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枝
他们怎么敢继续不放这个少年,只能拿了钱说好,董武便也抱着那个少年走了。
这就是他买了一个漂亮小媳妇的经过。
他当晚怕事情生变,便也没在县城逗留,租了一条船,让船夫连夜把他送回了家,顺便也把那撞晕在他怀里的少年带回了家。
他的确是很喜欢这个少年的,故而才在这个少年醒来时说他买了他,希望他和他一起过日子,这个少年什么话也不说,一味带着惊恐地看着他,董武甚至认为过这个少年是哑巴,或者脑子有些问题,因为他的确看起来有些呆愣。
他说要娶他的时候,他也并没有拒绝,但是圆房的时候,他却突然发了疯,嘴里叫一些爹娘之类的话,然后董武阻止不及,他还撞墙昏迷过去了,血流得并不是很多,董武给他止了血又趁着夜色偷偷把他背到东头陈大夫家里去看了病,陈大夫说没有大问题,只等他醒来就好。
这个醒过来的少年似乎是撞墙撞了一下就把脑子撞好了,既会说话了,而且人也温和,善良懂礼。
他说他叫宋篱,董武觉得自己就是在那一刻就彻底爱上他了吧!
第二十二章 下雨天
杏子卖掉后过了几天,天色便开始变了,前几天还太阳高照,天气略微炎热,随着天色的转变,便又冷了一些。
董武去县城里给他舅舅家送了一些甜杏和酸杏,还有几条鱼,回来时带着很大一匹布,还买了宋篱最喜欢用的茯苓牙粉,还有供宋篱洗澡的胰子,还为他买了本新出的明远居士的诗和散文合订本,又为他买了一斤他喜欢吃的蜂糖糕。
那布匹摸起来非常柔软舒服,浅绿的颜色也如映着荷叶的碧波,即使是不是很爱美的宋篱看着这布也非常开心地赞叹了好几句,“这布真好看!”
看到他喜欢,董武自然心里甜蜜蜜的,让手巧的春英来给宋篱裁衣服。
李婆婆看着这个布就皱眉,道,“这得花多少钱啊!每天在家里做事,哪里用得着这么好的布做衣裳。”
宋篱只好无辜地笑笑,甚至连董武也不得不觉得她有些唠叨了,答道,“是舅舅去云州城做事带回来的,舅母就让我带了一匹回来给宋篱做衣裳,是她的心意。”
李婆婆这才不再说话了,春英看着这布也极是喜欢,当下就要给宋篱量身,然后做衣服。
宋篱抬眼看着董武,董武朝他笑了笑,道,“去量一量吧!”
在卧室里让春英量身的时候,宋篱一点也没有顾忌,虽然大家一直叫他小娘子,说他是董武的媳妇,但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扮女人,于是当春英量了他的肩膀又给他量胸围的时候,他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反倒是春英量了一次之后疑惑地又量了一遍,然后盯着宋篱的胸口好奇地多看了好几眼。
宋篱发现她的奇怪之处,问道,“春英姐,有什么问题吗?”
春英这才看着他,微微红了脸,笑了,小声道,“你还是孩子啊,怎么一点也没长,以后生娃娃可怎么办?”
她一说,宋篱才意识到问题,马上也囧了起来,他本来就是男人,怎么会长胸部,但是又不好回应春英的话,只特意瞄了瞄春英的胸口,发现她居然长得非常丰满。
宋篱为自己现在才发现春英其实是个非常丰满性感的女人而感到惊奇,他和春英已经相处有近一个月了,居然现在才发现身边的这个姐姐很有资本。
春英发现宋篱在看自己的胸,脸更红了,而且还娇嗔地瞪了宋篱一眼,捂了捂胸口,道,“看这里做什么,不害臊。”
宋篱被她说得不好意思地把脸转开了,春英还以为他是受了打击,便又马上安慰他,“你也别在意这个,你还小呢,听说多吃猪脚就容易长得好,我相公以前就专门买过猪脚我吃,武郎那么疼你,让他买给你吃吧!用不了几年就长好了,到时候你还要嫌弃它大了不方便……”
宋篱没想到春英居然和他说起这种事情来,开始还很沉默地听着,之后实在憋不住了,噗哧一声就笑了出来,春英看他笑自己,脸羞得更红,抬手就打他,娇嗔道,“你这小蹄子,笑话起我来了,以后休要我给你讲这些。”
宋篱可受不住她这样的打是亲骂是爱,收住笑,道,“春英姐,我不笑了,快别打了,我真不笑了。”
春英向他哼了一声,满脸通红地拿着软尺又开始给他量腰围,又让宋篱自己拿着尺子的一头比着头顶,让她给量了身高。
春英红着脸做出非常严肃的表情,指了指他的胸,说道,“除了这里还要长一长,其他的都很不错。”
董武掀开帘子进屋来,春英正和宋篱说着应该把衣服做成什么样式,宋篱以前就非常擅长画图纸,春英用她画眉的炭笔在旧纸上随意画了画样式,宋篱就接过她的笔在上面改了改。
看到董武进来,春英还笑道,“给宋篱做一套衣裳还会剩一些布,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有小娃娃,可以留着给做一套娃娃的衣服。”
她的话让董武笑了笑,而宋篱则囧囧有神地低着头看着图纸。
然后董武发话了,道,“宋篱还小呢,要再等等吧!剩的布能做一件小坎肩不?要是能,春英姐,就留着给你做坎肩吧!”
