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在抓政府把柄的问题上,反对党是西班牙政府的天然盟友,一旦爆出了问题,他们肯定会在议会中发难。
纵使英国政府可以暗示财团给日本人贷款,可是他们不替债务安全提供担保,谁会把钱借给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没有偿还能力的日本政府?
没钱的日本政府,想不妥协都难。要是不趁现在手中还有点儿谈条件,拖到后面连谈条件的资本都没有了。
唯一遗憾的是,日西战争就这么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无法做到利益最大化。单纯从投资回报率上来看,维也纳政府这次相当于干了赔本买卖。
不过为了早日走出经济危机,弗朗茨已经顾不上赔本不赔本的问题了。每月一千多万神盾的消耗,用来恢复经济,都能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
毕竟,维也纳政府现在是真的穷了。不光国内的经济需要恢复,还要拿钱去救济几个小弟。
破产归破产,政府总还是要有的。债务问题可以先行搁置,但是各国的社会秩序不能崩溃。
今时不同于往日,作为欧陆老大,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成为秩序的维护者。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美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卡尔首相:“陛下,鉴于目前的特殊情况,内阁准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前启动亚非欧环线铁路,以基建产业推动国内经济复苏。
考虑到这个项目的投资巨大,内阁计划进行拆分成多个子项目,并且将其中回报率较高的路段拿出来融资建设,以降低成本投入。
剩下施工难度大,看不到投资回报的路段,则由政府自行投资建设。主要经费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国债解决。
现在的情况对我们非常有利,最近这段时间俄、西、比、瑞、撒、卢等十几个欧洲国家,都从我们手中借走了大量的资金。
神盾结算体系在欧洲大陆上已经算是基本确立了,碰巧赶上了经济危机,英国人现在自顾不暇。
只要我们能够先一步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在货币霸权争夺中,神盾就占据了绝对上风。
只要欧洲稳了,从欧洲走向世界那就简单了。无非是买买买的问题,不管各国政府怎么想,资本家们可是非常欢迎神盾的。”
赔钱的战略铁路,注定了只能由政府买单。没有办法,坑人的套路只能用一次。早在三十多年前的国内铁路大建中,资本家们就被忽悠了一次,现在大家都变聪明了。
甭管你故事讲得再好听,看不见投资回报率,就没有人理会。
“亚非欧环线铁路”听起来霸气,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将原有的铁路串联起来,补上中途的缺线部分。
指望这条“赚钱”,或许让神圣罗马帝国的人口翻上四五倍,能够看到那么一丢丢希望。
这也仅仅只是指名义上的“赚钱”,既运营收入大于运营成本,想要收回投资成本并且获得可观的回报率,估摸着人口要翻上七八倍才行。
未来能不能实现不知道,反正弗朗茨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看到了。赔钱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赔得有价值。
理论上来说,只要神罗海军能够掌握地中海,这条看似战略意义十足的铁路,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毕竟,海路运输更加便宜,经过铁路饶一个大圈子,商船都跑好几个来回了。
