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常在
一般而言,艺人被限制离境,多半是因为和政治人物走得过近,而政治人物事发,从而连累到了艺人的德艺双馨。尽管有关钱来峰被限制离境也不知是空穴来风还是事实,不少人都在猜测背后的事件真相究竟是什么。
政治事情和娱乐事件,总会在某一件事情上有关联。
就在当事人亲自证实限制离境只是无稽之谈的同时,钢山市原公安局长案件正式浮出水面。钢山原公安局长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打黑的名义之下,打倒了小股黑恶势力,成为大股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收取保护费金额高达2000多万。
至于其他的卖官和贪污行为,更是数不胜数,不必再数。
作为一名官员,或许他不是最成功的一个。但作为一名官商,他却卖出了世界最贵的伞!
钢山市原公安局长落马,只是第一步,正当无数人还在猜测宋朝度此举的真正用意时,钢山市委市政府又遭遇了另一场官场风暴——一夜之间落马数名厅级高官,其中包括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
宋朝度在吉江多年,从未大张旗鼓地进行过厅级以上干部的人事调整,大部分人事变动都是在和风细雨之下一步步悄然推动,钢山官场地震虽然比起当年夏想在湘省一举拿下十几名厅级干部的雷霆之举不可相提并论,但对于熟悉宋朝度执政风格的吉江广大中高层干部来说,绝对是破天荒的大事。
如果说钢山市的官场地震指向还不太明确的话,小断市的主要党政干部的意外调整,就是一次极为犀利并且强势的出手。
小断市的大风,先从一名居委会主任身上刮起。
众所周知,居委会主任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不,连芝麻官都算不上,因为是等外,不入科级就是不入流。但就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居委会主任,竟然贪污了9000万的巨款!
消息一经公布,顿时一片哗然。
更让人哗然的是,居委会主任是上上任市委书记的远房的农村亲戚。
再联想到钢山市的官场地震,宋朝度剑锋所指之处,就不言而喻了。
一名小小的居委会主任就能贪污9000余万,岂非说明,办事处主任就能贪污一亿九千万了?事发之后,引发了市民的愤怒。
居委会主任被判处死刑是毫无疑问的结局了,但由他引发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是政治人物最关注的事件走向——随后,办事处主任被就地免职,再后,牵涉到了区长、区委书记,然后是副市长、副书记,最终声势越来越大,终于波及到了市长和市委书记。
市长和市委书记向省委做出书面检讨,并主动请求省委的处分。都以为市长和市委书记已经做出了姿态,省委肯定会顺势压下,事情就会不了了之,政治,就是和稀泥的艺术。
但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终省委做出的决定却是——市长就地免职,市委书记调任外地贫穷地市!
吉江省第二场官场风暴,风起云涌,就让无数人心头一凛,终于品尝到了宋朝度的雷霆手段,并且,或许还有冲天怒火。
再后,吉江省内三个地市的一二把手进行了轮换或调整,并且从省委放出风声,吉江将会自上而下有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
才有不少人怵然惊醒,一下想起当年在燕省时宋朝度的隐忍和手腕,都心头寒意逼人,也是,宋朝度在吉江温和太久了,以至于让许多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宋朝度就是温和的性格。其实宋朝度本来就是一头打盹的老虎。
老虎不发威,被人错误地当成了病猫,那些表错情会错意的吉江中层以上官员,在宋朝度执政吉江几年后,还没有看清形势站对队伍,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吉江位于东北苦寒之地,湘省位于江南水乡之所,相距遥远,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国内格局来看,风马牛不相及。但东北之地的东风一刮,江南之所的东风,也随之而起!
比起吉江的风声由小及大,缓慢刮起不同的是,湘省的风声,是突如其来,而且一刮就是铺天盖地的大风。
湘省的大风,直接由省委之中刮起,而且一刮就先落马了一名厅级高官!
