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七步成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帝休
主公虽常在他们面前夸奖曹冲聪颖仁爱,状似要将身后之事交于他。但事实上,如今的曹冲太过年幼,主公也并未真正立下世子。
将来之事到底如何,还有的看。
荀彧心中明了,面上从不表露半分。
两人被请入书房中时,除了荀彧还有一人。这是一位看起来同曹丕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身着一袭白衣长衫,正微笑静立于旁。他眉目十分端正,给人以无限温和儒雅之感。
哪怕是曹彰认为书生百无一用,第一眼瞧见少年,心中也会觉得他气质令人舒服。
见到曹彰与曹植,荀彧拱手道:“荀彧见过两位公子。这是犬子荀恽,表字长倩。”
他说罢,身旁少年也躬身一礼:“荀恽见过三公子、四公子。”
曹彰与曹植从容回礼。
荀彧抚了抚下颚长须,微笑道:“两位公子可是来问前线之势的?”
曹植颔首:“正是。”
仆人已上了凉茶。曹彰不客气一口喝完,才觉得燥热的身体终于凉爽了些。然后他们便听得荀恽微笑道:“既然三公子、四公子与父亲有要事相谈,荀恽便告退了。”
荀彧摆摆手:“前线之事,你在一旁听着倒也无碍。”
嗯?
曹植挑了挑眉,看来荀彧对荀恽颇为看重。
既是为询问前线之事而来,荀彧难免想起令自己最近几日都不太愉快的事。
他面上微笑已隐去了,起身走到窗前,倾身眺望远方。
他的目光深远,仿佛已看破遥远的战场如何凄凉。终究只是闭了闭眼,怅然长叹:“先前主公命人在邺城之外掘了条壕,引入漳河之水包围邺城。如今邺城已是一座孤岛……听闻这两个半月以来,城中饿死者已是近半了!”
曹彰闻之,眼眸一亮,而后不解道:“这是大喜事啊!大人又为何要叹气呢?”
荀恽骤闻曹彰之言,下意识皱了皱眉。
房内一时无语。
唯有曹彰放下茶杯发出清微的声响,也好似能惊吓到人。
曹彰当然是受不了这等气氛的。他张了张嘴,但四顾之下见众人面色都不太好,才不甘不愿地闭口了。
相较于曹彰的不以为然,曹植却有些明白荀彧的无奈。
父亲起义,也许是为平定天下。但父亲更有一种雄心,更欲成就一生霸业;然而如荀彧这般士大夫起事,却只为匡扶汉室,安宁国家。
一如荀彧,一如孔融。他们始终秉持着忠贞之心,坚守谦退礼让之德。在如今乱世看来也许他们迂腐,但当天下安定,需要的亦唯有这般迂腐之人。
——如今曹操对邺城百姓的做法,何啻于当年董卓暴行?
好在荀彧伤感了片刻,很快调整了心情。
他转身道:“如今我军守邺城,不异于瓮中捉鳖。两日前荀彧听闻袁尚引军回邺,想来是打算破釜沉舟与主公一战了。”
曹彰顿时抚掌大笑道:“好!等袁尚小儿归来,我军便连同他——将邺城一网打尽!”
他说这话时,整个人都似一把出鞘的利刃。这等豪情爽朗,叫人不禁心驰神往。
然而荀彧何许人也呢?他长年跟随曹操,非但没有丝毫影响,反而似笑非笑凝视曹彰,良久才淡道:“三公子这是认为我军当战了?”
若面前之人是曹丕,闻言定要认真思索的。因为他知晓荀彧在曹操心中地位,倘若能得荀彧青眼,于将来世子之位,难道不是一大助力么?
但曹彰双眸之中骤然爆发出炽热的光芒,几乎是不假思索道:“不错!”
“这是为何呢?”
曹彰朗声道:“当年袁绍以七万兵马欺压我军一万兵马,我军亦是大胜!如今那袁尚小儿不过一万残兵,我军如何能当个缩头乌龟?”
荀彧摇头失笑:“三公子一定听闻过‘哀兵必胜’这个道理。如果是这样,我军即便是胜,恐怕也得付出很大代价。”
曹彰皱眉。他下意识觉得自己应当反驳,但如何反驳又无迹可寻。
荀彧已转头看向曹植了:“四公子认为呢?”
