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常家主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瞧常府跟去的那小管事胆小怕事的样儿,肯定什么都没给她留。
“什么话?”明夏睁大眼。
胡三姐看她说完就掩嘴笑了,当下就捏上她的手臂,笑道:“好你个明夏娘子,捉弄你三姐。”
“没有捉弄,娘子知道了,”明夏躲开,笑道:“三姐你往里去罢,娘子在等你。”
“我不去,”胡三姐赶紧摇头,“姑爷里头呢。”
“你还怕姑爷啊?我看你连老天爷都不曾放在眼里呢。”
“老天爷我倒是不怕,这天下这么多人,老天爷哪有那个闲工夫管到我头上来,姑爷就在跟前,”胡三姐苦着脸,伸出一根指头,“收拾我,他一句话的事,你说我怕不怕?”
“那你不进去?娘子说你回来就去她跟前,你要是不去,我进去帮你说一声?”
“娘子说我回来就去见她?明说的?”
“明说的,要不能让我在外面等你?”
“唉……”胡三姐挠挠头,“那我进去了。”
胡三姐畏畏缩缩地进去了,她磨磨蹭蹭,探头缩脑的,显得很是鬼鬼祟祟,知春站在膳桌旁边侍候,早就看到她了,见三姐头探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进雅厅来,都有些急了。
等到三姐又探头来,她忙朝三姐招手。
赶紧过来罢,没事,娘子还挺高兴的。
这厢,面对着门坐着的常伯樊早知了门边的动静,但背对着门坐在他对面的苑娘不知,还在认认真真地用着她的晚膳,他笑了笑,夹了块扣肉,把肥的那边咬了,送了瘦的入她碗里,与她道:“慢慢吃,有什么事等吃完了再说。”
听到这话,知春招人的手止了,胡三姐顿了一下,从黑角处移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挪到了知春旁边站着,一点动静也没发出。
挺好,还是识趣的,常伯樊收回眼,对上了苑娘困惑看着他的眼,他微笑:“我是说,有什么事要跟我说的话,等膳后再说。”
是有事要跟他说,今日白天的事,还有三姐在外面传了些话好似有些不妥,她得跟常伯樊都说一下,不关她的下人什么事,今日的事皆是她的主张。
苏苑娘点点头,犹豫了一下,也给他弄了菜。
她是不想管他的,但今世他们还未分离,还是夫妻,还在一起,他有照顾她,她便有回之几分的责任。
今日桌上有鹿肉,鹿肉膻,厨房用香料做炖肉,端来一锅肉里头有不少是细微的香料,挑出肉出来吃不难,要把汤打出来泡白米饭吃那就要仔细些,常伯樊是不耐烦吃这些的,他也不喜欢下人身边侍候,以往就是不吃了,但不吃不是不喜欢,反而他很喜欢香料炖出来的肉汤,说说苏苏麻麻很开胃,苏苑娘见今日正好有麻料炖出来的鹿肉汤,就仔细给他打出了一碗汤来,回头道:“端一碗……饭来。”
她看到了三姐,胡三姐则怯生生、可怜巴巴地朝她笑了一笑。
“三姐。”苏苑娘扬声叫了她一声,声音轻脆。
“娘子。”胡三姐回了一声,声如蚊蚋。
“你吃饭了吗?”
“没,吃了吃了。”没吃,但在姑爷面前,还是吃了的好。
“没吃吗?”
“吃了!”
“可你咽口水了。”
娘子眼睛太尖了,胡三姐怕娘子接着说跟她一道吃,连忙道:“娘子,我家里留饭了,我等会儿回家就去吃。”
“那你先回去吃,”苏苑娘知道三姐禁不住饿,偏过一点头,与知春道:“你让厨房给胡叔家里送几个菜过去,肉菜多两个,给三姐炒个大肉,她爱吃。”
知春福身,“是。”
“那,娘子,我去了?”
“去罢。”
“姑爷……”三姐请示姑爷的时候,头都不敢抬。
“去罢。”常伯樊颔首。
胡三姐没想一点事也没有她就出来了,等回到家里,她这还没高兴上,她娘一见到她就脱了脚上的臭鞋往她脸上砸。
“你这个害人精,你还有脸回来!”
