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在此期间,有任何破坏现场、掩盖案情、放任凶手逃离等一系列可能阻碍案情行为,公使团都将视为帝国所指使。
这份警告可不是开玩笑的,从英国人那边收到的消息,各国已经有组建联合干涉团的计划。
如果我们接下来的处理,不能令他们满意。他们就要组建联军,进行武力干涉。
神罗海军此刻已经在赶来的路上,皇家海军马上也要出动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糟糕的局面还是出现了。尽管大家早有心里准备,还是没有想到国际干涉会来得如此之快。
尤其军方代表,现在一个个都像是霜打了的茄子,再也不复往日里的激情。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该从心的时候就从心,硬顶那是建立在各国口头威胁的情况下。
神罗海军和皇家海军都出动了,那就不再是嘴炮上的问题。一个操作不好,这两位主是真的有可能打过来。
面对顶尖列强,大家还是知道实力差距的。别的不说,光看海军的实力差距就知道。
无论是英国人的远东舰队,还是神罗的南洋舰队,那都是能够吊打日本海军的存在。
尤其是神罗的南洋舰队,最近还增加了一艘“超级战列舰”服役。光一条船就能够单挑日本海军全部战列舰。
不是敌人太强,主要是日本政府太穷了。只能望着不列颠和神罗玩儿海军技术革命,连掺合的勇气都没有。
莫说是更换超级战列舰了,就连老式战列舰,日本政府都换不起。
至今还是用着日西战争时期,从英国人手中买的旧船;以及欧陆战争后,从法国拍卖回来的军舰。
再先进的军舰,也会有落后的一天。毫无疑问,这些十几二十几年前建造的军舰,现在已经到了濒临淘汰的地步。
面对无畏舰级别的超级战列舰,那就是屠杀与被屠杀的故事,根本就没有与之对抗的底气。
当然,落后归落后,但是也要看和谁比。面对不列颠和神罗两个大流氓,自然是没法比。
可是放在亚洲地区,日本还是妥妥的第一海军强国,尽管现在亚洲就俩个独立国家。
伊藤博文:“英国人现在的立场已经非常明显了,看来俄使馆案也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
接下来我们必须要慎重处理了,要不然眼下这一关,就能够要了帝国的命。
远东帝国就是前车之鉴,帝国可没有他们那么厚的底子,经不起折腾。
凶手追查的怎么样了?公使团给出的时间只有24个小时,我们可不能墨迹了。”
看得出来,此刻的伊藤博文非常疲惫,显然最近没有少操心。
儿玉源太郎苦涩的回答道:“宪兵队已经缉拿了相关涉案人员,只是审理的结果非常不乐观。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二百人一口咬定是自己策划的,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具体如何策划的,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要是将调查权移交给公使团,恐怕会出大事。”
其他人查案子,都怕找不到凶手。到了他这里倒好,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站出来承认。
问题是他要查的是幕后真凶,而不是要找几个替罪羊顶缸。要是随便交几个人出去,就能够解决问题,日本政府也不用愁了。
首相大隈重信当即感叹道:“有此等国民,何愁皇国不兴啊!如若……”
不待大隈重信把话说完 ,明治天皇就一眼瞪了过去。那意思非常明显,不要感叹了,现在需要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民众爱国热情浓厚,愿意为国献身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爱过了头,那也是一个麻烦。
就比如说现在,就被人给利用了,还不能自知。
一个个还在为弄死俄国人而兴奋,殊不知已经将日本带到了悬崖边上。
在狂热思想的驱动下,一个个都主动往自己身上揽罪名,直接断掉了所有的线索。
现在是日本政府自查,还没有什么关系。一旦公使团组建的调查团接管了案情调查,那就截然不同了。
凡是承认过的,那肯定是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会被送上断头台。
把自己玩死了不要紧,关键是这会被公使团认为日本政府拿死士顶缸,继续揪着他们不放。
冷静下来后,大隈重信重新组织语言道:“陛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案情调查权。只要调查权在我们手中,局势就在控制范围之内。
各国公使积极介入,主要还是因为使馆案让他们感到了威胁,需要一个安全保障。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完 全可以予以满足。比如说:增加使馆区的警力,禁止任何游行靠近使馆大街。
其它还需要什么,也可以任由他们提。只要不涉及帝国的核心利益,我们都可以答应。
除了利益让步,和精神安抚之外。外交部给各国公使每人准备一份厚礼,找机会给他们送过去。
只要稳定了各国公使的情绪的,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没有毛病,这年头的驻外公使,一个个权力都大得没边了。
绝大部分国际问题,都是这些公使全权处理得。真正需要向国内汇报后,才能做决定的只是少数。
安抚住了这些人,也就相当于稳定了各国政府。
只要公使团不捣乱,日本政府需要面对的也就一个俄罗斯帝国。尽管双方的实力依旧悬殊,可是日本还是自保无虑。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大隈君,你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欧洲各国将外交使馆看得非常种,俄使馆案已经处理到了各国的底线。
这不是收买几个公使,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帝国这次怕是要损失惨重了。”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九十一章、成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俄使馆案传开后,欧洲舆论立即炸了锅。这玩意儿可比之前的什么教案严重得多,近代以来就没有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团灭”的案例。
一时间喊打喊杀声,那是不绝于耳。“野蛮”、“残暴”、“未开化”等一系列的帽子,再一次被扣在了日本人头上。
有多少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暂时还不得而知,反正想要挑起日俄战争的人着实不少。
舆论的支持很重要,但是过度的支持那就要坏事了。对沙皇政府来说,眼下的舆论支持就不是他们想要的。
出兵惩罚日本人,也就是说起来轻松,真要是具体实施,那就截然不同了。
西伯利亚铁路尚未通车,这个时候匆忙发动战争,简直就是在作死。
不同于原时空,最近几十年沙皇政府可没少吃后勤的亏。再怎么顽固的人,亏吃得多了,也会吸取教训,沙皇政府也不例外。
……
“舆论闹得这么厉害,大家有什么应对之策?”
