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白饭饭
她越想越好笑,道:“什么叫照着他那样的找干脆就把你撮合给他好了”
“啊又做妾啊”安南儿把头从被窝里钻了出来,非常有原则地道,“我这辈子都不再给人做妾了。”
“做妻不行啊谁说做妾了”,胡霁色踢了她一脚,“瞧你那点出息。”
安南儿憨笑了一声,道:“嗨,他以后要做亲王的。我哪配啊…… ”
第五百零四章 当初不教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隔天一早,胡丰年就赶了马车出门,临走之前交代胡霁色:“让你娘给你老姑做顿好的。”
胡霁色就明白了,让兰氏刚做好的卤肉拌了一小碗面,再配了好几个肉菜,甚至大早上地给她炸了些肉丸子。
分量都不多,但花样很多,看着很有胃口。
然后把胡宝珠从柴房请了出来,让她先去把早饭吃了。
胡宝珠只当这家人是良心发现了,冷哼了一声,颇为高傲的样子。
她是真饿,这几天在柴房里,胡丰年只让人供粗茶淡饭给她,她又时常发脾气乱摔乱打的,根本就吃不饱。
胡丰年不在,她倒是放松了很多,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半饱,才开始说话。
“你回头啊,去城里给我递个信儿。要休妻也得当我的面好好说清楚。”她一边啃鸡腿,一边嘱咐胡霁色道。
胡霁色抬了抬眼皮,道:“那我哪叫得动再说了,人家都打定主意要休你了,何必去自讨这个没趣。”
“你知道个屁!”胡宝珠一拍桌子,道,“成亲之前我就跟了他,是为他弄坏的身子,他若是敢休了我,这辈子就不得好死,死了也下十八层地狱,来世也做猪做狗!”
胡霁色头疼地道:“好好好,你别在这儿当面锣对面鼓的,多吃点吧。”
“哼”,胡宝珠一边啃这鸡腿,一边道,“要我说,你家也忒不够意思。都是姓胡的,我在城里那过的是什么日子徐大柱挣那点钱还不够喝风。去年过年,瞧瞧你们,腌菜也好意思往我们家送!”
胡霁色道:“不是给你们送了不少肉吗”
“够吃几顿啊”胡宝珠道,“你们自个儿可是顿顿不缺的。”
胡霁色被她说得都笑了。
您是我爹啊,还是我妈啊,还是我生的啊
都姓胡怎么了,都姓胡,我就得养你了
不过她没跟胡宝珠计较。
趁着胡丰年还没回来,就让她先痛快痛快吧。
胡霁色从来都不会对她这个做姑姑的有半点尊重,要打要骂都能上。
但她这一反常态的老实,倒让胡宝珠愈发地得意了起来。
边吃边骂,倒让她胃口都好了不少,也多吃了不少。
等她吃完了,胡霁色就道:“回家瞧瞧去吧”
胡宝珠就又骂道:“有你们这样的吗把我从城里掳了回来,连家都不让我回!说出去,谁不说你们一家子都是禽兽!”
“是你大哥干的,可怪不得我们”,胡霁色无奈地道,“都是姓胡的,我们是禽兽你是啥。”
她还要再说什么,胡霁色推了她一下,道:“别耽误时间了,赶紧回去吧。”
胡宝珠道:“我现在出来了,我还怕你们你等着,我这就回去找了你爷来,等你爹回来了,正好一起出了气!”
说着,她这才得意洋洋地走了。
这一波操作,她自己是没明白,安南儿是看懂了。
等她走了,安南儿就哆哆嗦嗦地走过来了,问:“霁色啊,这咋看着像是断头饭啊”
胡霁色看了她一眼,道:“给吃顿好的就是断头饭了那你天天在我家吃香的喝辣的,咋只见你脑袋底下脖子上还多长了一圈肉呢”
虽然她是开玩笑的口吻,但安南儿还是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看这货是要倒霉了。”启银小说
她说对了。
胡宝珠回了娘家去,找自己的爹哭了一通,然后又是埋怨又是哭诉。
父女俩正商量着要怎么报复胡丰年,然后胡丰年就带了人回来了。
胡丰年是先去村长家,和村长商量过了。
然后村长家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全都来了,连同早就说好的左邻右舍。
刚过了午时,村长家的三个儿媳妇就上了门,直接把胡宝珠从家里拖了出来。
这些事,村长家,左邻右舍,甚至连于妈都是知道的。
可竟只有老头子啥也不知道,在于妈把早就收拾好的胡宝珠的行李拿出来的时候,他又惊又怒,直接给了于妈一个大嘴巴子。
“你,连你都跟他们算计好了!”
