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瑞根
“高阳不是问题,届时某亲自来负责处理他!”袁无为语气淡然,“但高阳一军如何处理,这却需要同化兄考虑周全。”
“无为大人亲自解决高阳当然没有问题,可梁赞那边……”鲁桐望着袁无为。
“梁赞那里,由我叔父袁怀德来对付,文極协助!”袁无为思考再三,袁怀德武道水准只有固息前期,和梁赞在伯仲之间,但如果加上善使弓箭精于伏击的袁文極配合,解决梁赞也不是问题,当然这还需要商量细节,要靠近梁赞,没有鲁桐的配合协助不行。
“哦?怀德大人也来了?”鲁桐又吃了一惊,蔡州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袁怀德率领汝阳八柱中几个人赶到都是绝对秘密,就是为了防止暴露意图,当然这也是避免被大梁方面知晓,生出意外来。
“同化兄现在该放心了吧?”袁无为沉静一笑,“我们袁家素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也不瞒同化兄,我们在汝阴城中还有其他一些安排,想必同化兄也能感觉得到,所以请同化兄尽管放心,这颍州,我们拿定了,三日之内,颍州就会插上我们的旗帜,届时,我们原来像同化兄承诺的一切都不会变!”
***********************************************************
梁赞这几日里一直觉得有些心神不宁,但要说有什么不妥之处,他又说不上来。
他刚从城墙上下来,身上都还带着浓浓的战意杀气,小妾迎上来将他身上的战袍换下来,奉上热茶,抿了一口之后,梁赞才觉得自己平静了一些。
城外的战局还算顺利,虽然顾华所部在蔡州军的集中攻击下损失惨重,但是梁赞也知道这是应有之意,哪有打仗不死人的?
而且死伤惨重,梁赞也更有理由向尚流和鲁桐做交代,颍州军也是真刀真枪的拼了的,到时候将鲁桐部换防出去,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从昨日起,蔡州军开始对汝阴城也起了攻势,这正和己意。
蔡州军强悍的术法攻击武器给包括尚流在内的城外诸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压力,连尚流都在信函中表示需要更多的防御武器来抵挡蔡州方面接连不断投入的术法器械,当然这也是尚流惯用的手法,无外乎就是想要从自己这里索要到更多的各类物资和钱银。
现在蔡州军将攻势延伸到了汝阴城防上,肯定会大大的减轻对城北方面的压力,至于城南,蔡州军相似完全忽略了淮右军,除了一两军骑军的袭扰外,几乎就没有往城南投入多少攻势,这让梁赞也是又气又恨。
好在淮右军方面却一反常态的派兵主动向蔡州军起进攻,而且据斥候反馈回来的消息,战事还相当激烈,淮右军是真正投入了两军力量,轮流与蔡州军恶战,倒是让蔡州军都有些搞不明白了。
这简直颠覆了梁赞的认知,换了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去做这种事情的,只要敌人不来进攻自己,自己当然不会去主动进攻对方,那几乎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事情。
蔡州军放弃城北来攻击汝阴城,淮右军却又主动出击挑战蔡州军,正是这些有些古怪的现象才让梁赞觉得心里不踏实。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梁赞也是在战场上浸淫多年的老手了,见多识广,明知道攻城损失更大,但蔡州军在只对尚流的城北大营起了几轮根本谈不上多大强度的攻击之后,对城北大营的攻击就戛然而止了。
重点却放在了汝阴城正面,高阳部和鲁桐的第七军都已经上了城墙,自己的牙军和鲁桐的第九军则成为预备队,战事还有更进一步激烈的趋势。
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淮右那边有问题也不大,就凭他那几个负责操纵他们的术法器械几号人,无论他们有什么花样都不怕,自己的亲卫营专门在城墙上监视,不怕出什么问题。
至于说淮右要在外城南边做什么,他更不惧,没有自己的命令,南城门绝不会开。
那还会出什么问题呢?
蔡州军对汝阴城攻势虽然猛,但高阳也是宿将了,还有鲁桐,五千人马在城墙上,也不算单薄了,哪怕蔡州军的袁无为亲自率兵冲城,也一样不惧。
按理说就不该有什么意外才对了,但梁赞始终觉得有什么事情要生。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烽皇 第一百一十九节 杀机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这是一种直觉,一种在朝堂、江湖、战场中浸淫数十年得来的一种微妙感应。
他就是觉得不对劲儿。
原本这么恶劣的局面就一下子翻转过来了,这么简单轻松?
