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内阁成员都是无比精明的家伙,怎么可能看不出来陆军部的心思。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大多都是无法言语的表情。不管是谁,都明白一件事,在座的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
日本不可能放弃到手的任何土地或者占领的地盘,陆军部一度威风八面,现任内阁首相山本权兵卫被山县有朋利用“西门子事件”狠狠打击之后,海军部名声扫地,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但是陆军部的胜利没有维持多久,在进攻人民党控制的青岛导致的惨败之后,他们也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在中国东北战役前后损失了十几万人,陆军部也是名声扫地。
对于现在的日本,任何一个“丧权辱国”的政府都不可能有好下场。哪怕是因为实力不够遭受的失败,也会导致整个派系的瓦解。日本民间不可能理解旅大地区“租期”到期的问题,即便是知道了,他们也不会允许死亡数万日本军人才夺取的旅顺要塞就这么乖乖让给人民党的行动。如果只是为了毫无意义的占领这么十几年的话,当初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人命的代价?
田中义一很聪明,他知道什么时候不说话。而且他勒令陆军部也同样一言不发。根据日本的习惯,说话的人就得承担起责任来。或者说,现在逐渐主导日本政局的海军部就得承担起责任来。
山本权兵卫垂着视线,他已经与海军部多次商讨过此事。海军部的战略推导结果并不算是令人丧气,如果把整个联合舰队都放到旅大地区,用猛烈的炮火阻击人民党的进攻,海军部相信还是有胜算的。但是这又牵扯到另外的问题,也是最致命的问题。海军出动需要大量的金钱,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提供的财政预算,海军只要三个月的出动,就会耗光整个国家的军费。即便陆军部一个个扎着脖子不吃不喝,这场战争超过三个月,就得再发行国债来维持战争。守住旅顺,或许可以维持日本的面子。但是这样的战争不可能有任何利益。
本来日本寄希望英国根据英日同盟来干涉中国,但是英国人的表态让山本权兵卫大失所望。英国根本不可能提供任何支持,至少是在旅大地区爆发战争的话,英国不可能提供任何支持。
“英国人不准备加入调停么?”山本权兵卫问外交大臣牧野伸显。
“英国人已经明确表示,如果仅仅是旅大地区的军事冲突,他们不会介入战争。”牧野伸显回答的很干脆,在这种时候,任何不准确的暗示都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牧野伸显对此非常清楚。
“那么中国方面有什么态度。”山本权兵卫问。日本政府已经派代表团和中国接触。
牧野伸显没有亲自去和中国谈判,一来是与英国的谈判更加重要,二来牧野伸显一点都不想再看到章瑜的脸,“中国方面的答复是,如果有明确的撤军时间表,他们可以和我们就撤军问题讨论。如果没有明确的撤军时间表,他们不会和我们就这个问题有任何接触。中国方面也明确表示,如果到了1923年12月31日,在中日没有达成任何撤军协议的情况下,他们就将单方面采取军事行动。”
等牧野伸显毫无歧义的说完了当下的情况,日本内阁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之中。面对与满清和北洋都完全不同的新中国政府,日本实在是无计可施。人民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来推行政治方面的政策,日本政府发现自己无计可施。理论上军事上的胜利能够决定一切,但是以当下的局面而言,日军能够持续战争,但是不能获得胜利。
山本权兵卫转头看向高桥是清,“高桥君,欧美债券市场这次愿意接受日本的战争债券么?”上次日俄战争中,就是靠了高桥是清的努力,发行了大量战争债券,才让日本得到了获胜的资金。结束没几年的欧洲战争中,日本得到了大量的利润。甚至从债务国一举变成了债权国。借债的话,日本还是能够承担的起。更重要的是,一旦外国愿意接受日本的战争债券,就意味着日本能够得到外国的支持。
“美国坚决不接受任何日本与中国有关的战争债券。美国市场上的投机者,要求的价格太低,与这场战争的收益完全不相匹配。英国与法国市场的态度非常暧昧。投资者们现在更看重德国的债券,根本不愿意参与到新的风险里面来。”高桥是清原本就反对毫无意义的战争,经过努力之后四处碰壁,所以他说话非常直接。
内阁成员们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如果得不到外国的支持,这场战争的前景就更加黯淡起来。面对眼下的可怕局面,所有的日本内阁成员都只能被动沉默或者主动沉默。
过了好久,山本权兵卫才问田中义一,“田中君,陆军部对战争的前景有什么想法?”