从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神罗海军在地中海的霸权已经完全确立,纵使是英国人也无法撼动。
如果英国人真有勇气将皇家海军主力派入地中海,弗朗茨做梦会笑。洗澡盆可不是开玩笑的,又没有人规定海战只能由海军打。
作为世界第一空军大国,弗朗茨可以霸气的宣布,沿海地区是各国军舰的禁区。
无论是从亚非欧大陆圈起飞,还是从意大利半岛起飞,神罗空军都可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命中率低没有关系,只要数量上去了,总是会有收获的。实在是不行,日本人的“神风”大队也不错。
除了天上的飞机,还有水下的潜艇。原本神罗在潜艇技术的研发上并不怎么样,不过随着反法战争的结束这一情况就得到了改善。
在继承了法国人潜艇技术的基础上,神罗海军也有了自己的潜艇编队。唯一遗憾的是技术没能突破,只能玩儿近海作战。
有这么多的优势在,维也纳政府对“亚非欧环线铁路”的需求自然就不高了。要不是碰巧赶上了经济危机,估计这条铁路连立项都不可能。
现实没有如果,既然碰巧赶上了,那么环线铁路就要诞生了。浪费,或许是的。不过和铁路线启动,带来的积极意义相比,那就不值得一提了。
毕竟,恢复经济才是维也纳政府眼下的当务之急。能够早一天走出经济危机,神盾在货币霸权的斗争中,就能够多占一分优势。





神圣罗马帝国 第十六章、忍痛割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政策刺激经济的手段虽然有些粗暴,但胜在简单有效。维也纳政府刚刚公布了“环线铁路”计划,市场就做出了反应。
1894年4月26日,维也纳股市开盘,基建板块就以高开7个点领涨大盘,中间一度突破20个点,最终以板块涨幅11.6%收盘。
跟铁路建设相关的钢铁、水泥、工程机械设备、银行等板块也纷纷跟着向上反弹。
受此影响,维也纳股市大盘向上反弹3.62%,创下了自股灾爆发以来的最大反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股灾爆发以来,维也纳股市大盘就一路走低,最惨的时候较巅峰时期整体跌幅高达74.3%,即便是发生了反弹,大盘指数也只有巅峰时期的百分之三十。
大盘都跌得这么惨,市场的信心崩溃到了什么地步,可想而知。没有办法,自由发展的股市就是这么任性。
相对而言,基建钢铁板块还算好的。作为成熟型产业,市场的天花板摆在大家眼前,本身的估值就不高,又有战后重建的大项目支撑着,自然跌不到哪里去。
经过了这一波反弹,基本上恢复到了巅峰时期四分之三的市值,勉强算是走出了危机。
股灾的重灾区实际上还是新兴的科技产业,没有业绩做支撑,仅仅一个“好故事”支撑起来市值,泡沫一旦被戳破那就跌得连他妈都不认识。
幸好套上马甲,要不然弗朗茨现在都不敢出去见人了。科技进步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
为了加快帝国的科技发展,弗朗茨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让企业上市融资。科学研究本来就需要运气,所以往往一个项目都会有多个研究小组。
逮着一只羊薅羊毛,光效率太过低下,明显满足不了需求。不过这难不倒弗朗茨,反正这年头又没互联网,一个故事多讲几次也没关系。
从维也纳到伦敦,欧洲但凡是大点儿的金融市场,都有皇室财团的科技公司上市。要不是海外市场不成熟,估计五大洲都是牧场。
虽然羊毛薅得有些厉害,但是对比同行来说,弗朗茨绝对是良心企业家。
不同于后世的高科技赢家通吃,现在才刚刚起步,随便在一个赛道上通关,都可以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唯一遗憾的成功率低了那么一丢丢。最近三十年来,皇室财团投资上市的科技公司不下两千家,其中四分之一的企业已经破产倒闭,还有百分之七十的企业在艰苦奋斗,只有最后不到百分之五的企业过得很滋润。
看数据就知道,这些高科技项目有多坑。没办法,谁让弗朗茨前世是学渣呢?
