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常在
委员长和总理再次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惊骇之色。
随着吴才洋加入了夏想的一方,刚才一直居中站立的高晋周和于繁然,也悄然移动了脚步,加入了夏想的队列。而水天的站队,也带动了郑盛和西省省长不经意间向夏想一方,靠拢了几分。
场中的形势随着吴才洋的一步迈入,顿时为之大变!
之前,付家虽然是主场作战,但毕竟付老爷子已经作古,气势大减,再加上有委员长和总理两位巨头坐镇,是以付家一方以夏想为首的阵营,不但在人数上不占优势,在气势上,也被对方压得无法抬头。
再加上高晋周、于繁然没有加入战团,郑盛袖手旁观,夏想一方,在付先锋喝令范睿恒滚蛋并且下令拿下范铮和高建远之前,一直处于下风。
但现在,吴才洋只一现身,再有梅升平的同时出现,又有团系水天的同行,如此一来,夏想一方不但在人数上大占上风,而且气势大涨,最关键的是,水天的加入,意味着在家族势力同舟共济联手抗衡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的较量之中,总书记表明了坚定的立场!
对抗,上升到了最高层次!
吴才洋先声夺人的一句宣告,确实威力无比,就连委员长和总理身为巨头之一,也是一时失语,半天没有回应一句。
吴才洋之威,已然隐隐直逼几大巨头。也是,再有不到十个月,吴才洋将会晋身为巨头之一,而现今的巨头即将退下,此消彼长,吴才洋又是携整个家族势力之威,其势头锐不可挡。
但……委员长却不会就此收手,付先锋不但骂了范睿恒,还抓了范铮和高建远,等同于先前的努力全部白费了,敢情刚才夏想很大方地让了一步,不是退让,是故意示敌以弱。
总理脸色也很不好看,今天眼见就要大获全胜了,不想半路上杀出了吴才洋,结果就让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才洋,你刚来,不了解情况,不要先下结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委员长对吴才洋说话十分客气,和逼迫夏想之时截然不同。
“委员长说得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过,有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调查,就能看得明明白白。”吴才洋表面上客气,实际上没有一分退让,“范睿恒纠集范铮、高建远几人,在付老爷子尸骨未寒之时,公然来付家闹事,不是欺负付家又是什么?我来之前,吴家、梅家和邱家三个老爷子说了,付老爷子人虽然走了,但付家还是我们的一员,还有三位老人家护着付家,不能让付家被一些不长眼的人欺负了。我奉了三位老爷子之命,就是准备来处理几个不长眼的人!”
直接抬出了三位老爷子,吴才洋此举,显然是不会后退半分了。
吴才洋当年和吴老爷子闹僵的时候,一人独自在西北偏远的省份为官十余年,别看近年来在京城担任要职,性子似乎磨平了许多,实际上,骨子里的强悍和好斗仍在,和付先锋的阴冷有所不同的是,吴才洋经历过大西北风沙的磨砂,他的性格坚韧不拔,而且还信邪不服输。
“范睿恒退就退了,不好好颐养天年,还来付家丢人现眼,付老爷子在天之灵,也要骂你祖宗!”吴才洋继续说道,盛气凌人,“又没人邀请你来,你来了就好好向付老爷子鞠几个躬,也没人说你什么,你偏偏要和范铮、高建远一起胡闹,老百姓都知道死者为大,你好歹也执政一方,怎么连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我会向中央建议,撤消你的正省级待遇!”
范睿恒在儿子被抓之后,再次听到出自中组部部长之口的处理意见,差点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代价太……惨痛了!
范睿恒说不出话来,因为吴才洋的话字字在理,他只能求助的目光悄然看向了委员长。
只能悄然看,不能太明显,否则就等于公开承认了他今天的主动挑事和委员长有摆脱不了的干系。
委员长双手背在身后,谁也看不见的是,他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表情虽然依然镇静,实际上内心已然大乱。
什么时候,夏想已经拥有了如此惊人的影响力?委员人的目光从夏想身边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心中激荡起滔天的巨浪,不经意间,夏想竟然已经长成了如此繁茂的一棵参天大树!