田中义一知道此时正是该他说话的时候,所以他直截了当的答道:“陆军部兵力不足,在朝鲜已经耗尽了陆军部的兵力。所以拿不出任何部队死守旅顺要塞。而且陆军部上下对这样的战争做出了数次推导,实在是找不到任何胜利的可能性。”
“陆军部就这么放弃了么?”山本权兵卫问。虽然这话像是质问,但是此时的海军部实在是没有底气,既然军舰开不上海岸,陆地上的战争仅仅维持在舰炮的射程内就毫无意义。更何况舰炮才有多少炮弹?更不用说舰炮的炮管还有寿命限制,根本没有办法如同陆军的炮兵一样不停顿的射击。
“现在陆军只能靠海运才能维持战斗,所以陆军说什么都没有意义。首相阁下难道想和中国全面开战么?想派遣陆军从朝鲜出兵,一路打到旅大地区不成?”田中义一反问道。
除了陆军部派系之外的所有内阁成员都用一种厌恶的眼神看着田中义一,在入侵中国方面,陆军部曾经是最大的鼓吹者。但是现在田中义一反倒伪装起反战先锋啦。若不是陆军无能,现在整个中国东北本应该在日本的控制之下。就眼下的局面,日本根本没有能耐发动一场针对中国的全面战争。选择战争的话,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选择和平,就会遭到日本国内的强大压力。日本内阁成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
内阁会议最后只能选择三天后继续召开。因为在明天,也就是9月1日,皇太子裕仁要召开一次园会。内阁的不少成员都得参加。
赤色黎明 13 关东之殇(十二)
1923年8月31日,冈村宁次招待了两名重要的客人,他们分别是永田铁山与小畑敏四郎结。
“明天裕仁太子殿下将举办园会,招待各国公使以及内阁大臣。我奉太子殿下所命,前往皇宫作为警卫人员。”冈村宁次慢慢的说道,边说边给另外两人倒茶。茶叶是北一辉送给冈村宁次的,于日本的茶一比要香很多。不过这三人与和白水一样的慢慢喝着,根本没感觉到有什么与众不同。
1921年当时三人都以武官身份到欧洲访问,在德国巴登巴登城秘密结成团伙。誓要反对军队中长州门阀,打倒当时已经隐隐成为陆军龙头的田中义一,推立太子上位。当时这个盟约结成的时候,门口负责看门的是东条英机。除了这三个核心人,他们还从不属于长州藩的年轻人才中集结了梅津美治郎、山下奉文、矶谷廉介、松井石根、中村小太郎、中岛今朝吾、官下村定等人,结成了秘密组织。
几年来这个小组织充分利用日本的乱局,努力扩大自己组织《 的规模。北一辉能够回到日本,固然是日本上层里面有人想利用北一辉,这个小组织的努力也不容忽视。
若是别的人听说冈村宁次得到太子专门召见,早就回感到嫉妒,而永田铁山与小畑敏四郎根本没有这样的反应,永田铁山坦率的说道:“那就拜托冈村君了。现在已经要稳住太子的位置,绝对不能让那些居心叵测的家伙们动什么手脚。”
明治天皇也算是千年来日本天皇中比较罕见的一位,他即便谈不上大权在握,也算是能够左右日本政局。然而日本毕竟有强大的虚君传统,当年一群地方诸侯们以天皇的名义干掉了德川幕府,接下来就想继续完全架空天皇。陆军部里面的家伙们嘴上说着效忠天皇,干的事情往往背道而驰,例如已经去世的山县有朋就完全和现在的大正天皇对着干。极遭大正厌恶。可是想完全架空天皇也不仅仅是山县有朋一个人,这方面陆军部、海军部、内阁、官僚集团几乎站在同一立场上。
平心而论的话,冈村宁次、永田铁山与小畑敏四郎也未必是多么忠于天皇的家伙,但是有明治时期的胜利经验,如果能够有效借用天皇的名义,对于夺权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永田铁山的叮嘱,冈村宁次慢慢的答道:“这点我一定会尽力。”
小畑敏四郎担心的却是别的事情,“冈村君,就你所见,北一辉这个人能否为我们所用?”