**
这晚苏苑娘还没跟常伯樊仔细说清楚她今日干的事,常伯樊就拉了她就寝,事毕她怕三姐有事,在知春侍候她沐浴的时候与知春道:“明早姑爷醒来我要是没醒,他要是找三姐的麻烦,你要先拦住他,再叫醒我,不要让他责备三姐。”
知春听她这般护着胡三姐,心里有点发酸,更责怪自己没用,强颜欢笑道:“娘子,我知道了,您放心,这次我定能完成您的吩咐。”
苏苑娘太累,当时没听出知春话里的难过来,第二日被常伯樊一大早强行叫醒来,坐在妆台前梳妆的时候,她那一片混混沌沌的脑袋突然闪过了昨晚知春的强颜欢笑。
她一下子就茅塞顿开,扭过头,对身后给她梳头的知春道了一句:“知春,你是我的大丫鬟。”
这辈子,唯一与她的秘密最接近的大丫鬟,是这个世上她为数不多能两世都能毫不犹豫去信任的人。
“娘子?”
“你很好。”前世就是有人故意拉拢迷惑知春,知春也丝毫未起过背主之心。
只是,知春是注定要走的,知春并不想在她身边留一辈子,知春有她自己想过的日子,前世苏苑娘没有留她,这世也不会。
前世苏苑娘当知春要走是想要一个有自己能当家做主的家,不想当一辈子的奴婢,这一世,苏苑娘想,知春不仅仅是想要有一个自己能当家做主的家,许是更想要一个不用担惊受怕的小家罢。
在她身边,这些注定是不能有的,哪怕重来一世,她这个傻娘子已能自己立起来,但是,她要是跟常伯樊和离的话,往后的路不会比常府轻松。
看来,她要把知春在和离之前先说出去,如此知春的名声也能好点。
“娘子……”这厢,苏苑娘简单的一句话,知春听着眼泪就掉了出来。
“莫哭。”原来知春这么爱哭,苏苑娘是真真第一次知道。
知春不是生来就稳重,是作为苏府娘子的贴身大丫鬟必须稳重罢?
难为她了。
“娘子,我没哭,我这就给您梳妆打扮。”姑爷还在外头等着娘子,知春怕一大早掉眼泪触霉头,慌忙擦掉泪,接着替娘子梳头。
**
“要去哪?”昨晚床事疲乏,所幸睡的早,苏苑娘一大早被叫醒脑海中还残有些困意,但还不是太怠倦,见常伯樊穿戴好进来等她的样子,不由问。
“去盐坊,今天有点事,你跟我同去。”
“什么事?”
“明日盐坊要送盐进京,这次我想着族里有三个举荐贤良的名额,不如此次一并进京,去参加六月皇帝陛下临时下召主持的制科。”
卫国民间大举贤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每年定时举行的常科,另一个则是当年皇帝陛下临时下召举行的制科。
今年皇帝陛下前些日子四月九日下旨,召全国贤良会于京城六月参加制科,为国效力。
“今年有恩科?什么时候的事?”苏苑娘惊讶。
“就九日下的旨,我收到消息晚了,昨日才收到的消息。”常伯樊道。
“盐坊明日就要动身?走这么急?”今日不过十九日,京城到临苏不到十天就收到了消息,常伯樊已算是能收到消息当中较快的一波当中的人了,就是汾州知州府有专门的朝廷信使传信,从京城到汾州最快也要七日才能收拾到消息。
不知道爹爹有没有收到这个消息。
“是,京城那边等着收盐,耽误不得。”
“你选好人了?”这么快?
“没有,我昨晚才各家送去消息,今日盐坊选,选出来收拾下跟着一道走。”
苏苑娘瞪大眼睛,看着此时轻描淡写的常氏一族的族长。
一天就选出来?天方夜谭罢。
那是临时下旨加的恩科,只有恩科选出来的人才叫天子门生,其余皆不是。
天子的学生,她大哥不是,苏家的哥哥弟弟们当中只有一个堂哥是当成了天子门生的,往上辈那边算,她父亲那样从小神童到大的天才都不是,就不论另外的叔伯了。
天子门生,一次只选不到二十人。上一次加的恩科听父亲说,皇帝陛下只选了十三个人出来为己用,现在的左丞相就是当年皇帝陛下选出来的状元郎。
她爹爹这个状元郎已经很了不起了,跟皇帝陛下那个状元郎一比,那是云泥之别,像爹爹一谈起左丞相就伤心,常常说着就要走两杯浊酒方才咽得下那口气。
“好了吗?好了就走,我跟宝掌柜他们说了,今儿你和我一道与他们用早膳,我们过去跟他们一起吃。”常伯攀见她眼睛瞪得圆又大,不小心笑了起来。
“好了。”苏苑娘想着事,心不在焉站起,仔细回想着前世有没有恩科这件事,怎么她印象当中压根就没这件事的存在?