家族势力空前一致的联手,也全因夏想成为核心人物的缘故。
再深入一想,更是怵然而惊,宋朝度、陈风、曹永国、邱绪峰、于繁然,再加上杜邦中,全部出自燕省,再算上夏想的话,在国内政坛上将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怪不得早有人对他说过,燕省帮将会成为大患。
今天的形势让他更明白了一点,燕省帮是否成为一支力量还未可知,但夏想,绝对会成为大患!
委员长本想开口替范睿恒说上几句,一抬头却看到夏想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看向了总理,他心中一跳,立刻意识到了哪里不对。
吴才洋身为中组部部长,向中央提议撤消范睿恒的正省级待遇,是分内之事。在此事上,总理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却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总理没有开口之前,他就替范睿恒求情的话,等于是插手了总理的分内事。
但不表态又实在说不过去,付先锋抓范铮,吴才洋灭范睿恒,配合得天衣无缝,等于是家族势力又反败为胜了……正犹豫不定时,总理终于发话了:“才洋,你太激动了,今天谁也没有欺负付家的意思,睿恒也是一片好心前来吊唁,再者今天毕竟是付老的追悼会,凡事不宜过激。看在付老的面子上,听我一言,范睿恒的事情,先不要武断就得出结论。”
说完,又转向了付先锋:“先锋,你也消消气,先放了人,看在我的面子上,别在付老的追悼会上抓人。”
总理的温柔一刀确实厉害,难题,就踢到了吴才洋和付先锋脚下。
吴才洋不说话,看向了付先锋。付先锋微一沉吟,点头说道:“范睿恒的事情,吴部长请三思。”又转向范睿恒,“请马上离开付家!”
付先锋不是好相与之辈,开口向吴才洋求情,算是给足了面子,范睿恒现在被付先锋喝令滚蛋,不但要乖乖地滚蛋,还得感谢付先锋。
范睿恒平生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却只能打碎牙齿和着血往肚子里咽,一咬牙,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比起上一次在寒风上萧瑟的背影,这一次他的背影更落魄更黯然,让衙内一方的几人看得眼里,恨在心中。
范睿恒的饮恨离去,是为第一败。
“人……不能放!”范睿恒在吴才洋和付先锋的联手挤兑之下,黯然滚蛋之后,付先锋却大声而响亮地拒绝了总理的提议,“不是不听总理的话,而是范铮和高建远,正是按照总理的指示精神才拿下的,因为他们……”
“因为他们向省委副书记寄恐吓信!”夏想朗声说道,“上次总理亲自吩咐要指令国安部门严查此事,正好邱书记通过国安部门查实了范铮和高建远向我寄送恐吓信的事实,现在证实确凿,请总理指示。”
委员长不敢相信地看向了范铮和高建远。
范铮和高建远终于低下了愚蠢的头颅,没错,是愚蠢,他们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原以为夏想不会查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忘了国安部门是邱家传统的势力范围!
总理被夏想将了一军,是为第二败。
还有第三败。
夏想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请委员长和总理到里面一叙,吴、梅、邱三位老爷子已经恭候多时了。”
什么?三位老爷子一直藏身付家家中,委员长和总理相视一眼,一齐大惊。
官神 第1855章 从未有过的支点人物
许多年后,有名默默无闻的史学家因为研究付老爷子的生平而突然之间名声大噪,不是他研究出了付老爷子的什么奇闻轶事,也不是将付老爷子给夏想送烤鸭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如同小说,更不是因为他发现了付家的什么秘辛。
而是因为他对付老爷子一生盖棺定论的一句名言——付老爷子一生虽然胜多败少,但未尝大获全胜一次,在其死后为其召开的追悼会上,一死而动天下,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奠定了长远的政治格局,死后还能得享如此荣耀,付老爷子死得其所矣!
