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看完了密信的内容之后,几位参将再一次皆是表情微妙,但也没有率先表态。
李世杰则是若有所思、表情迟疑,但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唯有史城,此时只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般决定根本不像是何宇的作风!
难道何宇不清楚,像是这种特殊时期,辽东镇必须要集中权力、团结一致?难道何宇不清楚,所谓的“共同决定”,其实就是彼此扯皮、相互牵制,最终什么事情都无法办成?难道何宇不清楚,在目前局势之下,西门盛就是他最应该信任的辽东镇高层?
但何宇为何还要让所有参将共同参与决策?
于是,史城立刻向吕侍文问道:“这封密信哪来的?可是总兵大人亲手交给你的?”
听到史城的询问,西门盛也睁开了双眼看向吕侍文,神情间带着一丝期待。
吕侍文无奈点头道:“正是总兵大人趁着绑匪不注意,亲自暗中塞进药箱的。”
听到吕侍文的说法之后,西门盛顿时是长叹一声,也再次是闭目不语了。
……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开心、顺利。
另,结束了辽东与南京的情节之后,本书也将会正式进入结尾阶段。
所以,大家应该会在明年上半年看到完结。
近年来,虫子一直都不敢去看自己的订阅数据,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依然坚持订阅,但既然每个月都能收到一点稿费,那就证明依然有人在看,所以虫子也会认真写完这本书,给大家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明年再见!
……
摄政大明 第1213章.七人.
……
……
自从何宇被匪徒绑架之后,西门盛也曾有过自己的小心思。
譬如说,西门盛就特意关注了辽阳、沈阳、以及抚顺三城的互市之事,也考虑过何宇一旦遇难之后,他应该要如何最大程度为自己争取好处,甚至也一度产生过竞争总兵之位的念头。
但客观而言,这种私心任谁都会有,而绝大多数时候,西门盛都是全心全意的为何宇考虑,不仅是毫不保留的全力营救何宇,甚至还为了维护何宇的权势与地位,曾是同时得罪了另外三位参将。
可以说,西门盛完全对得起何宇这个结拜兄弟,也完全对得起自己的兄弟义气。
所以,当西门盛看到密信之中的内容之后,却发现何宇这种时候竟是只顾着猜疑自己、忌惮自己、设法制衡自己,不啻于当头一棒、冰水淋身,可谓是心寒意冷。
这种情绪充斥着西门盛的心头,以至于西门盛一时间只想要尽快离开这里、再也不去理会何宇的事情。
所以,听到吕侍文的回答之后,西门盛只是长叹一声,然后就一直是闭目不语,再也没有心思去关注另外几人的反应,也完全不打算扭转局面。
与此同时,李泽荷、甘成、徐颌这三位参将皆是表情微妙、相互间不断用眼神交流;史城依然是满脸的不可置信、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李世杰则是表情变幻不停,似乎是正在犹豫着什么。
就这样,所有人都是沉默不语,场面气氛一度是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安静之中。
这个时候,依然是禁军百户姜泉率先打破了僵局。
只见姜泉走到辽东镇几位高层武官身边,问道:“却不知,何总兵的这封密信之中究竟写了什么?能否让下官过目一下?”
这一次,辽东镇众人却是团结一致,皆是态度强硬的拒绝了姜泉的要求。
李泽荷把手里的布条收入怀中,不软不硬的缓缓道:“在这封密信之中,总兵大人他确实是说了一些事情,但这些事情皆是我们辽东镇内部的家务事,就不劳你们禁军关心了!”
随后,甘成更是直接开口赶人,冷声道:“这位禁军百户,我们这些人接下来有事情要商议,皆是属于辽东机密,你并无资格继续旁听……所以,你现在可以离开了。”
与此同时,徐颌、史城、李世杰等人也同样冷眼看着姜泉,排斥之意毫无掩饰。
就这样,姜泉讨了没趣,也没有能力与辽东镇众人计较,只能是表情尴尬的讪笑道:“既然如此,卑职就不打扰各位讨论辽东镇的家务事了,现在就会离开……不过,若是各位收到了与赵阁臣有关的消息,又或是另有营救安排,还望是第一时间通知卑职,让卑职以及禁军将士也能出一份力。”
说完,姜泉拱手行礼之后,就在辽东镇众人的冰冷注视之下快步离开了这里。
等到姜泉这个碍眼外人离开之后,此前的尴尬氛围也得以稍稍缓解。
李泽荷与另外两位参将再次对视一眼之后,就重新拿出了那封密信,摆出一副公事公办、毫无私念的模样,道:“总兵大人果真是无愧于当世名将之称,这般情况下竟然也能与咱们建立联系……而现在,既然总兵大人已经有了明确交代,那咱们自然是全力完成总兵大人的吩咐!”