湘省省委书记郑盛、省长付先锋,在全省干部大会上,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省纪委的决定:原湘省交通厅党组书记被立案调查。
表面上,上任交通厅党组书记被立案,是湘省道桥事件的延续,实际上知情人士心里清楚,退下达两年之久的原党组书记不能安度晚年,再次被旧事重提并且立案调查,不符合一般的官场规矩。官场之中不成文的规定是,除非案情特别重大,民愤难平的案件,才会将已经退下的老干部重新提到台上受审。
更有消息灵通人士从方方面面搜集到的信息,综合之后得出结论,交通厅原党组书记是反对一系的人!
一开始,人们并没有将湘省的事件和吉江的官场风暴联系在一起看待,直到湘省另一件大事的发生,才让不少人茅塞顿开的同时,不由大为震惊。
原交通厅党组书记被立案调查仅仅半天之后,就交待了大量犯罪事实,并且供出了更重要的人物——远在京城的交通部的某位高官。
湘省省纪委、省委几乎没有任何形式地遮掩,直接先将风声放出之后,才将供词上报了中纪委,让中纪委大为被动并且十分恼火。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事情已经闹得人人皆知了。
就有人将交通部某高官的落马和铁道部的**大案相提并论,生发了无数的联想。不过湘省方面既不否认,也不加以解释,只是将大量确凿的证据提交到了中纪委。
中纪委只能迅速地采取措施,将交通部某高官双规立案!
而更高层的人都心中有数,交通部某高官和吴晓阳之间有着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关系。
东北起风,江南云动,大江南北,一场不见硝烟的较量,愈演愈烈。
……和湘省相邻的楚省,在陈风和梅升平的治理之下,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发展。相比湘省的轰轰烈烈的反腐、山城的唱红以及岭南的专项行动,楚省的政治生活似乎太平静了,让许多人都遗忘了当年楚省的盛世。
但任何事物总是物极必反,天下大势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在吉江有风,江南有云的同时,楚省,也突然在平静的政治生活之中,突起旋涡。
而且还是不小的旋涡。
旋涡先由省委开始,突然席卷了全省。
和吉江由小及大的官场风暴、湘省由上及下的官场动荡不同的是,楚省的旋涡,准确地讲,不是官场风暴和动荡,而是一次类似岭南专项行动的政策性行动。
行动命名为健康楚省,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会议,提出全民健康的指导思想,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洁城以及健康产业的全民大健康行动。
指导思想很健康,政策很向上,但每一项政策的推出,都有其深远的政治目的。从专家的角度解读,健康行动旨在让楚省人民的健康生活整体迈上新的台阶,但从政治的角度解读,健康行动的前几个健康理念确实是基于健康的出发点,而最后一点健康产业,才是此次行动的政治目的所在。
某些人在楚省的产业,全是重污染产业,污染环境污染人心,以幸福我一个牺牲千万人的掠夺式开发,投资一处,为害一方,导致楚省大地上出现了不少癌症村和绝症乡。
健康产业,直指重污染产业,直指吴晓阳事件幕后人物的嫡系和亲信的产业。并且可以预见的是,楚省省委省政府动了真格,必将对重污染产业迎头一击,而且还会是致命一击。
……如果将整个事件串连起来,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先北后南,然后又是从南向北。先是吉江起风,然后湘省云动,随即楚省风声,再然后……让不少人大开眼界的是,黑辽雷动!
不错,正是曹永国主政的黑辽省。
黑辽省推出了“三大行动”,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通过实施春季种子市场、种子生产基地专项检查行动和冬季种子企业督查行动三大行动,坚决退出一批品种、清理一批企业、查处一批案件、完善一批规章制度,以净化种子市场。
只从表面上看,黑辽省的三大行动似乎并无所指,但圈内人士清楚的是,所谓净化种子市场,是直指某些人黑辽省大力推广的转基因作物!
