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娱时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寉声从鸟
不然人家刚告诉你约歌,你回去就写好了,这也太惊人了,你有没有认真写呀!你若说从前写的,又怕人家有其他想法,春晚约歌你就拿以前写的歌应付了事,你太不拿央视当回事了。
所以还是过几天再送过去,这样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横|店是个镇,它的发迹算是时势造就。
去年,为了配合谢进的献礼大片《鸦|片战争》,横店建了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羊城景区。虽然这部扑街巨片毁了老爷子一世英名,却催生了一个日后国内影视拍摄基地的巨无霸。
随后在今年,陈铠歌为了拍【荆轲刺秦王】,又在这造了第二个景区,秦王宫。
有这两位一线大导打底,让当地的横店集团起了跨界的心思。
在今后几年连续建成了
18 豪华阵容
到一个新的环境,无论你决定接下来如何做,但和新的同事打好关系,肯定是没有坏处的。
“李导,来一根,我今天刚来剧组,什么都不懂,还请你多提点,多照顾呀。”苏浩说着拿出烟递了过去。
“苏浩,你客气了,不用这么拘谨,不用叫李导,我比你大几岁,你叫我李哥就行。来我先给你安排好住处,然后和你一下你要演的角色。”李凯接过一支烟和气说道。
“那就麻烦李哥了。”苏浩说道。
然后李凯领着苏浩去住处,安排好住处,给来苏浩一个剧本,开始讲解苏浩要演的角色。李凯给苏浩安排住处时,苏浩跟在后面还有些惊讶,心想“副导演这么闲吗,亲自给自己这么个小角色安排住处”。
讲解完苏浩见快中午了,就请李凯一起出去吃饭,李凯爽快的答应了,吃饭时苏浩问出了自己的疑问,结果李凯说这是投资方吩咐的,自己这个角色也是投资方要的。
苏浩听了李凯的话,瞬间想到刘倩,自己这个角色是刘倩给接的,刘倩竟有这么大能量,居然直接请投资方开口安排好一切。
看来回去要认真感谢一下人家了。
。。。。。。
公元前3世纪,中|国正处在为群雄割踞的战国时代,身怀雄心壮志的秦始皇嬴政,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当时燕国为嬴政的心腹大患,为帮助他早日完成统一霸业,秦王的青梅竹马赵姬,决定冒险至敌对的燕国当卧底,假意策动刺杀嬴政的计划。
如此一来,一旦东窗事发,秦国便有出兵攻打燕国的名目。
但是在这个计谋得逞之前,秦王却发现了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自己并非先王的亲生儿子,他的生父事实上是当时的宰相吕不韦。
秦王知道后又恼又怒,将生父吕不韦赐死,母后流放异地。
为了永绝后患,于是欲将所有知道这个惊人秘密的人赶尽杀绝。
因此,他挥军攻打邻近的赵国,捉拿知道真相的樊於期。
但秦王违背对赵姬“不攻打她祖国”的诺言,在赵国境内滥杀无辜,连手无寸铁的孩童也不放过,这种种的暴行看在深爱著他的赵姬眼中,实在难以忍受。
赵姬于是改变初衷,决定假戏真做,与燕太子丹同心戮力策划谋刺嬴政的行动。
执行这项任务的人选,是名剑客荆轲。
荆轲当时早已厌倦刀剑生涯,想要归隐山林,但最后仍答应为此重出江湖。
荆轲一出现,旋以他的侠义风范攫获赵姬的芳心,两人坠入情网,不料荆轲最后的行刺行动,因“图穷匕见”而失手丧命,赵姬返回秦国为他收尸。
见到嬴政,赵姬义正词严地抨击嬴政的暴虐无道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去。
留嬴政一人独自打造江山霸图。
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情节。
第二天苏浩老早来到拍摄现场,工作人员已将开始忙碌起来,苏浩找到李凯,李凯和他说了一下今天的拍摄戏份,给了他一张制片表,叮嘱了他几句,就让他去化妆换戏服去了。
苏浩看看手里的制片表,上面写拍摄内容、注意事项等一系列内容。
一部电影的制作,有四个步骤,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和最终发布。
前期准备又分为剧本、审核、项目策划、美术设计和分镜头等步骤。
