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瑞根
到了码头,早有士卒来接过马匹。
军船上跳下来一名武将,疾步过来,“见过衙推大人,指挥使大人。”
“不必多礼了,二郎,此般水军就交给你了,许大人那边还在整顿城防,你须得小心行事。”王邈摆摆手,略一沉吟,“蔡州军方得亳州,估计主动来袭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可不防,嗯,汝阴那边虽然不宜再开战端,但却也不能放任自流,适当巡行,甚至也可以北上推进到沈丘,保持一定压力,让蔡州军不能随意调兵进入亳州那边,这很有必要。”
“属下明白了。”郑渐抱拳一礼。
“另外,某此次与梅大人回寿州,亦有要务,如某预测无误,三月内,这边怕是也要用上,所以沿小汝水和颍水一线的勘测须得加紧,不可有半点轻忽,届时一旦战情需要,便要立时出战。”王邈思索了一下又道。
“九郎可是担心这边增兵亳州?”梅况也听出了弦外之音。
“唔,一旦我们那边展开攻势,颍州这边势必要有动作,最好能迫使亳州这边调兵回援,最不济也不能让这边兵力增兵亳州,以减轻我们在徐州那边的压力。”
王邈并没有避讳郑渐,军指挥使这一级别的将领已经有资格知晓这些大战略了,何况这些事情马上就要铺开,甚至连蔡州那边也瞒不了,关键在于你有无能力干预。
*********************************************
郑渐望着逐渐远去的帆影,紧了紧自己身上的邯刀,胸中也涌起一阵豪情。
他很清楚自己的责任。
步军的主要责任是守住颍上这个插入颍州的钉子,要让蔡州军吞不下拔不掉。
以颍上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半个县城都被颍水绕过,仅有西门而出,东门则是毗邻码头,甚至就在水军船队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随着城墙的加高加固,防御压力反而不大。
但是自己的责任却不一样,不单单是协助守御颍上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任务是要给北颍州的蔡州军施压,迫使他们无法安安稳稳,甚至要让他们一直处于一种随时可能面临打击的压力下。
他已经得知了自己两位叔伯的任职。
大伯郑居已经正式被辟为从事,协助长史陈蔚,这是一个相当显赫的职位,其工作性质更是重要。
而二伯郑弘早已辟入府中,现在据说更是协助行军司马崔尚掌军事。
这意味着郑家终于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君上的认可,可喜可贺。
郑渐很清楚自己比起梅况来在武道水准上要逊色许多,但是他却认为在水军作战上,武道水准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尤其是在火龙炮和重型术法车弩的登船之后,加上纵帆的使用,水军的战斗力从近战向远程打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能够将这种远程打击战术与船队的操纵战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水军的战斗力还将迎来一个飞跃。
界牌河岸一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郑渐觉得自己颇有体悟,他希望自己可以在未来的一战中充分发挥出水军第一军的威力,用蔡州军来砥砺水军第一军的兵锋。
童颜巨_ru香汗淋漓 大_尺_度双球都快溢_出来的大_胆视频在线看!!)!!