小张氏和两个妯娌已经利索地把胡宝珠给捆了就要抬上马车。
旁边还站着两个比丘尼,一直拿着手串念着“阿弥陀佛”,这是慧慈庵来的。
看来胡丰年是铁了心要把她送到庵堂里去了。
“爹!爹救我!我不去做尼姑!我不去做尼姑啊!”
老胡头冲到胡丰年跟前儿,抬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胡丰年也不躲,就生受着。
“老大,你这是要我死!这两个都是幺儿幺女,你把老四弄去坐牢了,现在又把宝珠送去做姑子!你还要不要我活了,你还要不要我活了啊!”
一边说他就一边疯狂地打自己的大儿子。
老村长和其他邻居连忙走过来拉住他。
“老哥哥,这也是为了宝珠好,她这样的,要是一直不改,这辈子也就没活路了。”村长劝道。
老胡头是发了狂,疯起来谁都打:“你说的好听,你咋不把你自己的娃娃送寺庙里去,送庵堂里去”
老村长心想我家几个娃娃都是正派人,何至于此
不过他也理解老胡头的心情,只拉着他道:“丰年这也是为了宝珠好,你做老的,也得为孩子长远想想。”
胡汉民就劝道:“是啊,叔。再说,家里还有霁色丫头没嫁呢,宝珠这么胡闹,连着家里的姑娘名声都不好了…… ”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老胡头就更要发狂了。
胡宝珠抵死不肯上马车,一直哭着喊着要她爹救命。
老胡头瞪着胡丰年,目眦欲裂:“你是为了你自己的闺女,要我的闺女死啊!好,好!你咋不先杀了我老头子哪!你来先杀了我老头子啊!”
不管他怎么说,胡丰年都不为所动。
最终胡宝珠还是被摁进车里去了,胡丰年亲自驾车,眨眼的功夫就去了老远。
老胡头终于挣开旁边两人,追着那马车就跑,跑得鞋都掉了一只也没停下来。
“珠啊!我的宝珠啊!”
众人追上去的时候,就看见他已经跌坐在地上,悲痛欲绝地大哭了起来。
第五百零五章 这事儿交代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胡丰年跟着马车去了慧慈庵。
村长家的三个儿子,还有村里的好多人,都在村口劝那伤心欲绝的老胡头。
眼看着实在是没人了,老村长只能把胡霁色给叫了回去。
“你家的事儿你爹也没说清楚,只说你老姑闯了祸叫人休了,要送庵堂里去。我也没多问,是顶着天雷帮着你们。丫头,你可得给你四爷爷一个交代。”
其实胡宝珠这次在城里,大概出了什么事,他们都知道点细枝末节的,只是底细不甚清楚。
今天胡丰年过来找他们帮忙,他们真是凭着对胡丰年的信任出的手。
可当着人家亲爹的面,把人家姑娘捉庵堂里去可不是什么小事。
他作为村长,一个不好,不但要遭人怨恨,还要被村里人戳断脊梁骨。
胡霁色道:“四爷爷,这事儿我和四奶奶说吧。”
他老两口都在,此时就诧异地互相对视了一眼。
最终老村长站了起来,道:“行。”
等他出去了,村长夫人就对胡霁色道:“丫头啊,你到四奶奶身边来坐下。”
胡霁色就过去了。
村长夫人道:“别怪你四爷爷急,非逼着你一个丫头说那些腌臢事儿,实在是这事儿不能马虎。”
胡霁色道:“我自是知道的。”
她就把胡宝珠出轨,然后奸夫上门,差点让徐大柱丢了饭碗,还要去蹲大牢的事儿都说了。
“我不知道那天我老姑父是真要杀她,还是吓唬吓唬她。但我爹觉得她这样下去不行。要她改,她也不能。回头别真叫人给杀了。”
所以送到庵堂里去修修心,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村长夫人深吸了一口气,道:“你们说的我都明白。可就一样,她肚子里不是还有娃娃啊”
胡霁色的脸色不大好看,小声道:“我爹说,我老姑父进城之后就没碰过她。”
村长夫人:“……”
或许应该说成亲之后就没碰过吧,谁知道呢。
“可我老姑说,是那天我老姑父吃醉了,不记得了。”
村长夫人的脸都青了,道:“说这鬼话,谁信啊!”
