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时一名背后插着加急旗帜的信使,纵马飞奔至都督府前,急勒战马,飞身跃下,收取背后竹筒,一边往里奔走,一边高声大呼:“常州急报!”

    都督府内,当值的军官,立时上前,急声问道:“怎么回事”

    信使满头大汗焦声道:“清军主力自丹阳、镇江出发,前军以过奔牛寨。”

    军官面色一寒,当即领着信使,一路畅通无阻的奔入二堂,将军报呈上。

    在外当值的丁维岳,听闻军情,夺了军报,转身便走进节堂,打断了赵铭与众人的商议,急声道:“大帅,紧急军情!”

    如今东海镇控制地域广大,有台湾、舟山、苏松常,还有山东沿海,行政区域比较混乱。

    赵铭正与众人商议,听了这一声,扭头看向丁维岳,见其面色肃然,不禁皱起眉头,伸手接过,丁维岳匆匆递上来的军报。

    这时他打开竹筒,取出军报,展开一看,脸立时沉了下来。

    数日前,赵铭就收到了清军有异动的消息,知道清军可能会发起反攻,可是没想到满达海动作这么快。

    “还真杀来了!”赵铭看完军报,砸吧嘴道。

    赵铭将军报递给幕僚,众人看了看,马士鳌沉声说道:“孔有德、耿仲明之军,乃清军入关的马前卒,战力强大,且十分精悍。这次清军准备数月,才发起进攻,攻势必定凌厉。”

    武进城中,赵铭放了神策左军和神策后军,共计两万人,由王翊和王德顺驻守。

    王翊在四明山中,与清军争斗多年,多次打退清军围剿,王德顺驻守崇明,也是数次挫败清军进攻。

    这两员战将,虽然不常跟随在赵铭身边,但是却能独自坚守一地多年,赵铭正是看中这一点,所以让两人坚守常州城。

    赵铭沉声道:“清军虽然有备而来,但是本帅也准备了数月时间。本帅相信武进城,能够抵挡清军一段时间。”

    陈明遇道:“大帅,要谨防清军不攻武进,锁城东进。若是让清军杀入苏松,一是军民士气立泄,二是,百姓惨遭屠戮,振兴苏松的计划,必遭重创。”

    赵铭微微颔首,“本帅立刻点齐兵马,前往锡澄防线,不让清军一兵一卒渡过运河。”

    当下赵铭匆忙结束议事,传令苏州城外,驻扎的神策中军、前军共计三万余人拔营向西,御敌于太湖之西,确保苏松安宁。

    常州府,武进县。

    数月前,明军为了攻打武进,以重炮轰城,造成武进城墙多出垮塌。

    在占据武进之后,赵铭便令人重新修复城墙,并让人从琉球拉来白灰,烧制城砖,用土水泥来修复和改造城墙。

    此时,这座刚刚修复完成的城池,即将迎来它的第一战。

    同此前的武进城相比,现在的武进城墙,做了许多改善,最为醒目的




第401章精锐云集
    四月初,清军前锋进抵武进城下,数万骑兵绕城奔驰,扬起漫天尘土,让守军士卒内心大震。 //

    王翊与王德顺见清军骑兵势大,只能下令封闭四门,将士卒全部撤入城中坚守。

    这时城头上,明军士卒倚着城墙,向西眺望,清军骑兵之后,漫野的步军铺天盖地而来。

    “还有敌军!”城上将士不禁一声惊呼。

    武进城外,数万骑兵在城下来回奔驰,扬起漫天烟尘。

    城上守军透过烟尘,向西眺望,隐约间看见旌旗漫天,人影密密麻麻。

    无数穿着铠甲,手提盾牌的重步兵,走在官道两侧,中间长枪兵扛着长矛列队而行,火绳枪手扛着火枪,铳杆随着脚步起伏,辎重车的轮子嘎吱向前,数头健牛拖着比人腰还粗的重炮跟在后方,队伍绵延,一眼望不到尾。

    在前行的军队之中,两面王旗被数十面旌旗簇拥着,大旗之下,一身红色铠甲的孔有德和一身精良黄色甲胄的耿仲明,骑在健马上,并列而行。

    两人都是人马俱甲,马鞍上还吊着弓箭,装备齐全,显示了对此战的重视。

    耿仲明昂然骑在马上,一手拉着马缰,一手提着马鞭,边走边道:“赵杂毛原本无名之辈,近些年窜起,今日你我两王东征,只未灭赵杂毛,实在成匹夫之名。”

    高顶铁盔下,孔有德却是一脸严肃,沉声说道:“要灭伪明,必先挫其锐气,最好方法摸过于斩了伪明常胜将军,赵杂毛一死,伪明士气必泄,我们便可乘势南下,扫灭朱以海,为大清一统天下!”

