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李森抽着旱烟,“以后小心些就是。”
徐黑子随口问道:“李头,这艘船去哪里的,怎么还装这么多火铳”
李森放下烟头,打量了徐黑子一眼,才随口道:“听说是去北面的。我一直以为是运些茶叶、象牙,今天才知道,红毛鬼还运了火铳!”
说完李森便不多言,砸吧嘴,又开始抽起了旱烟。
这时苦力们休息一阵,一名汉子站起身来,大声道:“大家都歇够了,该去吃饭了。”
李森的烟斗在鞋底敲敲,众多苦力纷纷站起身来,准备去市镇里的饭馆里吃午饭。
一群人乌泱泱便往馆子走,徐黑子却道:“大伙儿先去吃,刚才那红毛鬼捶我两下,我背有点疼,去找郎中看看!”
李森疑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笑道:“你去吧!今天下午没活儿,大家吃完饭也就散了,下午不用来码头了!”
“晓得了,李头!”徐黑子忙道。
他站在原地,看见众人走远,才一转身,疾步离开。
赤坎堡外,有一片集市和百姓聚集地,形成了一片城市。
西方堡垒一般只是保护领主,不保护百姓,所以城市大多没有城墙守护。
这与日本的城下町相似,与中国城池,将整个城市包裹起来,截然不同。
在赤坎城下的市镇中,有一间药铺颇为有名,起初他只是
第393章傅上瑞督师南直
1651年3月。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隆武七年。
大地春暖复苏,苏松常各地,也是生机勃发,热闹非凡。
此前,清廷为了禁海,迁徒沿海百里百姓,房屋焚毁,良田抛弃,使得近海成为荒无人烟之地。
赵铭在占据苏松常后,与幕府谋士商议后,先后提出《复衣冠》、《振兴工商》两道政令,遂即又提出了投入数百万两白银,《复兴苏松常》的计划。
两个月前,赵铭就命人,张贴告示,鼓励百姓开荒,将沿海土地用来种植桑苗,满足苏松纺织业的需要。
当月,数以万计的百姓,便扛着锄头,带着工具,前往近海荒地开垦,将丢弃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
此外,各州县内外,到处可见工匠和民夫,叮叮当当的敲打着,搭建工坊。
到三月间,苏松常各地已经是热火朝天,许多工坊都已经开始生产,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日夜不绝。
各城各乡之间,招募缫丝、织机、提花、染色的工人的告示到处都是,优厚的待遇,引得不少外地人,也追利而来。
因为大批银钱的投入,迅速就激活了苏松常凋敝的商业,工坊复工,大批雇工涌入城镇,给城中百姓和商贩,立时带来了不少实惠。
一时间,许多逃到乡间种地的客栈掌柜,酒肆老板,杂货店的东家,都重新返回城中,竖起牌子,插上旗幡,燃放爆竹,从新营业。
附近的百姓,采摘瓜果蔬菜,抓了鸡鸭进城出售,各城各镇立时就冲满活力起来。
三月,上海县。
此地原本只是个小县城,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
此时,在县城外,黄埔江岸边,近万民夫和工匠,正在忙碌着,修建码头和仓库。
据说,赵大帅要将上海县,变成什么通商口岸,河道淤泥必须清理,能够供船只航行,码头必须修得坚实,能够停靠千料以上的大船,仓管也必须要防水防潮,能够保证货物的储存。
一来二去,众人也就逐渐明白过来,什么是通商口岸,就是今后万国的船只,都会来上海县贸易。
这让一些人,立刻察觉到了商机,上海县的商铺价格,一天一个价的往上飞涨。
初九正午,暖阳当空,码头的工地上,民夫和工匠们吃着午饭,休息一阵后,便准备复工。
虽说工程才开始一个月,但是轮廓已经出现。
黄浦江边已经打下木桩和石墩,仓库也建造了一人多高,有的已经快要封顶。
这时,一艘从海上过来的海船,航行到了黄埔江,停在了还在修建的码头边上,套上绳索,放下船锚,船上放下一块船板,一名身穿绯色官袍,头戴乌沙帽,腰缠玉带的中年清瘦官员,从船上走下来,四下打量了一眼工地,眼中露出了惊讶之色。
来人名叫傅上瑞,原任湖北巡抚,现在被隆武朝廷任命为南直隶督师,自长沙先到广州,再从广州坐船,沿海而进,耗时两个月,才从长沙来到江南。
因为湖北和江西在清军之手,长沙要联系江浙,无法顺流而下,只能绕路而来。
如此一来,隆武朝廷派员,要么走赣州入福建,再转进浙江,北上苏松,要么便是南下广州,再乘船北上。
走陆路,山路太多,耗时耗力,所以傅上瑞选择了走海路前往苏松上任。
去岁,隆武朝廷得到浙军光复浙江,收复南直隶三府之后,满朝欢腾,不过同时,又对地方势力,连续取得胜利而感到不安。
朝廷之中,一大批文臣担心,长此下去,会导致藩镇势力曾大,造成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末藩镇割据,以及后来五代十国,乃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和黑暗的时期,同时也文人地位极端低下的时期。
有觉悟的文官,都不愿意那段历史重演,如果唐末太远,不足以惊醒世人,那么看下武将跋扈自雄,江北四
第394章束缚
苏州城,都督府内。
赵铭身穿常服,端坐中堂,正与众多幕僚商议苏松常的事宜。
陈名遇、马士鳌等人,坐在两边,士卒给众人上了茶点,只是平常议政,并不严肃,众人都比较轻松。