“我爹原是想要狠狠心把孩子给打下来,但想着孩子终究是无辜的,还是没下得去手。这孩子要是生下来,徐家怎么做人好在我老姑父是想通了,肯休妻了。”
话说到这份上,村长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都是胡家村的人,是什么样,村长夫人能不知道
当初胡宝珠在村里的时候,就因为行为不检点,叫那徐大柱打得死去活来的。
没想到这么打,进城之后还不老实。
这次把刀是架上脖子了,说是吓唬吓唬她,可谁知道呢
若是不分开过,这肚子里还有个娃娃,更受不得那莽汉子拳打脚踢的。
回头人别真死在城里。
村长夫人叹道:“我都晓得了。”
胡霁色也跟着叹气。
村长夫人道:“回头跟你四爷爷商量商量这事儿怎么弄,你先回吧。”
“诶”,胡霁色站了起来,道,“我爷那,还得请您和四爷爷想想办法。”清风文学
这也是天字号第一件的头疼的事儿。
不管怎么说,生父尚在,做大哥做出这种事,总是要被人数落的。
更别提老胡头向来是个坑,他绝不会谅解大儿子,只会不停地在后头给大儿子使绊子。
村长夫人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头绪,有些忧愁地挥挥手,让她先回去了。
……
那天之后,果不其然,老胡头就天天站在胡霁色家门口各种破口大骂。
胡丰年是无所谓,反正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把胡宝珠接回来的。
全家人都默认了不搭理他,随他又吵又闹的。
老头子精力不济,加上天越来越冷,吵了一阵子又没动静了。
就是他之前嫌得要死恨不得把她大卸八块的于婆婆,最终还是得靠着人家伺候过日子。
冲这事儿,胡丰年交代胡霁色:“把于婆婆的月钱涨个一倍,今年过年的,封个大点的包。”
“知道了,爹。”胡霁色笑道。
如今胡家身价不菲,属于乡村藏富人家。
每年作坊的进项,加上城里铺子的进项,每年都有个四五千两的。
他们家不买地,专门在城里买铺面,就是为了不露富。
毕竟土地就在村里,大家都知道。但铺面在城里,一般人只知做生意的是谁,也不知铺主人是谁。
家里有了钱,他们的日子倒还是像从前那样过,一年到头吃好喝好,自家人也花不了几两银子做日常开销。
只不过家里上上下下,心头多少都比较宽松。
比如胡丰年,自己身上平时一文钱都没多,但说给于婆婆涨钱的事儿,他也不含糊。
这天是他在考校胡霁色和小茂林的功课,考完了以后说起的于婆婆的事儿。
胡霁色坐了下来,笑道:“爹,我听陆大人说,城里年后要开放医考。”
“嗯”胡丰年抬头看了她一眼,“怎么呢”
朝廷突然颁了法令下来,为了民生,以扬州城为试点,开放医考和医学。
浔阳城虽够不上开放医考点的资格,但据说很快会通行下来办医学院。
医学就是小的是像茂林那么大的孩子,就可以像其他学子一样入学了。
年后开放的医考,是大夏要取的第一批医学先生,据说按童生和秀才的功名算,考上之后也有专门的官府文帖和编制,也可免赋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