曹植瞥了曹彰一眼,半是无奈道:“荀令君说的不错,这是一种归家之兵,人人皆可一战。是以我军可以避其锋芒,等他们士气低落时再战。”
他说完,果然见到曹彰狠狠瞪了自己一眼。
荀彧顿了顿,缓缓重复曹植的两字:“可以?”
“我听先生说……”
只此五字,荀彧微笑愈深。
瞧见如此意味深长的表情,曹植顿时反映过来。当下清了清嗓子掩饰尴尬,再道:“前些日子,先生同我详细解说了邺城周围地貌。父亲如今驻守在邺城之外,而袁尚自北方引兵归,势必要直面我军。但倘若袁尚为节省时间,从小道山路归来,我军便可利用地形与之一战。”
曹植说得极其笼统,却也笼统得恰到好处。
果然荀彧接下来并不再问了。他仅是微微一笑,而后道:“四公子说的不错。两位公子稍安勿躁,待到一月之后,胜败自见分晓。”
曹植与曹彰已经告退了,荀恽瞧着两人背影,眼中有莫名光彩。
荀彧忽然道:“这个四公子,有意思罢?”
荀恽一愣。
半晌,微微笑了起来。
荀彧说完这一句话不到十日,袁尚果然循西山山路而来,临滏水扎营,夜攻曹军。曹军迎击,破走袁军,包围袁军大营,袁尚惧而乞降。
曹操听闻,大笑拒之。
袁尚便在这夜间逃遁退守祁山。此时袁尚部将马延、张等,临阵投降,袁军士众大溃。曹操获其军全部辎重,得袁尚的印绶和节钺。
而后曹操命袁尚的部下投降之人,将袁尚印绶等物送入邺城袁家,城中人心崩溃。
不久,邺事平定。
曹兵入城那一日,曹植收到了曹丕的信笺。
他忽然想起前两年过年时总能收到郭嘉给他的信,上面通常没什么重要事件,除了酒。
思及此,唯摇头失笑。
他家二哥总不可能问他要酒喝的。
曹丕走后,他有至少两个月时间觉得有某些地方很不习惯。然而时间久了,这些不习惯也就渐渐成了平淡,甚至开始习惯曹彰隔三差五喊的那几声“无趣”了。
算起来,已有整整七个月没有听闻自家二哥的消息了。想来以他家二哥修养、城府,在军营中与众将领谋士相处必是十分融洽的。
他与曹彰的酒已酿好了,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曹植心中想着,展开信笺。
曹丕用极尽华丽的辞藻形容了这七月以来的所闻所见,叫曹植几乎身临其境。而后说到这些日子学到的东西,父亲受的伤,军师的不羁……一大堆琐事,似要将这些日子所有一切都塞在这有限的竹简里。
末了,还轻描淡写提及一个人。
甄姬。
袁煕之妻,甄姬。
甄姬之名,邺城周围广有听闻。她本是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如今不过二十来岁,正是貌如春花,风华绝代。且她知书达理,熟读诗书。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曹植一见到这两个字,便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
——这个女人,与他有关!
曹植下意识冒出这么个想法,瞳仁骤然一缩。
至于为何有关,又有何关,一如既往的无解。
曹植心下沉重。
这种感觉已许久未曾有了。而从前所有预感都是他人,譬如曹操、曹冲、司马懿……从无一事与他有关。
莫非这个甄姬……是他能否忆起全部的关键?
曹操掌握邺城前,命曹丕陪着,前去祭拜了袁绍。
那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墓地。生前北方最强大的人,如今只安安静静躺在里面,再也不能同任何人争、同任何人斗了。
曹操面上有些唏嘘,有些怅然。他转头对曹丕道:“丕儿,为父如今只要一想到曾经与本初兄一同起兵,便觉得有些伤感啊。”
曹丕张了张口,却并不说话。他知道曹操也许并非是为说给他听,也是在说给自己听。
曹操一瞬不瞬凝视墓碑,目光有些恍惚。
“孤还记得,当初董卓废了天子,把这天下搞的乌烟瘴气,孤便与本初兄共起兵。那会有张邈,刘岱,韩馥……后来他们都死了,公孙瓒成为北方一大诸侯,与本初兄旗鼓相当!再后来……”
曹操说到这里,深深凝视墓碑,曹丕甚至怀疑他下一刻就要落下泪来了。
北方八月的天,到底有些太过凉爽了。
曹操到底是没有落泪。他许久才叹了口气:“你们都不在了……”
“都不在了啊!”