很多时候项目上马,都是皇帝脑袋里灵机一动。具体技术肯定是没有的,大多数时候连理念都没有,有的只是功能需求。
比如说:可以冷藏的食物冰箱,能够制冷、制热的空调,能够播放视频的电视机,还有说不清楚搞不明白的计算机……
一系列的“高科技”项目,也不管超前了多少年,弗朗茨只管提出需求,然后由科学家进行评估。找不到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那就包装起来上市融资。
反正故事都是好故事,冷藏食物的机器每个家庭都需要,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机器同样是市场潜力巨大。
至于能不能搞出来,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
抱歉,这是神圣的科学研究。只要理论上可以实现,讲出来的故事能够令投资者们相信,那就足够了。
最终的结果非常明显,越是超前的项目死得越惨。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够脱颖而出。并且这些企业,还有很大一部分跑偏了,靠无意中搞出来的副产品实现了盈利。
比如说:冰箱没搞出来,反倒是冰库技术突破了;电视机没有造出来,电影放映机先问世了;空调的影子没见到,风扇技术却得到了提高……
幸运儿始终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企业是主业技术上没有突破,副业也没有搞起来,只能靠不断融资度日。
股灾爆发前还好,有成功的例子刺激着,投资者们对高科技企业还是相对宽容的。包括很多资本财团,都忽悠进去跳坑。
毕竟,皇室财团搞出来的高科技企业,的的确确都是在搞科研。财务账目也是整得明明白白,除了不赚钱之外,那就是妥妥的良心企业。
股灾爆发后,一下子就原形毕露了。大家猛然间,才发现自己投资的公司是什么货色。
巨额的资金投入了进去,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都没有盈利,或者是仅仅只保持着微利的企业,不是垃圾是什么?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还有一系列的专列技术在,没准哪天就用上了。偏偏这些企业的估值还贼高,上百倍的市盈率,除了泡沫还是泡沫。
事实上,这个不亏损都是皇室财团有意操纵的结果。利用别的马甲,让这些企业能够在副业上能够有所收入。
实在是窟窿太大,没有办法平账了,或者是研发团队能力确实垃圾的,才会被放弃任其破产。
这个月一款专利,过几个月又一项技术突破。利好的消息层出不穷,不断的刺激着市场信心。企业的融资越来越多,市值也在不断的膨胀。
如果不是股灾爆发,这场接鼓传花的游戏还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有一天技术突破,然后又是另一个故事。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现在泡沫破灭了,这种没有业绩支撑的企业,自然跌得一塌糊涂。
“腰斩”再“腰斩”,那只是属于百分之五成功者的待遇。科技板块整体跌幅,那都是百分之八十往上,某些个股跌幅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如果以市值计算身家,股灾爆发后,弗朗茨的纸面财富至少蒸发了八十亿神盾,比世界各国一年财政收入加起来的总和都要多。
自己吹出来的泡沫,自然要自己吞下苦果了。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从欧陆战争爆发开始,这些企业的大股东就开始进行了减持。
大股东还是大股东,减持的股份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就是这一小部分,现在就可以买下整座公司。
获利颇丰的弗朗茨,眼下却高兴不起来。从前是在薅羊毛,拿别人的钱搞科研,烧起来自然不心疼了。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市场上无法融资,这些牛逼哄哄的高科技企业纷纷濒临破产,眼瞅着就要砸在自己手中了。
摆在弗朗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出资救下这些企业;要么壮士断腕,甩掉这些吞金兽。
毫无疑问,这两条路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出资”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那绝对是眼泪。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家两家,而是上千家企业都要钱,绕是弗朗茨身家厚实也经不起这么败家。
“壮士断腕”短期内确实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前面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并且,有了这次教训,未来再想要编故事薅羊毛,都没有这么容易了。
没有办法,股灾来得太快,作为大股东根本就跑不出来。更悲剧的是在这场股灾中,弗朗茨因为良心未泯,在做空的时候,漏掉了自家的产业。
一时失足,造就了千古恨。错过了很多个亿的弗朗茨,眼下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一个穷鬼。
犹豫再三过后,弗朗茨无奈的说道:“宫相,找人仔细筛选一遍,将亏损严重且没有出成果的企业全部进行破产重组。
剩下的企业,也要压缩开销,削减科研经费,尽可能的发展赚钱副业。
皇室财团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暗中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帮助。原则上优先救助我们在国内的企业,海外的企业该舍弃就舍弃。
另外派人从二级市场上,陆续收购国内优质企业的股票。距离谷底已经不远了,再往后就该反弹了。”
挤掉了泡沫的股市,就是一地鸡毛。对比股灾爆发前,动则几十倍、上百倍的估值,现在这种几倍的估值,看起来明显要顺眼得多。
壮士断腕,砍掉了一部分亏空严重的企业,弗朗茨的心正在滴血,急需抄底一部分优质资产进行补充。
宫相米拉贝隆劝说道:“陛下,现在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尾声,大规模破产清算,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
不如让这些企业转型,必要的时候财团可以帮他们制造业绩拉升股价,找机会丢给后面的接盘侠。”
事实上,这也是财团喜欢玩儿金融的原因。自己搞实业收益慢不说,关键遇到经济危机就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玩儿金融就轻松得多了。“经济危机”不光有“危”,同样也有“机”。
对普通民众和企业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危机,但是对金融财团来说却是一次大机遇。
危机爆发时,可以玩儿做空;危机爆发后,可以抄底;危机结束过后,又可以转身将抄底来的企业卖掉,等下一轮危机继续玩儿。
资本主义世界,每隔十来年的一次经济危机,既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也是幕后的这些家伙见果实熟了,想要进行收割。
要不然,经济危机这么大的事情,在爆发前的迹象那么明显,大家又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呢?