尼古拉二世强忍着怒气问道。
吃了这么大的亏,不仅不能报复,反而要压制国内的反日、主战舆论,这简直就是让世界重新认识沙皇。
没有办法,眼下真不具备采取军事手段报复日本的条件。为了战略大局,尼古拉二世只能忍一时之气。
首相谢尔盖·维特:“陛下,现在舆论闹得这么厉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民众们被发生在东京的惨案激怒了,现在需要发泄;其二是主战派和国际势力的挑唆。
要平息民众的愤怒简单,只要我们通过外交手段,拿到一个令大家满意的交代就行了。
现在国际社会都是支持我们的,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拒绝的底气,拿到这样的条件应该不难。
真正麻烦的还是主战派和国际势力的挑拨。眼下民间的反日浪潮,那是一浪高过一浪。
国内的主战派我们还可以出面做做工作,虽然麻烦了一点儿,还是可以想办法让他们闭嘴。
国际势力的挑拨,这就很难阻止了。
英国人费尽心思引我们去远东,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和日本人结盟。准备了这么久,现在机会来了,他们没有道理罢手。
除了英国人之外,还有远东帝国、西班牙、北欧联邦等国也需要警惕。尽管各自的动机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希望帝国同日本人开战。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沉住气,先利用外交手段同日本政府周旋,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压制日本人。”
坦率的说,尼古拉二世就不是能沉住气的主。能够忍到现在,原因就一个:政府高层都反战。
就连支持对日开战的军方高层,也不希望立即发动战争。大家都想先苟着,耳根子软的尼古拉二世,自然是从善如流了。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尼古拉二世缓缓说道:“外交部采取行动吧,舆论都已经造起来了,那就不能浪费掉。
现在是欧洲各国对日本人最反感的时候,先趁机搞臭日本人的名声。
尤其是不列颠,更是要重点公关。最好是能够瓦解英日同盟,最次也要让伦敦政府投鼠忌器,不敢明着支持日本政府。
其次是神圣罗马帝国。无论是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向日本施压,还是未来出兵远东,都少不了借助他们的力量。”
看得出来,做出这个决定尼古拉二世是非常的不情愿。要知道战斗民族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容许政府“软弱”。
普通民众可不知道出兵远东的难度,在一般人看来进攻日本的难度,就和捏死一只臭虫差不多。
现在被一只臭虫挑衅了,政府不立即出兵报复,反而玩起了所谓的“外交手段”,那简直就是丢人现眼。
实际上情况还会更加严重,民间的军事爱好者们,连作战计划都帮沙皇政府做好了。
海军实力不济没有关系,可以拉盟友组建联军,复制几年前对付远东帝国的策划就行了。
至于其他国家愿不愿意跟着出兵,那是外交部的工作,做不到就是外交部无能。
尤其是媒体刊登了神罗南洋舰队和不列颠的远东舰队齐赴日本海的消息后,大家就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在民间群呼战争的大背景下,选择暂时隐忍,对尼古拉二世本人的君主声望,也是一个重大打击。
对尼古拉二世本人而言,现在就是“忍一时之气”,然后“越想越气”。
……
维也纳宫,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弗朗茨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又是一个冷冬。
或许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最近几年弗朗茨对维也纳的冬天,那是越发的不满。
神罗四季如春的城市不少,可惜一个个距离维也纳都不近。想要出去过冬,都是一个麻烦。
坦率的说,神圣罗马帝国发展到了今天,维也纳已经不能算帝国的中心。
要是忽视了比例,单纯从地图上来看,维也纳都能算做边界城市。
尽管有这么多缺陷,仍然不能改变维也纳是神罗首都的事实。迁都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神罗统一之后也不是没有人提过迁都的事,甚至还爆发过一次大讨论。
可惜凡事都怕对比,维也纳存在缺陷,神罗的其它城市缺陷更大,各方面都最优的城市只存在于梦里。
在综合历史、政治、文化、经济、战略等全方位因素后,维也纳还是神罗最适合的做首都。
既然没有更好的选择,弗朗茨自然不会瞎折腾。事实上,就算是有更好的选择,弗朗茨也不会搬离自己的老巢。
哈布斯堡王朝在这里经营了几百年,拥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其它城市所不能比的。
至于冬天,冷点儿就冷点儿吧。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和隔壁的俄罗斯帝国、北欧联邦相比,维也纳的每一个冬天都是暖冬。
