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直播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真熊初墨
继续超选,从膀胱上动脉进入分支血管。
郑仁停下,显然微导丝已经达到了极限位置。
可是这里……
孔主任叹了口气,这里还不如鲁道夫瓦格纳教授超选的位置深。
这里应该就是极限了,不是郑仁的极限,是长风微创的微导丝的极限。
可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郑仁要求直播手术的时候,那种自信到底是哪来的
孔主任可不信郑仁是脑子一热,随口乱讲的。
他屏气凝神,注视着操作间里的电脑屏幕,死死的盯着微导丝的位置。
苏云一只手扶着微导丝,另外一只手扶着微导管,郑仁把微导管顺着微导丝送了进去。
很轻柔,很耐心。
微导管很快就送到了位置,该造影了吧,孔主任心想。
如果在这里造影,然后栓塞,手术结束,怕是效果并不会比鲁道夫瓦格纳教授的手术效果好。
难道要拼运气,看看栓塞剂会不会反流到膀胱动脉里
孔主任脑海里无数的猜测,脸色严肃、认真,目不转睛的看着。
微导管进入后,郑仁抽出微导丝,然后打了一个手势。
苏云随即递上另外一根微导丝,顺着微导管再次进入患者的膀胱上动脉的分支处。
“孔主任,他在做什么”旁边的那位主任不解,问到。
应该是这样,孔主任瞬间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在给林娇娇做手术的时候,眼动脉很细,手里没有趁手的器械,郑仁就是用略粗一些的导丝强行开通动脉,进行了抽吸。
这种方式,很少有人用。
分支血管的弹性与血管壁的厚度,完全不能和主干血管相比较。微导丝的进入,大概率会造成分支血管的损伤,导致术中出血。
虽然不致命,或许连后遗症都不会有,出血量也就在几毫升之内,但是那意味着手术的失败。
竟然选择这种危险的操作方式,
年轻人,胆子真大!
……
鹏城,开发区人民医院,吴海石吴老和穆涛以及几名中层技术骨干正在主任办公室观看视频直播。
今儿,连交班都没有。
不到七点,吴老就赶到医院,早早守候。
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吴老的脸色却越来越不好看。
穆涛的心思,一大半都扑在吴老的身上,生怕他出现什么事儿。
至于手术……穆涛抽空看了几眼,做的中规中矩,比自己……略强一点,但只是一点,绝对不是无法追赶的那种程度,最起码穆涛是这么认为的。
没有柏盛国际一掷千金的特制生产线,以及最高核心科技制作出来的微导丝、微导管,那个来自海城的年轻人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前列腺介入栓塞治疗。
连完成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超越鲁道夫瓦格纳教授了。
老师可千万别气急攻心,导致心梗急性发作啊。
穆涛偷偷的准备好了各种抢救药物,一直用眼角瞄着吴老。
超选结束,微导丝换成另外一种更细的微导丝,顺着微导管固定的方向,到达膀胱上动脉的一个小分支里。
看粗细,应该是神经科用的微导丝,也是临床上最细的微导丝。
&nb
0250 更高、更快、更强!(4/5,为盟主狠无奈加更5)
吴老认为,栓塞了膀胱上动脉的分支血管的毛细血管网后,这台手术可以说是成功了。
因为这种手术,本身就是姑息手术,能让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改善就可以了。
虽然只是一部分毛细血管,但是足可以让患者的前列腺因为供血不足而出现萎缩,从而实现手术的目的。
但作为术者的郑仁并没有停顿,栓塞完毕后,再次开始超选。
而这次导丝超选的动脉,竟然是肾动脉!
肾动脉,按照解剖来讲,和前列腺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他想要干什么
吴老愕然,穆涛愕然。
一个念头,几乎同时浮现在脑海里——难道郑仁用64排ct三维重建做过前列腺的术前检查
毛细血管网,也能重建
两人都没说话,穆涛也不再把注意力放到吴老的身上,开始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看。
微导丝超选,肾动脉,分支血管,能够到达的极限位置,开始上微导管。随后神经科微导丝顺着微导管进入,再次开通细如毫发的微小动脉。
十几分钟后,造影。
果然,就像是吴老和穆涛预料的那样,肾动脉的分支血管果然构建了毛细血管网,给前列腺供血!
栓塞,再造影,若隐若现的毛细血管网消失的无影无踪。
微导丝开始又一次的超选,这次选择的是髂内动脉主干的一个异常分支血管。
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古怪,穆涛盯着屏幕看,眼睛一眨不眨。
“穆涛,我怎么感觉郑医生的手法,比前几天更纯熟了呢”吴老有些费解。
如果说经过几十台高难度的手术锻炼,还有勤于思考,反复总结经验教训的话,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后技术有所提升。
但是这位来自海城的郑医生,水平涨的也太快了吧!
前几天在帝都看他做手术,手法还有些生涩。
那或许是因为他左肩受伤的原因,但是吴老确信,如果没有受伤的话,郑医生的水平也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高。
这一点,毋庸置疑。
很多位置的处理方法,郑医生的手法都有了本质的不同。
更加精准!
更加精细!!
更加精密!!!
看郑医生做手术,吴老有一种错觉,完全不像是一个人类在做手术,而像是机器。
所有的处置,都很恰当,速度并不是最快的,却是最稳的。
手术已经开台了将近1个小时,处理了三根动脉分支的毛细血管网。可是他的手依旧很稳,动作依旧像刚开台的时候一样。
吴老反复思考,最后还是略带欣慰与不甘的叹了口气。
年轻,
真好!