其实按照他对付老爷子的评价,也没有太出彩之处,并不该出名才对,但他对付老爷子的定论,却为研究夏想历史的史学家所反对,认为付老爷子之死,死得平平淡淡,之所以惊动天下,全是夏想之功,根本不关付老爷子什么事情。因为自始至终,付老爷子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废话,死人当然不能说话了。
但在史学家的争论之中,废话也能引发出一篇长篇大论。最后两方论战的结果自然是夏想的史学家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付老爷子的史学家也因此而出名,算是收获了意外的成功。
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夏想妙计安天下,才让一些人赔了儿子又丢人。
许多人并不理解夏想为什么任由高建远和范铮之流闹腾,其实以他的权势,完全可以一个电话就让高建远重回监狱,也可以理也不理范铮的质疑,让付先锋出面,一句话就让范铮滚蛋了事。
但夏想偏偏就是耐了性子和范铮对峙。
历史学家都是事后诸葛,聪明人走一步看三步,在场的不少人在看到委员长出现的一刻时,就意识到夏想可能在设局,而且还有可能是一个大局。
再到总理现身之后,不少人就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从先前付先锋一直藏身不出,等到委员长和总理出现之后,重量级人物纷纷及时出现就可以看出,夏想舌战群魔,让范铮和高建远一时猖狂,是为了让他们得意忘形,好将他们高高地摔下。
而且借他们之力来拉衙内下水,只有衙内深陷其中的时候,才能钓出大鱼。
夏想一时的隐忍,是为了借势打力,是为了让今日之事,一决胜负,并且奠定今后相当长远的格局!
归根结底,今天衙内敢上门挑衅,范睿恒为老不尊,又有范铮和高建远在一旁叫嚣,夏想就明白,在向他开炮的同时,还有向付家、吴家、梅家和邱家四家同时开炮的寓意。
是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的一次空前的联手行动,如果家族势力不联合起来,被一举打败的话,不但让家族势力在国内一极之中士气大降,甚至还会影响到家族势力在换届之时的政治局的席位!
再深思的话,说不定还会对吴才洋的入常造成巨大的冲击!
其心高深,其计深远,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而吴才洋一出面,就气势十足,在委员长和总理面前,毫不退让,也证明了一点,吴才洋也意识到了此事的深远影响,狭路相逢,勇者胜,不拿出大无畏的精神,会让别人小瞧了自己,甚至小瞧了整个家族势力。
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想借机拆分家族势力的企图,在夏想的巧手拨弄之下,最终功败垂成!
其实夏想之所以不惜将事情闹大,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在内……就是要借机观察团系的立场。
团系虽然在国内政局中成为一极,而且人脉宽广,但实际上团系比较松散,且求稳之心过切,有时面对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的攻势,会采取避让或是和解的对策。
夏想并非怀疑总书记的为人,只是想知道在换届前夕,如果有事发生,总书记是为了求稳而牺牲一切,还是也会悍然出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惜强硬回应?
最重点的一点,夏想是想知道总书记如何看待团系和家族势力目前的同盟关系。他也清楚,总书记对他很是器重,但并不肯定如果家族势力在面临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的联手倾扎时,总书记是会袖手旁观,还是会鲜明地表明立场?
在郑盛一开始站在居中的位置之时,夏想心中一沉,直到水天的出现,并且没有一丝犹豫就选择了队伍时,他才又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知道,一直躲在付家没有露面的古秋实,在请示了总书记之后,终于做出了同舟共济的选择。
由此,小事情大文章,国内格局基本由今日奠定了两两联合的两极对立之势!
基本上今日局势,虽然面临着委员长和总理两大巨头的威压,实际上节奏一直掌握在夏想手中,虽然中间偶有偏差和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但基本上符合夏想的预期。
谁能想到,一个副省级官员的支点,成功地撼动国内政局的四大派系,夏想,是为国内政局之中从未有过的关键的支点人物,当欣慰矣!
不过,夏想也没有盲目欣慰,因为他并不清楚侯康去一直站在自己一方,却一直没有一句表态,就如一头老虎在侧,却不清楚是助威还是伺机捕食,不免让人心中没底。
侯康去身为传统家族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和新兴家族势力之间有部分相同的政治诉求,但实质上并没有过紧密握手的合作。
……等委员长和总理的身影迈入付家大门,消失不见之后,现场留下的人群也各自散去,该吊唁的吊唁,该回去的回去,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再留下来也没有好戏可看了。
范睿恒黯然收场,相信被撤消待遇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吴才洋敢当众发话,就证明已经掌控了足够的可以整治范睿恒的材料。
范铮和高建远先是被付家的警卫拿下——委员长和总理都在,付家就敢直接抓人,不能就说无视了委员长和总理的权威,但肯定是落了委员长和总理的面子——随后又被转移到了国安部门,等待范铮的,将是没完没了的审讯和拷问,等待高建远的,除了拷问之外,估计就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牢狱之灾!