大不了明年冬天,就在外面过好了。反正儿子已经大了,作为一名半退休的皇帝有资本四处浪。
……
腓特烈:“父亲,沙皇政府的代表团已经从圣彼得堡出发,看样子俄国人是要放弃出兵报复了。”
不得不承认这年头的毛熊就是耿直,稍微了解他们的人,都可以从他们行为上判断他们的决策。不能保证百分百准备,但是猜个八九不离十还是没问题的。
要是换成英国人,那就完全没法判断了。人家可以一边和你谈笑风生,一边出兵打过来。
看着头顶雪花的儿子,弗朗茨点了点头:“估计在等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吧!没有铁路想要出兵远东,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俄国人这次的计划,怕是要落空了。他们想等下去,不等于日本人也愿意等下去。
这次的使馆案,已经将日俄两国同时逼到了悬崖边上。狭路相逢勇者胜,战争是在所难免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俄两国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短期内两国应该是打不起来了。
接下来就看他们谁的速度快了。率先完成战争准备的一方,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会占据非常大的优势。”
坦率的说,对沙皇政府表现出来的克制,弗朗茨也是非常吃惊。
什么时候尼古拉二世都这么能沉住气了?
按照沙皇政府以往的惯例,发生了这种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说。
不光是沙皇政府,估计大部分列强遇到这种情况,最先考虑的都是——开战,或者是怎么打。
包括神罗也不例外,如果惨案的受害者换成自家的外交人员,弗朗茨也会忍不住发动战争进行报复。
当然,前提条件是能够打得赢。真要是遇到了搞不定的对手,该认怂的时候还是要认怂。
腓特烈难以置信的问道:“日本人敢主动挑起战争,这不可能吧?
这次事件,本来就是他们理亏。如果主动挑起战争,一旦战败,俄国人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殖民日本。
日俄两国实力差距巨大,纵使日本政府在短期内取得优势,随着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俄军援兵抵达后他们还是只有战败一条路。”
不光是他的想法,全欧洲都没有几个人认为日本有勇气挑起战争。
“为什么不敢?”
弗朗茨反问道。
“都到了现在这一步,谁都知道日俄战争早晚都会爆发,日本政府还有什么好怕的?
抢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前动手,他们还有几分获胜的希望,越往后他们获胜的几率越低。
更何况还有英国人在背后加油打气。英国政府准备这么久,不就是想在远东消耗俄国人的实力,减轻印度的军事压力么?
只要日本政府反应够快,完全可以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前,抢先一步夺取远东地区。
然后,就是英国政府出钱、日本政府出人,利用时间、空间和俄国人慢慢耗就行了。
反正日本的人口不少,军队战斗力也凑合,只要英国人的支援跟得上,坚持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无论最终的胜负如何,俄国人都会元气大伤。连带着俄奥同盟,也会因此出现问题。”
不是弗朗茨悲观,实在是俄奥同盟早就出现了裂痕。只不过在维也纳政府努力弥合之下,才坚持到了现在。
外界看不来什么,作为当事人弗朗茨却非常清楚,俄奥两国之间的矛盾正在快速积累中。
不光是政治上的两国实力失衡,沙皇政府危机意识增加外;同样还有经济贸易上的摩擦加剧。
作为俄奥同盟的既得利益者,俄罗斯帝国的老派贵族靠种田和挖矿赚钱,或许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俄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却对目前的格局非常不满。
在这些“有识之士”看来,要是不破目前原材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的定位,早晚有一天俄罗斯帝国会沦为经济殖民地。
想要改变这一切,首先就要打破经济上对神罗的依赖。包括退出自由贸易体系,实施关税壁垒等。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连债务也抹去。免得沉重的还款负担,阻碍俄罗斯帝国现代化。
尽管这部分人在沙皇政府中话语权不高,但想要坏事,总比成事更加容易。
至于这么干的后果,弗朗茨不认为一帮中二理想主义者会怕,更不认为一帮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会在乎。
事实上,情况比这还要糟糕的多。神罗内部反对俄奥同盟的呼声,同样也是在与日俱增。
依附在农业产业链的军功贵族、农场们,对大量进口俄国农产品,同样非常的不满。
在以往的时候,俄罗斯帝国足够强大,帝国还要对付西边的法兰西,需要这个盟友。为了大局,大家还可以勉强接受。