……伴随着各地风起云涌的浩荡的东风,京城的东风,也是越刮越大,越大越盛……
官神 第1957章 再进一步
京城。吴家。
吴家高朋满座,热闹异常。
吴老爷子年纪越大,越喜欢安静,近年来,吴家很少有客人上门。自从吴才洋回京之后,虽然吴才洋不和吴老爷子住在一起,但吴家还是愈加宾客盈门,让吴老爷子不厌其烦。
只因吴才洋的身份特殊,位高权重,各怀心思的登门拜访者才络绎不绝。
后来吴老爷子下了拒客令,非请勿来,不速之客一律不再开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总算消停了许多。
今天的盛况,是几年来吴家少有的一次盛会。
只因夏想的到来。
夏想的进京,让吴、梅、邱三位老爷子再次聚会在一起,共聚吴家,共商大计。不为别的,只因有些人欺人太甚,颠倒黑白,处心积虑想除掉夏想而后快,简直就是不将家族势力放在眼中。
三位老爷子还没有从付老爷子去世的消极影响之后恢复精神,就被人将夏想欺负得如此之狠,老爷子们愤怒了!
三位老爷子冲冠一怒,威力非同小可。今天齐聚吴家,一为到机场为夏想助威,二为当面向夏想问个清楚,以商议应对之策。
夏想的精神状态大好,又恢复了以往的镇静自若以及淡然的自信,在几位老爷子面前,他也流露出了晚辈应有的恭敬姿态。
吴家的客厅,除了吴、梅、邱三位老爷子之外,还有吴才洋和付伯举,付伯举作为付家的代表,也出席了今天代表家族利益的盛会。今天的会议,将会决定家族势力在夏想事件上的正式立场。
“夏想,四处起风,你在京城的东风,除了我们几个老家伙之外,还打了什么埋伏?”吴老爷子手拍沙发扶手,气定神闲地笑道。
不等夏想回答,邱老爷子也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夏想,你的福分真是不小。”
“什么福分?真是说笑了。”相比之下,梅老爷子依然气愤不平,兀自怒道,“过分,太过分了。有人摆明了是欺负我们几个老头子快要死了,不,分明就是当我们已经死了。上次在付家门口的闹腾还不够,还要怎样才称心?”
本来几位老爷子中,梅老爷子脾气最温和,行事最沉稳,今天他却最是气不过,比邱老爷子还火大。想来也是梅老爷子在温和之中也有逆鳞,吴晓阳对夏想的不计后果的出手,终于激怒了极少再动肝火的梅老爷子。
不过联想到总书记也因此动了肝火,梅老爷子的怒气也可以理解了。
奇怪的是,吴老爷子非但没有生气,似乎还云淡风轻,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邱老爷子,一向阴冷的邱老爷子,今天却是少见的春风满面。
夏想一脸坦然地说道:“在京城我可借不到什么东风,只能仰仗几位老爷子抬爱了。”
“小滑头,不说实话,不老实,欠打。”吴老爷子笑骂了一句,“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你会同意来京城?我有一百个理由相信,你不想进京,别说谷昌出面,就是王任久出面,也请不动你。你的理由多得是,而且还是让人想不到的刁钻。”
“您老就别高抬我了,我都差点连小命都丢了。”夏想真不是不想说个清楚,而是有些事情在计划之中,或许会有意外,或许会有偏差,还是不让几位老爷子操心为好,他就又说,“都饿了,还不让吃饭?”
“吃饭,吃饭,就知道吃。”吴老爷子率先拿起了筷子,“天大地大,填饱肚子事大。”
梅老爷子却没有心思吃东西,只吃了一口菜就放下了筷子,又好奇地问道:“夏想,季长幸也陪你来京,听说和老古见面,是不是要联手搅动军委了?”
“季老和古老之间的事情,我还真不太清楚。”夏想认真地想了一想,“季老没明说,我也不好过问军方的事务。不过,季老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而且我还听他说,他不但要和古老见面,还要和郑家有话要谈。”
郑家和季家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然后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上升到顶峰,其后几十年风雨同舟,直到今天,依然携手共进。
郑家自家主在97年去世之后,并无后人再问鼎党政高位,但郑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依然巨大,不但巨大,而且根深蒂固。
梅老爷子一听此话,终于不再愁眉不展,而是笑逐颜开了:“以季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如果和古老联手,再有郑家的相助,呵呵,岭南事件,肯定是一起可圈可点可以好好琢磨的一件好事。”
邱老爷子蓦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木风和张力怎么办?”
夏想微微一笑:“不怎么办,当炸弹!”