    近些年来,明军越打越强,特别是赵铭之军,几乎是每战必胜,大涨明军士气,成为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这次满达海朱以海不打,非要先灭赵铭,除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无法容忍赵铭占据苏松常,威胁江宁之外,便是因为灭掉赵铭这个常胜将军,必定能打击明军士气。

    若是赵铭被杀,传首江浙,必然是天下震动,使得浙系军心涣散,彻底胆寒。

    清军便能挫败明军锐气,再现入关之初,摧枯拉朽的局面。

    武进城头,王德顺、王翊凭城远眺,发现敌军铺天盖地,且多为甲兵之时,神情都严肃起来。

    此时看一支军队的战力,主要是看甲兵,因为大多数士卒,都是发件破袄子的炮灰,只有穿甲的才是精锐。

    此前明军遇见清军,几万人或许只有数千甲兵,而这次则半数都是甲兵,令城上守军都是一阵心惊。

    看着城墙下方,穿着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盔甲的八旗甲兵,还有穿着灰蓝布甲的绿营精锐,足有好几万人,使得城墙上的不少明军士卒,不禁咋呼起来,“这么多甲兵,莫非八旗兵都来了!”

    王翊皱起眉头,当即挥手大喝:“休要燥舌!各司其职!”

    王德顺将刀拔出,怒声大喝,“防御,扰乱军心者,立斩不赦!”

    两位主将大喝,周围将校立时禁声,纷纷散去,各归本位,指挥士卒进行防御。

    这时王德顺和王翊,看见了清军的阵势,知道满达海这次是下了血本。

    就眼下的阵仗,不说八旗精锐尽出,但恐怕也将至少三成八旗兵,都集结了起来。

    王翊与王德顺对视一眼,王德顺笑道:“完勋兄,你我今日联手守城,必不能辜负大帅期望啊!”

    王翊点了点头,一脸正色,抱拳道:“章铮兄,此必你我杨名之战,定叫满清知道,这天下间



第402章高桥镇浮桥
    无锡之西,大运河与锡澄运河交汇之处的高桥镇。 //

    此时,运河上,逃难的士绅和读书人,拖家带口的乘坐着船只,一艘接着一艘的向无锡方向前进。

    运河两边,则是背着大包小包,挑着箩筐,推着独轮车,抱着孩子逃命的贫苦百姓。

    孔有德、耿仲明率领十万大军,七个旗的旗兵,执行对苏松常的进攻作战。

    孔有德的正红旗,耿仲明的正黄旗,都是老牌汉奸部队,是清军八旗中,战力最强悍的旗军之一,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多次参与对汉人的大屠杀,每一名旗丁都是恶行累累,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此前,赵铭已经下令,让锡澄运河之西的百姓,迁徒至苏松和台湾,可是不少士绅百姓,不愿意抛家舍业,心怀侥幸。

    现在听说,孔有德、耿仲明两个魔王出兵,有七个旗的八旗兵杀入常州,使得常州百姓闻风丧胆,纷纷逃离家乡。

    此时,孔有德与耿仲明兵围武进城后,一边准备攻城,一边派出骑兵,收取常州各地。

    常州平原上,无险可守,打着黄龙旗的清军骑兵,大摇大摆在旷野上行军,官道两侧绿油油的稻田里,禾苗泛起层层绿浪,数里之地,一个人影都没有。

    正黄旗甲喇章京耿继茂,穿着一丝不苟的正黄旗将军盔甲,扶着一把宝刀,骑着健马,率领十五个牛录的正黄旗甲兵,奉命向东挺进。

    锡澄运河之西的明军,收缩进了武进城,或者撤到运河东面布防,无锡、江阴之西的县城和城镇,大多被明军放弃。

    耿继茂这次进军,相比与此前参与进攻长沙的战役来说,无疑像是一场旅行。

    八旗主力压境,即便是伪明常胜将军赵杂毛,也已经胆寒,不是战略重地,都被放弃,正黄旗甲兵一路向西,未见任何明军,十五个牛录的旗兵浩浩荡荡的长驱直入。

    作为满清三顺王之一,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在满清之中,可以算是出身名门。

    这让他极度鄙视明军,不过毕竟将门之后,耿继茂并未骄傲自满道不派斥候,他出身将门,从小跟随耿仲明,实际上他作战十分小心,他派出多股斥候探查,可是都没有发现明军。

    四月的阳光下,正黄旗的甲兵们高歌猛进,三角黄龙旗迎风招展,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水道和官道都修得不错,正黄旗骑兵能顺着官道急速前进。

    沿途市镇,一部分士绅百姓向东逃难,进入明军控制的苏松地区,还有一部分机灵鬼,反而往清军控制的区域跑,逃离交战区域,最后一部分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士绅百姓,便又换上满衣满帽,公推出几员士绅,献上猪羊等礼物慰问大清军兵,请耿继茂不要为难百姓。

    苏松常是天下膏腴之地,满清朝廷需要这个富庶之地,来为满清提供赋税,来进行统一战争。

    满达海下有命令,对于主动投降之人,不得杀戮,对于敢于抗拒者,则鸡犬不留。

    耿继茂好言安抚士绅,声言大清八旗兵军纪严明,绝不打骂骚扰顺民,还令士绅百姓推选出甲长、里长,以便维持秩序,清理抗清份子,为大清的太平江山尽一份力。

    耿继茂一路向东进军,平稳的接受沿途小镇和村落,骑兵沿着大运河向前挺进,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队绿营精兵,由原浙江于潜分守参将王家屏亲自率领,他们打扮成为难民的模样,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向前挺进。

