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白饭饭

    “好,好!你这么得意,我看你能考个什么!”

    “别连童生都考不上,回头成了整个浔阳城的笑话!”

    胡丰年抬头看了他们一眼,眼神有些轻蔑,但再不多说什么了。

    很显然,说他什么都可以,但攻击他闺女是不行的。

    一顿早饭吃完,回屋休整了一下,就各自往考场出发了。

    这种医考,用的是科举乡试的场地。

    大约也是因为朝廷匆匆颁布了昭令,还没来得及准备的缘故。

    胡丰年和胡霁色因为类目不同,进了大门之后就要分开了。

    看着这敞亮的院子,感受着这浓厚的人文气息。

    胡丰年拍了拍她的肩膀:“不用有压力,好好考就行。”

    这跟他当时说的,希望她一直往上考,最好考个女状元回去的样子,真是大相庭径。

    胡霁色笑道:“嗯!您也是!”

    然后父女俩各自分开,找到地方走了程序,进入考场。

    胡霁色由接引的妇人往里走了很久,越走越觉得不对劲。

    终于,她忍不住开口,小声道:“请问,为什么没有看到其他考生”

    那妇人笑道:“哪里来的其他考生今年女医目,就你一个人参考啊。”

    胡霁色:“”

    那妇人的模样显得很兴奋,道:“只要你答得不是太差,今年保管能中!到时候你就是大夏第一个医考女童生,还这么年轻,朝廷肯定都会觉得很光彩啊!”




第五百一十章 很有把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扬州是科举乡试点,每隔三年就会有数以千计的学子过来参加考试。

    这试院也已经有百年历史,占地也广。

    虽然医考和科举不一样,分的类目比较多,所以把场地分割成了很多块。

    但女医目这边,还是有十几个隔间,彼此隔绝,面朝正前而开,里头一张矮桌,考生席地而坐,面对主考官答题。

    接引的妇人笑道:“小姑娘,你选一个你喜欢的位置,随便坐吧。”

    胡霁色:“……”

    一般来讲,考生肯定会选择离主考官远一点的位置考试。就为不为考试,也为心理压力能小一点。

    但,如果全场就她一个考生,那选择坐哪儿不都一样。

    胡霁色指了一下正中间的那个小格子,道:“就那儿吧。”

    妇人领了她过去,笑道:“主考女医目的是本地的医官王大人,他是个很和善的人。不过你放心,因为男女有别,我到时候也会在这里盯着。”

    其实古代除了太医院,地方也有医官。

    不过和太医院服务于天家不同,地方医官一般是省府一级以上的地方的公医馆的官员。

    他们享受的是朝廷正式官员的编制,主管的是地方收采药物,指导防疫,和验查医馆证书一类的事物。

    只不过府级的公医馆能辖制的范围始终有限,再加上从很早开始就已经名大于实。

    公医馆也曾出过很多名医,但成就多在著书上,而非对地方的贡献。

    比如上次浔阳虫疫,等府城公医馆的人过来的时候,虫疫都快过去了。

    不是他们不负责,实在是地方太大,他们人数太少,加上交通配给也很不方便的缘故。

    胡霁色还没入考,那王大人就过来了。

    接引的妇人回头看了看,就笑了,道:“王大人这么来得这么早”

    “横竖不过一个学生。”

    那王大人是个已经头发花白的老人,人看着却很精神,慈眉善目的,颇有大学者的风范。

    胡霁色连忙去问好请安。

    王大人神秘兮兮地道:“你水平如何”

    胡霁色:“……尚可。”

    王大人听了不大满意,道:“家中家学几代”

    胡霁色讪笑,道:“一代。”

    王大人还不死心,道:“那,有没有厉害的老师”

    胡霁色道:“我父亲就是我的老师,这次也来参考了。”

    既然要参考,那大约也就不是什么已经成名的名医了。

    王大人看着十分失望,但还是鼓励她,道:“朝廷很重视这次女医目,你若是争气,就能成为大夏第一个女童生。若是文题没有读过,也没有关系,你学的是妇科,不必点题,谈谈你对妇科的看法也可以。只要你写的好,可以栽培,就能让你过的。”

    胡霁色:“……”

    那接引的妇人就笑道:“也是你运气好。因为朝廷重视,这回我们放的很宽松,不取个女童生出来,不好跟朝廷交代。”

    胡霁色左右看了看空荡荡的考试点,心想,确实,你们也没有别的选择……

    王大人恐她太得意,连忙又道:“但你也要好好写,因为朝廷重视,这次入选的童生的卷子,到时候都要送御前的。”

    胡霁色憋着笑,心想这老头还挺萌。

    她笑道 :“是,学生一定全力以赴。”

    王大人挥挥手,让她入考。

    胡霁色拿到了考卷,看了题目就笑了。

    读前朝妇科大著《金匮要略》中,“妇人妊娠”、“妇人产后”和“妇人杂病”三篇所得。小小书屋

    其他书不敢说,这《金匮要略》是大著《伤寒杂病论》的分支,这本书她是真的翻烂了。

    当下她化开笔就开始答题。

    陪监的妇人放完卷子,走了回去。

    她对王大人道:“别的我也看不懂,字儿是写的挺好的。”

    听这话,王大人的心就放下了一半。

    “起码不是个野孩子。”

    这次的考题就是写读后感,对于写惯了论文的胡霁色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她思路清晰,对文题也了解,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就已经答完。

    然后就是晾墨,交卷,走人。

    妇人过来收了卷,王大人竟迫不及待地当场就阅了起来。

    见他这样,那妇人连忙道:“这可不合规矩。”

    王大人转了个身继续读,神色很是激动,道:“何必担心点不上童生这姑娘未来可期,点个秀才也是轻而易举的。”

    那妇人听了也很高兴,道:“您的意思是,御前能交差了”

    “岂止是能交差,咱们这事儿办得漂亮,扬州公医馆都面上有光啊。”

    ……

    考完了以后,胡霁色在门口等了一会儿,等到胡丰年那边放了考。

    和女医目那边大不相同,一等放考,这边就瞬间人山人海。

    胡霁色等了挺久,才看到蒋南山和裴吉元硬挤着胡丰年一块儿出来了。

    “爹!爹!我在这儿!”

