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福气绵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鹿谓霜
“娘——”找二叔他们回来帮忙的姜雅一进门,就听见吴氏这么说,她整个人都木了。
吴氏却只是一顿,掩饰一笑,“我当娘的,最了解女儿。二丫头打小就爱跟她表哥玩,我还会害她不成。”
说完,又抬头冲姜雅柔柔一笑,“雅姐儿,你舅舅舅妈拿你当亲女儿,知根知底的,嫁到这样的人家,我这个当娘的也就放心了。乖女儿,你最听娘的话了,是不是?”
姜雅打小就是个不显眼的,她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刚好中不溜,不上不下也没人关注,她早都习惯了。家里娘一心只偏心着弟弟,她也认了,就像娘说的,家里有了弟弟,爹娘往后才有指望。可她实在想不明白,娘为什么让她嫁给表哥,明明表哥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懒和混,有女儿的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可娘现在却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她和表哥情投意合,说她愿意嫁到舅舅家。
她怎么会愿意?!
可是她不认,娘怎么办?奶会放过娘麽?
吴氏再怎么样,也是生她养她的娘,她生养她一场,自己就当还她了!
姜雅咬牙,含着泪,“我听娘的。”
吴氏心中大石落地,松了口气,然后笑着道,“娘,您看,二丫头自己乐意的。我就说是误会,大嫂快扶大壮起来吧,都是误会。”
吴家嫂子仿佛也是怕了,民不与官斗,再怎么说,姜二郎可是在县里当官的,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吴家倒霉。要不是有吴氏这层关系,她还不敢上门来耍赖,见好就收,忙领着儿子走了。
一场闹剧散场,姜锦鱼跟着爹娘回了西屋,才坐了一会儿,就听到隔壁东屋传来摔摔打打的声音。
姜二郎皱着眉,起身去看,大概是在那边劝了几句,东屋摔打的声音就停了,只剩下男人的责骂和女人的哭泣声。
想到二姐,姜锦鱼有些不忍心,“娘,二姐真要嫁给那胖子?”
何氏将女儿搂进怀里,温柔伸手,替她理了理弄乱的发,淡淡笑了一下,“先顾好你自己,方才怎的那么笨,就知道让二丫头跑,你自己怎么不跑?你真要伤着了,我们当爹娘的,就不心疼了?”
姜锦鱼也有点吓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她一直都知道。
可是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很少有这么深的体会。上辈子她一意孤行要嫁给潘衡,姜二郎和何氏都不同意,可最后也还是点了头。
所以看到姜雅因为三婶一句话,就答应要嫁到吴家去,觉得很心惊。
何氏看女儿那模样,便知道她的想法,无奈道,“你以为呢。咱们虽然没分家,可自家人操心自家事,若是你三叔三婶无缘无故来管咱家的事情,你心里舒服?你二姐是三叔家的,她的婚事,自然由你三叔三婶拿主意,便是你爹做了教谕,当了官,那也管不到哥哥的屋里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嗯。”姜锦鱼听明白了,不是自家爹娘冷淡,而是她归爹娘管,二姐归三叔三婶管。然后突然想到了何氏话里的漏洞,仰着头道,“那爷跟奶可以插手啊!”
何氏微笑,“总算没傻,所以不用你小人家家来操心。”
说话间,姜二郎从东屋回来了,没等妻女发问,便把结果给说了个一清二楚。
姜三郎是个老实人,可老实人发起狠来也挺吓人的,方才虽然没动手打吴氏,可也发了好大一通火。吴氏还想像从前那般混过去,姜三郎却是彻底恼了,当着姜老太夫妇的面,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双膝在地上狠狠一磕,红着眼道。
“以往吴氏补贴娘家,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孝顺丈母娘。可现在吴氏犯下大错,孩儿不孝,与她过不下去去了,请爹娘送吴氏回吴家去!”