范铮被付家拿下之后,在范睿恒黯然离场之时,就已经失控了,随后委员长和总理被三位老爷子礼请进了付家,衙内见势头不妙,和吴公子一起悄然溜走,范铮终于知道害怕了,他现在成了牺牲品。
再看夏想一副胜利的姿态,范铮在屈辱和盛怒之下,破口大骂:“夏想,你不得好……”话说一半,被警卫一个提膝正中面门,顿时牙齿掉了五颗,满脸是血,只能“唔唔”乱叫,再也说不出一句人话了。
范铮还以为衙内会救他出去,却不知道,几天后,他就被社科院开除了党籍和公职,俗称双开,又几天后,因为恐吓国家高级领导干部和聚众闹事罪名成立,被判入狱三年。
而范睿恒也被吴才洋直接降为正厅级待遇——比当年的高成松连降三级还强上半分,至少他才连降两级——在降级和儿子入狱的两重打击之下,他一病不起。
见范铮被当众暴打,高建远大喊:“打人了……”试图引起众人的注意再制造事端,不料所有的省部级高官,却对他的洪亮的声音充耳不闻,甚至连有人看他一眼都没有。
高建远也为他的大喊大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付家警卫化掌为刀,直接在他的脖子之间一砍,高建远就感觉如同上吊一样难受,想喊,喊不出,喉咙之中就如一团火在燃烧,巨痛难忍!
但再难忍也得忍受,因为无人同情。
高建远的下场比范铮更惨,再次入狱之后,天天被人欺负。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无意,他被安排在当年在高成松当政时很不得志的一个监狱长的监狱之中,结果,高建远同志将会在痛不欲生中度过漫长的余生……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夏想已经手下留情了,因为要是让付先锋出手,高建远直接就人间蒸发了。
自始至终,国华瑞没有出头不奇怪,因为国华瑞本来就被夏想打怕了,但吴公子却一直没有露头,甚至在委员长和总理现身之后,也没有借机发作,就有点让人不好理解了,以吴公子疯狗乱咬人的性格,如此大好良机不加以利用,不是他的作风。
人群渐次散去,夏想抬头一看,吴公子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踪影……今日之事,夏想威名远扬,以致于在多年之后,还一直有人津津乐道今日的场景,以亲身在场而自豪,不过此时,夏想却只想进去喝一杯热茶。
一抬头,却见宋朝度缓步向他走来。
不等宋朝度走近夏想,突然,侯康去平空杀出,拦住了宋朝度的去路,伸出了右手:“宋书记请留步,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聊聊。”
宋朝度只能留步,和夏想只是交流了一个眼神,就随侯康去到一边说话了。
夏想凝视侯康去的背影,微微沉思片刻,转身随付先锋进去。
“要不要直接人道了范铮和高建远?”付先锋的脸上闪过阴冷之色,今天的事情,让他异常愤怒。
夏想摇头:“有时候死很容易,活着却艰难。”
付先锋又问:“衙内怎么办?就这么放过他了?”
夏想自得地一笑:“我什么时候放过他了?刚才的电话,只是虚晃一枪罢了!”
官神 第1856章 计成
其实吴、梅、邱三位老爷子,一早就来到了付家。
作为付老爷子多年的朋友,付老爷子的去世对三位老人家来说,也是一件十分痛心的事情,早早前来,不再顾及什么礼节和官场排序,特意来送付老爷子一程,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来了之后,却被夏想安排在了里面,让他们先安心喝茶,说是可能有好戏上场。
吴老爷子对夏想的安排自无异议,还征询梅、邱两位老爷子的意见:“怎么样,听不听小夏的安排?”