——他们都不在了。当年的那些人,就剩下他与刘表了。很快,他将攻刘表而取荆州。
这天下大势,也唯有他能得!
曹操离去时,曹丕回首凝视袁绍墓碑。
生前不可一世的袁绍就那般冷冷清清地躺在那一方土地里,再无生前叱咤风云之势。甚至他人谈起,都要用惋惜、缅怀的情绪。
他生得灿烂,结局却又是如此凄惨。
何等可怜呢?
曹丕回了头。
他瞧着半步前父亲宽厚、健壮的背影,目光愈发坚定起来。
因为他曹丕,未来断不会如袁绍这般!
曹丕收到曹植信笺的那一日,邺城风轻云淡,是个好日子。
这些日子以来曹操已掌握了邺城,并亲至袁绍府邸安慰了袁绍之妻,归还袁绍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命定时给予袁绍家人廪食。
他微笑着打开曹植回信,初始笑的甚是愉悦。但阅至后半,面色却渐渐难看起来了。
曹植斟酌的语句里,有意无意提到了甄氏,甚至后半,曹丕可以看出曹植对甄姬些微的兴趣。
曹丕猛地合上!
他长身而起,纵马狂奔至袁绍府邸。一手紧紧握着手中利剑,抬首凝视着这座犹如牢笼的府邸,半晌才冷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修完。十一忙,才是真的忙= =
郭嘉,江湖人称郭乌鸦=a=
中秋节,让乌鸦*郭来卖个萌=a=来个自白小剧场,有亲有兴趣可以去收一下我叫mt这首歌,超欢乐~!
《我叫郭乌鸦》(改编字《我叫mt》)
我叫郭乌鸦~绝顶聪明的脑纸~
我卖血~我爱桃~我用八卦勾引你~
不要再犹豫~2丕德祖不给力~
窝的粉丝亲们~不要再保存冷静~
人人都说窝牛逼~是本文最佳cp~
没有人和窝抢位置~没战斗力~尖叫都给窝——————————————
点击啊~不要再百分之一!
留言啊~一定保证窝无懈可击!
蛋疼拉~窝卖萌你不要急!
收藏啊~订阅拉!全体给力!
——以上是卖萌嘉的想法,和作者无关 = =。。。你们都知道的,作者从不卖萌,她只测漏霸气。。
咳,也好就这样吧……
[三国]七步成湿 34如此实验
邺城八月金秋,天已有些凉了。
曹丕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夕阳余晖洒在他的身上,让他看起来好像身披了一层锋芒。
他还在看袁绍府邸。
这本是一座繁华的府邸,如今已成死寂的牢笼。
曹操虽说善待袁家之人,到底还派了重兵把手。守卫见来人是曹丕,即刻下拜:“属下见过二公子。”
曹丕一语不发。他下了马,自守卫之间穿行而过。
有那么一瞬间,曹丕忽然觉得自己脚下这一条路好像不只是一条寻常的路,一如是在穿过某条人生道路。而当到达尽头,也会有什么将要改变。
而这种改变也许是好,也许是坏。
他神色从容、淡漠地走到了尽头。
他很快微笑了起来。
因为尽头什么都没有改变,那里只是一个大厅,厅中有着两个可怜的女人。
年老的正是袁绍之妻刘夫人,她惊恐畏惧地凝视着曹丕,紧紧搂着怀中女子,怜惜之情无须言表。至于那年轻女子,也定是名满翼州的甄姬了。
曹丕念着这两个字,敛了微笑。他轻佻扬了扬下颚,轻慢道:“这位夫人是谁呢?”
刘夫人护着她的手抱的更紧了,她慌忙道:“这……这是我媳妇!”
“教她抬头瞧瞧。”
刘夫人颤抖着双手,缓缓捧起了甄姬的脸。
这只是一张憔悴的脸,并未施什么粉黛,眉目之间依稀可见憔悴愁苦。但正是这一张脸楚楚可怜的脸庞,缓缓抬起时,任何人都甚至觉得,日光一分分黯淡下去了。
怎样形容这个女人呢?