春英连忙道,“这么好的布,还是算了吧,我可不能收。”
之后在宋篱的劝说下,她才应了。
宋篱以前的衣服都是在成衣店里买的,也算比较好的,不过大家认为好裁缝做的才是比较上档次的,所以董武才拿了布回来让春英帮着做。
第二天早晨,宋篱醒过来就听到了屋顶被雨滴敲响的声音。
——叮叮咚咚……
那种声音就像是异常美妙的乐音,大自然的奏鸣曲,让听到的人不自觉就心底柔软而宁静。
因为天气冷了一些,董武已经把宋篱盖的薄被换成了厚一些的棉被,宋篱裹着被子在床上翻了几个身,温暖的床让他不想离开。
董武定然是早早就起来了,这么大一个床现在全是宋篱的,可供他随意翻滚几下,床帐放了下来,透过床帐看到外面略微昏暗的光线,房间里的一切干净整洁,井井有条,透着一股家的温暖和温馨。
透过绿窗纱似乎能够看到外面屋檐落下的雨水,一串串的晶莹往下掉。
房间里浮动着栀子花的香味,因为一盆花太香了,宋篱便只插了两只在一个小杯子里放在卧室桌上,花香正好。
宋篱正兀自体会着这下雨的早上,门帘就被掀开了,董武进屋来,走到床边掀了床帐看宋篱睡醒了没有,或者他又踢被子了。
没想到掀开床帐就对上宋篱一双大眼,头发微乱,披在身后肩膀,垂在胸前,有些还翘着拂在脸颊边;他的亵衣也略微凌乱,领口微开,露出漂亮的锁骨,只引得人想要伸手去抚摸那美好的幅度;脸上还晕着一层粉红,眼睛黑亮宛若星辰,微微上翘的眼角含着风情又给人很柔软的感觉,实在让他不喜欢也不行。
要是宋篱还没醒,他还可以偷偷地在他脸上偷个香,没想到宋篱已经醒了,于是只能笑着说道,“醒了吗,早饭就要好了,快起来吃吧!今早上吃鲜肉包面。”
宋篱看着外面昏暗的天色,裹着被子坐起身来,虽然精神已经够好了,但是身子还是有些软,声音也是软绵绵的,“不是还早吗?天色都没大亮。”
董武把宋篱的衣裳递到床上去给他,眼神宠溺地看着他像只小动物一样地悉悉簌簌地把衣服穿上去,说道,“你以为还早呢,天色没大亮是因为在下雨。”
“哦。”宋篱说着,穿好衣服下了床,只把头发梳好了,也没来得及去洗漱,就跑出堂屋门去看外面的雨。
还是董武在他后面喊他,道,“你别跑到雨下去淋到了,试试这衣裳穿着冷不冷,要是冷还得去加一件。”
屋前的房檐是很宽的,约莫一米五,檐下的地方比外面的院坝要高二十厘米左右,上面铺着厚一些的石板,雨滴从屋檐落下来,在下面的青色石板上溅起一滴滴地水花,外面的院子里的一切都朦胧在一层雨里,桃树更是在雨里显得青翠欲滴,井边的水缸里水溅起一个个大的水花,马上又破裂了。
整个天地都在奏着一曲神曲,这是能够让人与这个平和美丽的世界融为一体的曲子。
宋篱站在那里,伸出手去接住从屋檐上滴下来的水,手心是被水击中的痒痒的凉凉的感觉,他完全陶醉了,为自己能够见此美景而感到无比幸运。
董武出门来看他还站在屋檐边,便把他拉了进去,又用帕子擦着他打湿的手,道,“这么大了还玩雨水。冷是不冷?冷就要去加衣服。”
宋篱赶紧摇头,对着董武笑得像个傻子一样,道,“不冷。穿这么多怎么会冷。”
董武沉迷在他的笑容里,满心的温情,这个人是上天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他从宋篱身后搂过他,带着他进了厨房,先洗漱,然后吃早饭。
董武说的包面和饺子有点像,但是皮擀得比饺子薄,而且是用刀切成的四方小片,再用这种皮在里面包了馅儿,是董武早起起来剁好的肉馅,加了一些咸菜,然后还有葱姜和香菜,味道非常好。
宋篱吃得不断赞道,“真好吃。”
董武笑道,“以后下雨又得闲了就再做来你吃。”
这一天李婆婆没有过来,董武在堂屋里坐着用竹子做竹椅,宋篱拿着那本依然没有学完的论语坐在旁边看,不得不惊叹董武的手艺,于是很是好奇地问道,“你还有什么不会做的么,连椅子都是你自己做。”
董武看着他露出个笑容来,却没有回答他,依然专注地做着竹椅。
空气里带着雨的气息,两人这样静静地呆在屋子里,便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美好滋味。
要到午时,董武就起身带了斗笠去外面菜地里摘了菜回来,对宋篱说道,“我来做米粉疙瘩给你吃。”
宋篱赶紧应道,“好,好啊!”