冈村宁次慢慢的摇摇头,“此人绝不可能为我们所用,他在中国太久,我只能说他已经更像是一个中国人了。但是,北一辉此人的认识已经绝非普通日本人能比,却是可惜了。”
“如果局面就这么继续下去,日本从明治时代的机会与国运就将完全消失。”永田铁山斩钉截铁的说道。与其他日本军人不同,永田铁山根本不吹吹嘘什么大和民族与什么武士道精神,而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日本崛起的本质,“机会与国运”。
日本的崛起完全建立在中国衰弱的基础上,加上欧美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日本才能在这样的局面下突然兴盛起来。然而一个能够保卫自己的中国将彻底粉碎日本的机会与国运,这点永田铁山看得非常清楚。
冈村宁次这么聪明的家伙当然完全认同永田铁山的观点,他还是慢条斯理的说道:“我看北一辉的意思很明确,他想让中日结盟。利用中国与欧美列强的冲突,为日本拓展更大的空间。我一点都不看好这种想法。中日之间绝对不可能存在平等的关系。我想诸君也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屈居中国之下的日本吧。”
其他两人都很认真的点点头,日本好不容易等到了当下的机会,然而人民党的突然崛起完全打乱了日本原本的计划。永田铁山是日本陆军部里面公认的人才,陆大毕业后的永田铁山,立即被分发到教育总监部,不久,他就崭露头角,主稿制定军队教育令。当时的教总本部长(和陆军次官、参谋次长地位相等)本乡房太郎中将,看到这位初出茅庐的永田中尉,竟然能够担当起笼罩全军教育的划时代的大方案,大感惊异,赞赏不置。
一九一三年,永田晋升大尉,自此十年之间,先后三度被派驻欧洲,为时六年。他是一个绝顶聪明而求知欲旺盛的人,加上德文基础打得很好,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密切注意战况,同时对于各国战略资源、工业水准、以及投入其人力、财力、物力、而发挥总体战功能的总动员体制,有深入比较的研究。一九二零年,他向日本陆军当局提出了一篇内容宏富的国家总动员意见书,被在大正后期到昭和初期两度出任陆军大臣的宇垣一成大将称赞为比德国鲁登道夫将军的总体战论更为精彩。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无视现实情况,人民党扼制住中国沉沦趋势之后,这份“国家总动员意见书”就成了一个笑话。即便以这个计划所能动用的全日本的极限力量,也不过800万军队。人民党在和平时期就维持了规模高达550万的常备军。冈村宁次是中国通,他调查的结果更是令永田铁山感到痛苦,中国军队兵役期三年,退役军人有相当好的待遇。中国的预备役以及地方上的民兵组织,按照普通国家4%的战争动员比例,一旦中日发生全面战争,中国6亿人口甚至可以动员起高达2400万有过从军经验的部队。仅仅数量就是日本的三倍。
永田铁山不是傻瓜,他不会相信什么一个日本士兵能够敌对最少两个中国军人的鬼话。就算是中日之间能够进行1:2的消耗战,800万日本军队全部死在中国,换取1600万的中国军人的生命,那么中国手里面还有800万军队。日本死800万精壮,不用中国主动攻打,日本只有不到6000万人口的国家自身就崩溃掉了。
而人民党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动员力,更有那种战斗到底的决心。永田铁山、冈村宁次与小畑敏四郎之所以想建立强有力的天皇制,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东亚国家更容易理解一个强势领袖的概念,永田铁山坚信,人民党主席陈克君临中国,这才是中国在这么短时期内崛起的最大原因之一。强大的领袖自然能够带领一个国家走上正确的道路。以日本人的角度看中国的话,一旦陈克下达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中国军队就会把这个命令执行到底。日本与中国之间人口差距带来的巨大劣势,在这种无比坚强的决心面前完全暴露出来。
而且另一个问题则是陈克的年龄,这位中国的领袖太年轻了。1923年才43岁,比永田铁山和冈村宁次大四岁,比小畑敏四郎大五岁。这样的一个人至少还有20年的执政时间,如果像是前年才死掉的山县有朋一样能活到84岁,那么他还能执掌40年的中国大权。尽管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不过就陈克到现在为止的表现,永田铁山并不敢有这样的幻想。
每次对中日之间的局面进行对比,永田铁山都感到一种绝望。这种绝望带来的无力感反倒激发了永田铁山等人的激情。现在日本上层里面有一种很“卖国”的观点,那帮失败主义者甚至认为,如果日本在马关条约中不是对中国逼迫那么过甚,如果没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屈辱,那么现在依旧在台上的很可能还是满清朝廷。没有陈克领导的人民党,面对这么一个虚弱而内部矛盾重重的中国,日本还是能够轻易的占据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崛起只是起到了刺激中国的作用。
这种言论看似充满了对中国的嘲讽,但是本质却是一种真正的失败主义态度。永田铁山相信,不管日本崛起到底有多大的运气与国运,然而这也是无数日本军人舍生忘死的结果。现在就低头认输,把一切都推到什么冥冥天意的家伙,统统都该被天诛。
永田铁山认真的说道:“冈村君,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向裕仁殿下说明白,中国绝非不可战胜。只要日本团结一心,我们并非没有机会。田中义一固然不可靠,但是陆军部中绝非没有真正为国家努力的人。”
小畑敏四郎连连点头,但是他说的内容却看似与此无关,“旅大的事情我们看来是必须做出让步,但是朝鲜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任何退让。在这件事情上,北一辉是怎么看的?”