徐州大军来援,淮右鼎力相助,蔡州军虽然攻势如潮,但是它再是战力强悍,毕竟兵马就那么多,己方是防守方,依托坚城,哪怕蔡州军把城北城南的感化军淮右军打崩了,残军只要退回城内,就有的看。
倚城而守,其难度自然平添几倍,你蔡州军想要拿下汝阴城,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就想都别想。
蔡州军究竟在如何着想?
只是觉得不对劲儿归不对劲儿,你要说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梁赞却又说不出来。
坐在花厅中的雕花胡椅上,梁赞捧着茶盏,细细的咂着味儿,琢磨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哪里有古怪会出问题?
古怪是从哪里开始的?
好像是从鲁桐吞并第七军开始的。
鲁桐早就有野心,这一点梁赞很清楚。
他对自己更信任的顾华压在他头上早有不服,一直想要压倒顾华,梁赞也早就明白。
鲁桐也知道在亲近和信任度上他想取代顾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节度使府那边寻找靠山梁赞也知晓,他甚至也不怪对方,这是每个有野心想要长大的男人很正常的表现。
只是梁赞一直不太清楚鲁桐究竟靠上了哪条线,是俞明真还是姚承泰?卢启芳弱了点,不可能,要么就只有尚氏兄弟了,那鲁桐就是在和尚流联手演戏了?
摇了摇头,梁赞否定了这个可能。
尚流这种粗坯,演戏不在行,要来只能是尚溪来。
而如果尚溪不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尚流就让尚流来,那就是要出大纰漏的,所以这种可能性很小。
最大可能性是姚承泰,但之前却没有半点端倪,这鲁桐倒是隐瞒得好,而姚承泰这厮也是在表面文章做得够好。
思索再三,梁赞也想不通鲁桐是如何与姚承泰搭上线的,而且姚承泰对颍亳这边历来不怎么插手,这一点梁赞也是清楚的,姚承泰心思在徐州泗州那边,怎么会突然对本身就残破不堪的颍亳感兴趣起来?
鲁桐和姚承泰搭上线梁赞也不怕,颍亳还在自己手里,颍亳团练使这个位置决定了只要自己还在,那么这两州内的后勤保障就得由自己说了算,哪怕尚流在这上边也没有多少言权。
鲁桐以为他攀上了高枝,就可以为所欲为?想太多了,梁赞阴阴的笑了笑,他会教对方如何做人,他有一百种方法来让鲁桐乖乖把吃下去的第七军吐出来,而且还得要连本带息。
牙军还得要加强,梁赞琢磨着,这才是自己日后赖以维系地位的根本,顾华所部也需要补充,到时候可以把梁赞两军送出城去,让他去和蔡州军打生打死,让他好好尝尝蔡州军的滋味。
想到这里梁赞心情又稍稍放松了一些。
徐州大军来援,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他原本已经打算守不住颍州的情况下撤退到亳州,并且已经做了一些准备,自己的弟弟梁坦已经在亳州准备了,但没想到徐州大军来援,而且规模不小。
更让他觉得惊讶的是淮右也是鼎力支援,哪怕明知道淮右的支援是有意图的,还是让他有些意动,也许还真能守住颍州呢?
这一段时间里他也是弄得焦头烂额,精疲力竭,现在局面总算是控制下来了,照理说也该放松一下了,那些让自己不踏实的理由似乎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自己是不是过于紧张,而有些疑神疑鬼了?
嗯,晚间干脆在家里摆一桌,让家里歌姬陪自己放松放松?