有人做饭他吃自然是好的,这样的雨天,他只想懒洋洋地蜷在被窝里看电视,但是这里没有电视可看,于是坐在一边看董武做饭也是好的。
第二十三章 鱼塘
烧火的小房间里有一方小磨,董武舀了小半盆米,在里面放入几只干辣椒和胡椒。
宋篱按照董武的要求向磨石孔里舀入米粒,董武则推磨,这样小半盆米推了半小时左右,推完了董武把参了辣椒和胡椒的米粉从磨上扫入盆里,然后用陶罐装好,宋篱一直眼巴巴地跟在他身后看他如何做。
早上剁好的鲜肉还有一部分没有吃完,董武舀了一部分米粉放入一个陶盆里,加入一些水,打入一只鸡蛋,放一些盐,用筷子和匀,然后把鲜肉做成丸子,再在外面裹上一层做好的湿米粉;
还剩有一些米粉,在里面加入切好成细丝的丝瓜和切细的青菜,和好,捏成一个个小丸子,灶上烧上火,水烧开后将两种丸子一起排在底上铺了荷叶的蒸笼上蒸,因为火大,蒸几分钟就好了。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章节19
宋篱一直在旁边看着,闻到从蒸笼里飘出的香味,带着一丝荷叶香,肉香,咸菜香,米粉香,还有丝瓜香的味道让他馋得嘴里唾液分泌是平时的几倍,不断问董武,“还没好吗?还不能吃吗?”
董武看他那馋猫样子就笑了,“再等等就好。”
“还要等多久啊,这么香了,一定好了。”宋篱眼中冒着光地把董武望着。
董武去打开锅盖看了看,然后说道,“好了。”
宋篱一声欢呼,几步窜到灶边去。
董武却马上止住了他,道,“还要再用水煮呢。到时候会给你吃的,别着急。”
宋篱被他这劝说小孩子的话说得很不好意思,只得克制住自己坐到一边去了。
董武回头看了看突然安静下来的宋篱,低头浅笑着把蒸笼从锅里端出来,然后把丸子都夹出来用刚才装米粉的陶盆装好,然后又拿了一个小碗装了两种丸子进去,拿了一双筷子,端过去递到宋篱手里,道,“来,吃吧!”
宋篱抬眼看他,看到董武温暖的眼神,本来要将骨气坚持到底的宋篱马上就在美食面前折了腰,接过董武手里的碗,拿着筷子夹起一个吹了吹,董武转身去烧新的水煮起来,宋篱吃了一个丸子,便深吸了一口气,真是好吃啊。
看到董武还在做事,他于是夹了一个丸子转到他身边去把丸子伸到他面前,道,“来,你也吃一个。”
董武回头看他,宋篱那期盼的眼神让他心中暖暖的,笑着把那个丸子咬进嘴里吃了。
接下来董武便又烧了水,放了猪油,把丸子下进去煮,加入丝瓜片和青菜,煮成了很大一锅,煮好后便用那个大陶盆装起来,灶孔里也熄了火。
宋篱看董武把一盆汤菜端到堂屋里桌上,又拿了碗筷过去,便端着手里的碗也跟过去,好奇地问道,“不吃米饭吗?”
董武道,“吃这个就够了,里面不是有米粉疙瘩吗?”