梅老爷子微一点头:“夏想是个靠得住的年轻人,我们几个老头子,就得当他的坚强后盾。”
邱老爷子也表示赞成:“是该让年轻人主事的时候了,好,今天就看看夏想能替我们安排一场什么样的好戏。”
三位老爷子一生纵横官场,打下了家族势力的一片江山,现今围着火炉喝茶,俨然是不问世事的世外高人姿态,放手让年轻人去冲锋在前,也是几位老爷子难得的齐心协力之时。
要说让三人共同信任一人,几十年间从未有过,再是合作,也有互相提防之心,但今天,夏想终于改变了三位老爷子几十年来在信任对方的背后又时刻提防对方的心思,现在坦荡地坐在一起,不必计较利益得失,不必防范对方的算计,若非是付老爷子的去世,几人的心情是相当的好。
不过付老爷子虽然先走了一步,几人也看开了许多,早就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坦然地接受了现实。
能坦然接受付老爷子死亡的现实,却不好接受外面无数宵小围攻夏想的现实。外面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几位老爷子的耳中,范铮的狂妄,高建远的不知天高地厚,范睿恒的为老不尊,以及衙内的阴险狡诈,让吴老爷子也不免震怒。
也让邱老爷子异常愤怒,就连平常喜怒不形于色的梅老爷子,也是微露怒色。
从来没有三位老爷子同时为一个人勃然一怒的时候,更没有三人同时为一个人操心的情况出现,夏想,历经艰辛和无数年的努力,再加上他淡然的性格和没有私利的为人处世之道,终让一生阅人无数老谋深算的三位老爷子,对他真心认可。
实属来之不易。
不过几位老爷子气归气,却也清楚夏想和范铮、高建远之流虚以委蛇必有深意,就耐心旁听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在委员长露面之后,吴老爷子甚至还提议,让梅老爷子和邱老爷子猜测一下夏想今日到底安排了一出什么样的大戏。
邱老爷子猜到了五分:“老付一走,四个老头子三缺一不成席,几个不成气候的小虾米来借向夏想挑战来试水来了,想知道我们几个老不死的是不是会拉付家一把。要是我们不拉,把我的话放这儿,几个月后,付家就会被打得七零八落。”
梅老爷子猜到了七分:“夏想是想借力打力,是想让一些人明白,四家只要有他在,就不会散,就会团结一心。也真难为了他,为了我们几个老头子在外面承受枪林弹雨,真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我就想,在我和他现在这么大的时候,面对委员长,别说应答如流,估计连话也说不利索了。”
吴老爷子猜到了八分:“出来一条大鱼,估计还有一条大鱼,夏想今天的戏,演得挺足。老邱,老梅,我以前一直以为看透了夏想,今天才发现,这小家伙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在外面指挥若定、掌控节奏的夏想,好歹也是堂堂的省委副书记,在吴老爷子口中却成了小家伙,估计就是夏想听了也只能摇头一笑。
不过以他的辈分和级别,在吴老爷子面前还真的只能算是小家伙。
吴老爷子果然目光如炬,他话音刚落,总理就现身了,也让邱老爷子和梅老爷子暗暗赞叹到底还是吴老爷子目光深远。
在外面的众人谁也没有想到,在外面闹得天翻地覆的幕后,有三位国内举足轻重的老人家躲在一处僻静之处,品茶,指点江山,或者更确切地讲,垂帘听政!
三位老爷子虽然看不见外面的场景,但声声入耳之下,就事事如在眼前。几人听到夏想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并且一点点占了上风,就互相碰杯致意。
邱老爷子此时已经全然看清了局势,愈加对夏想深不可测的布局大加叹服:“绪峰不如夏想,仁礼也不如夏想,老吴,你有福了,吴家有夏想之助,最少保你三代富贵。”
吴老爷子呵呵一笑:“夏想不是吴家的夏想,是吴家、梅家和付家的夏想。”
邱老爷子也听说了三家都拱手礼请夏想为三家的座上宾之事,他一直犹豫邱家是否也要效仿,但和三家不同的是,邱家有邱仁礼和邱绪峰,士气正旺,怎能让夏想介入邱家事务?
但如此一来,又等于邱家自己关上了和夏想携手共进的大门,以他对夏想的认知和观察,夏想为人坦荡,就算插手邱家事务,也会公私分明,不会贪图谋邱家的权势。
也是,夏想和吴家关系如此密切,近十年来,夏想何曾染指过吴家的家事?又何曾贪图过吴家的权势?没有,全部没有。夏想的人品,经过了近十年岁月风霜的考验,绝对是一等一的坚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