自己从事介入手术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从门外汉到入门,用了三年时间。
那时候,身体素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像郑医生这样,披着铅衣一个或几个小时动作始终如一……吴老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做不到了。
而且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真快,或许他天赋极高吧。一旦接受,马上就能全部掌握,并且开创出新的思路。
最重要的是,他还这么年轻,这么有天赋。
还真是让人羡慕啊。
吴老的叹息声,带着若干种复杂的含义。但穆涛心里,却只有一个想法——自己和郑仁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到这种程度了么
在帝都,做介入手术前,他信心满满。
年轻,有天赋,师从名门,穆涛就是天之骄子的代表。
可是,在帝都遇到了郑仁。
更年轻,
更有天赋,
两人之间的实力差距,根本就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给穆涛一种难以企及的感觉。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穆涛困惑。
“年轻人,真是了不得!”吴老称赞道。
 
0251 完美(5/5为盟主露稔伊加更5)
“啥”孔主任也很惊讶。
郑仁的这个助手,做出的事情已经很让人惊讶了,怎么还有更牛逼的事情
论文都发表到《柳叶刀》上了,他还想上天吗
心脏移植都做了,他一个研究生,还能做什么逆天的手术!
在孔主任身边的另外一位主任一边看着苏云专心致志的扶导丝,当助手,一边感慨,“是苏云这个小伙子,博士生的事儿我不知道,我倒是记得一年前,有个年轻的女患者,满世界找他。协和找不到,就去潘家园儿找,潘家园儿找不到就去我们那。
总之,据说最后帝都所有有胸外科的医院,她都去了。”
“啊还有这事儿”
“我那天送个病人去胸外做肺小结节切除术,安排住院,正好碰到了。女孩挺清秀的,就是有点魔怔了。”
“魔怔个屁,苏云的后援团,微博都有认证,我是听我学生说的。”
“……”本来想显摆一下,没想到一提起苏云,话题就像是脱了僵的野狗一样,奔着未知的深渊滑落。
又特么不是娱乐明星,竟然还有粉丝后援团,后援团竟然还注册微博,这是要搞哪样!是不是过几年,还要搞个百度百科出来
“风云人物啊,我们科几个小护士是后援团的。听说苏云回老家了,哭了好几天,还有一个闹着要辞职,最后家里来人,我们劝了三五天,这才勉强安抚了一下情绪。”另一个一直沉默看手术的主任补充道。
“你们没人注意他做过心脏移植吗”
“心脏移植手术已经成型了,十几年后,肯定就会普及,了不起再过几十年而已。说不定,那时候机器人输入程序都能做心脏移植手术。但这种人的八卦,再过一百年也很难遇到。”一人笑道:“不过话说回来,咱不是搞胸外的,当年他科研做的怎么样怎么又跑回来当助手做介入了呢这个跨越也太大了吧。”
“苏云,现在是郑老板的助手。”孔主任呵呵的笑了笑,装作云淡风轻的说到:“对别的不说,你们想,这样牛逼的年轻人,心气儿得多高换做是你,也不能随便找个老板,安安心心的做助手吧。”
“肯定不会。要是我,就去当娱乐明星,谁站手术台啊,每天担惊受怕的。”
几位主任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一句玩笑,把刚刚的话题扯到天边。
但表面上谈笑风生,心里却惊涛骇浪。
苏云,那个传奇的研究生,竟然给这位郑医生当助手。而且孔主任称呼他郑老板……
要知道,就算是在做的几位,孔主任会直呼其名,国内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位老人家外,还有人能让他称呼老板的
虽然有些疑惑,但这台可以说是整个介入学科最难的前列腺介入栓塞治疗术,自己从头看到尾,人家做的游刃有余。要是换自己上去,肯定做不下来。
“老孔,你运气可真好。”好几个主任羡慕起孔主任来。
“那是,我老孔慧眼识英才。”孔主任得意,脸上泛着光。
“别扯淡,这就是一块钻石,扔在地上闪闪发光。你要是不瞎,肯定能看到。我跟你讲,你也就是接触的早点而已。”
几位大主任说说笑笑中,郑仁已经把第六组,也就是最后一组的毛细血管网栓塞完毕。
造影,前列腺附近再无显影,手术顺利结束。
郑仁没有提早下台,因为视野右上角系统面板提示的手术完成度只有99%。
为了保险起见,郑仁亲自操刀,逐步撤管,止血板,加压包扎。
苏云没问为什么,整台手术,他一句话都没说,只是辅助郑仁做他力所能及的一切。
手术完成度,100%。
郑仁终于等到耳边那声清脆的“叮咚”声响,任务完成!
系统任务——初
0252 不是超越,是碾压(1/5)
手术结束,患者还没送出手术室,无数的电话便蜂拥而至,孔主任的手机瞬间给打爆了。
李海涛也没闲着,虽然那么多教授、专家都离开了,但项目组毕竟还存在。他也没想到,郑仁这么一个小医生竟然出色的把手术完成了。
因为是直播手术,术后不到一小时,手术过程的下载量就已经超过了10000人次。
这里不是社交的短视频网站,能有如此大量的下载,大大出乎意料。
李海涛脸上笑开了花,和孔主任一样,不断接到电话,忙的一逼。
有人高兴,就有人失落。
魔都,柏盛国际刚刚草创的在华总部里,泛东亚地区总裁黄志山失魂落魄的看着视频录播,他虽然看不懂,但是周围聘请的几位专业人士的表情,他还是能读懂的。
所有人表情严肃,认真,却没有活泼。
一个个都欲言又止。
他们想说什么,答案很好说,这根本就是一道送分题。
找了全世界分类学科里顶尖的鲁道夫瓦格纳教授,不惜重金,硬生生砸出来一条崭新的生产线,提供专业的微导丝、微导管,难道这还不够吗
事实证明,的确不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