面迎出一个身材略微有点壮的妇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姑娘,那妇人笑着迎向两人道,“武郎来啦!”又打量了宋篱,看到两人的裤腿都湿了,便怪道,“怎么也不说说什么时候到,也好让家里的阿鲁去接你们啊!”
董武已经和宋篱进了堂屋,董武拉过宋篱,道,“舅母,这是宋篱!”
宋篱赶紧对她露出个笑来,“舅母好!”
看到宋篱乖巧听话,舅母脸上现出一个释然的高兴的笑容,她身边的小姑娘已经巴到董武身上去,略微有些羞怯地躲在他后面看宋篱,还小声说道,“这位姐姐很好看!”
舅母把那小姑娘从董武身上拉下来,对宋篱道,“这是你妹妹,小珍。”又骂那小姑娘道,“可不能叫姐姐,叫嫂嫂才行。”
那个小姑娘一双大眼把宋篱望着,又不好意思地躲到她母亲身后去。
舅母问两人吃过早饭没有,听两人说吃过了,看到宋篱脸色有些发白,精神倦倦,似乎有些着凉的样子,便让付婶儿去熬姜茶来给两人喝去凉气。
舅母早知道了宋篱要来住,便已经准备好了房间,就是董武到他家平素住的地方,宋篱被带到房间里去换一身干衣服和干鞋子的时候,舅母便拉着董武说起私房话来。
“你这娘子现在看来还总算像话一些了。不过,你看她长成那副模样,俊是俊俏,不过,别背着你被别的男人勾搭才行,我总觉得她那个样子总让人安心不下。”
董武知道他舅母说话总是非常直,直到让人受不了,“舅母,你放心吧!他不是你想的那种人,你和他多多处几天就会明白的。”
“但愿是这样。不然你虽不是我的儿子,她不是我的儿媳妇,我也要让你休了她。”舅母非常干脆地说道。
董武只能叹了口气。
第二十七章 舅舅家
宋篱换好了一身干衣服,衣裳白底上带着靛蓝色的花纹,虽然极其普通朴素,但穿在他的身上却有一种干净而轻灵的感觉,让他的整个人都透着一种清如琬河水的美好。
1...910111213...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