……夏想委托明得谋转告总书记的一句话是:“季老此来京城,身负重大使命,会请郑家配合。”
此话一到,总书记大为心定,当即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会会议,就岭南一系列事件进行第一次正面讨论。
会上,先重点讨论了陈皓天扣押近20余名羊城军区军官一事,至于夏想和吴晓阳之间的冲突,以及吴晓阳被刺事件,只简单一提,并未深入讨论,留待军委的调查结果正式出台之后,先由军委出台初步意见,再交由常委会讨论决定。
故意略过吴晓阳被刺事件,也是总书记有意的伏笔。但会上偏偏会人借题发挥,非要提出先讨论吴晓阳被刺事件,并将事件上升到了夏想试图干涉军方事务的高度,有意将夏想一掌拍死。
总理当场反驳说道:“夏想干涉军方事务?这话也就内部说说行了,传了出去,会让人怀疑我们的制度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夏想一个省委副书记,有什么权力干涉军方事务?不说虚的,他能给军方的少将、中将什么好处才能让他们听他的话?如果说夏想干涉军方事务,那么几十名军官带领上百名士兵围堵了地方医院,要向一名省委副书记兴师问罪,我倒想问问,谁给了军官向地方官员问罪的权力?”
总理越说越激动,因为是内部会议,不上新闻,头发就露出了本来的花白本色,微微颤动的花白头发显示出总理真性情的一面:“我不是替夏想辩护,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诸位也清楚,夏想和我之间也曾经有过矛盾,我今天的发言,对事不对人。我只想表明一个态度,羊城军区的部分军官无视党纪国法,聚众闹事,威胁省委领导和中央领导的人身安全,必须严惩!”
总理的话,相当于为军官医院闹事事件定性。
一共九人的会议,气氛却十分凝重,虽然吴晓阳被刺事件还没有定性,但在针对吴晓阳被刺事件而引起的岭南省委和羊城军区的对峙事件的定性之上,会影响到国内的政治大局。
也会最终影响到吴晓阳事件的定性,因此,第一局的开局,十分重要。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在总书记的总结性发言之后,常委会进入了表决阶段。
和省委常委会的表决不同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表决,不存在一票否决权,也没有总书记先不表明态度而等别人表态完毕再明确态度的做法,而是直接举手表决!
总书记第一个举起了手:“陈皓天同志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扣押军官事件处理得有理有据,立场鲜明,我个人对陈皓天同志的做法,表示认同。”
总书记的认同,等于是为陈皓天投下了第一张赞成票,是对陈皓天下令击毙两名军官事件的力挺。
委员长微一迟疑,没有举手:“地方官员扣押军官,对军心冲击很大,在军中反响十分强烈,我保留意见。”
总理举手说道:“岭南省委在事件中的立场,客观、公正,对整个事件的处理,及时、正确,皓天同志的所作所为,维护了岭南省委的权威,值得肯定。”
二比一。
随后,几巨头纷纷发言表态,最终以六比三的结果,对陈皓天的举动给予了肯定,对羊城军区军官的闹事逼宫,定性为聚众作乱。
如果说机场之上是为第一局小胜,那么在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对陈皓天的肯定,是为第一局大胜,为军委最终针对吴晓阳事件的调查取证和定性,带来了不小的正面压力。
京城的东风,浩荡之间,逐渐加大了力度。
……老古的宅院之中,春光明媚,笑声充盈,许冠华坐在下首,态度恭谨地仰望坐在上首的古老、季老和郑老。
不错,郑老几乎和季老同时来到老古的宅院。三位在军中都有或明或暗的巨大影响力的老人家,若是以前想要坐到一起也不容易,但今天,因为夏想事件的推动,因为季长幸的进京,终于促成一次前所未有的三方会谈。
再加上吴、梅、邱三个老爷子的三方会谈的话,两处三方会谈,一处围绕夏想的命运,一处围绕许冠华的命运,六位老爷子,两名年轻人,一场异乎寻常的岭南事变,终将在京城、在各方推手地不懈地推动之下,将会演变成怎样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第二场东风,即将刮起。