是有,还是没有,苏苑娘想不起来,很是茫然。
**
常府离盐坊不远,常府与盐坊之间还有一条特地供马车行走的宽路,路平好走,马车走两柱香来的功夫就到了。
他们从常府走的时候是寅时末,到的时候不到卯时中,天刚刚亮,苏苑娘在马车上靠着常伯樊的肩膀歇了歇想得头疼的脑袋,被常伯樊扶下来的时候还有点不清醒,但等她下来,看到眼前一片乌泱泱,比祖祭那天没少几个人的人群,她一激灵,眼睛顿时睁大。
“都来了?门口风大,大家里头坐去。”常伯樊放下她的手臂,瞥了她一眼,看她警惕地看着他的族人,不用他带着也自主地步步紧跟他身边,他嘴边闪过一道笑,收回眼,朝族人们点头示意,让他们进去。
“孝鲲小子,来了,”被孙子和宝掌柜扶着的常文公从这时从大门里走了出来,笑呵呵地道,“孝鲲媳妇儿,你也来了,这一大早的,也是累着你们小俩口了,快快,快快里面去,外面风大,别吹着了。”
常文公笑得特别的慈眉善目,说着话就毫不犹豫松开宝掌柜的手过来抓常伯樊的,一把手抓到,他手如鹰爪就抓住人手不放了,让常伯樊扶着他往里走。
“老祖,您怎么来了?”常伯樊扶着他,笑道。
另一边,常文公的嫡长孙,往常在外矜贵非凡的孝义公子异常恭敬地叫了常伯樊一声:“孝鲲哥哥好。”





常家主母 63.第 63 章
“来了。”常伯攀朝他额首。
“屋里走。”他又回头, 朝族人道。
族里辈分最大的老寿星开了口, 就是有想质问常伯樊为何这等大事为何不事先知会一声, 还定在盐坊这个地方的人也暂时住了嘴。
还把一个女人带进了家族发财的地方,这家主也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 果然上面没有长辈压着, 做事不牢。
对常伯樊心有愤懑的那几家人心里头想着,冷眼看着, 跟着人群进了屋。
盐坊是常家存放井盐的地方,以前常家祖宗刚接手临苏井盐的时候,临苏井盐日产万担,常家花大力气前后用了小十年修建了一个三大进的大坊,每大进有三十三间屋子的大屋用来存放井盐。
盐坊里面要比外面要冷上一些, 这些年盐坊里头存放的盐大不如以前,空置的屋子多了, 有以前来过的老人过来一趟,发觉里面阴森森比以前更冷了。
常家人世代靠井盐站立临苏, 为争夺银子地位,常家人也曾兄弟阅墙, 反目成仇过, 盐坊见证了常家族人数代的纷争, 里头也曾死过人。
族里的老人并不太喜欢往这边来。
这次因子孙读书的事不得不来, 能像常文公那样喜笑颜开的没两个, 等到进去, 看到常伯樊扶着他屋里头那位往正堂走, 有几人情不自禁地皱起了眉。
有人朝身份只差常文公一辈的常六公走去。
“六叔,这本家那位最近动静是不是大了点?”过去说话的叔伯皱着眉,跟常六公道:“不说这个,就说眼前这事,这营生的地方,是一个妇道人家能来的吗?怎么想的?”
常六公被他老儿子扶着,笑了笑,不搭腔。
“六叔,您给个话。”见他不说话,来人恼羞成怒。
往日也没见动静小过啊,这族里的人,有哪一日是安生的?怎么自家的动静不叫动静,主家的动静才叫动静?