这是要和离的意思。不光是吴氏听了心神俱碎,连姜老太等都被姜三郎这幅狠劲儿吓了一跳,可老实人固执起来也是很吓人的,吴氏哭得肝胆俱碎,也没见姜三郎松口。
第二日,姜锦鱼就没瞧见三婶吴氏了,听说哭了一夜也没用,三叔这回是铁了心了,吴氏没了法子,只好拿着银子回了吴家。三叔还算是厚道人,这些年夫妻俩个攒的银子,都给吴氏拿回家去了,只道,两人往后便互不来往了。
然后又去了一趟村长家里,求着他帮着做个见证,姜雅和吴大壮的婚事就此作废。
吴家自然不答应,可吴氏被送回来娘家,村长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偏心着姜家的,自打姜二郎去了县里当教谕,他这个村长面上有光,走出去地位都比别的村里的村长高上几分。
姜三郎这回发狠了一通,孙氏和郑氏看在眼里,不免有些心惊,做事也更加小心谨慎,可心里未尝没有念叨过,觉得姜三郎这回实在是做的太狠了些。吴家一家子吸血鬼,想想都知道,吴氏回了娘家,能有什么好日子。
不过两人说归说,去帮吴氏说话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到了姜老太五十大寿那一天,嫁到章家的姜欢也回来了,孙氏见了女儿,欢喜得不行,拉着女儿在厨下说话,问东问西,问的姜欢都有些烦了,敷衍道,“娘,我都好,我知道。”
孙氏看着女儿没动静的肚子,担忧的耳语道,“你这肚子还是没动静?”
姜欢撇嘴,“娘,不是我不想生,可是你想想,章家那个光景,我生了又怎样,还不是跟着吃苦?”
“那也不能不生?!”
孙氏着急,姜欢可不急,“生肯定是要生,总得等相公中了童生再说。”
孙氏闹不明白,“这得等到什么时候,童生秀才什么的,哪里是那么好考的。”
姜欢不耐烦道,“娘,你别管了。”
姜二郎屡考不中时,她年纪还小,所以看到的都是姜二郎一家子如何风光。因此对章昀考中秀才,她有着盲目的自信,觉得大不了熬几年,怎么都不肯松口。
又说到吴氏的事,姜欢听了撇嘴,心里挺不舒服的,冷漠道,“娘,你管她干嘛?自作孽不可活。倒是二丫聪明,知道和二婶套近乎。这事要没二叔出力,你当亲事这么容易作废?”
当时她与章家的婚事,二叔二婶两个可是装聋作哑得很,半句话也没说。
姜欢冷冷笑了下,仿佛把当初章昀是她自己选的给忘了一般,心心念念要把二叔家给比过去。
******
姜老太这大寿过的隆重,一家子大大小小都送了礼,轮到姜二郎一家的时候,家里人都睁大了眼睛,想看看他会送什么。
何氏先把娘俩准备的东西给拿了上来,三套亲手做的衣裳,一个沉甸甸的金镯子。
先不说那闪瞎人眼的金镯子,就说那三套衣裳,料子颜色足,还是丝绸的,摸上去光溜溜的,还不起皱。再看那镯子,拇指粗细的金镯子,黄金明晃晃的,照的人眼睛都花了。
连郑氏都有些愣了,心道她以为自家相公做了小生意,却不曾想,还是二伯这样当官的人家,才能称得上一声殷实人家,难怪读书人挤破头都想当官。
再轮到姜仲行,他提步上前,面上含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契。
“这……”姜老太没敢伸手,姜仲行却笑着道,“孩儿孝敬娘的,娘怎的同我还生分上了。这二十亩田,就当是孩儿孝顺爹娘的,娘快快收下。”
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二十亩田地,要知道,寻常农户人家几代传下来,也就那么二十来亩田地。孙氏郑氏几个还好,毕竟是孝敬婆婆的,他们两家也占得了便宜。
可已经出嫁的姜欢却是妒忌的眼都红了,手里的帕子都捏拦了。
这可真是……不过过寿,出手就这么大方,可想而知,二叔的家底有多厚。她嫁到章家吃糠咽菜,可二叔家的姜锦鱼都不用费劲儿,就能嫁给比她好一百倍的人家。同样是一家子的姐妹,凭什么就她投胎到二婶肚子里?!
人各有命,姜欢再眼红也无用,同父同母的姐妹都有嫁得好的嫁的差的,更别提她与姜锦鱼还只是堂姐妹。
姜老太的五十大寿一过,姜仲行一家子便回了夏县。
这一日,院里的桃花开得好,姜锦鱼绕着家里那株桃树走了一圈,想起前几日看戏时戏文的桃花茶,顿时动了心思,让石叔帮忙打了些桃花,坐在前厅里拣桃花。
何氏在一边给女儿做衣裳,见了满桌子香喷喷的桃花,顺手在袖子绣了一圈的桃花纹,刚收了最后一针,钱妈妈进来了。
“太太,隔壁昨儿新搬来了邻居,上门来打个招呼,请进来么?”





重生之福气绵绵 24、杨梅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玉米小说 ]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最清爽!
隔壁的新邻居?