**********************************************************
夕阳慢慢落下,城墙内外都终于慢慢安静下来了。
这一日的杀伐征战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城墙下丢弃的橹盾、冲车、巢车、投石机,还有无数尸体,横七竖八的洒落一地。
城墙上的局面也好不了多少,负伤士卒的呻吟声此起彼伏,几处燃烧的城楼都还没有完全扑灭,仍然在冒着浓烟。
大批的夫子们这个时候终于可以派上用场,结队上了城墙,帮助清理战场,抬走伤员和尸体,整理各种守城器械和物资。
今年整个中原和淮北大旱,若非前两年风调雨顺,还有些积蓄,只怕在淮北之地,早已经易子而食了。
但即便是这样,整个被蚁贼荼毒一空的淮北,仍然是陷入了绝境,大量的农民逃亡他乡,剩下的也只能逃入城中觅生,这固然极大的加重了颍州城内的压力,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给颍州城防带来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只需要一餐稀粥,就能让这些夫子们干上整整一天,当他们真的干不动的时候,也就是寿命终结的时候了。
城墙头上一片狼藉,鲜血凝固成紫黑色,一滩滩,或者填满了青石板缝隙,城楼的木柱上,箭矢零落,牌匾被砸成了两段,一块还半晃着悬挂其上,另一块却不知道丢在哪里去了。
两名士兵相互搀扶着,满脸痛苦之色,沿着楼梯在夫子的帮助下上了木板,被抬了下去。
即便是这个时候,城墙上仍然有一副严阵以待的士卒,半点也不敢疏忽大意。
鲁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带着自己的亲卫队沿着石梯上了城墙。
这里是他的第九军和高阳的感化右厢第四军防区的交汇地,从城门楼以北划断,归右厢第四军守卫,不过毕竟都是在一条战壕内作战,倒也没有分得那么细,真正当蔡州军攻上来时,两军将士也都一样全力以赴。
蔡州军的攻势更多的还是落在了防御的北区,也就是感化右厢军的第四军那边,而南区则主要是术法武器的打击压制,迫使第九军只能龟缩在雉堞垛口下,但这种滋味一样不好受。
鲁桐没有往北面走,那样太显眼了。
他装出一副查看情况的模样,走到了城门楼处。
城门楼里已经被收拾了,但仍然洋溢着浓郁的血腥气息,亲卫队都守卫在外,只剩下鲁桐和另外两人进了内里,一直上了二楼。
二楼是很狭窄的夹层,原来是弓弩手的埋伏地,但由于蔡州军攻势集中在城北,所以相对来说这边战事并不算激烈,弩手也就并未上二楼。
推开侧面的窗户,鲁桐手指一指,“从这里一直延伸到北面拐角,都是高阳的防区,这一段共有三个藏兵洞,另外其还在居中的石梯下留有一营的预备队,……”
将头盔微微向上推了推,亲随打扮的袁无为目光沉静,直视前方,好一阵后才问道:“那高阳平常时候是在什么地方?夜里他会回城中休息么?”
鲁桐摇了摇头,“这高阳倒是十分警醒,这几日里都是驻守在城上,偶尔到藏兵洞旁的石室里休息一会儿。”
袁无为微微蹙起眉头,这却有些棘手。
藏兵洞留有一营预备队,这应该是高阳的亲卫队,或者说是精锐所在,高阳本人也是太息期高手,自己若是单枪匹马去,除非能准确把握住对方的行动规律,一举击杀,一旦被其逃脱,有其亲卫队作掩护,恐怕在要杀他就不易了,而且也不清楚其亲卫队中有无术法高手。
“同化兄,可知这高阳贴身亲卫中有无术法强者?他本人是否喜用术法武器这一类的东西?”
鲁桐思索了一下,迟疑着道:“没有听闻高阳提起过,此人深居浅出,和我们这边接触不多,我只知道他的武道水准不俗,起码是太息期以上了,他的亲卫队中亦有天境以上的高手,相当麻烦。”
“哦?”听闻高阳的亲卫队中都有天境高手,袁无为也有些意外,像蔡州军中除了家主袁怀河外,其他人的亲卫中有用术法武器的,但却没有把天境高手用作亲卫的,这淮北的水还真不浅。
“文極,你觉得如何?”袁无为把目光转向旁边一直在窗户边小心打量的袁文極,随即又问道:“同化你能靠近高阳那边么?”