赵铭喝了口茶,然后看着众人道:“今天召集大家前来,一是商议眼下局势,明确今后要做之事,二是,盘点一下家底。诸位以为我们先谈哪一件。”
几人相互看了看,马士鳌道:“大帅,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是先盘点家底,才有底气谈今后要做之事。”
最近这段时间,赵铭花钱如流水,几乎将府库和华兴公司的存银,都花光了。
马士鳌对此有所耳闻,不过他不管度支,也不敢过问,便借着这个机会了解一下,也好心中有底。
赵铭闻语点了点头,看向陈明遇道:“先生给大家说一说,咱们眼下的财政情况。”
陈明遇颔首,遂即道:“回禀大帅,近些时日,府库开销巨大。大帅收复浙东、收取苏松常,将士立功颇多,奖赏抚恤用去了五十万两,扩充五万战兵,衣甲装备,拨给良田,又用去一百余万两。此外,大帅投入六百万两,重振苏松常,几乎已经花完了府库和华兴公司的存银。”
马士鳌沉下脸来,“大帅,这些银钱虽大多来自缴获,但也不能这么花啊。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募集自绅士和商贾,若是到是无法还上,没有分红,会丧失人心啊!再者,现在咱们手握八万战兵,每月光是军饷就得十五万两。若是遇见战事,可如何是好”
几个月的时间,花掉了近千万两白银,这让马士鳌不能不管了。
这对马士鳌而言,简直是太败家,让他心怀忧虑
两侧坐着的不少官员和幕僚,也对赵铭如此花钱,感到不满,议论纷纷起来。
赵铭却不以为意,为了发展经济,政府主动赤字,等经济好了,再还上欠的钱,这对赵铭而言,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这些钱,赵铭以为都是该花的,今岁投入六百万,用不了几年就能回本,而且是成倍的赚回来。
这笔账,赵铭是与陈明遇算过的,陈明遇管理度支,赵铭振兴苏松常的计划,必须有他的支持。
“大家稍安勿躁!”陈明遇说道:“这些开销,大帅与余商议过。现在府库尚有一百万两白银,足够数月开销,华兴公司账上,亦有一百万两,用于日常运作。有这二百万两,东海镇足以正常运转。这次投入六百万两,半数银钱,都是募集于东南绅士,且有这笔银钱注入,以我估算,光是明岁丝绸一项,就能获利五百万两,若再加上受到丝织行业刺激,带动起来的其它行业所产生的赋税,我料定一年下来,能收八百万两。即便是除去分红,还有留一部分用于再次扩张,也能收二三百万两。”
陈明遇扫视众人,挥拳振臂道:“这件事,是绝对值得做的。”
在决定投入银钱振兴苏松常之前,赵铭和陈明遇首先对于苏松常的各行各业,进行了了解。
一匹上好的丝绸,在内地卖六两,外销则可以卖到十五两,若是能恢复产量,其中利润极为巨大。
而丝织行业需要大量雇工,同时还有许多上游产业,带动起来之后,整个苏松常的赋税,将会翻几倍。
这时赵铭也道:“昔日南宋一隅,通海上之利,岁入数千万。我大明朝地大物博,百姓勤恳,倘若开丝绸、瓷器、茶叶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这个二三百万两,还只是保守估计,待上海开埠,各国海商前来贸易,只会赚得更多。”
马士鳌等人闻语一愣,不明白陈明遇是怎么算出来的,但是陈明遇的为人,大家都十分清楚,知道他不可能说假话。
&nb
第395章默契不在
“大帅,什么南直隶督师”马士鳌闻声,立时提起警惕。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赵铭阴沉着脸,沉默片刻,“陈于阶送来消息,说朝廷派遣傅上瑞督师南直隶,人已经在上海县上岸。”
“朝廷派遣督师,岂不是要抓苏松常的军政大事”陈明遇也皱起了眉头。
陈明遇如今撞握东海镇的度支,又参与了振兴苏松常经济的计划,正准备一展抱负,自然不想交权。
众人都是皱起眉头,没想到封赏没等到,却等来一个南直隶督师,这可不是好兆头。
其实从理想化的角度出发,地方各大员,都服从朝廷安排和调度,朝廷才能强大,国家才能强盛,否则就会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从历史来看,自从秦皇一统后,中国每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都是国家最暗弱,百姓最悲催的时期。
汉末群雄割据,豪杰们的故事虽然精彩,但是百姓却死伤惨重,造成中原人口减少,胡族迁徒至中原,最终酿成大祸。
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也是军阀乱战,造成辽国崛起,占据燕云十六州,使得宋代失去北方屏障,从立国之初,就处于被动之态。
眼下明朝,也在向着军阀割据的方向演变,若是各镇大帅各自为政,今后必然有一场大乱战,混乱或许会持续多年。
如果眼下,封疆大吏、地方镇臣都能听朝廷号令,一心为朝廷,为天下,放下私心,未必不能一举击败满清,还百姓一个太平的盛世。
可是问题在于,赵铭就算是一心为了天下,听命于朝廷,但是朝廷未必靠得住,朝廷不仅会防着他,或许还会拖他后退,朝廷那帮人并非一心为公,赵铭又岂会将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方才,众人还在担心朝廷收回苏松常,不想这么快就应验了。
马士鳌立时就动摇了,“大帅,趁着银钱还没全部投入,应该立刻收手!”