烽皇 第五卷 倚天万里须长剑 第二节 锥处囊中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濠州,钟离城。
一身黑色长衫笼罩在甲胄外,江烽站在钟离城头遥望北方。
站在他左边身旁的是一一名面色枯黄山羊胡须的老者,目光闪烁,似乎也在琢磨着什么。
张挺白皙的面孔上多了几分森冷,颌下微微发青的短须更让他显得有些杀意逼人。
钟离城淮水中游,处于涡水注入淮水的水口和涣水注入淮水的水口之间。
从寿州到楚州的淮水沿线,寿春(寿州州治,南岸)、钟离(濠州州治,南岸)、徐城、(属泗州,北岸且不临河)招义(属濠州,南岸且不临河)、临淮(泗州州治,北岸)、盱眙(属楚州,南岸)、淮阴(属楚州,南岸)、山阳(楚州州治,南岸),八座城池,分属四州,其中四州州治均再其中,一字排开。
虽然徐城和招义县城都不临河,但是距离却很近,实际上商贸往来都紧紧依靠淮水沟通。
若是单从淮右本身的角度来说,濠州的地理位置并不重要,盖因淮右通过对寿州商埠的打造和水军力量的强大,实际上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淮水航道,无论是淮北还是现在已经荣登吴王宝座实际控制了楚州的李昪,亦或是搅局者蚁贼秦权,都无法撼动淮右在淮水这条水道上的地位。
濠州不过是这条水道上的一段,哪怕它掌握在李昪手中,一样对淮右淮水水上霸主地位无法构成威胁。
但如果着眼于北上,着眼于徐州战略,濠州的地位就不可替代了。
钟离城所处的位置很巧妙,它刚好处于三州结合处,淮水以南属于濠州,而北岸属于泗州,但若是从泗州境内往昔走上一二十里地,就属于徐州了。
理论上徐州和泗州是一体的,但实际上随着感化军节度使时酆实力的急剧衰落,东面的泗州和海州,他还有多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恐怕连时酆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淮北五州中,论重要性,徐州首当其冲。
南方称徐州为北门锁钥,北方称之为南国重镇,其西通中原,北扼齐鲁,南屏江淮,论地理位置,在整个东部地区,无出其右。
颍亳二州,算是徐州向中原地带的一个前出区域,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为徐州争霸中原的桥头堡和南部纵深,关乎存亡。
泗海二州则是徐州的战略纵深所在,历史上泗海二州都是依附徐州而存,徐州存,则泗海存,徐州亡,则泗海亡,同样泗海二州一旦丢失,也就意味着徐州危矣。
“勋公,你可知某为何来濠州?”江烽微微侧首,含笑问旁边的山羊胡老者。
“呵呵,濠州既归附君上,君上理所当然来一行。”山羊胡老者便是濠州刺史杨勋。
在和淮右方面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破识时务的杨勋主动归降了淮右,淮右军甚至连一兵一卒都未入钟离城。
杨勋是杨氏远支,算是杨溥远房长辈,杨行密时代杨勋便已经担任濠州录事参军,后来长期担任濠州长史,担任濠州刺史也已经有十多年了,可以说算是濠州不折不扣的地头蛇。
地头蛇归地头蛇,但在淮右这条强龙面前,那便是只能算一条小蚯蚓了。
濠州团练兵不过一军,在李昪讨伐杨溥之后,濠州紧急再募了一军团练屯兵,以防不测,但是在杨勋决定归降淮右之后,便立即解散了后募这一军团练。
甚至在江烽抵达濠州时,他还主动提出想将濠州本身一直保留的这一军团练都解散,节省开支,这让江烽也是哭笑不得。
“勋公所言有一定道理,但并非某来濠州主因。”江烽淡然道。
“哦?”杨勋看似昏花的小眼睛微微闪烁,沉吟着道:“君上还有他意?”
“勋公不妨猜一猜。”江烽笑着转过身来。
“莫非君上欲图徐泗?”杨勋脸色有些严肃起来,若然是真,那便是天大的事情了。
濠州紧邻徐泗,一旦战火燃起,必然成为前沿地。
当然杨勋也知道淮右既然要图谋徐泗,肯定是有备而来,他倒是不担心濠州的安全,淮右水军的强悍无出其右,再怎么也不可能感化军达打到南岸来。
他是担心一旦战起,濠州势必要为军队提供大量军资,这让他这个父母官又有些心痛,本以为主动投靠可免了战火,但没想到却还是要卷入,好在只是卷入,提供些物资,濠州虽然不富庶,但也还能支应得起一些。
“勋公以为如何?”江烽接着问道,他想听听这个和徐泗比邻而居的老滑头的真话。
杨勋自然明白江烽既然这么问,恐怕也是势成定局之事,既然归降了淮右,杨勋也没打算脚踩两只船,何况现在也没有第二条船可供他踏。
他需要考虑一下如何来回答。
作为南邻,濠州对徐泗那边的情况自然也有所了解,尤其是在蚁贼肆虐淮北时,濠州也是心惊胆战,深怕蚁贼被淮北军赶过淮水来,细作斥候也没少派往北边。
略作沉吟之后,杨勋本欲开口,却看到自己身畔跃跃欲试的长子,心中一动,“大郎,不如你来替为父回答君上这个问题。君上,可否?”