伴随着欧陆战争的结束,神圣罗马帝国直接一飞冲天,战略上对俄罗斯帝国的需求已经无限降低。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对经济上照顾俄罗斯帝国的经济政策,自然不感冒了。
俄奥同盟能够延续到现在,和维也纳政府的经济照顾政策也是分不开的。
粮食和矿石出口每年带来的外汇收入,占据了俄罗斯帝国所有外汇收入的94.6%,这些原材料大部分都是输向神罗。
断了这笔收入,沙皇政府破产只是时间问题,想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同盟自然维系不下去了。
这帮人可不是没有话语权主,要不是弗朗茨以争夺世界霸权需要吊着,估计下面早就闹翻天了。
按照目前的局势,不列颠一旦衰落,俄奥同盟也就差不多走到了终点。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惹的祸。俄奥同盟的存在,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自然要想办法踢开。
能够为了帝国利益隐忍几年,那已经是非常有大局观了。再往后,就算是上帝也挡不住。
当然,真到了那一步俄奥同盟的使命也完成了,确实该踢开了。
显然,这只是最理想状态。俄国人不是傻子,沙皇政府早就意识到了危险,要不然尼古拉二世也不会想摆脱对神罗的依赖。
既然注定了未来会被抛弃,沙皇政府自然也在进行准备。比如说:南下战略和东进战略,就是俄国人的应对方案。
总结起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让兜里有钱。
兜里有钱的俄罗斯帝国无所畏惧,纵使奈何不了神罗,自保那也是妥妥的。
英国人现在的算计,就是增加沙皇政府的危机意识,逼俄国人跳槽过去和他们抱团。
这并非没有可能发生,不列颠的市场虽然没法和神罗相比,但是吃下俄国人一半的粮食、矿石出口份额,还是有希望办到的。
再借一笔钱给沙皇政府,就能够度过短期的震荡。至于后遗症神马的,估摸着英国政府是不会俄国人考虑那么多了。
仿佛是陷入了沉思中,半晌功夫后腓特烈冷漠的说道:“英国人一旦倒下了,俄国人就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俄奥同盟毕竟延续了这么多年,没有足够的理由,我们也不好对他们下手。
如果沙皇政府坚持维系盟约,就连明面上的打压,我们都没有办法进行。
为了帝国的声誉着想,那就只能让俄国人提前衰落了。反正接下来的霸权争夺,也不需要他们了。”
“狠辣”,不只是“成熟”。
在弗朗茨看来,腓特烈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为人君者,不狠那就站不稳。
俄奥同盟延续了这么多年,虽然两国之中都不乏反对者,但是民间友谊那是真的深厚。
别的不说,光联姻就数不胜数。在过去的文化交流、商业贸易中,俄奥两国从上层社会的贵族,到普通民众都不乏姻亲。
真要是无缘无故的对盟友动手,国内民众那一关都不好过,国际声誉受损就更不用说了。
自己不方便动手,那就只能借刀杀人了。
英国人想要把俄国人拉过去,前提是俄罗斯帝国仍然具备一定的实力。如果俄国人被搞废了,纵使被拉过去也没用。
“西伯利亚铁路尚未通车,俄国人的能够投入远东的力量有限,纵使是战败损失也有限。
等铁路通了车,俄国人可以全力以赴了,日本人的力量又严重不足。即便是有英国人支持,也不能弥补两国实力上的差距。
毕竟,我们和俄国人还是盟友,该有的支援还是少不了的。最起码要发放贷款、出售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
借刀杀人的前提条件是刀足够锋利,很明显日本还差了火候。重创俄国人或许有几分可能,想要打残俄罗斯帝国那就是在做梦。
神圣罗马帝国 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这个世界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日本人这把刀虽然不锋利,可是砍在人身上一样会痛。
弄不死毛熊,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俄罗斯帝国的疆域面积太广阔了,比原时空还要大了一圈。
日俄战争的最严重后果也无非是丢掉远东地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以日本人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打穿西伯利亚。
沉默了一会儿功夫后,腓特烈缓缓说道:“光日本一家自然不够,可是加上其它想要独立的民族,那就不一样了。
芬兰、波罗的海、波兰、保加利亚、阿富汗、中亚等地区都不乏反俄势力。
在俄罗斯帝国强盛的时候,这些反俄实力成不了气候,可是在毛熊衰落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如果这些独立组织的力量不够,那就再加上俄国革命党。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的俄罗斯帝国的社会矛盾,但是核心矛盾仍然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