“哦。”宋篱应着,也坐上桌边长凳吃起东西来。
董武给他舀了一碗这种米粉疙瘩放着,道,“里面的猪油很烫,你的放冷一些了再吃。”
宋篱赶紧点头,但是却没等冷多少就端过来吃了,这样用汤煮的和干吃的味道不太一样,用汤煮过之后米粉更好吃一些,汤也非常鲜美,他一边吃得半眯了眼,一边说道,“这个好吃。下次还可以试着用油煎了吃。”
董武道,“还有米粉,下次你要吃用油炸的,便又做吧!”
吃了一顿热腾腾又美味无比的午饭,宋篱就瘫在一张大竹椅上歇着了,董武去洗了碗,收拾了灶房后出来,看到宋篱已经靠在那里半睡了过去。
他要把宋篱抱上床去的时候,宋篱醒了过来。
董武道,“吃了东西也不走走消食,就这样睡了对肠胃不好,既然醒了就和我去村西头看看鱼塘,你去不去?”
宋篱其实是想睡觉的,但是又想去看看董武的鱼塘,于是就站起身揉了揉眼睛,道,“我去。”
董武换上了草鞋,让宋篱也换了一双高底有齿的木屐穿上,董武披了蓑衣斗笠拿了一把锄头,宋篱打了一把油纸伞,两人这才出了门。
雨并不大,淅淅沥沥地下着。
石板路湿漉漉的,显出黛青色来,远处的田野被蒙在一层雾气里看不真切,但是那翠绿的颜色却似乎是染进了天地之间一样,让雨也带上了一层碧绿。
董武怕把宋篱摔到了,便牵住了宋篱的手,两人从路上一路行过去,这时候正午时刻,路上没有人,从几家的院落门前经过,听到别人家里大人叫着小孩儿的声音,这声音从雨里传过来,似乎也带上了雨水的湿润与温软,和这雨的世界融在了一起。
路边的柳树榆树都长得非常好,李树桃树杏树上的果子精神地挂着,在雨里带着一种温润的晶莹。
走了一段之后就有一口很大的井,井水满满地,就差溢出来了,这口井修建地非常好,周围还用了石头围了一围,还供了一尊小菩萨,里面摆着几只成熟的杏子和两个米糕做供品。
宋篱不知那是什么菩萨,所以多看了几眼,董武道,“这口井是村子里一直用的井,怕是有几百年了,听说以前这里大旱,别的井里都没有水了,只有这口井还有水,现在村西头的人家都在这里担水吃。”
宋篱一脸崇拜地把那井看了几眼,井边不远还种有两株高大的树,树干倾斜,伸到了井口上面的空间,宋篱问道,“这是什么树?我以前没有见过。”
董武回道,“这是胡桃树。”
宋篱心想胡桃不就是核桃,没想到核桃树是这样子的。
再走十几米就是村子的大院了,有几十户人家将房子修在一起形成了几个大院,大院连接起来便有几条巷子,这里是村子的主体,而且里面还有李家的祠堂和非常宽的谷场。
董武并没有带着他从大院里面穿过去,而是从一边的小路走过,小路在房屋的外围,边上就是水田。
董武的两个鱼塘在往南边去的地方,宋篱老远就看到了,高兴地问董武,“那是鱼塘吧!”
董武笑答道,“是啊!就是那里的那两个。”
一条长着浅草的一米左右宽的路延伸过去,那里种着不少的李树柳树和桑树,在雨里是一片朦胧的绿色,宋篱原来还以为董武嘴里的鱼塘是他以前见过的那种小鱼塘,此时看到,才明白这鱼塘可真宽,站在一头看另一边,只能看到蒙蒙的雨,而看不到边界。
在鱼塘边上一座高出平地十几米的小山坡上有一座小房子,董武将宋篱带着到那房子里去,他们刚走过去,就有一个妇人站在檐下朝董武喊道,“武郎,你来看看么?”
董武应道,“霉雨下下来了,我来看看这里的水。”
对方笑着道,“水没涨,哑巴他才刚去转了一圈,每个水口都好好看过了,全是好好的。”
董武带着宋篱走进屋里去,那个妇人打量了宋篱好一阵,道,“这就是你媳妇呢,他们都说长得俊,这下看到了。可真是俊!”
宋篱每次都要囧一番,此时也不例外,他朝对方点了一下头。
从旁边厨房里走出来一个脚略微有点瘸的四十多岁的男人,又黑又枯瘦,不过一双眼睛却非常明亮,是那种很精干的人,他看到董武就露出很欢快的笑来,朝他用手比着姿势,嘴里发出呵呵的声音。
董武对宋篱介绍道,“这是米大叔,一直帮着我看鱼塘。”
宋篱赶紧对他道,“米大叔好!”