    高桥镇附近,明军在运河上,搭建了一条浮桥,大批难民赶着骡车,挑着担子,拥挤上桥。

    一时间,桥上人喊马嘶,分外嘈杂,桥头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卒,忙得不可开交,一日之间,已经有数万人渡过运河。

    &



第403章消灭清军斥候
    俞国望身边的甲兵,听了富态商人的话语,脸色都是一变。 //

    “有清狗细作!”甲士们立时紧张起来。

    俞国望脸色一沉,忙低声喝令,“休慌,不过几条前突的野狗罢了。”

    俞国望低声喝止住士卒,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然后对富态的商人道:“怎么称呼”

    “鄙人周荣,是常州人!”胖商人背对拥堵的百姓,有些惊慌道。

    “周员外是怎么发现有清军斥候的”俞国望目光看向浮桥,低声问道。

    周荣舔了舔嘴唇,“鄙人经商,擅长察言观色,一般人只要看一眼,就能猜到大概是从事什么事业,家境条件。这些人头裹布巾,身体健硕,身边又不见家口,分明是行伍之人,所以引起了鄙人的怀疑。”

    俞国望抬头看了看,发现人群中,至少混入了上百斥候,可能还有些没有发现的人,脸色阴沉起来。

    旁边千户官听后,看见桥上不少裹着头巾的难民,不禁焦急道:“指挥使,清狗这时要乘机抢夺浮桥啊!”

    俞国望低声对那千户说了几句,千里立时转身过去,这时俞国望余光扫向桥上,发现有几个包裹头巾之人,正紧张的注视着这里。

    俞国望低声道:“周员外,你这一车财货,本将赔偿给你了!”

    说完,俞国望便是一声大喝,一刀斩断马匹上的绳索,“把车给我掀下去!”

    士卒们立时迁走马匹,齐齐发力,连车带货,一起掀下浮桥,周荣也是机灵,当场便嚎啕大哭,俞国望提着战刀,骂道:“再嚎,一刀砍了你!”

    他一挥手,便有甲士上前,将周容拖到一边。

    俞国望并不返回桥头,而是站在浮桥边上,收刀入鞘,指挥着百姓,大声招呼道:“大家快往前走,不得堵塞浮桥!”

    人群开始向前,王家屏长出一口气,给身边之人使了个眼色,便挑起扁担,跟着人流向前。

    浮桥很长,王家屏低着头,从俞国望等人身边走过,脸上露出凶狠之色,若是夺下浮桥,后面八旗军跟进过河,赵杂毛几万人经营的防线,立时告破,凭此功绩,足以混个总兵做做了。

    这时,王家屏正暗喜之际,眼看着接近桥头,在他身后俞国望却忽然从甲兵手中,接过一杆燧发枪,对准身前不远处,一名裹着头巾的汉子,抬起火枪便是一枪。

    “呯”的一声响,那汉子背后腾起一团血雾,向前扑死。

    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桥上的所有人。

    俞国望顿时一声大喝:“都给我趴下,杀清狗细作!”

    枪声惊动了影藏在难民队伍中的清军斥候,王家屏大惊失色,没想到自己居然暴露,他满面狰狞的撕下伪装,从扁担下拿出战刀,从车上取出兵器,挥刀便砍向身前的难民,嗷嗷叫的向桥头发起冲击。

    “弟兄们杀啊!”王家屏一刀砍死身前难民,挥刀怒吼。

    人群中的清军斥候见此,纷纷拿起兵器向前冲锋,无奈桥上难民太多,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于是清军斥候,疯狂挥刀,嗷嗷叫的屠杀难民,杀出一条血路。

    桥上拥挤的百姓,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惊叫连连,有的听从明军士卒的怒吼,趴在桥上,有得则丢下包袱,不要命的往前跑,还有人则跳入水中逃生,浮桥上瞬间乱成一团。

    这时桥头明军燧发枪手,已经列队就绪,火枪抬起,齐齐击发。

    一轮排枪过去,打得前冲的清军斥候,还有百姓胸前腾起血雾,身体抖动着倒地。

    桥头明军火枪手、弓箭手纷纷射击,装备了燧发火枪的明军,火力很猛,排枪一轮接着一轮,桥上的清军细作根本冲不过来



第404章激战桥头
    耿继茂领着四千五百名骑兵,全是人马俱甲的八旗兵,论战力足以赶得上一个镇的普通明军。

    十五个牛录的八旗兵,三个牛录重甲步军,三个牛录的骑兵,剩下九个牛录,则配备火器和弓箭,每人都配备双马,战力强劲。

    此前,汉军正黄旗的诸多战绩不提,就在去年,进攻湖南之役中,正黄旗便在湘阴大败明将杨国栋,以三千兵马,冲破杨国栋两万人,又连败张先壁、黄朝宣等将,直驱长沙城下,擒获了明将郭肇基。
1...108109110111112...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