杨勋有二子,均是嫡出,当初杨勋本欲在骑墙观察一下,或者想等到局面明朗时才表明态度,就是在长子杨固和次子杨鲁的强烈建议下才提前向江烽递交了降表。
拿杨固的话来说,淮右坐大之势已不可挡,江烽雄才伟略,必成大器,此时不投,盖等何时?
虽然将这个问题交给自己长子来回答有些不合礼仪,但杨勋却知道江烽恐怕并不介意如此。
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也已经有些不济,尤其是在经历了李昪伐杨,淮右东进这一场大事之后,殚精竭虑的杨勋真的觉得自己老了,亦有想要将自己两个儿子推上前台的想法。
而且两个嫡子都对江烽极为看好,言语间也是十分敬服,如若江烽亲自主导淮右北伐徐州,正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相信江烽也看得出来,所以才冒昧行此举。
“有何不可?久闻勋公有二子皆为人中龙凤,某正好可闻濠州翘楚人物的想法啊。”江烽大笑道。
杨勋也忍不住苦笑,自己这个长子倒也当得起人中龙凤,但次子却真的是不好说。
“君上当谋徐泗!”听得江烽发话,站在父亲身旁的男子抱拳一礼:“徐泗乃王霸之基,更甚于寿庐!”
“哦?”江烽上下打量着这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论模样倒也只是寻常,但这番话却是气势不凡,“愿闻其详。”
“若是君上只想为淮南霸主,有寿庐在手,足矣;但若是君上欲待图谋中原,徐州不可不得!”男子言简意赅,直抒己见。
“嗯,那大郎以为某当如何取徐泗呢?”江烽含笑问道。
“此乃君上行军司马之责,某不敢妄言。”男子眼眶深凹,眉峰浓黑,甚是灵动机敏,“不过,某以为君上要取徐州,须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符离,否则必至战局绵延。”
“哦?”江烽心念急转,没想到这濠州中亦有人杰,居然能看出取符离的重要性,“大郎何以如此认为?”
“取徐州关键不在徐州本身,而在于西面的蔡州,时酆乃冢中枯骨,不足挂齿,其麾下诸将貌合心离,各自为政,若是能疾夺符离,便可威慑亳州袁军,使其不敢轻易出兵徐州,届时,君上亦可拉拢分化淮北诸将,某以为淮北诸将中亦有识时务者,至于时酆,君上亦可效仿吴王,送入长安安顿,想必亦能接受。”
这一番话出来,让江烽和旁边的张挺都大为惊奇,不简单呐,能条理清楚的分析出这里边门道,杨勋有此子,可安享晚年了,只是不知道此子具体操作执行如何。
“大郎可有取符离良策?”张挺也按耐不住,沉声问道。
符离乃是徐州南大门,处于昔日宿州所在北面不足三十里地处,位于雎水南岸,宿州撤州,符离地位更是凸显。
“实无良策。”男子坦然道:“但某以为君上既有去徐泗之心,只怕也有提前布局,某无所知,固无良策。”
江烽哈哈大笑,这小子倒是有些意思,心思机敏,思路开阔,看来也是个可造之材,倒是可以收入囊中一用。
“勋公,某欲辟大郎来吾府上担任参谋,勋公意下如何?”江烽点点头,笑着道。
杨勋也是大喜,长子能得江烽如此看重,直入防御守捉使府担任从事,日后前途不可限量,他哪能不允?