振兴苏松常的计划,共计投入六百万两白银,不过这些银子并非是一下全部投入,而是分为几个步骤。
现在主要是进行基础建设,修建码头、船舱、工坊的工程,投入并不多,收手还来得及。
赵铭却摇了摇头,冷哼一声道:“收什么手一个傅上瑞,能做什么本帅手里握着八万雄兵,若是加上台湾岛上屯军,可以说拥众十余万,军械粮饷全都本帅自己筹措,一个傅上瑞能做什么”
此前,赵铭甚至整个浙系,与朝廷之间,可以说还是有一定的默契。
浙系打下光复的州县,朝廷基本不会插手,都是浙系自己举荐人才,朝廷直接用印批复。
这样浙系得了实惠,而朝廷也得到了浙系名义上的效忠,使得隆武朝廷为大明唯一的朝廷,避免了分裂。
现在,隆武朝廷忽然派遣大学士前来督师,便是打破了此前的默契,表示要插手浙系的地盘,着实让赵铭没有想到。
在他看来,朝廷此时插手,时间完全不成熟,也不知是谁给隆武出了这样的注意。
马士鳌听赵铭这么说,沉思一阵,东海镇的军械、粮草、官员俸禄,都是自己筹措,傅上瑞一没兵,二没钱,确实做不了什么,但是他毕竟是朝廷派来的督师,有这个身份在,难免不会影响一批官员,还有苏松常的士绅。
“话虽然如此,但毕竟是朝廷督师,他若出手影响苏松常的军政事务,终究是个麻烦。”马士鳌沉声道。
赵铭也沉着脸,他并不怕朝廷派什么督师过来,他担心的是这个督师不顾全大局,硬是要挑起事端。
赵铭就怕,他一心想维护眼下,表面团结的抗清局面,而来人却并不珍惜如今局面,没有意识到大明还没完全渡过危机,就急于夺权。
赵铭沉默一阵,在堂上来回走了几步,半响站在堂中,沉声道:“朝廷既然派来一位督师,我便先会一会他,了解他的底细,看看他的意图后再说。若只是来监军,负责联络咱们,方便咱们与朝廷配合反攻清军,本帅欢迎之至,要是跑来夺权,想摘本帅的桃子,那便另说了!”
&n
第396章锡澄防线
锡澄运河,北起江阴,南至无锡连接太湖。 //
这条运河开挖自宋代,不过宋代之后,商业萎缩,船只走京杭大运河,自镇江入长江,便少有船只走锡澄运河。
此时,锡澄运河两岸,却是热闹非凡。
当年北宋失去燕云十六州,丧失北方屏障,为了抵御辽国铁骑,便在河北开挖运河,筑起一道水长城,来防御辽国骑兵突入河北。
这条水长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御辽国南下的作用,不过却也存在一个缺陷,因为北方冬季寒冷,运河会结冰,所以每到冬季,北方骑兵便能轻松垮过水长城,长驱直入,直逼开封。
此时,随着清军重兵云集金陵,江南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朱以海和赵铭先后转入防守,开始修建工事,防备清军发起反击。
此时朱以海在杭州之西天目山千秋岭修建黄花关,在杭州西北灵山附近,修复苦岭关,屯重兵于武康、德清,并催促华兴铸炮公司,加快完成浙军采购的数千条燧发枪,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清军反扑。
猜你喜欢