鲁桐迟疑了一下,“我和高阳没有交情,恐怕过去会更让人起疑心,除非有合理的理由,但又怕时间上赶不及了。”
袁文極摸出一枚弧形琉璃镜片,小心的探出窗户,然后运足目力观察着,一点一点的挪动着镜片,一时间没有答话。
袁无为也不催他,静静的等候着。
“同化兄,藏兵洞那边的结构图你这边可有?”好一阵后,袁文極才突然问道,但是目光依然在望着远处。
鲁桐想了一想,“我这里没有现成的图,但是我对那边还是比较熟悉的,凭记忆可以画一张草图出来。”
“结构复杂么?我是说藏兵洞和其周边的石室多么?还是只有那么一两间石室?另外,能不能确定高阳肯定住在石室中?”袁文極一连几问。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烽皇 第一百二十节 差距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袁无为和鲁桐的眼光都锐利起来,他们听出了袁文極是想要在藏兵洞旁石室上做文章。
“文極,你有什么想法?”袁无为沉吟了一下才道。
“三兄,我观察了一下,那藏兵洞每个面积不小,而且是都修筑在城墙下的石梯旁,洞口虽然足够大,但却挨得很紧,如无意外,应该是高阳用于安置预备队的,紧邻石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立即上城墙。”
在经历了几场战事之后,汝阳八柱幸存的角色都迅速成长了起来,袁文極尤为明显,考虑问题更周密更成熟。
“嗯,挨得很紧,你打算怎么做?”袁无为当然知道袁文極的拿手绝技,点点头。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袁文極脸上露出几分紧张之色,但随即决然道:“既然挨得很紧,那就是我们的机会,我观察了,每个藏兵洞门相距不过十米,而且因为与石梯的夹角原因,第一个藏兵洞更受限,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封住后面两个藏兵洞门,第一个藏兵洞即便是士卒出来也会被后面的火势给封住,因为他们被石梯上部挡住了去路,届时如果再有足够的火箭,只需要五十名弓箭手,我们可以活生生将这五百精锐彻底消灭在藏兵洞中!”
袁无为轻轻的敲击着木桌,“高阳若是在石室中,由我来解决,哪怕再有两个高手来,我也一样可以解决,关键在于我们要突破上墙,并在最短时间内赶到藏兵洞处。”
看见袁无为的目光望过来,鲁桐也是一阵苦涩,他也知道这些事情免不了,但是第七军和第九军虽然在他控制之下,却并不稳固,尤其是新近接管的第七军,包括梁赞和顾华在内的人都在拉拢和掺沙子,让他也不得不煞费苦心的去维系。
这种情况下,要想让自己冒然让开城墙防御,让蔡州军登城,风险不小,一旦被将士抵触,极有可能就是一场变乱,甚至直接倒戈反噬。
他原本是希望蔡州军能够通过几番鏖战彻底消耗高阳部军队,待其损失重大之后,再来择机让蔡州军登城,一鼓而下,但现在看来蔡州军更多的力量是集中在打击城外尚流部上,而不肯浪费在守城的高阳部,毕竟攻城战损失要大得多。
“同化兄,我和文極带一百名士卒上来,这没问题吧?”袁无为也知道鲁桐现在的困难,稍不留意就会功亏一篑,他也不敢把鲁桐逼急了,所以沉吟了一下才提出要求。
听得袁无为说一百人,鲁桐心中稍稍宽了一些,想了想道:“一百人我可以想法,趁夜我把守卫城门的人调开,由我亲卫队亲自守御,但时间要快,否则就要起疑心,另外你们也需要伪装潜伏靠近城门,不能让城墙上岗哨发现。”
“嗯,那就这么定了,我和文極带一百精锐进城,五十人封锁藏兵洞,另外五十人守住城门,这样对外也可以有个交代。”袁无为断然道:“同化兄,我觉得你也不必太顾首顾尾,有些事情迟早也要挑明,成王败寇,到时候,没有人会记得那些小节,他们只会看到现在谁在统治这里。”
按照之前的设计,鲁桐是准备将自己打扮成为一个受到梁赞压制打压的姿态,而后蔡州军破城,鲁桐被诬为替罪羊,最后“被迫”降了蔡州,这样一来作为颍州投降派的代表,鲁桐可以顺理成章的与蔡州袁氏合作,慢慢将颍州和亳州纳入蔡州势力范围。
但设想很好,可每一出戏却都难以按照剧本来演,现实不允许,而蔡州也不会按照鲁桐的要求来。
一旦颍州入蔡,那么颍州只能是袁氏的颍州,而非鲁桐的颍州,鲁桐只能成为代表颍州这个特定区域为颍州人在袁氏统治下争取利益,而非独立于蔡州之外,这一点是必须要搞明白的。
*************************************************
轻盈的一跃,许子清收回手中的罗汉刀雪亮如月,欣然入鞘。