她似牡丹国色天香,却无那般艳丽;她似梅兰清幽沁人,又不若那般孤傲。她似星月初绽的风华,似画中乘风归去的女神,似寂寥天地之间,唯一的那抹虹光!
府中万籁俱寂。
众人沉寂于她的美色,然后被接二连三的兵器落地声惊醒。
曹丕双眸愈发深沉了。
世间怎会有此般绝色?这样的女人,若是被他四弟瞧见了,难道他不会更加痴迷,沉溺么?
思及此,曹丕伸手拂去她有些凌乱的鬓发,取了帕子拭去她眼角泪痕。
他做完这些,略略弯腰凑近甄姬。他听到自己的声音是从来未有的轻而柔和:“这些日子,夫人过的还好么?”
甄姬闻之,似还有些惧怕,仅微咬了咬唇瓣。
如何形容这等风情呢?
就像二月春风雕琢了柳枝,拂过湖面荡起涟漪;又好像冬日第一片白雪,轻飘飘落在手心里,缓缓隐成小水滴。
曹丕一手抚过甄姬唇瓣,轻声笑了起来:“你莫要害怕,有我在,便无人能伤害你。”
这般动作却是轻薄了。但配上曹丕此刻的眼神,语气,不明所以之人定会以为这不过是一对恩爱的年轻夫妻。
甄姬依然不说话。
她知道邺城沦陷了,如今掌权者是曹氏父子。也知道哪怕曹丕再轻薄她、再侮辱她、甚至将她当成妓=女,恐怕如今她也只能接受。
她微敛了如水眸,泪水在眼角隐去。
曹丕已直了身子。他凝视甄姬,一脸志在必得,便傲然负手而立,号令厅中侍卫道:“好好保护两位夫人。若她们出了任何差池……”他顿了顿,缓缓说出最后几字,“为你们是问!”
侍卫俱跪拜道:“是!”
曹丕离去前,再看了甄姬一眼。他不再说什么,仅微笑着转身,风度翩翩离去。
府中重新安静下来。一位位侍卫好似木头,静静杵着守护这位不存人间的仙子。
刘夫人将甄姬抱回怀里。她拍着甄姬的背,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的家已经没了。
很快,连儿媳妇也要没了。
九月,曹操下令因遭袁绍之灾难,翼州百姓无须今年租赋。而后他又惩罚地方豪强擅取专横之事,百姓皆喜。
此时献帝命曹操领冀州牧,曹操谦虚婉拒。
也正是在此时,曹植收到了曹丕的回信。
信中说了些在邺城的琐碎事,军营里发生的事,表达了曹丕些许看法观点。不得不说也许是见识广了些,曹丕自然比从前更有见解。
末了,还轻描淡写加上一句话。
“关于甄姬,为兄甚喜。待翼州平定,为兄便要上奏父亲,娶其为妻。日后,你便能见到这位嫂嫂。”
这封信距上一封,已有一个月时间了。上一封信里只略略提及甄姬,然这封信中虽显冷淡依然如同宣告的话语,让曹植略略皱了眉。
曹植默念了一遍,面上表情有些微妙。
——是错觉么?为何,他竟觉得二哥是在炫耀……至少,是向他炫耀?
甄姬也许是他能否记起从前的关键,也许不是。这个女人长相定是十分漂亮的,至少漂亮到令自家二哥甚至想娶她为妻。
曹植忍不住按了按额角。
上一封信送出前,他反复翻看,觉得自己语气除了有些急切外,应当不会引人注意的。为何二哥还要特意提醒“嫂嫂”这两字呢?
曹植眉头皱的愈深。
他总觉得甄姬能令他想起一些有关未来的东西,他方听闻甄姬之名,也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但也仅是如此罢了,无论他再如何深究,都无法忆起那些埋在深处的东西。
曹植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年一日。
彼时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曾活在这一世之后,便想尽办法要忆起所有记忆,终究到底是没能想起来。
他觉得自己的记忆就仿佛一堆沙子,越是用力捏紧拳头,漏地便也愈快。唯有突然而然遇到一些人,抑或遇到一些事,方能记起。
想到这里,曹植忽然灵机一动。
握的越紧,沙子自然漏得越快;但若他摊开手掌,不就能拿起这些沙子?