徐颌连连点头,同样是一副精明干练的效力模样,道:“总兵大人让咱们每天傍晚时候都要在密林之外选择一处合适位置点燃狼烟,显然是为了指明方向,防止他在逃脱之际于密林之中迷失方向,这表示总兵大人他或许已是想到了自救之策……
这是一件大好事,说明总兵大人的腰伤大概率是伪装的,当真是天佑总兵大人……而咱们也必须要尽力配合总兵大人才行!”
甘成则是大声道:“本将此前巡察密林周围环境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好几处位置较为合适,咱们必须要立刻进行筛选,选择一处最佳位置……
与此同时,也要组织几队人马随时准备进入密林之中接应总兵大人……不仅要接应总兵大人,还要趁势把那些匪徒一网打尽……”
李泽荷又说道:“还有调查匪徒来历的事情,总兵大人已经为咱们提供了许多关键情报,接下来的调查也就有了明确方向……我认为这件事情交由西路守军负责较为合适,他们长期驻扎于辽西境内,对于防区境内的农户状况更为了解……”
就在李泽荷、甘成、徐颌三人各抒己见、群力群策之际,西门盛至始至终都是闭目不语,没有任何要献言献策的意思。
而李泽荷等人也完全没有要拉着西门盛一同参与的意思,他们三人都是边军宿将,皆是不缺能力与见识,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之间,很快就已经根据何宇的密信制订了一系列的详细计划。
就这样议定了与营救、调查相关的所有计划之后,甘成率先是迫不及待的提到了正事。
只见甘成先是暗暗瞥了不远处的西门盛一眼之后,却又装作自己只是临时想到的样子,又说道:“哦,对了,总兵大人还交代了一件事情,就是让咱们务必要确保辽东镇内部的稳定、共同决定所有事情……”
说到“共同决定”这四个字的时候,甘成刻意加重了语气。
徐颌也附和道:“总兵大人的这项要求很合理,像是这般特殊时期,咱们必须要同进同退、团结一致才行!从现在开始,就由咱们这四个参将……哦,还要加上正在卧床养伤的西路黄参将……总计五人,共同商议之后决定所有事情!”
李泽荷则是补充道:“若是出现了不同意见,则是公开商议、公开投票,最大程度的凝聚共识,然后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制定所有决策!各位认为如何?”
若是赵俊臣听到了李泽荷所讲的“公开投票”、“凝聚共识”、“少数服从多数”这些字眼词汇,必然是要心情怪异。
随后,李泽荷转头看了一眼旁边不远处皆是沉默不语的史城与李世杰二人,再次补充道:“还有,决策之际不妨是再加上史千户与李千户这两位,他们的官阶虽然不高,但也是辽东铁骑的实际指挥者,而且李千户还是将门李家的嫡系子弟,可谓是举足轻重,所以咱们也应该让他们也参与到决策之中。”
听到李泽荷的这般提议,甘成与徐颌二人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就想明白了李泽荷的真实意图!