姜锦鱼抽空听了一耳朵, 隔壁那宅子大倒是挺大,可是打从他们住进来, 就没瞧见那边有人进出过, 连柚子树都越过围墙长到姜家院子里来了,夏天的时候挂了沉甸甸的果实。
何氏早先就知道了,隔壁有人要搬进来了,此时听邻居上门拜访,放下手里的活计,点头道,“把人请进来吧, 泡壶荞麦茶来。”
“哎。”钱妈妈应下来,转身出了正厅,走到门口。
就见姜家门口站着个少年, 看上去不过十五六的样子,如墨染的发散落在雪白的衣衫上, 腰间绣了金丝的革带束着,眉若远山, 眼若清溪,面容端雅秀丽,但他身量极高, 眉骨之下一双漆黑眼眸, 犹如染了寒霜一般,清冷淡漠,寻常人看了觉得莫名心惊, 仿佛并不容易亲近。
钱妈妈也不敢靠近,站的远远的,态度却很恭敬,“公子,我家太太有请。”
顾衍微微颔首,并没作声,一路往里走。
待瞧见庭院里,自家院子那株长得过于繁盛的柚子树,嘴角噙了一丝笑意,想到昨日嬷嬷站在院里盯着柚子树瞧,念叨着这树长得好,夏天怕是能结不少果。
小姑娘从小就嘴馋,怕是没让这柚子白白烂了去。
钱妈妈侧目打量,见他嘴角噙笑,心里暗暗道:这小公子生的真好,媒婆怕是又要往他们青石巷子里钻了。
“到了,您请进。”
钱妈妈把人送到门口,就赶忙去泡荞麦茶了。
顾衍进门,“姜太太。”
何氏上回见顾衍,还是三四年前了,少年人正是长身子的时候,便是半月不见都要大变样,故而第一眼,何氏并未认出来,还是顾衍自报家门了,何氏这才记起来。
她高兴的道,“许久未见,你都这么大了。只听说隔壁来邻居,没曾想这么瞧,竟是故人。”
说罢,又高兴地留顾衍在家里吃饭。
顾衍只含着笑听着何氏说话,时不时点着头,何氏看了觉得印象很好,懂礼知事,进退有度,翩翩少年郎一般。
等知道顾衍已经在儒山书院入学了,更觉得巧,道,“这可真是巧,宣哥儿也在儒山书院念书。往后你们还可一齐上下课。”
顾衍微微笑着,“确实很有缘分。我初来乍到,倒是要拜托宣弟照顾了。”
“什么照顾不照顾的,这么客气做什么。”何氏忙叫顾衍别客气,又问他家里还有谁,自己明日好备了礼上门拜访,有来有往,这才是有礼数的人家的做派。
顾家祖籍在夏县,可实际上却久居在盛京,盖因顾衍父亲在盛京任一五品小官。
这回顾衍会来夏县,也算是家里的丑闻一桩,家中继母早已看他不喜已久,偏生他占着原配嫡子的身份,家中又有老太太相护,继母动他不得。
眼看着他到了参加科举的年纪,盛京乃天子脚下,出头的机会太多了,继母生怕他出了头,往后分了顾家家产,继母便想方设法吹枕头风,哄得父亲送他回祖籍念书。
祖母本来要找继母理论,顾衍却是拦住了老太太,只道,“她不喜我已久,便是这回不成,还有下回。倒不如让我去了夏县,山高皇帝远,她便是想伸手也伸不了,孙儿也能好生念书。”
老太太同意,顾衍这才来了夏县,但是宅子是老太太让人来准备的,倒是不曾想到,竟然与姜家成了邻居。
家中出了这等事,本该是难以启齿的,但顾衍态度却很大方,后宅继母算计原配嫡子的事情,由他口中说出,仿佛是什么寻常之事一般。
只是他的态度越寻常,听的人就越替他生气,对那没见过面的继母,也顿时没了好感。
何氏宽慰他,“我以往听过一句话,莫欺少年穷。你还年少,往后的路还长着,好生念书。”
顾衍没在姜家久坐,留下礼品,打了招呼后便回了隔壁。
何氏有心留他吃饭,可想着都成了邻居了,也不差这么一时半会的,倒是没有强留,把人送了出去。
多了一个新邻居,姜家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姜锦鱼开始跟着何氏学管账了,何氏在这一方面管她管得很严,说要教她刺绣,便只有节日才会稍稍放松,其余时候都亲自带着她做刺绣。姜锦鱼现在学的针法不算太多,但她配色作的特别好,几种基础的针法也都学的很扎实,何氏看了满意了,才开始教她管账。
管账对姜锦鱼而言,并不太难,倒是她的小姐妹们,个个都抓耳挠腮的。
小姐妹们在一块小聚的时候,几个小姑娘都皱着眉头抱怨,“算盘实在太难使了,我每回算到最后,算出来都差了好些。”
另一个林家姑娘,家里是在县里开书坊的,夏县几家大的书坊都是她家的。林姑娘年纪不小,但挺清高,语气中带着高傲和不屑,头高高地抬着,“算账还是让账房来,我们都是姑娘家,成日与那阿堵物打交道,沾了浑身的铜臭味,远远就能闻着那味儿。”