“呵呵,君上看重犬子,某固所愿矣,不敢请耳。”杨勋喜滋滋的道。
“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啊。勋公生了两个好儿子啊。”江烽不无感慨的道:“某此战征伐徐泗,仰仗勋公甚多,某之大军很快就会上来,烦请勋公多有安排。”
“敢不从命。”杨勋也正色道。
这是正事,不容玩笑。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烽皇 第五卷 倚天万里须长剑 第三节 战马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浍州军马场外,尘土飞扬,人喊马嘶。
这座建在固始城东的军马场设施相当完备,也是完全按照标准来建设的,可以容纳近千匹战马。
旁边就是一个巨大的草料场,也是专门为这个军马场配套的,储存着大量干草。
防火沟和防火墙将整个草料场划成多个部分,严格的出入制度完全是按照军营的规矩,这也是防止混入敌军细作和斥候破坏。
一条土路将军马场和草料场分隔开来,高耸的哨塔和站立在哨塔顶端警惕的军士,显示着这里的重要性非比寻常。
马贩子们正在马场外吵吵闹闹着,伸长脖子相互打听着,看看有没有更新的消息,等待着可能被淘汰的战马被转售。
而一批从西北过来的一批马匹正在验收入场,百余匹马正被役夫吆喝着,赶着往马场里涌入。
满脸胡须的波斯胡商脸色阴郁的看着带着马匹过来的粟特商人,望着粟特商人洋洋得意的背影,忍不住吐了一口唾沫。
“老大,这帮粟特商人越来越猖狂了,根本无视我们的存在,这样下去,头领他们好不容易在淮右打开的局面就要被他们给夺回去了。”另外一个虬髯胡商穿着一身靛蓝的长袍,操着一口流利的关中话,悻悻的道:“要不,我们去找人……”
“不行!”裹着一块头巾的胡商摇摇头,“现在不行,这也怨不得,谁让我们的战马不够?淮右这边要求又高,数量又大,而且时间这么紧,现在党项人和吐蕃人那边战事不断,我们的马源也是时断时有,江大人现在正在大肆扩建骑军,所以对战马需求催得很急,这才给了这些粟特人的机会。”
“那怎么办?放任这些杂种抢我们的生意,若是被他们在淮右站住了脚跟,我们辛辛苦苦开辟的这条路子岂不是为他们做了嫁衣裳?”靛蓝长袍胡商愤愤不平的道。
“目前我们还只能忍一忍,不过寿州窑那边他们却是插不进去的,首领已经为防御使大人从关中贷了一大笔钱,防御使大人为此将寿州窑的瓷器全数授予了大人专卖,为期两年,而且不受窑炉增加的影响。”说到这里,裹着头巾的胡商脸上忍不住露出自豪之色,“这说明防御使大人对纳辛和卡里姆首领还是最信任的,粟特商人一直想要打通这层关系,但是还是未能如愿。”
“来了,来了,又来了!”一阵有些古怪的叫嚷声从道路另一头传来,道路尽头,烟尘弥漫,很显然是大批的牲畜走动才能激起这么大的土尘,而能来这里的,当然是马匹。
裹着头巾的胡商脸色微微一变。
这已经是今天入场的第二批马匹了,看这个架势,这一批马匹数量也不会少于一百匹。
按照这些粟特人送来的马匹质量看,起码会有八十匹过关。
这也意味着光是今天一天,就有一百五十匹战马进入军马场,其余四五十匹也都被防御守捉使府收购了,只不过用作军中役马。
虽然一两百匹战马算不上什么大数目,自己原来也曾一次就为淮右运送过三五百匹健马来,但是这却是关键时候,谁都知道现在正是淮右急需马匹的时候,谁能为防御守捉使府运来战马,谁就能成为防御守捉使府的座上宾。
他倒不担心其他,就是担心粟特人在这里站稳脚跟,日后与己方竞争,那就麻烦大了。
不得不承认,这些粟特人还是有些手段的。
现在西北战事不断,党项人那边的马源就断了,但是粟特人却能从沙陀人和吐谷浑人那边弄来马匹,而且在价格上甚至也不比西北党项人那边运来的战马贵多少,这也难怪淮右这边非常满意。
这些北方战马与西北战马相比,个头更大,或许耐力稍有不如,但是其冲击力更强,尤其是短途冲刺速度更快,对骑兵来说,这也是一大优点。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西北那边的战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消停下来,若是这样一支等下去,不是办法,还得另寻出路。
粟特人能打通河东和吐谷浑人的门路,那么自己就可以从契丹人那边想办法,原来在关中认识的几个奚人,不就是贩马的么?听说现在奚人在契丹人手底下还是挺吃香的,尤其是在蓟州和平州一带,那里也是上佳的马场,倒是可以去找找门路,对,就这么定了,带上一批寿州黄瓷,去蓟州平州那边去碰碰运气。