某些念头,一旦是从心中涌现出来,就再也无法消除了。
而李泽荷、甘成、徐颌这三人,经过了赵俊臣的暗中催化之后,目前皆已是开始觊觎辽东镇总兵的位置。
目前情况下,何宇的未来生死命运究竟如何,依然是一件充满悬念的事情。
无论是何宇的自救想法、还是辽东镇的营救计划,执行之际皆是充满了变数。
所以,辽东镇守总兵的位置,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空缺,所以李泽荷、甘成、以及徐颌这三人也依然没有放弃希望。
或许,他们还在暗暗盼望着绑匪撕票的情况出现。
而一旦是何宇最终惨死于绑匪手中,那么李泽荷、甘成、徐颌三人必然是要激烈竞争总兵的位置。
这般情况下,谁能争取到史城与李世杰二人的支持,就相当于得到了辽东铁骑与将门李家的支持,自然是胜算大增。
所以,李泽荷此时提议让史城与李世杰二人也同样拥有决策投票之权,自然是为了向史、李二人示好。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甘成与徐颌二人皆是暗骂李泽荷卑鄙狡诈。
但下一刻,他们也皆是连声表达了赞同之意。
只听甘成大声道:“本将也是相同看法,正想要提出来,没想到竟是让李参将抢先开口了……这两位千户虽然还年轻、官阶也是稍低,但无论能力还是忠心皆是上佳之选,确实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必须要让他们拥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否则就太浪费了!”
徐颌则是用一种激赏表情打量着史城与李世杰二人,点头道:“李千户与史千户皆是咱们辽东镇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辽东镇的重担迟早要交给他们二人,就应该被委以更多重任!让他们二人参与后续的各项决策,确实是一件好事!”
李泽荷的目光转向史城与李世杰二人,问道:“史千户、李千户,你们二人是何想法?可否想要与我们这几人群策群力、共同主持大局?”
史城稍稍犹豫片刻后,终究还是觉得自己不应该放弃这次机会,认为自己进入了决策圈子之后,总能是发挥一些正面作用,于是就拱手道:“既然几位参将大人这般抬举卑职,卑职自然是责无旁贷、竭力做事!”
随后,李世杰也点头道:“既然各位前辈看得起晚辈,晚辈一定会全力协助各位前辈。”
说话间,李世杰竟是抛弃了军中称呼,把几位参将称为前辈,又自称为晚辈……这显然是暗示他现在不仅是代表自己表态,也同样是代表李家表态。
就这样,看到众人意见达成一致之后,李泽荷再次点头道:“既然如此,从现在开始,直到总兵大人顺利脱困之时,辽东镇的所有事情、任何决策,都必须要经过北路西门参将、南路徐参将、东路甘参将、西路黄参将、我、还有李千户与史千户,拢共七人的共同商议才能决定,任何人都不能擅自行事……”
说完,李泽荷总算是记起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西门盛,转头向西门盛问道:“西门参将,大家都是这般想法,你觉得如何?”
在众人瞩目之下,西门盛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就好似木雕一般,只是睁开双眼环视了众人一眼之后,就用一种没有任何语气波动的声音说道:“既然是何总兵的意思,那就这样办吧!”
说完,西门盛直接转身向着远方走去。
看到西门盛的离开,史城表情一变,连忙向众人拱手告别,然后匆匆向着西门盛追去。
但除了史城之外,其余几人都没有追赶西门盛的意思,只是隐隐听到史城追到西门盛身边之后的焦急劝说声。
“西门参将……卑职依然认为,这件事情至始至终都透着蹊跷,恐怕是有什么误会,您可千万不要……”
看着西门盛与史城二人的逐渐远去之后,李泽荷叹息一声,道:“西门参将心里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全力营救总兵大人与赵阁臣,而不是刻意照顾西门参将的情绪……史千户还是年轻,缺了一些大局眼光啊!”
徐颌点头道:“还是要多历练啊……相较而言,还是李千户更多顾全大局。”
甘成也说道:“恩,我也觉得还是李千户更为持稳。”
在三位参将的连连夸赞之下,李世杰突然问道:“卑职有一件事情,希望三位参将可以赐教!”
……
……
摄政大明 第1214章.聪明与愚蠢.