蔡州军终于退了,但退而不乱。
即便是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蔡州军仍然打得有声有色,丝毫没有因为兵力劣势而畏手畏脚。
两度的侧翼突袭甚至险些将张越的第三军两个营打溃,这也让张越有些恼羞成怒,亲自持矛上阵,但一样没有讨得半点便宜,对方的一名军都虞候显然是天境高手,论实力并不是弱于张越,甚至还略强。
一番搏杀下来,二人都是带伤而归,都颇有不服之意。
许子清坐镇,但到最后仍然有些按捺不住随势掩杀,只不过蔡州军连续不断的反击,后退,再反击,也让第二军吃足了苦头,饶是许子清亲自带队突击,依然未能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战果。
在紧邻颍水河岸边上坐镇的王邈和梅况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敌军只有一军出阵,另一军压阵,己方两军围杀,但效果却不佳,战斗力的差距相当明显,单单从双方的战损来看,淮右第二军、第三军的伤亡人数甚至还大于对方许多,这也让王邈和梅况脸上无光。
难怪主君一定要让第二军、第三军来和蔡州军碰一碰,而对于河朔两军则是没有提任何要求,这就是差距。
两军对阵,一眼就能看出真正经历过血战的军队和未曾打过硬仗的军队在气势气质上的差异,而一旦交锋,阵前转换,推进速度,遇到袭击时的应变,无一不落后于对手,这也难怪明明在兵力上的优势如此明显,却始终无法对敌人造成实质性的杀伤,反而被对方经常用拖刀计回马枪这一类的小伎俩造成杀伤,这也是王邈和梅况最为无语的。
好在这两军虽然表现不佳,但是气势犹存,经历了这两日的恶战之后,尤其是到后来,战术变化速度也明显加快,已经有了一些应对之力,起码已经有一些回击之力了。
“主君让第二军、第三军来参战是正确的,这样军队是难以当大任的。”王邈话语里没有丝毫客气,眼神中更是多了几分不满,“训练是无法训练出一支合格军队的,更不用说训练都还是墨守成规,缺乏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战争了解了。”
梅况也忍不住咧嘴苦笑,这位衙推大人,说话还真有些尖刻,不知道许子清和张越他们听到如何着想?
但这家伙也的确有说这话的底气,无论是卢龙军还是成德军的表现都远好于第二军和第三军。
梅况观看了这两日里第二军和第三军的表现,如果将这两军放在那一日界牌河岸那一战中去,梅况估计恐怕还等不到自己赶到,这两军就要被蔡州精骑给击溃了。
一缺经验,二缺气势,三缺韧劲,这就是现在第二军、第三军的问题,两日的战事让其有些改观,但还不够,江烽提出的让第二军、第三军乃至后续的第四军、第五军都要尽早投入战争,经历战争洗礼,这个意见相当中肯,否则在日后越来越残酷惨烈的战争中这样的军队难堪大任。
“衙推大人,这其实也和我们淮右之前除了在浍州之外未曾经历过像样的大战有关系,毕竟我们淮右的成长时间太短了一些,就这么两年,如果真要频繁遭遇像固始保卫战那样的恶战,恐怕我们淮右也不复存在了。”
梅况的委婉解释让王邈也默然。
王邈虽然对许子清和张越不大看得上,但对梅况还是相当尊重的,不仅仅是梅况的武道水准超群,而是梅况性格沉稳谦逊,看问题也很客观。
就像他说的,淮右政权成立时日尚短,不可能经历太多的恶战苦战,否则江烽的这点儿家底早就被打光了,哪里还轮得到淮右的存在?
只是看到眼前这第二军第三军拙劣的表现,王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两军对一军,双倍优势,这一战居然还是打成这样,要知道蔡州军还有一军坐镇未曾出战,这不能不让王邈感觉到耻辱。
他已经下了决心,回去之后,要么将第二军第三军以及和第二第三军情况类似的第四军第五军全数推上战场,通过吴地战争来彻底磨砺,要么他就要向江烽建议,有成德军和卢龙军来对第四军第五军进行混编整肃,或者说得更难听直白一点,就是让卢龙军和成德军将第四军、第五军兼并重组,重新整编为四个军。
他甚至还打算向江烽提议,鉴于目前河朔三镇的局面,可以加大力度对和河朔三镇的招募,哪怕无法再像现在这样一下子招募到成建制的军队,但只要一个营、一个都甚至一个队的军队来投,那都是对淮右军队的一个有力补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