电影筹备第一件事情是分解剧本。简单的说,就是把剧本按场景、外景、演员等基本元素一一拆解,同时也要注意拍摄长度、道具、特技以及摄影设备。
然后把所有的内容写在索引卡上,制成场景卡片。
分解出所有场景后,制片组就能把变量逐一添加进去了。包括,外景地之间的距离,拍摄时间是白天还是黑夜,室内或是外,外景地何时可用;紧接着再考虑演员,哪天可以拍片,哪些人需要一起合作等等。
随后就可以把所有内容整合起来了,做成一张总制片表,并制定出详细的拍摄计划。
正式拍摄前,所有的剧组成员人手一表。
李凯给的就是这张表。
为什么这件事要第一个做
这样制片人才能根据清单和拍摄计划,制作出预算方案。剧组的成员才可以分头行动,搞道具的搞道具,搞置景的置景,该联系场地的联系场地,该去借机器的借机器。
苏浩看着手里的制片表,不禁心里感叹道:“大导演、大剧作就是规范,绝不是以前接触的两“土鳖”能比呀。”。
然后苏浩就去化妆了,化好妆,穿上侍卫的戏服,来到拍戏现场,等候拍戏开始,等候期间就见【荆轲刺秦王】的主创和演员陆续到场。
【荆轲刺秦王】的阵容是真的豪华呀。
【荆轲刺秦王】主创人员:
导演:陈|凯歌,拍摄过《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等作品的国际大导演。
摄影:赵|非,拍摄过《大红灯笼高高挂》、《盗马贼》、《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轮回》等作品,著名摄影师。
作曲:赵|季平,参与过《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黄土地》、《风月》等电影的配乐,国际知名作曲家。
美术:屠|居华,参与过电影《包氏父子》、《双雄会》《带手铐的旅客》等,
19 演员的表演
【荆轲刺秦王】开篇背景介绍:“战国末年,七国争雄。秦王嬴政,野心最大。意图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这是开篇的背景介绍,也是秦王的野心。
然后第一个画面出现,李雪建饰演的秦始皇一点都不霸气,而是满脸猥|琐且严肃,被太后询问着“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的时候,嬴政回答:“嬴政……一刻也不敢忘啊!”
这时李雪建的回答给人的感受不仅是有力的,更是一种压迫和恐怖,秦王统一天下,是历代先君的愿望,他不可能违背。
这是全片第一幕,第一幕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接下来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纲领发展,而其中嬴政就是一个个体和集体冲突下的产物。
接着电影继续拍摄,【荆轲刺秦王】全篇由“秦王/刺客/孩子们/赵大夫/秦王与刺客”五个部分串连而成,电影第一章是《秦王》。
说是秦王,然而第一幕出现的却是赵太后、嫪|毐和吕不韦。
这是有意义的,因为电影的主角是秦王和荆轲,更深的层次是历史和人。那么人为何是人,是受他生活的背景影响的。
这三人对秦王性格有极大影响,因此当苏浩看到三个人出现时,那种压抑和压迫,苏浩才更能理解秦王的性格为何如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然而这三人也没有完全沦为衬托,短短几句话,就很容易看出他们的关系和心理。
嫪|毐附属于赵太后,秦王只要不动赵太后,嫪|毐就不会有事。
吕不韦附属与秦王,吕不韦的作用是灭六国,所以吕不韦需要权位,就必须让自己“有用”。
......
接着拍摄朝议,朝议上的吕不韦听了嫪|毐的建议,主张不攻韩,这时秦王下场了。
李雪建用他那独特的嗓音、让人不适的腔调,喧嚣着整个朝堂。
从一本正经到疯疯癫癫再到面露凶光,不提他演的秦始皇是不是观众心中秦始皇,光看他刚才的表演,苏浩被震住了,李雪建老师的表演,人物情绪转换是那么的自然,真的是演什么活什么,太厉害了。
这之后吕不韦愤而离席,秦王如同一个孩儿一般的追赶,二人的背影对比,和内心的勾勒,惟妙惟肖。
接着是嫪|毐和嬴政的对手戏,其实是王志纹一个人在飙戏,浓厚的舞台剧风格,嬴政在和嬴政走开后的模样对比,漂亮至极。
接着巩利出场,刻薄的赵姬带着鄙视的目光对嬴政说,我要走。
嬴政那一脸无奈的模样,然后带赵姬去见他的雄心,去见他的目的。
......