想到这里,胡商觉得自己身上有些发热。
只是需要好好规划一下线路,还得请首领帮忙疏通一下。
河朔那边有契丹人的关系倒是没问题,但是过了河朔,要么就只能走大梁境内,然后走南阳——申州这条线路过来,但这条路有些远。
要么就走平卢这边,但要过兖郓,现在兖郓世道不好,风险很大,或者就只能沿着密州下来,但就要进入海州和泗州,这是徐州的地盘,也不知道现在淮右和徐州的关系如何。
但不管怎样,这条路都得去趟一趟,顺带也算是为淮右这边的瓷器趟一条更好的销路。
不过现在北面大旱连连,最好的货物却是粮食,自己这边倒是能找到粮源,只是这运输却是一大麻烦,想到这里他也有些忍不住想叹气,这是多好的赚钱生意啊,只可惜眼睁睁的看着却挣不到这笔钱。
****************************************************
就在波斯胡商琢磨着如何来抗衡粟特商人的入侵时,军马场内也是笑声连连,极其热闹。
看着又是一批北地战马入场,连忙打发手下去验收,黄敬也是心里有如吞了一口石蜜一般甜。
采购历来都是肥缺,但是黄敬却是半点怠慢疏忽都不敢,无他,压在颈项上的命令就像一把铡刀一样随时都可能落下。
大人有令要在最短时间内采购一批战马,而且数量不限,多多益善,前期夏州那边的战马来了之后,他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想到上边却说根本不够,按照上边的预计,三个月内起码还要采购五千匹战马。
这几乎把黄敬给吓尿了。
五千匹?!这可不是五百匹,哪怕是关中那边党项人的马源未断时,三个月也不可能运来五千匹!
现在西北战事不断,党项人已经断绝了关中那边的战马供应,想要采购马匹,能够零星从大梁和南阳那边购入一两百匹也就是顶天了,哪里可能购入五千匹?
但是上边下了严令,要他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问题,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四处奔波寻找渠道。
没想到在汴梁却找到了这条路子。
最开始黄敬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虽说粟特商人本事大,路子广,在河东和大梁两边都关系极深,但是这五千匹战马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们在大梁也许能替自己凑上三五百匹战马,但再多,估摸着也就够呛了,毕竟大梁自身也需要大量战马。
但很快黄敬就见识到了这些粟特商人的本事。
在双方约定不到一个月时间,第一批马就从申州那边过来了,虽然数量只有三百匹,但是也还是让黄敬小小的惊喜了一下。
第二批马更是从蔡州过来的,这也让黄敬对这些粟特商人的本事再度刮目相看。
要知道蔡州可是和淮右处于敌对状态,但是这样一批多达四百五十匹战马,竟然就这么过境来了。
后来黄敬才知道,据说是某个大梁军方重臣给蔡州方面直接发了话,蔡州方面迫不得已才开放了道路,让这批战马过境。
第三批的数量就更大了,九百匹战马,也是从南阳——申州——光州过来的,而且数量都还不错。
今天这一批是第四批,预计最近几天内会有接近六百匹战马陆续过来。
战马的来源不是淮右所关注的,但是黄敬仍然发现了一些端倪,来源似乎很杂,这也有些蹊跷。
这些粟特人几乎是无孔不入,只要有生意的地方都能见到他们。
之前他们也曾经来过浍州,但是那时候固始还太小,不值得他们投资,但现在不一样了,浍州是淮右最大的大牲畜集散地,尤其是淮右军马场就设在这里,淮右骑军也是在这里进行整训编组,所以毫无疑问就成了贩马商人们最集中的地方。
黄敬也一直很奇怪,这些粟特商人究竟是从哪里弄到这么大数量的战马的。
截止到今天,他们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已经为自己输送来接近一千四百匹战马了,加上这一片,估摸着都快要有两千多匹战马了,就算是刨除一些不合格的战马,但起码也有一千八百匹,这也相当骇人了。
而且黄敬也让下边人专门考察过马匹来援,很杂。
既有来自沙陀人以及北边杂胡们饲养的漠北马,也有明显属于吐谷浑人饲养的马匹,还有一些更像是经过一些训练的军马,这让黄敬也很是惊讶,但毫无疑问,都是好马,品相都不错。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