那个男人看着宋篱愣了一下,然后嘴里呀呀地叫了一声,又红着脸对着董武比了老半天,董武笑着回答他,“嗯,我知道。”
他们还没吃饭,便招待宋篱和董武也吃,两人说已经吃过了,那个妇人还对董武佯骂道,“大中午的带着媳妇过来,居然是吃了饭的,这可不是让我招待不周。”
董武赶紧道,“我过两天带宋篱去县城里舅舅家,我也要出门干点事,需要离家好几天,就今天带着她来见见你们了。”
米婶儿很热情地硬是端了一碗不知道是什么糊糊递给宋篱,道,“这虾米糊糊好吃,你尝尝来。”
宋篱赶紧道谢。
董武亲自要去看一遍鱼塘周围的水口,便让宋篱坐在这里等他。
米婶儿唠唠叨叨地说些董武又有头脑又能干的话来,还让宋篱以后一定要好好跟着他。
宋篱听着,不时应一句。
然后米婶儿又说道,“我和哑巴当年受了难,是武郎收留了我们,让我们来给他照看鱼塘,才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他是个大善人啊,要不是他,我和哑巴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估计也就只能讨讨饭。好人是有好报的,菩萨的眼睛都是看着的,你跟着他不亏,我看得出来,武郎是心疼你的呢。”
宋篱赶紧又应是。
似乎有一定年龄的妇人都认为漂亮的媳妇在村子里留不住,一定要好好教育宋篱一番让他安分守己跟着董武才行。
董武出去了有一个多小时才回来,沿着两个水塘的岸查看一圈便要一个多小时,由此可见,这两个水塘的确够大。
宋篱不知道这里面每年会出多少鱼,不过,的确可看出董武挺能干的。
宋篱不知道要是自己以后也要创业做事的话应该做些什么,但是,想来他以前学过的专业怕是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第二十四章 储蓄
宋篱又跟着董武一起回去,董武手里提着一小桶米婶儿让他带回家的杂鱼,“现在的天气没法晒咸鱼,不过,里面的小鱼用来熬汤正好,喝鱼汤好。”
董武坐在檐下把带回来的鱼都处理了,宋篱进卧室里坐上床擦干了脚,把外面微微湿润的外衫脱掉,就爬上床睡午觉去了,裹在温暖柔软的被子里,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只想就这样一直躺在床上睡下去。
睡得迷迷糊糊听到董武说他出门去看看稻田,宋篱迷迷糊糊地应了,又睡了过去。
他现在堪比一只猪,每天加起来的睡觉时间得有12个小时。
宋篱起床的时候屋里非常安静,他愣了好一阵才去洗了个脸,坐在卧室里嚼着蜂糖糕吃,然后看看书。
听到院门锁被打开的声音,他才起身站到窗前去,看到是董武回来了,这时候雨已经住了,但是并没有出太阳,天色稍微放开了一些,天地间依然都是湿漉漉的。
董武在院子里洗了手脚才进屋里来,看到宋篱在看书,便道,“可算起了,还想着你能睡一下午。”
宋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董武道,“我去李婆婆家里和她说说让她给我们照看家里的事情,过会儿还得去打两条大鱼,明天就正好去舅舅家里给他家带去。”
宋篱应了,看董武做事去了,自己便进厨房里去做事。
过了一会儿,春英打着伞到他家来了,两人说些话,时间也过得很快。
晚饭李婆婆和春英也在他家吃,因为下雨,晚饭吃得很早,晚饭后,董武便收拾起东西来,收拾了他和宋篱的衣物用只小藤箱装好。
宋篱站在旁边帮忙把衣服递给他,董武问道,“还有什么要带到舅舅家去的不?”
宋篱对于去董武舅舅家到现在都还有点忐忑,看了看董武给他收拾的东西,便道,“书就算了吧,我到他家去了不看书。”
宋篱作为私生子出生,从小到大很多时候都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他其实很想让别人都喜欢他,所以想事情时总是会想让别人高兴点。从李婆婆看到他看书就皱眉可看出,老一点的妇人都见不得他看书,所以他觉得董武舅母定然也不喜欢他看书,那么,便不用把书带去了。
想到董武对他的好,对他的照顾,他想他有必要讨好董武的舅母,这样可以让董武不至于太为难,他总归得为董武的处境好好想些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