……
……
在赵俊臣眼里,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所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效率”与“执行力”。
在这个方面,不论周尚景、还是德庆皇帝,皆是远远不及赵俊臣。
或许是时代原因,这个世界的所有人皆是习惯了低效率的做事方式,哪怕是局势紧迫之际,也总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无论是商议对策、相互扯皮、平息争议、事前准备、层层传达、具体执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无关紧要事情,所有环节皆是耗费了大量时间。
习惯了后世的高效率,赵俊臣自然是无法接受这种龟速一般的做事方式。
曾有一次,赵俊臣遇到一件紧急事情,想要尽快与左兰山商议,就派人前去邀请左兰山赶来赵府与自己相见……但赵俊臣一直等到三个多时辰之后,才终于见到了左兰山,也彻底错过了最佳时机。
赵俊臣当时只觉得无法接受,就详细调查了具体情况。
然后,赵俊臣很无语的发现,这三个多时辰时间皆是浪费在了无关紧要的方面。
赵俊臣先是吩咐许庆彦派人去邀请左兰山,许庆彦就想要挑选一位与左兰山脸熟的赵府管事负责此事,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寻到此人——此人当时表面上是去府外采办了,实际上则是正在茶馆喝茶——就这样寻找许久无果之后,许庆彦终于决定换人,时间就这样浪费了近半个时辰;
左兰山当时还是工部尚书,赵府信使漫步去了工部衙门之后,也同样没能第一时间见到左兰山——左兰山当时正在外宅快活取乐——而工部官员出于各种顾忌,完全不敢泄露左兰山的行踪,所以这位赵府信使就在工部衙门枯等了一个多时辰,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左兰山。
左兰山收到赵俊臣的邀请之后,先是浪费了大量时间责怪工部官员怠慢了赵府信使,然后又因为礼节方面的问题,耗费了大量时间更衣、梳洗、整理容装、亲笔写了名帖……就这样一直等到近半个时辰之后,左兰山才终于离开了工部衙门。
更可笑的是,左兰山好不容易乘轿抵达了赵府之后,却又听说赵俊臣当时正在与方茹见面,于是左兰山就自作聪明的认为,自己不应该选择这种时候打扰赵俊臣,所以就刻意返回自己的坐轿之中,又多等了半个时辰。
查清楚这些情况之后,赵俊臣的心情无疑是崩溃的。
更让赵俊臣崩溃的是,所有人对于这种情况皆是习以为常,还认为是赵俊臣大惊小怪。
从那以后,赵俊臣就耗费了大量精力,还设定了许多规矩,想要极力扭转这种无比低效的做事方式。
譬如说,赵俊臣要求所有人在职期间都必须要随时待命、不能擅离职守,若是遇到意外情况,也必须要留下紧急联络方式;
譬如说,消息的层层通报之际,必须要尽量减免多余环节,所有人收到消息之后也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与回应;
譬如说,赵俊臣详细制订了所有事情的轻重缓急层级,所有人都必须要根据这个优先层级做事,至于那些只会浪费时间的细节事情,则是尽数免去;
譬如说,所有人在执行任务之际,必须要事先设定成败标准与时间限制,事后还要进行考核与问责……
在赵俊臣看来,这些规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眼里,这些规则就显得过于“苛刻”了,就像是赵俊臣手持鞭子、不断抽打着自己,
就这样,经过赵俊臣的各种努力之后,总算是让身边人的做事效率,勉强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就算是这种勉勉强强的做事效率,也已是要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所有势力了。
正是因为赵俊臣拥有了这种优势,所以他哪怕是权谋智慧明显不及周尚景、地位权力也远远赶不上德庆皇帝,却依然可以不落下风、迅速崛起。
就算是赵俊臣的某些计划出现了纰漏,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禀报、及时修补,让敌人根本寻不到可乘之机。
当赵俊臣开始算计对手之际,也往往会因为执行力与做事效率的优势,让对手根本没有反应时间与还手机会。