主家也好久没有过动静了。
如若这几天闹出来的事叫动静,常六公还想小俩口多闹闹,他们家不好讨巧,好久没沾过本家的福了。
“立淼啊,那是苏状元的女儿。”他也好脾气,让他说话他也说话,笑呵呵地道。
“苏家还能一手遮天不成?”那常家叔伯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你这话说的,遮不了天……但几分面子要给的,若不,你得好事是那么轻易得的,换个人家,不抢回去就极好喽。”还给你便宜占啊?这些年轻一辈,跟那几个活一辈子脑袋也不灵光的老家伙一样,占了现成的便宜还要倒打一耙,以为全天下都会上赶着巴结他们。
皇帝都不敢想的事,他们倒是想的热乎。
“哟,”来人嘲讽,“听您这话说的,今天这事还是苏家给我们常家的好处不是?我们家祖宗自己身上的东西,还是今儿苏家赏的?六公,您这膝盖骨是软的,我们可不是,别带上我们。”
来人挥袖,极其嘲讽地看了常六公身边的儿子一眼,气呼呼走了。
常六公的老儿子已年过四旬,早些年就带了媳妇去京城寻机会,他在京城呆了十来年,也考了十几年常科,屡考屡不中,日子着实过不下去了,带着媳妇儿女灰溜溜地回了临苏,一事无成回了临苏,本是有些丧气的,见到族里人也总觉得抬不起头来,在外面轻易不张嘴,这厢见那族兄连老父都嘲讽,气得面色铁青,呼吸不顺。
“爹爹,回了。”此人不愿意老父亲受那个气,扶着老父亲就想转身走。
“行了,别气,这点气都受不了,以后当官了怎办?”常六公一点也不生气,笑呵呵地道:“儿,回来的日子你也看到了,家里的饭总有你一口吃的,饿不着你,可光仅仅不饿肚子,你行吗?”
“爹爹,就三个人,您没看这都要打起来了吗?”
“没事,”常六公和和气气与儿子道:“我儿,你看爹爹这一生可曾求过人?我没求过,但这次为了把你弄出去,爹爹愿意求一次人,你也要愿意,听话,可好?”
早些年他盼着儿女个个有骨气,可有骨气了,日子不一定好过,活了一辈子,常六公也活明白了,骨气当不了饭吃,该求人的时候就求人,要不等到没饭吃,想求人都找不到人求的时候,那他们家也就完了。
“是,爹爹。”此子低头,掩住心头酸楚。
他父亲和顺了一辈子,与人为善了一辈子,他在族里多年来皆多退让,但得来的却不是族人对他的尊重。
回来这一年他看到了诸多脸色,他这回来一年,比在外面十年懂的还多,也明悟了自家要是再不出来一个人立起来,好日子没几年就要到头了。
**
“去搬张椅子来,摆我后面。”进了正堂,常伯樊扶了常文公在首位右侧坐下,转身对南和道。
“是。”
椅子很快搬来,常伯樊看着南和把椅子放到左椅后面放下,偏头对侧首不语的人温声道:“苑娘,你坐我后面。”
大堂进来了许多人,皆看着他们这边,这时,常伯樊的话后还有人故意在道:“什么时候盐坊是娘们能进的地方了?”
言语粗俗不论,话里的鄙夷尽露无遗。
苏苑娘心道,我可是进来了,你眼睛没瞧见吗?
她朝那说话的人直直看去,眼睛就定在了那个人的脸上。
那一处的人有人发觉,撞了那说话的人一下。
那人反应过来,见家主也瞧他看来,眼神冰冷,肩膀不禁畏缩了一下,但一想还有老规矩和人给他撑腰,没什么好怕的,便又大声道:“这女人进来本来是晦气的事情,像我们打井抽卤水的时候压根就不许女人靠近,她们要是一靠近,抽不出卤水制不出盐,谁又担得起这大责?”
这是当着家主的面,下家主带来的“女人”的脸了。
但这确实是老规矩了,虽然知道的人心知胆明,不让女人进盐坊是防止家里的女人插手家族的营生大计,而这话听着话不对,理却是对的。
商量举荐这等族中大事,带个妇人来,家主是什么意思?他想要宠,在家里如何宠都是他关起门来的事,没人计较,把人带到公堂上来,那就休别怪人不服了。
常家的内妇,可没有上正堂面的规矩,就是前面的老主母,也没见过她出现在一群大老爷们中跟男人们谈事的。
“伯樊,你看盐坊里也冷,我看弟媳妇身子娇弱也受不住,不如先送她回去?”这时,就在常伯樊冷冷看着那方的时候,有族兄出面打破了瞬间僵凝的气氛。
“坐。”常伯樊收回眼,伸出手顺手一带,把人扶到后面椅子上坐着,站在首位负手而立,朝前面的人淡道:“不想站在里面的,现在就出去,现在用膳,半柱香后,关门开始谈正事。”
“南和……”他偏头。
“小的在。”
“多点几盏灯。”
“是。”
“老祖,您是?”常伯樊侧首低头,朝坐着的常文公道。
“什么?”常文公抬头,偏着耳朵问。
“您是留,还是不留?”