弗朗茨摇了摇头:“我想你理解错了,这次经济危机可没有这么容易结束。眼下虽然快要临近谷底,但是距离结束仍然是遥遥无期。
最乐观的估计,帝国也要在明年才能摆脱大萧条。至于其他国家,那就要根据各自情况来看了。初步估计,要完全摆脱危机,至少需要两年以上。
距离市场恢复信心,找到新的接盘侠,所需要的时间还会更长。不关闭这些亏损严重的企业,死撑下去我们的损失还会更大。”
和以往不一样,这一次的经济危机是被人为延后了。按照资本主义世界的正常经济发展脉络,早在三年前就出现了经济危机的征兆,只不过最初的地点在法兰西。
如果不是欧陆战争爆发,最先爆炸的就是法国人。或许是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法国人才会选择在泡沫破灭前发动战争。
战争在转移危机的同时,也酝酿出了新的危机。如果欧陆战争刚结束,就任由危机爆发,那么持续个一年半载没准就度过去了。
很遗憾,为了各自的利益,英奥两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延缓了危机爆发时间,牛市被人为延长了一年多,大盘再一次翻了倍,泡沫被吹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
泡沫越大破灭后带来的破坏就越大,维也纳股市直接蒸发了四分之三,其他金融市场也是大同小异,带来的杀伤力远不是之前几次经济危机所能比的。
听到这个噩耗,米拉贝隆脸色大变。持续两年以上的大萧条,破坏力简直就是堪比1848的大革命。
如果神圣罗马帝国不能够率先走出来,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没准欧洲大陆又要重现1848年的大革命。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欧洲世界比1848年,更加具备爆发革命的基础。
波及各国的失业浪潮,恶化的经济形势,复杂的国际矛盾,欧洲各国之间的仇恨,都是革命思想的温床。
不甘心失败的法国人,深陷菲律宾战争泥潭的西班牙,君主派和共和派快要打出狗脑子的葡萄牙,刚刚独立局势尚未稳定的意大利各邦国,都具备爆发革命的基础。
作为新老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看似威风八面,实际上也到了十字路口。一旦欧洲大陆爆发革命浪潮,维也纳政府的麻烦就大得去了。
尤其是还有一个在暗中虎视眈眈,想要搞事情的不列颠;以及看似收敛了锋芒,却又野心勃勃的沙皇政府。
在这种背景下,皇室财团要是不快点儿忍痛割肉,没准连割肉的机会都没有了。
……




神圣罗马帝国 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骚运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不光是弗朗茨不敢浪,英国政府同样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瞎折腾。
向欧洲大陆输出革命看似能够打击神圣罗马帝国初生的霸权,问题在于革命思想是会传染的。
欧洲的经济恶化,不列颠的经济情况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没到一颗火星就全面爆炸的地步,但是点一把火绝对能够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帝国,不列颠同样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泡沫帝国。泡沫破灭带来的损失,自然也是最大的。
在这个金融高度发达的国度,有超过六分之一的英国民众,从事过股票、债权、期货投资。在伦敦,谈起股票扫大街的大妈都能给你掰扯半天。
如果只是普通投资也就罢了,只要企业没有问题,大不了等下一次牛市解套,反正伦敦的牛市多,每隔几年都会来一次。
玩儿杠杆的就不一样了,很多倒霉蛋都是一波流爆仓。在股灾中,从百万富翁到百万负翁,有时候仅仅只需要几分钟。
人为延后的牛市破灭,比以往任何一次带来的损失都要惨重。据不完全统计,股灾爆发后的三个月内,伦敦的自杀人数就超过2万,数十万家庭因为股灾濒临破产。