接下来着重是荆轲的戏份。
拍摄进入第二章《刺客》。
这里有个非常有趣的点,这里没有用“荆轲”,而是“刺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燕太子、在嬴政的心中,刺客就是个符号,只有当荆轲成为了‘荆轲’,当他知道他为谁而活之后,他才是荆轲。
“荆轲,你去杀一个人。”另一个人物终于出现,开篇简洁明了,让你去杀一个人。没有任何对荆轲的描写,也没有任何对荆轲的怜悯,此时的荆轲,只是一个“刺客”,不是一个“人”。
接着,荆轲和樊於期席地而坐,樊於期说:“你说我的门是朝哪边的”
荆轲道:“秦国。”
樊於期点头道:“对了。”一声巨雷传来,樊於期出画。
荆轲站在雨中,身后传来樊於期拔剑自刎的声音,荆轲接水洗脸。
雨是倾盆大雨,哗啦哗啦地从天而降,拔剑声在大雨声中近在咫尺般清晰。
史书记载,荆轲经此,“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这一刻他终于知道,燕太子在逼他,樊於期也在逼他。
能让他成为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
于是荆轲刺秦王。
最后一幕荆轲刺秦王,是全片的**,但也是着墨最少的一部分,荆轲刺秦王短短几分钟就结束了,本应是最浓墨重彩的地方,被这么轻描淡写过去了。
荆轲在笑。
“倚柱而笑。”
秦王疑惑地问:“你笑什么”
是啊,他笑什么,他又没有成功。
......
拍摄继续,荆轲刺秦失败被抓,有人拿着他的头往墙上撞。看到这一幕苏浩感到压迫感油然而生。
就是这样一堵墙。张封毅饰演的荆轲从头到尾没有叫。相比于李雪建的嬴政的歇斯底里,他是内敛的。内敛地可怕,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杀人机器。
相比于张封毅版荆轲在面对酷刑时的面无表情,李雪建版嬴政的表情可以说是最丰富的,当他看到嫪|毐的两个孩子,又在听嫪|毐说那是他侄儿之后,狰狞的隐忍、平静的愤怒,一一通过疯癫的面部表情来体现。
他可不是威风凛凛的秦王政,他首先是一个人,面对母亲的不忠,他所释放的情感是个人的,怒气冲冲的一个人承受,李雪建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将秦王内心想说的话都勾了出来。
剧组拍戏并不是按照剧本顺序一幕幕来,而是按导演制定的拍摄计划以及多方调节现场而定。
这一场戏,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
嫪|毐的门客们,脚步声急促、有力,说明力量很强大,“踏踏”的声音十分脆耳。但是到了嬴政出现,他的那些士兵的脚步沉闷、有
20 陈导的超前
电影拍摄期间导演给李雪建讲戏时说:“其实皇帝也是人,不是个个都非得高大威猛,仪表堂堂。《史记》中记载的秦王就是一个驼背、鸡胸、矮小的男人。所以在片中我想塑造一个真正的人,由于自小的生活加上祖辈的压力,嬴政实际上在电影里是一个有着一定程度上变|态的人物。”
颠覆了你的常识,却更加接近历史,更加接近历史人物他们的心理状态。没人能定义好坏。
电影上映后陈铠歌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李雪建是中国演帝王的演员中最不同凡响的。他演的秦王有爱、有恨、有血、有肉。”
在剧组时间长了,苏浩懂事有理,有眼力价儿,很快就和剧组人员熟悉,有一天他向李雪建请教,“秦王与你以前演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李雪建道:“首先我不觉得他是个暴君,我觉得秦王是个英雄。你站在他的角度想就能够理解他了。他的手段虽然有点不能认同,但他也是被环境所迫。”
苏浩向他请教演技时,李雪建就自己的表演谈到他对于秦国人的观点:“秦代人的特点是‘拙’,从兵马俑、汉像砖、先秦青铜器和字画里,我都可以找到例证。因此,我的表演风格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雕琢。一句话,那时候的人,心眼儿实,为实现理想,一根筋。”
可见一个好的演员需要有良好的洞察力,一个“拙”字用的很好,那个时候的人,质朴,粗旷,单纯,同时又具有早期人类社会共有的浪漫精神,也就是说一方面情感非常丰富,一方面又头脑简单,一根筋,在我们看来有点像小孩,喜怒无常,时哭时笑,表达方式很激烈,大哭大笑大喊大叫,偶尔还有点歇斯底里。
考察一下文献记录,我们会发现书中的先秦之人确实如此,政治的混乱导致人们重实际轻形式,个人意识很强,因为搞不清该听谁的。
荆轲(张封毅),张封毅的表演很精彩,荆轲曾眼也不眨地杀了造剑人全家,但最后一个盲女的刚毅却让他背负上了良心的煎熬,以致从此大隐于市,在救助因偷东西被人抓起来的孤儿时,一代名刺客,甘愿蒙受跨|下之辱,孤傲的荆轲,始终恬退隐忍,或是扮疯装傻嘲笑这个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