曹植心中激荡!
他取了一张纸,置于案几之上。先是闭了闭眼,努力放空自己。片刻后,豁然睁开眼,飞快提笔在纸上写字。他的手开始还是四平八稳,字体亦是整洁好看。但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甚至手腕已跟不上他的思维,乃至笔迹仓促,下意识用了后世的简体。
他写下的是——
曹操:父亲。司空,枭雄,一统北方,年五十;
曹丕:二哥。年十八,世子之位热门人选;
曹彰:三哥。年十六,欲为将军;
曹冲:六弟。年九,天之骄子,世子之位另一热门人选;
司马懿:陌生,大赢家。
孙权:江东,三分天下。
……
纸上黑字越来越多,信息也越来越凌乱。曹植面上已是一片苍白了,额上也冷汗淋漓。但他仿佛根本不在意这般痛苦难受,反而面无表情凝视纸张与毛笔,目光冷静空泛。
就如同陷入了魔障,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直至写完最后一个字,他猛然瘫坐在地上。
曹植猛然灌下一大杯温茶,而后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他凝视依然颤抖的右手,无奈苦笑道:“尼玛……这活真不是人干的……”
他可以感觉到那一刹那他想到了很多东西,至于此刻脑中却什么都没有了。那么,这张纸上所有,必是关键!
他深呼吸,直到右手终于不再颤抖,
然后,他才去看那一张写满了乱七八糟东西的纸。
“……”看清纸张的那一瞬间,曹植眼角抽了抽,面色有些微妙。
前面些还好,但后来的字写得简直比狂草还要狂草。他哭笑不得地循着笔迹,一字字辨认过去。
然后,他的神色愈发微妙了。
后半张纸涂涂写写,很多地方都氤氲成了一团团的墨迹。曹植双手捻起这张纸,想要透过墨迹辨认出其中字迹,终究只能放弃。
——尼玛,这玩笑开的是不是开大发了!这种在面前放了只保险箱,正要打开却发现忘记密码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植内牛满面地从头看起。
好在前面字迹清晰。清晰到他看完两行字,瞳仁便紧缩了起来。
他看到自家二哥之后,匆匆划去了世子热门人选几字,乱七八糟地写着一句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心缓缓下沉。
这首诗又是谁写的呢?是后来的他,还是其余兄弟?
若是他,他的结局是什么?若是其余兄弟,曹丕又会如何待他这个兄弟?
他强迫自己移开目光,继续往下看。
曹丕若为世子,曹冲下场可想而知。然而当真瞧见添加的早夭二字,曹植依然忍不住心悸。
……曹冲死了,想来曹丕为世子了。
他呢?
曹植心中惊涛骇浪,连恢复了些许红润的脸色也苍白了起来。
他仍要继续往下看。
他看到孙权三分天下,加了赤壁两字;看到司马懿的赢家,加了晋一字;看到郭嘉的名字后面,写着歪歪扭扭的天妒两字。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曹植一时不忍住,终于爆出句粗口:“我艹!”
后半很多成了墨团无法辨认了。
窗外月满西楼,投在曹植脸上,表情已愈发诡异起来。
事实上他虽收获良多,但短期内除了茫然,他根本没有任何收获。他确实知晓一些人的命运,却只是模糊知晓。
而这种模糊知晓,太具有不确定性。
未知的未来太可怕了,但仿佛知晓一切,又其实什么也不知晓的未来,岂非愈加可怕么?
曹植深吸一口气。
他发现自己又面临了一个大问题。
倘若这些都是真的,他是否要尝试改变呢?
若改变,又如何改变?
他心中无限烦闷,强迫自己再看了一遍,记下纸上所写一切。然后将纸放到了油灯里,瞬间燃尽成灰。
好像一切都燃成灰烬,什么都不存在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加个曹营中人一边吃月饼一边玩三国杀的小剧场,但似乎是没时间加了=a=
于是先发了吧,说不定明天再写那个番外神马的……
有关cp,如果三年后郭嘉活过去了,西皮就是他了。。。如果他没活过去……= =你们懂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