直接财富蒸发只是小问题,更严重的是企业融资变得困难了起来。现金流不足的企业,不是在破产的边缘苦苦挣扎,就是已经破产。
为了度过危机,企业纷纷裁员、减薪,以压缩企业运营成本。受此影响,不列颠的失业率也是水涨船高。
看看每天走到大街上游行示威的人群就知道,民众对现在的经济环境是相当的不满意。
如何恢复经济,已经成为了摆在英国政府面前的最大难题。在这种危机时刻,罗伯特·塞西尔首相自然没有心思玩儿火。
……
罗伯特·塞西尔首相疑惑的问:“维也纳想要和我们一起调停日西战争,难道他们准备放弃西班牙了?”
不是他大惊小怪,实在是神圣罗马帝国没有放弃西班牙的理由。
神圣罗马帝国是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不假,但这仅仅是指经济总量上。如果分摊到经济体量上看相应的比例,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在这方面玩儿实业的肯定比玩儿金融的占便宜,不管纸面上的财富怎么蒸发,固定资产还是原来那些资产。
看维也纳政府的表现就知道,最近一段时间还向欧洲各国发放了数额不菲的贷款,显然还留有余力。
纵使想要向不列颠示好,也有别的选择。根本就犯不着放弃西班牙,毕竟西班牙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威胁直布罗陀海峡。
外交大臣卡梅伦摇了摇头:“恰恰相反,维也纳政府不光没有放弃西班牙,反而要求我们停止对日本人的支持。
按照韦森贝格那个老狐狸的说法,我们都是欧洲国家,不能看着日本猴子踩着西班牙上位。这个理由简直让人无法反驳,差点儿我就信了。”
信不信还是要看利益,从短期来看,日本人赢得菲律宾战役,明显对不列颠更加有利。
略加思索过后,罗伯特·塞西尔缓缓说道:“难怪最近一段时间,西班牙人这么活跃,不断的拜访自由党议员。
如果这些不安分的家伙被西班牙人说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有大麻烦了。财政部尽快平账,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直接向日本政府提供资金了。”
大欧洲主义的情怀没有杀伤力,但是“浪费纳税人的钱”的大帽子,就杀伤力十足了。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中,更是威力无穷。
千万不要把议员想得太聪明,在他们眼中,党同伐异永远都比国家战略重要。
民间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英国民众都不知道日本、菲律宾在哪个疙瘩,和他们谈战略意义,与“对牛弹琴”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换成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抗,估计大家还勉强能够接受。不过政治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含蓄的。
甭管神圣罗马帝国的威胁有多大,也不管两国暗地里的冲突有多激烈,罗伯特·塞西尔都不愿意将冲突明面化。
“明面化”也意味着“摊牌”,除非有必胜的把握,或者是实在是两国矛盾实在是压不住了,否则大家都不会选择“摊牌”。
原因非常简单,“摊牌”很多时候都是伴随着战争同步的。一个上不了岸,一个渡不过海峡,干起来那就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无法明牌,拿日西两国在前面顶缸,普通民众自然无法信服了。稍微引导一下舆论,换个说法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如:政府高层收了日本人的贿赂,才向日本政府提供资金的。
莫说是普通民众,就连罗伯特·塞西尔如果不在位,自己都要信了。没别的原因,这本来就很不列颠。
1...426427428429430...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