与他们一块玩儿的,要不附近住的人家,要不便是家里长辈间有来往的,好些都是家里开铺子的。商户女不少,这话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一听这话,大家都面面相觑,还是那家里开了脂粉铺子的方琳掩嘴一笑,很不给面子道,“林姐姐说的好有道理,可是,要我说啊,真要这么嫌弃银子,那林家书坊就不该收银子,笔墨纸砚送予那些穷书生,不是更好。”
林嘉素来和方琳不和,见她这样不给自己面子,咬咬唇,狠狠跺了跺脚,眼眶微微湿了。
姜锦鱼一看这是要出事啊,忙三言两语说起了自己琢磨桃花茶的事情,都是小姑娘,对这种花儿做的茶很感兴趣,听得都来讨要。
姜锦鱼也大方,一人一小盒给送出去了,半点儿都不心疼。
可毕竟方才起了争执,林嘉早早要走,其它小姑娘也就不跟着留了,方琳走在最后,临走前抓着姜锦鱼的手,不好意思道,“我方才就是太看不惯她那副清高的样子了,才开了口,害得你们也跟着没玩开心,是我的不是,下回我再请你来我家里玩。”
姜锦鱼与方琳处的还挺好,倒是和林嘉关系一般。但她爹是教谕,林家人是主动凑上来套近乎的,林嘉还比她们大了几岁,也每回都跟着她们玩儿,看得出来是受了家里的嘱咐。
“没事儿。”姜锦鱼安慰方琳,然后又担心小姑娘心里不舒服,笑盈盈道,“我在家里也跟着学管账呢,阿堵物阿堵物,可少了这东西,吃喝都愁。比起饿肚子,身上有点铜臭味,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方琳忍不住笑了,把小姑娘哄得高高兴兴送了出去,正准备转身走,就看见自家爹提着个油纸袋回来了。
姜锦鱼招手,然后跑过去,“爹爹。”
姜仲行最疼女儿,还以为她在门口等自己呢,笑呵呵的,要不是现在闺女大了,他肯定得高兴得把女儿扛肩上。
父女俩进门,何氏听见动静走出来,见姜仲行今天回来的这么早,还有些惊讶,“怎么今天回来的这么早?县衙里没事麽?”
姜仲行把手里的桂花糕往桌上一搁,道,“郝捕头明儿成亲,周大人走得早,衙门没什么事,我去了一趟书院,没什么事便回来了。喏,还顺路带了桂花糕,李记的,闺女爱吃。”
姜锦鱼甜甜道了句“爹爹最好了”,哄得外人面前沉稳的姜大人眉开眼笑。
接了桂花糕,打开油纸袋,浓浓的桂花香味就涌了出来,捏了一块塞进嘴里,清甜软糯,并不很腻,不过她也只吃了几块,就没敢继续吃了。
以前年纪小,小脸圆些还没事,人人见了都说可爱。现在可不行了,都长大了,再一张小圆脸出门,可就要被人说姑娘家贪嘴了。贪嘴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尤其是想到今天一块说话的林嘉,也不过十三出头,家里已经给她相看人家了。
这么掰着指头算一算,也确实挺吓人的。
姜锦鱼上辈子没嫁对人,吃了嫁人的亏,可这辈子却是想好了,要睁大眼睛找个好的,自然不肯在容貌上吃亏。
第二天是郝捕头成亲的日子,姜家和郝家关系一向不错,姜锦鱼还要喊郝捕头一声郝叔,所以一家子到了时辰便出门了,乘着马车去郝家。
进了门,何氏和姜仲行都有自己的去处,至于姜锦鱼,也被郝家人领着去了孩子们的去处。
到花厅的时候,屋里本来就坐了好些姑娘,大的小的都有,看着领头似乎是个十三四的小姑娘,身材适中,长了一双丹凤眼,看人的时候,眼尾微微挑起,总让人觉得有点高傲。
姜锦鱼进来,那领头的姑娘见她小小的,特意过来招待她。
两人搭了话,姜锦鱼才知道,面前的姑娘是周县令的女儿,难怪她瞧着年纪不算大的,可众人都以她唯首是瞻的样子。
不过周小姐看着高傲,实则很好相处,不知道是不是姜锦鱼自我感觉太好了,她总觉得,周小姐看着她的眼神,比起看旁边的人要温柔了许多。
周静越看面前的小姑娘,越想伸手捏她的腮帮子,忍了又忍才堪堪忍住,艰难挪开视线,“家父常提起令尊,你就别喊我周小姐,喊我一声周姐姐吧。”
这一声周姐姐一喊,姜锦鱼简直要怀疑周静把她当亲妹妹看了,走哪儿都不忘牵着她的手,说话也总是带着她,温温柔柔的大姐姐样子。
姜锦鱼自己比小姐妹们都要稳重不少,可周静却是个比她还沉稳可靠的,两人年岁差了四五岁,竟也处的很好。