    胡霁色连忙一边跳一边招手。

    当时人很多,也很吵,但胡丰年还是第一时间听到了自家姑娘的声音,快步走了过来。

    他的样子看起来颇为轻松,近前来先问胡霁色,道:“考的哪一篇”

    胡霁色笑道:“《金匮要术》。”

    胡丰年立刻就笑了,道:“那很稳。”

    “大方脉呢”胡霁色道。

    “考的《千金方》。”

    胡霁色大笑:“那爹也很稳。”

    说实话,这种理论统考,在现在没有统一医学院教学的情况下,是有点难。

    但对于胡家父女来说,又实在太容易了。

    蒋南山和裴吉元的精神都不大好。

    “我们小方脉考的是《东垣十书》的《小方脉科》,我们俩都看得不多。”

    胡丰年难得和颜悦色,道:“此次医考,只取百人,本就不是这么好进的。若是不成,我们来年再考就是。”

    他们这边差不多是几十比一的录取率。

    胡霁色也么好意思讲,女医目就她一个人参考……

    蒋南山道:“我们便罢了,以胡兄的能力,怎么可能考不过下月就能放榜,到时候我们若是去叨扰给仁兄贺喜,仁兄不要嫌我们不请自来就好。”

    裴吉元连忙道:“是啊,我也是要去的。”

    胡丰年笑了笑,道:“我也未必能考中。若是不嫌弃,你们上门来,我请你们喝酒。”

    其实听他这么说,胡霁色就知道他很有把握了。

    查错查得眼睛都要瞎了……趁这个机会求一波月票呀!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直很护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四月二十八,医考放榜,报喜的官吏果然吹吹打打来了胡家村。

    从那天早上开始,胡霁色就在兴奋地搓手手。

    安南儿今天没去作坊,她和兰氏学刺绣,手里正给胡霁色绣新衣服的袖子。

    此时见胡霁色一直在走来走去,就道:“你安心啦,谁考不上你都不会考不上的。”

    毕竟参考的只有她一个啊。

    胡霁色还是很兴奋,道:“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想到这事儿,就是坐不住。”

    这时候,小茂林冲了进来,一脸红光地大喊:“姐!报喜的人来了!”

    胡霁色立刻就“嗷”地叫了一声,然后就像个窜天猴一样冲了出去。

    边跑她还边道:“茂林,快去喊爹!”

    “诶,好嘞!”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全村都知道。

    老村长一大早就已经过来了,还有村里一些熟识的人,都围在了胡家,和胡丰年一块儿,一边喝茶一边等。

    老胡头和李氏也在,毕竟家里这么大的事,他们也是要跟过来看看的。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冲到了门口,就看见那报喜的官吏骑着系着红绸的高头大马,身后还带着一群吹打的人。

    那人先下了马,满脸笑容,手里拿着一个大绸文书,道:“恭喜恭喜,贵府小姐胡霁色,医考童生试拔了头筹,特来报喜,送官府名帖一份,朝廷特赏,从此胡家徭役全免,官粮全免!”

    一群人顿时喜不自禁。

    村长夫人连连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霁色能考上!”

    村长也道:“不但考上了,而且拔了头筹!霁色,你真给我们村子争脸!”

    胡霁色也很高兴,但看着这报喜的官吏手中的文书只有一份,心下又咯噔了一下。

    那官吏笑道:“胡小姐,接喜吧!”

    胡霁色忍不住回头看了胡丰年一眼,却进他似乎也略有些吃惊。

    她走上前,从官吏手中接过文书。

    然后她道:“还有吗”

    官吏有些疑惑:“还有”

    胡霁色道:“我们家还有别的……”

    官吏道:“没有了,您家就您一人考中。小姐,您可是整个大夏第一位女童生,就这份荣耀,比家里出了秀才都大。”

    胡霁色还想说什么,胡丰年已经走了过去,从袖笼里摸出赏银子,笑道:“几位辛苦,一点茶水钱,小小的意思。几位请进来坐坐,歇歇脚。”

    这是必须走的一个程序。

    众人连忙又热热闹闹地围着胡霁色进了门,一串的恭喜吉利话。

    胡霁色有心回头看看胡丰年,但无奈被人簇拥着,也没法子,只能先把这个场子应付过去。

    作为父亲,胡丰年自然也要去张罗的。

    只是这个时候,兰氏抱着小麦穗过来了,眼巴巴地看着他。

    他笑了笑,把娃娃接过去,道:“我没事。不是早给你说过,麦穗大了,你不要老抱着她,免得累着。”

    话是这样说,他眸中到底还是有些落寞。我爱电子书

    兰氏摸了摸他的胳膊。她不大会说话,其实也不大明白此时胡丰年的心思。

    只是,本能地知道他有些失落,便搂着他的胳膊,温柔地望着他,算是安抚。

    胡丰年终是笑了,抱着小闺女拉着妻子就进去招呼了。

    报喜的人在胡家蹭了顿饭,过午便回去了。

    这对于整个村子来说都是大事,可胡霁色始终打不起精神来。

1...267268269270271...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