“陈克一点都没有混头的迹象,北一辉坚决认为如果我们不从朝鲜出兵,中国也绝对不会主动进攻朝鲜。”冈村宁次带着一点利己主义者的不满说道,“所以在旅大地区不管打成什么样子,都不可能引发外国干涉。”
这个回答让三名出色的日本军人都非常愤懑,人民党老练狡猾的仿佛深藏地洞中的毒蛇,任何外来的变化仿佛都不可能让他们进退失据,在这点上日本根本没有可乘之机。想干掉中国,就只有八国联军一样来一次全世界的围攻,可是中国根本不给日本这样的机会。英国人不肯火中取栗,就美国人对日本的态度来讲,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全面打压英日同盟。
永田铁山也不愿意废话,他问冈村宁次,“年轻的军官们都有什么想法?”
“很不满。”负责情报工作的冈村宁次答道,“对长州藩的不满是主流。在朝鲜伤亡这么大,部队士气越来越低。战斗意志越低,部队战斗力越差,战斗力越差,死的人越多。死的人越多,士气越低。这已经是个死循环。不从体制上彻底改变,就不会有解决的办法。所以我对北一辉的看法很有兴趣。不管他的出发点到底如何荒诞不经,但是在重建日本秩序方面,这个人有真材实料。他至少抓住了一点,那就是打倒财阀,注重基层建设。”
“基层建设?”永田铁山冷笑起来,“政友会,政党派,还有那个犬养毅还吆喝着要普选呢!这就是日本的基层建设么?人民党在这件事上说的还有道理呢,如果单纯的放开普选,那就是谁有钱谁就能上台。到了最后还不是财阀们换了个牌子上台。到底是资本控制权力,还是权力控制资本,这是本质问题。而这个权力,到底是来民众对钱财资本的追求,还是来自国家对生产力发展的追求,这更是个大问题。”
借用人民党的智慧在这么一个小团体里面是最近常的事情,冈村宁次甚至能够大段的背诵人民党很多文件。现代工业国家都是把整个国家都纳入国家资本营运体系的庞大组织,没有一个工业国家能够绕开人民权力的问题。
“归根结底,日本的权力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那些有钱人一个都不值得相信。”永田铁山大声说道。
“我已经在我职权范围内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安排。”冈村宁次慢慢答道,“我们需要时间,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时间。”
“那就让田中义一先去胡闹吧,我们必须在军中聚集起我们的力量。”永田铁山答道。
“那么我们是否去朝鲜?现在我们绝对不能丢掉朝鲜,这次旅大的事情陆军部其实是默认撤军的,可海军部要是把战争全面扩大怎么办?”小畑敏四郎问道。
这个问题的确是极为讨厌的事情,日本方面承担不起一场全面战争,只要不是傻瓜都知道。海军部看似从来不进行无意义的战争,可是现在海军部当政,他们被国内舆论逼到了实在是无法进行任何退让的地步。即便海军部破罐破摔装缩头乌龟,人民党依旧会毫不迟疑的进攻旅大地区。万一那时候海军部在国内的强大舆论压力下狗急跳墙,用海军袭击中国沿海城市,把战争规模从旅大地区扩大到全面战争,反倒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田中义一虽然是大混蛋,可是就眼光而言,他在这件事上勒令陆军部不允许发言,而且还尽可能降低陆军部为源头的战争叫嚣,就政治智慧来说,的确没有辱没他陆军大头子的身份。
“为了赢得战争,就必须避免战争。”小畑敏四郎有些艰难的说道,当年北洋舰队逼得日本喘不过气来,那时候日本上下一心,结果终于干掉了北洋舰队。现在看来日本还得卧薪尝胆才行。
永田铁山冷着脸说道:“这点上还请冈村君向裕仁殿下说明白,田中义一现在的做法是为了个人目的。而我们虽然也支持这么做,但是却真心为了国家的将来。”
“这点请永田君放心。”冈村宁次回答的非常认真。
赤色黎明 14 关东之殇(十三)