临到分别的时候,周静还拉着姜锦鱼的手,说自己过几天给她递帖子,让她一定要来。
姜锦鱼也觉得与周静十分投缘,笑盈盈答应下来,两人小姐妹似的牵着手,约好日子。
姜仲行正与周县令相携过来,瞧见这一幕,见两人依依不舍的样子,周县令抚掌大笑,“仲行,这叫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女!我与你这样投缘,她们姐妹俩个也这样一见如故,果然是缘分。”
却说周县令这人,在夏县当了十几年的县令,早已不惦记着往上升了,一心想着留在此处罢了。对于姜仲行,他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左右手的,姜仲行这人年轻却很沉稳,从里到外半点浮躁都无。他本来就很欣赏此人的才华,自家妻子见了一次何氏后便赞不绝口,女儿也是同姜家女儿一见如故,当即心里动了点心思了。
静儿年纪与姜家长子相仿,若是两家说亲,岂不是好事一桩。不过眼下到底还早,姜家长子也没个功名,倒是不急。
想到这里,周县令对姜仲行,笑容更加真切了几分。
******
姜锦鱼与周静来往了几回,有一日突然发现,自家阿兄同隔壁的顾家哥哥成了好兄弟了,两人你喊我“衍哥”、我喊你“宣弟”,称兄道弟。
姜宣一回来,就发现自家妹妹拿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浑身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没看出哪里有什么不对劲的,纳闷道,“绵绵,怎么了?”
姜锦鱼噘嘴,“阿兄,你最近总是同隔壁的顾家哥哥说话,都顾不上陪我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人把她宠得娇气了,上辈子自己明明是很不粘人的性子,这辈子就变得受不了丁点忽视了,尤其是一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阿兄,突然就和别人更亲近了,理智上知道肯定亲不过她这个亲妹妹,可就是酸溜溜的。
姜宣心虚,讪讪笑了下,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这段时间,还真有点重友轻妹了。
本来他与顾衍无甚交情,只是小时候那短短十几天的交情,哪里会有多深的感情。但这些日子,两人在一个书院念书,平素时候一起讨论学业,接触的多了,姜宣就打心底对顾衍佩服万分。
顾衍不但学业出色,在儒山书院可以排到一二位,为人也十分仗义,从来不藏私,说话做事又极有分寸。人虽然冷清了点,可品行令人敬佩,做朋友是很好的。再者两人还是邻居,接触多了,自然也就成了好友,不说至交,至少也称得上是知己了。
“阿兄错了,绵绵不怪阿兄了好不好?”姜宣做小伏低,笑眯眯道,“明日阿兄替你打理你的花圃,替你赔罪好不好?”
看阿兄这样,姜锦鱼又有点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分了,哼哼唧唧了一下,道,“算了,哥哥念书太辛苦了,每月还要旬考,回家了就好好养神,我自己会打理的。”
说完,就跑出去伺候自己的小花圃了。
说是花圃,其实也不能算是花圃,主要种的虽然也开花,但实际上实用意义更大一些,像黄芪、石斛、胡麻(芝麻)之类的,开花时候赏心悦目,用起来也很实用。
像石斛,可以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对胃不好的人就很很有用,家里爹年轻时候念书废寝忘食,胃就伤着了,现在家里都在给他调养着,这石斛就是姜锦鱼给爹爹准备的。
再像胡麻,炒熟碾碎成粉,吃了可以乌发。她是打小就在吃的,还带着何氏一块吃,效果也很明显。
清了杂草,再看看茎叶上有没有小虫子,姜锦鱼摸了摸石斛叶儿,一本正经同它念叨,“你可要好好长大,不许长虫知道不?”
1...8910111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