所谓一步快、步步快,就是这个道理,往往是敌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赵俊臣就已经开始执行下一步计划了。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赵俊臣的崛起势头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甚至于,因为赵府众人就在赵俊臣的眼皮子底下,必须要严格遵守赵俊臣所制定的各项规则,所以赵府之中的众位管事明明皆是一些天资平庸之辈,竟也连续涌现出了好几位人才,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陆续成为了“悦容坊”、“联合船行”、“聚宝商行”等等机构的重要负责人。
可以说,效率与执行力就是赵俊臣一贯以来的制胜法宝。
相较而言,辽东镇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又要长期直面建州女真这个强敌,做事效率与执行力也不算差了。
但相较于赵俊臣的效率与执行力,却依然是存有明显的差距,依然是被赵俊臣牵着鼻子走。
*
对于辽东镇众人而言,这一天时间以来,实在是发生了太多事情,简直是目不暇接。
何宇与赵俊臣遭到绑架、与各方势力的冲突与交涉、绑匪所送来的勒索信、何宇的密信联系……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皆是让他们疲于应付、手忙脚乱,就连思索与复盘的时间都没有。
等到这些事情总算是稍稍告一段落之后,时间已是这一天的深夜了。
但因为赵俊臣的离间计划持续发酵,虽然所有人皆已是疲惫不堪,但也大多是一夜无眠,为了各自考量依然是忙个不停,就像是一群无头苍蝇。
其中,在辽东镇众人之中,史城无疑是最为忙乱的一个。
所以,这天晚上,史城一边是留在西门盛的身边不断安抚劝慰,一边是派人紧紧盯着另外那几位参将的动向,一边是与辽东镇的众位中低层武官保持联络、争取这些中低层武官的支持。
因为西门盛依然是一副意兴阑珊、无精打采的模样,所以史城只好是独自承担起了西门盛此前所肩负的一项职责。
也就是全力维持何宇的权力与威望、尽量避免几位参将趁机动摇何宇的权位。
只可惜,史城只是一名千户,虽然掌握着一部分辽东铁骑,但终究是地位不足,即使是竭尽全力,也依然是无法改变多少事情。
坏消息接踵而来。
史城先是收到消息,说是李泽荷、徐颌、甘成这三位参将联袂拜访了正在卧床养伤的西路参将黄申明,这四人经过一段时间密谈之后,似乎是达成了许多共识;
随后,史城与那些辽东镇中低层武官进行联系之后,也陆续收到了回信,这些辽东镇中低层武官大多是态度谨慎,不愿意在紧要关头毫无保留的支持史城,而是更倾向于接受几位参将的联名指令;
再然后,史城再次收到消息,说是李世杰这天晚上同样是派出了大量信使,与辽东边军之中的李家人脉进行串联,也收获了更多回应,有一大批辽东武官连夜拜访了李世杰。
最后,当史城又一次收到消息,称是中路参将李泽荷暗中派人与禁军百户姜泉秘密联系之后,终于是再也忍不住了,怒气冲冲的拍案而起!
“李泽荷他究竟想要干什么!他难道就看不出,总兵大人被绑架的事情十有八九是与赵俊臣有关系,而那些禁军则都是赵俊臣的帮凶?他难道就看不出,目前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赵俊臣的离间之计?这般情况下,他竟然还与禁军的姜泉暗中联系……他可是辽东镇的中路参将!难道要背叛辽东镇不成?简直就是蠢不可及!”
因为史城一直都在全力安抚西门盛的缘故,所以他这天晚上虽然忙个不停,却一直都跟在西门盛的身边,此时也正留在西门盛的营帐之中。
与此同时,西门盛虽然是不再像是从前一般卖力做事,但也任由史城缠在自己身边,同样是一夜未睡,就这样默默旁观着史城忙个不停。
听到史城的怒声喝骂之后,一直冷眼旁观的西门盛也终于是冷笑着开口说道:“蠢不可及?李泽荷在辽东镇众位高层武官之中,一向是最为聪慧多谋,你难道没有发现,自从咱们收到了总兵大人的那封密信之后,所有人就开始被李泽荷牵着鼻子走了?他可不是蠢,他恰恰是太聪明了、以至于聪明过头了!
但你仔细想想,这些天以来李泽荷的诸般言论,他乃是最先看出赵俊臣想要效仿‘推恩令’分化离间咱们的那个人,他也同样明白总兵大人被绑架的事情绝对与赵俊臣脱不了干系,他甚至完全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但他依然是甘于被赵俊臣利用,甚至是帮着赵俊臣推波助澜……就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就很清楚,自己被赵俊臣利用能收获更多好处,仅此而已!”
说到这里,西门盛冷笑更甚,道:“许多看似愚蠢的行径,并不是因为做出这项决定之人有多么愚蠢,而是因为这项看似愚蠢的决定对他自己有更多好处罢了!
就别说是李泽荷了,咱们辽东镇所有人其实都是这般性子!嘿!难道咱们就看不出辽阳贸易其实就是一种资敌之举、只会让建州女真愈发壮大吗?但咱们还不是这样做了?明明是明知这般坏处,咱们为何还要坚持这般做法?还不是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