“啊?”耳聋的常文公大声道。
“我是说,您是跟我夫人一道留在正堂和我说事,还是要回去?”常伯樊俯下飞毛身,声音也大了。
“什么呀,留留留。”常文公吧唧了下嘴,拉着曾孙到常伯樊面前,“伯樊,这是我家守义,读书读的特别的好,你考他两句。”
这老不要脸的,常文公这话一说,堂里更闹哄哄了起来,“老叔公,您这话说的,我们族里,不止您曾孙书念的好罢,我们家……”
众人拉着今天带来的人围了过来。
常伯樊抬眼,众目睽睽之下,看了人群后刚才说话的那人一眼,方才接那些围过来让他考校自家儿孙功课的亲戚们的话。
等早膳端上来,众人随意用了点,时辰一到,大门一关,议起三位举荐名额的事来,再无人想起坐在常伯樊身后的阴影里坐着的苏苑娘。
这三个名额,今日一定要议出,如不议出,等临苏城外的常家知道消息赶来,可能到最后临苏城只能得手一个。
常伯樊话中把这意思一带出来,那些嫌他仓促的人皆闭了嘴,不想闭嘴还想斗两句的人,也在众人凶狠的眼睛里闭了嘴。
事关己身切身利益,没有几个人还有那份装公允刚正的心思。
“你就直说罢,怎么个分法?”有那不耐烦的族叔伯急躁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说你家儿子学识渊博能去考,你当我家的本事就不如你了?谁高谁低不一定呢是不是!”
“二哥,您这话我可不这么觉得,这学问要是没有高低之分,这天下所有识字的岂不都是能及第当状元了?这头甲几名都分状元探花榜眼,您说文无第一,说笑呢?”有人当场反驳。
“你这花花嘴,我不跟你吵,伯樊,说不要耽误时间的是你,这当中什么道道,你说吧,我们听着。”
“那听我的?”常伯樊看了众人一圈。
大家也无话可说,不听他的,各说各的理,这吵下去,估计吵十天半个月都吵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说。”有人带头说了一句。
“分两方面举,一论自身学问,自小启蒙,读书凡过十年者,在乡间有功名者方可上……”
“这不公平!”
“那你觉得你家那识不到几个大字的儿子去考就能考上了?你当上面的人眼是瞎的啊?”不等常伯樊说话,有人就不屑地插嘴道:“浪费一个名额,你当你家里的是文曲星下凡了。”
“上面的眼不瞎,但我看你是瞎的,”喊不公平的人冷笑道:“那位置是如何得手的,你当我不知道,家里舍得出钱就是,只认几个字怎么了?就是不认字,关系打通了,谁敢说不让当的!”
“你!岂有此理,那是恩科,皇帝陛下的门生,你当你拿钱买得通的?”那插嘴的人气得发抖。
“皇帝陛下就不要钱了?这天下最要钱的……”
“行了!”常伯樊暴喝,眼睛锐利地朝那人看去,“堂兄要是对这天下不满,出去说去,不要在我常家说。”
那人闭嘴扭头。
接下来,又是另一顿的掰扯,直到日中下人过来传话说午膳已准备好,别说定下一个名额,就是这事怎么定都没商量下来。
正堂关了大门,里头见不到太多的光,光线很是昏暗,苏苑娘出来后突然见到太阳,不由眯起了眼,常伯樊回身欲要说话,却见她眯眼朝他摇了下头,与他道:“我自己去吃。”
“用完膳接着谈,你可还想来?”常伯樊见她脸色苍白,顿了一下问道。
“来。”苏苑娘点头,又问他:“你平时谈事就是这般谈的?”
他一句话出来,就有十句说他不对的话在等着他,那种煎熬,苏苑娘仅仅作为一个他人,光立在他身后就已分外焦躁不安。
“天下没有容易简单的事,如若那么容易简单,岂不人人都能成为人上人?”常伯樊今日带她来,就是想让她知道,常府的日子看起来不难,但其实特别的难——想要在这人间立足,先要战胜的还不是外人,首先要战胜的是带来很多方便,也带来诸多桎梏拦住你脚步的家里人。
人世间的每一份富贵,得来皆不易。
这世上没有任何无缘无故的得到,岳父昨日与他见面跟他明言让他帮她靠她自己的本事在常家立足,常伯樊不忍心她受那个苦,但答应了岳父,他只有说到做到。但如果她不愿意,吃不了那个苦受不了那个委屈,他这就把所有风雨都担过去,不予她添烦忧。
1...2627282930...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