日本一直有种说法,1923年仍然在位的大正天皇自幼多病,曾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40岁又患脑血栓,转为精神病。病情发作时,天皇常常在大庭广众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举止。如在观看军事演习时,他会突然跑下检阅台,打开士兵的背包乱翻一通。一次,当他出席国会开幕式的时候,心血来潮,一边傻笑,一边把讲演稿卷成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外国使节们乱照一气。政界元老感到不能再让他大出洋相,丢日本人的面子,便于1921年决定由太子裕仁摄政。晚年时,大正天皇已经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但是也有一种说法,大正的身体其实挺健康的。但是他与日本的各派系元勋们斗争激烈,各个派系上下一致想把明治拥有的极大权力给削减掉。所以大正的诸多“劣行”其实是大正与门阀斗争的结果。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斗争是永恒存在的。就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这看似矛盾对立的双方根本不可能单方面存在,就如同孤立静止的事》 物是绝对不可能单方面存在的。所以不管大正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与权臣们的斗争中,最终以太子摄政为结局宣告了大正的失败。
“殿下!您好!”东京赤坂离宫,39岁的冈村宁次很认真的向22岁的摄政太子裕仁鞠躬敬礼。
裕仁穿了了身礼服,不是西装,而是日本模仿欧洲王室的那种类似军装的衣服。22岁的日本人罕见有胖子,加上王室训练的不错,衣服又很华丽,头发还是那种军人几乎贴头皮的短发,裕仁整个人瞅着很精神。裕仁很喜欢军队,儿童与少年时代,裕仁的所在的学校校长一位是乃木希典,一位是东乡平八郎,这也让这位年轻人对军事有着二把操特有的热情与“自信”。
“冈村君,你是愿意在屋里面站着,还是愿意跟着朕到处走走?”裕仁微笑着问冈村宁次。
“全凭殿下吩咐。”冈村宁次充满感激的说道。在屋里面站着是指作为整个园会的警卫之类的官职,到处走走则是作为裕仁的侍从的身份。理论上后者貌似能够有效提高冈村宁次的地位,然而冈村宁次并不是太想充作裕仁的侍从,有时候过分显露自己与上层的关系只会树立更多敌人。
裕仁太子看着面容清瘦的冈村宁次突然微笑起来,“冈村君,你还是和朕一起走走,有些事情朕想问问你。”
这样的处理方式算是最温和的,无论是警卫还是侍从都会给冈村宁次带来麻烦。作为被看重的人,裕仁也不想给冈村宁次制造太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政治斗争方面,裕仁虽然年轻,却不是完全没有经验的雏鸟。1918年的时候,已经17岁的裕仁步入了青年期,他的婚姻大事也被理所当然地提了出来。久弥宫良子被内定为太子妃,计划于此年完婚。然而当日权倾朝野的元老级人物山县有朋却以良子母亲为色盲为由,反对这门婚事,认为良子的家族遗传不佳。结果这场婚事的骚动,互不相让的足足闹了一年半之久,结果裕仁力排众议还是决定良子为妻,而山县有朋却由于这次事件而被迫下野。在日本,只要牵扯上了权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变成决定某些大人物升落的关键,以自己的婚事为实践,裕仁彻底明白了这点。
冈村宁次等人也是因为这件事之后才决定选择支持裕仁,想干掉日本根深蒂固的长州藩,只能依靠未来天皇的力量。这也是冈村宁次,永田铁山等人发誓一定要支持现在为摄政太子的裕仁正式登上王位的原因。
裕仁与冈村宁次在花园中的交谈当然引发了众多人的瞩目,但是这等事情与其搞密谈,还不如这么光明正大的会面。只要旁边没有人近距离窃听,那么这个行动本身就足以让主导日本命运的家伙们有诸多联想。这对冈村宁次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谁更大,这就得看天照大神的意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