官神 第1958章 第二轮
如果非要将夏想的经历按照史学家的编年史来划分的话,今年,是夏想一生之中最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一年。不仅仅因为夏想由齐省一步迈进岭南,眼界一下坐南疆而北望,还因为岭南天更高海更蓝,风云更激荡。
不过后世的史学家对于夏想历史中某一时期的一些隐秘事件,始终接触不到真相,只凭猜测来推断当时的种种内幕,得出的结论不但有失偏颇,甚至和事实南辕北辙。
最让史学家头疼的是,不管怎么研究,都琢磨不透夏想在吴晓阳事件之后,为什么非要进京直面军委,岂非是自投罗网之举?一进军委,难道在军方主持的调查取证之中,还能得到公正的对待?为什么不留在羊城,只让许冠华和木风进京即可,相信事情一样可以圆满解决。
尽管其后事件的发展出乎史学家的意外——能让书写历史的史学家也感到意外的变故,应该是超出了正常的范畴,凡事都有一个可以大概遵循的规律,但夏想进京之后的事情发展方向,完全不能以常理来推断——但史学家们一致认定,夏想进京的背后,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已然无法当面向他问个清楚,但从事情的最终结局来分析,收获应该超过了夏想的预期。
或者再推而广之的话,作为省委副书记的夏想,在经历过湘省被军方追杀、岭南被军方暗杀两次和军方的较量之后,终于成功地一只脚迈进军方事务的大门!
当然,作为当事人的夏想,在此时,他绝对不会承认他有谋求插手军方事务的野心。
……夏想在结束吴家的盛会之后,又和吴才洋单独谈了一谈,随后夜已深,他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却无心睡眠。
睡不着不是因为兴奋,而是因为在飞机上睡得太多了。如果让吴晓阳事件的幕后黑手知道夏想不但睡得香吃得好,还精神饱满地准备在夜晚上网和美女聊天,也不知会不会气得吐血?敢情夏想根本没将进京和军委面对面地对峙当成什么大事,轻松应付,胜似休假。
其实夏想还是对进京之事,慎重对待并且认真布局。夏想的性格,凡事必须事无巨细地考虑周全,轻易不会冒险。尤其是吴晓阳被刺是了不起的大事,他不仅要自己从容脱身,还要救下木风、许冠华,甚至再想方设法保住张力性命,并且在最后一刻反手一击,粉碎对方的全部图谋。
整个计划不但要天衣无缝,还要步步谨慎。因为一着不慎虽不至于满盘皆输,但不管是牺牲许冠华、木风或是张力任何一人,都不是夏想所愿。
夏想想要的是不留任何遗憾的大获全胜,打得对方一败涂地!
宋朝度的电话就及时打了进来。
“夏想,真没受伤?”宋朝度不提公事,先问伤情,他对夏想的关心不比曹永国差上半分,甚至比曹永国对夏想倾注的政治感情还深。
“没事了,我身体壮得很,经得起摔打。”夏想确实基本上没有大碍了,当然如果形势需要,他或许还可以以伤重为由重新住院。
病遁也是一种政治手段,虽然并无新意,但往往却很奏效。
“不但要讨还公道,还要加倍讨还回来才行。”宋朝度轻易不会动怒,今天的话却隐含了怒气,可见岭南事件最后颠倒黑白一出,真正触怒了他。
“吉江的大风,才刚刚开始,还会有后继,你就放心好了,会让一些人痛到无法忍受的程度!”自从调离燕省之后,宋朝度再没有说过一句狠话,但为了夏想,他不但说了狠话,还真下了狠手。
宋朝度是何许人也?在官场之上凡是有大起大落者,都非常人。宋朝度能前生今世都历经高成松的压制而不倒,其性格之中的隐忍和坚定,绝非一般人所能相比。
他更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雷霆一击的手段。
……宋朝度说到做到,他和夏想通话完毕之后,就又连夜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在吉江经营多年,宋朝度现在完全主导了吉江大局,省长除了配合工作之外,基本不会从中牵制宋朝度半分。
一是不会,二是不能,以宋朝度的手腕身为一把手还能被二把手左右了权威,他就不是宋朝度。
吉江省的后续动作是“清网行动”,主旨是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似乎和黑辽省“三大行动”的风马牛不相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